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簡介
張雲龍(1911年-2006年),福建省永定縣湖雷鄉人。1929年參加永定縣赤衛大隊,1930年編入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一軍團總部通訊排長,1934年進入公略學校學習,後留校任政治指導員。同年九月調國家保衛局學習,此後歷任紅三軍團保衛局偵察科科員,紅三軍團十三團副特派員,軍委警衛團三連指導員、連長。參加了中央蘇區的反“圍剿”作戰和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陝北後,進入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學習。抗日戰爭時期,調任新四軍軍部偵察參謀、第一支隊司令部偵察參謀,新四軍軍部特種參謀。皖南事變後,歷任新四軍軍部特務團參謀長,新四軍第一師三旅七團副團長,率部參加了車橋戰役和開闢蘇南抗日根據地的鬥爭。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新四軍第一師第三旅八團團長、華中野戰軍第八縱隊22旅64團團長,一師三旅參謀長,二旅代理旅長,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第十六師師長,第三野戰軍第七兵團第23軍68師師長等職。參加了萊蕪、淮海、渡江和上海等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七兵團第23軍參謀長。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志願軍第23軍參謀長,第24軍第一副軍長兼參謀長。回國後歷任第24軍代軍長、軍長,北京軍區副參謀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等職。為軍區部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做出了貢獻。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79年離職休養,2006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職業生涯
一九二九年參加縣赤衛大隊,1930年被調入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一軍團總部通訊排長。1934年進入公略學校學習,後留校任政治指導員。同年九月調國家保衛局學習。後任
紅三軍團保衛局偵察科科員,紅三軍團十三團副特派員,軍委警衛團三連指導員、連長。參加了
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陝北後,進入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學習。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軍部偵察參謀、第一支隊司令部偵察參謀,新四軍軍部特種參謀。
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軍部特務團參謀長,
新四軍第一師三旅七團副團長。率部參加了
車橋戰役。解放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一師第三旅八團團長、第三旅參謀長,
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第十六師師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七兵團第二十三軍六十八師師長。參加了萊蕪、淮海、渡江和上海等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兵團第二十三軍參謀長、第二十四軍副軍長兼參謀長、軍長,
北京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北京軍區副
司令員。當選為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革命生涯
走出客家土樓,踏上軍旅生涯
張雲龍,福建
永定縣湖雷鄉人,1910年11月30日,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4歲當蓬船工人。張老的家鄉永定是聞名中外的客家土樓之鄉,湖雷離永定縣城僅20多里路,湖雷的下寨村有著許多土樓,其中“馥馨樓”給他的印象最深,據說建於唐代,是永定最古老的土樓之一。由於蓬船經常外出跑碼頭,船工隊伍較早接受先進思想。1926年張雲龍就參加
反帝大同盟,任永定縣蓬船工會工人糾察隊隊長。1927年“八一”
南昌起義部隊進入永定時,他參加縣赤衛大隊。1929年5月,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挺進到閩西,他參加建立區、鄉
蘇維埃政權的工作。7月,成為永定縣獨立團戰士。1930年11月,他被調入閩西紅軍第十二軍,歷任
紅十二軍三十四師一○○團通訊員、通訊班長、副排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9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他於1932年入
瑞金紅軍步兵學校學習,畢業後任紅一軍團總部通訊排長。1934年又入紅軍公略學校學習,畢業後留校任政治指導員。9月他調國家保衛局學習,10月任紅三軍團保衛局偵察科科員。參加了中央根據地一至五次反“圍剿”。長征途中,1935年1月,他參加了攻打
婁山關的戰鬥和二進
遵義城及
四渡赤水的戰鬥。2月,他任紅三軍團五師十三團副特派員。紅軍到達陝北後,1936年1月,他任中央警衛團一營三連指導員,6月任連長。9月,他在
瓦窯堡戰鬥中率部粉碎敵人的襲擊,保衛了中央軍委機關的安全。12月,被調入
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奔赴新四軍、轉戰皖浙贛
1937年9月,張雲龍
抗日軍政大學畢業時,黨中央選調一批經過長征考驗,具有良好軍政素質的營、團幹部到
新四軍工作,他被選派到新四軍軍部司令部任偵察參謀。1938年1月,張雲龍任
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部偵察參謀,他隨同支隊司令員陳毅由南昌出發到皖浙贛邊動員和組織紅軍游擊隊集結整編。1938年6月,張雲龍按照陳毅的指示,在
蘇南茅山地區爭取、團結國民黨紀振綱等開明士紳,擴大抗日隊伍,他在延陵地區組織發展
地方武裝成立了一個100多人的游擊隊,發展到數百人的延陵獨立支隊,參與創建以茅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積極開展游擊戰爭。
1939年2月,
周恩來副主席到皖南新四軍軍部視察工作,周副主席返回延安時,新四軍軍部把護送周副主席的任務交給張雲龍,他帶領一個手槍排翻山越嶺、涉水過溪,安全地護送周副主席到達目的地,受到首長的稱讚。
1939年9月,張雲龍任新四軍軍部特種參謀。1941年初,在皖南事變極其艱難的情況上,他奉新四軍
周子昆副參謀長之命,臨危不懼,果斷機智地組織、指揮部分直屬部隊與數倍之敵浴血奮戰,巧妙地率領200餘名新四軍官兵突出敵人重圍,為保存新四軍有生力量做出了重要貢獻。12月,張雲龍任新四軍軍部特務團參謀長;1943年9月曆任新四軍第一師第三旅第七團副團長、團長,在師長
粟裕指揮下,他率領這支擁有3000多
人民子弟兵的英雄部隊參加了1944年3月車橋戰役,完成攻占
車橋鎮日偽軍據點的任務,創造了華中生俘日軍新紀錄;他參與指揮望直港伏擊戰,給日軍以重創;6月23日,他參與指揮第七團在
如皋中部耙齒靈附近與拼茶出動的日偽軍500餘人遭遇時,與日偽軍激戰3小時,全殲日軍一個中隊,擊斃日軍中隊長加藤以下100餘人,俘日軍小隊長以下14人,殲滅偽軍300餘人。受到新四軍總部的通令嘉獎,載入新四軍抗日戰爭史冊。
1939年12月,張雲龍率第七團隨新四軍第一師師長粟裕執行南進任務,在浙西
長興地區與
新四軍第六師第十六旅會師。1945年1月中旬,
新四軍蘇浙軍區成立,粟裕任司令員兼政委,三旅整編為蘇浙軍區第三縱隊,張雲龍任第三縱隊第七支隊副支隊長,參加
天目山三次反頑戰役。第一次反頑作戰,國民黨第三戰區糾集蘇浙皖挺進軍、
忠義救國軍共5個團兵力,由天目山、孝豐地區,向第七支隊進攻。張雲龍協助支隊長
譚知耕指揮部隊全線出擊,在新四軍第一縱隊配合下,經五天激戰,殲滅頑軍1700餘人,乘勝解放了孝豐城,控制天目山北部地區。在第二次反頑作戰中,新四軍蘇浙軍區部隊反擊頑軍12個團對孝豐城的進攻,第七支隊勇猛穿插迂迴頑軍第五十二師一五六團於
黃泥沖,在兄弟支隊協同下,包圍全殲該團團部及其二個營,並乘勝解放
臨安城,控制了東西天目山,取得第二次反頑戰役的勝利。5月下旬,頑軍第三次向蘇浙軍區部隊大舉進攻,第七支隊奉命 與第一縱隊一支隊、第四縱隊十支隊協同作戰,向頑軍第七十九師反擊,經3晝夜激戰,於6月2日占領新登城。6月4日,第七支隊與兄弟部隊奉命主動撤離新登、臨安,誘敵深入,在
運動戰中消滅頑軍有生力量,取得了第三次反頑戰役的勝利。
戰略反攻,捷報頻傳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後,新四軍第三縱隊奉命向
溧陽、
宣城一線挺進,向日偽軍展開戰略反攻,此時,張雲龍任第三縱隊第八支隊支隊長,他率第八支隊攻擊張渚,殲偽軍300餘人;攻克寧杭公路上的川埠鎮,殲偽軍一個連。10月上旬第三縱隊奉命撤離蘇南。此時,盤踞在常州以北地區的偽警備第六縱隊攔阻新四軍渡江。為了打開北上通路,張雲龍率第八支隊在
魏村及其以南地區,與縱隊特務團全殲偽警備團,俘偽軍數百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和偽幣。11月,新四軍蘇浙軍區北移部隊和原蘇中、
淮北軍區部隊編成
華中野戰軍,粟裕任司令員。第三縱隊整編為新四軍華中野戰軍第八縱隊,張雲龍任第六十四團團長。12月中旬,第八縱隊奉命由
淮安地區南下攻殲高郵之敵。張雲龍率第六十四團從高郵城西北角登上城垣,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
白刃格鬥,打垮敵人多次反撲,鞏固擴大了突破口。在第六十六團協同下,一舉攻進日軍旅團司令部,迫使日軍高郵城最高司令官岩奇大佐率部投降,戰鬥勝利結束。1946年5月3日,第八縱隊移駐江蘇如皋地區休整時,奉命改編為新四軍華中野戰軍第一師,轄第一、第三旅共6個團。張雲龍任第三旅副旅長兼參謀長、代旅長,下轄第七、第八、第九團。
1946年7月,國民黨12萬大軍向華中
解放區進攻,解放戰爭開始。13日,新四軍華中野戰軍以3萬人的兵力發起蘇中戰役,14日,首戰宣家堡。第三旅殲滅宣家堡守敵
蔣軍第八師的第五十六團及山炮營共3200餘人;7月18日再戰如皋東南,第三旅殲敵6400餘人;8月10日參加
李堡戰鬥,全殲據守李堡之敵3500餘人。
1946年12月下旬,第一師各部隊奉命北上山東作戰,於1947年1月,第三旅與友鄰部隊密切協同,殲滅蔣軍第二十六師與第三十三軍和第一快速縱隊。隨後,第一師奉命攻殲棗莊、
齊村之敵,第三旅在代旅長張雲龍指揮下,突擊和爆破敵構築的集團堡群和各種障礙物,組織步炮協同,打開突破口,迅速向縱深發展,猛攻敵核心陣地,全殲頑抗之敵。俘蔣軍中將師長以下7700餘人,繳獲
榴彈炮、
山炮19門,輕重機槍240餘挺。
萊蕪大捷,活捉李仙洲
1947年1月下旬,
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合編為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2月,張雲龍被調任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任第十六師師長。10月,他率部參加
萊蕪戰役,於16日進至萊蕪西南地區,擔任圍殲進占萊蕪吐絲
口鎮的蔣軍
李仙洲集團第十二軍新三十六師二個團,並切斷萊蕪城之退路。
臨沂,是華東解放區的首府。保衛臨沂,是全區軍民的希望。當時一說放棄,許多人思想不通。敵人則得意忘形,狂妄不可一世。國民黨宣傳部長
彭學沛在南京叫喚:“攻占臨沂為國軍的魯南決戰的空前大勝。”
陳誠更是大吹大擂:“
陳毅殘部已無力與國軍作戰,欲與劉、鄧部會合,國軍正追剿中。山東之大局指日可定。”其實,這時我華東野戰軍主力正日夜兼程地開往萊蕪、
新泰一帶。
坐鎮濟南的“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發覺我軍主力有北上萊蕪、新泰的跡象,即令剛進占新泰的李仙洲部急速回師。我們獲悉,自然又著急起來,深恐北邊這一仗也打不上了。但事實卻是,我軍在運河架橋和主力迅速西進北上,這一招早把陳誠迷惑住了。他斷定:“華東共軍迭經重創,無力與國軍決戰,企圖偷渡運河與劉、鄧部會師。”因此不顧王耀武的主張,要李仙洲堅決重占新泰,向
蒙陰進擊,切斷我們西退之路。還說什麼:“殲滅華東共軍主力在此一舉。”李仙洲無奈,不得不再命四十六軍和七十三軍重新趕回新泰和顏莊地區。正當敵人六七萬人往返“遊行”之際,我華野大軍已由遠道趕來,包圍了新泰、萊蕪之敵——李仙洲集團。20日晚,張雲龍率部從吐絲口鎮南門、西門突破進入鎮內,與敵反覆進行逐街、逐巷、逐屋爭奪,迫敵退入鎮東北大廟內,張雲龍指揮第十六師對被圍之敵連續發動攻勢,迫敵出鎮進入六縱預設之袋形陣地。
經過連日激戰,萊蕪城東、
南和西邊的重要高地皆被我軍占領。敵人雖不斷頑抗,但越來越無望了。
王耀武命李仙洲率部向北突圍,向濟南靠攏。空軍總司令周至柔親自指揮大批飛機轟炸、掃射,妄想給李仙洲打開一條生路。但李仙洲已感覺無補於事,所以在給王耀武的信中悲鳴道:北撤部隊能否安全和勝利,“只祈上帝保佑。”
李仙洲接到王耀武的命令後,於二月二十三日晨率七十三軍和四十六軍的人馬,亂紛紛的離開萊蕪,分成三路鑽進萊蕪以北,吐絲以南,南北不到二十里、東西約五六里的狹長山溝里。事先埋伏在兩側的戰士們,根據華野首長的指示,以最大的克制,一直等到敵人全部離開萊蕪城。這時,一聲令下,我各縱隊的大炮、機槍、步槍、手榴彈,一齊開火。敵先頭部隊又遭到吐絲口附近我六縱隊的迎頭痛擊。敵人頓時騾馬亂竄,車輛狂奔,建制混亂,再也不能有組織地抵抗了。我軍乘機從四面發起攻擊,將敵切成數段。經過六個鐘頭的激戰,全殲突圍之敵。這次戰役,我軍殲滅了敵人兩個軍另一個師,李仙洲本人也被生俘。李仙洲被俘之後,不勝感慨地說:“我早知道你們要找到我頭上來,可他們一定要我來碰!”
攻克孟良崮,炮擊“紫石英”
張雲龍在指揮進攻吐絲口鎮的戰鬥中,身負重傷。他傷愈後於5月參加
孟良崮戰役,率第十六師首先阻擊敵第二十五師增援,而後隨縱隊攻克孟良崮,殲滅敵整編第七十四師,擊斃敵師長
張靈甫,殲敵5000多人。7月張雲龍率部參加臨駒、
南麻戰役;1948年6月率部參加瞧杞戰役攻克楊拐戰鬥;
淮海戰役中,他率第十六師參加
彭莊戰鬥和碾莊圩戰鬥,擔任攻堅任務,殲敵3400人,活捉敵一○○軍副軍長及參謀長等1500餘人,繳獲大量武器,並擊落飛機一架,受到縱隊的嘉獎。
1949年1月,
華東野戰軍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4月,張雲龍調任第三野戰軍第二十三軍第六十八師師長。
渡江戰役中,他率部在
蘇北泰興地段準備渡江突破敵
江陰防線。4月21日,英帝國主義悍然出動巡洋艦“紫石英號”等四艘軍艦,兩次駛入我軍渡江江面,公然炮擊解放軍第六十八師陣地,造成渡江突擊團長、政委、參謀長等多人傷亡。張雲龍當機立斷,指揮第六十八師炮兵奮起還擊,打得英艦狼狽逃竄,英艦“紫石英號”中彈起火,被迫停留於鎮江附近江中,後被渡江部隊俘獲。21日晚,渡江戰役開始,張雲龍指揮第六十八師第二○二團在下開沙登入成功,全殲該島守敵。23日,張雲龍率部於金壇縣
白塔鎮殲蔣軍第五十二軍一個營,並擊潰由
丹陽南竄黃堰橋的國民黨江蘇省保全旅,俘少將旅長兼丹陽縣長王公長以下600餘人。28日,張雲龍率部在追殲逃敵時,於29日晨進至浙江長興
泗安鎮以北之流洞橋地區,配合友鄰部隊圍殲逃敵,俘蔣軍少將師長以下5000餘人;30日,第六十八師奉命向杭州方向急進。5月3日,杭州守敵懾於被殲,棄城南逃,第六十八師乘勝進占杭州,並擔任杭州市區警備任務。5月20日,第二十三軍奉命參加上海戰役,張雲龍率第六十八師於蘇州河北季家弄、楊家宅一線,殲蔣軍交警總隊1400餘人,截獲60餘車的黃金和銀元,取得輝煌戰績;11月3日,張雲龍率第六十八師參加解放
舟山戰役,於17日登入
定海本島,20日
舟山群島全部解放。
1950年11日,張雲龍任第二十三軍參謀長,1952年9月入
軍事學院學習,1955年2月,任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四軍第一副軍長兼參謀長,兩次赴朝作戰,為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就在1955年,他被授於少將軍銜。1956年4月,張雲龍任第二十四軍軍長,1946年5月,任北京軍區副參謀長,1969年10月,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主要貢獻
紅軍勇士
1910年11月,
雲龍同志出生於福建永定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1925年起參加革命活動,1927年擔任
永定縣篷船工會糾察隊隊長、委員長。1929年初,
毛澤東、
朱德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由
井岡山來到閩西永定後,雲龍同志參加了紅軍,1931年9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他作戰勇敢,機智靈活,先後被選調到紅軍步兵學校和紅軍公略學校學習,畢業後留校任指導員,參加了
中央革命根據地一至五次反“圍剿”戰爭,多次完成重要任務。1934年10月,雲龍同志任紅一方面軍三軍團保衛局偵察科科員,後任紅十三團副特派員,隨
中央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參加攻打婁山關、二進遵義城、四渡赤水河等戰鬥,
翻雪山過草地,一路征戰。1935年2月,在突破
天全河戰鬥中,為奪取被反動民團封鎖的鐵索橋,雲龍同志親率15名紅軍突擊隊員,游過100多米寬的冰冷的天全河,打垮守橋敵軍,攻占鐵索橋,確保了中央紅軍主力部隊順利通過。1936年9月,敵人騎兵偷襲瓦窯堡中央軍委機關,時任軍委警衛團連長的雲龍同志率警衛連與敵拼搏血戰,保衛了中央軍委機關的安全。1936年12月,他被選調到延安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學習。
鐵軍英豪
1937年9月,黨中央從延安中國人民抗日
紅軍大學選調一批經過長征考驗,具有良好軍政素質的營、團級幹部參加新四軍組建工作。雲龍同志被選派到新四軍軍部任偵察參謀,後到新四軍一支隊司令部任偵察參謀。他跟隨支隊司令員陳毅到延陵地區開展工作,將100餘人的游擊隊發展為數百人的延陵獨立支隊,為創建蘇南以
茅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1939年2月,雲龍同志奉命護送到新四軍視察工作的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穿越敵占區,突破層層封鎖,安全返回延安,受到上級首長稱讚。9月,他奉調軍部任特種參謀,擔負情報偵察工作,多次出色完成軍部首長交給的特別任務。1941年初,在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中,在新四軍部隊被國民黨軍隊切斷打散的危急時刻,雲龍同志奉新四軍副參謀長周子昆之命,指揮特務團兩個營,堅守
長龍山,臨危不懼,與數倍之敵血戰三天三夜。在圓滿完成阻擊任務後,帶領300餘人突出重圍,為重建新四軍保存了一批骨幹力量。
1941年12月,雲龍同志任新四軍軍部特務團參謀長。他精心組織指揮,並數次擔負護送
劉少奇等中央、軍委及新四軍首長通過敵占區的任務。1944年3月,指揮部隊參加
車橋鎮攻堅戰、望直港伏擊戰,均給日軍以重創。6月,雲龍同志率一師三旅七團在如皋耙齒凌附近機動時,與日偽軍500餘人突然遭遇,他指揮果斷,身先士卒,與敵激戰3小時,擊斃日軍加藤中隊長以下100餘人,生俘日軍小隊長以下14人,殲滅偽軍300餘人,受到新四軍軍部通令嘉獎。七團被譽為蘇中“老虎團”,載入新四軍抗日戰爭史冊。
鏖戰華東
1945年8月,雲龍同志率新四軍一師三旅七團與拒不投降的高郵城日軍展開激烈的白刃格鬥,打垮敵人多次反撲,攻進日軍旅團司令部,迫使日軍高郵城最高司令官岩奇大佐投降。1946年6月,雲龍同志任新四軍一師三旅副旅長兼參謀長、代旅長,在“蘇中七戰七捷”中,參與指揮三旅首戰宣家堡,再戰如皋,又戰
李堡,給敵軍以沉重打擊。
1947年2月,雲龍同志調任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十六師師長,我是縱隊司令部作戰科科長。雲龍同志在萊蕪戰役吐絲口戰鬥中,親臨一線指揮,身負重傷。他帶傷指揮部隊與敵人逐街、逐巷、逐屋反覆爭奪,圓滿完成戰鬥任務,為戰役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5月,雲龍同志率部參加孟良崮戰役,在
黃崖山、狼虎山、城牆山一帶與敵第二十五師展開激戰,頂住了敵飛機大炮的輪番轟炸,打垮了敵人多次攻擊,粉碎了敵增援企圖。隨即加入縱隊總攻序列,攻克
孟良崮,殲滅敵整編第七十四師,擊斃敵中將師長張靈甫。
1948年6月,華東野戰軍在粟裕指揮下發起睢杞戰役,雲龍同志率十六師在
杞縣楊拐與守敵第十七團激戰3天。戰鬥間隙,雲龍同志親臨距敵50米的前沿陣地,觀察到敵人正在空場爭搶飯吃。他當機立斷,命令跟隨的偵察連長立即帶100多人從敵防禦缺口發起衝鋒,直插敵指揮所。被突襲的敵人驚慌失措,棄陣而逃,十六師全線出擊,活捉敵團長
張連臣,全殲守敵。淮海戰役中,他率第十六師參加了彭莊戰鬥和碾莊圩戰鬥,擔任攻堅任務,殲敵3400餘人,活捉敵一○○軍副軍長及參謀長等以下1500餘人,並擊落敵機一架,受到縱隊嘉獎。
1949年4月,雲龍同志調任第三野戰軍二十三軍六十八師師長,他率部在長江北岸泰興以南地區展開緊張的渡江作戰準備工作。21日中午,英國海軍“紫石英”號等4艘軍艦,無視六十八師令其迅速離去的嚴正警告,公然炮擊六十八師渡江前沿陣地,造成二○二團團長
鄧若波當場犧牲,政委
陳堅等40多人傷亡。雲龍同志怒不可遏,一面果斷指揮部隊還擊,一面迅速向縱隊報告。“紫石英”號中彈起火,英艦狼狽逃竄,沉重打擊了英軍的囂張氣焰。19時30分,雲龍同志率六十八師由七圩港登船南渡,與守敵鏖戰至22日拂曉,成功登上長江南岸。他指揮乘勝追擊,共殲滅敵軍師長、旅長以下5600餘人。5月24日拂曉,雲龍同志奉命率六十八師由杭州急進至上海市
龍華鎮,與守敵激戰
蘇州河,殲敵1400餘人,然後在向吳淞口追殲途中繳獲60餘卡車黃金和銀元,全部如數上交,圓滿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為
華東地區的最後解放作出了貢獻。
拱衛京都
建國後,雲龍同志先後任志願軍二十三軍參謀長、二十四軍第一副軍長兼參謀長,我是師長。他兩次入朝作戰,作為志願軍代表參加了“
板門店”談判,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雲龍同志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
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和一級
紅星功勳榮譽章。
1955年從朝鮮凱旋迴國後,雲龍同志任代軍長,次年任軍長,率部擔負警衛北京和
海防任務。他與軍黨委“一班人”一起,按照軍委要求完成了部隊歷次整編任務,狠抓了合成軍隊工作和部隊的戰備訓練,在較短時間裡蓋起了營房,部隊全面建設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1962年為戰勝自然災害,雲龍同志率軍在渤海灘上墾荒造田建農場,率全師參加了這場特殊的戰鬥。雲龍同志雖然身體不好,還和我們一起跋涉在茫茫荒灘上實地勘察,制定方案,解決問題。經過全軍官兵艱苦奮鬥,取得豐碩成果。僅我師農場1963年和1964年在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兩年共收穫稻穀618萬斤、雜糧186萬斤、油料55萬斤,養豬5600頭,大大改善了
部隊生活,有力支援了國家大建設。1963年8月,華北地區連降特大暴雨,
子牙河、運河洪水猛漲,
津浦鐵路危在旦夕。雲龍同志奉命組織部隊奔赴天津、滄州、
德州一線,迅速投入防洪搶險戰鬥,奮戰近兩個月,確保了天津市和津浦路安全。
1969年10月,雲龍同志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他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指示,以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為軍區部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文革”期間,他堅持真理,實事求是,對
林彪、
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倒行逆施進行了堅決抵制和鬥爭。1977年12月,雲龍同志離休,1978年3月,他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繼續關心黨、國家和軍隊建設,堅決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他發揚優良傳統,保持老紅軍的革命本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中央軍委保持了高度一致。
在近80年的革命生涯中,雲龍同志在黨的培養教育下,戎馬一生,身經百戰,由一名貧苦的船工成長為我軍的高級將領,為祖國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戰功。他長期從事軍事工作,用兵果斷,治軍嚴格,是我軍傑出的軍事指揮員。
人物性格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張雲龍將軍也許因為從小就當蓬船工人,與大江大河打交道,與水特別親近,對釣魚特別在行。他帶著幾分風趣,幾分自豪地說,幾十年來因為有了人民戰爭這張大網,他曾釣到不少“大魚”,俘獲殲滅了許多敵軍將、校軍官。離休以後,更是成了名副其實的垂釣高手,現在已96歲高齡,只要天氣好,他仍隔天就要去釣魚。張雲龍將軍客廳里
中堂上面那條大魚,是張
老釣得一條重32斤的大鯉魚,回到家裡,就在這活蹦亂跳的鯉魚身上塗滿國畫墨,然後把
宣紙蓋在魚身上,採用碑刻拓印的辦法,這條大鯉魚的“寫真”便留在了宣紙上,看上去連一片一片的魚鱗都是那么逼真,古樸中又有幾分靈動,真的別有一番風味。然後加上垂釣經過一段長長的題款及朱紅印章,字、畫、印“三絕“,真令人拍案稱奇。
個人榮譽
人物評價
雲龍同志一貫忠於黨,忠於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具有堅定的
共產主義信念和堅強的無產階級黨性。在血與火、生與死、榮與辱的考驗面前,他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對黨的事業矢志不渝,對革命前途充滿信心。他為人剛正,關心部屬,生活儉樸,克己奉公,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在廣大官兵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中國
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時期,軍機關有時照顧首長發一點食油,他都要問一聲機關幹部有沒有,如果沒有一律退回。1964年,雲龍同志由軍長調任北京軍區副參謀長搬家時,全家十幾口的家當還不滿一卡車,原部隊配給的物品一件也沒動。他嚴格要求家屬子女,不允許搞特殊化。他長子大學畢業後入伍,在部隊工作幾十年。雲龍同志惟一對部隊領導要求就是“讓他下連隊”。在軍部任職參謀3年的長子又分配下連隊當了副連長。
雲龍同志具有頑強的毅力和豁達的胸懷。長期革命戰爭中他多次負傷,建國後身體不好,醫生勸他多休息。但云龍同志以頑強的毅力為黨的事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又工作了20多年。1952年,雲龍同志由軍參謀長選調軍事學院學習。學院要求非常嚴格,學習課程也很多,這對於沒上過幾天學的雲龍同志是極大的挑戰。他憑著戰爭年代那股拼勁,經兩年半的刻苦努力,圓滿完成了學業。
雲龍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為人民利益無私奉獻的一生,他把自己的畢生精力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人民軍隊的建設事業和社會主義的發展事業,實踐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的誓言。他的英雄業績、高尚品質、優良作風和革命風範,永遠值得人們學習和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