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美術

德國美術

德國美術,德國擁有悠久的藝術傳統,是構成歐洲美術的重要部分。

德國美術自中世紀起就在西方藝術的發展當中扮演了極為關鍵的角色,尤其凱爾特美術、奧托美術深受其影響。在文藝復興時期,德國形成了以丟勒(Albrecht Dürer,1471年-1528年 )和印刷業為主導的,與義大利完全不同的美術傳統。德國在17-18世紀也對外來風格如巴洛克洛可可等投入了巨大的熱情。伴隨著學院派在整個歐洲的衰落,19世紀前半葉的德國美術由浪漫主義流派占據主導,40年代出現了德國現實主義美術的復興,並且廣泛參與了其他現代主義藝術運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國美術
  • 外文名:German Art
  • 所屬類別:藝術
  • 國家/地區:德國
概念簡介,歷史發展,原始階段到古代時期,中世紀,文藝復興,17-18世紀,19世紀,20世紀以來,

概念簡介

德國美術,指德國地區產生的可視性的藝術,如繪畫、雕塑、設計、建築等,具有著悠久而深厚的歷史傳統,是歐洲美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如今的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在19世紀才得以統一,使界定德國美術的範圍成為了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因此,所謂德國美術的早期階段常常包含了所有德語國家和地區的美術,例如奧地利阿爾薩斯、大部分的瑞士,以及現代德國東部附近主要說德語的城市或地區。自1871年德意志統一開始,德國美術才有了更加明確的地域範圍,即德意志帝國魏瑪共和國納粹德國(德意志第三帝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以及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境內的美術。

歷史發展

原始階段到古代時期

早在舊石器時代早期,德國地區就已經出現了美術作品。著名的"赫勒菲爾的維納斯"(Venus of the Hohle Fels)就出土於德國,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女性像,約作於23,000年前到25,000年前之間。舊石器時代晚期,萊茵河流域出現了史前美術。遺址中有不少刻有動物形象的石片,描繪猛獁、毛犀、野馬、烏鴉等,筆法簡練而傳神。其後經新石器至青銅、早期鐵器時代,史前文化綿延不絕。   
德國美術
赫勒菲爾的維納斯,舊石器時代,德國
巴伐利亞地區是歐洲鐵器文化——哈爾施塔特文化拉登文化的中心,在多瑙河沿岸因戈爾施塔特附近建有曼興等面積龐大的寨堡,是歐洲史前建築的傑作。
自公元1世紀起,萊茵河西岸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美術隨之傳入,在特里爾等地有典型的羅馬城市建築遺蹟,但萊茵河東岸廣大地區仍為日耳曼民族居住。公元4-7世紀的歐洲民族大遷徙時期的非羅馬化美術,則以金屬製品,尤其是珠寶著稱。

中世紀

5世紀以後,日耳曼各族建立法蘭克、薩克森、巴伐利亞等國,接受基督教歸化,逐漸形成中世紀的德國美術。
中世紀,法蘭克王國到查理大帝時期達於極盛,建立加洛林帝國,宮廷常駐於德國的亞琛。德國中世紀美術首先圍繞著亞琛的建設而發展起來,史稱加洛林美術。羅馬帝國滅亡後處於衰落的文化活動開始得到復甦。查理在亞琛建的宮廷禮拜堂(805)保存完好,形式仿效拜占廷美術,但結構更為簡明,拱券厚實,氣魄宏偉,開創了日後歐洲中世紀建築的風格。與此同時,在亞琛宮廷和主要修道院中還發展了裝飾豪華的抄本插圖藝術,這些抄本都是帝王貴族使用或饋贈的聖經、祈禱書,它的插圖融會了羅馬和拜占廷傳統,又發揮了日耳曼民族固有的喜愛圖案和筆法雄勁的特色,為抄本插圖這一中世紀繪畫的重要體裁奠定了基礎。 
955年,日耳曼軍隊在奧托大帝的率領下,戰勝了匈牙利人,這標誌著德意志復興的開端,也促進了奧托王朝統治時期德國美術的進一步發展。因為奧托王朝建立的神聖羅馬帝國認為自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復興羅馬傳統也成了這個時代的重要特徵。這一時期建築的代表作希爾德斯海姆大修道院的聖米迦勒教堂。這座教堂由主教貝爾瓦德(Bernward von Hildesheim,960年-1022年)建於1010年~1033年間,體現了奧托時期建築的典型風格,它極其強調對稱:完全一樣的袖廊、一樣的角樓以及中堂中成對的圓柱。應該說,聖米迦勒教堂確定了德意志地區在中世紀建築中的獨立地位。
德國美術
聖米迦勒教堂,1001-1033
關於奧托王朝的繪畫知識,乎要全部依靠抄本繪畫來學習,最著名的手本之一是現藏於特里爾的《埃格伯特抄本》(Egbert Psalter,980)。這一抄本的場景都加了框線,以便和正文區分開。人物的姿勢和儀態幾乎完全來自古典藝術,場景中的背景也充溢著古典氣氛。可以看出,抄本的繪製者無疑受到許多來自義大利的影響。
德國美術
《埃格伯特抄本》,980
德國哥德式美術首先在建築上受法國影響而發展起來。科隆大教堂在1248年失火被毀,按法國模式重建起來,成為哥德式建築的一大傑作。德國哥德式建築的獨創則在於發展了寬廳式教堂,即主廳與側廳同一高度,整個教堂成為寬敞的大廳,其代表是馬爾堡的聖伊莉莎白教堂(1257年-1283年)。
德國哥德式美術在雕塑和繪畫方面也較有成就。哥德式美術改變了奧托美術以來的圖案化傾向,在求真寫實方面有較大進步。代表作是瑙姆堡大教堂的埃克哈特與烏塔雕像(約1250-1260),除紀念性雕像外,德國金銀工藝中的人物造像也很精美。
德國美術
埃克哈特和烏塔像,約1259-1260,瑙姆堡大教堂

文藝復興

德國藝術屬於北歐哥德式體系,當文藝復興美學已上升為原則,為歐洲其他國家接受時,後期哥德式仍在德國保持了魅力。15世紀上半葉,德國藝術主要在建築上體現出成就,其風格是哥德式的,繪畫仍然局限金色背景和裝飾性的平面處理,新因素萌發緩慢。
哥德式建築肆意擴張的窗戶,限制了牆壁面積,也限制了壁畫的生存空間。作為畫的替代物,木板祭壇畫在德國獲得了發展。15世紀,繪畫從兩種相左的傾向開始,最初分別以斯特凡·洛克納(Stefan Lochner,約1400-1451)和康拉德·維茨(Konrad Witz,1400年-1446年)為代表。洛克納的作品延續了後期哥德式傳統,瀰漫著纏綿的情調,代表作有《玫瑰園中的聖母》(約1435年,科隆,瓦爾拉夫·理查次博物館藏)。維茨發展了一種描繪精確的風景畫風格,欲再現大自然景觀。如彼得祭壇畫《基督履海》(1444年,日內瓦,日內瓦美術歷史博物館)描繪了日內湖的景象,使實景出現在德國人的祭壇畫中,這在德國前所未有。逐漸地,到15世紀下半葉,康拉德·維茨的追求變成了一種風氣。
德國美術
維茨,《基督履海》,1444
15世紀中葉,隨著印刷業的飛躍,版畫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從木刻到銅版,德國藝術家製做出了越來越精美的圖畫,從而以版畫的繁榮顯示了德國文藝復興藝術的獨特成就。
文藝復興前期有影響的德國畫家以馬丁·松高爾老漢斯·荷爾拜因為代表,前者尤以版畫著稱。他積極表現現實生活和民間生活,把寫實造型糅進了哥德式的線性風格與華麗裝飾中,反映了尼德蘭威尼斯因素與德國趣味的融合。他的代表作品有版畫《背負十字架》,油畫《玫瑰園的聖母子》等。老漢斯·爾拜因生活在奧格斯堡地區要是一個祭壇畫家。他的作品體現了哥德式傳統與尼德蘭影響的混合,儘管造型還未免程式化,但畫面看上去不失明快和真實之感,反映了15世紀德國繪畫樣式的形成。
阿爾布雷希特·丟勒是16世紀德國最重要的藝術大師。他不僅是偉大的畫家,還是傑出的雕刻家和建築設計師,在工程理論方面也卓有建樹,留下了大量的日記和手稿。憑著對北歐和南歐兩種藝術傳統的深刻見識,丟勒把義大利人文主義藝術的高度成就與日耳曼藝術傳統結合在一起,實現了南北歐藝術的融合。他的代表作品有木刻版畫《聖約翰啟示錄》、銅版畫《死神、惡魔與騎士》、油畫《1498年的自畫像》(普拉多美術館,馬德里)《四使徒》等。
德國美術
丟勒,《1498年的自畫像》,1498

17-18世紀

德國在17世紀中葉受30年戰爭破壞,美術活動沉寂。但從17世紀末開始,德國藝術家在充分吸收義大利巴洛克美術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本地的特點與需要,重新出現創作的高潮。從後期哥德式至文藝復興,德國美術已發展了技藝精良、切實細緻的民族特色,將義大利的巴洛克美術和法國的洛可可美術熔於一爐。   
17世紀末興起的德國巴洛克美術,在整個歐洲的巴洛克美術的發展過程中已處後期階段,到18世紀又接受了法國洛可可美術的影響,因而專有“後期巴洛克”或“巴洛克-洛可可”之名,構成德國美術史上一個相當豐富多采的時代。這時的藝術家善於把建築、雕刻、繪畫結合起來,創造出具有強烈而又統一的藝術效果的綜合體。這方面的傑出代表首先在於建築:巴爾塔扎·諾伊曼(Balthasar Neumann,1687-1753)的維爾茨堡宮、尤安·米歇爾·菲舍爾(Johann Michael Fishcer,1692-1766)參與重建的奧托博伊倫教堂(Ottobeuren Abbey)等。德國巴洛克雕刻藝術的代表人物,則有施呂特爾(Andreas Schlüter,1659-1714)、佩爾莫澤爾(Balthasar Permoser,1651-1732)等。
德國美術
諾伊曼,維爾茨堡宮“華麗樓梯大廳”
18世紀後期,德國的藝術思潮和美術風格又起巨變,新古典主義逐漸取代巴洛克和洛可可美術。美學家和美術史家溫克爾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1717-1768)在1755年發表《關於在繪畫和雕刻中模仿希臘作品的一些意見》一文,指出希臘藝術傑作的優點在於“高貴的單純與靜穆的偉大”,學習古典應著重這一精神實質,並主張只有以希臘傑作為師才能產生優雅的藝術。後來又在1764年寫成《古代藝術史》一書,從而在文化界掀起了學習希臘古典藝術之風,影響深遠。溫克爾曼提倡的新古典主義強調單純與靜穆之美,和洛可可風格的綺麗秀巧形成對抗,實際上就是對貴族和教會寵愛的藝術的一種批判,因此新古典主義更能符合當時政治上要求民主、哲學上重視理性的時代思潮。這一時期具有代表性的畫家有門斯,A.R.(Mengs,Anton Rapheal,1728-1779),他是溫克爾曼的熱烈擁護者,從50年代末便定居羅馬,在傳播新古典主義於義大利和西歐各地方面起了很大作用。1761年在羅馬完成的《帕爾納蘇斯》一畫,被認為是新古典主義繪畫的代表作。

19世紀

19世紀,德國經歷了從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的過渡,結束了長期的領土分裂與專制制度的小國割據,成為中央集權的國家,從而由19世紀上半葉的農業國變成了一個工業國,在政治、經濟、精神生活各方面都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社會生活的大變革也促進了美術界的變化,資產階級的藝術協會、藝術博物館與展覽會以及藝術評論都起到了傳播與介藝術的作用。大變革時代的種種衝擊、一系列改革與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都使得德國19世紀藝術家的思想十分活躍。各種風格流派彼此共存、相互競爭,繼而迅速更新。
在19世紀前半葉德國繪畫藝術中,浪漫主義流派占主導地位。自德國浪漫主義這一畫派產生之日起,它就存在著兩條不同的創作道路。在北方以德勒斯登為中心聚集了一些信仰新教的畫家,他們的創作以風景畫為主,因此稱為早期浪漫主義風景畫家,以卡斯帕爾·達維德·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年~1840年)為代表,他描繪的風景決不是對大自景物的單純模仿,也不是脫離實際的主觀臆想而是將自然的真實寫照與藝術家的內心感受為一體,賦予風景畫以深沉的內涵,代表作品有《台岑祭壇畫》《霧海上的漫遊者》。在南方維也納有一些信仰天主教的年輕畫家組成了路加兄弟會,他們後來到了羅馬,被義大利人稱為“拿撒勒派”。代表畫家有弗里德里希·奧韋爾貝克(Fridrich Overbeck,1789年-1869年)、彼得馮·柯爾內里烏斯(Peter von Cornelius,1783年-1867年)、威廉·沙多夫(Wilhelm Schadow,1788年~1862年)等人。這派畫家的作品大多從宗教故事,聖經和古詩中取材在選材與表現手法上都有復古傾向,十分尊崇古老的德意志藝術。作品表現了他們虔誠的宗教情感,並寄託了他們的浪漫主義理想。
德國美術
弗里德里希,《海霧上的流浪者》,1818
19世紀30年代,德國開始了工業革命。隨著經濟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日益重視社會現實生活,於是在19世紀40年代出現了德國現實主義美術的復興,19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經歷了繁榮期,產生了不少頗有影響的藝術家。其代表人物是阿道夫·馮·門采爾(Adolph von Menzel,1815年~1905年),他的代表作是《軋鐵工廠》(1875年,柏林,柏林國家博物館)。除此之外,德國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還有威廉·萊布爾(Wilhelm Leibl,1844年-1900年)、威廉·特呂布納(Wilhelm Trübner,1851年-1817年)等。
活躍於19世紀的其他德國畫派還有:德國-羅馬派,代表人物安澤爾姆·費爾巴哈(Anselm Feurbach,1829年-1880年),象徵主義,代表人物阿諾德·勃克林(Arnold Böcklin,1827年-1901年),外光派,代表人物馬克思·利伯曼(Max Libermann,1847年-1935年)等。
與畫壇風格多樣流派紛繁的狀況相比,19世紀國雕塑領域的情況則單純得多:基本上古典主義雕刻占主導地位,出現了一些大型紀念性雕塑,歌頌德國歷史上與當代的偉大人物,讚美了剛在德國形成的中央集權的王權統治。當時,最有影響力的雕塑家是克里斯蒂安·丹尼爾·勞赫(Christian Daniel Rauch,1777年~1857年),以及他的眾多學生,如恩斯特·弗里德里希·里徹爾(Ernst Friedrich Rietschel,1804年-1861年)等。

20世紀以來

第一個階段自20世紀初,現代主義藝術運動興起,其在德國的回響主要是1905年-1925年之間的表現主義藝術運動,此外,"一戰"時期(1916)發源於巴黎的達達主義,以及由達達產生出來的超現實主義也都在德國同時存在。表現主義藝術家渴望打破傳統的、平庸的中產階級社會價值觀的束縛,主要以梵谷蒙克野獸主義非洲藝術為靈感,運用大膽的色彩和有力的筆觸,放棄了畫面的和諧,追求誇張和變形,用表現性的語言表達內心的真實情感。表現主義藝術作品所反映的孤獨、焦慮感,反映了一戰前後德國和歐洲的社會問題和政治危機。表現主義的代表藝術家有"橋社"成員,如凱爾希納(Ernst Ludwig Kirchner,1880-1938)、埃爾米·諾爾德(Emil Nolde,1867年-1956年)等,"青騎士社"成員瓦西里·康定斯基(Vasily Kandinsky,1866-1944)、弗朗茲·馬克爾(Franz Marc,1880-1916)等,和"新客觀社"成員喬治·格羅斯(George Grosz,1893-1959)、奧托·迪克斯(Otto Dix,1891-1969)、馬克思·貝克曼(Max Beckman,1884-1950)等。
德國美術
凱爾希納,《街頭的五個女人》,1913
達達主義更多地表現為思想態度的共識,而不是統一的風格。在達達主義者眼裡,戰爭的災難與崇尚強權的理性主義思維邏輯有關,只有通過反理性的、無政府的策略和喚醒人們內心直覺的方式,才能拯救人類社會,因而用虛無主義的態度表達荒謬的感受。德國達達的代表是漢娜·霍克(Hannah Höch,1889-1978),她的作品有《用達達廚房的刀子割開德國最後的魏瑪啤酒肚文化時代》。超現實主義存在於"一戰"和"二戰"之間,除達達以外,還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影響很大。他們認為在現實世界之外,還有一個無意識潛意識的世界,人在現實世界中不是真實和坦率的,只有在潛意識的夢境中,才能擺脫一切束縛,袒露自己的純真面目。因此,他們精確地描繪夢想,把心理學的"自動主義"(Automation)運用到創作中,作為掙脫有意識控制的一種方式,以表達無意識的心理。德國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是馬克思·恩斯特(Max Ernst ,1891-1976)。
建築領域,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1883年-1969年)在風格派藝術基礎上發展出了一種"總體建築",於1919年在魏瑪創立了第一所包浩斯(Bauhaus)學院推廣自己的建築觀念,希望達到一種藝術於工業設計相結合的綜合性藝術。1928年格羅皮烏斯離開包浩斯之後,密斯·凡·德·羅(Ludv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1969年)接替了領導權,把學院遷到了柏林。他的格言是"少就是多",並把建築的結構稱為"皮和肉"。1921年他設計的摩天大樓模型體現了他的美學思想。由上述二人為代表的幾何圖形的、單純的建築設計風格很快風靡世界,被稱為國際風格
德國美術
格羅皮烏斯,包浩斯學院大樓,1925
"二戰"期間,納粹政府對現代藝術頒布了禁令,稱其為"墮落藝術"(degenerated art),著名藝術家紛紛出逃、或被迫走上戰場,德國藝術一時間陷入消沉狀態,僅剩被納粹支持的藝術家如阿爾諾·布雷克(Arno Breker,1900-1991)活躍,企圖復興新古典主義的藝術風格。
"二戰"結束之後,德國美術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代表藝術家有Walter Womacka、Willi Sitte等。另一類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各種國際主義藝術運動,例如新表現主義,代表藝術家有安索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1938-)等;和觀念主義(conceptualism),代表藝術家有漢娜·達波芬(Hanne Darboven,1941-)和漢斯·哈克(Hans Haacke,1936-)等;以及激浪派,代表藝術家是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1986),他創造了"社會雕塑"(Expanding Concepts of Art)這個概念,希望能夠呈現出雕塑在時間中的變化,拓寬藝術這個概念,把生活經曆本身當作創造性的行為,其代表作是《如何向一隻死兔子解釋繪畫》(1965)。
德國美術
博伊斯,《如何向一隻死兔子解釋繪畫》,196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