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家寡人,讀音gū jiā guǎ rén,漢語成語,釋義為現在比喻脫離民眾、孤立無助的人。出於《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五回:“因為案情重大,並且是積案累累的,就辦了一個就地正法。 雲岫的一妻一妾,也為這件事,連嚇帶痛的死了。到了今日, 雲岫竟變了個孤家寡人了。” 毛澤東 《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關門主義的策略則是孤家寡人的策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孤家寡人
- 外文名:a loner;an elderly bachelor
- 拼音:gū jiā guǎ rén
- 出處:《禮記·玉藻》
- 近義詞:光桿司令
- 釋義:指脫離民眾,孤立無助的人。
解釋,出處,示例,用法,
解釋
【名詞】孤家寡人
【拼音】gū jiā guǎ rén
【英文翻譯】a loner;an elderly bachelor
【解釋】指脫離民眾,孤立無助的人。
【近義詞】光桿司令
出處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5回:“雲岫的一妻一妾,也為這件事,連嚇帶痛的死了。到了今日,雲岫竟變了孤家寡人了。”
示例
到了今日,雲岫竟變了個~了。◎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五回
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關門主義的策略則是~的策略。”
古代的皇帝自稱為孤家寡人,因為皇帝高高在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沒有人在地位和權力上與他對等,人說伴君如伴虎,所有人在他面前都戰戰兢兢的,沒有朋友,沒有可以傾訴的人,就是孤家寡人 。
用法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指孤立無助的人
古時“孤”與 “寡人”都是君主的自稱。並不是現在比喻單獨一人,無人支持幫助,而是表示自己是孤兒。夏朝之後王位世襲,只有先王死了,兒子才能繼承。所以大凡諸侯王都沒有父親。孟子曰:幼而無父曰孤。
【用法】聯合式,作賓語,指孤立無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