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石漠化》是2020年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石漠化
- 作者:周命義
-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1908367
《廣東石漠化》是2020年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廣東石漠化》是2020年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本書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組織編寫,是“中國石漠化”系列叢書之一,系統分析了廣東省三次監測石漠化土地動態變化趨勢與原因,調查監測了廣東省石漠化監測區植物...
萬山朝王國家石漠化公園,處在廣東省連南縣境內,是南嶺山地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生態功能區,廣東省北部環形生態屏障和北江上游重要水源涵養地。是廣東省第一個國家石漠公園。萬山朝王國家石漠化公園,在廣東省連南縣境內,地處南嶺山脈南麓,屬南嶺山地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生態功能區,是廣東省北部環形...
廣東連南萬山朝王國家石漠公園建成後,將成為集生態觀光、避暑度假、科普教育、戶外拓展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國家石漠公園,同時對廣東省完善石漠化治理體系,防範生態環境風險,探索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創新生態旅遊新業態,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所獲榮譽 2022年7月,被認定為2022年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2024...
(二)組織林業和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和造林綠化工作。組織實施林業重點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和荒漠化、石漠化防治重點生態工程。指導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培育,指導、監督全民義務植樹、城鄉綠化工作。組織開展退耕還林,負責天然林保護工作。負責監督管理石漠化沙化防治工作。承擔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相關工作。(三)負責森林和草原...
各地應參照《廣東省主要鄉土樹種名錄》選擇造林綠化樹種,審慎使用外來樹種,提倡選用多樹種營造混交林。江河沿岸、湖泊水庫周圍要優先選用根系發達、固土保水能力強的樹種。沿海防護林要選擇耐鹽鹼、抗風能力強的樹種。紅樹林造林要優先選擇本土樹種,嚴格控制引入外來紅樹林樹種。石漠化乾旱缺水地區要優先選用耐乾旱、耐瘠薄...
廣東清新白灣省級自然保護區與英德岩背、陽山東山、樂昌沙坪,因為都是典型的石灰岩地貌,人稱廣東“四大金剛”。歷史沿革 2000年建立清新白灣自然保護區,2008年9月升格為省級自然保護區。白灣自然保護區是廣東省內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灰岩地區之一。地理環境 峰林的密度是北部、中部、東部較高,西部較低,石峰之間密布...
石漠化具有區域性、漸發性、潛發性、生態破壞性、難恢復性等特徵。植被退化過程是土地石漠化過程中最為直觀的先導過程,由此可造成土壤侵蝕、地表水流失等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成為石漠化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障礙之一。根據相關資料,中國喀斯特地區以貴州為中心,包括廣西、廣東、雲南、四川、重慶、湖南、湖北等地部分地區...
第8節 廣東省石漠化土地狀況 第4章 岩溶地區石漠化研究現狀 第1節 岩溶研究的現狀綜述 第2節 石漠化研究現狀綜述 第5章 石漠化土地演替過程與階段劃分 第1節 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因子 第2節 石漠化的演替過程及階段 第6章 石漠化形成的地質背景 第1節 西南岩溶石漠化環境的脆弱性 第2節 地質背景對石漠化形成...
第7章 廣東現代林業發展區劃的分區布局 7.1 總體布局 7.1.1 布局原則 7.1.2 總體布局 7.2 分區概述 7.2.1 粵北山地自然保護林及石漠化重點治理區 7.2.2 韶關市風景環境保護林區 7.2.3 北江中上游水源涵養一般用材林區 7.2.4 綏江上游水源涵養竹用材林區 7.2.5 珠江三角洲外圍水源涵養風景林區 ...
從嚴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大力盤活存量建設用地;粵東沿海地區,要積極拓展建設用地新空間,加大現有耕地保護力度,合理有序開發耕地後備資源;粵西沿海地區,要加大農村土地整治力度,積極推進土地整理復墾和中低產田改造,增加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粵西北山區,要以生態保護為重點,大力開展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綜合...
對利用流轉林地開展造林綠化、生態修復、石漠化治理、森林資源經營等且集中連片面積達到500畝以上的,依法經批准可將經營面積3%以下、不超過30畝的林地轉為從事生態旅遊、森林康養的建設用地。探索開展林地定額指標交易。(九)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整合強農惠農政策,將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納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政策支持...
掛任)。人物履歷 現任廣東省樂昌市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坪石鎮黨委委員(掛任)。工作分工 負責綜合規劃、產業政策發展等工作。分管綜合規劃股、產業政策與社 會發展股、市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建設管理處、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統籌協調小組辦公室。協管固定資產投資、重點項目、招商引資等工作。
第二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革命老區生態建設,優先支持革命老區實施天然林保護、沿海沿江防護林建設、岩溶地區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濕地保護與恢復等重點生態工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革命老區申報建設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和自然公園,加強各類自然保護地的建設與管理...
法定代表人古惠仰,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園林綠化規劃、設計、施工、養護、苗木培植及銷售;生態環境治理、土壤生態修復、生態環保產品的技術開發;生活、工業廢水和污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固廢處理設定、危廢處理、船舶污染物處置;面源污染治理;河道湖庫水環境綜合治理;水土流失與石漠化治理;黑臭水體治理;引調水工程、...
建設北部環形山體生態屏障,加強森林保護,大力推進公益林大徑材培育,積極實施石漠化地區植被恢復。激發生態富民潛力,助力鄉村振興。 圖2-1 廣東林業保護髮展“一核一帶一區”新格局圖 專欄二 廣東“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 一核:珠三角地區,引領全省發展的核心區和主引擎。範圍: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
第二十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以自然恢復為主、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相結合的措施,對水土流失、風沙危害、石漠化嚴重等生態系統脆弱地區,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野生植物原生地以及其他生態區位重要地區,因地制宜採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等方式,有計畫地實施生態修復。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
探索在韶關等石漠化地區開展“光伏+生態治理”項目建設。建設新能源+農村景觀示範,地方政府主導,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配套基礎設施提升完善和郊區亮化等工程,推動新能源與路燈、座椅等公共設施一體化發展。(省能源局、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六)推動農村生物質資源利用。協同推進農村有機生活垃圾...
在樂昌,“梅遼四地”卻幾乎是“石漠化地區”的代名詞,這裡是廣東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尤其是沙坪鎮更是號稱廣東石灰岩地形地區的“四大金剛”。2008年開始,樂昌市打響了阻擊石漠化的家園保衛戰,“梅遼四地”成為第一批治理區。然而,石漠化治理是一項投入大、見效慢的綜合工程,改造石漠化,家園保衛戰勢必是一場...
(二)組織林業生態保護修復和造林綠化工作。組織實施林業重點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和荒漠化、石漠化防治重點生態工程。指導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培育,指導、監督全民義務植樹、城鄉綠化工作。組織開展退耕還林,負責天然林保護工作。負責監督管理石漠化沙化防治工作。承擔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工作。(三)負責森林和草原資源的監督...
土地癌症,實質是南方地區的石漠化,是指在貴州等喀斯特地貌區,受燒山伐林、開墾荒坡等人為活動干擾,地表植被遭受破壞,水土嚴重流失,溶岩大面積裸露或礫石堆積的土地退化現象。造成的結果是珠江上游地區吃水難、下游地區遭洪水侵漫。概念 在貴州,位於珠江上游的六盤水、畢節、黔西南、黔東南,岩石山成了土地的一部分...
負責監督管理石漠化沙化防治工作。負責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工作。(十一)負責森林、草原資源、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監督管理。組織落實森林採伐限額並監督執行,監督檢查林木憑證採伐、運輸。負責林地管理,參與林地保護利用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生態公益林劃定和公益林保護管理工作。組織實施國有森林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監...
被稱為“生態癌症”的我國西南岩溶地區石漠化形勢嚴峻,石漠化土地面積總體上仍呈擴張趨勢。簡介 岩溶又稱喀斯特(Karst),原是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里亞半島石灰岩高原的地名,意為岩石裸露的地方,那裡有各種奇特的石灰岩地形。19世紀末,前南斯拉夫學者司威治(J.Cvijic)研究了喀斯特高原的各種石灰岩地形,採用喀斯特...
從發生區域看,其發生區與草地養羊重點區、石漠化嚴重區極大重疊。據統計,全省種草養畜試點縣和石漠化治理試點縣有22個是紫莖澤蘭發生區,其中17個縣是重災區。貴州發動幹部、民眾、志願者,採取人工剷除、產業替代、建立阻截帶等措施,開始了滅除紫莖澤蘭的行動:在沿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交通幹道和河流等紫莖澤蘭...
4.4.3 石漠化155 4.4.4 礦區棄土場158 參考文獻160 第5章 南嶺植物多樣性169 5.1 南嶺植被類型與分布171 5.1.1 南嶺植被類型171 5.1.2 南嶺植被群系173 5.1.3 南嶺植被水平分布特徵174 5.1.4 南嶺植被垂直分布特徵175 5.2 南嶺植物種類組成與豐富度176 5.2.1 苔蘚植物多樣性及區系分析...
充分發揮中山區位和歷史文化優勢,依託火炬開發區、翠亨新區、岐江新城等重大平台,大力發展新能源、生物醫藥與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型家電、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推動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打造全國製造業一線城市和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地,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珠江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試點、廣東省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
1998年10月任省林業調查規劃院昆明分院生產技術室主任,2003年2月任省林業調查規劃院昆明分院副院長,2003年11月任省林業調查規劃院昆明分院院長,2009年6月至今任省林業調查規劃院黨委委員、總工程師,現兼任雲南省生態學會常務理事、雲南省測繪學會理事、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石漠化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
6.廣東省軟科學項目:大珠江三角洲城市間旅遊競爭與合作研究(項目批准號:2004B70102076),參加。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粵北岩溶山區土地石漠化過程與逆轉機理研究(編號:30471421),參加。主要論著 1.李凡,黃耀麗,鄭堅強等. 探幽大旗頭——歷史、文化和環境研究. 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5.(獲2003~2006...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科學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既要注重數量更要注重質量,堅持科學綠化、規劃引領、因地制宜,走科學、生態、節儉的綠化發展之路,久久為功、善做善成,不斷擴大森林面積,不斷提高森林質量,不斷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二...
南方石漠化重大生態治理工程關鍵生態治理技術評價 水科院 8萬 2016~2020 主持 東北黑土區凍融作用與水蝕過程耦合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88萬 2015~2018 主持 西南岩溶區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相應指標測試 水利部 12萬 2015~2016 主持 貴州省水土流失調查計算與分析製圖 貴州水利廳 29.6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