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模團體

常模團體

常模團體(norm group)是指 由具有某種共同特徵的人組成的群體或該群體的樣本。通常包括同樣年齡或教育水平的被試。其分數分布是解釋測驗分數的基礎。確定和選擇常模團體,一要確定目標總體,明確認識目標總體的特性,如性別、年齡、專業、家庭背景等;二要根據目標總體有效取樣,包括選取的樣本能夠反映總體的性質以及取樣大小要適當等。任何一個測驗都可能有很多常模團體,而個人測驗分數的相對等級隨用作比較的常模團體的不同而有很大的變化,因此對測驗分數進行解釋時,應選擇合適的常模團體。在成就測驗和能力測驗中,適當的常模團體包括目前和潛在的競爭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模團體
  • 外文名:norm group
  • 涵義:群體的一個樣本
  • 舉例:可以代表該總體的樣本
  • 構成界限:測量群體的性質與特徵
  • 抽樣原則:統計學的隨機化原則
常模團體和常模,注意事項,制定過程,

常模團體和常模

從測驗的編制者來說,確定常模團體的問題,變成確定所編制的測驗將來用於什麼總體,所選定的常模團體必須能夠代表該總體。例如,如果測驗是設計用來評價高中畢業生的學業成就的,則常模團體應包括全體高中畢業生,或是能足夠代表該總體的一個樣本。由於大部分的測驗要用於各種不同團體,因此大部分測驗都不止有一個常模團體。如瑞文標準推理測驗,常模團體就有兒童、成人、城市、農村等多個。對測驗的使用者,要從不同角度來選定常模。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現有的常模團體哪一個最適合?因為標準化測驗通常提供許多原始分數與各種常模團體的比較轉換表,被試的分數必須與最合適的常模比較。
無論是測驗編制者還是測驗使用者,所關心的主要問題仍然是常模團體的成員。對於成就測驗能力傾向測驗,適當的常模團體通常包括目前與潛在的競爭者;比較廣泛的能力與性格測驗,常模團體通常包括具有同樣年齡或教育水平的人。當然,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還有許多方面可用來定義常模團體,如性別、年齡、年級或教育水平、職業、社會經濟地位和民族等。

注意事項

  1. 群體構成的界限必須明確
    在確定常模團體時,必須清楚地說明所要測量群體的性質與特徵。例如,艾森克個性預測(EPQ)就是分性別、依不同年齡組而建立常模的。
  2. 常模團體必須是所測群體的一個代表性樣本
    當所要測量的群體較小時,將所有的被試逐一測量以得到常模。在群體較大時,則不可能如此,只能測量一部分被試作為群體的代表,此時就存在取樣是否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為了克服取樣偏差,保證其具有代表性,一般在抽樣時應遵循隨機化原則,採用統計學的方法抽取樣本。
  3. 取樣過程必須明確且有詳盡的描述
    這主要是為了使測驗的使用者不至於誤用測驗和錯誤地解釋測驗結果,所以在一般的測驗手冊中,都有相當的篇幅詳細介紹常模團體的大小、取樣策略、取樣時間以及其他有關情況。這些說明和描述越明確、詳盡越好。
  4. 樣本大小要適當
    所謂大小適當並沒有明確的指標。根據統計學原理,取樣誤差與樣本大小成反比。所以,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樣本越大越好。但是,還應考慮到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因素,通常在決定樣本大小時,應注意:總體的數目、群體的性質、測驗結果的精確度。
  5. 常模團體必須是近時的
    由於當今教育發展迅速,因此建立的常模必須是近時的,過時的常模是不能作為參照標準的,一個常模不能一勞永逸地使用。例如對瑞文智力測驗來說,幾年以前修訂的常模現今可能就不再適用,否則所得智商將產生普遍偏高的趨勢。
  6. 注意一般常模與特殊常模的結合
    測驗手冊上所列的常模通常為一般常模,它的適用範圍比較廣。有時對於某些特殊的群體不一定完全適用。因此,測驗希望使用更為具體、適合特殊情況的常模,即特殊常模。將特殊常模與一般常模結合起來,可使被試與最接近的群體進行比較。因為各個具體群體在某些方面是獨特的,所以它的成員將與測驗手冊所列的常模團體成員不符。因此,依據一般常模解釋所得的結論可能不夠恰當,如果將兩者結合使用,解釋分數便會更加準確。

制定過程

一、確定測驗將用於哪一個群體。根據測驗群體,選定最基本的統計量,決定抽樣誤差的允許界限,在此基礎上設計具體的抽樣方法,並對該群體進行抽樣,得到常模團體。
二、對常模團體進行施測,並獲得團體成員的測驗分數及分數分布。
三、確定常模分數類型,製作常模分數轉換表,即常模量表,同時給出抽取常模團體的書面說明,以及常模分數的解釋指南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