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梘

位於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青山鎮高梘村,四面環山,靠楊梅嶺、洞嶺,一條小河貫穿而過。和安源區大部分地區類似,有石灰石和煤等資源。臨近湘東區,滬昆高速擦邊而過。境內有始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的杉仙宮,初稱杉仙廟、杉神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梘
  • 所屬地區: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青山鎮
  • 人口:2958人
  • 耕地:1128畝
台州市三門縣高梘村,地理位置,文化之邦 禮讓之里,工貿結合 走出國門,晉代古剎 多寶講寺,安徽省黎陽鎮高梘村,湖北省崇陽縣高梘鄉,地圖信息,

台州市三門縣高梘村

地理位置

位於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城海遊街道西南13.80公里,杭(州)溫(州)、甬(寧波)溫(州)公路交會點。村區有黃蓮崗、西塘山環抱,系半山區。吳岙溪從北向東繞村流過,山回水繞,環境優美。傳說古人為引水灌溉,在溪的上游高高架起一槽水梘,因而取村名為高梘。《鄭氏宗譜》中《梘水漁燈詩》有"梘水彎彎孰夜漁,喜觀星點照長渠"之句。清屬寧海縣仙岩鄉四十都一圖,後屬西鄉高梘莊。民國屬高梘鄉。1949年屬高吳鄉。1950年屬高梘鄉,1958年冬屬高梘管理區,稱高梘大隊。1983年,改稱高梘村,屬高梘鄉。1992年有808戶,2958人,耕地1128畝。

文化之邦 禮讓之里

高梘村是被尊奉為台州文化創始人、唐代鄭虔的後裔聚居地。近千年來,民眾一直遵循鄭虔遺教,俗美風淳,以禮讓之里見稱。每年正月十四,都要舉辦大型元宵燈會,鼓亭、抬閣、龍燈、五獸、蓮花、茶燈、三十六行,名目繁多,遊樂隊伍長達數里,令觀者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入夜彩燈齊明,煙花爆竹競放,五彩繽紛。村里還習慣在春節期間連演14夜社戲,至元宵燈會後停止。1949年後,成立高梘人民業餘劇團,逢年過節在家鄉演出,多次參加縣和地區的文藝調演。1956年,建造起高梘會堂,高大雄偉,當時在省內尚屬罕見。
高梘人民歷來重視文教衛生事業,中學、國小、幼稚園、衛生院、影劇院齊全。1992年新建的中學校舍,在三門縣堪稱一流。人們尊師重教,也喜歡教師職業。村人在村內外擔任中國小教師者近200人,是遠近聞名的教師村。村人鄭高本,現任中國科學院電子研究所黨委書記。高梘村還辦起農民文化宮,內設青年民兵俱樂部、老人活動室、電視室、圖書室、廣播室、象棋室等,文化宮正廳懸掛浙江省人民政府於1987年授予的"文明村"匾額,中堂端坐檯州文化名人先祖鄭廣文公(鄭虔)塑像。文化宮前的廣場上,有燈光球場、跑道,村民們工余,到這裡開展文化娛樂活動。

工貿結合 走出國門

高梘村村大民眾,在發展經濟上,船大掉頭慢,昔日曾是三門縣出名的"爛板船"。村民們在幾畝耕地上無論怎樣折騰,都無法甩掉貧困的帽子。80年代開始,黨支部、村委會充分利用杭溫、甬溫2條公路交會點的地理優勢,帶領村民們大膽地走上了工貿結合發展經濟的道路,大力發展村辦、戶辦企業,開闢占地20餘畝的工業小區。一些村民原先在外務工做生意,也紛紛回鄉辦企業,一時間,能工巧匠雲集,聯戶企業和家庭工廠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村集體企業三門縣襪廠,與科研單位攀親,搞技術改造,生產的全棉紗襪遠銷日本、德國、法國。聯戶企業縣精美橡膠廠生產的鐵軌橡膠墊片,銷往全國各地,年產值100多萬元。高梘工藝美術廠,生產的工藝蠟像,以中國歷代名人、神話人物為素材,造型逼真,精緻典雅,已在全國20多個省市和自治區的博物館裡“安家落戶”,還“僑居”泰國。黨支部、村委會在黨支部書記鄭士選、村長鄭有程的影響下,人人帶頭經商辦廠,真正起到了發展經濟的領頭雁作用。1992年底,有村集體企業8家、個體企業108家,年產值804萬元,村集體收入14萬元。
村級經濟逐步發展壯大,為民興辦公益事業日益增多。村里出資修建了長4000多米的機耕路,長3000多米的防洪大壩,鋪設了長800米的水泥路面,新建了5座翻水站,安裝了自來水;投資萬餘元購置了消防設備,建立義務消防隊;投資萬元安裝了電視差轉台;辦起了影劇院和幼稚園,學齡兒童實行免費入學。1992年,投資12萬元,建造中學新校舍。對困難戶實行定期補助,對女兒戶實行養老金保險。村里出資萬餘元,新建了環村排污道,推廣了三格式衛生戶廁。村里還制定了一系列"築巢引鳥"發展經濟的優惠政策,使許多人看中了高梘這塊"風水寶地",紛紛前來投資辦廠。在高梘村開辦的三門交通設備廠和三門迎春電器五金廠,年產值均在200萬元以上,1992年雙雙成為高梘鄉骨幹企業的龍頭。村里還決定把省道旁4平方公里的方下洋土地實行對外開放,開闢新的工業小區。
昔日村民以番薯乾為主糧,一年難得吃上幾頓純米飯。現在吃的都是大米、麵粉,番薯乾多用作餵豬飼料。自1978年以來,新建磚混結構樓房700多間,近年新建的多系四層樓,人均用房面積為18平方米。日常生活用品,向中高檔、電器化發展。電視機、電冰櫃、洗衣機、電飯煲、煤氣灶等,已進入村民家中。高梘村已摘掉"爛板船"的落後帽子,成為富裕村、省級文明村。

晉代古剎 多寶講寺

位於村東的多寶講寺,舊名龍翔院,晉代高僧曇猷法師建,舊址在香山山後周。後因"險僻堪虞石淵尋勝",鄭祖迪功郎與進士胡錫及陳詢捐資,改建於現址。多寶寺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松柏覆蓋,秀竹掩映,風景優美,環境清幽。昔年衣衲甚眾,撞鐘聲聞20里。在"文化大革命"中,寺廟遭受破壞,1968年後為高梘中學校址。
1985年,村人現中國佛教學會理事、四川省政協委員、成都昭覺寺方丈清定法師出資修繕多寶講寺大雄寶殿,恢復古蹟原貌。中國佛教學會會長趙朴初為該寺題寫了多寶講寺、大雄寶殿兩塊匾額,古寺增添了光彩。1992年,清定法師又捐資40萬元,新建了高梘中學教學樓,同年暑期中學遷入新校舍,將寺廟範圍內房舍全部歸還多寶講寺。清定法師,俗名鄭泉山。一家兄弟三人,原均系國民黨少將;他的三個女兒均是教授,大女兒鄭金德,原上海工業大學教授、常務副校長,現任上海市教委黨委副書記。清定法師規劃把多寶講寺擴建成有一定規模的寺院,委派智敏法師等7名僧人負責多寶講寺興建,成立多寶講寺修建委員會。還捐贈從緬甸進口的3尊貝雕玉佛及一尊釋迦牟尼佛像,最大的一尊高2.5米,重4.5噸,價值逾百萬元,是目前國內罕見的玉質巨佛,已於1992年9月26日舉行佛像開光盛典。村里撥出100畝山林土地歸寺院。高梘鄉人民政府也把建設多寶講寺和開發方下洋工業區、集市,作為全鄉的重點建設項目。使多寶講寺與天台山國清寺、新昌大佛寺、普陀山等旅遊勝地連結起來,發展三門的旅遊事業,促進高梘村的工業發展。

安徽省黎陽鎮高梘村

位於屯溪中心城區西郊,率水河畔,交通便利,有新屯婺公路及湯屯高速公路貫穿而過。下轄10各村民小組,現有428許,人口1369人。有水田637墓,山場300畝,水庫160畝。村內現有村辦企業4家,其中一家已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民營企業3家,對外投資控股企業1家。企業總產值1500萬元,上繳國家利稅70餘萬元,被命名為“平安文明村”。

湖北省崇陽縣高梘鄉

位於鄂南,毗連江西九江的修水,以山高水長而名。本地區礦藏豐富,風景宜人。鄉政府駐高梘鋪,人口11858人,面積81平方公里,下轄6信村:老湖洞、石嘴、高梘、桃花、義源、中山。

地圖信息

地址:萍鄉市安源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