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學課程是廈門大學於2016年11月22日首次在中國大學MOOC開設的慕課、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該課程授課教師是郭峰、張連茹、田蘊、袁晶。據2021年3月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開課6次。
微生物學課程共有14講,包括微生物的形態、營養、繁殖、代謝、遺傳、分類、生態、演化與套用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微生物學
- 外文名:Microbiology
- 授課教師:郭峰、張連茹、田蘊、袁晶
- 提供院校:廈門大學
- 開課時間:2016年11月22日(首次)
- 類別:慕課、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課程背景
課程定位
適用對象
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 開課時間 | 學時安排 | 參與人數 |
---|---|---|---|
第1次開課 | 2016年11月22日~2017年03月21日 | 每周1~2小時 | 9716 |
第2次開課 | 2017年04月11日~2017年08月08日 | 每周2小時 | 7897 |
第3次開課 | 2017年09月08日~2018年01月23日 | 每周2~3小時 | 6426 |
第4次開課 | 2018年08月27日~2019年01月22日 | 11891 | |
第5次開課 | 019年08月30日~2020年01月10日 | 每周2小時 | 10308 |
第6次開課 | 2020年09月05日~2021年01月16日 | 每周2~3小時 | 2675 |
註:該課程第1~6次開課授課教師均為郭峰、張連茹、田蘊、袁晶。 |
課程簡介
課程大綱
第一周 緒論 1.1 微生物學研究對象簡介 1.2 微生物學發展史 1.3 微生物學主要分支 第二周 原核微生物 2.1細菌的一般特徵 2.2 細菌的外部結構 2.3 細菌的內部結構 2.4 細菌營養物質的吸收 2.5 細菌的結構與功能 2.6 古菌的結構特徵 第三周 真核微生物 3.1 真核生物的一般特點 3.2 真菌的結構特徵 3.3 酵母菌的生殖與進化 3.4 常見的黴菌及其特徵 第四周 病毒 4.1 病毒的概念 4.2 病毒的結構 4.3 病毒的繁殖 4.4 溶原性 4.5 常見病毒與疾病 第五周 微生物的營養、生長和控制(一) 5.1 微生物的營養需求 5.2 微生物的營養類型 5.3 微生物的繁殖策略與細胞周期 5.4 環境因素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5.5 微生物在自然條件下的生長 第六周 微生物的營養、生長和控制(二) 6.1 實驗室內微生物培養方法與生長曲線 6.2 測定微生物數量的方法 6.3 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 6.4 抗生素與微生物 期中考試 第七周 微生物代謝概況 7.1 微生物代謝的重要原則與概念 7.2 ATP-主要的能量貨幣 7.3 電子傳遞與氧化磷酸化 7.4 代謝途徑 7.5 代謝調控 第八周 微生物的分解代謝-能量的釋放和儲存 8.1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 8.2 發酵作用 8.3 三羧酸循環 8.4 厭氧呼吸 8.5 光合作用 第九周 微生物的合成代謝-能量的利用 9.1 支配生物合成的原則 9.2 CO2的光合固定 9.3 生物固氮 9.4 肽聚糖的合成 第十周 微生物的分子遺傳 1.1 發現DNA是遺傳物質的經典實驗(一) 1.2 發現DNA是遺傳物質的經典實驗(二) 1.3 細菌基因的分類和結構 1.4 細菌的轉錄 1.5 細菌的翻譯 第十一周 細菌基因表達的調控 2.1 基因表達調控的不同水平 2.2 轉錄起始的調控(一) 2.3 轉錄起始的調控(二) 2.4 轉錄延伸的調控 2.5 翻譯水平的調控 2.6 複雜細胞過程的調控 第十二周 遺傳變異的機制 3.1 DNA突變和分類 3.2 細菌突變株的檢測和分離 3.3 DNA損傷修復 3.4 轉座元件 3.5 細菌結合 3.6 細菌轉化 3.7 轉導 第十三周 微生物的分類與演化 13.1 微生物分類與三域說 13.2 微生物”種”的概念 13.3 微生物多樣性 13.4 微生物在生命演化中的地位 第十四周 微生物的生態與套用 14.1 微生物在不同環境中的分布 14.2 微生物參與的物質循環 14.3 食品微生物學 14.4 微生物技術與工業微生物學 14.5 套用環境微生物學 期末考試 |
第一周 緒論 1.1 微生物學研究對象簡介 1.2 微生物學發展史 1.3 微生物學主要分支 第二周 原核微生物 2.1細菌的一般特徵 2.2細菌的外部結構 2.3 細菌的內部結構 2.4 細菌營養物質的吸收 2.5 細菌的結構與功能 2.6古菌的結構特徵 第三周 真核微生物的細胞結構 3.1真核微生物的一般特徵 3.2真菌的結構特徵 3.3酵母菌的生殖與進化 3.4常見的黴菌及其特徵 第四周 病毒 4.1 病毒的概念 4.2病毒的結構 4.3病毒的繁殖 4.4溶原性 4.5常見病毒與疾病 第四周 病毒 第五周 微生物的營養生長和控制(一) 5.1 微生物的營養需求 5.2 微生物的營養類型 5.3 微生物的繁殖策略與細胞周期 5.4 環境因素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5.5 微生物在自然條件下的生長 第六周 微生物的營養生長和控制(二) 6.1 實驗室內微生物培養方法與生長曲線 6.2 測定微生物數量的方法 6.3 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 6.4 抗生素與微生物 第七周 微生物代謝概況 7.1 微生物代謝的重要原則與概念 7.2 ATP-主要的能量貨幣 7.3 電子傳遞與氧化磷酸化 7.4 代謝途徑 7.5 代謝調控 第八周 微生物的分解代謝-能量的釋放與儲存 8.1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 8.2 發酵作用 8.3 三羧酸循環 8.4 厭氧呼吸 8.5 光合作用 第九周 微生物的合成代謝-能量的利用 9.1 支配生物合成的原則 9.2 CO2的光合固定 9.3 生物固氮 9.4 肽聚糖的合成 第十周 微生物分子遺傳 10.1 發現DNA是遺傳物質的經典實驗(一) 10.2 發現DNA是遺傳物質的經典實驗(二) 10.3 細菌基因的分類和結構 10.4 細菌的轉錄 10.5 細菌的蛋白翻譯 第十一周 細菌基因表達調控 11.1 基因表達調控的不同水平 11.2 轉錄起始的調控(一) 11.3 轉錄起始的調控(二) 11.4 轉錄延伸的調控 11.5 翻譯水平的調控 11.6 複雜細胞過程的調控 第十二周 微生物遺傳變異 12.1 DNA突變和分類 12.2 細菌突變株的檢測和分離 12.3 DNA損傷修復 12.4 轉座元件 12.5 細菌轉化 12.6 細菌接合 12.7 細菌轉導 第十三周 微生物分類與演化 13.1 微生物的分類與三域說 13.2 微生物"種"的概念 13.3 微生物多樣性 13.4 微生物在生命演化中的地位 第十四周 微生物生態與套用微生物學 14.1 微生物在環境中的分布 14.2 微生物與元素循環 14.3 食品微生物學 14.4 微生物技術與工業微生物學 14.5 套用環境微生物學 |
課前預備
預備知識
學習資料
書名 | 作者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
《Prescott's Microbiology (9th Edition)》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