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拜

彼得·德拜

美國物理化學家。1884年3月24日出生於荷蘭。1901年進入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學習電氣工程,1905 年獲電子工程師學位,因他通過偶極矩研究及x 射線衍射研究對分子結構學科所作貢獻而於1936 年獲諾貝爾化學獎金。1966年11月2日逝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彼得·約瑟夫·威廉·德拜
  • 外文名:Peter Joseph William Debye
  • 出生地:荷蘭馬斯特里赫特
  • 出生日期:1884年3月24日
  • 逝世日期:1966年11月2日
  • 職業:化學家
  • 畢業院校:亞琛科技大學,慕尼黑大學
  • 主要成就德拜模型
    德拜鬆弛
    諾貝爾化學獎(1936年)
人物簡介,雙重稱號,主要研究,簡歷,主要貢獻,所獲獎章,母校簡介,得意門生,

人物簡介

德拜(Debye,PeterJosephWilhelm)荷蘭-美國物理化學家。1884年3月24日生於荷蘭馬斯特里赫特; 1966年11月2日卒於紐約州伊薩卡。德拜在亞琛大學求學時原來是學電機工程的,1905年在那個學科獲得學位。可是他轉學物理,在慕尼黑大學索末菲的指導下進行研究並於1908年獲得博士學位。1911年他繼愛因斯坦受聘為蘇黎世大學任教。他兼學了電機工程物理,而他的第一個重要研究是對偶極矩的理論處理,偶極矩是電場對結構上一部分帶有正電荷而另一部分帶有負電荷分子在取向上的影響的量度。(為了紀念德拜,偶極矩的單位稱為德拜。)1916年德拜推進了布喇格父子的研究工作,並證明X射線分析不僅能適用於完整晶體而且也適用於固體粉末,這種固體粉末是在所有可能的方面上取向的微小晶體的混合物。最引人注目的也許是德拜擴展了阿里紐斯溶液電離的研究工作。按照阿里紐斯的說法,電解質(包括大多數無機鹽)溶解時成為帶正電荷和帶負電荷的離子,但不一定完全離解。然而德拜卻堅持認為大多數鹽(例如氯化鈉)必然是完全電離的,因為X射線分析證明它們在溶解之前就以離子形式存在於晶體之中。德拜提出,每一個正離子被負電荷占優勢的離子云所圍繞,同時每一個負離子又被正電荷占優越的離子云所圍繞。每一種類型的離子受到帶相反電荷離子的“拖引”,這樣看來溶液好象不完全離解而實際上卻不是這樣。1923年他研究出表達這個現象的數學式,而所謂德拜-許克爾理論(以他和他的一位同事命名)是現代闡明溶液性質的關鍵。主要由於德拜在偶極矩方面的研究工作,他獲得1936年諾貝爾化學獎金。1935年德拜成為柏林威兼皇家物理研究所(後來命名為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所長,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的處境逐漸變得困難了。1939年納粹政府命令他加入德國籍。他拒絕了並回到荷蘭。1940年他的祖國被希特勒軍隊入侵之前兩個月,他來到美國在康奈爾大學講課。後來他就留在那裡擔任了化學教授和康奈爾大學化學系系主任的職務,一直到1952年退休。1946年他成為美國公民
彼得·德拜彼得·德拜

雙重稱號

德拜是出生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的美國籍科學家。他那個時期的科學研究,是不能把物理化學絕對分開的。他在物理化學領域的研究成就使他無愧於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的雙重稱號,就像許多偉大的科學家都是 數學家一樣。 1910 年,德拜就開始研究在各種介質中的傳播問題,並探討了各種效應,得出了相應的結論。這一些問題的研究為光學研究的發展,甚至為雷射 技術開闢新的套用領域打下了基礎。甚至為漢塞爾的光導纖維構想開拓了思路。
彼得·德拜彼得·德拜
德拜在德國亞琛大學求學時學習電機工程,後在慕尼黑大學轉學物理,並於1908 年獲得博士學位,他 1911 年繼愛因斯坦之後受聘為蘇黎世大學理論物理教授,此後在萊比錫和柏林大學任教。
德拜的第一個重要的研究是對偶級矩的理論處理。人們為了紀念德拜, 把偶極矩單位稱為“德拜”。
由於在偶極矩方面的研究成就,瑞典皇家科學院把 1936 年度的諾貝爾化 學獎授給了德拜

主要研究

德拜早期從事固體物理的研究工作。1912年他改進了愛因斯坦的固體比熱容公式,得出在常溫時服從杜隆珀替定律,在溫度T→0時和T3成正比的正確比熱容公式。他在導出這個公式時,引進了德拜溫度ΘD的概念。每 種固體都有自己的ΘD值。當TD時,固體的熱學性質量子效應顯著;T?ΘD時,量子效應可以忽略(見德拜模型)。1916年他和P.謝樂一起發展了M.von勞厄用X射線研究晶體結構的方法,採用粉末狀的晶體代替較難製備的大塊晶體。粉末狀晶體樣品經X射線照射後在照相底片上可得到同心圓環的衍射圖樣(德拜謝樂環),它可用來鑑定樣品的成分,並可決定晶胞大小。1926年德拜提出用順磁鹽絕熱去磁致冷的方法,用這一方法可獲得1K以下的低溫。德拜在鹽溶液極化分子、分子偶極矩和分子結構理論方面也有重要的貢獻。他定量地研究了溶質與溶劑分子間的聯繫,解釋了稠密溶液中的一些反常現象。他在分子極化方面的工作,使人們對分子中原子排列的認識有了飛躍。在溶液理論中他引入一個被稱為德拜長度的特徵長度,描述了一個正離子的電場所能影響到電子的最遠距離。德拜長度現在已成為溶液理論等離子體物理中的一個基本物理量。 由於在X射線衍射和分子偶極矩理論方面的傑出貢獻,德拜獲得了1936年諾貝爾化學獎。
彼得·德拜彼得·德拜

簡歷

彼得·德拜美籍物理化學家。1884年3月24日生於荷蘭馬斯特里赫特,1966年11月2日卒於美國紐約州伊 薩卡。1905年畢業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獲電機工程師學位。隨後赴慕尼黑大學做A.索末菲的助手,1910年獲博士學位。1911年在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任理論物理學教授。1912年回國,任烏得勒支大學教授。1914~1920年,任哥廷根大學實驗物理學和理論物理學教授。1920年回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任實驗物理學教授和物理研究所所長。1927年去萊比錫大學,任實驗物理所所長。1935年去柏林主持改建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1940年到美國任康奈爾大學化學系主任。1946年加入美國籍,1952年退休。1966年逝世。
彼得·德拜彼得·德拜

主要貢獻

偉大的科學家們在一起—彼得·德拜(二徘左一)
1.發現了原子比熱與溫度間關係的規律,對熱力學第三定律起了重要作用。
2.提出了"德拜比熱式",奠定了電解質偶極理論。
彼得·德拜彼得·德拜
3.1916年與謝勒合作,提出了用X射線粉末照相測定晶體結構的方法。
4.提出了強電解質溶液的離子互吸理論,即德拜-休克爾理論。還建立了德拜-休克爾-翁薩格電導理論。
5.提出了分子偶極矩概念及其測定方法,偶極矩單位就用德拜的名字命名的。
6.通過對偶極矩、X射線和氣體中電子的衍射的研究來了解分子結構,獲1936年諾貝爾化學獎。
7.他還辛勤培養學生,在學生中L·C·鮑林和L·翁薩格先後獲諾貝爾獎。

所獲獎章

1:吉布斯獎章
2:尼科爾斯獎章
3:普里斯特利獎章

母校簡介

亞琛工業大學
亞琛工業大學位於北萊茵-威斯伐倫州,成立於1870年,是德國最負盛名的理工科大學之一。目前學校學生3.5萬餘人,包括4368名外國留學生教授322名。另外還有260個研究所展示了這個大學雄厚的科研實力。一流的教育水平造就了一流的學校,現在許多外國著名公司如愛立信福特飛利浦、聯合科技等都在亞琛建立了分部三菱也在亞琛附近建立了它的歐洲半導體中心以吸收人才,微軟的德國研究院也設在亞琛。 亞琛工業大學理工科實力強勁,電子機械製造方面排名一直名列德國第一,計算機建築物理等學科也在德國大學排行榜上位列三甲。為了適應當前國際需要,亞琛工業大學在堅持以往一貫傳統的同時,新開了一批碩士學位專業(Masterstudiengang),使大學在國際競爭中保持優勢。

得意門生

萊納斯·鮑林(LinusCarlPauling,1901年2月28日-1994年8月19日),美國著名化學家,量子化學和結 構生物學的先驅者之一。1954年因在化學鍵方面的工作取得諾貝爾化學獎,1962年因反對核彈在地面測試的行動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成為兩位獲得諾貝爾獎不同獎項的人之一(另一人為居里夫人)。其後他主要的行動為支持維他命C在醫學的功用。鮑林被認為是20世紀對化學科學影響最大的人之一,他所撰寫的《化學鍵的本質》被認為是化學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他以量子力學入手分析化學問題,結論卻以直觀、淺白的概念重新闡述,即便未受量子力學訓練的化學家亦可利用準確的直觀圖像研究化學問題,影響至為深遠,比如他所提出的許多概念:電負度共振理論價鍵理論混成軌域蛋白質二級結構等概念和理論,如今已成為化學領域最基礎和最廣泛使用的觀念。
彼得·德拜的門生鮑林彼得·德拜的門生鮑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