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

2014年12月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以成府發〔2014〕29號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分總體思路;目標任務;促進終身發展,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調動多元主體,激發職業教育辦學活力;轉變發展方式,提升職業教育辦學質量;增強服務能力,助推成都產業轉型升級;落實政府職責,提升職業教育保障水平7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
  • 印發機關:成都市人民政府
  • 文號:成府發〔2014〕29號
  • 印發時間: 2014年12月5日
基本信息,意見,

基本信息

2014年12月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

意見

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
成府發〔2014〕29號
各區(市)縣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和省政府《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川府發〔2014〕48號)精神,加快發展成都現代職業教育,現結合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思路
圍繞新形勢下“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發展總體戰略,堅持政府推動與市場導向並重、服務產業與強化就業並舉、產教融合與特色辦學同步、育人為本與人人成才一體的原則,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成都奮力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二、目標任務
到2020年,形成與成都現代產業體系相匹配,產教深度融合、中高職有機銜接、普職相互融通、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並舉,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成都特色、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結構規模更加合理。保持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穩定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到2020年,區域內中、高等職業教育在校生分別達到26萬人和19萬人。
——專業設定貼合需求。完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重點面向現代都市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瞄準省、市確定的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建成50個左右重點專業。
——辦學水平顯著提升。建成10個大型生產性實訓基地,30個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50個技能大師工作室和20所示範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達到85%。中高級技能型人才比例大幅提高,打造中西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
——發展環境更加最佳化。現代職業教育的基本制度、運行機制和政策措施更加完善。運用購買服務、基金獎勵和捐資激勵等手段,使更多資源向職業教育匯聚,形成政府推動、社會廣泛參與的辦學格局。
三、促進終身發展,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一)中等職業教育高標準發展。最佳化中職學校布局結構和專業設定,按照國家中等職業學校改革發展示範學校標準建成一批示範學校,對接國際標準建成一批重點專業,高水平建成一批大型生產性實訓基地。科學合理調整高中階段教育結構,探索建設綜合高中。進一步提升中職學校管理水平,規範辦學行為。
(二)高等職業教育高水平發展。加強市屬高職學院建設。推動高職學院特色發展,開展高職學院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支持成都學院加強高職及本科套用技術專業建設。建成一批特色專業、重點實驗室和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推動成都廣播電視大學建設開放大學,辦好面向成人的高等職業教育。積極推進成都市技師學院申辦高職院校。
(三)中高職教育銜接貫通發展。中高職教育銜接貫通發展。實施“3+1+N”中高職集團化辦學,以3所市屬高職院校、1個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為龍頭,推進中高職一體化發展。依託在蓉省、部屬院校和民辦院校,貫通中職高職本科教育,擴大“5年一貫制”、“3+2”等中職高職銜接辦學規模,探索“3+4”中職本科銜接和“3+2”高職本科銜接試點。鼓勵在蓉省、部屬院校和民辦院校與中職學校建立發展聯盟,促進與地方共建。
(四)繼續教育多樣化發展。制定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指導意見。創建一批國家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區(市)縣。利用各類職業教育資源,廣泛開展面向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未就業大學畢業生、殘疾人、失業人員、農民、農民工和退役士兵等群體的技術技能培訓。完善社區大學、社區學院、社區學校和社區教育工作站四級網路建設。健全職業培訓標準,改進政府購買成果機制,大力發展社會化職業培訓機構,構建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體系。
四、調動多元主體,激發職業教育辦學活力
(一)強化行業指導職責。由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牽頭組建市職業教育行業指導委員會,定期發布行業人才需求信息,提出行業人才規格和質量標準。通過授權委託、購買服務等方式,發揮行業組織在促進職業教育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二)健全企業參與制度。制定成都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鼓勵辦法。鼓勵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研究企業與職業院校雙向進入、合作共贏的機制。鼓勵企業與職業院校共建實訓基地、產品研發和科技創新中心;鼓勵企業設立學生實習和教師實踐崗位,企業因接受職業院校學生實習所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按現行稅收法律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三)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探索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允許社會力量以資本、知識、技術和管理等要素參與辦學並享有相應權利。鼓勵獨資、合資、合作舉辦民辦職業院校。社會力量舉辦的職業院校與公辦職業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依法享受相關教育、財稅、土地和金融等政策。健全政府補貼、購買服務、助學貸款、基金獎勵和捐資激勵等制度措施。鼓勵社會第三方參與職業教育管理和評價。
(四)探索現代職業學校制度建設。擴大職業院校辦學自主權,堅持和完善中職學校校長負責制、公辦高職院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逐步建立學校、行業、企業和社區等共同參與的學校理事會或董事會。職業院校要依法制定章程。探索公辦中職學校校長聘任制改革和公開選拔試點。完善職業院校績效考核分配機制。鼓勵職業院校建立企業經營管理和技術人員與學校領導、骨幹教師相互兼職制度。
(五)深化職業教育集團建設。制定成都市職業教育集團化建設標準和管理辦法。實施示範性職業教育集團建設計畫。引導大中型企業、規模以上企業、普通高校參與職業教育集團建設。新建一批面向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的職業教育集團。到2020年,職業院校參與職業教育集團覆蓋率達到90%。
五、轉變發展方式,提升職業教育辦學質量
(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頒發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加強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教育。完善學校、家庭、企業和社會相結合的教育網路。注重發揮社會實踐的養成作用,建設一批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充分發揮校園文化、企業文化的薰陶作用,努力營造健康向上、具有鮮明職業教育特色的校園文化。
(二)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推動專業設定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三對接”。建立專業教學標準和職業標準聯動開發機制,構建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運用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等激發學習興趣、探究興趣和職業興趣。改革教學內容,結合企業新技術和裝備水平,及時更新職業教育理論、技術和實訓課程。改革教學流程,參照生產服務業務流程設計課程模組。
(三)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鼓勵職業院校在編制內按不少於編制總數的25%聘請企業管理者、高技能人才等擔任專兼職教師。支持職業院校在編制外以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依託示範(骨幹)院校和大中型企業建立“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落實教師企業實踐制度。建立中職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單獨評審制度,積極爭取部、省政策支持。爭取在中職學校設定正高級教師職務(職稱),增加中職學校特級教師評選比例。
(四)建立完善現代職業教育標準。制定成都市中職學校基礎能力建設指導意見。研究制定成都市中等職業教育專業課程標準、教學標準,專兼職教師資格標準和學業質量標準等。推進各類職業學校達到國家辦學標準。開展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監測,建立落實職業教育年度發展報告制度。
(五)加快推進職業教育國際化信息化發展。引進世界知名職業教育機構、課程體系和職業資格認證,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對接國際標準,探索“國內外學分+國內外資格認證”,“國內中職+國外大學+國內外就業”等人才培養方式。鼓勵職業院校與境外學校建立友好關係,鼓勵骨幹職業院校招收留學生和“走出去”辦學。選派職業院校骨幹教師參加國際高水平技能培訓。加快職業院校數位化校園建設,重點建設數位化圖書館、仿真實訓基地和信息資源共享平台,提升師生信息技術能力。
六、增強服務能力,助推成都產業轉型升級
(一)最佳化職業教育專業設定。緊扣成都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和特點,建立職業院校專業布局、專業設定與區域重點支柱產業相匹配的機制。面向產業新體系,瞄準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建設一批發揮引領、輻射、帶動作用的重點專業。完善中職畢業生就業動態監測,加強就業變化趨勢研究,引導職業院校調整專業設定。
(二)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鼓勵有條件的職業院校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支持職業院校與企業共同制定招生與招工方案,落實學徒的企業員工和職業院校學生雙重身份、校企雙主體育人責任、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雙導師制度。探索建立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教師選拔、管理、培養,教學運行與質量監控,彈性學制或學分制等體制機制。積極爭取開展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
(三)推進特色職業院校建設。圍繞成都文化和特色產業,重點面向電子信息、汽車、高端裝備製造、物流和軌道交通等領域,建成30個特色鮮明、示範性強、具有引領和輻射作用的特色職業院校。地方龍頭企業、行業協會、高校和科研機構要積極參與特色院校建設。
(四)推動職業教育協同創新。鼓勵職業院校面向行業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和技術服務,充分發揮高校及科研院所在成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協同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中的作用,創建一批校企緊密合作的技術技能積累創新平台。加強與東部發達地區優質職業院校協同創新。深入推進“成渝經濟區”、“成德綿同城化發展”等區域職業教育合作,大力開展與對口幫扶地區結對共建。
七、落實政府職責,提升職業教育保障水平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分級管理、以縣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管理體制。市、區(市)縣兩級政府建立職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統籌職業教育規劃編制、政策實施、資金安排、體制創新等重大問題。強化對職業教育工作的督導評估。
(二)完善公共財政投入機制。地方教育附加費用於職業教育比例不低於30%。逐步增加市級職業教育專項資金,區(市)縣設立職業教育專項資金。依法制定財政生均經費撥款標準,納入本級公共財政預算予以保障。2015年起,全市建立公辦中職學校財政生均經費撥款制度。按照中央、省統一部署,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績效為導向的高職院校生均撥款制度。逐步建立生均經費撥款動態調整機制。加大經費統籌力度,發揮好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經費以及就業經費、扶貧和移民安置資金等各類資金在職業培訓中的作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市、區(市)縣兩級政府要建立職業教育經費績效評價制度、審計監督公告制度和預決算公開制度。
(三)健全社會力量投入激勵政策。鼓勵社會力量捐資、出資興辦職業教育,拓寬辦學籌資渠道。完善財政貼息貸款等政策,健全民辦職業院校融資機制。完善民辦職業教育收費制度,逐步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的收費價格形成機制。對辦學質量高、社會效益好的民辦職業院校,市和區(市)縣財政以安排項目方式給予扶持。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區(市)縣政府、相關單位向職業院校捐贈的,其捐贈按現行稅收法律規定在稅前扣除。企業要依法履行職工教育培訓和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的責任,並按職工工資總額的1.5%—2.5%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重點用於職工崗前培訓、在崗技術技能提升培訓、高技能人才培訓、職業技能鑑定等,其中用於一線職工教育培訓的比例不低於60%。對不按規定提取和使用教育培訓經費並拒不改正的企業,由市、區(市)縣兩級政府依法收取企業應當承擔的職業教育經費,統籌用於本地區的職業教育。鼓勵利用國(境)外資金髮展職業教育。
(四)健全職業教育資助政策。健全公平公正、多元投入、規範高效的職業教育資助政策。全面落實職業院校助學金資助政策。加大對殘疾人等就業困難群體學生的助學力度。建立新型職業農民、農業職業經理人培養資助政策。加強資金管理,嚴查“雙重學籍”、“虛假學籍”等問題,確保資助資金有效使用。
(五)完善畢業生充分就業保障政策。建立健全就業見習制度,加強就業見習基地建設。在符合條件的職業院校設立職業技能鑑定所(站),完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創造平等就業環境,消除城鄉、行業、身份和性別等影響平等就業的制度障礙和就業歧視行為。
(六)營造職業教育發展良好氛圍。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建立職業教育先進獎勵制度。舉辦職業院校師生技能大賽、文明風采大賽及全市青年、職工等各級各類技能大賽,積極鼓勵參加國家、省及港澳台等國際性技能大賽。將每年4月確定為成都職業教育活動月;職業院校要設立“職業教育體驗日”。大力宣傳職業教育成才典型,營造“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氛圍,不斷提高職業教育社會影響力和吸引力。
本實施意見自公布之日起30日後施行,有效期5年。
附屬檔案:重點任務分工及進度安排表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14年12月5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