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彼得·馮·科內利烏斯
- 外文名:Peter von Cornelius
- 國籍:德國
- 民族:德意志人
- 出生地:德國杜塞道夫
- 出生日期:1783-09-23
- 逝世日期:1867-03-06
- 職業:畫家
- 信仰:天主教
人物生平,成就及榮譽,個人作品,社會評價,
人物生平
1783年9月23日科內利烏斯生於杜塞道夫的一個平民家庭,因此姓氏前面並沒有代表貴族身份的“馮”字。父親是一名畫家,一面在杜塞道夫畫廊任職,另一面在美術學院執教。但是父親並沒有親自教導科內利烏斯,因為父親追隨時興的安東·拉斐爾·門斯,以模仿拉斐爾·桑西為主;而科內利烏斯很早就從畫作欣賞中選定要學習彼得·保羅·魯本斯。因此科內利烏斯12歲起就去美術學院自學,很早就展現繪畫天賦。
1799年父親身故後家境很快陷入困頓,有人勸說母親把科內利烏斯培養成一名金匠,但是母親堅持他應當成為畫家,這給與科內利烏斯莫大的支持和力量。科內利烏斯兄弟主動分擔家計:此前科內利烏斯只是實驗性地描繪一些戰爭和狩獵的場面,此時他不加推辭地繪製日曆、教堂旗幟和人像。這些豐富了他的想像能力和構圖技巧。
科內利烏斯為人直率,孜孜以求,從而發揮天分成就真正地天才。他很有個人魅力,為此他在很早就結交了一大批朋友,1803年與Boisserée成為好友,接觸到當時Boisserée還沒有發表的浪漫主義作品,他並沒有公開讚賞。初期重要的作品是為諾伊斯的教堂裝飾聖壇。26歲時完成取材《浮士德》的設計。
1811年科內利烏斯前往羅馬,加入由一批德國青年畫家組成的兄弟會──路加聯盟(德語:Lukasbund),即拿撒勒畫派。兄弟會的領導人是Franz Pforr和 J.F. Overbeck。1819年科內利烏斯應王儲之邀趕赴慕尼黑。1811-19年在羅馬和拿撒勒畫派的畫家們接觸,其後在慕尼黑和柏林創作。1867年3月6日卒於柏林。
成就及榮譽
彼得·馮·科內利烏斯在早年繪製過一批價值不高的新古典主義作品,爾後受德國浪漫主義作家的啟發,轉而發掘本土藝術植根民間、風情濃郁的美學價值,個人風格隨之嬗變,取法德國哥特藝術,尤其受到阿爾布雷希特·丟勒為祈禱書所做插圖的影響。曾嘗試革新德國濕壁畫藝術。
個人作品
在羅馬,科內利烏斯和其他畫家一起合作一些作品,回國後受聘主持杜塞道夫學院的重建工作,當時慕尼黑的巴伐利亞王儲,後來的路易一世邀請他主持為收藏古希臘、羅馬藝術品的格里陶德博物館的裝飾設計工作,他發現這個工作任務量非常大,只好辭去杜塞道夫學院的工作,全力以赴地在慕尼黑工作。1825年,他成為慕尼黑學院的院長。
他在慕尼黑為許多建築繪製壁畫,為路德維希教堂所作的壁畫可能是世界現存最大的壁畫。教堂神殿中畫的《最後的審判》高達20米,寬12米,其他的畫如造物主、耶穌誕生、上十字架等也非常巨大。大約在1839年,柯內留斯離開慕尼黑到了柏林,受威廉四世的委託,為皇家墓室裝飾,他著名的素描《啟示錄四騎士》就是為墓室壁畫作的草稿。這可能是他最後的作品了。
作為一個油畫家,科內利烏斯的技巧並不高,對色彩的運用也不高明,即使他的壁畫的繪畫技巧也並不高超,他的繪畫風格遵循著義大利畫家的精神,但受丟勒風格的影響,畫面安排比較滿,人物纖細,裸體輪廓不清晰,衣物褶皺有明顯的哥特風格,這些在他的《最後審判》中都表現得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