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官途
弘治五年(1492年),張經出生,父親張海,家貧而孤,隨母蔡氏回外家;外家無後,張海和張經都襲用蔡姓,張經及第成名後,才恢復張姓。張經自幼勤讀經史,長大後體貌魁偉,具文才武略。
正德十二年(1517年)進士,任浙江
嘉興知縣。
嘉靖四年(1525年),入京任吏科
給事中,後升
太僕寺卿、右副都御史、協辦都察院事。張經秉性剛直,不畏權貴。兵部尚書
金獻民接受寧夏總兵
种放的賄賂,張經帶領同官提出彈劾,金獻民因而告病辭職;河南巡撫
潘塤匿災情不報,也被張經彈劾去職。明代
錦衣衛和東、西廠是專門偵察官民言行的特務機構,官校們挾勢勒索,大為民害。張經上疏指出他們的所作所為十分猖獗,建議予以撤除,為世宗
嘉靖帝所採納。
安定兩廣
嘉靖十六年(1537年),由於徭役的頻繁和漢官的勒索,以
侯公丁為首的
瑤族武裝占據羅灘,攻城殺官。朝廷命張經任
兩廣總督,總督兩廣軍務。
張經與御史鄒堯臣等籌劃前去圍剿叛亂,把軍事全都派給副使
翁萬達,誘使侯公丁中計被抓。參議
田汝成請求乘勢進討叛匪。命副總兵張經率領三萬五千人為左軍,翁萬達為
監軍,指揮王良輔等六員大將分六道進軍會師南寧;都指揮高乾率領一萬六千人為右軍,副使
梁廷振為監軍,指揮
馬文杰等四員大將分四道進軍會師
賓州,抵達叛匪巢穴之後夾擊。叛匪被擊敗之後向東逃奔林峒去了。王良輔等率兵出擊阻攔,叛匪被破中斷,再次向西回奔,明軍趁勢斬首一千二百餘級。叛逃到東面的叛匪躲進了羅運山,翁萬達等人率軍前去攻打。又傳書右軍沿江東進,繞到叛匪的背面。叛匪用巨大的樹木砍下阻塞關隘入口,在地下布滿了
蒺藜,埋伏起來射出毒鏢,並且把石塊放在樹上,遇到緊急情況就撼動大樹,石塊全都會掉下來,明軍破解了叛匪的這些計策。右軍延誤了日程,導致田州的土酋
盧受放了叛匪離開。
明軍在此戰中俘獲叛匪四百五十人,招降的人有二千九百多人。當地的土人說,祖祖輩輩在這裡居住已經八世了,從來沒聽說官軍有到這裡剿匪的。向朝廷奏捷之後,張經被進為左侍郎,加秩一級。
累有軍功
在鎮壓了兩廣的
瑤族叛匪之後不久,安南國相
莫登庸殺其王自立,致使內亂不息,長期不向明政府進貢,且又侵占明朝邊境土地。明政府決定興師問罪,派原總督
宣大、山西軍務的
毛伯溫到
廣西,與張經會商進兵。
廉州知府
張岳和廣西副使
翁萬達相繼進言,認為安南正忙於戰事,沒有工夫前來請貢,並不是有意怠慢明朝上國的;況且遠征安南勞師糜餉,這不是一條上策,應該想法子震懾他們讓他們不敢不聽從號令。張經和毛伯溫採納他們的建議,一面用重兵壓境威懾,一面派張岳入安南,曉以利害。最終,莫登庸權衡利害關係,向明朝謝罪,避免了一場戰禍。
副使張瑤等討伐馬平瑤族的叛亂屢屢失敗,於是嘉靖帝怪罪張瑤而起用張經。給事中
周怡彈劾張經,張經於是乞求免職,嘉靖帝不準許。後來因為丁憂而罷官歸鄉,丁憂完成之後起用他為
三邊總督。此時,給事中
劉起宗上書彈劾張經在兩廣的時候參見剋扣官兵的餉銀,所以明廷取消了之前的任命。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張經又被起用為南京戶部尚書,之後改為兵部。
大敗倭寇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五月,朝議以倭寇猖獗,應要設總督大臣,命張經解除之前的職務,總督江南、江北、浙江、山東、福建、湖廣各省的兵馬,便宜行事。於是張經徵召了兩廣的狼土兵為之聽用。同年十一月,明廷聽用兵科所言講張經改任為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專辦討賊的事務。
張經初到任時,因各將位崇氣驕,與倭寇作戰屢次失敗。世宗下令罷免屠大山應天巡撫職,張經因負連帶責任,改為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代替屠大山負責當地防務。當時,倭寇兩萬多人盤踞浙江柘林川沙堡,且人數愈聚愈多。張經每日選將練兵,準備等俍兵齊集,一舉盡殲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春,倭寇進犯
乍浦、
海寧,攻破崇德,轉掠
浙西。江南百姓長期受倭寇侵犯,紛紛責怪張經按兵不動,縱容倭寇。世宗聞知,大為惱怒,限期要張經進剿。這時,權相嚴嵩的乾兒子、兵部侍郎
趙文華巡海督師到浙江,催促張經進兵。趙文華自恃與
嚴嵩關係特殊,對張經頤指氣使,又向張經索賄白銀兩萬兩,張經以自己位望在趙文華之上,不買其賬,因而激怒趙文華。適值倭寇四出劫掠,趙文華督戰更急。張經回復他說:“倭寇十分狡猾而且人數眾多,等到援兵到達之後再進擊倭寇,才能保證萬全。”但是趙文華認為張經瞧不起自己,極為惱怒,便夥同浙江按察使
胡宗憲上疏彈劾張經糜餉殃民,並且害怕敵人貽誤戰機。
趙文華剛上疏不久,
永順、
保靖的狼兵即開到,在石塘灣打一勝仗。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初一日,倭寇數千人突然從水陸兩途進犯
嘉興。張經分遣參將
盧鏜帶領保靖俍兵、總兵
俞大猷帶領永順狼兵由泖湖向平望急進,參將
湯克寬帶領水師從中路楔入,合戰於王江涇。激戰數日,倭寇大敗,被殺死1900多人,燒死和墮水溺斃者不計其數,取得東南抗倭以來最輝煌的勝利。
冤屈被殺
浙江取得大捷同時,嘉靖帝看到趙文華的奏疏卻下詔逮捕張經。浙江捷報傳到北京,給事中
李用敬、聞望雲陳奏:“軍隊取得大捷,倭寇的囂張氣焰被遏制住,此時不宜更換主帥。請召回錦衣使者。”嘉靖帝認為李用敬、聞望雲與張經結黨回護,將二人施以
廷杖後削職為民,仍把張經逮捕到京下獄。
嘉靖帝想弄清浙江大捷的真相,於是問到
嚴嵩。嚴嵩卻顛倒黑白,稱:“
徐階、
李本浙江人,都說張經養寇不戰,完全是李文華、
胡宗憲在一起謀划進剿,張經是冒功請賞。”廷訊時,張經向嘉靖帝陳述這次殲滅倭寇的經過,並指出:自任總督以來,先後斬殺和生俘倭寇共達5000人之多。但嘉靖帝還是聽信嚴嵩的讒言,於當年十月冤殺張經。張經有功反遭誅戮,天下人都為其鳴不平。
隆慶初年,張經之孫張懋爵上疏鳴冤,朝廷乃恢復張經官職,賜祭葬,追謚“襄敏”,並給予後代襲封官職的恩典。
人物評價
《明史》:張經功不賞,而以冤戮,稔倭毒而助之攻,東南塗炭數十年。讒賊之罪,可勝誅哉!
蔡東藩:至張經繼任,雖傲然自大,不無可訾,然王江涇一役,斬馘至二千級,當時推為第一勝仗,要不得謂非經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