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十四五”消防事業發展規劃

《張掖市“十四五”消防事業發展規劃》已經張掖市政府同意,張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4月30日印發,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掖市“十四五”消防事業發展規劃
  • 頒布時間:2022年4月30日
  • 發布單位:張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第一章  張掖市消防事業發展現狀及現實需求
一、張掖市基本概況
張掖地處河西走廊中部,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得名,歷史上又稱“甘州”,有“塞上江南”“金張掖”之美譽。全市國土面積3.86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32.71萬畝,屬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平均氣溫4.1~8.3℃,年降水量112.3~354毫米,年蒸發量1672~2358毫米,平均海拔1200~5565米。全市轄甘州、臨澤、高台、山丹、民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一區五縣,65個鄉鎮(街道),130萬人(常住人口123.76萬人),有漢、回、藏、裕固等38個民族,其中裕固族是全國唯一、甘肅獨有的少數民族。
歷史文化悠久。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郡,古絲綢之路三條線路在此交匯,1986年12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有1270處各類文化遺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0處)、12027件套館藏文物(國家一級文物222件套、國家二級文物635件套)。張掖大佛寺是全國唯一現存的西夏寺院,已有900多年歷史,寺內臥佛是亞洲最大的室內木胎泥塑臥佛。始鑿於東晉時期的肅南馬蹄寺、金塔寺石窟群,系國內洞窟藝術珍品;綿延百公里的漢明長城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古長城之一。歷史上曾發生眾多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如張騫、班超經張掖出使西域、霍去病在山丹大破匈奴、隋煬帝焉支山下會見27國使臣等等。張掖是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全國擴大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屋蘭古鎮“九曲黃河燈陣”被認定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區位優勢明顯。張掖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城市和我國西北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連霍高速公路和國道312線、227線貫穿全境,蘭新高鐵4小時到達蘭州,航班航線可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南京、杭州等10多個城市。建成全省首個通用航空機場—張掖丹霞通用航空機場,正在建設無人機測試測驗、順豐物流無人機配送集散基地。張掖是國家重要能源安全通道,建設了4條油氣管道、6條輸電線路,西部的煤炭、電力、天然氣通過張掖源源不斷輸向東部。
生態地位重要。境內祁連山水源涵養區、黑河濕地、荒漠戈壁三大生態系統交錯銜接,擁有祁連山和黑河濕地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綿延1000公里的祁連山近700公里在張掖境內,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張掖段面積占保護區總面積的76.4%;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穿境而過,有各類濕地25.1萬公頃,黑河濕地入選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市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38.6平方米,全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保持在98%以上,被列為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市、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範市、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市,榮獲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稱號。2019年入選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是甘肅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市州。
綠色生態農業蓬勃發展。水土光熱資源豐富,農產品品質優良,是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玉米制種、綠色蔬菜、肉牛養殖、優質牧草“四個百萬”工程持續推進,綠色蔬菜、優質肉牛“兩個百億級產業體系”初具規模,中藥材、食用菌、馬鈴薯、小雜糧、優質林果、花卉“六個區域特色產業”優勢明顯,玉米制種產量占到全國玉米供種量的45%以上。建設以海升現代智慧型溫室工業化栽培生態示範項目為龍頭的10個千畝戈壁農業示範園,是全國第一個節水型社會試點城市、全省七大農產品加工循環經濟基地和三大中藥材生產基地之一,也是西北重要的中西亞、東南亞菜籃子基地和京津冀、粵港澳蔬菜供應基地,六縣區全部躋身全省牛、羊產業大縣。在廣西憑祥、新疆霍爾果斯口岸開設辦事處,“金張掖”號中歐貨運班列開通運營,國際陸海新通道張掖農產品國際專列常態化運行,已成為全省面向東南亞、中亞、西亞出口新鮮農產品最多的地區。
新興生態工業前景廣闊。建成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省級工業園區6個,用時一年半建設百億級的智慧型製造產業園,40多家簽約企業逐步入駐,首批“甘肅製造”手機、全省首台商用智慧型機器人在產業園“誕生”;華為雲計算大數據中心一期建成投用、二期加快建設,23家單位數據業務遷移上雲,9個數位化建設項目成功簽約;凹凸棒石產業園、通用航空產業園等進展順利,神龍公司固定翼飛機等飛行器生產線、順豐集團無人機改裝、融萬公司10萬噸凹凸棒石黏土精加工等項目加快推進。2019年,十大生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6.5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83個百分點,占比為全省第三。
全域生態旅遊業潛力巨大。張掖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境內地形地貌豐富多樣,有七彩丘陵、冰溝丹霞、平山湖大峽谷“三大丹霞”,山丹馬場草原、康樂草原、皇城草原“三大草原”,西夏國寺、馬蹄寺、文殊寺“三大古寺”,甘州府城、黑水國古城、駱駝古城“三大古城”,張掖國家濕地公園、高台濕地、臨澤濕地“三大濕地”,焉支山森林公園、扁都口油菜花海、中華裕固風情走廊“三大自然風景區”。張掖丹霞創建為國家5A級景區,張掖國家地質公園晉級世界地質公園,蘆水灣創建國家旅遊度假區通過文旅部複評,全市已建成國家4A級景區18家、位居全省第一,被確定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旅遊標準化試點城市和全省旅遊文化體育醫養融合發展示範區,2019年入選國際旅遊聯合會“最美中國旅遊城市”。
紅色文化底蘊深厚。張掖是紅西路軍征戰河西的主戰場,在張掖先後經歷保衛山丹城、血戰高台、苦戰倪家營、大捷西洞堡、鏖戰三道柳溝、決戰梨園口等70餘次戰鬥。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先後被命名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紅西路軍高台幹部學院經批准設立。目前,張掖境內有團級以上駐軍15個,國防教育基地29處,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範城市,高台、臨澤、山丹、民樂被命名為全省雙擁模範縣。張掖也是路易·艾黎發起工合運動、創建培黎學校的地方,山丹培黎學校、培黎職業學院分別被確定為“全國路易•艾黎精神教育基地”“中國工合系統幹部培訓學院”,培黎職業學院已經省政府批覆、教育部備案,2020年秋學期實現首批招生。積極創作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時代精神”為主題的《一個都不能少》《浴血誓言》《血戰高台》《肝膽祁連》《民樂情》等影視和舞台劇目,其中全程在我市創作拍攝的脫貧攻堅題材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被中宣部、廣電總局列為重點脫貧攻堅劇目,先後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和廣東、安徽、湖北、黑龍江等衛視播出。
發展環境寬鬆。入圍全國首批15個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基地城市示範行列,民樂生態工業園區被列為首批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6個“雙創”基地被認定為省級孵化基地,臨澤、山丹被列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專利申請量、授權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位居全省前列,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城市、全國“寬頻中國”示範城市。與華為公司、中國華電、航天九院、順豐集團、方大集團、上海電氣、豬八戒網、有牛網、驢媽媽網、環城旅遊等一批大型企業集團的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與蘭州海關合作建設監管機構、保稅倉庫、免稅商品店、農產品監測中心,與深圳怡亞通公司合作組建西北第一家供應鏈綜合商務平台,被《環球時報》等國內重要媒體評為“中國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入選《半月談》“十佳最具綠色投資價值城市”。2019年,榮獲“全國法治城市創建活動先進單位”稱號,連續5年成為全省最具公眾安全感的城市之一。平安甘肅建設綜合考評位列全省市州第一,法治甘肅建設民眾滿意度評價排名全省第二位。
二、“十三五”時期張掖市消防事業發展現狀
“十三五”時期,在省消防救援總隊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消防工作始終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工作方針,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切實推進落實消防安全責任,積極完善火災防控體系,著力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民眾消防安全素質,全市火災形勢持續平穩,消防事業建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一)消防體制改革有序推進
嚴格按照上級明確的“時間表”“路線圖”,穩妥推進各項改革任務,順利完成全市各級消防救援隊伍掛牌組建、人員落編定崗,實現了新舊體制有效銜接、各項工作平穩過渡,隊伍上下高度穩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儀式上的訓詞精神,始終堅持“五個不動搖”及“兩嚴兩準”建隊要求,按照“邊轉制、邊建設、邊應急”的基本思路,整體設計,統籌實施,出台優撫優待、經費保障等配套政策檔案,先後有96人被各級記功嘉獎;2個大隊被黨委政府記集體三等功、2人記個人三等功;2人被應急部消防局評為“訓練標兵”和全省“十佳標兵消防員”,3人獲全省“最美家庭”“巾幗建功標兵”“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應急管理工作先進個人”,2名家屬榮獲隴原“十佳消防賢內助”。
(二)消防安全責任有效落實
強化法治思維和責任意識,嚴格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甘肅省消防條例》《甘肅省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甘肅省消防安全信用信息管理規定》《關於加強高層建築消防安全管理的實施意見》《甘肅省建築消防設施管理規定》《張掖市市政消火栓管理辦法》等法律和規章制度,每年與各有關單位簽訂消防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將消防安全作為民生工程、平安建設、政務督查和績效考核等工作的重要內容,有效落實鄉鎮(街道)、社區(行政村)消防安全格線化管理措施和要求,深入推進教育、衛健、民政、文物等重點行業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健全完善行業部門會商研判、聯合執法、交叉互查等綜合治理機制和“安全自查、隱患自改、責任自負”的自主管理機制,形成了年度工作安排部署、督導檢查、考核驗收的消防安全責任體系和常態化監督機制。
(三)消防安全環境持續最佳化
全市持續開展冬春火災防控、夏季消防檢查集中整治活動,啟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深入推進產業園區、商業綜合體、文化文物場館、各級各類學校的電氣火災隱患等專項治理,落實省政府2020年度高層建築消防安全治理為民辦實事項目,著力破解重點領域消防安全風險。狠抓重大活動和重要節點消防安保,圓滿完成國慶70周年、文化旅遊節等重大節會消防安保任務。“十三五”期間,全市共發生火災5396起,死亡4人,受傷4人,直接財產損失1159.3萬元,連續6年未發生重特大火災事故,社會面火災形勢持續平穩,為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提供了堅實的消防安全保障。
(四)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持續夯實
各縣(區)均建有消防救援站,主要負責城區的消防救援工作。目前全市消防救援總人數為370人,其中行政編消防指戰員144人、政府配備專職隊員140人、消防文員86人。全市消防車輛現有32輛,消防員防護裝備16699件(套),市政消火栓現有1631座。落實《甘肅省地方消防經費管理辦法》,各級政府累計投入消防業務經費7879.6萬元,項目經費9882.4萬元,全市消防經費總量年均保持較快增長。
(五)科技信息建設取得突破
立足“全災種、大應急”應急救援需要,堅持問題導向,最佳化應急通信裝備配備結構和布局,耗資300多萬元按標準100%配齊衛星電話25台、北斗有源終端9台、音視頻布控球10台、無人機15架、超輕型衛星便攜站6套、三維建模站7台、地質災害應急通信系統1套等設備,實現210名指戰員人手一部數字電台,支隊、大隊兩級一主一備配備15部雙模4G單兵,構建“動靜結合、空地相連、前後呼應”的立體式通信指揮系統,實現滅火救援的遠程指揮,以信息化建設為引領,硬核譜寫指揮中心轉型升級新篇章。
(六)綜合應急救援能力穩步提升
按照“全災種、大應急”職能任務需要,聚焦高層、地下、石化、地震、洪澇等主要災害事故,分區域、分層級組建地震救援、抗洪搶險、低溫雨雪、應急通信、化工事故處置等9類專業隊伍。結合張掖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大力開展常規火災、特殊火災撲救和疑難災害處置等預案編制和演練實訓,主動探索應對新災情的有效戰法。加快推進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發展,新增專職消防員140人、消防文職人員86人,有效緩解一線消防執勤、執法人員不足的問題。“十三五”期間,消防救援隊伍共接處警6319起,出動車輛11206輛,出動人員53760人,搶救被困人員601餘人,疏散被困人員1274餘人,搶救財產價值3404餘萬元,有力保障了我市消防安全形勢持續平穩。
(七)全民消防安全意識不斷增強
深入落實消防宣傳“五進”實施意見,組織消防宣傳培訓、應急疏散演練等活動400餘場次,培訓相關人員15萬餘人,80餘所中國小校實現消防宣傳教育“五落實”目標。大力推廣消防科普基地建設,建成並投用消防科普教育基地3個。推進物聯網宣傳聯播平台和公益宣傳視頻覆蓋工程建設,在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安裝終端210台,投放公益廣告41000餘次,有力促進了社會公眾消防素質提升。
三、“十四五”時期張掖市消防救援工作存在的挑戰
“十四五”時期,張掖市消防安全形勢依然嚴峻,歷史短板和新興挑戰相互疊加,消防基礎設施瓶頸制約仍然明顯,消防救援力量不足與職業保障不夠並存,綜合應急救援能力有待加強,社會消防安全治理領域還有不少弱項,影響消防工作可持續發展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尚未破除。
(一)消防安全責任有待進一步落實
受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制約,全市在消防經費、力量、裝備等方面的保障還有很大的空間,產業園區和農村消防體系建設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還存在差距,一些源頭性、區域性火災隱患難以徹底整改。部分行業部門還存在消防安全的僥倖心理,落實消防安全監管責任的體制機制還不夠完善,行業單位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有待深入,齊抓共管合力有待提升。社會單位主體責任落實仍有差距,帶險生產、冒險作業等現象不同程度存在,隱患“整治、反彈,再整治、再反彈”問題依然突出。
(二)社會面火災風險依然較高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高層建築、大型商業綜合體、倉儲物流企業、化工企業快速增長,新業態、新材料不斷出現,火災風險評估預警機制尚不健全,防範措施跟進不夠及時,消防安全風險增多。產業園區、房地產開發等項目在建設用地規劃、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設施及消防安全管理手段方面與新時代消防工作要求之間存在差距。農村明火取暖方式普遍、焚燒柴草秸稈現象屢禁不止,農村火災起數長期占總火災起數的70%以上。城鄉結合部、連片彩鋼板房、集貿市場、沿街門店、老舊居民樓院等區域消防安全問題較為突出。
(三)公共消防設施不夠健全
根據公共消防安全標準,全市應新建消防隊站19個。市政消火栓應建3403座,實有1631座,完好1312座。郊區、農村消防水源嚴重不足。消防車輛配備結構不夠合理,裝備缺配、老化嚴重,超期服役消防車輛4輛,服役8年以上消防車輛12輛,缺配消防車輛12輛,缺配基本防護裝備、特種防護裝備、搶險救援器材、專業隊伍特種災害救援器材等12萬件(套);消防經費不足、消防基礎設施薄弱、防滅火保障措施不力等問題仍然突出;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尚未建立消防救援站,5個園區(生態科技產業園、循環經濟示範園、農產品產業園、智慧型製造產業園和大數據產業園、煤化工產業園)的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缺建嚴重,園區內無消防隊站點。
(四)消防力量體系建設尚未完善
改制轉隸後,消防救援隊伍作為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職能任務不斷拓展,對標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發展目標,我市消防站分布設點和執勤力量不足,專職消防隊伍、鄉(鎮)消防隊伍、社會志願消防隊伍等多種形式消防力量在數量、質量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專職消防隊員和消防文員整體待遇有待提高、身份差異和年齡跨度較大、人員流失比例大,農村地區消防力量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全市消防事業的發展。
(五)全民消防安全意識還需提升
“十三五”期間,因用火不慎引發的火災居全市各類火災之首,反映出縣區政府和部門、行業對消防宣傳工作重視不夠,部分社會單位對消防宣傳教育履職不到位,消防宣傳教育常態化、社會化、公益化程度還比較低。同時消防安全常識宣傳覆蓋面不廣,應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建設進展緩慢,宣傳陣地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差距較大,民眾消防安全受教育率整體偏低,全市公眾消防安全意識不高,逃生和自防自救能力仍然不足。提升公眾消防素質,減少人為過失導致的火災事故任重道遠。
四、“十四五”時期張掖市消防救援工作面臨的機遇
“十四五”時期,我市消防工作機遇和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總體上處在多重發展機遇的疊加期、深化執法改革的攻堅期、彌補基礎短板的突破期、提升應急救援能力的關鍵期,全市消防事業進入新發展階段,面臨新發展機遇。我們始終胸懷安全至上的理念,加強內功、提高應急救援能力,注重宣傳、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識,努力推進消防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為消防事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消防工作,對消防事業發展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統籌發展與安全,構建新時代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和科學合理、規範高效、公正公開的消防監督管理體系,著力推進消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各級黨委、政府積極推進消防體制改革,深化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健全完善消防應急保障機制,加強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為推動消防事業持續向好發展創造了有利契機。
(二)社會面廣泛參與和支持為消防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人民民眾對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和高質量發展的訴求愈加強烈,對消防安全工作的關注度、參與度不斷增長,公眾消防安全素質不斷提升,社會消防力量持續壯大,消防公益事業蓬勃發展,消防管理日趨健全,安全發展成為社會共識,消防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加快形成。
(三)科技創新發展為消防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數字政府、大數據中心和智慧城市建設加快推進,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5G等先進技術在消防領域的套用日益廣泛,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新材料、新業態與消防工作深度融合,為消防監測預警、監督執法、指揮決策、應急救援和遂行保障等提供了有力支撐。
第二章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應急管理、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論述、重要訓詞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努力踐行“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新理念,全面推進消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切實提高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能力和水平,積極構建消防工作高質量發展體系,為張掖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黨的領導,構建齊抓共管工作格局
始終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作為抓好消防工作的根本遵循,堅持黨對消防工作的絕對領導,不不斷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進一步最佳化完善“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消防工作格局,不斷健全社會化的消防工作網路。
(二)堅持服務人民,積極創造良好消防環境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把消防工作置於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謀劃推進,納入黨委、政府和部門業務中部署落實,依法行政,忠誠履職,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三)堅持改革創新,深化完善消防工作機制
貫徹落實中央和省上全面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建立和完善適應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符合全市實際的消防工作新體制、新機制,謀劃實施一批重大舉措、重大工程、重大行動,著力打基礎、補短板、強弱項、揚優勢,不斷推進消防工作體制機制最佳化完善和快速發展。
(四)堅持統籌兼顧,鞏固夯實消防工作基礎
準確把握全市消防安全形勢和災害事故特點,立足城鄉一體化發展,突出城鄉同步、區域協調,合理布局公共消防資源,合理規劃建設公共消防基礎設施,促進城鄉抗禦火災風險能力和應對處置突發事件能力整體提升,高效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
(五)堅持科技支撐,增強消防工作發展動力
全面融入全市科技創新體系和智慧城市、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突出數位化引領工作變革、賦能消防發展,最佳化整合消防科技資源,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新材料和新能源技術等前沿科技在消防領域深度套用,提高消防工作科技化、智慧型化、融合化發展水平。
三、主要目標
(一)總體目標
到2025年,我市消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達到更高水平,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消防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和消防救援力量體系基本建立,防範火災事故的能力顯著增強,城鄉消防安全基礎條件明顯改善,消防救援能力顯著提升,火災事故總量平穩可控,較大火災事故有效遏制,應對處置重特大火災事故能力明顯提升。到2035年,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的消防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治理能力大幅度提升,消防安全風險防控體系高效運行,覆蓋城鄉的多元消防救援力量體系全面構建,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能力達到更高水平,依法治理、科學救援、全域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二)分項目標
——消防安全風險防控體系逐步完善。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著力提升現代消防治理水平,不斷完善消防安全風險防範化解機制,積極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發生,嚴密防範“小火亡人”和較大火災,堅決遏制群死群傷火災特別是重特大火災事故。地方消防法規、政府規章和標準規範逐步完善,消防執法改革全面完成,消防安全責任有效落實,新型監管機製成熟完善,綜合治理精準高效,基層治理有效夯實,公共消防設施全面加強,監管力量覆蓋城鄉,消防安全環境明顯改善。
——消防救援力量體系健全最佳化。“全災種、大應急”的機制能力有效形成,系統構建消防救援力量格局,調度指揮體系健全,滅火救援基礎紮實,信息科技裝備完備,多元化的消防救援隊伍健全最佳化。城市消防救援站建設、各級消防救援隊伍正規化建設、政府專職消防隊伍建設水平有效提升。
——消防救援綜合保障能力有效增強。與城市建設發展深度匹配的消防經費保障機制趨於完善。消防水源、消防車通道等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基本達標,消防隊站選址布點更加合理,訓練設施、車輛裝備配齊配強,智慧型化、高精尖裝備配比大幅提高,戰勤保障裝備物資模組化儲備、快速機動投送能力全域覆蓋。全市新建消防救援站19座,增配消防車17輛。
——公眾消防安全意識普遍增強。努力拓寬宣傳渠道,聚集各種宣傳力量,建優用好消防科普基地,努力打造“立體式”消防宣傳教育新格局,著力提高全民消防法制觀念和消防安全意識,消防工作公眾參與度顯著增長。積極推進社會消防宣傳責任落實,不斷壯大消防宣傳隊伍,促進社會化消防宣傳工作創新發展。力爭在“十四五”末,消防救援站總體開放率達到100%,重點人群消防安全總體培訓率100%,縣級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全部建成使用。
——科技牽引支撐作用更加凸顯。依託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共享政府行業部門數據,建立信息數據支撐研判決策、精準防控、規範管理等符合現代消防工作要求的工作機制;推動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與消防工作深度融合;建成城市消防大資料庫,實時化、智慧型化評估消防安全風險,差異化、精準化實施監管,扁平化、可視化“智慧消防”體系趨於完善。
第三章  主要任務
一、深化消防法治體系建設
(一)加強消防宣傳教育培訓
深入推進消防宣傳“五進(進企業、進家庭、進農村、進學校、進社區)”工作,實施全民消防安全素質提升工程,將消防安全教育納入國民素質教育、普法宣傳、科普推廣、職業技能培訓等教育體系,開展消防安全教育示範性學校創建活動,評選表彰“優秀消防教師”和“消防小衛士”,推動中國小和大學、高中新生軍訓消防安全教育“五落實”,健全完善學校消防安全教育長效機制。嚴格落實《社會消防安全教育培訓規定》,深化完善科普教育基地、消防主題公園建設,夯實消防宣傳教育陣地,創新社會化消防宣傳工作,推行“網際網路+”消防安全教育,加強電視、廣播、報紙、網站及新媒體消防公益化、分眾化宣傳教育、普法宣傳,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知曉率,提高社會各界和城鄉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動員全社會參與“安全生產月”“119消防宣傳月”等主題宣傳活動,大力培育、選樹、宣傳消防英雄模範和熱心消防事業的社會人士,推動消防公益事業發展。推動行業部門履行消防安全培訓職責,督促落實單位消防安全培訓主體責任,引導社會培訓機構積極開展消防安全培訓,加大對學校、養老機構、殘障人服務機構、農村留守人員、進城務工人員等特殊群體的培訓力度,提升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加強消防法治監督
進一步完善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民眾監督、輿論監督等相互銜接的消防法治監督體系,不斷開創依法行政新局面。制定出台《張掖市消防車通道管理辦法》《張掖市農村消防工作條例》,解決制約工作的薄弱環節和瓶頸問題。完善消防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機制,建立消防救援機構重大疑難案件聽取檢察機關意見建議制度。健全網路輿情收集、研判、處置機制,對民眾和媒體反映的重要信息和線索及時跟進,定期開展消防執法民眾評議活動。落實消防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亮證執法,實行消防執法全程監督,嚴格落實消防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
(三)強化火災事故調查處理
健全完善火災事故調查問責機制。市政府研究出台《張掖市火災事故調查處理規定》,規範火災事故調查處理操作規程,掌握事故調查處理主導權。加大延伸調查深度和廣度,改進火災防範措施,嚴格依法依規追究各方責任。定期開展火災復盤,評選優秀案例,推動延伸調查成果套用。建立完善較大以上火災事故調查處理信息通報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評估制度,多渠道及時向社會公開評估結果,強化警示教育。按照火災事故“一案雙查”要求,全面開展火災事故調查及問責。加強火調骨幹實戰拉練,強化火調業務培訓,開展區域實戰協作,舉辦火調實戰能力比武競賽。狠抓火災事故調查質量,強化調查案卷和火災事故調查率、查清率的督導和考核。
二、最佳化火災防控體系建設
(一)推動消防安全責任落實
落實黨委、政府領導責任,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和《甘肅省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推動出台《張掖市消防安全責任追究辦法》,建立完善消防工作督查考核、約談通報、責任倒查機制和黨委、政府定期研究、消防救援機構定期報告“雙定期”機制,強化政府年度消防工作考核結果運用,落實火災警示約談、重大隱患掛牌督辦和重大問題抄告反饋等機制,切實提高消防安全責任落實能力。各行業各部門要嚴格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消防安全責任制。推動教育、民政、文化旅遊、衛生健康、文物等部門,建立完善行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實施標準化、規範化、專業化管理。推動發改、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執法銜接、移交查辦等制度,加強項目審批環節、工程建設領域等生產流通領域的源頭消防安全監管。健全與行業部門分析評估、定期會商、聯合執法等機制,針對突出隱患問題組織集中整治。全面推行單位風險隱患自知、自查、自改和公示承諾、風險申報制度。督促產業園區和城區各企業建立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標準體系,加強系統治理、規範管理,將工作責任具體化、有形化,不斷提升消防安全“四個能力”(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的能力,組織撲救初起火災的能力,組織人員疏散逃生的能力,消防宣傳教育培訓的能力)。
(二)加強突出隱患問題治理
深入推進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每年排查解決一批影響本市消防安全的突出問題。積極開展城市消防安全狀況評估,實施對火災高風險場所、區域的治理,定期開展對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以外的小商店、小規模學校(含幼稚園)、教育部門審批的各類教育培訓機構、小醫院(含診所)、小餐館、小旅館、小娛樂場所、小網咖、小美容店(含洗浴、足浴)、小生產加工作坊等“九小”場所的消防安全綜合治理。深入推進打通“生命通道”攻堅行動,加強聯合檢查,科學合理管控,確保消防車通道暢通無阻。“十四五”末,區域突出隱患問題得到基本根治。
(三)強化重點領域專項整治
持續加強易燃易爆、大型商業綜合體、石油化工、高層地下、合用場所、倉儲物流、集貿市場、老舊小區、電動機車、外牆保溫材料、彩鋼板建築、家庭加工作坊、城鄉結合部等重點領域消防安全專項治理。積極應對承接產業轉移、園區打造、物流基地建設以及新興產業發展衍生的消防安全風險,制定消防安全治理措施。集中攻堅城鎮高層建築消防問題,強化高層建築消防安全治理措施,完善消防基礎設施和消防設施配備,加快提升高層建築消防安全水平。推動“三合一”場所、沿街鋪面開展消防安全達標建設,重點解決違規住人、消防設施缺乏等突出問題。加強小微企業、家庭作坊、彩鋼板集中連片區域火災隱患集中整治。聯合行業部門,深入推進電動腳踏車消防安全綜合治理。
(四)加強農村消防安全管理
健全農村消防基礎設施投入長效機制,實施村莊消防基礎設施改善工程,將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納入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大力改善農村消防安全條件,協同住建部門抓好農村經營性房屋消防安全隱患排查。重點強化鄉(鎮)、村委會和有關部門的消防工作責任,健全基層消防安全管理組織,加強農村人員密集場所、經營性村民自建房、“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強化特色小鎮、旅遊民宿、小微企業、電商物流、直播平台等新興產業消防安全管理。推進農村消防取水點、消防水池、供水管網等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管理,推動鄉(鎮)專職消防隊、志願消防隊建設,健全農牧村消防安全自防自救體系。將消防安全納入鄉(鎮)街道應急管理體系、綜合行政執法體制和公安派出所警務工作,深度套用“格線化”管理,實現基層消防治理簡約高效,以安全發展加快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五)深化群防群治工作格局
建立火災隱患“吹哨人”工作制度,鼓勵單位員工和知情民眾舉報火災隱患,健全有效舉報鼓勵、惡意舉報懲戒機制,拓展多元化火災隱患舉報投訴方式。規範社會單位微型消防站建設,推動區域聯防組織實體化運行。組建區域內消防專家團隊,全面推行專家檢查制度,開展高風險場所消防檢查、專業評估和隱患整改,針對重大消防安全風險,協調相關行業專家開展專題研究、分析研判,制定綜合治理意見。發動民眾參與治理,將消防工作融入基層自治、格線管理、聯防聯控等機制,探索建立安保員、志願者、中介機構、基層格線員等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火災高風險區域日常防火巡查工作機制,築牢社會火災防控人民防線。拓展社會專業力量,規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發展,加大社會消防服務供給,提升消防技術服務水平。擴寬職業技能鑑定渠道、在張掖建設消防職業技能鑑定點。鼓勵大型商業綜合體、大型高層住宅小區聘用註冊消防工程師參與消防安全管理,提升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推進縣(區)、鄉、村三級消防安全治理力量體系建設,推動消防救援站、鄉(鎮)政府、鄉(鎮)派出所、鄉(鎮)消防管理辦公室開展消防巡查,探索授權鄉(鎮)開展消防執法模式。
(六)保障重點項目和重大節慶的消防安全
聚力聚焦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生態科技產業,電力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興化工、特色輕工等循環經濟產業,冶金建材產業和巴吉灘農產品產業,智慧型製造產業和大數據產業園,煤化工產業等為重點的生態產業,重點推進市、縣(區)所重點培育的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建設,合理安排消防安全布局,從源頭上減少火災風險。落實消防安全管理,高標準建設公共消防設施,創新消防安全管理手段,強化技防物防措施套用。全力做好重點時段和各種節慶節會的消防工作,提高防範等級,落實精準防控措施,確保消防安全。
(七)最佳化消防監督管理
深化消防執法改革,全面推行適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特點的“五位一體”新型監管模式。簡化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程式,實行告知承諾制管理。實施“網際網路+”監管,積極開展移動執法、線上管理。推進住建部門與消防救援機構建立信息共享、資源互通工作機制。落實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機制,進一步最佳化消防執法營商環境。嚴格火災調查問責,加強火災調查處理工作,強化延伸調查、會同有關部門強化管理、完善標準、堵塞漏洞,對造成人員死亡或重大社會影響的火災嚴格倒查問責,同一地域反覆發生同類火災的,從嚴調查處理。加強消防監督人員教育培訓,解決“不想查、不會查、不敢查和查不出隱患”的問題,狠抓崗位大練兵活動,打造“教科書式執法”樣板。
三、強化消防基礎體系建設
(一)加快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
結合全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城鎮化建設實際,按照標準建設最佳化符合道路、防火設計相關規劃、標準要求的消防車通道。完善市政消防水源經費保障和維護保養機制,最佳化天然和人工消防水源以及消防車取水設施建設布局。在新建、擴建道路和給水管道區域,布局規劃建設市政消火栓。明晰市政消火栓監督管理、補建、日常維護保養等工作職責。加大缺建消火栓補建力度,加強消防車取水設施建設,保障消防應急用水。
(二)加快消防救援站建設改造
通過多種方式大力推動城鎮消防救援站建設,合理布局,補足缺口,實現消防救援站建設與城鎮化進程同步發展。以縮短滅火救援回響時間為目標,將消防救援站的建設規模、空間布局、建設用地等全面納入強制性規劃內容,按照“大站建強、小站建密、專業建精、微站建廣”的建設思路,通過多種方式大力推動城鎮消防救援站建設。結合張掖市產業布局,加快推進鄉(鎮)消防救援站建設。
(三)最佳化消防水源地周邊環境
最佳化暢通城區消防水源地周邊道路安全建設,提高應急處突能力。結合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工程,500人以上自然村最少建設消防取水點1處,1000人以上自然村最少建設消防取水點2處,2000人以上自然村最少建設消防取水點5處,實現消防取水點全覆蓋,有效提高初期火災撲救能力和抗禦火災水平。結合農村土地整理、噴灌、滴灌改造工程建設,積極拓寬農村消防通道,留足充裕的消防取水口。
(四)補足補齊缺建消火栓
緊盯棚戶區改造工程,老舊街區改造等項目,按照國家標準,加快缺建市政消火栓補建工作。“十四五”時期,市政消火栓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規劃建設、日常管理、維護保養等各項工作更加規範。
(五)推動滅火救援裝備提檔升級
堅持以“提高戰鬥力”為目的,以“科學、簡便、實用、可靠”為原則,大力開展裝備器材技術革新活動,改善創新消防裝備、訓練設施,減少執勤器材損耗,逐漸形成裝備精、功能全、攻堅能力強和聯動作戰迅速的裝備結構。推進消防救援裝備提檔升級,推動傳統裝備保障模式向實戰化、精準化裝備保障模式轉型,初步形成全要素、全地域、全過程的裝備保障體系。向上爭取資金,配備化工、地震、水域、山嶽等救援器材,努力實現專業裝備保障從有到全、由專而精的跨越。
(六)增強城區消防重點單位消防自防自救能力
對城區消防重點單位從消防安全職責、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管理、消防標識設定、防火檢查、消防宣傳教育與培訓、預案編制和演練、檔案管理等方面,加強督查和規範,制定可操作性強的應急預防方案,提高各單位消防自防自救能力,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
(七)提高危險品場所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加油加氣站、供燃氣站、物流倉儲、化工企業等危險品經營場所所有員工在安全工作中的具體任務、責任和權利,做到一崗一責制,使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操作有標準、工作有檢查,職責明確、功過分明,把與安全生產有關的各項工作同從業人員連結、協調起來,形成嚴密高效的安全管理責任系統。
(八)提高城區及重點區域消防通道暢通能力
開展對轄區高層建築和大型商業綜合體、賓館飯店、學校醫院、養老托幼機構、公共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以及居民住宅區內的消防車通道進行集中治理,著力解決消防車通道被占用或堵塞等問題,確保暢通每一條“生命通道”,淨化消防安全環境,為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九)提高避難所場地使用效益
由民政局會同公安、消防、水利、林業、地震、氣象等部門,按各災種應急預案,制訂居民應急疏散、安置方案,編制居民應急避險宣傳手冊,充分發揮應急避難場所功能和作用。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避難場所主管單位制訂相關管理制度,加強對應急避難場所應急設備、設施的日常維護和保養,滿足緊急情況下民眾應急避險需求。
四、加快消防信息化體系建設
(一)完善基礎通信網路
完成消防指揮調度網至應急指揮信息骨幹網的整體接入,實現互為備份、上下貫通,將指揮調度末端逐步延伸至多種形式消防救援隊伍。沿用公安PDT數字集群等無線通信系統覆蓋城市通信,以公網無線通信為補充,利用應急370MHz頻率,推進應急指揮寬頻、窄帶無線通信網建設,保障無線通信網正常運轉。全面開展消防智慧型接處警和智慧型指揮系統建設,實現五級聯網運行,構建智慧型、新型指揮體系。
(二)提升應急通信保障能力
聚焦“斷網、斷路、斷電”,爭取超輕型衛星便攜站的配備,提高應急能力。加快發展志願消防速報員、“輕騎兵”前突通信小隊等力量,開展無人機等新技術、新裝備、新戰法套用,破解複雜環境和極端條件下應急通信保障難題。2024年,全市消防救援機構各類通信裝備配備率達到100%。
(三)加強應急指揮調度
全面部署實戰指揮平台,推動作戰指揮由“傳統經驗型”向“科學智慧型型”,“單一災種處置”向“全災種救援”轉變。強化頂層設計,統一將專職、志願消防隊伍和社會應急力量等納入聯席調度,持續完善運行機制,健全災害事故分級應對和預警預報制度,加強多部門會商研判、信息共享和聯勤聯動,切實提高作戰指揮的精準度和實戰性,確保調度指揮上下貫通、左右聯動、反應迅速,實現應急救援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四)深化智慧消防建設和套用
將智慧消防納入智慧城市、數字政府等建設體系,大力推進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先進技術與消防工作的深度融合套用,鼓勵行業部門、社會單位探索信息化、智慧型化火災防範措施。強化數據自動感知,升級城市消防物聯網遠程監控系統,推廣套用消防站智慧型管理平台,積極推進“智慧消防”建設,全面提高消防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智慧型化水平。
五、提升消防救援人才隊伍體系建設
(一)建強國家綜合應急救援力量
結合張掖市各類災害事故特點,全面加強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建設,健全規模火災處置編隊、複雜災害救援攻堅隊等特種災害專業隊,實現全員持證上崗,建設一批強有力的尖刀力量,強化跨區域應急救援,提高極限條件下的綜合救援能力。因地制宜探索發展航空應急救援力量,形成空地協同一體化作戰模式。建立健全特種災害救援預案管理體系,與社會專業救援力量建立聯合作戰機制,全面提升救援效能。
(二)加強多元化消防力量體系建設
加強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建設,自2021年起,分3年逐步申請增加消防救援隊伍行政編制。2022年,填補隊(站)行政編制執勤空白點。2023年,行政編消防員與專職隊消防員比例達到1:2。繼續鼓勵支持志願消防隊伍建設,在常住人口超過1000人的行政村、自然村按標準建設志願消防隊。提高街道、社區微型消防站普及覆蓋率。社會單位按要求建立志願消防隊或微型消防站,提高初起火災撲救能力。
(三)健全消防救援職業保障機制
建立適應消防救援隊伍高風險、高負荷、高壓力職業特點的榮譽體系和保障機制。將消防救援隊伍納入黨委政府功勳榮譽表彰體系,設定消防榮譽勳章、獎章和紀念章,授予“消防員家庭”光榮牌,每年評選表彰一批先進集體和個人,組織慰問消防救援隊伍,邀請消防救援隊伍功模代表參加重大慶典活動。將消防救援隊伍納入綜治、績效、目標責任等考核內容,提高相關津貼補貼的發放標準。在家屬隨調、落戶、子女入學、交通出行、看病就醫、消防員退出安置等方面享受現役軍人同等優待。建立完善職業健康保護機制,提高職業病檢測防護、診斷鑑定、綜合治療和康復保障能力。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將“十四五”消防規劃落實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規劃實施保障機制,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計畫,細化分解各項任務,研究制定推進措施。將規劃實施情況納入各級政府、各職能部門消防工作考評,加強對消防重大問題、重大項目的研究,調動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市、縣區消防安全委員會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適時召開聯席會議,分析本地消防安全形勢,及時出台加強消防安全管理的具體措施,切實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增強抓工作、強推進、促落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層層傳導壓力,壓實工作責任,及時聽取工作進展,及時謀劃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細化措施、精準發力,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形成各負其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明確職責任務
張掖市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區域消防事業發展的責任主體,對消防事業發展負總責。各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及派出機構要按照職責任務,各負其責、齊抓共管,推動落實消防規劃具體工作。發改、財政、人社、自然資源、住建、應急、消防等單位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職責任務,落實責任人員,協調解決消防規劃實施過程中的問題,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三、落實監督評估
將消防規劃實施納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畫,統籌部署推動,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公眾對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消防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本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開展規劃實施年度監測分析、中期評估和終期評估,分析實施進展情況及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並向社會公布,推動規劃落到實處,促進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同時,要加強對本規劃的宣傳,引導發動公眾參與規劃的實施和監督。

政策解讀

消防事業關係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是促進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市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順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的關鍵時期。
《張掖市“十四五”消防事業發展規劃》(簡稱《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我市消防事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到2025年,我市消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達到更高水平,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消防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和消防救援力量體系基本建立,防範火災事故的能力顯著增強,城鄉消防安全基礎條件明顯改善,消防救援能力顯著提升,火災事故總量平穩可控,較大火災事故有效遏制,應對處置重特大火災事故能力明顯提升。到2035年,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的消防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治理能力大幅度提升,消防安全風險防控體系高效運行,覆蓋城鄉的多元消防救援力量體系全面構建,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能力達到更高水平,依法治理、科學救援、全域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確保全市火災形勢持續平穩
《規劃》明確了全市消防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有效實施《規劃》,致力於推動消防治理水平達到新高度、消防救援能力實現新提升、消防基礎建設邁上新台階、消防人文環境得到新發展,對於確保全市火災形勢持續平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大局,維護社會公共安全,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消防安全風險防控體系逐步完善。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著力提升現代消防治理水平,不斷完善消防安全風險防範化解機制,積極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發生,嚴密防範“小火亡人”和較大火災,堅決遏制群死群傷火災特別是重特大火災事故。地方消防法規、政府規章和標準規範逐步完善,消防執法改革全面完成,消防安全責任有效落實,新型監管機製成熟完善,綜合治理精準高效,基層治理有效夯實,公共消防設施全面加強,監管力量覆蓋城鄉,消防安全環境明顯改善。
——消防救援力量體系健全最佳化。“全災種、大應急”的機制能力有效形成,系統構建消防救援力量格局,調度指揮體系健全,滅火救援基礎紮實,信息科技裝備完備,多元化的消防救援隊伍健全最佳化。城市消防救援站建設、各級消防救援隊伍正規化建設、政府專職消防隊伍建設水平有效提升。
——消防救援綜合保障能力有效增強。與城市建設發展深度匹配的消防經費保障機制趨於完善。消防水源、消防車通道等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基本達標,消防隊站選址布點更加合理,訓練設施、車輛裝備配齊配強,智慧型化、高精尖裝備配比大幅提高,戰勤保障裝備物資模組化儲備、快速機動投送能力全域覆蓋。全市新建消防救援站19座,增配消防車17輛。
——公眾消防安全意識普遍增強。努力拓寬宣傳渠道,聚集各種宣傳力量,建優用好消防科普基地,努力打造“立體式”消防宣傳教育新格局,著力提高全民消防法制觀念和消防安全意識,消防工作公眾參與度顯著增長。積極推進社會消防宣傳責任落實,不斷壯大消防宣傳隊伍,促進社會化消防宣傳工作創新發展。力爭在“十四五”末,消防救援站總體開放率達到100%,重點人群消防安全總體培訓率100%,縣級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全部建成使用。
——科技牽引支撐作用更加凸顯。依託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共享政府行業部門數據,建立信息數據支撐研判決策、精準防控、規範管理等符合現代消防工作要求的工作機制;推動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與消防工作深度融合;建成城市消防大資料庫,實時化、智慧型化評估消防安全風險,差異化、精準化實施監管,扁平化、可視化“智慧消防”體系趨於完善。
完成5大類26項重點任務
全面開創消防事業發展新局面
作為“十四五”時期全市消防事業發展總體規劃,以全面推進消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維護社會公共安全,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中心主題”,明確了今後五年全市各地各有關部門將全力完成健全消防安全責任體系、完善社會消防治理體系、提升消防安全防範水平、夯實公共消防安全基礎、深化消防科技信息支撐、提升綜合應急救援能力、完善應急救援戰勤保障、強化消防人才隊伍建設5方面26項重點任務,統籌推進消防救援站、消防訓練基地、消防車輛裝備等方面具體建設項目,全面開創消防事業發展新局面。
——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組織領導,將“十四五”消防規劃落實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規劃實施保障機制,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計畫,細化分解各項任務,研究制定推進措施。將規劃實施情況納入各級政府、各職能部門消防工作考評,加強對消防重大問題、重大項目的研究,調動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明確職責任務。張掖市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區域消防事業發展的責任主體,對消防事業發展負總責。各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及派出機構要按照職責任務,各負其責、齊抓共管,推動落實消防規劃具體工作。發改、財政、人社、自然資源、住建、應急、消防等單位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職責任務,落實責任人員,協調解決消防規劃實施過程中的問題,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落實監督評估。將消防規劃實施納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畫,統籌部署推動,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公眾對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消防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本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開展規劃實施年度監測分析、中期評估和終期評估,分析實施進展情況及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並向社會公布,推動規劃落到實處,促進消防工作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同時,要加強對本規劃的宣傳,引導發動公眾參與規劃的實施和監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