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鹹平四年(1001年),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其間設四川制置使、四川宣撫...
【川峽路】北宋初期地理區域名,非行政區。即“川峽兩路”、“川峽四路”之簡稱。【《宋史》疑將“峽路”誤作“峽西路”】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宋軍滅掉...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合併川峽四路,設“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四川省”之名自此問世,是為“四川”建省之始,行省衙門駐成都府路。 ...
四川地區原意指川峽四路 ,同指四川行省、四川省、四川盆地等。作為區域地理概念,還指以四川盆地為主的巴蜀地區,包括四川省和重慶市等。 “四川”的得名,根據...
真宗鹹平4年(1001),又分為益州路(後改成都府路)、梓州路(後改為潼川府路)、利州路和夔州路,稱之為川峽四路,總稱"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 [2] ...
”。其中,川峽地區循舊制,仍置【成都西川路】、【奉節峽路】兩路。鹹平四年(1001),再分【成都西川路】為“成都益州路、廣元利州路”;分【奉節峽路】為“三...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改益州路(川峽四路之一)為成都府路,治所在成都。南宋寶佑五年(1257年),蒙元軍攻占成都,使當地的生產和經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 [23]...
重慶府,是最初由南宋設定的府,位於今重慶直轄市境內。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8月升恭州置,治所在巴縣,屬夔州路(川峽四路之一,治今奉節)。元朝至元十六年(...
川峽四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分屬梁、雍、荊三州之地 [22] 梁州明代 洪武帝認為“中國之舊疆”包括巴蜀(明代四川省) [1] 及雲南 [2] ...
其中,川峽地區循舊制,仍置“成都西川路、奉節峽路”。鹹平四年(1001),分成都西川路增置廣元利州路;分奉節峽路增置三台梓州路。《宋會要》載:“成都西川路...
川峽四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分屬梁、雍、荊三州之地[21] 廣南東路:分屬荊、揚二州之域[22] 廣南西路:分屬荊、揚二州之域[22] ...
北宋鹹平四年(1001年),四川地區分為益州(今成都)、梓州(今三台)、利州(今廣元)、夔州(今重慶奉節)四路,合稱“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其間設四川制置使,...
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親率10萬大軍進入川峽四路,欲效西晉滅吳之法,先取長江上游,然後水師順江東下,配合陸路平定江南。然而,他急欲統一中國的腳步卻意外地...
元朝在各地設定行中書省,川峽四路全並成四川行中書省,“四川省”名自此問世。明、清時期,四川省建制未變,疆域已達川西高原和涼山地區。...
川峽四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分屬梁、雍、荊三州之地[22] 梁州明代的梁州範圍 編輯 洪武帝認為“中國之舊疆”包括巴蜀(明代四川省)[1] ...
《蜀川勝概圖》是宋代著名繪畫藝術珍品,現藏於美國華盛頓的弗瑞爾美術館。畫卷所繪內容為宋代川峽四路(今四川、重慶)的著名山嶽、河流、城池風貌,且對宋代的...
4、北宋川峽四路的政治特殊性分析,《歷史地理》第十七輯,2001年;5、唐代長安城內土地利用形式的轉換(余蔚、祝碧衡),《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1年第4期;...
西連蜀中地區的閬中(巴國首都和清朝前期四川省會)、梓州路(宋代川峽四路之一、治所在三台縣,後改為潼川府路)、成都、漢中(梁州及山南西道治所),是橫貫東西...
宋設西川路和峽路,後將西川、峽二路分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產生。元時合併四路,設為四川行省。自此...
宋代,慶曆四年(1044年)省新浦入開江,萬歲改名清水,時開州轄二縣。屬川峽四路之夔州路(治今奉節)。元朝,省縣入州。屬夔州路(治今奉節)。 開州地理位置 ...
熙寧五年(1072年)設利州路(川峽四路之一)及所屬興元府,治所均設於漢中。利州路轄秦嶺以南、長江以北地區。南宋紹興十年(1141年)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兩路...
南宋初﹐在和買演變為定額稅的同時﹐又將夏稅與和買絹帛之類折納錢幣。廣西路在北宋時已將夏稅麻布改納折布錢﹐南宋時又加重稅額。川峽四路有兩川(成都府路...
行銷四川內地的茶葉,則由買茶場將收買園戶的茶葉,取息十分之三,直接賣給商人,準予販行川峽四路充民用食茶,但不得與少數民族交易。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趙...
宋設西川路和峽路,後將西川、峽二路分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產生。元時合併四路,設為四川行省。自此...
經墊江進入鄰州,連線蜀中地區各個時期的省會城市如成都、梓州(宋代川峽四路之一、治所在今三台縣)、閬中(巴國首都、清朝前期四川省會)等城市,大致是今天的滬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