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
弗洛伊德的
精神分析理論中將人的精神意識分為意識、
前意識、無意識三層。無意識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況下根本不會進入意識層面的東西,比如,內心深處被壓抑而無從意識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懼等。主要的無意識情況有:①確實沒有意識到,如視而不見,聽而未聞;②曾有所意識但沒有與別的意識片段聯繫起來,因而一過去就喪失了;③對個別情況的意識被組織在一較大片段的意識活動中而沒有特別顯示出其存在。無意識起初是由哲學家提出來的,後來,它才逐漸吸引了心理學家爾後是神經生理學家的廣泛興趣。
出於無意識層面的原始衝動和本能以及之後的種種欲望,由於社會標準不容許,得不到滿足而被壓抑到意識之中,但它們並沒有消滅,而在無意識中積極活動。因此,無意識是人們經驗的大儲存庫,由許多遺忘了的欲望組成。正是所謂“
冰山理論”:人的意識組成就像一座冰山, 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識(僅占1/7),但隱藏在水下的絕大部分(6/7)卻對其餘部分產生影響(無意識)。正如著名心理專家郝濱所言:“那些沒有意識到的無意識,也許會轉化成我們的命運。” 無意識影響我們職業的選擇、結婚的對象、健康的狀況以及我們生活之中的每一件事情。弗洛伊德認為無意識具有能動作用,它主動地對人的性格和行為施加壓力 和影響。(弗洛伊德在探究人的精神領域時運用了決定論的原則,認為事出必因。 看來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夢、口誤和筆誤,都是由大腦中潛在原因決定的,只不過是以為一種 偽裝的形式表現出來。由此,弗洛伊德提出關於無意識精神狀態的假設,將意識劃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冰山理論”中的水面,或者嚴格地稱分界線]和無意識。)
在嚴格的弗洛伊德術語中,用“潛意識”概念來代替無意識是不正確的。弗洛伊德堅決地認為,無意識是完全無法觀察和為人了解的。
無意識是必不可少的一種生存需要——忘記過去的創傷,繼續生活下去。
無意識:人的心理活動按有意識和無意識分類.有意識比較容易理解,比如,有意識地去看,去聽,去注意,去思考,去想像,這是人們在學習,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存在的心理活動.人還有一種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比如,小時候爸媽常帶著你上街玩,總會耐心地教你怎么記住回家的路,你自己也會用忙碌 地去記住沿途的一些標誌性的東西,如電線桿,商店,招牌,十字路口的樣子情況.可是等到你稍大一點的時候,不論是去學校還是回家,你再也不會邊走邊用心去記沿途的標誌,兩條腿仿佛長上了眼睛似的,到了該拐彎時便拐彎,不知不覺就到了學校或家裡了.這種不知不覺識別回家或到學校路線的心理學活動,就是一種無意識的心理活動.它的另一個名字就叫"下意識"或"潛意識".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普遍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因為人們不必為它作出努力,所以能緩解心理活動而帶來的疲勞,使人們的心理活動變得輕鬆.
歷史源流
無意識並不是心理學所特有的概念,而是為哲學、
精神病學、
心理病理學、法學、文藝、歷史學等學科所共有。它作為心理學概念有著悠久的歷史,起初是由哲學家提出來的,如古希臘哲學奠基人
柏拉圖就曾談到無意識問題。他從其
客觀唯心主義出發把無意識看作是“潛在知識”的觀念形式,是一般知識的前提,因此知識不是別的而是回憶。從那時直到形成關於腦功能的科學理解以前的長時期里,人們基本上是從
唯心主義哲學立場出發來對待無意識問題,並使它成為許多自然哲學觀點和
唯靈論觀點傳統的組成部分。只是到後來,它才逐漸吸引了心理學家爾後是神經生理學家的廣泛興趣。18世紀初,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在其單子論學說進一步發展了無意識理論。他認為,在伴隨有較明顯意識觀念的覺醒狀態時還存在有像睡眠或消失的觀念的“微覺”,即未被
統覺的知覺。單個的單子就是這樣的知覺,它們猶如單個的、其本身一點也意識不到的、落下的水滴一樣不能被有意識地知覺到。但是,它們匯集成足夠的數目時,它們總和起來就會產生一種統覺──波浪擊岸的響聲。在萊布尼茨的
唯心主義體系中,這些無意識知覺乃是天賦靈魂所固有的東西,是靈魂的意識活動材料,是自我封閉的心理生活的發展條件。繼萊布尼茨之後,在唯心主義路線上發展無意識概念的還有I.康德等人,但集大成者是E.von哈特曼。哈特曼在其《無意識哲學》一書中把無意識說成是超感覺的精神活動者、存在的基礎、宇宙過程的根據。在近代心理學中,第一次把無意識問題作為一項基礎研究的是19世紀早期聯想主義心理學家J.F.赫爾巴特。他把
萊布尼茨的無意識觀念發展成為意識閾限的概念。閾限下的那些觀念是無意識的。他認為,當一個觀念上升到可以覺察的意識水平時,就是萊布尼茨所說的被統覺了。他還認為,為了使一個觀念上升到意識,它必須與現存於意識中的其他觀念相適應、相一致。那些不一致的觀念不能在意識中同時存在,而那些不相干的觀念則被排斥在意識之外而變為被抑制的觀念。被抑制的觀念類似於萊布尼茨的微覺,存在於意識閾限之下。但它並沒有在人的心理中完全消失,而只是暫時脫離了心理的核心部分──意識領域,下降到無意領域。只要條件成熟,例如受到新的感覺印象的刺激或結合便有可能重新上升到意識中來。
心理物理學創始人G.T.費希納也對無意識的思想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他也使用閾限概念,但他認為,心理類似於冰山,它的相當大的一部分藏在水面以下,在這裡有一些觀察不到的力量對它發生作用。這些想法後來對S.弗洛伊德有很大影響。他還唯物地解釋了萊布尼茨的微覺學說:你聽不到一條毛蟲在
菩提樹下蠶食葉子的聲音,但是你可以清楚地聽到幾千條毛蟲一同吃葉子的聲音。
另一些研究領域的代表人物有H.von赫爾姆霍茨、И.Μ.謝切諾夫和И.Π.巴甫洛夫。赫爾姆霍茨在對感覺器官的心理生理研究中曾發現,在感知覺範圍記憶體在一種沒有思維參與的概括過程,為解釋這種過程而提出“無意識推理”的概念。巴甫洛夫根據對腦的研究則提出了對無意識心理現象的生理學解釋。他認為,在具有最適宜興奮的大腦半球部位上容易形成新的條件反射並能順利地進行分化。因此可以說,這一部位此刻是大腦半球的創造性部位,其他部位(即具有低興奮的部位)這時就沒有這種能力,它們的功能充其量是進行以前形成的反射,這種反射是在相應刺激存在時自動產生的,我們主觀上把它們稱作無意識的、自動化的活動。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隨著實驗派的興起與發展,無意識問題的研究又與心理病理現象和神經心理方面的病態、暗示、催眠等的研究聯繫起來。T.-A.里博、P.雅內的著作為研究心理生活深處及其無意識狀態鋪平了道路。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也應運而生,從而把對無意識的研究大大地推進了一步。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種神經症的治療方法,又是在醫療實踐中逐漸形成起來的一套心理學理論。無意識是這一理論的中心概念。弗洛伊德認為,無意識是生物本能的作用,意識是人類理智的作用。生物本能表現為無意識的衝動。早期弗洛伊德主要是以性本能解釋無意識的動力作用,後期又提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或破壞本能作為解釋概念。無意識作為人的動力基礎是人的行為的決定因素,無意識衝動總是力求得到滿足而上升到意識領域。意識對無意識的關係表現為兩個方面:①尋求滿足無意識衝動的途徑;②調節無意識衝動和社會規範之間的衝突,避免機體受到外部的傷害。這兩個方面的任何一個,最終目的仍在於為無意識的需要服務。由於社會力量相對強大,意識的調節往往表現為對無意識衝動的壓抑。但受壓抑的衝動並沒有消失,而仍潛伏在無意識的深層中,在這一點上,它與前意識不同,前意識只要被注意到,隨時都能上升到意識領域,無意識則由於曾受到早期的壓抑創傷,和意識層的連結已被隔斷,好像已被打入冷宮,永世不能再見天日。如果早期的衝動比較強烈,壓抑創傷比較嚴重,就會形成神經症。弗洛伊德主張用
自由聯想法幫助患者追憶早期創傷的形成、“談出”或宣洩出內心的積鬱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20世紀30年代以後,一些從西歐,特別是從德國移居美國的精神病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如H.S.沙利文、K.霍妮、E.弗羅姆等人,在新的土壤上形成
新精神分析學派。其代表人物雖然在理論上各有側重,但共同特點是強調精神病病因學的社會因素並重視文化因素對人格形成和發展的影響。表面看來,他們的觀點與弗洛伊德有所不同,但是,在他們的概念中仍然保留了弗洛伊德的“無意識”以作為其心理學的基本概念。霍妮認為,行為的主要動力在兒童時期是一種在潛藏的敵對世界面前表現為無能為力的情感。這種情感是無意識的,在人的發展過程中是不變的。在適當條件下它又是產生神經官能症的動力,並決定著人的特點。弗羅姆則認為,人的本性受文化影響,但是決定個人生活道路矛盾的根源卻是人的本性,即弗洛伊德的無意識動機概念。人不能消除這些矛盾,他只能依賴於某種文化因素的影響,以適應方式對它們加以反映。意識和無意識的強度決定人的正常行為和神經官能症的行為。無意識概念用於醫學實踐而得出的結論證明,必須促進最初受壓抑的精神力量進入意識。與
精神分析學說不同,蘇聯心理學家從
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反映論和決定論原則出發來闡述無意識問題。他們認為:無意識和意識一樣,都是心理現象的特性,是心理反映的能力;無意識的存在必須以在人那裡現實地或潛在地存在著意識為前提;無意識反映轉化為意識反映既與外部作用本身的性質有關係,也與神經系統狀態及感官狀態有關係;意識與無意識的特殊結合不僅發生於對現實反映過程本身之中,而且也發生於對人的行為的調節過程之中。Д.H.烏茲納澤提出的
定勢理論是蘇聯關於無意識問題的一種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定勢是一種沒有意識到的狀態,它先行於並決定著任一形式的心理活動的展開。換句話說,定勢是心理的特殊領域,是一種沒有形成為意識的內容所特有的那種形式的積極狀態。因此,通過定勢的研究有可能揭示無意識心理現象的實質,解開無意識之謎。
主要內容
意識
意識是心靈中唯一能夠被個體直接感知的部分。榮格認為它出現於生命的早期,甚至有可能先於出生。“意識的整個本質就是辨別,區分自我和非我,主體和客體,肯定和否定等等。事物分離成對立的雙方完全是由於意識的區分作用,只有意識才能認識到適當的東西,並使之與不適當的和無價值的東西區別開來。”這種對立物的分離產生一種衡量好壞、取捨的價值標準,從而使人擺脫原始狀態並具有特殊的人類尊嚴。因此,哪裡不存在意識,哪裡就仍然盛行純粹無意識的本能生活,哪裡就沒有反省,沒有贊成與反對,沒有分離;有的只是簡單事件、自我本能調節以及現狀調和。對人類而言,意識具有一種象徵性的光明,它的充分發展與分化導致個體意識自我的產生,為人格賦予了一致性和連續性,人們才會感覺到今天的我與昨天的我是同樣的人。人類的個體化成長進程正是意識的發展過程,隨著更多的未知之物被意識發現、掌握,個體越來越獨立、完善。一個人若是對於自身和周圍世界漠不關心,他就不可能達到較高的個體化程度。意識光明性的另一重要價值與人類承認、同化無意識的努力相關。無意識變成意識是一種創造過程。榮格認為,從古代起,這一過程的創造意義就是英雄神話的主題。這些英雄們具有超乎常人的品質,抗爭並擊垮企圖消滅自己的黑暗勢力。其行動的象徵意義在於,人類被精神再生的欲望所驅使,進行艱苦而冒險的征戰,企圖征服無意識的致命的吸引,實現新生活和新光明。榮格說,英雄的升華意味著光明的更新,因此表明了意識從黑暗(即回歸到無意識)中獲得再生。
就實踐而言,意識作為人類精神過程中光明性的存在,無論是教育還是心理治療都不可或缺:只有通過學習,擴展自己的意識範圍,個人才能獲得充分發展;病人只有通過自己的辨別能力才能消除症狀。最終,在精神分析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始終是意識。
個體無意識
個體無意識是一個容器,蘊含和容納著所有與意識的個體化機能不相一致的心靈活動和種種曾經一時是意識經驗,不過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受到壓抑或遭到忽視的內容,如令人痛苦的思想、懸而未決的問題、人際間衝突和道德焦慮等等。還有一些經驗,它們與人們不甚相干或顯得無足輕重,由於本身強度太弱,當人們經歷它們時達不到意識層,或者不能留駐在意識之中,因而都被貯藏在個體無意識里。所有這些構成了
個人無意識的內容,當需要時,這些內容通常會很容易地到達意識層面。
榮格通過詞語聯想測試發現,在無意識之中存在著與情感、思維、記憶相互關聯的種種族叢,他稱其為情結,任何觸及到這些情結的詞都會引起不自覺的拖延反應,表明
情結是一種自主結構,具有自身的內驅力,宛如總體人格之中獨立存在的、較小的人格結構。這些情結在控制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方面產生著極為強大的影響。對榮格而言,自我構成了意識領域的核心,是個體一切意識行為的主體,表現出高度的連續性和同一性。但自我絕不是人格整體,它只是一種觀念情結,與其他情結相併列,它們彼此聯繫而又相對獨立,某些情結甚至根本不會同自我發生聯繫,或者說這種聯繫極其罕見。自我情結產生的精神緊密交織作用保證了人格的統一,由此維繫著人類心理健康。只要意識自我同其他情結構成的無意識背景相融洽,它就會繼續保持其人格中心特徵而發揮作用,但如果自我情結同無意識基礎相分離,結果就會導致一個或更多分裂情結的發展,也就是說,自我情結不再是人格的中心,同它並列存在著另一個或多個情結中心,它們自行其是地活動,追求自己的目的,同自我情結的意向競爭,妨礙自我目標和對象的實現,打擾自我的發展。這時,
神經症或精神分裂的症狀便出現了。從這種意義上說,分裂傾向其實是一種普遍的精神性質,它在健康者以及病人中都有可能出現。 因此,所謂人格先天統一乃指這種統一作為一種意象(即自我原型)只是潛在的存在於人的精神中,絕不是從生命之初就已完滿地實現了,倒不如說它是個體發展的目標。榮格後來發現,情結還具有更積極的意義,任何苦惱的情感經驗、精神創傷以及其他導致情結產生的個人生活經歷,都可以當作有利條件來加深個人見識,使之更清醒,人格更充實。情結常常是人類靈感和內驅力的源泉,對偉大的藝術家而言,為了取得卓越輝煌的成就,這些靈感和驅力是必不可少的:梵谷、
畢卡索為繪畫之境癲狂,莎士比亞、
郭沫若為文學之美著魔,偉大的藝術作品莫不由藝術家內心情結的驅使噴薄而出。
集體無意識
在人類心靈最深處,擁有一個超越所有文化和意識的共同基底,這個基底就是
集體無意識,所有意識和無意識現象都從集體無意識中生髮出來。集體無意識內容不像個體無意識那樣由本人曾經感受的經驗構成,在個體的整個生命過程中它們從未被感知。那么,提出集體無意識的根據又何在呢?
榮格說,集體無意識對個人而言,是比經驗更深的一種本能性的東西,它的存在與人類生理結構的存在同樣古老。榮格不同意將本能的範圍僅限於人體的幾項生理功能上,他認為,“本能是典型的行為模式,任何時候,當我們面對普遍一致、反覆發生的行為和反應模式時,我們就是在與本能打交道,而無論它是否與自覺的動機聯繫在一起”。如同蜜蜂憑藉本能構築起高度複雜完美的蜂巢一樣,人類諸多被文飾的複雜行為背後,往往是本能在發揮作用,儘管人們並不自知。本能定義範圍的擴大,使榮格發現了一個普遍規律,即本能活動會帶來對自身的感知――這就是直覺。本能作為“執行某種高度複雜的行動時的合目的衝動”,直覺則是對其“高度複雜的情境的無意識的、合目的的領悟”。所以,直覺是本能的另一面體現,與本能同屬一個充滿生氣的活動過程,並無先後之分:它們是同一過程的兩面。
榮格還發現,人類存在一些先天固有的“直覺”形式,即知覺和領悟的原型,或可稱為
原始意象。它們“是一切心理過程必需事先具有的決定性因素”。像本能把一個人強行逼入特定的生存模式一樣,它們“把人的知覺和領悟方式強行納入特定的人類范型”。這些原型是本能的自畫像,“是典型的領悟模式。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我們遇見普遍一致和反覆發生的領悟模式,我們就是在與原型打交道”。“在最深的深處,本能和原型彼此決定”,每一種本能都有一種原型與之相對應,本能與原型共同構成了集體無意識。
從生理基礎看,人類意識現象對應於身體的
中樞神經系統和運動神經,集體無意識對應於自主的植物神經系統。植物神經系統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它們的功能不受意識支配,自行調節人體內臟的基本生理活動,如呼吸、心跳等,可謂維持生命最基本的本能。榮格稱集體“無意識是深入到長期被稱為交感性神經系統中的精神”,“儘管它不用感官的輔助以行使其功能,它還是保持著生活的平衡,並通過交感神經興奮的神秘路徑向我們提供他人內心生活的知識,同時對他們施行內在的影響”。也就是說,人類本能的生命活動,其實都會通過交感神經興奮,產生一種與之相對應的直覺領悟原型存在於人的精神世界當中,影響著人類心理過程。
因此榮格提出,在集體無意識的內容中包含了人類往昔歲月的所有生活經歷和生命進化的漫長曆程。他說,精神的個人層終結於嬰兒最早記憶,而它的集體層卻包含著前嬰兒前期,即祖先生活的殘餘。作為祖先生活的一種貯藏,集體無意識所隱藏的父親、母親、孩子、男人、妻子的個體經驗,以及在本能(尤其是飢餓和性慾)影響下產生的整個精神痕跡,都作為原始意象和本能預先形成於大腦及神經系統中,成為個人存在的原基和通道。就此而言,集體無意識既是人類經驗的貯蓄所,又是這一經驗的先天條件;既是驅力和本能之源,同時也是將創造性衝動和集體原始意象結合起來的人類思想感情的基本形式之源,它們的表現形式就是集體無意識原型。在世界各民族的宗教、神話、童話、傳說中,榮格找到了大量這樣的原型,包括出生原型、再生原型、死亡原型、兒童原型、英雄原型、騙子原型、上帝原型、魔鬼原型、智者原型、大地原型、母親原型、巨人原型,自然物原型(如樹林、太陽)、人造物原型(如圓圈、武器)等等,每一原型對所有人都具有普遍一致性,宛如磁石一般吸引著與之相關的各種生活經驗,形成影響個人發展的情結,進而在生活中表現出來。
由於集體無意識原型的作用,甚至在個人出生之前,他將要“出生在其中的世界的形態業已作為一種虛象誕生於他的心間”;出生後,這種虛象通過與現實世界中與之相對應的關係的認同方式轉化為意識的事實,由此個體被施加一種預先形成的行為模式。所以,從集體無意識角度看,世界不過是一種內在精神世界的顯現,是一個意象的世界,它同時作為外在的誘惑和內在的驅力,吸引並推動著人們去認識、創造、生活。
榮格重點討論了對人類發展影響最為深刻的原型。首先是人格面具,又稱從眾求同原型,它是個人在公眾場合為求得社會悅納展現出的面貌,仿佛演員戴的面具,使得一個人去扮演並不是自己本人的角色。人格面具能夠使我們與他人和睦相處,滿足彼此的需要,從而成為社會和團體生活的基礎。但當自我被人格面具主宰,將自己與面具完全等同時,則會產生妄自尊大的誇張或自我貶抑的折磨,導致心理衝突,帶來人際關係緊張。與人格面具相對立的是陰影原型,它深深根植於生物進化的歷史中,包含了在社會生活中無法完全表現出的人的基本動物性。作為人類心靈中一切本然的高尚與優美、醜惡與卑鄙的源泉,陰影在一切原型中能量最大,潛在最危險。社會通過發展人格面具馴化個人,抑制陰影顯現,這種維護文明的代價便是降低並削弱了人類本能的創造力,使生命變得貧乏沒有活力。但陰影從不會因為社會的壓抑而消失,當這種抑制過於嚴厲,沒有為它提供適當的發泄途徑時,陰影就會以戰爭等災難形式爆發出來。最佳的處理方式是疏導而非阻礙本能釋放出的能量,使意識自我與陰影和諧緊密地互相配合工作,將個體投入到更令人舒心愜意、更富於創造性的活動中去。事實上,富於創造性的人身上往往溢滿了動物性。對陰影進行更深入的考察會發現,在男性身上它以被稱做阿尼瑪的一個女性原始意象集中表現出來,在女性則相反,它表現為一個男性意象――
阿尼姆斯。它們源於由遺傳獲得的關於異性的集體形象,在生活中與異性接觸獲得的經驗和自身潛在的生物性異性本源,具體則表現為男性身上的女性特徵和女性身上的男性特徵以及最初投射到父母身上的對特定異性形象的迷戀(或憎惡)。阿尼瑪讓男人多愁善感、孤弱無力,對異性充滿邪惡瘋狂毀滅性的慾念,不停地在每一位女性身上尋找自己心中的理想形象。阿尼姆斯則使女性崇拜權威、專橫好鬥,也更具有自主性。較之人格面具與陰影原型,阿尼瑪和阿尼姆斯隱藏得更深,更難於把握。就一個女人而言,即使她變得敢做敢為,能發揮個人的思想,她也不敢把這種男性精神視為自己的精神財富。因為這種精神表現已超越了作為個人的東西,而屬於集體的無意識的深層。
無意識
集體無意識的中心原型是“自性”,或稱為無意識自我,它是秩序、組織和統一的原型,猶如太陽系的中心――太陽一樣,吸引著所有原型到它身邊,使所有的原型和諧一致,也使在意識和無意識情結中的原型顯現和諧一致。它是意識自我得以維持人格外在統一的基礎和根據,就此而言,只有獲得關於自性的認識後,整體性人格才能真正實現。在此之前,自我的一致性、統一性不過是一個空殼或幻象,不堪一擊。榮格說,自性是我們稱之為個性的聯合體的命中注定最為完整的表現,達到這種自我圓滿與自我實現之境,應當是我們生活的目的,但它必須以對無意識內容的認識和感知為前提,即以情結、原型被充分意識化、個體化為前提。
價值影響
以無意識為基本概念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包括新精神分析)學說,現在在美國已不再是一般的關於心理學的理論,它已滲透到文學、哲學、藝術和其他社會科學領域,西方知識界就像講述自己的心臟和胃的活動一樣講述著無意識現象。這種廣泛傳播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它適合了資產階級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應該承認,弗洛伊德在充分認識無意識心理現象並創造出一種研究它的方法方面是有貢獻的。
當代有關無意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仍然存在著無意識究竟是怎樣一種心理狀態這樣一個問題。今後科學進一步探索這一問題的戰略,是聯繫著有關腦的一般學說,聯繫著廣闊範圍的專門知識領域──從生物調節理論、神經生理學和電生理學直到創造心理學、藝術理論、社會心理學和教育理論跨學科地進行研究。可見,無意識問題的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對於精神病治療、文藝創作、生產勞動和教育實踐也具有廣泛的實際套用價值。
反省心理學
概述
反省心理學繼承了西方心理學中的無意識的觀點,並在此基礎上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反省心理學認為,人的心理由意識、無意識淺層(簡稱“淺層”)和無意識深層(簡稱“深層”)三部分組成;意識是人腦的信息加工器,相當於工廠的“機器”或計算機的“處理器”,是人腦加工信息的唯一場所。淺層是人腦的信息“加工間”,主要存儲主體感興趣的信息、有重要意義的信息以及當前要加工的信息,相當於“工廠的車間”和“計算機的記憶體”;淺層同時也是人腦的司令部和心理的操縱者,控制著心理活動的內容和進程;深層是人腦的信息存儲器,主要存儲遠期要加工的信息,相當於“工廠的倉庫”和“計算機的硬碟”,我們所經歷過的往事,所看過的書等,其中的信息都存放在深層,深層的容量要比淺層大很多,正如工廠的倉庫要比車間大很多,計算機的硬碟要比記憶體大很多一樣。意識代表著覺知,無意識(包括淺層和深層)代表著無覺知,任何信息、情緒、欲望只有進入意識後才能被主體所覺知,出了意識後就不能被覺知。反省心理學關於無意識的研究在其新近出版的經典著作《
心靈控制術》一書中做了詳細闡述。
反省心理學關於無意識的理論主要有三個,1,心潮理論;2,淺層理論;3,精神相對論;這三個理論是反省心理學的三項世界首創。
心潮理論
心潮又名“無意識潮”。無意識是心理的信息存儲器,裡面容納了各種信息、情感和欲望(意志),但它並非一潭死水,而是如海水般有潮汐運動,正是由於這一潮汐運動造成了人的清醒、緊張、睡眠、做夢等各種精神(意識)狀態,造成了人類智商的差異以及心理疾病的某些症狀(如躁狂、抑鬱、失眠、嗜睡、情感高漲、情感低落、意志增強、意志缺乏等)。
心潮有三大特性:波動性、對稱性、慣性。波動性是指心潮在一段時間內總是高低起伏不斷變化的,由此造成了我們的清醒、睡眠、做夢等各種意識狀態;對稱性是指有高就有低,波峰有多高,波谷就會有多深,在高水平徘徊時間有多長,在低水平徘徊時間就也會有多長,如一位將軍因指揮一場重大戰役而三天三夜沒有睡覺,戰役結束後他就會一覺睡上三天三夜,連飯都不吃;心潮的慣性又叫心潮運動的規律性或生物鐘性,是指一個人的“心潮”習慣於在某一點(潮位)較長時間或較短時間徘徊的特性,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就如人的生物鐘、人的行為習慣,或物體運動的慣性一樣,有著自動、持續進行而不易改變的特性,除非受到較大的外在的影響,它的這種運動狀態不會改變,如一慣於上夜班的人,一到白天總是沒精神。心潮慣性決定人的一般智商之高低。因為當心潮徘徊於中間水平的“靈感點”附近時,人的一般智力最高,如果一個人能形成這樣一種心潮慣 性—心潮能較長時間地徘徊於“靈感點”附近,則他的一般智力必然就會很高。天才之所以一般智力高超,就是因為他的心潮能較長時間地徘徊於“靈感點”附近,所以,天才的思維很有耐力,能長時間高效持續地從事創造性思維。心潮的慣性除了影響人的智力狀況外,還會影響人的情緒的強度和意志的強度,心潮的高度與情緒和意志的強度成正比,即心潮的水平越高,人的情緒和意志的強度就越高,所以,當心潮慣性發生較大的病態變異時,人就會患上某些心理疾病。如,當心潮長期徘徊於較高的潮位時,人會出現躁狂、情感高漲、意志增強等症狀;當心潮長期徘徊於較低的潮位時,人會出現失眠、嗜睡、抑鬱、情感低落、意志缺乏等症狀。心潮還決定著一個人的氣質類型,心潮的慣性是在後天中形成的,因此,人的氣質和一般智商都不是先天的,而是後天的,可以改變的,用“心潮調節法”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類型,提高其一般智商,也可以治療上述躁狂症、抑鬱症、失眠、嗜睡等心理疾病。
淺層理論
淺層即“無意識淺層”,位於意識和深層之間,相當於工廠的車間和計算機的記憶體。淺層在整個心理系統中居於主導性的、核心的地位,淺層是意識的“看門人”、人腦的“司令部”和“心靈的操縱者”。之所以說淺層是意識的“看門人”,是因為它既能有選擇地吸引和阻止深層中的信息進入意識,又能有選擇地吸引和阻止外界的信息進入意識;之所以說淺層是心理的主宰者和操縱者,是因為淺層控制著意識中信息加工活動的內容和進程。淺層主要通過意識的“看門人”這一角色來控制意識中信息加工活動的內容,通過“內闖流”的方式控制意識中信息加工活動的進程(因為“內闖流”可以隨時打斷正在進行的思維,並可同時發起一個新思維)。意識雖然是人腦的信息加工器,但是,什麼時候加工、加工什麼、不加工什麼,都不是由它自己做主的,而是由淺層說了算,也就是說,我們的意識只不過是淺層的一個“傀儡”。此外,淺層還決定一個人對外界的智力反應、情感反應和意志反應,人的錯覺、幻覺、妄想以及各種恐怖症都是一種對外界的特定智力反應和情緒反應,這種反應都是由淺層特定的信息結構和情緒結構決定的。人類在特殊智力方面的差別也是由淺層信息結構的不同造成的,因為淺層中某方面(如數學方面)的信息越多,人在該方面的特殊智力就越高。天才之所以在某一方面智力超群,就是因為他的淺層是一個極端化的信息結構,某一“知識鈾塊”占據了淺層的絕大多數空間;淺層結構還決定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人之所以會患上心理疾病,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的淺層信息結構發生了病態的變異。當有限的淺層空間中充滿大量不良信息塊和不良情緒塊時,人就會患上心理疾病。心理問題、抑鬱症、強迫症、恐怖症、焦慮症、自閉症、網癮、應激障礙和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也都是由於大量不良信息和不良情緒占據淺層造成的—當不良信息和不良情緒占據淺層空間的1/3時為“心理問題”,2/3時為“神經症”,3/3時為“精神分裂症”。所以,用淺層置換的方法可以治療上述心理疾病。同時,淺層置換法也是提高某方面的特殊智商和培養天才的主要方法。綜上所述,淺層決定一個人某方面特殊智力的高低;決定其對外界的智力反應、情緒反應和意志反應;決定一個人是天才還是常人,是心理健康還是心理疾病患者;淺層還決定一個人某方面的感知力、觀察力、專注力、自制力、記憶力、理解力、創造力、表達力、實踐力等各項能力的高低;淺層信息結構還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用淺層置換法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曾說,“人的心理主要是無意識的,無意識比意識更重要”。事實上確實如此,淺層對心理活動的作用則是主宰性和支配性的,淺層通過支配人的意識,進而又能支配人的行為(因為先有意識,後有行為;先有心動,後有行動)。我們的多數行為都是和潛意識有關的,是和潛意識相符合的。所以,控制了一個人的淺層,就能控制他的思想和行為。
精神相對論
精神相對論是智力相對論、情緒相對論和意志相對論的統稱。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反映外宇宙的物質世界運動規律的理論,精神相對論是反映內宇宙的心理世界活動規律的理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可以套用於雷射、天文學、量子力學以及原子能開發、宇宙開發等領域,精神相對論則可以用於智力開發、天才培養、情緒管理以及心理治療等領域。
所謂“精神相對論”是指:一個人對外界的精神反應(包括智力反應、情緒反應、意志反應)取決於其淺層結構,在符合其淺層“主導塊”(包括主導信息塊、主導情緒塊和主導意志塊)方面的反應必強;反之,在不符合其淺層“主導塊”方面的反應必弱;且主導塊在淺層所占的空間、比重越大,則相符合方面的反應就越強烈、越廣泛,同時,不相符合方面的反應就越弱、越淡漠、越狹窄。
“主導塊”是指淺層中最大的信息塊、情緒塊或意志(欲望)塊,分別是主導信息塊、主導情緒塊和主導意志塊。
其中“智力反應”包括感知、觀察、專注、自製、記憶、理解、創造、表達、感覺、知覺、表象、概念、判斷、推理等,“情緒反應”包括愉快、高興、恐懼、焦慮、抑鬱、悲哀、緊張等,意志反應包括意志的頑強和薄弱等。
精神相對論包括智力相對論、情緒相對論和意志相對論三種,分別適用於人對外界的智力反應、情緒反應和意志反應。
情緒相對論是指:一個人對外界的情緒反應,取決於其淺層“情緒結構”之狀況,在符合其淺層“主導情緒塊”方面的反應必強;反之,在不符合淺層主導情緒塊方面的反應必弱;且主導情緒塊在淺層所占空間越大,相符合方面的反應就越強烈、越廣泛,不相符合方面的反應就越淡漠、越狹窄。
意志相對論是指:一個人對外界的意志反應,取決於其淺層“意志結構”之狀況,在符合其淺層“主導意志塊”方面的反應必強;反之,在不符合淺層主導意志塊方面的反應必弱;且主導意志塊在淺層所占空間越大,相符合方面的反應就越頑強,不相符合方面的反應就越薄弱。
智力相對論是指:一個人對外界的智力反應(即某方面特殊智力的高低),取決於其淺層“信息結構”之狀況,在符合其淺層“主導信息塊”方面的反應必強(感知力、觀察力、專注力、自制力、記憶力、理解力、創造力、表達力、實踐力等各項智力都較高);反之,在不符合淺層主導信息塊方面的反應必弱(感知力、觀察力、專注力、自製等各項智力都較低);且該主導信息塊在淺層所占空間比重越大,相符合方面的智力反應就越強烈(感知力、觀察力、專注力等各項智力都越高),不相符合方面的智力反應就越弱(感知力、觀察力、專注力等各項智力都越低)。
精神相對論可以合理地解釋天才以及恐怖症、焦慮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並給出天才培養和心理治療方面的完美方案。其中,智力相對論可以用於提高人的智商和培養天才,情緒相對論可以用於治療恐怖症、焦慮症、抑鬱症、情感淡漠等各種情感性心理疾病;意志相對論可以用於克服意志薄弱,培養人積極、頑強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