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由

怪由

出生在海邊,出身鄙踐,武藝高強。他有非常壯碩的身軀,臉色白淨,散發著光彩。公元21年12月,大武神王發起了征討扶餘的戰爭。第二年2月,高句麗扶餘的軍隊交戰,怪由一馬當先勇往直前,砍下了扶餘帶素王的頭顱,立下了赫赫戰功。這場戰爭的結果是扶餘陷入了內部紛爭,而高句麗則日益強盛。怪由受到了高句麗人民的愛戴,他因病臨終時,大武神王親自前往探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怪由
  • 國籍:高句麗
  • 出生地:海邊
  • 主要成就:怪由受到了高句麗人民的愛戴
兩高麗辯源,高氏高麗,王氏高麗,中國史書對高氏高麗和王氏高麗混淆追源,概況,《舊五代史.高麗傳》,《新五代史.高麗傳》,《宋史》,《元史》,《明史》,《三國史記.甄萱傳》,韓國對兩高麗聯繫的惡意歪曲,高句麗的祖先,高句麗的創始者,

兩高麗辯源

高氏高麗

“高句(gōu)麗”(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史書中也寫作“高句驪”,簡稱“句麗”“句驪”,現又叫“高氏高麗”) 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我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存在的一個民族地方政權。由於高句麗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且國土橫跨今日的中國及朝鮮,韓國,雙方都聲稱高句麗是屬於他們本國的原始民族。
高句麗王族姓高氏,有多種說法。《晉書》載“朱蒙自以高辛氏之後,姓高氏”;《三國遺事》載“自言是天帝子,承日光而生,故自以高為姓”;李朝李承休《帝王韻記》載“朱蒙初誕,舉國高之,故姓高氏”。不過三條記載都不大可信。

王氏高麗

高麗(고려),簡稱麗,是亞洲中世紀時一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的王國(西元918年-1392年),由王建所建立。1287年起高麗王兼任征東行省達魯花赤,成為元朝屬國,1356年恭愍王回復獨立。 13世紀至14世紀時曾向元朝稱臣,被元朝劃為行省之一,全稱為“征東行中書省”,直到元朝滅亡為止。為免與高句麗混淆,在中國大陸又稱之為王氏高麗。 歷史
918年後高句麗弓裔王的部將王建被部將擁立為王,推翻弓裔,定都於遷都至自己的家鄉松岳,並改稱為開京(即今朝鮮開城),改國號為高麗。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建立高麗王朝。 高麗王朝成立後,採用了中土國家的皇室制度,直到1275年向元朝稱臣為止。這與後來朝鮮王朝採用比中國低一級的名稱的諸侯制度區別很大。例如: 首都被稱為“皇都”;
首都的皇宮被稱為“皇城”;
國王的命令稱為“詔”;
國王的繼任人被稱為“太子”,而不是“王世子”或“元子”;
國王的母親被稱為“太后”,而不是朝鮮王朝的“大妃”。
官制與中原相同,尚書省中書省六部樞密院等。
993年,高麗被遼國擊敗,被迫斷絕和北宋的關係,向遼國稱臣。此後為防入侵,高麗在北方修築了千里長城。1127年被迫臣服金國。1135年西京平壤發生“妙清之亂”,引發全國範圍內的農民暴動。 在抵禦契丹和女真期間,軍人勢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將鄭仲夫為首,發生兩次政變。政變軍人廢立國王,大殺貴族文官,最終建立了武將崔忠獻挾持國王的“都房”政權。1231年蒙古軍進攻高麗,國王和王室貴族遷都江華島,高麗三別抄義軍抵抗蒙古和元朝軍隊至1273年。 1275年,元朝命令高麗更改官職爵號,尚書省和中書省改為僉議府,樞密院改為密直司,御史台改為檢察司,吏部和禮部改為典理司,刑部改為典法司,侍中改為中贊,平章事改為贊成事,朕改為孤,奏改為呈等等。同時廢止了高麗的廟號制度。之後的李氏朝鮮亦繼承了高麗向中原稱臣之後的官職及習慣。 1280年元朝為了進攻日本在瀋陽設定征東行省,干涉高麗國政。1281年隨著進攻日本失敗解散征東行省,1287年再設征東行省,這以後高麗王兼任征東行省達魯花赤,成為元朝屬國,1356年恭愍王時回復獨立。 1359年紅巾軍侵入高麗。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1387年朱元璋要收復原東北元朝屬地,高麗國王仍然依附蒙古殘餘勢力北元,拒絕歸還,派都統使李成桂進攻遼東。李成桂反對出兵,發動政變,1392年在開城廢黜國王自立,改國號為朝鮮,高麗滅亡。

中國史書對高氏高麗和王氏高麗混淆追源

概況

王氏高麗立國於918年,1392年為李氏朝鮮取代,時跨我國五代中期至明朝初期,故《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都有《高麗傳》或《朝鮮傳》,並都將高氏高麗的歷史略述於前,從而形成了王氏高麗為高氏高麗繼承者的錯誤認識。
綜觀這些史書的記載,《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最早將高氏高麗寫入王氏高麗傳的,《宋史》則是“王建承高氏之位”一語的始作俑者。這三部史書的記載直接影響到了以後的幾部史書。

《舊五代史.高麗傳》

北宋薛居正撰著,全文如下:
高麗,本扶餘之別種。其國都平壤城,即漢樂浪郡之故地,在京師東四千餘里。東渡海至於新羅,西北渡遼水至於營州,南渡海至於百濟,北至靺鞨,東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其官大者號大對盧,比一品,總知國事,三年一代,若稱職者不拘年限;對盧已下官總十二級。外置州縣六十餘,大城置傉薩一人,比都督;小城置道使一人,比刺史;其下各有僚佐,分曹掌事。其王以白羅為冠,白皮小帶,鹹以金飾。唐貞觀末,太宗伐之,不能下。至總章初,高宗命李績率軍征之,遂拔其城,分其地為郡縣。及唐之末年,中原多事,其國遂自立君長,前王姓高氏。唐同光、天成中,累遣使朝貢。周顯德六年,高麗遣使貢紫白水晶二千顆。】

《新五代史.高麗傳》

北宋歐陽修撰著,全文如下:
【高麗,本扶餘人之別種也。其國地、君世見於唐,比他夷狄有姓氏,而其官號略可曉其義。當唐之末,其王姓高氏。同光元年,遣使廣評侍郎韓申一、副使春部少卿朴岩來,而其國王姓名,史失不紀。至長興三年,權知國事王建遣使者來,明宗乃拜建玄菟州都督,充大義軍使,封高麗國王。建,高麗大族也。開運二年,建卒,子武立。乾佑四年,武卒,子昭立。王氏三世,終五代常來朝貢,其立也必請命中國,中國常優答之。其地產銅、銀,周世宗時,遣尚書水部員外郎韓彥卿以帛數千匹市銅於高麗以鑄鐵。六年,昭遣使者貢黃銅五萬斤。高麗俗知文字,喜讀書,昭進《別敘孝經》一卷、《越王新義》八卷、《皇靈孝經》一卷、《孝經雌圖》一卷。《別敘》,敘孔子所生及弟子事跡;《越王新義》,以“越王”為問目,若今“正義”;《皇靈》,述延年辟穀;《雌圖》,載日食、星變。皆不經之說。】

《宋史》

為元人脫脫等撰寫,書中為王氏高麗傳單列一卷,其內容為:
【高麗,本曰高句麗。禹別九州,屬冀州之地,周為箕子之國,漢之玄菟郡也。在遼東,蓋夫余之別種,以平壤為國邑。漢魏以來,常通職貢,也累為邊寇。隋煬帝再舉兵,唐太宗親駕伐之,皆不克。高宗命李勣征之,遂撥其城,分其地為郡縣。唐末,中原多事,遂自立為君長。後唐同光、天成中,其主高氏累奉職貢。長興中,權知國事王建承高氏之位,遣使朝貢......】
後記述的是王氏高麗和宋朝交往的史實。
《遼史》和《金史》也為元人脫脫等撰寫,自然是沿用了《宋史》的有關記載不需一一引述。

《元史》

明宋濂、王韋等撰,也為王氏高麗單列一傳,其開頭為:
高麗本箕子所封之地,又扶餘別種嘗居之。其地東至新羅,南至百濟,皆跨大海,西北度遼水接營州,而靺鞨在其北。其國都曰平壤城,即漢樂浪郡。水有出靺鞨之白山者,號鴨淥江,而平壤在其東南,因恃以為險。後闢地益廣,並古新羅、百濟、高句麗三國而為一。其主姓高氏,自初立國至唐乾封初而國亡。垂拱以來,子孫復封其地,後稍能自立。至五代時,代主其國遷都松岳者,姓王氏,名建。自建至燾凡二十七王,歷四百餘年未始易姓.......】

《明史》

清張廷玉等撰,此時李氏朝鮮已經取代了王氏高麗,故,《明史》所立傳為《朝鮮傳》,其開頭為:
【朝鮮,箕子所封國也。漢以前曰朝鮮。始為燕人衛滿所據,漢武帝平之,置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漢末,有扶餘人高氏據其地,改國號曰高麗,又曰高句麗,居平壤,即樂浪也。已,為唐所破,東徙。後唐時,王建代高氏,兼併新羅、百濟地,徙居松岳,曰東京,而以平壤為西京。其國北鄰契丹,西則女直,南曰日本,元至元中,西京內屬,置東寧路總管府,盡慈嶺為界。明興,王高麗者王顓。太祖即位之元年遣使賜璽書。二年送還其國流人。顓表賀,貢方物,且請封。帝遣符璽郎偰斯齎詔及金印誥文封顓為高麗國王,賜歷及錦綺......(洪武二十五年)冬,成桂聞皇太子薨,遣使表慰,並請更國號。帝命仍古號曰朝鮮。】
從上述這些史書的記載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舊五代史》將高氏高麗和王氏高麗混雜在一起僅僅是之後各史誤記的開端。如果說新舊五代舊對兩個高麗關係的記載還不很明確,中間還缺乏有效的連線,那么《宋史》用“長興中,權知國事王建承高氏之位”王句話就將二者緊密的聯繫在起。
《元史.高麗傳》從內容上看不僅是承襲了《宋史》的錯誤,而且將箕子朝鮮的史實也引入了《高麗傳》。
《明史》則較前幾史有了更大的發展,為對明王朝冊封李成桂為朝鮮國王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不僅承襲了上述錯誤,而且為李氏朝鮮政權的沿革情況做出了一個完整,但是錯誤的交代:
箕子朝鮮---->衛氏朝鮮------>漢四郡------->高句麗------->東徒復國--------->王氏高麗---------->李成桂改號前的朝鮮--------->李氏朝鮮
更為錯誤的是,為了使記載更加圓滿,將唐王朝滅亡高句麗時對高句麗人的“
西徒”即遷入內地,變成了“東徒”(《明史》以前的史籍雖有‘東遷’說,但是指王都‘東遷’平壤),以使後述的“王建代高氏,兼併新羅、百濟地”合理化。
如此,不僅王氏高麗變成了高句麗的繼承者,而高句麗也成了箕子朝鮮的繼承者,更有甚者,李成桂在篡奪了王氏高麗政權後將國號改為朝鮮則成為了是對箕子朝鮮的繼承。
就這樣,不僅“高麗”這一我國古代邊疆民族使用的稱號為源出於三韓的新羅的繼承者王氏高麗政權襲用,而且作為王氏高麗政權繼承者的李朝又將箕子朝鮮所用的“朝鮮”戴在了自己的頭上,由此也帶來了今人在認識我國古代東北地區地方政權沿革狀況方面出現了許多錯誤的看法。
最後值得說明的是,我們指出古人的不足並不是指責古人,最主要的目的是澄清史實,還歷史以本來面目。
實際上王建是奪的弓裔之位,而其一生最大的敵人是甄萱。這兩支勢力都是直接從新羅分裂出來的。根據三國史記的記載,弓裔本為新羅王子。
弓裔所建之國,稱為‘泰封’,甄萱所建之國稱為‘後百濟’(該政權實際上是純粹是都是新羅人),王建奪弓裔之位後建立高麗。朝鮮半島出現了,原新羅(已經衰敗)以及(王氏)高麗後百濟三隻勢力。
但是這三支勢力全部都是出自新羅。與兩百多年前的百濟和高句麗已沒有多大關係。
仔細看以下內容就可知,甄萱實際上是新羅人。弓裔的身份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其實公元十世紀上的半島三國,全部都是新羅和從新羅分裂出的勢力。和兩百多年前的三國沒有可比性。

《三國史記.甄萱傳》

甄萱,尙州加恩縣人也。本姓李,後以甄為氏。父阿慈介,以農自活。後起家為將軍。初,萱生孺褓時,父耕於野,母餉之,以兒置於林下,虎來乳之。鄕黨聞者異焉。及壯,體貌雄奇,志氣倜儻不凡,從軍入王京,赴西南海防戍。枕戈待敵,其勇氣恆為士卒先。以勞為裨將。
唐昭宗景福元年, 是新羅眞聖王在位六年。嬖豎在側,竊弄政柄,綱紀紊弛,加之以饑饉,百姓流移,群盜蜂起。於是萱竊有覦心,嘯聚徒侶,行擊京西南州縣。所至回響,旬月之間,眾至五千人,遂襲武珍州,自王。
猶不敢公然稱王,自署為新羅西面都統指揮兵馬制置持節都督全武公等州軍事,行全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國漢南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
是時,北原賊良吉雄強。弓裔自投為麾下,萱聞之,遙授良吉職為裨將。萱西巡至完山州,州民迎勞,萱喜得人心,謂左右曰:“吾原三國之始,馬韓先起,後赫世勃興,故辰、卞從之而興。於是百濟開國金馬山,六百餘年,摠章中,唐高宗以新羅之請,遣將軍蘇定方,以船兵十三萬越海,新羅金庾信卷土,歷黃山至泗比,與唐兵合攻百濟滅之,今予敢不立都於完山,以雪義慈宿憤乎。”

韓國對兩高麗聯繫的惡意歪曲

(以下出自韓國國家官方網站)
中國傳統上依據“中原王朝與夷人”的二分法來研究歷史。他們認為中國大陸(即中國內地)的朝代是繁榮與文明的“中原王朝”,其周邊各國是沒有文明化的“夷人”。根據這一觀點,中國對於本國歷史的研究應局限於“中原王朝”,從定義上來說,所有其他周邊各國應該排除在外。
但是,今天的中國是由漢族與其他55個少數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由於這一原因,自從現政府1949年成立開始,中國一直奉行“從歷史之國中國便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理論。他們認為中國所有少數民族的歷史以及在中國領土之內展開的所有歷史都順理成章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由此,根據傳統歷史研究原則本應該排除在中國歷史之外的眾多少數民族歷史僅僅由於他們發生在中國領土範圍之內便被披上了中國歷史的外衣。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理論不顧合法依據與歷史潮流,僅僅依據現有的國土,試圖確定違背歷史本質與進程的“領土第一的歷史觀”。
在1980年代以前,中國也將高句麗歷史看作韓國歷史的一部分。很明顯,他們不可能以“現有領土”為基礎對歷史進行任意篡改。而且,高句麗與現代韓國人有著真實的種族聯繫,不可辯駁的事實證明韓國是高句麗王朝歷史惟一併合法的繼承人。
自1990年代開始,中國試圖將高句麗歷史併入中國歷史。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中國研究人員開展了旨在分離高句麗部落起源與韓國歷史或高句麗歷史起源的一系列研究。
在1990年代初期,中國學者強調高句麗曾是中國東北地區少數民族之一,將高句麗部落看作濊貊扶餘部落的一部分。這在中國歷史學家中也成為了一種慣有的共識。即使這樣,中國也逐漸意識到他們不可能完全割斷高句麗與韓國歷史的聯繫。
由此中國出現了一種怪異假設,認為高句麗的祖先來自中國殷朝。這一理論任意將中國周朝史書《逸周書》王侯一章中的高夷作為了高句麗部落的祖先,以此宣稱高句麗自西周時期就開始成為了中國的一個封候屬國。
更嚴重的是,中國近幾年逐漸流行的說法認為高夷就是中國傳說人物顓頊,也就是高陽。而且高句麗王族是高陽的後代,只因為他們同樣姓高。
新石器時代後期,紅山文化在中國遼西地區曾非常繁榮。中國假定這一地區為顓頊(高陽)部落的發祥地。他們認為當這一部落遷移至中原地區或中國中部的時候,“高”氏家族中的另外一支向東遷移,後定居下來成為了高句麗的祖先。

高句麗的祖先

正如上文中指出,自1990年代開始中國學術團體開始歪曲歷史,將高句麗部落確定為華夏部落(中國古代漢族)的後人。而這一論點卻是以《逸周書》中王侯一章為根據。眾所周知,這本書是中國戰國時期編著的一部虛構小說,其可信度存在嚴重問題。
中國學者還特彆強調一點,中國漢字“高”是高句麗王朝名稱的第一個字。但在高句麗最初是將自己稱作“句麗”,“高”字是很久以後才加上去的。 顯而易見,姓氏“高”與高句麗國家名稱之間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關聯。而且,也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顓頊(高陽)就是高夷的祖先,因為他僅僅是一個傳說人物,在歷史上的存在與否一直無法查證。 中國學者認為遼西的“紅山文化”是顓頊(高陽)部落的產物,因此主張高句麗的祖先就是該部落的分支。但是紅山文化存在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而高句麗建立於公元前三世紀與二世紀之間。除非有確鑿證據,近3000年的時間差距很難在兩個古文化之間建立聯繫。
中國學術界認為高句麗是中國華夏部落後裔的理論同樣是絕對不能成立的。這不過是部分中國學者試圖將韓國高句麗歷史併入中國歷史的主觀想法。

高句麗的創始者

高句麗的祖先是濊貊部落人,自新石器時代起便在現中國東北地區和韓半島北部以農業為生。在濊貊部落中居住在遼東與現北韓西北部的人們經過快速發展建立了第一個韓民族國家—古朝鮮。
之後,在松花江盆地一帶的居住者創立了名為扶餘的國家。濊貊部落的一部分同時也在鴨綠江中部繁衍,後來成為了高句麗的祖先。他們在公元前三世紀與二世紀以鐵器文化為基礎發展農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文化。而且,他們的獨特文化使自己從其他濊貊群體獨立出來。
直到公元前二世紀後半葉“句麗”改稱為高句麗。在“句麗”將高句麗作為國家名稱時,他們將自己的部落稱作“貊”。
由此可見,高句麗的祖先是來自濊貊部落的分支,和古朝鮮與扶餘祖先相同。他們不僅區別於中國的華夏部落,而且與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東部的挹婁遊獵部落和西部的東胡遊牧部落(鮮卑與契丹的祖先)也有著明顯區別。
後來高句麗吞併濊貊,逐漸發展成為了一統中國東北地區和韓半島的一個偉大帝國。在這一過程中,高句麗在其疆域內兼併統一了數個小型濊貊部落,其中還有一些來自南方的中國漢族部落。
高句麗還將靺鞨(挹婁的後裔)與契丹(鮮卑的分支)也納入到了自己的統治之下。但濊貊部落一直是高句麗種族的主脈。
公元668年,新羅統一了三國(包括百濟與高句麗),這成為了韓國人形成統一國家的歷史契機。渤海王國滅亡後,大批高句麗後裔逃向了南方的高麗,之後建立了統一新羅。至此,韓民族國家統一大致完成。總而言之,高句麗是韓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句麗統一了分散的濊貊部落,在韓民族國家統一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除韓國以外,無論是中國、日本還是中國東北都沒有完全繼承高句麗文化,韓國將繼續保護高句麗的遺產。從以上事實可以看出,高句麗人無疑是韓國人的祖先。高句麗的歷史是韓國歷史的主脈這一點,不容置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