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道群(徽州古道)

徽州古道群

徽州古道一般指本詞條

徽州古道是繼“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之後的中國第三條著名古道,是一條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神秘的走廊,也是一條見證徽商歷史文化的“徽商之路”。

因徽州古道大多處於群山幽谷中,周邊生態環境好,且沿途散布著許多古村落,特別適宜開展健身慢走、攝影採風等戶外體育休閒活動。隨著戶外徒步旅行的興起,黃山市重點保護和修復10條“徽州古道”,並推出系列戶外游大眾體育休閒產品。

徽州古道,是古代徽州府與周邊州府經商往來、人員交流的主要通道。徽州古道包括溝通徽州府與周邊杭州府、寧國府、宣州府、安慶府、饒州府、衢州府等的徽杭古道徽安古道等12條府際古道,以及溝通徽州府境內黟縣、祁門、婺源等縣的3條縣際古道。徽州境內多山,邊境山勢更加高峻險要,這些古道多順山勢、沿溪水而建,古時五里一亭、十里一廟,如今沿途依舊森林茂密,流水淙淙,景色絕佳,已有徽杭古道等多條古道開發旅遊,適合低難度、中強度的驢友徒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徽州古道群
  • 外文名稱:Huizhou ancient road group 
  • 地理位置:中國安徽省
  • 氣候類型: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徽杭古道徽安古道
建設沿革,府際古道,徽安古道,徽杭古道,徽昌古道,徽池古道,徽浮古道,徽涇古道,徽開古道,徽寧古道,徽青古道,旌浙古道,休龍古道,休淳古道,縣際古道,徽婺古道(徽饒古道),黟祁古道,黟太古道,關隘,昱嶺關,櫸根關,箬嶺關,叢山關,新安第一關,重要渡口,尤溪渡,楊潭渡,

建設沿革

徽州古道是繼“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之後的中國第三條著名古道,是一條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神秘的走廊,也是一條見證徽商歷史文化的“徽商之路”。
徽州古道群徽州古道群
因徽州古道大多處於群山幽谷中,周邊生態環境好,且沿途散布著許多古村落,特別適宜開展健身慢走、攝影採風等戶外體育休閒活動。隨著戶外徒步旅行的興起,黃山市重點保護和修復10條“徽州古道”,並推出系列戶外游大眾體育休閒產品。
洪嶺古道
洪嶺古道:古時祁門通往池州、安慶等地的重要通道,沿途瀑布、碑亭、古驛站錯落分布,景色十分優美。起止點為祁門縣大坦鄉大洪村燕窩組至安凌鎮五里柺村鴉坑組。海拔高度為1126米,長度約8公里,保存基本完好。
黃山登山古道
黃山登山古道,位於黃山風景區內,是連線黃山各景區、景點的重要步道。沿途分布有慈光閣古建築群、摩崖石刻群、古觀景亭、觀瀑樓及聽濤居等省級重點文保單位,長度約33.5公里,有石階3.6萬級。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築和黃山摩崖石刻群,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實現了黃山風景區國保零的突破。
徽池古道
徽池古道,位於黃山市黟縣西北部柯村鄉寶溪村埠頭自然村和池州市石台縣橫渡鎮璉溪村石坑自然村的連綿山巒之間,蜿蜒崎嶇十里,嶺頭海拔460米,是我國目前除茶馬古道以外的,又一條保存最完好、沿途生態環境最優美的徽商古道。古道內有廊橋,廊橋全長25米,寬20米,木石結構,八角斗拱,雕樑畫棟,徽派風格。
徽開古道
徽開古道,由徽州府城至浙江省開化縣。始建於明末清初,是古徽州通往江浙一帶重要的經濟通道。沿途有千年紅豆杉、南方鐵杉和高山梯田等美景。起止點為休寧縣榆村鄉嶺腳村嶺底組至休寧縣白際鄉。海拔高度約1200米,長度約10公里,保存較為完好。
徽饒古道
徽饒古道,始建於唐代,均用長約4尺青石板條鋪砌而成的,是長江以北通往徽州、饒州等地的客商必經之道,故被稱“古徽道”,“徽饒道”即屬舊時的“國道”,沿途有繼志亭、“吳楚分源”石碑等古建築。起止點為休寧縣板橋鄉樟前村履安橋至江西浙嶺頭。海拔高度約800米,長度約4公里,保存基本完好。
靈山古道
靈山古道,歷史上為徽州區蜀源、靈山、呈坎三村,東往徽州府,北上宣州、蕪湖的官道,現為村民們生產勞動的鄉間便道。古道核心範圍內分布有古亭、古碑坊、古橋、古碑等古建築約47處。起止點為徽州區蜀源村南至靈山村東,經水街出村西至呈坎村東,長度約10公里。位於靈山村處古道多以坡路為主,蜀源至靈山多為花崗岩石板道路,呈坎至靈山多為泥砂路,寬窄不一。
箬嶺古道
箬嶺古道,又稱千年古官道,始建於隋朝,是當地郡守徵調民眾開闢的通往沿江、中原的戰略要道,沿途保存有越國公汪華忠烈廟遺址等古建築。起止點為黃山區譚家橋鎮東黃山村嶺腳村民組至歙縣許村鎮箬嶺村茅舍組。海拔高度約1000米,長約20公里,保存較為完好,由青石板鋪就,自許村直達黃山腳下的譚家橋。
霞客古道
霞客古道,位於齊雲山風景區內,明嘉靖、萬曆年間,齊雲山道教鼎盛,為方便遊人香客上下慈息,在9里登山道上,建有仙關亭、步雲亭等13座亭閣,號稱“九里十三亭”。起止點為休寧縣齊雲山鎮岩腳村西入口至齊雲山景區望仙亭。海拔高度為585米,長度約4.5公里。保存完好。
乾隆御道
乾隆御道,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時,任兩江總督的高晉,為迎接乾隆皇帝下江南,專門在此修建了一條長5公里的登山古道,並修建石坊,手書即“黃山勝境”四字。海拔高度為330米。
休婺古道
休婺古道:又稱回婺古道,位於陳霞鄉回嶺村與江西婺源交界的五龍山脈里,海拔高度為941米,全長7.5公里,有“七上八下”之稱,路寬2.5m,清一色石板路,是古時江西通往休寧的官道,路上有著名的回嶺洞,現為兩地村民生產的主要通道。

府際古道

徽安古道

由徽州府城至安慶府城。從歙縣沿徽浮古道祁門縣城,由祁門縣城北上,經臂嶺、大但、大洪嶺至雷湖;轉向西北,經琅田、古樓墩至金漢培,入石埭縣境;再經橫渡、七里、磯灘,沿鴻陵溪北行,過唐家渡,經塔坑、九里沖入貴池縣境;經十字路、牌樓、吳田、黃湓至安慶。全程210公里。這條古道,以祁門縣境內大洪嶺段最為難行。明萬曆年間,祁門縣有儒婦鄭氏,曾捐銀修辟。其後之年久失修,洪水沖刷,山崩道塞,石瞪剝蝕,幾至斷絕交通。清道光年間,地方人士捐款整修,鑿山平路,改善彎道,加鋪石板,路況遂有改觀。整段嶺路上七里下八里,嶺頭有石碑二塊,一刻修路經過及捐款、開支情況;一刻養護道路規定。現屯溪至安慶已通公路,古道荒廢。
徽州古道群徽州古道群

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西起安徽省徽州績溪縣伏嶺鎮,東至浙江省杭州臨安馬嘯鄉,位於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側,北靠黃山,南依天目山,全長15千米,是古時聯繫徽州與杭州的重要紐帶,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是績溪縣境內的盤山石階小道,是徽杭古道的精華所在,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結晶。據史料記載,這條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徽杭古道是歷史上徽商浙商交流貿易的重要通道,其中昱嶺關至大光明頂擱船尖的山越密道,是古徽州歷史上多次農民起義戰鬥的古戰道,正在被引起關注。徽杭古道附近的重要景點有:障山大峽谷胡氏宗祠、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南第一關,昱嶺關,大光明頂擱船尖等。此道始辟於宋,歷代維修,逍遙岩上至今仍存宋寶柏年間的築路碑文。此段鑿通之前,績溪人赴杭州,須繞道歙縣。逍遙岩鑿通後,由此至杭州,比走歙縣路程縮短60公里,至今仍為逍遙山區進出通道。
江南第一關,關隘名,又名逍遙岩。位於績溪縣伏嶺鄉東部。海拔424米。乃徽州至杭州古道要隘。危岩陡絕,南北夾峙,上多怪石,下臨深淵。1257年績溪縣人胡旦,隨山勢開鑿瞪道,以便行旅。元大德和明成化年間曾重修。從關腳至隘口瞪道約1400余階,部分絕壁嵌入2米長花崗岩石條,築成瞪道。關門由四根巨大石條橫架在天然石住上構成。東西兩媚分別鐫有"徽杭鎖鑰"和"江南第一關"字樣。關東施茶亭旁岩石上,刻有記古道小史碑文。關名為明朝抗倭名將浙江巡按監察御史徽州績溪胡宗憲所取。

徽昌古道

徽州古城至浙江昌化縣。出歙縣南門,東北行,經漁梁鮑家莊、呈村降、大阜、霞坑、蘇村、粑樟里、三陽、昱嶺關至浙江昌化縣,通杭州。歙城至昱嶺關62公里。三陽之東,從竹鋪至昱嶺關為高山地帶,嶺峻路險。其餘路段,依山傍河,為走廊地帶。昱嶺關路段相傳為1131年岳飛提兵楊么過此而建,元代曾整修。這條古道1932年改建為公路。

徽池古道

由徽州府城至安慶府城,位於徽安古道西側20餘公里。沿徽州至安慶古道,行至石添唐家渡分路,轉向正北,經溝汀、鷦鷯貴池縣境;至虎子渡,沿秋浦河,指北偏西,順流直下,經高但、殷家匯轉。向東北行至貴池城。全程200公里。
人們在安徽池州石台縣珂田鄉境內仙寓山的深山密林中,發現了這條神秘的古道,僅存7.5公里長,北起石台縣珂田鄉新店村的山林中,南至櫸根山嶺腳下的園通庵遺址古徽道沿途每隔一段便有一座石亭橫跨古道,亭內建有石凳,兩側還有耳房,專供行人歇腳休息。.
櫸根嶺位於徽池古道上,海拔806 米,因舊時盛產紅櫸樹得名。今天我們仍可見繼保亭,古稀亭,玉泉亭,啟源亭,玉泉井,飲水槽等,其框架及碑刻保存較好。櫸根嶺段古徽道是兵家要地。唐朝末年,夏章在此“寇祁門”。清鹹豐年間,曾國藩坐鎮祁門,指揮清軍攻打當時被太平軍占領的安徽省府安慶,在櫸根嶺和太平軍交戰,此戰多次見於《曾國藩家書》,交戰激烈,事關局勢中大,成為曾國藩軍旅生涯中最為險惡的一段經歷。如果沒有櫸根關的險要形勢作為屏障,以太平軍的數量和戰鬥力,然能夠一舉攻入祁門,奪取曾國藩駐紮在祁門洪家大屋的兩江總督衙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俘獲中堂大人等湘軍統帥,那么歷史的軌跡就要改變了。 因此,櫸根關為曾國藩贏得了寶貴時間,掙脫險境,最終為他得了八月安慶之役的大捷。安慶失守,天平天國都城天京西側門戶洞開,太平天國自此命運出現變化。

徽浮古道

由徽州府城至江西景德鎮浮梁縣。從歙縣城西行,經棠樾、唐模至潛口,轉向西南,經塘貝,跨豐樂水,過塘塢,至休寧徽光,經萬安至休寧縣城;出休寧縣西門西行,經夾溪橋、川湖街、藍渡、岩腳至界首,過界首至至黟縣漁亭;由漁亭西行,經楠木嶺至祁門縣的橫路頭、再西行,經金字牌、洪村至祁門縣城;由祁門縣城再西行,經新嶺、小路口、石坑、大北埠、羅村鋪至閃里;由閃里南下直趨浮梁縣城,全程200公里。潛口至塘塢10公里,路寬之至3尺,石板路面;徽光至休寧縣城10公里,路寬7尺,其路中為石板路面,寬1.5尺;休寧縣城至漁亭28公里,藍渡橋南沿橫江至岩腳段古道尚存,路寬7.5尺,路中石板路面寬1.2尺;漁亭至祁門縣城27公里;祁門縣城至浮梁縣城125公里。徽浮古道橫貫徽州西部,是古代驛道。這條路的大部分路段為慈張公路所利用。

徽涇古道

由徽州府城至宣州府涇縣。出歙縣城向東北行;經吳山鋪、牌頭、新管、上新入績溪縣境;經臨溪、雄路至績溪縣城;從績溪縣城向西北行,經高村、翠嶺、鎮頭、浩寨至分界山(績溪、旌德縣界);過分界山,經七里舖至旌德縣城;由旌德縣城再向西北行,經新橋、柳山鋪、高口鋪、三溪鋪至浙溪入涇縣境;再北上,經榔橋至涇縣城。全程94公里。歙績段30公里,道路平坦,路寬6至9尺,修建慈張公路時被利用。績溪縣城至旌德縣城段古代設有驛鋪,自唐至清,為官員往來宣州、徽州的官道之一。其間,翠嶺段陡峻難行。宋代在翠嶺設立關寨,名"翠嶺關",1555年在關頭重建城蝶,為軍事要塞。清康熙年間耿精忠回響吳三桂反清,攻績溪,翠嶺一帶是兩軍爭奪的戰場。宋王安石為江東提刑時,由江西經徽州赴寧國府,經過此道,有"夜過翠嶺月明中"詩句。清人施潤章亦有《過暈嶺》詩:"崇岡郁峻脂,鳥道繞山腹。仰探白日短,俯瞰陰霞伏。魚貫渡行人,馬瘦艱踝囹。春晴多好風,吹我岩壑綠。農耕嶺上雲,婦飯溪中犢。羈心曠登陳,瘠土見風俗。華陽靈跡閃,杖策尋石屋。 50年代,鎮頭以北,沿古道走向建成績溪至旌德公路,翬嶺古道已少行人。

徽開古道

由徽州府城至浙江省開化縣。出歙縣城西門,過太平橋西南行,沿豐樂水直上,繞過聖僧庵,經七裡頭、冷水鋪、梅村至岩寺;自岩寺向南行,經於村至篁墩,轉向西南行,進入屯溪;由屯溪再南行,經陽湖、臨溪、汊口至珍源(古為休寧、開化縣界),再前行,越馬金嶺,直趨浙江開化縣城)歙縣至屯溪段路寬3至4.5尺,現絕大部分為興建蕪屯公路所利用。屯溪至開化段為石板路面,大部分路段為屯開公路所利用。

徽寧古道

由徽州府城至寧國縣。沿徽徑古道至績溪縣城,由績溪縣城向東北行14公里至叢山關,出關入寧國縣境再向東北行,經金沙、三十八號橋至寧國縣城。此道古代設有驛鋪,是官員往來徽州的官道之一。明程敏政由京城返鄉,經此道過叢山關,曾賦詩:"江南江北路迢迢,馬上朱顏覺漸調。今日故鄉初入眼,叢山關下巧溪橋。"此道現為慈張公路所利用。

徽青古道

由徽州府城至青陽縣。出歙縣北門,西北行,過萬年橋,經富惕至許村;由許村北上,經五猖廟、茅舍、茶坦至箬嶺關;過箬嶺,入太平縣境,至上嶺腳,經譚家橋、感樣里、迄溪、馬蘭地、三口至仙源;西行至甘棠,轉向西北,經秧溪河至廣陽,廣陽北上直通青陽縣城。此路多為石板道,石面光滑,路寬3至6尺。

旌浙古道

旌德縣城至浙江臨安的浙西田。從旌德縣城東南行至白沙,入績溪縣境;再向東南行,經尚田、板橋、揚溪源至揚溪,轉向東,經石門、伏嶺、祝山村至"江南第一關"出關經浙嶺至縣界嶺腳下,過嶺腳下至浙江臨安縣浙西田,再前行接杭徽大道,此道橫貫績溪東西,溝通旌德;古時旌德的糧食外運及日用百貨內調,多由此道。揚溪源路段長7.5公里,沿揚之河走向,在山腰間蜿蜒伸履,山高林密,道路險峻。"江南第一關"處績溪縣東北逍遙岩,為深山峽谷地帶;逍遙水奔騰直下,山溝中多深潭怪石,兩岸奇峰陡峭。

休龍古道

休寧縣城至浙江遂安縣龍山街。從休寧縣城至屯溪,東南行,經欲縣橫關、呈田、石門、嘯天龍(戴縣與遂安縣交界處)至浙江遂安縣龍山街。橫關至嘯天龍31公里,全是石板路面;橫關至石門段,路寬6至9尺,石門至嘯天龍段,路寬3至4.5尺。沿途地勢,由北至南,逐漸升高。嘯天龍為白際山主脊,海拔1300餘米。登嘯天龍,北可望屯溪,東可觀新安江大壩。相傳此道辟於元末明初,為朱元漳由浙入皖,經過此地,率軍民辟成。

休淳古道

休寧縣城至浙江淳安縣城。從休寧縣城起,東行至屯溪;入歙縣境,經莫墩、王村、森村、黃備、小洲、小川,折向東南至街口,越界前行經淳安縣威坪至淳安縣城。全程90公里。此路寬3至4.5尺,大部分是石板路面,間有石子路面。為休寧、屯溪、王村等地商旅至淳安的要道。休寧至淳安雖有新安江通航,但灘多、流急,船行滯緩,遠不如陸路便捷。30年代,屯溪至亘墩段為蕪湖至屯溪公路所取代;莫墩至王村、黃備段,50年代改建為公路;小洲至小川段改建為板車道。

縣際古道

徽婺古道(徽饒古道)

古道名,也稱徽饒古道。由徽州府城至徽州婺源縣,進而向南可通江西省饒州府。古道最高點的分水嶺為浙嶺,是春秋時期吳國和楚國的邊界,立碑“吳楚分源“。自歙縣屯溪,從屯溪起,向西南行,經黎陽高梘瑤溪、新村、霞阜、龍灣至五城;轉向南,經山斗、於金擔、官鋪街、黃土嶺、下但,出休寧縣界,前行通婺源縣。瑤溪至五城段古道仍存,石板路面。其餘路段多為公路利用。古時,此道為婺源和徽州的聯繫孔道,婺源茶葉由人力通過此道挑運至休寧龍灣,然後由水路或陸路運屯溪;由屯溪運去食鹽、布匹、糧食和其它日用品。休寧西南部的茶葉及其它土產,也大部分由此道運至屯溪交流。
現存徽饒驛道位於休寧縣樟前村婺源縣浙嶺鄉境內,以樟前村履安橋為起點,浙嶺鄉嶺腳村為終點。古驛道不等同於一般的青石板路,有一定的寬度要求,以滿足當時官員的八抬大轎和馬匹安穩通過。古驛道上亭很多,觀音亭、熊志亭、萬善庵、五猖廟、同春亭、燕窩亭、松珍亭等,有的精細,有的簡陋,依山而建。一小石屋,面積數平米,內設石凳,為過往路人遊客遮風避雨,提供茶水。此段古驛道“七上八下十八折”,與松珍公路和浙嶺公路形成一個完好的旅遊線路圖。2014年5月11日,多位徽州學愛好者發現”吳楚分源“古石碑被盜,一塊被打碎另一塊被扔河中。

黟祁古道

古道名。由黟縣城至祁門縣城。由黟縣城西行,經月塘、閻山、古築西武嶺;過嶺為祁門縣境,再西行至柏溪,南下至金字牌,轉西行至祁門縣城。全程30公里。黟縣城至西武嶺12公里,地勢逐漸上升,近嶺頭坡度陡峻,級級向上。這段路路基寬度6至9尺,路面全用3尺長、3寸厚的花崗岩石板橫鋪,兩邊鑲嵌小石子,與石板平。沿途有路亭九座,廟宇四座,堡壘一座。堡壘設在西武嶺頭,石結構,跨路砌築。西向圓門,東向方門,圓門屬祁門,方門屬黔縣,俗稱"猴子洞"、"蛤螟洞"。清鹹豐年間,曾國藩住祁門,太平軍住黟縣。曾部由西武嶺向太平軍楊秀清部進攻,大戰於此,清軍損失慘重。

黟太古道

古道名。由黟縣城至太平縣甘棠鎮。出黟縣城北行,經石村、秀里、嶺下、際村、盧村羊棧嶺;人太平縣境,經樞樹下、扁擔鋪至郭村;轉東北行,經下戴、九里溪、焦村;再轉北行,經章村、胡家至興村;由興村東行至水嶺腳,再北上至甘棠。黟縣城至扁擔25公里,路寬6尺,麻石板鋪砌。其中羊棧嶺段,上3.5公里,下4公里,石板台階,=尺多寬,每隔若干級置一寬階(加寬一倍),備行人休慈之用。沿途有亭有廟,各有風致。

關隘

昱嶺關

關隘名。位於歙縣竹鋪星嶺頂的皖、浙交界處。建於五代。用大小不等的花岡岩壘砌而成。關廣通高8.1米,悶高5.7米,闊6米,深5米。關牆向兩翼山脊延伸,左右各約80米。兩側東面山坡留有戍所遺址,1933年,浙江省在修杭州至屯溪的公路時,對關門進行了維修。浙江省交通廳長曾春肅題寫了關名,公路局長陳體誠寫了門聯,外為"光復豐功雄關氣壯,堂皇偉跡古郡山高";內為"但道貫通熙攘來往,巍名聳立震爍古今"。北宋未,方臘義軍曾在此關與宋軍大戰,《水滸全傳》第118回"盧俊義大戰昱嶺關",稱此處關隘為"敦州第一處緊要牆壁",元末,農民起義軍亦在此同元軍反覆爭奪。

櫸根關

關隘名。位於石台縣甘爵村東南5公里舉根嶺口。建於清以前,清鹹豐年間曾國藩軍隊為抵禦石達開部的太古渡名。位於石台縣城東1公里;處鴻陵溪中游。為當地村民來往之渡,由此過渡為石台縣城至蓬萊仙洞之捷徑。

箬嶺關

關隘名。位於歙縣城北約30公里處。是歙縣北面交通路線的控制點,為"府治"屏障,海拔998米。1647年於嶺頭設關扼守,關上刻有"天險重開"四個大字。關東20米處,有關帝廟一座,建於明嘉靖年間,屋頂已毀,僅存四壁。關嶺處,原有樓房數檻,備行人住宿,現已無存。出關日,北通太平縣(今黃山區),東北通旌德,東接績溪。關居四縣之會沖。

叢山關

關隘名。位於績溪縣揚溪鎮北部。處於天目山脈黃山山脈結合部,因叢山四合,中有通道,居高臨下,地勢險要,故名。此處古為歙、宣兩州的界關。明、清曾在此壘石為城,上置樓櫓,下設鐵門,屯兵駐守,以時啟閉,有"一夫守關,千人氣縮"之勢。明末,金聲、江天一曾率兵扼守此關,清軍屢攻不克。1933、1936年先後修建蕪湖至屯溪公路及京贛鐵路,關口被毀。當地有村依關為名。

新安第一關

關隘名。又名新安關。位於歙縣紫陽橋頭。建於明嘉靖年間。石質拱門,右側附山壁,左側臨河。內高2.8米,寬2.4米,深2.4米,通高3.8米。內側有關亭,為五模六柱兩披水穿斗式磚木結構,寬3米,深5米,檐高3.8米。亭內*壁樹石碑二方,一方為紅岩石,字跡已風化;一方為青石,是1729年歙縣正堂汪陋所豎的"禁碑",禁止在關內外酗酒聚賭、毆鬥生事。

重要渡口

尤溪渡

渡口名。原名牛坑渡,位於屯溪區尤溪村。南岸渡口存古渡亭,閣樓式建築,出入有高大卷門,明亮透風,內設有石條長凳,供人憩息候渡。

楊潭渡

古渡名。位於石台縣城2公里處,處鴻陵溪中游。俗名"燈盞渡"。古為徽省(徽州至安慶)、徽池(徽州至池州)兩通衙之渡口。北岸,渡口平展;南岸,岩石竣立,可望而不可攀,曰"鷹科岩",昔有古柏10餘棵,現岩下已闢為公路。此渡仍存,為村民之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