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學(2012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微生物學》是2012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微生物學
  • 作者:邱立友、王明道
  • ISBN:978-7-122-12258-2
  • 頁數:370頁
  • 出版時間:2012年1月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微生物學
所屬類別
教材 >> 本科 >> 本科生物
作者:邱立友、王明道 主編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書號:978-7-122-12258-2
開本:16 裝幀:平 版次:1版1次 頁數:370頁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介紹了微生物的形態構造、細胞結構、生理代謝、遺傳發育、生態環境、分類進化以及微生物在農業、工業、醫藥、能源和環境等領域的套用等。
本書可用作普通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供從事微生物領域的科研、生產、技術和管理人員參考。

目錄

第一章緒論1
一、什麼是微生物1
二、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1
三、微生物學的範疇4
四、微生物學的發展簡史4
五、微生物的特點9
六、微生物與我們11
本章小結13
思考題13
參考文獻14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15
第一節細菌的結構與功能15
一、細胞的形態、排列和大小15
二、細胞的構造17
三、細菌的繁殖35
四、細菌的群體形態35
五、細菌與疾病36
第二節放線菌37
一、放線菌的形態結構38
二、放線菌的繁殖40
三、放線菌的菌落特徵40
第三節藍細菌40
一、藍細菌的形態結構41
二、藍細菌的繁殖42
第四節其他原核微生物42
一、支原體42
二、立克次體43
三、衣原體44
四、螺旋體45
五、黏細菌45
第五節古菌46
一、古菌的細胞結構46
二、古菌的主要類群48
三、古菌與細菌和真核生物的特徵比較51
本章小結51
思考題52
參考文獻52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53
第一節真核微生物細胞的構造53
一、真菌的細胞構造53
二、真核微生物與原核微生物比較56
第二節酵母菌57
一、酵母菌的形態和大小57
二、酵母菌的細胞構造58
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59
第三節黴菌67
一、黴菌的菌絲67
二、黴菌的繁殖方式70
三、黴菌的菌落特徵72
四、常見的黴菌73
第四節蕈菌78
一、菌體結構79
二、形態特徵79
第五節黏菌80
一、概述80
二、黏菌的生活史81
三、黏菌的形態特徵81
四、黏菌的主要類群及其代表種類81
本章小結82
思考題83
參考文獻83
本章小結113
思考題113
參考文獻114
第五章微生物的營養 115
第一節微生物細胞的化學組成和所需營養物質115
一、微生物細胞的化學組成115
二、營養物質及其功能116
三、微生物的營養類型119
第二節營養物質進入細胞的方式122
一、吞噬作用122
二、滲透吸收作用122
第三節培養基124
一、配製培養基的原則124
二、培養基的種類及套用125
本章小結129
思考題130
參考文獻130
第六章微生物的新陳代謝131
第一節能量代謝131
一、ATP的結構131
二、ATP產生方式132
三、生物氧化145
四、能量利用和儲存148
第二節分解代謝148
一、葡萄糖的分解及丙酮酸的生成149
二、丙酮酸代謝的多樣性151
三、其他有機物的分解159
第三節合成代謝162
一、自養微生物CO2的固定162
二、生物固氮166
三、肽聚糖的生物合成170
四、微生物次級代謝產物的合成172
本章小結176
思考題176
參考文獻177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長及其控制178
第一節測定生長繁殖和獲得純培養的方法178
一、微生物生長的測定178
二、純培養的定義及分離方法182
第二節微生物生長所需的環境條件184
一、營養物質184
二、溫度184
三、氧氣和氧化還原電位186
四、氫離子濃度188
五、水分和滲透壓190
第三節微生物的生長191
一、微生物的個體生長191
二、細菌的群體生長192
三、絲狀真菌的群體生長196
四、細菌的二次生長、同步生長和連續培養197
第四節微生物培養法概論200
一、好氧培養方法200
二、厭氧菌的培養202
第五節微生物生長的控制204
一、控制微生物的物理方法205
二、控制微生物的化學方法210
本章小結217
思考題218
參考文獻218
第八章微生物遺傳219
第一節遺傳變異的物質基礎219
一、3個經典實驗220
二、遺傳物質在微生物細胞記憶體在的部位和方式222
三、DNA的結構224
四、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226
第二節基因突變和誘變育種232
一、基因突變232
二、突變與育種239
第三節基因重組和雜交育種247
一、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組247
二、真菌的基因重組255
第四節重組DNA技術258
一、目的基因的克隆259
二、重組體的篩選260
三、DNA的人工合成和擴增260
四、基因的定位誘變261
第五節菌種的衰退、復壯和保藏262
一、菌種的衰退與復壯262
二、菌種的保藏264
本章小結265
思考題266
參考文獻267
第九章微生物的分類和鑑定268
第一節微生物的分類單元和命名268
一、微生物的分類單元268
二、微生物的命名269
第二節微生物分類鑑定方法270
一、形態特徵270
二、生理生化反應271
三、血清學反應272
四、噬菌體分型272
五、細胞化學成分組成272
六、核酸的鹼基組成和分子雜交273
七、各種分類方法聯合套用276
第三節微生物分類系統介紹279
一、細菌分類和伯傑氏手冊279
二、安·貝氏真菌學詞典280
本章小結281
思考題282
參考文獻282
第十章微生物生態283
第一節微生物與生物環境間的相互關係283
一、微生物間的相互關係284
二、微生物與高等動植物間的相互關係289
第二節土壤微生物學與生物地球化學循環294
一、土壤微生物294
二、生物地球化學循環297
第三節水體微生物學與污水污物處理301
一、水體中的微生物301
二、污水污物的微生物處理304
本章小結308
思考題309
參考文獻309
第十一章傳染與免疫311
第一節傳染311
一、微生物侵染宿主312
二、微生物的病原特性313
第二節非特異性免疫315
一、表皮和屏障結構316
二、嗜菌作用316
三、炎症反應316
四、抗菌物質317
第三節特異性免疫318
一、抗原318
二、抗體322
三、細胞介導的免疫324
四、免疫學的實際套用326
本章小結329
思考題330
參考文獻330
第十二章套用微生物331
第一節食品微生物331
一、微生物與食品腐敗及食品保藏331
二、套用微生物生產食品337
第二節工業微生物343
一、發酵技術343
二、主要發酵工業產品347
第三節農業微生物352
一、微生物肥料352
二、微生物農藥355
三、微生物飼料357
四、食用菌359
第四節微生物在其他領域的套用361
一、生理活性物質361
二、微生物與能源開發363
三、微生物冶金364
四、微生物與環境保護365
本章小結366
思考題366
參考文獻366
附錄368
附錄1微生物學大事記368
附錄2微生物學研究獲得的諾貝爾獎369
附錄3常見微生物學名及其讀音370
一、微生物學名的發音370
二、常見微生物學名及讀音370
附錄4《伯傑氏系統細菌學手冊》第2版簡表37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