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來源出處,基本介紹,人物簡介,蓋世英雄,
來源出處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羽起兵前後的許多活動都是在湖州進行的,《史記》記載,項羽與叔叔項梁“避仇於吳中”,唐顏真卿在《項王廟碑陰述》中說得很清楚:“吳中,蓋今之湖州也。”避仇期間,恰逢秦始皇東巡經過湖州,項羽就是在湖州城邊東北8公里的掩浦偷看秦皇輿並放言“彼可取而代之”的。第二年9月,項羽便就地起兵反秦。所舉之兵都是他在烏程的賓客及弟子和附近各縣收得的,即所謂八千“江東子弟”。部隊號“烏程兵”,烏程就是湖州。起兵後在下菰城北建城,這就是項王城,兵屯於今湖州弁山。方誌記載,湖州出西北之門又叫霸王門,弁山則有項王走馬埒、飲馬池、系馬木、磨劍石等古蹟。過去,在湖州城內和弁山等處都有項王廟,後被毀。湖州的主山是弁山,項羽被江東父老封為弁山之神。
基本介紹
項籍(前232-前202),姓項,名籍,字羽,秦末重要的反秦領袖之一,秦亡後自封西楚霸王。漢族,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中國古代起義領袖,著名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中國史上最強武將。是力能舉鼎氣雄萬夫的蓋世豪傑。號西楚霸王。大澤鄉起義不久,項羽在江東斬郡守後崛起,舉兵反秦。率軍入關中,以五諸侯滅暴秦,威震四海,分裂天下,冊封十八諸侯,大政皆由羽出,號為“霸王”,權同皇帝。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他的出現,為中國的歷史掀起了一場風雲,寫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話。
一種說法認為霸王故里就在當今新沂馬陵山鎮。
人物簡介
國家:大楚
爵位:霸王、魯公
身高:據《史記》記載,身高八尺有餘,漢書記載為八尺二寸,合今1.8942米
寵妾:虞姬
座騎:烏騅馬
兵器:楚戟
鎧甲:烏金甲
死後封神:
(2)佛教:鬼神轉世,也有說是阿修羅王轉世(民間則稱其為“項王菩薩)
蓋世英雄
項羽的水平究竟如何,應該以司馬遷所說為準。司馬遷是怎么說得呢,四個字,“才氣過人”。可能有人會對此直撇其嘴,輕飄飄地說啦,才氣過人也好,才華橫溢也好,我們平時都說慣了,沒什麼了不起。須知,吹捧與自我吹捧之流行,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弊病。我們今天搞年終總結,確實會非常輕易而慷慨地就說某某某高瞻遠矚啦、眼光獨到啦、技藝超群啦,但無論是說者還是聽者,也都沒把這些評價當一回事,也不應該當一回事,畢竟只是個應景的東西嘛。而司馬遷下評語可不像我們今天如此隨便,他老人家是深得孔夫子一字褒貶之精髓的,任何評價都是能經得住事實與歷史檢驗的。司馬遷作史,閱人無數,印象里,得此四字評價的,僅項羽一人。而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所記的數百人,在其所記上千年的歷史中也都是可圈可點的人物,獨獨項羽一人得此之評,這本身就很說明問題。與才高八斗相比,才氣過人這幾個字確實顯得過於樸實了。但在司馬遷那裡,才氣過人的含金量,決不在才高八斗之下。
竊以為,其實只需舉一件事,就足以說明項羽是否才高九斗。這件事就是項羽起兵之初的屠襄城之役。秦二世二年二月,項羽與其叔項梁奉召平所傳的陳勝號令率部過江擊秦。估計過江後,項羽立即率部西征,目標是襄城,至此年的五月,完成任務,回來銷號,行軍作戰來回共三個月。這可是個了不起的成績。此襄城,即今河南襄城,其地在許昌西邊,距項羽渡江之處恐怕真有千里之遙。不僅路途遠,而且這個地方基本上是陳勝部與秦軍最後決戰的地帶,屬於徹底淪陷的敵占區。陳勝失敗後,反秦武裝基本上處於守勢,如果有過什麼勝利,如呂臣與黔布(英布)合兵勝秦,也只是屬於反圍剿的勝利。項羽的勝利,則屬於遠征式的勝利,相當於日後劉邦戰略遠征的預演。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其勝利的意義無論怎么高估都不過分。為完成這個任務,項羽所率兵馬多少不詳。項羽臨死前說率八千子弟過江,不知這八千是與項梁所率之總和呢,還是由他帶領西征的數字。在沒有明顯證據說明項羽率兵八千西征之前,我們不妨姑且認為項羽所率人馬只是八千人中的一部分,估計這支西征隊不得少於兩三千人,因為,人手過少,將不利於完成任務。而兩三千人,在當時只能算是一支小部隊。試想就是這么一支小部隊,要在人生地不熟,前無接應,旁無友軍配合的情況下作戰,其困難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想想項羽要在從敵占區里一路殺將過去的同時,還要自籌措糧餉,安排宿營,這些事連想一下都覺得頭大,更不用說去辦了。而此時的項羽,不過二十四歲的年紀,居然一手抓生活,一手抓作戰,而且兩手都很硬,把這一切搞的妥妥帖帖,想不佩服都不行啊。可能有看官以為,古代行軍打仗不過小菜一碟,讓自己去只會幹得更好,從而對項羽取得的成績不以為然。我們姑且不說這個看法是否無知啦,但至少是犯了看人挑擔不吃力的毛病。如果拿我們熟悉的事來類比,大家對這個非常不容易可能會更好體會了。試想,如果你們搞上個百把號人的旅遊團隊,也用不著徒步從蘇州走到襄城了,徒步走到南京就可以了,還一路上有各地的導遊接應,口袋裡也有足夠的鈔票保證可以吃好喝好。結果會怎么樣,估計一定狼狽不堪。一個人的成長,總要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上。以帶兵而言,總要先帶一個班,然後一個排、一個連、一個營、一個團,然後才能成為一個統帥。項羽起兵之前,還沒有當過頭頭的經歷,其西征時所擁有者,乃一群烏合之眾,縱然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其作戰能力應該非常有限。而項羽就帶著這群訓練不足的士兵遠征千里,在人生地不熟的環境裡行軍作戰,部隊不僅沒有散夥,反而能凱旋而還。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裡,如果才能不足以服眾,部下又豈能把性命託付給你,死心塌地地跟隨你流血犧牲。而項羽才能足夠,所以能領著一支可能是歷史上最袖珍的遠征軍,向敵人兵力最雄厚的地方去,並凱旋而還。這樣看來,司馬遷對項羽“才氣過人”的評價,豈虛言哉?
在項羽生前人們、項羽生前的所有的人正是這樣認定的。這些人里當然要包括項羽的主要政治軍事對手劉邦與韓信。韓信與劉邦在準備與項羽翻臉前有過一次事關前景的戰略對話。當時韓信問劉邦:大王以為自己在勇悍仁強諸方面,與項羽相比如何?勇悍仁強的實際內涵,可能沒有人能說的好,但應該是對爭奪天下的綜合素質的綜合評定。對韓信的發問,劉邦沉吟良久,最終無奈地說:皆不如也。劉邦也是個非常自負的人,其自我感覺一向超爽,如果不是心悅誠服、甘拜下風,他是絕對不會低下其高傲的頭的。而發問者韓信的看法也與劉邦完全相同。這表明,劉邦的自評一點也沒有虛假的成分,而是一個共認的事實。後來發生的事情也證明了這一點,凡是劉邦與項羽的對壘,基本上都是以項羽的勝利而告終。那么,是不是劉邦的水平太差而導致這樣的結局。當然不是,劉邦也是個絕頂聰明的人,政治軍事十項全能,除了項羽,誰也玩不過他。只不過跟項羽一比,這個絕頂聰明就算不了什麼了,十項全能也變成十項無能了。真是棋差一著,縛手縛腳。就因為差那么一點點,居然一盤也贏不下來。因此,項羽的聰明不僅有劉邦等人最權威認定,也有事實的最有力支撐。
那么,項羽是如何達到這樣的高度的呢?回答是,天縱英才的資質,加上後天的努力。天生的資質可能容易理解,但後天的努力,就得不到事實的支持。人們都知道,項羽在少年時代,也曾學書學劍學兵法,然而均半途而廢,沒看到在什麼地方努力過。但正因為其天縱英才,即使均淺嘗輒止、不了了之,學成了個半吊子,其達到的程度也非常人所能企及。這個淺嘗輒止,就是項羽的努力。聽起來像個笑話,但沒這個淺嘗輒止,也沒就有日後的項羽啊。有人說過,“項羽剛出道時也就二十四五歲的年紀,此前學書學劍學兵法都弄了個淺嘗輒止,就這樣還是當世詩詞第一,武功第一,兵法第一,統率群雄打平天下。最後全天下的聰明人聯起手來才把他玩死,想不承認他是天才也不行呀。”以往古人在評論司馬遷之學術高度時曾以王羲之的字與李杜的詩為比,以為非一枝一節所能較其長短。項羽的才華也應該這么看,其才能是全方位的,非一枝一節所能限定。
大概因為項羽在鴻門宴上沒殺劉邦,他還被後人封為憨厚的直腸漢。真不知道這些印象是從哪個書上看來的,反正司馬遷從來沒這么寫。司馬遷是怎么記的呢?又是四個字,僄悍猾賊,這才是項羽留給歷史的印象。僄悍猾賊是什麼意思呢,大概是刁蠻奸詐,非常不好相處,可能與我們今天所說的奸的很、賊的很意思相近,反正肯定與憨厚的直腸漢一點也挨不上邊。於是,人們可能會以為古人的眼神特別不好使,怎么會把一個憨厚的直腸漢視之為僄悍猾賊呢?或者人們又要說啦,之所以得出與僄悍猾賊相反的印象,完全項羽在是鴻門宴的表現提示的。看來鴻門宴是個筐,啥解釋都可以往裡裝;而且不僅是個筐,更可能還是個寶葫蘆,項羽從裡面過一遭,就由僄悍猾賊變為憨厚的傻老冒了。竊以為,鴻門宴這個寶葫蘆,是項羽專門用來忽悠後人的,後人經過鴻門宴這個寶葫蘆,一個個都變得眼神不好使了。
當然,眼神不好使的並非只有我們後人,當時不識項羽真面目的也大有人在。因為以項羽之高明,他豈能甘心給人留下刁蠻奸詐、非常不好相處的印象,所以項羽就以其高明演技基本上顛覆了這個印象。如劉邦手下的大將高起、王陵就說過:“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看來項羽的演技相當了得,被項羽蒙住的人還真不在少數,甚至可以說差不多把全天下的人都給蒙住了,那么,今天新鮮出爐的“憨厚的直腸漢”之類的認識就不足為奇了。然而無論多么高明的演技,也蒙不住極少數火眼金睛者,畢竟假的終歸是假的嘛。韓信曰:“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到底是國士,說話就是一針見血,而且把項羽表演的情狀描繪的纖毫畢現。是啊,從僄悍猾賊到言語嘔嘔,反差如此大的外在形象,也不知項羽要花多大的氣力才達到這一效果。言語嘔嘔,一定是恭謙得很哪,於是乎,很多所謂的知識階層的人就被徹底忽悠了。恭謙的目的應該是為了重用,但項羽豈是會重用人的人啊。韓信國士,張良國師,陳平絕世奇才,受重用了嗎?影子也沒有,所以只是表面文章。所有恭敬慈愛,言語嘔嘔,涕泣分食飲,全是做給人看的。招攬人才只是幌子,最終項羽還是孤家寡人。韓信以外認清項羽的偽裝的還有陳平與酈生,陳平說:“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酈生說項羽“於人之功無所記,於人之罪無所忘”。但這三個人的精明都N倍地超過普通人,防騙防蒙的能力超強。其等而下之者,就只能有被騙得滴溜溜的份了。這些被騙得滴溜溜的人裡面,當然少不了我們今天那些自說自話以為項羽是“憨厚的直腸漢”的人啦。
而項羽讓人上當的豈止是演技高超啊,其語言天分也非同小可。歷史上並沒有記下項羽幾句話,但就是這寥寥幾句話已讓無數的後人上當不淺,誤讀歷史幾千年。滅秦之後,項羽產生了稱霸天下的野心,在鴻門宴上搞定了劉邦之後,他並不能如願分封,因為在他之上還有楚懷王,而且還有相當於法律效應的楚懷王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號令,也是其分封的一大障礙。但項羽只用一句話,就破了這個障礙,他對諸將聲稱:“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後以伐秦。然身被堅執銳首事,暴露於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諸將皆曰:“善。”此時的項羽已成為天下最有實力者,可以不理會楚懷王心及其號令,別的諸侯對此或者不會說什麼,但對楚國將士及後世看客還是要有個交待。而這個交代根本沒用什麼長篇大論,只這么寥寥數語,就讓屬下心悅誠服,讓後世信以為真。但這些看似非常有說服力的話卻是歪理,因為楚懷王負的是領導之責,有的是領導之功。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羅斯福、史達林、邱吉爾負的是領導之責一樣,他們也一天沒到過前線上過戰場啊,一個敵人也沒打死啊。但我們評價他們時,還是要把那些功勞安在他們頭上。而項羽就用輕飄飄地幾句話,就把懷王的歷史作用一筆勾銷了。我們後世的人,鸚鵡學舌般地將楚懷王心貶得一錢不值,不過是讓項羽的歪理專了我們的政而不自知。於是,滑天下之大稽的場面出現了,我們廣大自以為是的後人,就這樣被一個公認的傻瓜愚弄了。那么,到底誰智誰愚,似乎不需要費太多口舌了。
那么項羽究竟是靠什麼取得其歷史地位的呢?答曰:靠其非凡的政治軍事才幹。一聽這個結論,無數的人可能就會發出胡說胡說,荒唐荒唐,諸如此類不服氣的狺狺之聲。但這個評價也不是服氣或不服氣所能改變的,只要你否定不了項羽稱霸五年這個事實,就必須服這個氣。因為要在秦楚之際極其複雜的局面中脫穎而出,對秦戰而勝之,並收拾殘局,稱霸全國達五年之久,沒有非凡的政治軍事才幹是不可能做到的。項羽非凡的政治軍事才幹可圈可點之處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殺宋義、援趙取勝。針對宋義提出的“承秦趙敝”畏戰託詞,項羽敏銳地認識到強秦破弱趙的必然性,而且其後將無敝可承。宋義此言雖然是為其無能遮掩,但這個思路在當時還是蠻盛行的。而當時的局面是秦強楚弱,援趙根本看不到取勝的希望,在這個情況下,宋義選擇了避戰也應該是常人思維及多數人的選擇。但項羽的見識遠遠高出常人,所以一下子就看到了時局的癥結所在,且因有勝秦的把握,所以他果斷地斬了宋義,取得了援趙楚軍的指揮權。鉅鹿之戰的勝利固然彰顯了項羽一往無前的氣勢,但此等重大戰役,其細微處亦非常人所能構想,什麼時候試探性攻擊,什麼時候決戰性攻擊,如何安排兵力的逐次投放,其中牽涉到的智力因素非同小可。可以肯定,只有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超人的膽識、周密的布置,以及這幾個方面的完美結合,才能取得以少勝眾的戰績。所以鉅鹿之戰一直以來都是人們詠嘆的重心。
其二、擊降章邯。鉅鹿之戰後,秦軍與諸侯軍相持於漳南,陳餘遺章邯書或為項羽指使,意在攻心。待章邯謀和時,項羽乘其懈,急擊大勝。隨後章邯約降,項羽因軍糧不足,及時接受其降。這裡什麼時候相持,什麼時候進攻,什麼時候約降,安排的井井有條,非常老道。項羽盡坑降卒而不殺章邯亦體現出深遠的戰略考量。按說章邯擊殺項羽之叔項梁,算是有血海深仇。如果項羽真是人們認定的一個莽漢,殺了章邯才是快意恩仇的正常之舉。但項羽這個嗜殺成性的人,居然能放著章邯不殺,不得不佩服其年紀輕輕,就具有了大政治家的風範。而不殺章邯這一招,其作用在項羽進關後就顯示出來了。留章邯等,可使其治秦;而坑降卒,也使得章邯成了舊秦廣大人民的公敵,只能加深對項羽的依附,從而成為項羽的政治盟友。將一個不共戴天的死敵,轉化成最大最鐵的政治盟友,這是何等高明的手段啊。
其三、主持分封。分封為項羽生平最重要之政治事件,也是飽受今人詬病的事件。竊以為,正是這件事情,最能體現其高超的政治謀略水平。人們往往以為,項羽分封,共立十九國,比戰國時的七雄並峙又倒退了許多,是開歷史的倒車。不知持這種說法的人是不是以為,如果當時項羽想當皇帝搞大一統,就能辦得到。如果辦不到,這個指責就是無稽之談。沒有誰願意與他人分享權力,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這么做。當時的情況,好像項羽也沒有資格當皇帝。他上面還有楚懷王,而天下是大家打下來的,雖然項羽出力大一些,但畢竟不能據此將他人的權利全部剝奪。如果不能剝奪,就只有分割天下。而項羽正是這樣做的。只是在分割天下時,項羽是挖空心思使自己取得了最多最大的利益。後人指責項羽將天下分得比秦統一之前還要零碎,而沒有看出這個碎,正體現了項羽欲掌握全局的良苦用心,實際上項羽已提前實踐了後世賈誼所提倡的“眾建諸侯少其力”的構想。項羽謀略通過分封,長久確立其霸主地位。首先,他自王九郡之地,占當時中國疆域的四分之一,而且都是富庶之地;其次,為了削弱可能威脅其霸主地位的諸侯實力,他將舊秦一分為四(漢、雍、塞、翟),將舊齊一分為三(齊、膠東、濟北),將近楚之趙一分為二(代、常山),將燕一分為二(燕、遼東)。不僅如此,他還將趙的軍事實力化解為四(代、常山、殷、河南),使趙國這個原先僅次於楚的軍事集團削弱於無形。由於三秦對項羽死心塌地效忠,河南、殷亦對項羽感恩戴德,兼之未令其王之國的韓地盡入項羽掌握,項羽已建立了從彭城至三秦橫貫中國東西的實力帶。這個實力帶的南面,九江、臨江、衡山三國由楚國舊將執掌,最西南的漢亦為楚舊部。不難看出,項羽陣營的勢力範圍十分壯觀,足以使任何欲有異動的諸侯國不敢輕舉妄動。劉邦所受封的漢,與三秦相鄰,其中的態勢耐人尋味,形成相互牽制的結構。劉邦是三秦的死敵與天敵,雙方不會形成盟友關係。而且,有劉邦在三秦邊上,三秦絕對不敢造次;而有三秦的封堵,劉邦也出不了川,不能形成危害。劉邦的這一粒棋盤上的死子,被項羽用活了,這一手非常高明的棋路,可惜一直沒人指出。項羽將舊有的韓、趙、燕、齊、魏之王封的稍差,而將這些王手下原本沒有權利受封的人,分了好地,基本上取代了以前的王。像趙王趙歇的地盤被趙相張耳所擁有;燕王韓廣的地盤被燕將臧荼所擁有,魏王豹被轉派到舊魏的西部為王,其魏國東部即梁地也納入項羽掌握。從理論上來說,除了原先的六國之後,其餘人等均沒有資格稱王,而項羽讓他們當了王,理應對項羽感恩戴德。這就是趙高“賤者貴之,貴者賤之”的統治術,項羽實踐起來一點也不含糊。
其四、楚漢戰爭。項羽在正面戰場與劉邦的交鋒中屢戰屢勝,這絕非一味逞勇所能做到的,對付劉邦這樣的勁敵,若非在意志、智力、用兵藝術諸方面均勝出一籌,是很難取勝的,更何況連勝。至少有三事表明項羽的出眾之處:第一,劉邦攻占彭城,項羽率軍從齊回救,而劉邦肯定會防著這一著子,肯定會在項羽南下的路上重兵布防,可能主持這個防線的就是韓信;這相當於二戰前法國的馬其諾防線;但項羽沒有對嚴陣以待的防線發動任何攻擊,而是大大地迂迴繞到彭城之西南,出其不意,一擊奏功;此舉比德軍破馬其諾防線早了兩千多年。第二,楚漢相持成皋,彭越擾亂梁地,項羽回救,與留守成皋的曹咎約半月之期必破彭越,果如其言。怎奈曹咎不遵將令,於六日上為劉邦所破。第三,項羽受困垓下,被圍得水泄不通,插翅難飛;儘管如此,項羽還是能領著八百精銳趁夜突圍,漢軍直至平明才發覺。比照於劉邦每次逃跑只帶一二隨從,項羽的高明真是不可以道里計,難怪項羽百戰百勝啊。這些無不說明項羽用兵已有出神入化之功。
這些非凡的政治軍事才能,加上僄悍猾賊的行為特質,掌控天下的時間長達五年,他靠的是什麼思想,應該是一種統治階級的思想,一種從傳統中提煉提純出來的統治術,無論其成其敗,難道沒有一點可以圈點評價的價值嗎?
可能人們會說啦,既然才高九斗,政治軍事謀略又如此高超,怎么會失敗呢?是啊,這個問題不僅把今人搞得七葷八素,也把古人搞得暈頭轉向,大概是搞的人太多了,結果把本來不甚複雜的項羽問題搞的無比複雜。於是乎,複雜的項羽問題就絕非三言兩語所能說清,如果三言兩語就講清楚了,也就不是才高九鬥了。這個為什麼失敗的問題同樣如此。其實失敗不失敗,與才高與否並沒有絕對的關係。比如才高八斗的曹子建,還不是整天被其兄魏文帝像防賊似地盯著,搞得心情很不好,而且一天也沒像項羽這樣爽過。但項羽的失敗確實是一個可以探討的問題。竊以為,其失敗與其才高九斗或者真有一定的聯繫。而這樣一說,可能反對的人就更多了去了,怎么才高九斗不助其成功,反而還成為失敗的原因,天下有這個理嗎?根據禍福相倚理論,絕高的才華正可以埋伏下絕大的禍根。正如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樣,項羽是成也才高,敗也才高,其成其敗都與才高關係絕大。更何況,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才高九斗,也不代表能搞定一切。既然不能搞定一切,就有可能被別人搞定。
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可不是嗎,項羽的一生確實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一生,這個經歷充作才高九斗的註腳再合適沒有了,但到頭來卻失敗了,換了誰都咽不下這口氣,更何況項羽呢?可能項羽在說這個話之前,已千百遍地拷問過自己,所以這可能是其深思熟慮的答案。是啊,在百思不得其解時,將一切推到老天爺身上,也非常正常。項羽死後,對這個問題的探討由劉邦君臣接手正式進行了。以上高起、王陵所說“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的話,就是在探討過程中的發言。他們的話還不止這些,他們還繼續總結道“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所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對於臣下的這種認識,劉邦認為只是項羽敗亡的原因之一,且不是最重要者,所以他笑駁二人,謂之“知其一未知其二”。那么,這個最重要的“其二”又是什麼呢?對此劉邦有一段非常精彩有名、且為後世津津樂道的歷史表白:“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吾擒也。”其實,君臣所言都是在說人才問題,只是劉邦所說的人才層次較高、王所說為高而已。但推敲起來,劉邦自以為高的知其二,還是有問題的。因為自范增離開項羽之後,項羽仍然延續著他百戰百勝的歷史業績。劉邦最慘痛的兩次失敗恰恰是在范增離開項羽後發生的。而那個時候,劉邦評出的漢三傑加上陳平,都在正常發揮著各自的作用呢。但又有什麼用,還不是一敗塗地。這一事實足以反襯出項羽的才高九斗——以一人之力、一人之智敵天下,並且長期不落下風,這是何等強悍的功力、何等高明的智慧啊,取得這樣的業績,自然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啊!再深究起來,項羽不用的豈止范增,張良、韓信也都沒用嘛。范增的作用到底如何,因歷史記載不全,我們看不出來;但張良、韓信則毫無疑問是才華極高者,還不是一樣被項羽晾在一邊了?
看來,無論是項羽所說的天亡我,還是劉邦君臣所說的人才問題,都解釋不了項羽何以失敗的問題。但如果將兩者綜合起來,可能就離事實真相不遠了。並且,一旦深究還會發現,即使是劉邦君臣所說的人才問題,還是可以歸結於天的問題上。只是這裡的天,非項羽所能認識到的天而已。人才問題牽涉到的天,應該是天性。項羽為什麼不用人才呢,其根源恐怕還是在於其恃才傲物的天性。像漢高祖所說的漢三傑中的張良、韓信兩人,就與項羽有不淺的淵源。如果項羽只是一般的才華,那么,在張良、韓信這樣的絕頂高人面前,還不應該表現得如魚得水、趨之若鶩、言聽計從。但項羽則不然,其才華絕高,在他看來,張、韓二人的才華沒什麼了不起。從韓信、陳平、酈生、高起、王陵的表述里,我們大致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項羽絕高的才華,至少給他帶來了兩個負面的效應:一個是傲,一個是獨。而且因為傲才獨,獨又強化了傲。傲的具體體現是看不起人。像韓信、陳平,原本就是項羽的部下,以他們的才華,豈肯甘心於平寂,一定經常向項羽提建議;張良在分封后也跟隨了項羽五個月,估計也會有不少建言的;但項羽目中無人,哪裡會把他們的話放在心上。竊以為,項羽恐怕根本沒把這些人當一回事,否則的話,如果不用他們,完全可以把他們幹掉,以免資敵。但項羽因為非常看不起人,所以也不怕他們跑到敵人那裡去。韓信是國士,陳平、張良是國師,就連這樣的人項羽都不放在眼裡,其他的人能受到什麼待遇就可想而知了。獨的具體體現是好處不肯予人。於是在不重視人才問題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刻薄人才的問題。在項羽看來,你立功是理所當然,而你如果犯錯誤,就罪無可赦了。所以,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為什麼不賞人功不給人利?還不是以為自己是大爺,別人無論如何賣力也是應該的。於是乎,立功不賞,有過猛克,什麼人能受得了這個?因此,項羽的屬下,即使不像韓、陳、張等人那樣跑掉,幹活的積極性不高則可以肯定。只因為項羽的才華絕高,即使手下人幹活的積極性不高,也並沒有影響項羽連連取勝。但久而久之,這個負面因素還是要起作用的。
可以歸結於天的並非僅僅是項羽的人才失誤,其性格秉賦方面的缺陷也是與生俱來的。最要命的是,他的這些性格偏偏與時代不相容。時代需求是什麼呢?就是司馬遷在《高祖本紀贊》中所說的:“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周秦之間,可謂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豈不繆乎。故漢興,承敝易變,使人不倦,得天統矣。”時代特徵是文之敝,拯救之道,莫若以忠。而忠這個素質,只有劉邦有,這個劉邦被我們今天的人恨死了,這本身就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劉邦所作所為,幾乎處處與項羽相反:得地與人分,戰勝予人記功,屬下有什麼過錯,也不嚴加追究;他人有一個長處,就會得到發揮;難怪劉邦的屬下都幹勁十足,愈挫愈奮,這種架式,不勝也難。再者,項羽則是繼秦而起的施暴政者,其在歷史舞台的第一次登場,及退出歷史舞台的謝幕,都表現得兇狠異常,這個歷史時間段記載的幾次屠城坑降卒,都有他的份。儘管其日後刻意掩飾了這些殘暴,表現得仁而愛人,但無論其如何掩飾,其殘暴的天性終究要大爆發,從而禍害社會,其所作所為,與時代不相容,為時代所拋棄,不亦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