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總督衙門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清政府在道光年間所設,主管五口通商之外交事宜,首任...
天王府遺址一帶在明朝時曾為漢王府,清朝時為兩江總督衙門所在地。 [1] 鹹豐三年(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攻占南京,之後就定都於南京,改稱天京,並在兩江總督府...
初八日,曾氏將兩江總督衙門由東流縣移到安慶府。從祁門到東流,曾氏的江督衙門一直處於流亡狀態,進了安慶城,算是有了一個體面的辦公場所。不料十天后,曾氏忽接...
天王府遺址一帶在明朝時曾為漢王府,清朝時為兩江總督衙門所在地。 [1] 鹹豐三年(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攻占南京,之後就定都於南京,改稱天京,並在兩江總督府...
面對眾皆束手狀況,宋道:"饒某神通廣大,如想在湖南要回款項,誠恐難乎其難,非到兩江總督衙門去要不能成事。"眾人聽了,甚為贊成。公推其為首領,赴兩江總督...
光緒十八年(1892)病故於兩江總督衙門,終年62歲。德清俞樾為其撰墓誌。子陳方鑒曾為江寧“鐘山”、“惜陰”等書院掌教;次子陳方銓,光緒十七年(1891)中辛卯科舉人...
兩年後調任兩江總督衙門兵備處總辦,負責編練新軍。他倡行徵兵制,徵集各地有文化的健壯青年嚴加訓練。光緒三十一年,新軍第九鎮成立,徐任第九鎮統制。他制訂新...
清於此設兩江總督衙門,東側為江寧織造署,煦園成為兩江總督署花園。康熙二十三年至四十一年(公元1684~1702),六次南巡,其中五次住江寧織造署。太平天國建天朝宮殿...
三府、七縣交界,地當水陸要衝。清朝在烏鎮設駐防同知,俗名“二府”,同知衙門有東西轅門,大堂上一副對聯是‘七藩兩浙,控制三吳’,宛然是兩江總督衙門的氣派。...
後投入兩江總督衙門任參將。清王朝南將北調,范調屬左宗棠部,參加鎮壓甘肅回民起義,升加副將銜。范德元生平 編輯 1876年隨左進軍新疆,抗擊沙俄侵略軍,1878年任涼州...
後經其兄溫世源介紹,充任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幕僚兼英文翻譯,繼任兩江總督衙門洋務文案、江蘇鐵道總管等職。在李鴻章以欽差大臣身份與八國聯軍議和、簽訂《辛丑條約》...
如果沒有櫸根關的險要形勢作為屏障,以太平軍的數量和戰鬥力,然能夠一舉攻入祁門,奪取曾國藩駐紮在祁門洪家大屋的兩江總督衙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俘獲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