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設規劃

《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設規劃》是成都市於2022年出台的城市建設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設規劃
  • 發布時間:2022年
內容解讀,

內容解讀

《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為統領,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以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為發展導向,《規劃》提出重點抓好住房供給側結構改革、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和鄉村建設行動、推進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建築業轉型升級等重點任務,積極探索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公園城市建設新路徑。
【目標】
到2025年,新增改造老舊小區2555個、快速路里程達到約315公里
十五分鐘公服圈覆蓋率達到100%……
《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的具體目標。
到2025年末,全面構建“現代化建設、綠色化轉型、數位化賦能、智慧化運行、全周期管理”的住房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模式。
具體而言有10個領域目標。
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不斷提高。加快構建新型城鎮體系,形成“一心兩翼三軸多中心”組團式、網路化市域空間結構。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質量穩步提升。到2025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80%。
高質量住房供給體系較為完善。“十四五”期間新增供應商品住房100萬套(間),其中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30萬套(間)。到2025年末,保障性住房常住人口覆蓋面達到100%。
城市有機更新全面實施。“十四五”期間全面推進173個老舊片區有機更新,新增改造老舊小區2555個,打造特色街區100條。
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基本形成。到2025年末,十五分鐘公服圈覆蓋率達到100%,建成天府文化地標130處、國家級博物館23座,新增三甲醫療機構10家以上,新增三級乙等縣級疾控中心5個以上。
軌道交通為主體的都市圈出行交通體系基本形成。到2025年末,實現捷運開通運營及在建里程達850公里以上,鐵路公交化達560公里。中心城區公共運輸占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60%,軌道占公交出行比重達65%。成德眉資各方向實現2條以上軌道聯繫,構建成德眉資同城化1小時通勤圈。市縣樞紐至少一線串聯,構建市域30分鐘交通圈。全市開工建設60個以上TOD項目,陸肖站、行政學院站、三岔站等14個站點首批TOD綜合開發示範項目基本呈現。
市政基礎設施更加智慧高效。到2025年末,全市快速路里程達到約315公里,30分鐘內通勤人口占比達到45%。
安全韌性體系基本構建。到2025年末,市域建成區50%以上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累計建成359公里地下綜合管廊。
建築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到2025年末,全市建築業總產值7800億元,城鎮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一星級及以上標準,城鎮新建民用建築達到70%節能標準,新建建築綠色建材套用比例達到60%,裝配式建築占城鎮新建建築比例達到80%。
城鄉一體化體系進一步完善。中心鎮建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農房建設品質和居住功能不斷提升。
行業治理更加智慧精細。城市治理體系化、精細化、智慧型化水平全面提高,智慧物業系統全面建成。城市體檢指標標準體系進一步科學化、制度化,城市體檢顆粒度進一步延伸至街道、社區。
【任務】
構建科學的城市空間格局 持續提升住房供給品質
一個總綱、六大專題、十大任務,是《規劃》的總體框架。
一個總綱,即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設規劃總綱。六大專題,分別是住房發展、城市更新、公建配套、軌道交通、市政基礎設施以及建築業高質量發展。十大任務,則分別是“構建科學的城市空間格局”、“持續提升住房供給品質”、“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和風貌提升”、“構建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加快推進軌道交通建設”、“推進市政基礎設施智慧型化建設”、“開展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大力推進建築綠色發展”、“紮實開展村鎮建設行動”以及“推進政務服務精細化建設”。
在“構建科學的城市空間格局,提升城鎮化質量”任務方面,《規劃》明確,要做優做強中心城區,強化極核引領;做優做強城市新區,強化動力承載;做優做強郊區新城,強化節點支撐。
在“持續提升住房供給品質,穩步推動住有宜居”任務方面,《規劃》則提出,要提升住房保障質量水平。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住房保障,建立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租賃補貼和人才公寓多位一體住房保障體系。
將加快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十四五”期間,通過新建、改建、配建、改造等方式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0萬套(間),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最佳化人才公寓的規劃布局,採取商品住房配建為主、集中新建為輔的建設模式,增加人才公寓供應點位和靈活供應時序,滿足人才多元化住房需求,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
還將積極發展綠色住宅。推動住房建設綠色低碳發展,降低住宅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推廣綠色住宅使用者監督機制,推進綠色住宅購房人驗房試點。推進智慧家居、智慧社區建設,建立通用、協同的軟硬體體系標準。
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和風貌提升
構建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體系
在“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和風貌提升,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任務方面,《規劃》提出,全面實施片區有機更新行動。以重大項目為牽引,整體推進老城區173個老舊片區成片更新。
將補齊老舊片區配套設施。結合城市開敞空間,完善老城綠道系統,強化居住與就業兩端的軌道站點覆蓋率。
將提升街區風貌和環境品質。每年實施城市既有建築風貌提升不少於13個片區,每年打造特色街區不少於20條。加快街頭綠地、小遊園建設和老舊公園改造提升,實施錦江公園和一環路子街巷整治提升,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統籌“金角銀邊”城市空間更新利用,累計打造1000處融合體育、文化、休閒、商業等功能的“金角銀邊”示範點位。
將探索天府文化演繹時代路徑。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合理利用,對街巷肌理、重要建築、原生樹木、記憶節點等應保盡保,以原真形象留住城市記憶。
在“構建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增強市民獲得感”任務方面,《規劃》提出將實施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精準補短板行動。
將建設更多家門口的好學校,新建、改(擴)建幼稚園、中國小400所,新增學位30萬個,滿足市民對優質教育需求。強化養老服務設施配套,完善社區養老院、日間照料中心等養老設施,新增普惠性養老床位1萬張,加快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補齊公共文化設施短板,新增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示範點230個。豐富家門口體育場地設施供給,構建15分鐘健身圈,實現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6平方米。新建、改造菜市場400家以上,打造15分鐘“菜籃子”基本公共服務圈。
加快推進軌道交通建設
推進市政基礎設施智慧型化建設
在“加快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引領城市發展格局”任務方面,《規劃》則提出,將推動同城化軌道交通發展,構建軌道上的都市圈。
將最佳化都市圈鐵路運力資源配置,充分利用成渝中線、成都外環鐵路等富餘能力,加大鐵路公交化改造力度,強化遠郊區(市)縣與中心城區軌道交通聯繫,力爭2025年底形成“一環七射”公交化運營網路,使成都市境內鐵路公交化運營總里程達560公里,有力支持軌道上的都市圈建設。
將推動西部片區旅遊軌道建設,助推鄉村旅遊發展。在西部片區等中心城區外圍合理選擇發展中低速磁浮、有軌電車、空軌等制式,形成城市軌道交通多制式協調發展新格局,助力西部片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實驗區建設。推動西部片區旅遊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增強機場、鐵路樞紐到重要旅遊景點“快進慢游”基礎設施功能。到2025年末,建成運營有軌電車等中小運量軌道交通70公里,西部片區力爭開工建設1個旅遊軌道交通項目。
將強化軌道公交慢行有機融合,引導綠色低碳出行。堅持公交優先發展理念,以軌道交通為中心統籌強化“軌道+公交+慢行”融合發展與高效銜接,構建“軌道引領、公交優先”格局。到2025年末,錦江區、成華區、武侯區、青羊區、金牛區、高新區軌道站點周邊50米公交接駁站覆蓋率不低於85%。
在“推進市政基礎設施智慧型化建設,提高市政設施功能品質”方面,《規劃》提出,將加快推進基於信息化、數位化、智慧型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新城建”對接“新基建”,整體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和運行效率。
將加快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建立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台,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大力發展線上線下社區服務業,接入電商、配送、健身、文化、旅遊、家裝、租賃等優質服務,拓展家政、教育、護理、養老等增值服務,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
開展韌性安全城市建設、推進建築綠色發展
開展村鎮建設行動、推進政務服務精細化建設
在開展韌性安全城市建設,保障城市安全運行方面,《規劃》提出,將構建彈性基礎設施網路。將韌性標準融入城市規劃體系,提高城市重要建築和生命線系統等關鍵設施設防標準等級,最佳化防災減災空間,增強抵禦自然災害能力。
將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保護市域生態本底,推進綠廊、綠楔、綠帶等生態廊道建設,強化城市生態空間和生態網路的修復保護。
在大力推進建築綠色發展,促進城鄉建設轉型方面,《規劃》則提出,將提升綠色建築質量。推動城鎮新建建築全面建成高品質綠色建築,鼓勵發展超低能耗建築、低碳建築。與老舊小區改造同步實施老舊建築節能、減排、節水、降噪、雨污分流和管網改造等綠色化改造等。
在“紮實開展村鎮建設行動,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方面,《規劃》提出,將推廣現代宜居型農房。深入開展新型農房建設試點,積極推廣輕鋼裝配式綠色節能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農房建設,建成一批“功能現代、結構安全、風貌鄉土、成本經濟、綠色環保”的宜居型示範農房。
而在“推進政務服務精細化建設,提升行業治理質效”方面,《規劃》則提出,將積極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實現項目審批“全程網辦”“一網通辦”,實現同一政務服務事項無差別受理、依申請類事項可網辦率100%、政務服務大廳辦理事項網上可預約率100%,進一步提高建築領域行政審批效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