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組成,心理潛能,心理能量,心理特點,心理品質,心理行為,提高方法,提問,素質標準,增強方法,方法,具體方法,自我意識訓練,專家解說,預防癌症,素質測試,測試題,測試題答案,相關書籍,
定義
中國全民健心網負責人
肖漢仕教授認為;心理素質是在遺傳基礎之上,在教育與環境影響下,經過主體實踐訓練所形成的性格品質與心理能力的綜合體現。其中的心理能力包括認知能力、心理適應能力與內在動力。對內制約著主體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外與其他素質一起共同影響主體的行為表現。
心理素質水平的高低應該從以下方面進行衡量:性格品質的優劣、認知潛能的大小、心理適應能力的強弱、內在動力的大小及指向。對內體現為心理健康狀況的好壞,對外影響行為表現的優劣。
良好的個性:自知、自信、自強、自律、樂觀、開朗、堅強、冷靜、善良、合群、熱情、敬業、負責、認真、勤奮等
正常的智力: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注意力正常.
較強的心理適應能力:自我意識、人際交往、心理應變、競爭協作、承受挫折、調適情緒、控制行為的能力
積極而強烈的內在動力:合理的需要、適度的動機、廣泛的興趣、適當的理想、科學的信念。
健康的心態:智力正常、情緒積極、個性良好、人際和諧、行為適當、社會適應良好
適當的行為表現:符合角色、群體、社會規範,道德和法規
心理素質是人的身體、心理和社會素質之一,是先天因素與後天因素的“合金”。簡單地說,心理素質是以生理素質為基礎,在實踐活動中通過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而逐步發展和形成的心理潛能、能量、特點、品質與行為的綜合。心理素質作為中國本土化的一個重要學術概念,目前已經擁有了其專業的英文名“psychological quality”。
從心理學角度講:心理素質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韌性等等。
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是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經過後天的環境與教育的影響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質包括人的認識能力、情緒和情感品質、意志品質、氣質和性格等個性品質諸方面。心理是人的生理結構特別是大腦結構的特殊機能,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心理素質具有人類素質的一般特點,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走向21世紀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質顯得越來越重要。在學校和親職教育中重視對少年兒童的心理素質教育,也成為社會和時代的要求。
組成
根據上述定義,心理素質由如下五個方面組成:
心理潛能
國內外的一般共識是,每個人生來都具有一定的潛能,特別是現代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還肯定,每個人生來都具有優秀的潛能;每個人都亟欲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出來或得到實現;每個人只要自己努力都可以充分發揮或實現自己的潛能。潛能並不神秘,它是人的心理素質乃至
社會素質賴以形成與發展的前提條件或某種可能性。或者說,正因為人具有一定的
潛能,所以就能把他們培養成為真正的人,而動物沒有此種潛能,所以雖然花費
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使它們向著人的方向發展。
心理能量
亦稱心理力量或心理能力,也可簡稱為能或力。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包括精神)都有一定的能量,即都是有“力”的。人也是如此,“人生莫不有力”(《論衡·效力》),可稱之為人力。人是一個系統它又是由身體系統與心理系統構成的,而這兩個子系統也是有力(能量)的,前者為體力即身體之能力,後者為心力即精神之能力。這種心理能量乃是人的心理素質的體現,也是用意識來調節的能量作用,其大小強弱也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水平。
心理特點
特點、特性、特徵、屬性等是一回事,都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某種東西。人的心理活動總具有自己的特點,可以把它歸結為六對:客觀性與主觀性的統一、受動性與能動性的統一、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統一、共同性與差別性的統一、質量與數量的統一、時空性與逾時空性的統一、人的各種心理現象也具有各自的特點,如感知的直接性與具體性,思維的間接性與概括性,情感的波動性與感染性,意志的目的性與調控性,等等。心理特點也是心理素質的具體標誌。
心理品質
心理品質與心理特點有聯繫,但二者也有區別,不能混為一談。它並非
心理活動本身所固有,而是後天習得的。品質有兩個方面的涵義:一是個別差異,即人與人之間各具有不同水平的心理品質;一是培養標準,即要求人們的心理所應當達到的水平。幾乎每一種心理現象都具有一定的品質,如記憶的敏捷性、持久性、準確性、備用性,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獨立性、批判性,情感的傾向性、多樣性、固定性、功效性,意志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自製性,等等。心理品質的優劣最能表現出人的心理素質的水平。
心理行為
人們無論簡單的行為還是複雜的行為,歸根結底都受人的心理的支配,都是人的心理的外部表現。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的一切行為都可以稱為心理行為。這種心理行為是心理素質的標誌,通過它可以檢驗心理素質水平的高低。而且,前述心理素質的四個組成因素如心理潛能、能量、特點、品質等,也都會明顯地或不明顯地在行為上反映出來。可見,心理行為是構成心理素質的一個重要成分。
由上所述,
心理潛能、
心理能量、心理特點、心理品質與心理行為的有機結合,稱為心理素質。而這五個方面又都蘊含在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之中。也就是說,所謂培養心理素質,就是要發揮、發展、培養、提高、訓練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潛能、能量、特點、品質與行為。
提高方法
提高心理素質是需要有意志力的,它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不斷的努力與鍛鍊。
1.自我認識-了解自己的心
自己的心理素質究竟如何?我想這是一個想要提高心理素質的人首先要對自己問的問題。心理素質體現的方面不一定一樣,有些方面是強項,而有些方面可能是弱項。例如有的學生一到考試就焦慮,看到題目就忘答案,越做越緊張。而可能他在人際交際上卻輕鬆自如,即便遇到十分棘手的人際問題,他也能不急不躁,遊刃有餘的化解開來。因此,首先要先看清楚,哪些是自己心理把握能力的弱項,哪些是強項。中國有句俗話,叫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所以看清自己的弱項和強項是第一步。只有看清楚了缺點才有改正它的目標和動力。
2.把握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一個人心理活動的最直接也是最真實的外在反映,
認知心理學家認為,思維決定情緒,也就是對人對事件、對環境進行的解釋,內心有什麼樣想法就會有什麼樣的情緒體驗和情緒表現。一個正常的人,在他遭受屈辱,義憤填膺的時候絕對不會開懷大笑,一個正在同自己心愛的伴侶花前月下的時候絕對不會惱羞成怒。那么一個人在面對困境、面對挫折的時候,他會表現出怎么樣的情緒來呢?其實通常情況下最常見的無非就是:緊張、焦慮、煩躁、失落和抑鬱等消極情緒體驗,試想在這樣的情緒體驗下,能做好什麼樣的事情呢?再有能力的人又能發揮出多高的水平來呢?因此把握自己的情緒是有效克服和提高心理素質的關鍵。
3.提高受挫力
挫折教育作為新的教育理念,已經越來越受到關注。我個人認為,適當的挫折不但有助於更好的認識自我,也能很好的培養心理素質。為什麼這么說呢?人其實是個感知耗損型的動物,人對同一事物的感覺,隨著次數的增加和時間的推移,會由激烈逐漸趨於平緩,感覺敏感度會形成一個下滑的趨勢。
提問
現代人日子越過越好,但是卻發現我們的心理素質越來越差,椐調查了解,出現心理困擾及自殺者的比例是越來越大,跟二三十年前的人相比起來,我們的抗挫力越來越弱了。
我們會發現,在我們的身邊,會出現如小孩與家人吵架後就離家出走,失戀後就要死要活,被老師批評了後就跳樓自殺等等事件,這讓我們不僅要問,為何我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但是心理健康質量卻越來越差呢?
俗話說不經歷風雨,就見不到彩虹,只有經過風吹雨打,我們才能茁壯成長。以前的生活質量不高,生活比較困難,人們很小就開始分擔家務,也習慣克制自己的欲望,因此很早就具備了獨立承擔生活的能力和成熟的性格。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延遲滿足”的試驗所發現,能延遲滿足自己願望的人,未來會有更大的成就。人需要忍耐一些暫時的痛苦,才可以獲得長遠的利益。現代人因為生活環境優越和父母的過度保護,性格中越來越缺少定力和忍耐力,所以一遇到壓力就承受不了,表現出情緒或行為的過激反應。
現代人心理素質越來越差的另一原因是中國傳統教育的缺失。中國自古便重視德行的培養,然而現代家庭、學校都只重視知識技能,而忽略了孩子為人處事、自我管理的能力。很多孩子雖然成績優秀,卻不懂得待人接物,也完全不會情緒的控制。他們走上社會後,遇到不順心就容易感情用事,或者直接逃避了逃避,這是一種不負責任與拒絕成長的表現。
那么,如何來提高我們的心理素質呢?
心理素質的提高要從抗挫力和情緒管理能力做起。古人說“居有常,業無變”,我們要鍛鍊自己,即使受到委屈、感到痛苦,也要儘量堅持。不要輕易的放棄,不能面對挫折時就去逃避。同時要學會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緒,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調整自己的情緒。
第二就是思維的調整。認知心理學認為,不是刺激影響了我們的行為與心理,而是我們對刺激的看法影響了我們的行為與心理,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可以讓我們更客觀全面的看問題,也可以讓我們更加的成熟,增強我們的心理素質。
素質標準
一、具有充分的適應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
三、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四、不脫離現實環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六、善於從經驗中學習;
八、能適度地發泄情緒和控制情緒;
九、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十、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增強方法
方法
(1)自我肯定。人要不斷地否定和肯定自己才能進步,而否定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向肯定方向發展,自我肯定,保持堅定的信念,往往是事業成功的關鍵。
(2)拋棄自卑。自卑需要三個條件:一是缺乏成功的體驗;二是缺乏客觀公正的評估;三是自我評估偏頗。要拋棄自卑,首先要戰勝自我,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要有堅強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時要對自己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評估。
(3)增強自信。
(5)心理訓練。
具體方法
提高心理素質具體來說要從七個方面入手:包括
自我意識訓練、智力訓練、情感調控、意志培養、個性塑造、學習指導和交往指導七個方面。下面說說自我意識訓練——為了方便說明,單獨列為一節。
自我意識訓練
自我意識及其意義
自我意識是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即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具體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如身高、體重、體態等)、心理特徵(如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如自己與周圍人們相處的關係,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與作用等)。總之,自我意識就是自己對於所有屬於自己身心狀況的認識。由於個體能洞察自己的一切,因而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節和控制。自我意識的成熟被認為是個性基本形成的標誌,它在
人的社會化過程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自我意識是個體社會化的結果,同時,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又進一步推動個體的社會化。
由於自我意識在人發展過程中是
循序漸進進行的,是在
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
自我調控三種心理成份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過程中發展的,所以,心理素質教育是在其自我意識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結合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勞動,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促進我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和調整自我,促使我們自我意識健康發展。
自我意識訓練
【一】自我認識
自我認識在自我意識系統中具有基礎地位,屬於自我意識中“知”的範疇,其內容廣泛,涉及到自身的方方面面。對我們進行自我認識訓練,重點放在三個方面:第一,讓我們學會能認識到自己的身體特徵和生理狀況。第二,認識到自己在集體和社會中的地位及作用。第三,認識到內心的心理活動及其特徵。
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發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標誌,是在認識自己的行為和活動的基礎上產生的,是通過社會比較而實現的。由於我們自我評價能力不高,往往不是過高就是過低,大多屬於過高型。因此,要提高我們的自我評價能力,你就應學會與同伴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做出評價。你還應學會藉助別人的評價來評價自己,學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評價自己。由於自我評價是自我認識中的核心成份,它直接制約著自我體驗和自我調控,所以,對我們進行自我意識訓練,核心應放在自我評價能力的提高上。
【二】自我體驗
自我體驗是主體對自身的認識而引發的內心
情感體驗,是主觀的我對客觀的我所持有的一種
態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滿、內疚、羞恥等都是自我體驗。自我體驗往往與自我認知、自我評價有關,也和自己對社會的規範、
價值標準的認識有關,良好的自我體驗有助於自我監控的發展。對我們進行自我體驗訓練,就是讓你有自尊感、自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滿,隨著年齡增長讓我們懂得做錯事感到內疚,做壞事感到羞恥。
【三】自我監控
自我監控是自己對自身行為與思想言語的控制,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發動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為,抑制與該行為無關或有礙於該行為進行的行為。進行自我認知、自我體驗的訓練目的是進行自我監控,調節自己的行為,使行為符合群體規範,符合社會道德要求,通過自我監控調節自己的認識活動,提高學習效率。
為提高我們自我監控能力,重點應放在促使一個轉變上,即由外控制向內控制轉變。我們自我約束能力較低,常常在外界壓力和要求下被動地從事實踐活動,比如只有教師要求做完作業後檢查,你才會進行檢查。針對這種現象,你應學會如何藉助於外部壓力,發展自我監控能力。
專家解說
綜述
教育心理學家
張大均教授認為心理素質是以生理條件為基礎的,將外在獲得的東西內化成穩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並與人的社會適應行為和創造行為密切聯繫的心理品質,它由認知因素、個性因素和適應性因素三個方面構成。邢根溪認為:心理素質是指個體在心理過程、
個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徵和品質。它是人類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動在個體身上的
積澱,是一個人在思想和行為上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特徵和能動性。
肖漢仕教授這樣解釋:心理素質是指人的心理過程及個性心理結構中所具有的狀態,品質與能力之總和,其中包括
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方面是指獲得知識的多少,也指先天遺傳的智力潛能,但我們主要強調心理潛能的自我開發與有效的
利用,在非智力
方面,主要指
心理健康狀況的好壞,個性心理品質的優劣,心理能力的大小以及所體現出的行為習慣與社會適應狀況。
劉岸英認為:心理素質是個體整體素質的基礎。它是個體在遺傳素質的基礎上,通過自身努力和外界環境與教育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品質和能力等心理因素的總和。
也有一些心理學家認為,除智力因素以外,決定和影響人活動的一切非智力因素都可以稱為心理素質,亦即保證人們成功地進行各種活動的心理條件的總和。
無錫市中國小心理教育課題組研究認為:心理素質是人的素質結構的核心因素,是使人的素質各部分"聯繫起來"成為能動發展主體自身的內部根據。
因此,對心理素質做如下界定:以人的自我意識發展為核心,由積極的與社會發展相統一的價值觀所導向的,包括認知能力、需要、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機結合的複雜整體。
王希永等人認為:所謂心理素質是指在先天與後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心理傾向和心理發展水平。心理素質作為一個普遍概念,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外延。就其內涵而言,心理素質所反映的是人在某一時期內的心理傾向和達到的心理發展水平,是人進一步發展和從事活動的心理條件和心理保證。就其外延而言,心理素質包括人們所有的心理活動過程和心理活動結果。人們在對心理素質進行概括、分析和評價時常常使用人格、個性、心理品質等概念,這些概念同心理素質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含義。可以這樣認為,這些概念是從不同角度,在不同層次、不同範圍內對心理素質的不同表達方式。其實它們之間具有明顯的區別,不能等同或替代。人格、個性這兩個概念是集合概念,而心理素質是一個非集合概念。
心理品質所反映的是結果,是個人在某一時期、某一場合表現出來的穩定的一貫的心理特徵,它是多種心理素質的高度凝結,如記憶品質、思維品質、注意品質、意志品質等等。而心理素質所反映的既是結果更是過程,它比心理品質具有更豐富的內涵和更廣的外延。
家長的心理素質
一,信心和勇氣。家長要在客觀評價自身素質、家庭條件和子女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樹立這樣的信心:即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孩子的努力,孩子會不斷進步,一定會成長為符合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理智和寬容。家長要保持穩定的情緒,不急不躁,客觀公正地看待孩子,冷靜地處理棘手的問題。諒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無知、過失,鼓勵處在困難中的孩子,安慰受到傷害的孩子。
三,恆心和耐心。教育子女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事情,要有長期的計畫和短期的安排。同時,還要注意耐心細緻,具體周到。
四,愛心和熱情。親職教育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是否有愛心和熱情。
桌球員的心理素質
實力與心理素質的關係
心理素質,是靠長期比賽一點一點地提高的。它應該是和比賽的經驗成正比的,所不同的就是因人而異,也許有些人天生就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質,也許有些人心理關總是過不了。但是,心理素質始終還是可以靠後天的鍛鍊的。
有句話說得好,“藝高人膽大。”如果說自己的技術水平到達了一定的高度,那么心裏面自然就會比較踏實穩定。反之如果要用自己不足的實力去向強手挑戰,就需要在一定的比賽經驗上加以自身的全力投入,才有可能打出自己的水平。想要好的心理素質,首先還是應該把自己的水平提高,才有提高心理素質的資本。在實力並沒有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談心理素質沒有太大的意義。如果說雙方實力相近,那么往往看誰可以發揮得好一些,這個時候就靠自己的狀態的調整了。
幾個影響發揮導致失敗的原因
1 求勝心過重。心態的變化直接影響到技術的發揮,這就是很多業餘的愛好者遇弱不強,遇強卻不弱的原因(心理放鬆,沒壓力,技術能充分發揮)。2 練球不足。很多朋友是打落點、打控制的,這樣就需要有手感做保證,在未練球(包括練球不足)的情況下,往往會大失水準。
3.打法相剋。業餘愛好者往往忽視這一點,其實以己之短,遇彼之長是非常常見的事,這就取決於個人的調整和適應能力了,而這一點往往是業餘愛好者最欠缺的。
4.不合適的器材。業餘愛好者也往往忽視這一點,認為自己反正水平很差,拿什麼拍子都差不了很多,這種想法是不對的,除非對不會打球(沒有絲毫手感可言)的人來說什麼拍子都差不多。手感越是細膩的人,對球拍也越挑剔,而往往手感的好壞決定了一個人水平的高低。
5.思想包袱。這一點和第一條有些類似,往往生在領先,眼看就要勝利的時候,最容易出現心理的變化。這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無論業餘或者專業)。
金澤洙也一樣在20:16的時候把握不住自己,丟掉了幾乎到手的勝利,何況業餘愛好者。
所以自身狀態調整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比賽的的勝利。調整的方法很多。比如說比賽一開始就全力以赴,認認真真地對付每一個球;贏了一個球就握緊拳頭叫喊一下,振奮一下,多小跑一下,;打失了一個球,讓自己冷靜一下,重新振作投入比賽。這些都可以很好的調節自己的精神狀態。排除雜念也是提高心理素質的重要方面。雜念之一:想贏怕輸。比賽沒人想輸,但比賽時腦子裡老想這個就影響你打好球。求勝心切,容易蠻幹,關鍵時候手腳又放不開;怕輸就更沒戲了,先一個怕字你還能幹什麼?勝利是一分一分贏得的,不用多想結果,就想把每一個球都打成好球。雜念之二:環境影響。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讓你孤單無助;
拉拉隊(尤其是有很多ppmm)的喧鬧,不習慣的場地條件,讓你頭昏眼花,心煩意亂。沒關係,多出去見見世面,不要太在意觀眾,這會兒你是主角,
這是你的舞台不是他們的,打好你的球要緊,打好自然可以得到尊敬。
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的提高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只有通過比賽來不斷的獲得,因此多打比賽也是提高心理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對陣不同打法的對手來豐富自己的閱歷,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
老年人心理狀態調整
退休對心理的影響
退休是人生的一大轉折,它預示著原來的生活習慣、經濟收入、地位和名譽等將發生變化。退休後,多年傾心、熱愛的工作崗位,多年適應的工作規律、生活環境及生活方式都會發生很大變化,如不適應這種變化,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
心理障礙,如孤獨寂寞,情緒消沉,甚至出現偏離常態的行為等。
這些不健康心理和不良情緒,會嚴重干擾和損害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影響神經、免疫、內分泌及其他各系統的功能,從而引發和加重各種身心疾病,加速衰老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因此退休老人要注意及時進行心理調節,正確面對退休這一重大生活變動,預防、克服和戰勝“離退休綜合徵”。
怎樣才能調整好自己心理素質的良好狀態呢?
首先要面對現實,敢於接受既成的退休事實。重新設計安排自己的生活,儘快適應新的生活環境。
其次要善於控制情緒,保持良好心態。要想得開,放得下,要正確面對各種困難和挫折,以積極的心態擺脫不良心理的困擾。心情不好時要及時找親人、朋友談談,求得理解。使不良情緒儘快放鬆或轉移;多參加社交活動,與朋友禮尚往來,以誠相待,創造有利於自我心理調節的條件。
另外,退休老人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在物質和精神上期望不應過高,要做到知足常樂、安享晚年。自我調節困難或不成功時,要及時做心理諮詢或請心理醫生治療。
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退休後應繼續學習新知識,看書讀報,關心國家大事,有條件者可參加老年大學,充實自己的生活,延緩大腦的衰老,預防痴呆的發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適當地參加體育鍛鍊,如散步、慢跑、打
太極拳等。保持和培養有益
身心健康的嗜好,如養花、養鳥、下棋、打牌、跳舞、唱戲等,與愛好相同的朋友一起活動,享受退休後的歡樂。
夫妻之間要互相體諒、互相照顧,共度晚年。不要過分依賴或過多干預子女,要大事清楚,小事糊塗。要常與兒輩交談,創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圍。有可能的話,要多關心、照顧孫輩,天真活潑的孩子會給老人帶來極大的樂趣,但不能過度溺愛,更不能幹涉他們父母的管教,充當保護傘的角色,否則會引起家庭矛盾。
家人的關愛對老年痴呆病人是重要的,是提高病人生活質量的保證。據醫生們多年觀察,此病的發生與家庭生活單調有很大的關係。有的老年人圖清靜,不喜與人交流,和兒女分開住,得病的幾率就會提高,那些老少三代同堂的家庭中,老人的發病率要低得多。
音樂助老年人改善
心理問題。音樂療法屬心理治療方法之一,是利用音樂促進健康,特別可作為消除心身障礙的輔助手段。根據心身障礙的具體情況,可以適當選擇音樂欣賞、獨唱、合唱、器樂演奏、作曲、舞蹈、音樂比賽等形式。心理治療家認為,音樂能改善心理狀態。通過音樂這一媒介,可以抒發感情,促進內心的流露和情感的相互交流。
音樂療法用歌曲和樂器來改善患者病情。治療對象多半是痴呆症、自閉症等心理疾病。音樂在改善注意力、增強記憶力、活躍思想、豐富和改善情緒狀態方面有明顯的功效,有利於消除孤僻老人與周圍環境的情緒和理智障礙,加強老年人對人生意義的認識和自我信心。
女大學生面試心理素質調整
首先,改變自卑心理。不要老想著自己的劣勢,尤其不能有“我是女生,我不如男生”的心理暗示。面視前,儘量轉換比較對象,不要過分跟男生比較,而是注意與自己上一次面試比較。面試前,將自己上次跟主考官談的問題在頭腦中做一下“回放”,仔細觀察面試地點的環境,簡單推測主考官要問的問題,做一做深呼吸,以減少恐懼和焦慮情緒。回答問題時,要鮮明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適當地表現自己的長處。聽不清問題時,一定要說“對不起”,給自己一個緩解緊張情緒的機會。
其次,摒棄自負心理。面試時,女大學生切忌利用女性“優勢”,故意以相貌、肢體語言等轉移主考官的注意力,否則會給人以輕浮的印象並引發厭惡情緒。
同時,不要過分炫耀自己的學歷、成績、能力等。事實證明,這種過分的推銷通常達不到預期效果,反而給人誇大其辭的感覺。
預防癌症
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能有效預防癌症,還有利於治療,而孤寂、憤怒、悲哀、絕望等負面性情緒則可損害人的免疫系統,誘發癌症。現代社會人的壓力很大,公眾要及時給自己釋放壓力,培養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性格,儘量避免“癌症性格”。
素質測試
測試題
以下八道心理素質測試題,每題只能一個選擇,然後根據括弧內的分數累加起來,看看總分是多少,就能大致了解心理素質和應付能力。
1.你騎車闖紅燈,被警察叫住;後者知道你急著要趕路,卻故意拖延時間,這時你———
a.急得滿頭大汗,不知怎么辦才好 b.十分友好地、平靜地向警察道歉 c.聽之任之,不作任何解釋
2.在朋友的婚禮上,你未料到會被邀請發言,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你———
a.雙手發抖,結結巴巴說不出話來 b.感到很榮幸,簡短地講幾句 c.很平淡地謝絕了
3.你在餐館剛用過餐,服務員來結賬,你忽然發現身上帶的錢不夠,此刻,你會———
a.感到很窘迫,臉發紅 b.自嘲一下,馬上對服務員實話實說 c.在身上東摸西摸,拖延時間
4.假如你乘坐公共汽車時忘了買票,被人查到,你的反應是———
a.尷尬,出冷汗 b.冷靜,
不慌不忙,接受處理 c.強作微笑
5.你獨自一人被關在電梯內出不來,你會———
a.臉色發白,恐慌不安 b.想方設法自己出去 c.耐心地等待救援
6.有人像老朋友似的向你打招呼,但你一點也記不起他(她)是誰,此時你———
a.裝作沒聽見似的不答理 b.直率地承認自己記不起來了 c.朝他(她)瞪瞪眼,一言不發
7.你從超市里走出來,忽然意識到你拿著忘記付款的商品,此時一個很像保全人員的人朝你走過來,你會怎么辦?
a.心怦怦跳,驚慌不措 b.誠實、友好地主動向他解釋 c.迅速迴轉身去補付款
8.假設你從國外回來,行李中攜帶了超過規定的菸酒數量,海關官員要求你打開提箱檢查,這時你會———
a.感到害怕,兩手發抖 b.泰然自若,聽憑檢查 c.與海關官員爭辯,拒絕檢查
測試題答案
選a得0分,選b得5分,選c得2分
1.(0~25分)你承受壓力的心理素質比較差,很容易失去心理平衡,變得窘促不安,甚至驚慌失措。
2.(25分~32分)你的心理素質比較強,性情還算比較穩定,遇事一般不會十分驚慌,但有時往往採取消極應付的態度。
3.(32~40分)你的心理素質很好,幾乎沒有令你感到尷尬的事,儘管偶爾會失去控制,但憊自來說,你的應變能力很強,是一個能經常保持鎮靜,從容不迫的人。
相關書籍
《教師心理素質與專業性發展》張大均、
江琦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國小心理素質教育》
郭成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中學心理素質教育》
陳旭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大學心理素質教育》
馮正直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中國小心理素質教育設計》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中國小心理素質教育案例》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小學生心理素質訓練》一年級,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小學生心理素質訓練》二年級,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小學生心理素質訓練》三年級,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小學生心理素質訓練》四年級,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小學生心理素質訓練》五年級,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小學生心理素質訓練》六年級,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國中生心理素質訓練》一年級,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國中生心理素質訓練》二年級,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國中生心理素質訓練》三年級,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高中生心理素質訓練》一年級,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高中生心理素質訓練》二年級,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高中生心理素質訓練》三年級,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國小心理素質訓練教學指導書》上冊,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國小心理素質訓練教學指導書》中冊,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國小心理素質訓練教學指導書》下冊,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國中心理素質訓練教學指導書》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高中心理素質訓練教學指導書》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幼兒心理素質訓練—學會求知》小班,張大均、
劉雲艷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幼兒心理素質訓練—學會求知》中班,張大均、劉雲艷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幼兒心理素質訓練—學會求知》大班,張大均、劉雲艷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幼兒心理素質訓練—學會生存》小班,張大均、劉雲艷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幼兒心理素質訓練--學會生存》中班,張大均、劉雲艷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幼兒心理素質訓練--學會生存》大班,張大均、劉雲艷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幼兒心理素質訓練—學會交往》小班,張大均、劉雲艷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幼兒心理素質訓練—學會交往》中班,張大均、劉雲艷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幼兒心理素質訓練—學會交往》大班,張大均、劉雲艷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幼兒心理素質訓練教學指導書》張大均、劉雲艷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家庭心理素質教育叢書--心的教育》0-2歲,張大均主編,
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
《家庭心理素質教育叢書--心的教育》3-4歲,張大均主編,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
《家庭心理素質教育叢書--心的教育》5-6歲,張大均主編,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
《家庭心理素質教育叢書--心的教育》7-8歲,張大均主編,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
《家庭心理素質教育叢書--心的教育》9-10歲,張大均主編,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
《家庭心理素質教育叢書--心的教育》11-12歲,張大均主編,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
《家庭心理素質教育叢書--心的教育》13-14歲,張大均主編,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
《家庭心理素質教育叢書--心的教育》15-16歲,張大均主編,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
《軍人心理素質訓練》上冊,張大均總主編,
重慶出版社2003年
《軍人心理素質訓練》下冊,張大均總主編,重慶出版社2003年
《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二年級,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三年級,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四年級,張大均主編,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學校心理素質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張大均,載《教育心理學進展》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