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八景

忻州八景

在我國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原來的忻州市),從古至今就是很有名的旅遊勝地,自唐代起,忻州就有古八景之傳說。這八景分別為:陀羅避暑、仙人棋盤、東岩映月、金山六洞、石嶺晴嵐、傘蓋青松、雙乳浮樓、陰山吃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忻州八景
  • 地理位置: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原忻州市)
  • 起始年代:唐代
  • 景觀內容:陀羅避暑、仙人棋盤等八景
一景、陀羅避暑,二景、仙人棋盤,三景、東岩映月,四景、金山六洞,五景、石嶺晴嵐,六景、傘蓋青松,七景、雙乳浮樓,八景、陰山吃石,

一景、陀羅避暑

陀羅山以佛教經典命名,位於城西北22.5公里處。該山西南為上寺鄉,西北為陽坡鄉,溫村鄉,東部為合索鄉,周圍十公里,為忻州市境內西部山區一個突出的山峰,山頂為南北走向,海拔1503.2米,其東是以斷層與盆地相接,山形挺秀,高出雲表,巍峨磅礴,險峻異常,怪石嶙峋,懸崖欲墜,松柏繁茂,花草叢生。
忻州八景忻州八景
山上有終年細流叮噹的滴水崖,有波光粼粼的青龍池,有光滑平整的清涼石,有文殊菩薩留下足跡的文殊廟宇,其中主祀著佛主釋迦牟尼像。寺作攢尖塔式狀,底部重檐三滴水,全部為磚石結構,由內部觀察層遞迭起,碹包而上直通藍天一,翼張的檐角,齜牙的獸嘴,似騰空飄逸,雲中咆哮,整個輪廓端莊肅穆,型制奇特壯觀。飛來亭依山尖而建,粗立柱圓圍而外露,為六角塔式攢尖頂,磚砌走道盤曲而上,以供遊人登臨。檐下主體青磚裝點,不留門窗光面其外,它與文殊寺成雙配偶,如兩隻蒼龍角插入峰巔。
《忻州市地名錄》載:“陀羅;山文殊寺位於陀羅山頂部,以神引山而名。系清代建築,文殊閣下部為方形,石砌無梁殿,上作藏格高頂。屬市文物保護單位,現已全毀。”飛來亭周圍之岩石,犬牙交錯,壁削兀立,有的像龜背,有的像巨蟒,有的像書生持卷,面對飛來亭琅琅吟頌,撫松盤桓。峰頂還有一斜面巨石,呈不規則圓形,半徑約40米,完整無縫,每臨明月當空,愈顯潔白如鏡,光可鑑人
因為山高樹茂,濃蔭蔽日,輕風習習,空氣清新,即使在溽暑三伏之天,也不甚乾燥炎熱,令人感到涼爽而舒適,故昔舀有避暑樓、梳妝樓之建,作為陀羅避暑之用。峰頂東側,是垂直而下的石崖;懸岩百丈高,崢嶸而陡峭,齊若力劍裁,又如電雷割起名曰“捨身崖”。立於極點,眼界開闊,松濤陣陣,鐘聲悠揚,真是景致薈萃,妙難名狀。相傳有一對姑嫂有隙,兄嫂將小姑騙至捨身崖邊,乘其不備推入崖下,小姑被山風扶托,墜落崖底而安然無恙。遊人至此,或憑“臨風會館”之石欄而遠眺;或議怨女被害而獲救;或述勇士拯母之傳說;或長歌高吟而抒豪,鬼子的慘敗,閻軍的覆沒,我黨的勝利,均為捨身崖底增添了傳奇的色彩。山上還有“黃鶴之飛尚難過,猿猱欲渡愁攀援”的鬼門關;有青松生岩石,遒乾撐霄漢的“孤松獨石”,世間罕見,蔚為壯觀。 總之陀羅山寺廟林立,伽藍遍地,古剎棋布。每遇廟會大節,便有僧家道人、名流志士麇集山嶽,騰祥雲、漫溝坡,飽覽陀羅風光。大清康熙帝曾抵陀羅,遊興極濃時刻欣然命筆:“日近雲低, 到此一游”字祥,迄今鐫刻崖面,依稀可見。其愛妃曾於樓中梳妝,故稱避暑樓,元好問曾留有《陀羅峰二首》,詩云:“念念靈峰四十年,一來真欲斷凡緣。鑿開混沌露元氣,散布免羅彌梵天。雲臥無時不閒在,樓居何處得超然。殊祥莫詫清涼傳,會與茲山續後篇。
每恨奇探負盛年,松崖今喜入攀緣。初驚靈鷲多飛石,更信金牛有漏天。鄉國登臨乃如此,名場馳逐亦徒然。留詩便與香泉約,起本西遊第一篇”《元好問詩詞集》)。詩集中描寫了陀羅山的超凡入聖和造化神秀。
明正德辛未進士、忻州學者黨承志寫的《陀羅避暑》雲:
陀鋒鰲聳郁蒼蒼,積翠浮嵐書渺茫。首夏陽崗猶帶雪,初秋高木已經霜。
梵空花雨彌金界,鷲嶺靈風石房。勝地清涼炎暑隔,濯纓何必羨滄浪。
這首七言律詩的首聯是寫陀羅山的高聳和雲氣,為全篇的避暑鋪下基石;頷聯是說在夏秋的季節猶有白雪和霜層,這是對避暑的具體回答;頸聯寫花季的雨和風,氣候清涼溢於言表;.尾聯驚嘆“陀羅避暑”的美好宜人,是隱居的理想之地。全詩述景中含歌詠,歌詠中寄情思,詩畫兼容,文情並茂,意境深遠而無窮。
明代學者趙夢麟(曾署靜樂事)的《書文殊寺》凡三首,摘其二首,雲:
古道藏幽剎,曇花分外澄,白雲芳樹繞,碧草野煙凝。
塵斷閒中客,腫回定里僧,何時消障礙,到此聽傳燈。
駐馬眺高原,桃花處處繁,晴光浮遠樹,翠色繞孤村。
座右啼黃鳥,歌前倒綠尊,何須悲落魄,笑傲小乾坤。
前一首著力寫古剎周圍之近景,點明這裡是鐘聲回、傳佛法的仙地瓊瑤;後者寫高原之景,突出詩人在“座右黃鳥啼,酒樽倒歌前”的怡然自得的求隱心情。
明末清初著名愛國學者博山在崇禎十七年五至八月間,由太原返回忻州時,猶不惜跋涉,登上陀羅山,作有《間關上陀羅山二首》詩:
東海西崑未得過,秋風吹客上陀羅。陸離雲粉凝青血,菡萏巒蕤演石波。
一撮緇新書劍卷,九原封舊涕淚多。桃源直處忘情士,處士多情奈若何。
南峰落落不多松,濤冷新秋帶石洶。黃面矍曇悲大地,白衣客子嘯長風。
岡巒龍舞英雄眼,日月烏號夢寐中。千里神州無好聽,老僧雙耳妙能聾。
前一首著重在描情寫景,“陸離雲粉”,“菡萏巒蕤,眼前奼紫嫣紅,風姿綽約。後四句表露悲天憫人的苦衷和對亡明的失望情緒;下一首抒發因國破家淪,蒼生離散而發“矍曇悲大地,客子嘯長風”的憤慨,謳歌“岡巒龍舞,日月烏號”人民的鬥爭精神,宣洩詩人耿介剛正、藏身待時,實現抱負的宿願與志向,兩首均為寄懷之作。
清代康熙己卯舉人,忻州籍學者周繼殷的《陀羅詩》對陀羅山的景物也作過淋漓盡志的刻畫,詩云:
聞道陀羅雅致好,峰頭萬樹松華老。清龍滴滴出龍涎,赤石磷磷呈瑪瑙。
情倦疏林憩柳蔭,興豪曲澗尋芳草。何如收指夢浮生,無計掛兮無懊惱。
這首詩的宗旨是在寫景狀物,字裡行間跳蕩著一種輕鬆淡靜、酷愛家鄉自然風光的熱烈情緒,有物有景、樹、水、石、人、色,侔描揣稱,情景交融,確實是妙趣橫生,耐人尋味,讀著神往,琅中陶醉。 倘若你站於該處的清涼石上極目四顧,真有居高臨下,覽無餘之感。四面則重亂迭嶂,綿延婆娑,北面則河浮川動,如練似綿;東面則盆地若盤,村落櫛比;南面則丘陵蜿蜒,起伏多變,使你深感五彩繽紛入眼帘,美不勝收置視野,油然憶起清代乾隆間的《陀羅山詩》:
獨橫煙雨過陀羅,亂石奔濤見古河。北有雲中南牧馬,雙流合抱入滹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陀羅勝景比起昔日的“孤松獨石”和“陀羅避暑”來,堪稱相得益彰,燁燁增炎,看那山脊樑的長龍治水,溝壑間的龍嘴吐玉;再看那山腰上的層層梯田,蓊鬱的森林,嘰嘰的鳥叫,耕作的人群,不啻給陀羅山的畫廊增添了嶄新的內容,而且與人民的生活和利益聯繫了起來,引水上山,實乃續五台山的後篇,起本西遊漢字第一章。陀羅山的匾額是:“雲近日低,到此清涼。”言簡意賅。

二景、仙人棋盤

獨擔山,位於城南10公里處。傳說二郎擔山至此,將手提巨石遺落,遂成此山,且因與它山不連,獨當一面故而得名。又因產玉芝雲母,故亦名雲母山。山形突兀,海拔1168.7米,相對高差200米.山勢和緩,山體由片麻岩構成,基研裸露.巔山有片風蝕平原一畝余,無斧削痕,其平如砥,平原中又有一方形勵石,極宵棋盤,石邊有一凹印,頗象鞋底,史云:一樵夫觀二仙弈於此而成,以至蹲爛鞋底.此情此景,天造地設,巧奪神工.山中原有祠宇三處;一近山之巔,有文殊石洞;一在山之西北,峰起龍王宮;一踞山麓,規模較大,為獨擔顯王廟.
忻州八景
《忻州志·山川》載:"獨擔山有穴一名雲母穴,《水經》雲北俗謂雲母為土丹,訛為獨擔》。《環宇記》載:唐朝貞觀十八年蒲州人薛遵度奉聖旨採集玉芝於此山.臨牧馬河畔,遙望獨擔山嵯峨聳峙,緇白相間,褐綠錯綜,透明放輝,便陶置其中,流連忘返,遂將身跨坐騎繫於木芝村邊,徒步登山觀光.時值盛暑,極巔祥雲縈繞,奇葩鬥妍,輕風徐來,鳥語蟬鳴,好一派沁人心脾的美景.半山大平面石上,只見兩位老人正在下棋,策士飛相,兵來將擋,互有得失,不可開交.遵度默不吭氣,時而蹲下,時而站起,看得入神,如痴似醉,心折首肯.數局後,兩位老人始抬頭看他,說了句“看你鞋子咋了”的話,薛遵度頷而俯視,竟不知鞋底何時漚爛,方想起白馬,轉身回到木芝,那馬早已不見蹤影了.經左打右聽,有人才告訴他:“聽仙人傳言,有位官員把馬拴在此處再沒有回來,白馬又飢又渴,嗷嗷待哺,情急之中,用蹄一叩,清泉隨之而出,噴薄地面,飲而精勐。於是乎人稱之曰:“白馬趵泉”。 此事距今,至少也有五百年了。薛遵度猛然醒悟,當他在反到山上時,但見棋盤猶在,老者已杳,薛遵度遂於石頭上坐化了。 山頂文殊洞玲瓏奇巧,山腳顯王廟高低有致,山腰龍王宮斗拱遒勁,數塊大石碑分列其中,迎面觀賞有一番情趣。顯王廟的四根明柱皆本山麻石雕鑿而成,朱漆大門色調和諧。西山門上有木刻門楹一對,上聯是八景之內稱第一,下聯為:五嶽之外獨居前。多少年來,獨擔山農曆四月四日的廟會吸引著無數遊人香客,看吧,熙熙攘攘,歌語載途,香菸蒙蒙,紅男綠女,彈冠相慶,呈現一派節日的景象。
《忻州志·山川》又云:前獨擔山在獨擔山南七里,舊名後獨擔山,下有泉水。可見獨擔山下有泉水,不是傳說,而是史實。《忻縣誌·社會風俗》載:一個老翁騎著一匹白馬到山上,把馬拴在樹上自己隻身而去,同山上遇到的另一個老翁對弈,下得疲乏熟睡,夢見樹葉由嫩綠而枯萎無數次,醒來時下山,白馬已沒,只見馬刨出的泉水其聲潺潺,流向遠方。又傳:唐代白袍將軍薛仁貴,任代州都督時騎者一匹白馬行軍,經過大南宋,人馬皆渴,找不到水井和泉水解渴,這白馬在村內西處一地,用蹄刨出泉水來,故名叫:“白馬刨泉”,後演為白馬跑泉,此處同刨是一個意思。據說,民國年間,還有馬兒刨得坑的痕跡。儘管傳說多祥,起因各異,然而“白馬刨泉”卻是殊途同歸,結論一致的,使獨擔山成了神話色彩的典型。
獨擔山除上述記述的文殊洞、龍王宮、顯王廟外還建有獨擔神祠。至於該處的靈顯王廟祀奉的是何許人也?《忻州志.山川和古蹟》均作了明確的交代:“唐貞觀中命薛遵度采雲母封山神,為靈顯王,碑存山巔半岩,並建靈顯王廟。”遵度救兒買瓜,顯示靈驗,宴村一帶傳為美談。
明代學者張鳳翼的《獨擔山》寫道:
孤峰突兀插遙天,擔起乾坤不計年。雲母光含嵐氣秀,靈芝瑞映石花妍。
舟山入座千屏拱,牧水盈眸一帶纏。試向深林尋古蹟,爛柯仙局鎖寒煙。
獨擔山的高大和時久,山色奇奇,麗和秀氣,牧水的環繞和“仙人棋盤”的地點均點出了。
明學者弘治十四年忻州知州、山東沂水人楊光澤的《獨擔登高》五言絕句云:
竹杖分開草,芒鞋印破沙。一聲兩聲鳥,千片萬片段預告。
該首詩寫的悠閒淡靜,婀娜多姿,言簡意賅,引人入勝,妙語天成。正德年間忻州知州朱良的“獨擔山”詩寫道:
“突兀山峰勢聳孤,獨擔名揭自浮圖。擔山無補人間事,擔起世間事,擔起乾坤是丈夫。”
浙江餘姚進士,萬曆二十九年忻州知州楊維岳的《獨擔登高》雲:
“九祈層巒拱鷲峰,岡原歷亂插芙蓉。獨擔忽若騰蛟舞,雙峙相看踞虎雄。雲鎖芝房長護紫,霜酣木葉竟流紅。振衣絕巘狂呼白,興劇泠然欲御風。”
縱觀這首七律,首聯寫靜景,頷聯狀動景,頸聯言高處,尾聯抒觀感,由高而低,由低而高,由遠而近,由近而遠,縱橫交錯,騰挪迭宕,抑揚頓挫,色彩繽紛,浩浩乎如憑虛御風,泠泠乎似羽化登仙。四下物華囊括胸臆,八方動態盡收眼底。宛若一幅斑駁陸離雲舒霞卷的潑墨山水畫。
清代康熙間周繼殷的《獨擔山和壁間韻》道:
“形勝天開畫不成,從來八景舊傳名。遙峰斜映千波翠,遠水環流萬巘清。童冠與偕日影蘑,行歌互答月華明。人生樂事誠何限,剩得余情寄一銘。”
詩人蒞臨“千波翠,萬巘清”的獨擔山,浸沉勝景,流連忘返,乃至“日影暮,月華明”,欣然命筆,情寄一銘,發出了“人生樂事誠何限”的慨嘆。情景交融,相映成趣。
乾隆學者的《獨擔山》絕句曰:
“大力乾坤一擔擔,區區拳石亦何堪。問君擔向何方法?笑指竹扯雙耳尖。”
同時學者張作舟的五言絕句《獨擔山》亦描摹得奇峭瑰艷,花姿招展:
“高峰何崛起,獨力半撐天。世上多奇絕,誰曾與共肩。”
這兩首絕句的共同點是:構思卓然,起句不凡,擬人修辭,一語雙關。獨擔山碩大無朋的形象,頂天立地的氣概,獨當一面的體魄,旋乾轉坤的夯勁,躍然紙上,咄咄逼人。“獨擔遊春”、“仙人棋盤”合為忻州古景之一。

三景、東岩映月

前面寫道,忻州東南的繫舟山曾因堯禹時代在濤濤洪水中拴纜穩舟而命名。又說該山是太原龍城的一條龍脈,龍脈有傷,龍體必病,風水便損。宋太宗趙光義掃滅北漢後縱火焚燒太原,片瓦不留,為斬草除根,還派人馬削平繫舟山主峰,說是去掉龍角,截斷龍脈,以防死而復生。這顯然是統治者昏庸和殘暴之舉,勞民傷財而已。但絲毫沒有蕩滌繫舟山一帶天造地設固有的壯美景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金元之際的北方文雄、一名聲煊赫的大詩人元好問曾幾何時,就誕生在繫舟山腳下的韓岩村。真乃龍鳳呈祥,鳳恃龍威,龍脈顯靈。
《忻州市地名錄·山名》載:讀書山亦為繫舟山余支,因金代元好問父元德咱隱讀山中東岩(並以東岩自號),金朝人趙秉文改為讀書山。讀書山山勢矗然挺拔,峻峭雄偉,由東北伸向西南,面積約15平方公里,海拔1559米。山腰福田寺的月夜奇景,稱“東岩夜月”,為忻州古景之一。趙秉文系金代文壇領袖,他對元好問十分賞識和推崇,在頌讀遺山《家山歸夢圖》中便即物起興,思緒奔涌,吟詩道:“山頭佛屋五三間,山勢相連石嶺關。名字不經從我改,侄稱元子讀書山。”可見山與遺山,特別是與遺山父子的讀書生涯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的。
隨後遺山和詩曰:“天門筆勢到閒閒,相國文章玉筍斑。此晉陽方誌上,繫舟山是讀書山。”(按:天門:指帝王宮殿之門,暗指唐代的詩聖杜甫;閒閒:趙秉文號;相國:指趙所任禮部尚書 之稱;玉筍:喻美士眾多,如同竹筍齊發一樣;讀書山,遺山有時也簡稱東山,遺山在《初挈家還讀書山雜詩四首》中自注:“繫舟,先大夫讀書之所,閒閒公改為元子讀書山。又大參楊公叔玉 撰先人墓銘。”這就是讀書山的由來。)
這裡溪澗縈迴,岩壑幽邃,古木清泉,山清水秀,為忻州之名勝。福田寺寬廣不盈丈的小屋,便是遺山自名的“文室何所有,琴一書數冊。閉門無車馬,明月即佳客”的“丈室”,也叫“留月軒”,為望月極佳處。
相傳,古時候,每逢農曆十四、十五清朗的夜晚,站在城內縣衙大堂門口,向東南讀書山的福田寺眺望,便可以分明地看見一輪皎潔的月亮在那裡閃爍,它比天上的月亮還要大,還要圓。這 是怎么回事呢?它是元好問幼年時在福田寺讀書時畫的假月,竟成真月。元好問從小就非常好學(好問可想而知),4歲從王氏學誦詩,步入書香文海。隨父元德明前往福田寺讀書時,天天總要學習至夜闌人靜的時刻。
有年夏天,天氣十分燥熱,憋得令人難受。一天,元好問打開窗戶讀書,一隻紅肚子馬蜂,嗡嗡地飛了進來,在元好問頭上不停地盤旋打轉,頡頏沖翻,搖曳作響,因為影響潛心靜讀,元好問便不耐煩地把蜂打死,扔在了筆筒之中。接連數晚,如此這般處置紅肚子馬蜂於筆筒後,仍然有—只馬蜂照例鑽了進來,繞著元好問飛來飛去,總不離開,似有執意。到頭來元好問還是把它 打死,扔進筒里。久而久之,死了的紅肚子馬蜂積少成多,裝滿了筆筒。就在這天晚上,元好問吹滅蠟燭,躺在床上默想詩句,忽見桌上的筆筒里閃射著金黃色的亮光,照得周圍如伺白晝。元好 問驚奇了,忙將筆筒里的馬蜂都倒了出來,仔細端詳,無論是早死的還是遲死的,也無論是大的還是小的,一隻也沒有乾枯了,而且一隻只都是金黃金黃特別好看,使人目炫。於是,元好問就把 紅肚馬蜂一隻一隻地掐去頭部,留下肚子,集中到一個大碗裡,搗成糊漿,又摻了水,在福田寺後殿面對縣衙門的雪白牆壁上,畫了一個圓圓的月亮。
當天空那月亮最圓最亮的時候,它也放射出金燦燦的耀眼光芒,一個月亮在高空,一個月亮在牆上,兩個月亮一上一下,爭輝鬥豔,競相媲美,像兩顆璀璨熠熠的星星,所以,每月十四、五的晚上,天氣晴朗時,人們站在縣衙門的大堂口,便可望見又一個新月掛於繫舟山下,後來,人們就把這叫做“東岩映月”,也叫“東岩望月”或“東岩夜月”。
明正德間黨承志的《東岩夜月》雲:
“米輪輾碧夜光寒,最愛東岩寺里看。輝映樓台金界淨,影澄林壑玉壺寬。松楸香似飄丹桂,泉石聲疑咽素鸞。憶昔讀書人不顯然是統治者昏庸和殘暴之舉,勞民傷財而已。但絲毫沒有蕩滌繫舟山一帶天造地設固有的壯美景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金元之際的北方文雄、名聲煊赫的大詩人元好問曾幾何時,就誕生在繫舟山腳下的韓岩村。真乃龍鳳呈祥,鳳恃龍威,龍脈顯靈。
《忻州市地名錄·山名》載:讀書山亦為繫舟山余支,因金代元好問父元德明隱讀山中東岩(並以東岩自號),金朝人趙秉文改為讀書山。讀書山山勢矗然挺拔,峻峭雄偉,由東北伸向西南,面積約15平方公里,海拔1559米。山腰福田寺的月夜奇景,稱“東岩夜月”,為忻州古景之一。趙秉文系金代文壇領袖,他對元好問十分賞識和推崇,在誦讀遺山《家山歸夢圖》中便即物起興,思緒奔涌,吟詩道:“山頭佛屋五三間,山勢相連石嶺關。名字不經從我改,便稱元子讀書山。”可見山與遺山,特別是與遺山父子的讀書生涯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的。
隨後遺山和詩曰:“天門筆勢到閒閒,相國文章J玉筍斑。此晉陽方誌上,繫舟山是讀書山。”(按:天門:指帝王宮殿之門,暗指唐代的詩聖杜甫;閒閒:趙秉文號;相國:指趙所任禮部尚書之稱;玉筍:喻美士眾多,如同竹筍齊發一樣;讀書山,遺山有時也簡稱東山,遺山在《初挈家還讀書山雜詩四首》中自注:“繫舟,先大夫讀書之所,閒閒公改為元子讀書山。又大參楊公叔玉 撰先人墓銘。”這就是讀書山的由來。)

四景、金山六洞

金山位於城北20公里處的市界邊沿,為五台山支脈。《九域志》:“程侯山屬趙地。”《五朝志》載:“秀容有程侯山。”因春秋時晉國的義士程嬰,於晉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捨身拚命和公孫杵臼合謀,曾在此山藏匿趙氏孤兒(趙武),避開了奸臣寵嬖屠岸賈的捕殺,故名(按:一說是盂縣藏山,山腰有藏身洞及藏山廟)。山巔建有程嬰祠(現已拆毀)。所謂六洞者,乃為金洞、銀洞、銅洞、鐵洞、硫磺洞、蜜蜂洞也,珍寶齊全,財富源泉,忻州古稱“晉北鎖鑰”,經濟實力以恃,人豐囊橐資仗。《忻州市地名錄》載:“其一個山包上遍見小塊鐵礦,四四方方,大小形如賭具骰子,人叫‘鐵色兒’。”《山海經》記:“忻川水東歷程侯北山下,舊有採金穴,故謂之金山。”《山堂肆》考:“程侯山在山西忻州,程嬰趙孤於此。”《忻州志·山川》雲“金山六洞之口,一在李家長山,二在部落,三在張家山南北相傳產礦。”又因山間草木叢生,綠茵遍地,樹茂林菁,蒼翠欲滴,所以歷代有“金山綠洞”或“石綠洞”之稱。
《忻州志·附記》道:“州西北金山有石綠洞,深不可測,昔有持炬入者,及半,聞流水聲,隔水有石門,懼不敢進。後有礦徒聚竊者,覓得前洞欲入,風從下起,不可燭2遂不能下。”可看金山有之而不容盜,且有寶者不可褻。用之不竭,物華天寶,惠而不費。
《忻州志·遺聞軼事》雲:“據傳,古時金山上有洞,洞內產毛哼顏料,因名。又傳,此洞為採金穴。”當年劉武周偏將尉遲恭(字敬德,今朔州人)在與唐王朝做鬥爭時領兵率卒曾在今忻州、崞縣駐紮屯軍,大本營就設在金山之上,南北營分設在今忻州的南營村和原平的北營村尉遲恭歸唐,成為李世民的驍勇虎將後,仍以這裡為重心地區。唐時朔方的突厥常常侵苦漢族,晉北為尤,老百姓饑寒交迫,一貧如洗,無卒歲之想。尉遲恭體恤民瘼,心急如焚,處在了難堪和熬煎之中。然而“軍無糧不安,馬無草自倒”。大隊將士的吃喝問題怎樣才能解決呢?他正在為籌集兵餉而發愁。
一天,尉遲恭步出營盤,登上金山察情謀劃,見一得道高人,白眉皓髮,身材偉岸,精神矍鑠,氣度非凡,正坐在一塊青石上閉目養神,若有所思。尉遲恭便懷著虔敬而真誠的心情,走近前去向老人討教起來,老人仰起臉,上下端詳了尉遲恭一番,覺得此人儀表堂堂,談吐出眾,有匡時濟世之志,統領經國之才,敬老尊賢之忱。便將一支紅纓鋼鞭慨然贈送給他,並附在他的耳邊竊竊私語了幾句,尉遲恭心領神會,欣喜若狂,向老人告別,來到金山的頂峰,果然見有六個緊閉的石洞,分散在三處,掩映在氤蘊霧蒙之中,並時有景星如佛光雲。尉遲恭甩開鋼鞭一指,空中噼啦一聲,似霹靂震響,亮如雷聲,喊道:“洞門快快開,尉遲取寶來。”說時遲,那時快,那六個偌大的洞門,訇然應聲而開。尉遲恭身入洞內,只見金碧輝煌,光芒四射,小鳥翽翽,鴿子種翀翀,空闊幽深,鏜韃不寧,他急忙逮起飛禽來,可是,非但一個也捉不到手,反而搞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眼看道人說的閉門時辰就到了,只好按道人的吩咐,脫下戰袍包了幾斗砂土背了出來。又遵道人的指點,一直背至與金山相距25公里的姑姑山下(按:姑姑山又名石姑山,相傳因石氏處女修浮屠法後圓寂於此,上建有姑姑廟,故名),在兩處相連的水漳中淘濾起來。砂土一經加工,光燭耀眼,寸塊超斤,立刻變成了斗金斗銀。尉遲恭“以食為天”的燃眉之困克服了,而且還將自身的節餘賑救了周圍的鄉親父老。人們為了感謝紀念道人和尉遲恭的隆恩懿德,便把那條披沙揀金洗滌過砂礫的小溪喚作淘金河,淘過金銀的小水潭起名叫“金瓮”和“銀瓮”,尉遲恭及其屬部終於逐漸成為唐朝早中期的一支強大軍事力量。
遺憾的是,尉遲恭有個迕逆不孝的兒子,父讓東,他往西,父說南,他向北,總是與父親背道而馳,對著幹,顛倒做。因此尉遲恭在彌留之際自忖道:“兒子從未聽過自己一句話,若讓他做木 質棺材,他非作石頭的不可。若讓他把鋼鞭傳流下去,他非放在棺槨內同葬不可。”於是便對兒子說:“我死後你給我做支石頭棺材,把鋼鞭也放在裡面,千萬別傳給後人。”
詎料,兒子聽了後想:“儂家從來沒有聽過父親一句話,對於以前的事來不及補救了,這是老人家最後的囑咐,無論如何得按父親的意思辦,以盡兒子的孝心。”於是果真結結實實地做了付石頭棺材,並把鋼鞭也同時放了進去。從此尉遲恭再也沒有轉生,鋼鞭沒出世,杳無音訊了。因而,忻州、原平一帶至今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若要金山開,除非尉遲恭轉回來。”  確實,“尉遲恭晚年,篤信仙方,飛鍊金石,服食雲母粉,穿築池台,崇飾羅綺,嘗奏清商樂以自奉養,不與外人交通,凡十六年。”這是與他青年時代聆聽道人旨意,接受聖仙秘訣,不無關係的,也是導致其歸宿的必然結果。
《忻州志·仙釋》載:“金山鋪(在金山之麓)鐵佛寺,相傳前明崇禎年間有僧入寺,久不見出,視之於伽藍位坐化。清道光年間伽藍座後牆傾圮,見有真骨出焉,始信傳聞不誤。又傳有老 僧宗潭字紫瀾者,一日坐化,鼻垂玉柱。”證實金山是一造福寶地。
現在的金山腳下已經有了“躍進湖”,倘使尉遲恭死而復生的話,他就別再捨近求遠尋覓淘金河了。金山上取石的車馬川流不息,探寶的人兒來來往往,種植的莊稼到處都是。金山湖中波光粼粼,魚群翻轉,湖畔水濱,樹木成蔭,男女談情,人頭攢動,槳聲伴著歡歌笑語,浪戲引發改山易地。真是道人顯靈,尉遲還魂’僧侶再現,在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洞門業已大敞,奉獻解數,展開了新的風韻和畫卷。
金代文壇的傑出詩人元好問曾用飽蘸激情的筆觸,通首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了七言絕句《金山》,詩詠道:“橫青疊翠幾何般?玉鏡修眉十二環。常著一峰煙雨里,苦才多思是金山。”  按:金山從東側觀察,巍峨高聳,如九天攬月,由西側看,勢呈金形,中頂突起,撇捺相交,陡然而上,南與銀山對望。
這首絕句的首句是總,述金山外貌的美麗景色。第二句用擬人和比喻進一步形容金山的妖艷可愛,塑造了一個照玉鏡,修畫眉,梳髻鬟的姝女形象,想像奇特,構思精奧,畫龍點睛。第三句突出一峰水中的倒影風姿.亦言其高聳,煙氣罩,雨中沐,漣里浴,嫵媚永恆。末一句是詩人發出的感嘆,盡其才,善思索,避風塵,鎖閨閣,乃是對金山的總看法、總評價,也是前敘金山梳洗打扮淡妝濃抹的落腳點。本首詩既表現詩人濃郁沉摯的鄉情,也在抒發自己“懷瑾握玉兮,窮不知所示”(《楚辭·九章·懷沙》)、追求隱逸的操節。它屬於紀游詠跡,抒懷感興之作。
明黨承志的《金山綠洞》:“金山亦復號程候,山脈雲中接上游。程為藏狐名不朽,金綠採礦洞還留。雲從恆岳連天去,水繞滹沱入海流。遙望一螺霧裡,不勝清思費吟謳。”
這首七律的首聯是寫金山的別名和位置;頷聯憶貢獻;頸聯和尾聯是寫景寄情的,連天的雲靄接上恆山,水繞滹沱流入東海,一峰宛如螺髻煙霧朦朧,水色山光難以名狀。極褒溢美之詞,跳動於字裡行間。所謂“水者”,降大任考證即是指: “當年金山四周有水光瀲灩之自然湖,山形倒映,風姿卓約”(《元遺山新論》)。與今合拍而不牴牾。王治的《金山》詩:“混沌誰通竅,金勝姓畫圖。年深迷采處,義重惜藏孤。世態幾更變,煙嵐時有無。程侯乘永譽,獨與此山俱。”
山貌典故,史變永恆,一線貫穿。
楊維岳的《金山綠洞》:“修蛾隱約亦嶙珣,俯看並原渺一塵。浮碧將無凌朔氣,憑虛疑是化金人。故侯骯髒千秋在,古洞神奇異代論。莫以金銀夸氣象,桃花久暗武陵津。”
這首七律的首聯是寫立於高處描景,頷聯寫感受,頸聯寫評論,尾聯為頌詞,請看金山閃金爍銀,氣象迷人,此處勝過陶淵明在《桃花源》中所說的武陵郡那樣的景色。
宿尚謙的前題《金山》:“金山綠洞何深窈,採礦尋砂不可曉。疑是程侯藏趙孤,預將此穴虛揚表。”
本詩著重在憶舊懷古,委婉含蓄。點出金洞深不可測,好像藏孤天造地設。
清人楊述的《程侯山》:“仗義亭亭立趙封,非徒慷慨就從容。當年了卻存狐業,化作西耒第一峰。”
這首絕句寫景抒情雙管齊下,一箭雙鵰,前兩句先寫景後抒情,後兩句首抒情次狀景,錯落有致,參差變化,曲折搖曳,境遠意邈,筆下珠璣,言簡意賅,詩味雋永,情景交融,\猶如口占,一氣呵成,巧縟而不見斧鑿,綺麗而絕去浮靡,誠屬金山的絕唱。

五景、石嶺晴嵐

石嶺關不獨是忻州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也是著名的風景名勝之區。這裡依山傍水,咽喉要隘,東西兩側山磅礴,如同青龍臥蒼穹。繫舟崴嵬遙相對,福田精舍作伴侶。南北平原象鵬翼,展在忻陽兩境地。一夫當關萬莫開,兵燹戈矛成過去。自古賢豪譜頌篇,峰巔穿霄雲靄低。特別是天晴氣朗,旭日剛剛升起的早晨,你看那崇山峻岭中的煙氣薄霧,像輕紗似的時而飄蕩,時而停滯,時而成錦,時而成帶,時而湧起,時而下降,變幻莫測,。瞬息萬變,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再經霞光照射,真是紅裝素裹絳皓駁色,如奼紫嫣紅的簇花,五彩繽紛的菡萏,天上的景,地下的物,交相輝映,巧作天成,形險景瑰,得天獨厚。
金宣宗貞祐二年的公元1214年,蒙古兵南攻,金朝被迫遷都汴京(今開封),史稱“貞佑南渡”。當時25歲的元好問,便避兵在陽曲和秀容山中,揮筆寫下了《石嶺關書所見》這首紀事詩(前第三章的第三節已經有了介紹和分析),我們從賞景的角度看,詩中寫出了這裡山勢的逶迤和嶙峻,溝壑的彎曲和深邈,風砂的巨大和猛烈,路徑的崎嶇和高寒,尾聯兩句是既寫景物又寫觀感,姿態佼美的青雲,意氣豪壯的東山(指繫舟山脈中的神山)就是詩人讚美和歌頌石嶺關山光石色的中心。
公元1240年元好問51歲那年,他又寫了《十月二十日雪中過石嶺關》七律:“老天黯慘入平蕪,朔吹崩奔萬竅呼。雪意旋裝行路景,詩家新有入關圈。地爐圍坐慚田父,絮帽沖寒怨僕夫。故國煙花重回首,蜀橙山麝記金壺。”
這首詩主要是寫石嶺關嚴寒冬季的雪景。天空黯慘靉靆,大地遼闊無垠,朔風勁吹,萬竅呼嘯,路上白雪皚皚,景象別致,儼然新圖,又因天氣祁寒,冰天雪地,乘車人在轀輬中圍爐烤火,加衣取暖。然而,就在如此這般惡劣艱難的環境中,仍然有勞動的農民,仍然有御車的僕夫,他們戰天鬥地,辛苦倔強,詩人從對比中歌頌了勞動人民的精神和品質。迨至煙花三月、百鳥鳴春的季節,再回到石嶺關時,將會吃那蜀地盛產的橙子,聞著山間射父的濃馨,又飲著菊花釀造的美酒,而且要將這件事載入計時器,寫在史冊中,永遠不會忘懷。充分表現了詩人追求美好理想的決心與抱負。詩人於“耳順”之年(1249年),時往真定,再次出關,有《己酉四月十七日度石嶺》詩.正值陽春花季之作:
“四海虛名直幾錢,世間何限妤林泉。無情石嶺關頭路,行去行來又十年。”
這首七絕著重在抒情言志,既表現詩人對名譽地位的輕蔑,也吐露了他關切家鄉、思念家鄉、熱愛家鄉、痛恨異族、嚮往隱逸、脫離官場的思想與態度。“無情”含永恆和天長日久之意,是家鄉的具體表志。“行去行來”便是說來去匆匆,匆匆來去。正像《遺山故鄉情》中所說的那樣:“無論是中州遊宦,山東流寓,河北暫居或輾轉,對家鄉忻州,都懷有刻骨銘心的鄉思。‘何時石嶺關頭路,一望家鄉眼暫明’就是這種鄉思鄉情的集中流露。正因為如此,除因在外求學、羈身公務與戰亂隔絕無暇或無法返鄉外,他總要歸里探望。特別是在晚年獲得林間自在身的20年間,他平均兩年就要返鄉一次,一生總共返鄉12次中占到10次之多,渴望一了作客的鄉思,始終是他回歸的主要原動力。”“我覺得遺山返鄉每每時間短,次數多,心情急,是因為故鄉淪為異國他族之手,生靈塗炭,瘡痍滿目,所以自己總是焦慮不安,痛心疾首相關的。”可見石嶺情景,是元好問終生念念不忘的戀地。
明代學者張銑的《石嶺關》詩:“關城陡拔接中條,岩磴層層細路遙。隱隱人旋山踏霧,嚶嚶鳥驚石遷喬。千家燈火烽煙靖,萬疊峰巒宇宙寥。攬轡南征恣游眺,晴嵐一帶正堪描。”
這首七律主要是寫景,首聯寫關山的大和高,表現在連線中條山,直上細路遙;頷聯寫到動景,“隱隱人旋”霧中行,“嚶嚶”鳥飛另換窩,表現人和鳥的動態,襯托出人跡罕至,登上峰極;頸聯由高展到了面,撫今追昔,蜂煙已過去,宇宙顯寥廓,使人油然想到石嶺關是歷史上的險要之地;尾聯是詩人的觀感,認為“攬轡南征”、“石嶺晴嵐”,極富詩情畫意,蘊藉恢廓,有許許 多多值得騷人墨客描寫和謳吟的地方,文筆曲折而耐人尋味。
承志的《石嶺晴嵐》:“石嶺巍然列郡南,繫舟白馬遠相參。峰頭露冷秋偏早,谷口風和景易酣。關塞險間通鳥道,雲雪作處有尤潭。晴嵐萬疊真堪畫,水色天光共蔚藍。”
這首詩首聯寫位置,頷聯寫氣候,通過峰頭與谷口冷暖的差異,突出石嶺晴嵐的清高;頸聯寫鳥道和雨水,細路盤在空,龍潭上雲間,瀑流向下瀉,時有雲雷作,誠然是何等的壯觀;尾聯觸景生情,發出慨嘆,“天光水色共蔚藍”是對“石嶺晴嵐”的具體描繪,形象的點染。
王治的《石嶺晴嵐》寫道:“幛列南山翠,層層石嶺橫。塞鴻沖月度,征旅逐霜行。歲久危途易,時平古戍輕。遺山重故國,到處危途易,時平古戍輕。出山重故國,到此眼偏明。”
這首五言律詩是描寫石嶺晴嵐的夜景,請看大雁沖月飛,征人霜上行,又因此地兵戎頻仍,軍旅交接,所以危途變易,戍守常駐,最後以遺山熱愛故鄉作結,全詩氣氛淡靜,記實逼真,充滿對戰亂的憎惡和對和平的渴望。
楊維岳任知州期間,曾慕名登臨石嶺關,吟成《石嶺晴嵐》一詩:“岩險真成百二雄,浮天蒼翠幻如龍。西來不散函關氣,東去遙開閬范風。定佛龕前金步障,飛仙掌上玉芙蓉。上方更有楊枝露,記乞為霖施太空。”(自注:余兩禱白雲洞皆雨)
這首詩的前四句描畫了石嶺關山峰的峭萃、顏色、變化、險要與神往,從其險要上講它可與涵谷關比擬;由美景而言,這裡如神仙居住的閬苑瓊閣;後四句是寫詩人遊歷中步入石嶺關的白雲洞後,沿線所目睹的佛偶形象,“金步障”是說金雞步帳,坐障金飾而華美,彩畫金雞而顯貴。其上箕踞、掌中持著晶玉芙蓉的飛仙,嫻雅逼真。最後兩句是寫白雲洞裡下滴甘雨的情景,楊枝甘霖,記祈來空。同時也是為雨霽現晴嵐,引人入勝作伏筆。
宿尚謙的《石嶺晴嵐》:“天涯南北遠相通,石嶺關頭靄濃。多少征人時絡繹,恍疑身在畫圖中。”寫景懷史溶為一爐,明白如話。地利、瑞氣、征戰、心緒,水乳交融。
清代《石嶺關道中口占二絕》:“雨余爽如秋,襲袂嵐光翠。蛙聲風去來,前溪蘆葉邃。峻岡瀉飛濤,停輿問前路,炯然倦眼開,夕陽山下樹。
石嶺關頭石路高,車聲軋軋馬蕭蕭。關河極目風煙淨,雨洗晴嵐翠染袍。”
以上五言絕句或七言絕句,都是抓住石嶺關的自然特點,進行描情寫景,其中有涼爽的氣候,翠綠的山嵐,斷續的蛙聲,前溪的蘆葉,飛濤的傾瀉,觀光的車輛,樹木的夕照以及攀越的小路,車馬的聲音,風煙的純淨和遊客的衣色,挺直的石筍等,可謂內容豐富,繽紛絢麗,天上地下,無奇不有,讀之而味烈,鑽之而有聲,仰之而彌高

六景、傘蓋青松

傘蓋寺坐落在忻州城南20公里莊磨鎮馮村的南山之上(屬白馬山余支)。此寺廟原名“西岩山智門傘蓋寺”,又名“青松傘蓋寺”,因青松覆蓋,其形如傘,故爾名寺志景。據載:傘蓋寺系唐末五代的後唐初年所建,坐西向東,紅牆綠瓦,遠遠望去如碧海高出地面,又像煙雲降落長空。鬱鬱蔥蔥,風月無邊。
“明宣德九年二月,雲遊道人師青雲(號月窟居士)、王普廒、徒行廣(號慈舟),共發誠心,營工修葺殿宇,改坐西向東為坐北向南。不料修造半途,師青雲和王普廒相繼歸逝,只遺行廣。行廣秉承師志,四方力募,蓋起歇山單檐正殿三間,名曰大雄寶殿,內塑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釋迦牟尼金像,壁畫中央和東、南、西、北五方諸佛;前殿三間,內塑天王,東殿三間,正塑觀音,傍列文殊、維摩詰、十六高僧(羅漢)各執所行(因緣造作或遷流無常之法);西殿三間,正塑地藏(大乘菩薩),傍塑十王十殿閻王),使全寺金殿華彩,名道崢嶸,煥然一新,如臨洞天福地,瓊樓玉閣,環境闃然,謦 分明。
寺的西岩山腰,一株巨松,高逾十丈,遮天蓋地,枝繁葉茂,身姿婆娑,一派生機盎然,因之曰“青松傘蓋”,名不虛傳民間傳說,日本鬼子曾欲伐而盜之,破而已有。誰料,鋼鋸剛剛舉起, 對鋸部位之鮮血便流淌不止,噴出外面,侵略者見狀嚇呆,拔腿就逃,民皆狂歡,驚呼神樹。向南眺望,各種樹棵,漫山遍嶺,蒙絡搖綴參差披拂,風濤似籟,鳥鳴如簧,響聲交合,迴蕩蒼穹,整個山間就像一個翕動燮和的天地。山麓有古雅的鐵梁橋,悉數用規整方石堆砌而成,橫穿四根碗口粗鐵棍作梁,故名。沿梁而過,低首俯瞰,真有“橋橫索寒”之感,因而被譽為該寺奇觀之一。  過橋直上,為一開闊地界,乃建前殿,崛地聳立,懸山脊頂,四角撅起,下垂銅鈴,上戲猴禽。殿內正面為古印度須彌山四天王金剛塑像,東方持國天王,著白彈瑟而自適;南方增長天王,利劍在握而威武;西方廣目天王,騰雲駕霧而哧龍;北方多聞天王,暴風驟雨而鎮定,俗稱護世四天王。個性明顯,各有千秋,面目猙獰,身形高大。周環小塑像,體態豐滿,衣紋流暢,纓絡玲瓏,佩飾精巧,所有塑像眼目炯炯有神,望之栩栩如生。過前殿,跨小院,一則為正殿,此正殿又名斷梁殿,傳為木匠鼻祖魯班建殿時,山搖地撼,天晴不雨,羊狗冒汗,磚瓦飛動,數夜不寧,廿日落成。他將此殿正中大梁有意裁短,故一端不及山牆,只好向下傾斜而殿卻經年牢固,巋然挺拔。據說倘若陰天,這梁便自動伸起,與牆垛中立柱吻合,未見雨腳,如逢晴天,則又自動縮短,恢復鼓斜,因而被譽為此寺奇觀之二,還有人把它稱為“斜正梁殿。”  殿前有花欄石橋,龍柱獅樁,立於石橋前端,對稱成配,設計和諧,後面澗壑懸泉,山丹花叢,虬藤葳蕤。遠不見廟,近不見山,上不見天,下不見地,唯見萬株青松作覆蓋,綠色雲錦翳如被。難怪有人將此種景象形容為南山之上的“海市蜃樓”、“寺廡浮世”。
承志的《傘蓋青松》(自注:寺右廢塔二,相傳殿瓦自來不塵,即永不玷污爾):“寺傍山阿殿閣重,童童如蓋蔭青松。橙登彼岸歌金澗,泉涌靈岩漱石淙。林動微飆清籟遠,龍歸幽洞翠煙 濃。依稀一假匡廬景,只欠香爐瀑布峰。”
這首七言律詩的首聯、頷聯和頸聯都是描寫傘蓋寺及其周圍環境的美好景色的,請看此處殿閣在山阿,青松童童蓋,鐵橋跨彼岸,歌聲盪溪澗,仙山有泉涌,樹林隨風揚,幽洞翠煙濃,龍 吟而騰翔,清響而遠運。抓住了特徵,形神兼備,悉收其中,曲盡其妙,如畫龍點睛,躍然紙上。尾聯是詩人總結性的作比評價,發出的自然讚嘆,仿佛目睹廬山景、香爐境,心曠神怡,樂而忘返。欲言此處較香爐峰稍有遜色的話,那就是只欠“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掛前川瀑布了,真是詩意紛呈迭出,一波二折,因而起到了“瓜熟蒂落情滿自溢”的作用。
王治的《傘蓋青松》詩云:“隱隱山間寺,青青澗畔松。團團擁大蓋,鬱郁當嚴冬。雪頂深棲鶉,寒枝怪伏龍。岩風朝暮激,雄籟旄霜鐘。”
這首詩描摹的著眼點是傘蓋寺嚴冬的景象,但不是什麼冰封雪蓋、唯余茫茫妁流於一般的平鋪直敘,而是將祁寒由地面升到了松林的梢頭和高處的態勢,錦心繡口,著墨鏗鏘。首聯和頷聯寫松的龐大和茂密,以至隱蔽了山間寺,擋住了飛雪侵,植被下面的融融暖意不言而喻。而樹杪之間呢?這裡是白鶴棲雪頂(樹尖處),寒枝伏蒼龍蜿蜒盤旋狀,甲殼雜玉鱗。尾聯是寫聲音,朝暮岩風激,穴音壓鐘聲,裊裊不停歇,挾裹凜冽中。全詩既有靜景,又有動景,既有方位,又有聲音,配合協調,兩全其美,雖說是冬鎖萬物、蕭瑟淒冷的季節,卻充滿生機和活力,潛發一種春天的氣息。
楊維岳詩云:“精藍高倚白雲天,斷碣消磨不計年。澗道嵐光浮疊石,樹頭寒色咽飛泉。千林忽發真空籟,雙塔能參無住禪。卻解玻璃清淨理,欲逃苦海寄修緣。”
這首七言律詩的首聯寫伽藍高倚雲,斷碣磨多年,澗道疊石嵐光浮,樹頭飛泉寒氣咽;頷聯寫色,即山嵐之色和寒氣之深;頸聯寫風聲與浮圖,且看風從林起,聲由洞來,有風即有聲,千木發巨響,雙浮能參天,禪師無居此;尾聯是詩人抒發感想,觸景生情,欲超凡塵,擺脫煩惱,遠離罪惡,跳出苦海,因此寄託於現在的修善化緣。積德成佛。
《傘蓋寺碑載詩》雲:西推青松景最真,峰巒秀麗古猶今。岩山盡日誰為主,翠璧譽岩兩岸分。
這首七言絕句,開始是描寫傘蓋寺青松之美,忻州西推之冠,景象之真。其次是寫其峰巒之秀,山色之麗,,古今皆然,得天獨厚。再次,由面到點,戛然而合,提出疑問,當峰巒夕陽塗,白日依山盡之時,此處的景觀又是以何為主、以啥為最呢?最後一句作了言約旨遠的概括回答。那便是多嬌的山岩和碧綠的松林,兩者相得益彰,爭輝競艷,色澤分明,其景宜人,是一幅瑰偉的線 條優美的山水.

七景、雙乳浮樓

雙乳山,位於忻州城西北20公里的明望村之西。平原上兩阜突起,雙峰對峙,相距里許,互不相屬,形似人乳,大小等量,故名雙乳山。且山勢和緩低矮,呈南北走向形狀。據傳,很久很久以前,雖說這裡土地沵迤,四面平坦,然而,卻連年歉收,不是天旱便是雨澇,所收糧食寥寥無幾。暴月時荒,鄉民們嗷嗷待哺,啼飢號寒。有一天,二郎神楊戩 (亦說李冰仲子)奉御旨之命,肩擔中山,追趕太陽,路經此地,見生靈塗炭,困苦不堪,或流離轉徙,或餓莩載道,或披枷祈禱,便停下腳來,籌謀拯救。可巧,一位八旬老翁身軀佝僂,迎面而來。二郎問他為何如此慘狀,他脫口道:“民以食為天,無食不能生。”言罷,感嘆欷?amp;#91;,熱淚盈眶中。
忻州八景
不知是二郎神大發慈悲,還是老天爺側隱濟人,反正二郎思忖間脫下腳上登雲鞋屐,往地面—倒,兩撮小土出現在眼前,然後穿好鞋,便又擔起山,朝蓮花峰方向,繼續追趕那六龍駕車的 太陽神去了。沒過多久,這兩小堆黃土則陡然增高變大,竟至成山,礦料源源,渾身是寶,狀若乳房,哺育子孫。自從有了雙乳山,忻州之地產的糧食,總不低於雙乳山的體積,人們一改過去貧窮落後的面貌,過上了人壽年豐的生活。正因為人們對二郎神感恩戴德,所以忻定一帶關於二郎神擔山博施濟眾的故事傳說,迄今美譽紛紜,有口皆碑。老農民還說:“雲彩遮乳頭,奶水必定流 (意思是定然會下雨);忻州糧多少,雙乳自告訴(意思是相當雙乳山大小)。 山上原有廟宇並有土圍牆,所存碑碣記述系宋代以前所建,明清重修,廟宇古樸雍容,氣勢不凡。殿甍兩側為五色玻璃磚,製作龍形,在陽光照耀下,斑駁陸離,從下往上看,瑩熠四射,金 彩炫目,為一大奇觀。殿分前後古剎,前者祀釋迦牟尼,兩旁有數十羅漢,座側有站殿將軍,分侍左右。泥塑精湛,像尊高大,雕工細膩,六根清淨,整個空間既富麗堂皇又金碧輝煌,為忻州名勝之,剎外建有兩廡和樂鼓閣。後山古剎祀文殊菩薩。文殊神情畢肖,氣色慈祥,騎著大獅,髮髻倭墮,手執如意,叱吒風雲,綠獅背披錦墊,脖系銅鈴,四肢矯健,抬頭東望,瞪眼豎耳,張口吐舌,猛看活似躍然騰空之勢,細瞧恰像雲端剛降之態。可惜,早已毀於兵火,蕩然無存,只殘留斷磚瓦礫聊作瞻仰追昔罷了。除牟尼和文殊殿以外,雙乳之巔,原有重樓屹立,歇山巍巍橫空出世,鳥瞰四下雄視八方,此樓內共八根立柱,三方著地,一方懸空,人能沿柱底線直身而過,睽之顯露搖搖欲墜狀態,使整個樓體飄若翠微,翔遠空際,故稱“雙乳浮樓”,為忻州古八景之一。
《忻州市地名錄》雲:“上有重樓堪眺,標為一景即指此而言,惜乎明萬曆已廢。雙乳山亦稱鐘乳山,乃因乳者似鐘也。”  假使你登攀雙乳樓甍,胸襟會豁然開闊,視野廣袤,如同彩畫倒軸,次第展開,,琳琅滿目,美不勝收,陀羅山閱盡春色,讀書山依稀可見,雲中河綿亘似練,真是浩乎憑風,氣象萬千。明黨承志的《鐘乳雙山》詩:兩峰相望勢如京,鐘乳依稀乃得名。新畫佛頭螺黛淺,曉開鸞鏡翠鬟明。煙嵐縹緲岩間出,苔蘚斑斕石上生。最喜山椒宜眺望,數乘芒屐上崢嶸。
這首七言律詩的首聯是交代雙乳得名之因,頷聯寫殿內佛像修妝之精美,螺黛畫眉,翠鬟明麗,鸞鏡前立;頸聯寫環境,請看那岩間煙嵐而飄緲,石上苔蘚而芳菲;尾聯突出景觀之最,即穿上芒屐(草鞋),攀登山椒,直到崢嶸處,領略其無限風光,心曠神怡,必屬耳目。
王治《雙乳山》詩:鐘乳知何處,雙山草木荒。樓台惜圮廢,岩岫寶青蒼。莫覓三千兩,寧辭十二行。雲中川上月,曾見幾存亡。
楊維岳詩:青天忽落青珠璣,寒光相照搖煙霏。雙星未罷靈鵲馭,二圓長服蒼龍騑。亂嵐浮石衲衣濕,空翠逐波環佩稀。深雲萬壑埋玉乳,落日千峰看翠微。
前一首詩是懷古傷感之作,尾聲發出“雲中川上月,曾見幾存亡”的慨嘆,指出川上之月興廢頻仍,渴望雙乳恢復其原來的容顏。後一首著力描情寫景,且刻畫的淋漓盡致綽約多姿。首聯和頜聯寫雙乳之高空,珠璣落青天,寒光搖煙霏,靈鵲馭雙星,二圓騑蒼龍。把晨曦初露的黎明,描繪得生動逼真,充滿詩情畫意。頸聯寫空氣,亂嵐濕衲衣,環佩空翠稀,露霰不擋路,寒光漫行跡,使人仿佛嗅到了清晨空氣濕潤而沁人心脾的氣息;尾聯寫雙乳山夕陽西下時的景象。千峰萬壑之間臥雲層層如玉乳,山腰幽深掩紫微。不言而喻這首詩是站在巨觀的角度寫的,從靜景中賦予了活的生命(《忻州志·藝文》)。
宿尚謙:雙峰高聳峙乾方,時有風吹萬卉香。漫說登臨為脞景,鐘靈棠棣世聯芳。
這兩首詩的中心是描述雙乳山的宜人景色,表達詩人熱愛忻州,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它反映了雙乳山中原有可棲靈鶴華表,有孕育玉英的土神,有碧色蒙茸的嵐霧,有佩環蕩漾的波光,更主要的是有嶙峋峙乾方的雙峰和風吹萬卉的馨香,兩首詩的末二句均為抒發作者的思想和祝願。“思把詩書迪後額,鐘靈棠棣世聯芳,”用詩書傳播和啟迪後民,鐘靈毓秀世世流芳,這便是詩人美好的企求與期望。
清代周繼殷的《四月八日再游雙乳山》詩:憶昔曾登陟,於今續舊遊。鳥巢憑上下,草色自畚秋。柳絮乘風舞,花香逐水浮。檐前一片石,鏟削待題留。
雙乳重來四月天,山青水白鳥聲連。溪邊馬走盤迴路,嶺半人耕高下田。甘露如珠盈草際,鮮花似錦遍山嶺。題成數句須將斷,未盡登臨竟日緣。
詩人的一首五言律詩和一首七言律詩對雙乳山景物的描繪刻畫,較之所列諸作來最為全面而細膩,淺顯而明晰。詩人舊地重遊,登陟張望時,撲入眼帘的是隨境高下的鳥巢,春秋皆然的草色;空中是乘風翩躚的柳絮,水中是順面逐浮的花香,蒞臨檐下時是一鏟削待題留的片石,或鳥,或草,或柳,或花,均有特色,寓生命於里,賦景物以神,使人咀嚼鑑賞,餘味無窮。七言律詩 的前兩句是交代詩人重遊雙乳的時間及身在此山中之際的耳聞目擊;頷聯寫溪邊的路和嶺上的田,“馬走盤迴路,人耕高下田”,牲奔猶酣,露白地牛,一片春耕的繁忙景象;頸聯寫早晨的露和盛開的花,這是由近及遠,由小到大,由點到面鋪開來寫。看:草際盈甘露,如珠閃晶瑩,遍山滿點綴,鮮花美似錦,真像仙山瓊閣中。尾聯是抒發感情,意思是說儘管自己絞盡腦汁寫出了如上的詩句,然而也未能充分表達出自己—日來所領略到的旖旎風光與欣慰情懷。
《忻州風光名勝》雲:雙乳湖因坐落在雙乳山下而得名。相傳,雙乳山上曾有塊早種晚收的寶地,養育著山上的尼姑和山下的貧苦人們,後被貪心的潑賴作踐,壞了此山的風水,憋成泉水淙流出,澆灌周圍的土地。此湖是人工淡水湖,碧波粼粼,清澈見底,峰巒樹木,白雲花草,倒映其中,魚鱗閃耀,輕舟悠悠,呈塞上灕水風韻。它像乳液一樣養育著一方生靈。
或曰:雙乳精緻,盡在一湖,神在浮樓。浮樓雖然在四十年代就不復存在了,而湖卻是錦上添花,與日俱增。乳汁哺生靈、灌良田、蘊文化、育鮮魚、盪輕舟。

八景、陰山吃石

陰山,位於忻州城西南20公里牧莊村以西。山勢低緩,呈南北走向,面積約40平方公里,海拔979.9米,舊志雲:夏月凝冰積雪,可想見其高。該山北臨 牧馬河,西傍葫蘆川,形勢極為險要。令人注目驚訝的是兩河在牧莊以上,河床中砂石滾滾,水流混濁,澎湃奔騰,而穿越陰山腳至牧莊以下,河流則像濾過似的頓時變得清水細砂,磐石巨物,全然絕跡。一山分兩截,情況迥然不同,俗傳卵石(即光溜之礫石)為陰山所噬,吞吐變易,故有“陰山吃石,盂縣屙鐵”之說,“陰山吃石”為忻州古景之一。當地有句民謠說:陰山吃石混變清, 吐出精華富了民。
關於陰山一帶的秀麗景色,以明代學者王治《直道溝二首》為例:
疏茅潔石漱寒清,玉佩珊珊日夜聲。沿溪過午聞雞犬,幾屋人家煙縷輕。
莫怪人云直道難,此溝名直亦彎環。由他彎得如弓樣,不改溪聲太古寒。
兩首詩的大意是說:直道溝茅草矮屋不多而稀疏,川灘石頭光滑而整潔,秋高氣爽的季節里流水清澈而有寒意,泛起的波瀾不時地衝擊著礁石和卵塊,發出玉環相撞般鏗鏘悅耳的響聲,日日夜夜迴蕩在曠野田境,沿著溪徑邊走邊看已過中午,兩岸的雞鳴狗吠聽得清楚,鄉村里幾戶人家的房頂上,升起了縷縷炊煙。詩的字裡行間洋溢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勾勒出—幅和平淡靜、海晏河清的農家歡樂圖。
第二首詩里對直道溝的來歷及斗折蛇形的祥子作了交代與說明。因為直道溝就在陰山之麓,牧水之川,河流之畔,所以這正是陰札四界自然面貌的典型反映,叉且,南張村在牧馬河上游,陰山的附近,讓我們再看看王治筆下寫的景色吧:
“太行水來一線清,悠悠牧馬玉環明。雲峰煙墅誰點綴,高占南張圍畫屏。”
這首七言絕句的精彩處就在末二句,詩人問雲山煙房(墅指田間草房)做何打扮?南張修飾一畫屏(喻彩畫之屏風)。  清代學者楊克睿在《牧水》中謳頌道:牧河春漲滿,繞郭曉泠冷,渠引千家利,橋橫七里汀。鷺翻沙映白,水潤草浮青,幸我臨流近,巡心差可銘。
古人一提到洪水和猛獸,大河和巨石,就會不寒而慄,談虎色變,因為它們曾給人類帶來過災難和痛苦,貧窮與落後,乃至“人或為魚鱉”,泛濫無收。殊不知牧馬河經陰.山過濾後卻是“牧 河春漲滿,繞郭曉泠泠。渠引千家利,橋橫七里汀,鷺翻沙映白,水潤草浮青。”可看水利美景雙雙而至,化憂為喜,正反映了陰山吃石之功,盂縣屙鐵之惠,而且表現了忻州人民的美好願望與憧憬、決心與理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