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上去入
- 拼音:píng shǎng qù rù
- 注音:ㄆㄧㄥㄕㄤˇ ㄑㄩˋㄖㄨˋ
- 屬性:中古漢語
平上去入,是唐宋時期中古漢語的四聲,是傳統漢語音韻學的音系根源,是唐詩宋詞格律的基礎。掌握四種發音,閱讀詩詞,能夠體會到漢語的博大精深和韻律之美。平上去入...
後來隋朝的陸法言著《切韻》,將四聲標為“平上去入”。其實“天子聖哲”和“平上去入”,用字不同,內涵一致:“天”、“平”同為平聲,“子”、“上”同為上...
去聲指漢語平上去入4聲中的第3調,也指國語4個聲調中的第4調。國語語音把音高分成“低、半低、中、半高、高”五度。去聲是全降調。...
平,指平聲,中古四聲以上平聲、下平聲為平聲;仄,即側,不平,謂之仄。上去入為仄聲。平仄之稱,來源於四聲,通俗地講平仄就是區分語音的高低、升降和長短。問題...
吳語保留平仄聲律,繼承中古漢語整齊四聲八調,平上去入四聲因聲母清濁對立而各分陰陽。 [3-5] 吳語有數萬個特有辭彙和諸多特徵本字,是江南人思維方式、生活...
上聲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為shǎng shēng,指的是漢語平上去入四聲的第二聲,也指國語的第3聲。《玉鑰匙歌訣》等均有相關記載。...
八音分陰陽,而陰陽再分“平上去入”四聲。就是"陽平", "陽上", "陽去", "陽入" ,"陰平", "陰上", "陰去", "陰入"。...
入聲字歸派不同:入聲是古代漢語平上去入四聲之一,在大部分的官話方言中,入聲已經消失,大量入聲字被歸派進其他三聲之中。事實上,入派三聲的規律正是官話方言分區...
《佩文詩韻》分平上去入四聲(平聲分上下),共106韻10235字。作品名稱 佩文詩韻 創作年代 清朝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到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 文學體裁 ...
周顒發現漢字有平上去入四種聲調,始創《四聲切韻》(已佚)。四聲是聲律論提出的前提和基礎。 八病:沈約《四聲譜》根據漢字四聲和雙聲疊韻的特點,來研究詩句中...
古代漢語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到了元代時,平聲分化為陰平和陽平,就是現在的一聲和二聲,上聲有一部分字歸併到去聲里,剩下的是現在的三聲,去聲和由上聲歸併的...
這幾年換他們卷著舌頭學平上去入的變化 平平仄仄平平仄 好聰明的中國人 好優美的中國話 扁擔寬 板凳長 扁擔想綁在板凳上 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 扁擔偏要綁...
十四、平上去入孫悟穴——佛教與中國文藝十五、敲門磚與獺祭魚——八股與考據十六、絕妙好辭——中國文字的彈性十七、神州回顧三千年——傳統文化的總檢討十八、...
吳語保留全部濁音[6] ,保留平上去入的平仄音韻[7] ,部分地區保留尖團音分化[8] ,保留較多古漢語用字用語,文化價值高。吳語語法結構和國語差別大,有上萬個特...
衢州話保留了中古全濁聲母,聲母分清音不送氣、送氣和濁音三組,清濁對立,保留平上去入的平仄音韻。此外衢州話的辭彙有自身特色。 衢州話在歷史上受到官話和杭州話...
《廣韻》206韻,如不計算聲調,以“東董送屋”為一韻,“支紙寘”為一韻,用平聲包括上去入三聲,那么平聲57韻,再加上沒有平上入相配的那 4個去聲韻,實際上...
漢語方言的調類系統大多與中古漢語的平、上、去、入四聲系統和聲母的清濁系統有對應關係,通常根據這種歷時對應關係來定調名:與平上去入四聲對應的調類,今調名仍...
《廣韻》有平上去入四個調類,這並不意味著每個音節都具備這四個調類,因為陽聲韻和陰聲韻各只有平上去三種調類,入聲韻則只有一種調類。所謂平上去入四種調類是...
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格律詩。如中國的近體詩(絕句、律詩)、西方的十四行詩、五行打油詩、四行詩、西班牙的八行詩、意大...
蘇州話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方言之一,保留很多中古漢語要素,其顯著特徵為完整保留中古漢語的濁音,保留平上去入的平仄音韻,保留尖團音分化,保留較多古漢語用字用語,能...
大多數官話的特點包括:除了江淮官話有入聲外,大體上無入聲,新增了平上去入以外的輕聲。中古漢語中原有的六個輔音韻尾大體上只剩下−n,−ng[1],原本連線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