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峽四路

川峽四路

川峽四路,兩宋時期行政區劃,合稱“四川”路,“四川”作為地理區劃由此得名。包括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總計四路。

基本介紹

川峽政區淵源,政區變遷,宋朝行政制度,經濟地位,

川峽政區淵源

1)前蜀:天祐四年(907),王建在成都稱帝,置10大節度使,分治川峽地區:
天雄節度使(治秦州,今甘肅秦安)
武興節度使(治鳳州,今陝西鳳縣)
武定節度使(治洋州,今陝西洋縣)
山南西道節度使(治興元府,今陝西漢中)
川峽四路(北宋)川峽四路(北宋)
昭武節度使(治利州,今四川廣元)
武德節度使(治梓州,今四川三台)
武信節度使(治遂州,今四川遂寧)
永平節度使(治雅州,今四川雅安)
武泰節度使(治黔州,今重慶彭水)
鎮江節度使(治夔州,今重慶奉節)
2)後蜀:應順元年(934),孟知祥在成都稱帝,新置10大節度使,分治川峽地區:
雄武節度使(治秦州,今甘肅秦安)
川峽四路(北宋1111年)川峽四路(北宋1111年)
武定節度使(治源州,今陝西洋縣)
山南西道節度使(治興元府,今陝西漢中)
昭武節度使(治利州,今四川廣元)
保寧節度使(治閬州,今四川閬中)
武德節度使(治梓州,今四川三台)
武信節度使(治遂州,今四川遂寧)
永平節度使(治雅州,今四川雅安)
武泰節度使(治黔州,今重慶彭水)
寧江節度使(治夔州,今重慶奉節)

政區變遷

建隆元年(960),趙匡胤在汴梁(今開封)稱帝,建立北宋
乾德三年(965),北宋滅後蜀,改“節度使司政區”為“轉運使司政區”,初置成都府“西川路”。
開寶六年(973),分成都“西川路”於奉節置“峽路”,川峽盆地遂分為東、西兩大政區。《長編》載:
①“峽路”治夔州(又名雲安郡,今奉節),領“遂、合、渝、瀘、昌、開、達、渠、巴、蓬、資、戎、涪、忠、萬、夔、施十七州及廣安、梁山、雲安三軍” 。
川峽四路(南宋)川峽四路(南宋)
②“西川路”仍治成都府,領“黎、雅、眉、嘉、邛、蜀、成都府、彭、綿、漢、簡、梓(今三台)、陵、維、茂、榮、果、閬、龍、普、利(今廣元)、興、文、劍、興元府(今漢中)、壁、集、洋二十八州府及永安、懷安二軍”。
③黔州改隸“荊湖路”。
歷史上,夔州(今奉節)長期控遏三峽水道和井鹽,另立“峽路”之後,致“峽鹽悉趨荊南,西川民乏食”,西川人民基本生存食鹽也無法保證了!所以,太平興國元年(976)十二月,宋太宗趙匡義急“命西川轉運使申文緯遙兼峽路,峽路轉運副使韓可玭兼西川路”(《長編》卷17)。
太平興國二年(977),再分“西川路”於利州(今廣元)置“東川路”。川峽地區遂並列“成都西川路、廣元東川路、奉節峽路”三個政區。此時,梓州(今三台)仍隸屬成都西川路,而興元府(今漢中)則改隸廣元東川路。宋代“西川、東川、峽路”的政區命名,均源自隋唐以降川峽地區傳統稱謂。唐宋四川盆地,“西川”特指以成都為中心的今川西平原及其周邊一帶;“峽路”特指以夔州(奉節)為中心的今川江水道以及川東鄂西一帶;兩者之間的盆地丘陵地帶則為“東川”,或併入西川、或歸入峽路,無常態。
太平興國七年(982),東川路併入西川路,則廣元利州、漢中興元府重新併入成都西川路。川峽地區復為“成都西川路、奉節峽路”東西兩大政區。原屬奉節峽路的巴州、蓬州劃歸成都西川路,而西川路的梓州(今三台)、果州(今南充)、普州(今安岳)、榮州(今榮縣),以及荊湖路的黔州(今彭水),則改隸奉節峽路。此時的“峽路”政區大致與北周隋朝時期的信州(今奉節)總管府轄區近似。
川峽四路(南宋1208年)川峽四路(南宋1208年)
淳化五年(994),降成都府為益州,仍治成都縣。
至道三年(997),天下正式定製十五路:“一曰京東路,二曰京西路,三曰河北路,四曰河東路,五曰陝西路,六曰淮南路,七曰江南路,八曰荊湖南路,九曰荊湖北路,十曰兩浙路,十一曰福建路,十二曰西川路,十三曰峽路,十四曰廣南東路,十五曰廣南西路。”(《長編》卷42)。其中,川峽地區循舊制,仍置【成都西川路】、【奉節峽路
鹹平四年(1001),分【成都西川路】置“成都益州路、廣元利州路”;分【奉節峽路】置“奉節夔州路、三台梓州路”,且“四路”統一以各自的“行政治所地”命名。
即:
夔州路(治夔州,今三峽奉節縣);即“川東”。
益州路(治益州,今四川成都市);即“川西”。
梓州路(治梓州,今四川三台縣),南宋初期,遷治今四川瀘州市;即“川南”。
利州路(治利州,今四川廣元市),北宋末期,遷治今陝西漢中市;即“川北”。
其中,成都西川路更名成都益州路,原成都<西川路轉運使>馬亮轉任成都益州路轉運使;增置廣元利州路,原成都<西川路轉運副使>張志言出任廣元利州路轉運使。
奉節峽路更名奉節夔州路,原奉節<峽路轉運使>丁謂轉任奉節夔州路轉運使;增置三台梓州路,原奉節<峽路轉運副使>李防出任三台梓州路轉運使。
至此,原“川峽兩路”最終裂為“川峽四路”,合稱“四川”路,“四川”作為地理區劃由此得名!
川峽四路中,唯“成都益州路、奉節夔州路”為原有的兩大舊路,其行政治所比較固定。嘉祐四年(1059),益州路先更名“成都府路”;其後,嘉祐六年(1061)益州改名成都府,治司不變。
後分置的“利州路、梓州路”兩路,行政治司則變換繁雜。尤其宋蒙戰事之後,利州路轄區和軍政中心的變遷更是頻繁。北宋初,之所以得名“利州路”而非“興元府路”,就是因該路行政治所,即轉運司(漕司)一直設在廣元利州,而非漢中興元府。《輿地紀勝》卷183:“皇佑三年(1051),提、轉不許同在一州,故憲居興元,而漕居利州”。可知此時的利州路行政中心仍在廣元利州,漢中興元府仍隸屬廣元利州路!北宋後期,西北戰事緊迫,軍政合制需要,利州路行政中心才前移漢中(興元府)禦敵,路名仍沿用舊名未改。梓州路行政治司最初設在三台梓州,《輿地紀勝》卷155:“皇祐中,田況請復置司遂州(今遂寧)”,至少熙寧六年之前,才回遷三台梓州。徽宗末期,北宋已是風雨飄搖,重和元年(1118)梓州改潼川府,梓州路更名“潼川府路”。“徽宗一朝,侈大其制,凡建府二十又四”,有尊號已無尊位之實。靖康二年(1127),北宋滅亡。

宋朝行政制度

兩宋時期,地方實行三級行政區劃管理
一級行政區:路
二級行政區:州、府、軍、監
三級行政區:縣
北宋,川峽四路分設“成都益州、廣元利州(後遷漢中)、三台梓州(後遷瀘州)、奉節夔州”四路首府。
“州、府、軍、監”行政區劃雖然同級,而“州府”官職品秩分六等:都督、節度、觀察、防禦、團練、刺史。

經濟地位

就經濟地位而言,川峽四路(四川)與兩浙路(江南)成為宋代最主要的兩大經濟區。
章如愚在盛讚當時南方經濟的興盛時,就是把劍南以南的四川與長江以南的江南相提並論的。他說;“長江、劍閣以南,民戶止當諸夏中分,而財賦所入當三分之二。”四川以其人口眾多、地域廣大、物產豐富,在宋代受到人們的格外重視。
北宋時,宋朝管轄區總人口達到1億左右,而四川人口突破1千萬大關,占總人口的1/10以上。南宋時,宋轄區總人口接近6500萬,而四川人口發展到1300多萬,占總人口的1/5以上。北宋時,宋轄區總面積為250萬平方公里,而四川面積達29萬平方公里,約占總面積的12%。南宋時,宋轄區的總面積為172萬平方公里,而四川面積達32萬平方公里,約占總面積的19%。
四川物產豐富,如被稱為“國之所資,民恃為命”的茶葉其年產量便高達2千萬斤,幾乎占全國茶葉年產量的2/3。“天下商稅,四蜀獨重”。熙寧七年(1074)商稅總額為641萬貫,而四川一地即達166萬貫之多,約占總額的26%。川峽四路“土植宜柘”,北宋政府一年布帛的總收入為1135萬餘匹,而四川一地即達179萬餘匹,約占布帛總收入的16%。如果以錦綺、鹿胎、透背等高級絲織物計算,四川所占比例更高。
到了南宋,四川的經濟地位越發重要。紹興三十年(1160),宋朝軍糧不計四川“為米三百萬斛”,而四川一地即供應軍糧156萬餘斛,占南宋全國總額的1/3以上。孝宗末年以後,南宋政府一年的緡淺總收入為8200萬貫,其中包括茶鹽榷貨、經總制錢、上供和買折帛、四川錢引等項,而四川錢引一項即達3300萬餘貫,約占總收入的40%。高宗時,南宋政府一年的酒稅總額為1400萬貫,而四川一地即達690餘萬貫,約占總額的40%。總之,四川在宋代經濟的各個領域幾乎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和很高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