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微生物學(第8版)
- 作者:沈萍、陳向東
- ISBN:978-7-04-044495-7
- 類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 頁數:480頁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月25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面字數:800千字
成書過程
內容簡介
教材目錄
第1章 緒論 一、微生物和你 二、微生物學 三、微生物的發現和微生物學的發展 四、20世紀的微生物學 五、21世紀微生物學發展的特點和趨勢 第2章 微生物的純培養和顯微技術 第一節 微生物的分離和純培養 一、無菌技術 二、用固體培養基獲得純培養 三、用液體培養基獲得純培養 四、單細胞(孢子)分離 五、選擇培養分離 六、微生物的保藏技術 第二節 顯微鏡和顯微技術 一、顯微鏡的種類及原理 二、顯微觀察樣品的製備 第三節 顯微鏡下的微生物 一、細菌和古菌 二、真菌 三、藻類 四、原生動物 第3章 微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第一節 原核微生物 一、細胞壁 二、細胞壁以內的構造 三、細胞壁以外的構造 第二節 真核微生物 一、細胞壁 二、鞭毛與纖毛 三、細胞質膜 四、細胞核 五、細胞質和細胞器 第4章 微生物的營養 第一節 微生物的營養要求 一、微生物細胞的化學組成 二、營養物質及其生理功能 三、微生物的營養類型 第二節 培養基 一、配製培養基的原則 二、培養基的類型及套用 第三節 營養物質進入細胞 一、擴散 二、促進擴散 三、主動運輸 四、膜泡運輸 第5章 微生物的代謝 第一節 微生物產能代謝 一、異養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二、自養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三、能量轉換 第二節 耗能代謝 一、細胞物質的合成 二、其他耗能反應:運動、運輸和生物發光 第三節 微生物代謝的調節 一、酶活性調節 二、分支合成途徑調節 第四節 微生物的次級代謝與次級代謝產物 一、次級代謝與次級代謝產物 二、次級代謝的調節 第6章 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及其控制 第一節 細菌的個體生長 一、染色體DNA 的複製和分離 二、細胞壁擴增 三、細菌的分裂與調節 第二節 微生物生長的測定 一、 計數法 二、 重量法 三、 生理指標法 第三節 細菌的群體生長繁殖 一、生長的規律 二、生長的數學模型 三、連續培養 第四節 真菌的生長繁殖 一、絲狀真菌的生長繁殖 二、酵母菌的生長繁殖 第五節 環境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一、 營養物質 二、 水活度 三、溫度 四、pH 五、 氧 第六節 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控制 一、控制微生物的化學物質 二、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 第7章 病毒 第一節 概述 一、病毒的特點和定義 二、病毒的宿主範圍 三、病毒的分類與命名 第二節 病毒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病毒的分離與純化 二、病毒的測定 三、病毒的鑑定 第三節 毒粒的性質 一、毒粒的形態結構 二、毒粒的化學組成 | 第四節 病毒的複製 一、病毒的複製周期 二、病毒感染的起始 三、病毒大分子的合成 四、病毒的裝配與釋放 第五節 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 一、非增殖性感染的類型 二、缺損病毒 第六節 病毒與宿主的相互作用 一、噬菌體感染對原核細胞的影響 二、病毒感染對真核細胞的影響 三、機體的病毒感染 第七節 亞病毒因子 一、類病毒 二、衛星病毒 三、 衛星核酸 四、朊病毒 第八節 病毒舉例 一、人免疫缺陷病毒 二、SARS 冠狀病毒 三、禽流感病毒 四、肝炎病毒 第8章 微生物遺傳 第一節 遺傳的物質基礎 一、DNA 作為遺傳物質 二、RNA 作為遺傳物質 三、朊病毒的發現和思考 第二節 微生物的基因組結構 一、大腸桿菌的基因組 二、釀酒酵母的基因組 三、詹氏甲烷球菌的基因組 四、泛基因組 五、宏基因組及宏基因組學 第三節 質粒和轉座因子 一、質粒的分子結構 二、質粒的主要類型 三、質粒的不親和性 四、轉座因子的類型和分子結構 五、轉座的遺傳學效應 第四節 基因突變及修復 一、基因突變的類型及其分離 二、基因突變的分子基礎 三、DNA損傷的修復 第五節 細菌基因轉移和重組 一、細菌的接合作用 二、細菌的轉導 三、細菌的遺傳轉化 四、基因組測序 第六節 真核微生物的遺傳學特性 一、酵母菌的接合型遺傳 二、酵母菌的質粒 三、酵母菌的線粒體 四、絲狀真菌的準性生殖 第七節 微生物育種 一、誘變育種 二、代謝工程育種 三、體內基因重組育種 四、DNA Shuffling 技術 第9章 微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 第一節 轉錄水平的調控 一、操縱子的轉錄調控 二、分解代謝物阻遏調控 三、細菌的應急反應 四、通過σ 因子更換的調控 五、信號轉導和二組分調節系統 六、λ 噬菌體溶原化和裂解途徑的轉錄調控 第二節 轉錄後調控 一、翻譯起始的調控 二、mRNA的穩定性 三、稀有密碼子和重疊基因調控 四、反義RNA 調控 五、翻譯的阻遏調控 六、ppGpp對核糖體蛋白質合成的影響 七、細菌蛋白質的分泌調控 第三節 古菌的轉錄及其調控 一、古菌的基本轉錄裝置 二、古菌的轉錄調控 第四節 細菌的群體感應調節 第10章 微生物與基因工程 第一節 基因工程概述 一、歷史回顧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 三、微生物與基因工程的關係 第二節 基因的分離、合成與誘變 一、從基因文庫或cDNA 文庫分離基因 二、基因的化學合成 三、PCR擴增基因及定位誘變 第三節 微生物與克隆載體 一、原核生物克隆載體 二、真核生物克隆載體 三、人工染色體 第四節 基因克隆操作 一、 微生物與基因工程工具酶 二、外源基因與載體的體外連線 | 三、克隆載體的宿主 第五節 外源基因導入及目的基因篩選鑑定 一、外源基因導入宿主細胞 二、目的基因克隆的篩選與鑑定 第六節 克隆基因在細菌中的表達 一、克隆基因的轉錄調節 二、克隆基因的翻譯調節 三、克隆基因的表達產物 第七節 基因工程的套用及展望 一、基因工程藥物 二、基因治療 三、轉基因植物 四、轉基因動物 五、基因工程研究展望 第11章 微生物的生態 第一節 生態環境中的微生物 一、微生物生命系統的層次 二、生境中微生物的基本特點 三、陸生生境的微生物 四、水生生境的微生物 五、大氣生境的微生物 六、污染環境下的微生物 七、極端環境下的微生物 八、動物體中的微生物 九、植物體中的微生物 十、 工農業產品上的微生物及生物性霉腐的控制 十一、基礎研究方法 第二節 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與作用 一、生態系統中微生物的角色 二、微生物與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三、微生物的生物修復 第三節 人體微生物及病原微生物的傳播 一、人體微生物 二、病原微生物通過水體的傳播 三、病原微生物通過食物的傳播 四、病原微生物通過土壤的傳播 五、病原微生物通過空氣的傳播 第四節 微生物分子生態學 一、新的研究平台 二、新的研究技術 三、新的理論框架 四、新的研究成果及套用 第五節 微生物與環境保護 一、微生物對污染物的降解與轉化 二、重金屬的轉化 三、污染介質的微生物處理 四、污染環境的生物修復 五、環境污染的微生物監測 六、退化生態系統的生物修復 第12章 微生物的進化、系統發育與分類鑑定 第一節 生物進化計時器 一、進化計時器的選擇 二、rRNA基因作為生物進化的計時器 三、rRNA基因序列與生物進化 四、系統發育樹 五、三域生物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 原核生物的分類 一、分類單元及其等級 二、原核生物種的概念 三、分類單元的命名 四、細菌分類和伯傑氏手冊 第三節 真菌的分類 第四節 微生物系統學的研究內容與方法 一、多相分類學 二、表型特徵 三、化學組分分析 四、DNA/RNA 分子 五、遺傳重組 第五節 微生物的快速鑑定與分析技術 一、生理生化鑑定系統 二、快速、自動化的微生物檢測儀器與設備 三、現代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技術的套用 四、生物信息學在微生物系統學中的套用 第13章 微生物物種的多樣性 第一節 細菌的多樣性 一、細菌系統發育總觀 二、革蘭氏陰性菌 三、革蘭氏陽性菌[厚壁菌門] 四、放線菌(Actinobacterium)[ 放線菌門] 五、光合細菌 六、化能無機營養細菌 七、有附屬物、無附屬物芽殖和非芽殖的細菌 八、鞘細菌、滑行細菌和黏細菌 九、趨磁細菌 第二節 古菌的多樣性 一、古菌系統發育總觀 二、極端嗜鹽古菌 三、產甲烷古菌 四、無細胞壁的古菌 五、還原硫酸鹽古菌 六、超嗜熱古菌 七、微生物生存的溫度極限 八、古菌是地球早期的生命形式嗎? | 第三節 真核微生物的多樣性 一、真核微生物系統發育總觀 二、單細胞藻類 三、真菌 四、黏菌 五、原生生物 第四節 微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 一、生物多樣性的國際公約 二、微生物資源的特點 三、微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 第14章 感染與免疫 第一節 感染的一般概念 一、感染的途徑與方式 二、微生物的致病性 第二節 宿主的非特異性免疫 一、生理屏障 二、體液因素 三、細胞因素 四、炎症 第三節 宿主的特異性免疫 一、特異性免疫的一般概念 二、抗原和抗體 三、B 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 四、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 五、克隆選擇和免疫耐受性 第四節 抗感染免疫 一、病毒感染與免疫 二、細菌感染與免疫 三、聯合抗感染免疫 第五節 免疫病理 一、超敏反應 二、自身免疫病 三、移植免疫 四、免疫缺陷 五、腫瘤免疫 第六節 免疫學的實際套用 一、抗體的製備及套用 二、免疫學技術 三、免疫預防 第15章 微生物生物技術 第一節 微生物產業的菌種和發酵特徵 一、生產菌種的要求和來源 二、大規模發酵的特徵 第二節 微生物產業的發酵方式 一、連續發酵 二、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發酵 三、固態發酵 四、混合培養物發酵 第三節 微生物產業的主要產品 一、微生物生產的食品和飲料 二、微生物生產的醫藥產品 三、微生物製造的生物基化工、輕紡產品 四、微生物生產的環保產品 五、微生物生產的農業、林業產品 第四節 微生物生物技術的廣泛套用 一、 微生物能源 二、微生物冶金 三、石油工業中的微生物生物技術 四、微生物感測器和DNA 晶片 五、微生物塑膠、功能材料和生物計算機 六、海洋和宇航中微生物生物技術的套用 第五節 微生物生物技術的安全性風險評價和管理 主要參考書目 常見微生物名稱索引 常見微生物學名詞索引 |
教學資源
- 課程資源
數字課程名稱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內容提供者 |
---|---|---|---|
“微生物學(第8版)”數字課程(基礎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 | 2015年12月 | 沈萍、陳向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