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決策部署,貫徹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聚焦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內影響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突出問題,實施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的中長期行動,強化政府、社會、個人責任,加快推動衛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務方式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設健康鹹寧奠定堅實基礎。
(二)總體目標。
到2022年,全民健康促進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健康素養水平逐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推廣,影響居民健康主要因素得到初步控制,重大慢性病發病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重點傳染病、嚴重精神障礙、地方病、職業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殘和死亡風險逐步降低,重點人群健康狀況顯著改善,人均預期壽命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到2030年,全民健康促進政策體系更加完善,健康素養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影響居民健康主要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明顯降低,人均預期壽命等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優於全國平均水平,健康公平基本實現。
二、主要任務
(一)針對健康影響因素干預實施六大行動。
1.普及健康知識。到2022年和2030年,實現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分別不低於27%和35%。
建立完善健康鹹寧“七個一”宣傳平台,組建覆蓋各部門、各專業的健康鹹寧科普專家庫,建成鹹寧市健康科普資料庫,制定鹹寧市健康科普工作方案,建立完善鹹寧市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機制。開展健康知識宣講“五進”(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活動、貧困縣健康知識巡講活動,圍繞《中國公民健康素養66條》核心知識,面向家庭和個人普及疾病預防、早期發現、緊急救援、及時就醫、合理用藥等維護健康的知識與技能,建成一批健康促進單位(機關、學校、社區、醫院、大型公共場所)。開通健康科普專家諮詢電話,為公眾提供健康諮詢服務。針對不同人群普及相應健康知識,推行就診一病兩方(常規的治療處方和健康教育處方)健康服務。以購買服務的方式,鼓勵市縣兩級電台、電視台和其他媒體開辦優質健康科普節目。開展健康素養監測,持續完善改進健康科普策略措施。
2.倡導合理膳食。到2022年和2030年,實現成人肥胖增長率持續減緩,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分別下降至6%和4%以下。
結合健康中國荊楚行、全民營養周、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5·20”全國學生營養日、“5·15”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8·8全民健身日”等活動,開展營養科普宣傳,普及營養知識。建立營養科普專家隊伍並提供諮詢服務,傳播營養健康科普信息,為公眾解疑釋惑,避免信息誤導。將國民營養、食品安全知識知曉率納入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考核指標。
指導孕期和哺乳期婦女科學飲食,培養科學餵養行為,提高嬰幼兒食品質量與安全水平。依據國家《學生餐營養指南》,穩步擴大國家“學生飲用奶”覆蓋範圍,為不同年齡段學生制定營養食譜,引導學生科學營養就餐。為居家養老人群提供膳食指導和諮詢,在醫養結合及貧困家庭扶助工作中實施老年人群營養改善。對營養相關慢性病的住院患者開展營養評價並實施分類指導治療。開展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廳建設活動,鼓勵引導全社會參與減鹽、減油、減糖,推廣健康烹飪模式與營養均衡配餐。
開展居民營養監測,摸清營養失衡狀況,制定食物生產供給方案,發展營養導向型農業和食品加工業,為居民調整膳食結構提供食物保障。推動營養目標導向的農、林、牧生產,提高“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占比,生產健康營養的食物。發展保健食品、營養強化食品、雙蛋白食物等新型營養健康食品,改造食品貯運、加工工藝及降低營養損耗和避免有毒有害物質產生的技術體系。
實施貧困地區重點人群營養干預。將營養干預納入健康扶貧工作,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實施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減少因食源性疾病導致的營養缺乏。
加強營養科研能力和人才隊伍建設。市縣兩級疾控、醫療、婦幼保健、營養配餐等機構配備專職營養健康專業人員,定期接受營養與健康專項技術培訓。
3.推動全民健身。到2022年和2030年,實現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分別不少於90.86%和92.17%,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
建設全民健身公共設施,新建一批多功能社區運動場,做好維護維修,確保正常運行;落實《湖北省全民健身條例》關於“公共體育設施應當向公眾開放”的規定,滿足居民多層次多樣化體育健身需求。
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和方法,開展民眾性體育比賽、運動,增加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口。大力發展桌球、羽毛球、廣場舞等民眾喜聞樂見和有發展空間的運動項目,傳承弘揚武術(太極拳、劍)、健身氣功、賽龍舟等傳統、民間體育運動項目。
發揮體育總會作用,帶動各類體育組織的發展。支持有民眾基礎的項目成立單項和人群協會。重視新型體育組織的發展,壯大全民健身網路體育組織。推進“網際網路+體育”的發展模式,鼓勵、引導公民加入網際網路健身組織。加強全民健身站點建設,發展全民健身基層組織。
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工作,培訓社會指導員,提供科學健身服務。以健身項目培訓為重點,組織開展各級各類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開展社會體育指導員進校園、進社區、進鄉鎮、進廠礦、進機關、進軍營活動,帶動更多人群加入科學健身行列。
促進重點人群體育活動。建設維護學校體育場地,確保設施與器材達到標準要求。建設老年人健身活動中心、適合老年人健身的社區(村)場地或器材。
開展糖尿病、肥胖、骨骼疾病等營養相關慢性病人群運動行為調查,構建“體醫融合”健康服務模式。發揮運動干預在慢性病預防和康復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鼓勵社會資本開辦康體、運動康復、體育託管等機構。
4.控制菸草危害。到2022年和2030年,實現全面無煙法規保護的人口比例分別達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
制定實施《鹹寧市控煙條例》。利用廣播、報刊、雜誌、網路等媒體開展控煙公益宣傳教育,告知公眾吸菸危害、控煙規定、違反控煙行為處罰措施,及早戒菸益處和戒菸途徑、方法。結合健康知識宣講“五進”活動,推動個人和家庭了解吸菸和二手菸暴露的嚴重危害。鼓勵領導幹部、醫務人員和教師發揮控煙引領作用,建設無煙機關、無煙醫院、無煙單位,推動公共場所、辦公區室內全面禁菸。做好青少年控煙。開設專業戒菸門診、提供戒菸熱線諮詢、開展臨床簡短戒菸干預,有效減少吸菸人數。落實菸草廣告監督執法和稅收、價格調節等措施,提高控煙成效。
5.心理健康促進。到2022年和2030年,實現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提升到20%和30%,遏制心理相關疾病發生的上升趨勢。
建立精神衛生綜合管理機制,加強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社區管理機構及家庭相互銜接,落實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登記報告和救治救助管理措施。加強心理健康人才培養,推動高校開設相關專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引導公眾正確認識和應對常見精神障礙及心理行為問題,科學緩解壓力。依託精神衛生服務機構提供社區心理諮詢、精神障礙社區康復、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服務。基本建成有利於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會環境,形成學校、社區、家庭、媒體、醫療衛生機構等聯動的心理健康服務模式,落實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的預防干預措施。
6.健康環境促進。到2022年和2030年,實現居民飲用水水質達標情況明顯改善,並持續改善;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分別達到15%及以上和25%及以上。
開展環境與健康防護和應對知識宣傳,提升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進一步鞏固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成果,有效控制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預防控制環境污染相關疾病發生。開展重點區域、流域、行業環境的健康危害因素調查,建立覆蓋污染源監測、環境質量監測、人群暴露監測和健康效應監測的環境與健康綜合監測網路及風險評估體系。
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加快衛生鄉鎮(縣城)建設,推動健康村鎮、健康細胞創建,夯實健康鹹寧建設基礎。全面實施鄉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糞污無害處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和村莊綠量提升的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建設美麗鄉村、綠色村莊。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各個環節的有機銜接。
合理規劃和建設城市應急避難場所,完善公共安全基礎設施,落實應急物資儲備。加強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嚴厲處罰交通違法行為。加強裝飾裝修材料等消費品安全性評價和監管。強化飲用水監測監管,保障飲用水安全。
(二)針對全生命周期健康維護實施四大行動。
7.婦幼健康促進。到2022年和2030年,實現嬰兒死亡率分別控制在6.5‰及以下和5‰及以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控制在8.5‰及以下和6‰及以下;孕產婦死亡率分別下降到14.5/10萬及以下和9/10萬及以下。
加強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提升婦女兒童健康水平。預測生育增長趨勢,調整擴增婦幼健康服務資源。針對有生育需求的夫婦普及科學孕育和養育健康新生命有關知識。加大兒科、產科、助產等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力度,提升孕產婦和新生兒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完善落實妊娠風險篩查評估、高危專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產婦死亡個案報告制度,保障母嬰生命安全。加強出生缺陷防治,落實婚前醫學檢查和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措施,為孕前及孕早期婦女增補葉酸。加強孕產期保健服務和兒童早期發展服務,促進生殖健康,推進農村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檢查。完善嬰幼兒照護服務和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
8.中國小健康促進。到2022年和2030年,實現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良率分別達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市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力爭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
建設健康學校,培養健康生活、飲食、學習、運動習慣,預防近視、肥胖等疾病。將健康教育納入教師崗位培訓計畫和學校教學計畫,在城鄉各類中國小校開設體育與健康課程且每周不少於0.5學時,保證中小學生每天在校體育鍛鍊時間不少於1小時。完善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和體質健康監測制度,把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對學校的績效考核內容,結合學生年齡特點,以多種方式對學生健康知識進行考試考查,將體育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加強中國小校衛生保健機構建設,全面落實因病缺課、病因追查登記和休復學管理制度。加強學校及周邊環境整治,限制未成年人上網時間,落實健康教育、監測預警、綜合干預措施,通過“大手拉小手”活動,促進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維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
9.職業健康保護。到2022年和2030年,實現接塵工齡不足5年的勞動者新發塵肺病報告例數占年度報告總例數的比例明顯下降,並持續下降。
落實用人單位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改善工作環境,完善健康設施,做好職業防護,完善職業病防治支撐體系,預防和控制職業病危害。加強職業健康監測監督,懲處危害勞動者身心健康的職業違法違規行為。鼓勵用人單位開展職工健康管理、創建健康企業。加強塵肺病等職業病救治保障,落實工傷保險保障措施。
10.老年健康促進。到2022年和2030年,實現65至74歲老年人失能發生率有所下降,65歲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依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網路,為社區老年人普及膳食營養、體育鍛鍊、定期體檢、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藥等知識並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推動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醫學科、三級中醫醫院設定老年康復科。落實養老設施用地標準,加強小區養老設施規劃配套,保障綜合性老年人活動中心、公共場所無障礙設施正常運行。制定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總體規劃,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醫養結合機構。
(三)針對重大疾病防控實施五大行動。
落實《鹹寧市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8—2025年)》關於慢性非傳染病疾病防控措施,推進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健康中國行、“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等專項行動,廣泛宣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科普知識,發揮中醫治未病優勢,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加強慢性病早診早治,強化高危人群健康干預,規範診療服務行為,推動慢性病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早治療,降低慢性病發病率和過早死亡率。實施一地一策、精準防治策略,落實傳染病、地方病防控措施,有效降低發病率、死亡率。
11.心血管疾病防治。到2022年和2030年,實現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別下降到209.7/10萬及以下和190.7/10萬及以下。
在健康細胞培養中開展專題培訓,引導居民學習掌握心肺復甦等自救互救知識技能。擴大篩查覆蓋面,為高危人群和患者提供生活方式指導。全面落實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制度,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者的規範管理。建立格線化胸痛、卒中等救治中心,提高院前急救、靜脈溶栓、動脈取栓等應急處置能力。
12.癌症防治。到2022年和2030年,實現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於43.3%和46.6%。
宣傳癌症防治核心知識,推進癌症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完善癌症登記報告制度,依據癌症發病情況,有序擴大癌症篩查範圍,執行常見癌症診療規範和臨床路徑,促進癌症規範化診療。完善癌症康復指導、疼痛管理、長期護理、營養和心理支持措施,推進安寧療護。完善癌症防治醫保和救助政策,提高抗癌藥物使用可及性。
13.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到2022年和2030年,實現70歲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下降到9/10萬及以下和8.1/10萬及以下。
引導重點人群定期就診檢查,查清並控制危險因素,預防疾病發生髮展。推行高危人群首診測量肺功能、40歲及以上人群體檢檢測肺功能。建立慢阻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制度。建立完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體系,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防治能力。依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機構,向慢阻肺患者提供全程健康管理服務。
14.糖尿病防治。到2022年和2030年,實現糖尿病患者規範管理率分別達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
宣傳糖尿病防治有關知識,提示居民關注個人血糖水平,引導超重和肥胖(包括腹型肥胖)者定期監測血糖、血壓和血脂,對糖尿病前期人群進行膳食、運動干預,降低發病風險。提高糖尿病患者對健康膳食、科學運動、定期監測代謝和併發症指標的認識,做好自身健康管理,延遲糖尿病發展。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能力,逐步實現糖尿病及併發症篩查標準化和診療規範化。
15.傳染病及地方病防控。到2022年和2030年,實現以鄉(鎮、街道)為單位,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
完善傳染病監測、救治體系。引導居民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充分認識疫苗對預防疾病的重要作用,強化疫苗生產運輸使用全程監管。加強愛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全面落實預防、檢測、救治救助等各項防治措施,將發病率、死亡率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強化寄生蟲病等地方病綜合防治和分類救治,鞏固血吸蟲病、碘缺乏病防治成果,切實控制好病媒生物。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健康鹹寧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研究、部署、協調各縣(市、區)、市直各部門開展重點工作。健康鹹寧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衛健委,負責健康鹹寧建設日常工作,組織制定健康鹹寧建設的有關實施方案並督促落實,制定健康鹹寧行動考核辦法並開展監測評估和考核工作。各縣(市、區)要結合實際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研究制定實施方案,逐項抓好任務落實。市直各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將健康中國“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建設的戰略主題融入各項工作中,研究具體政策措施,推動重點任務落實。
(二)動員各方參與。建立個人健康主責意識,落實個人健康責任。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凝聚全社會力量,形成健康促進的合力。以健康細胞工程建設為引領,促進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養成,營造健康支持性環境。充分發揮衛生健康相關行業學會、協會和群團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在健康促進和健康科普工作中的作用。
(三)健全支撐體系。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提高疾病防治和應急處置能力。加強領導幹部和公務員培訓,把健康鹹寧建設納入培訓課程。加強財政支持,強化資金統籌,最佳化資源配置,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使用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強化信息支撐,推動部門和區域間共享健康相關信息。加強科技支撐,開展一批影響健康因素和疑難重症診療攻關重大課題研究,省級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畫要給予支持。完善相關法規制度體系,開展健康政策審查,保障各項任務落實和目標實現。
(四)強化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和網路媒體,多形式開展輿論宣傳引導,及時發布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加強健康科普和信息傳播,大力宣傳健康鹹寧建設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編印通俗易懂的閱讀資料,引導民眾掌握必備健康知識,養成健康習慣和生活方式。加強科學引導和典型報導,增強社會的普遍認知,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