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

川渝

指四川省和重慶市兩地。別稱“巴蜀”。“川”是四川省的簡稱,“渝”為重慶市的簡稱。位於四川盆地巫山東部地區,由於地域兩地相鄰,文化生活風俗上接近,故“川渝”是一個地理概念,在文化上也有一定程度的聯繫,因此兩地經常被外界合稱為“川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川渝
  • 外文名:Sichuan and Chongqing
  • 含義:四川省的簡稱和重慶市的簡稱
  • 別稱:巴蜀
  • 屬性:地理概念
  • 居民:漢族巴蜀民系
川渝歷史關係,蜀文化,巴文化,重慶巴渝文化,四川巴渠文化,

川渝歷史關係

在商周時期,四川盆地建立了由古蜀族為中心的蜀國;巴族人在四川盆地東緣建立了巴國
戰國時期(前316年),秦國先後兼併蜀國、巴國,設立蜀郡於成都。又置巴郡,郡治江州縣(今重慶北)。
秦朝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蜀郡均為其一。
西漢元封5年(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州刺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刺史部,益州管轄範圍大致相當於整個四川盆地和漢中地區。漢朝時候巴郡稱江州,為益州刺史部所管轄。
三國時期,益州(包括今四川省和重慶市)屬於蜀漢政權管轄。
曹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魏滅蜀漢,旋分蜀漢故地為益、梁二州,各領八郡。
西晉,巴郡改屬梁州。經兩晉、南北朝,由於“州”越設越多,其轄境逐漸縮小。魏晉南北朝時期,巴郡先後是荊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個轄區。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廢郡,以渝水(嘉陵江下游古稱)繞城,改楚州為渝州,治巴縣。這是重慶簡稱渝的來歷。
唐貞觀元年(627年),將天下按照山川形勢、交通便利分為十個“道”。改益州為劍南道,蜀郡屬於劍南道。今四川東部和重慶直轄市範圍在唐初則屬於山南道。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並省全國的州縣,劃天下為十五道。山南分置為東、西二道,唐代延續渝州之稱,為山南西道轄地。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以蜀郡唐玄宗幸蜀駐蹕之地,升為成都府。乾元元年(758年)劍南道分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劍南東川節度使,成都府隸屬於屬劍南道西川。乾元二年(759年)渝州改屬劍南道東川節度使。到唐末,渝州屬劍南東川昌渝瀘合都指揮使。
五代十國時期,川渝同屬在四川地區建立的前蜀後蜀政權。
北宋鹹平四年(1001年),四川地區分為益州(今成都)、梓州(今三台)、利州(今廣元)、夔州(今重慶奉節)四路,合稱“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其間設四川制置使,四川由此得名。
宋代時,重慶先後屬西川路峽西路夔州路管轄,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因趙諗謀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變”之意,改渝州為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
元代四川行省元代四川行省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設“四川行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是為“四川”建省之始,四川行省衙門駐成都府路(其中,1288年-1290年四川行省曾移駐重慶府。因在之前的宋元戰爭中,蒙古軍攻破成都,使當地的生產和經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因軍政供給困難,兩年後復還成都。)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滅大夏國,重慶府隸屬於四川承宣布政使司。(轄區除今四川、重慶外,還包括今貴州省遵義和雲南東北部及貴州西北部,轄境已達川西高原和涼山地區,布政使司衙門駐成都府。)
清代,設立四川總督管轄四川省,省會成都府。重慶府亦屬於四川省。
元代四川行省元代四川行省
民國初期,重慶先期宣布獨立,不久,成都宣布獨立。1912年2月成渝軍政府合併,成為中華民國四川省。1928年設立成都市,為四川省會。1929年重慶正式建市,編制為國民政府二級四川乙等省轄市,水陸總面積93.5平方公里,人口28萬。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2月10日,以劉湘為省主席的四川新省府在重慶成立。6月18日,四川省政府由重慶遷往成都。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抗戰宜昌大撤退後,大量工業企業內遷至重慶。重慶成為以軍火工業為主的重工業城市。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5月5日,遷都至重慶的國民政府頒令,將重慶析出四川省,升格為甲等中央院轄市(第一次直轄)。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抗日戰爭結束,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在其後的制憲國大中,以法律形式規定重慶為永久陪都
1949年11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重慶,隨後成為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為西南大區代管的中央直轄市(第二次直轄),駐地亦設在重慶。1949年12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成都。並將四川地區劃分為川西、川東、川北、川南4個行署和西康省。
1952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撤銷川東、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區,恢復四川省建制,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1952年,北碚市併入重慶市。
1954年7月,重慶直轄市被撤銷,重慶併入四川建制,重慶從直轄市降為副省級市。
(80年代,四川省江津專區與四川省重慶市合併,形成1997年以前的重慶地級市。)
1983年3月3日,四川省永川地區8個縣併入重慶市,重慶成為中國第一個享有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的計畫單列市。重慶面積23113.95平方公里,轄9區12縣。
1996年9月15日,重慶市代管四川省萬縣市涪陵市黔江地區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中國人大五次會議批准設立重慶直轄市,撤銷原重慶市。重慶直轄市轄原地級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第三次直轄)。
1997年6月18日,重慶直轄市正式成立。至此,川渝分治。

蜀文化

蜀國或稱蜀國,是中國古代先秦時期的蜀族在現今四川一帶建立的國家,後被秦國所滅。蜀族是先秦時期一個不同於華夏族群的古老民族。“蜀”字最早發現於商代的甲骨文中,據記載周武王伐商紂的牧野之戰時,蜀人曾經相助。但關於蜀國的歷史在先秦文獻中一直沒有詳細記載,直到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蜀志》中才記載了關於蜀國的歷史和傳說。
古代蜀人先祖為蜀山氏,有觀點認為:蜀山氏與蠶叢氏是從岷江上遊興起的,是古代羌人(語言學上屬於藏緬語族)的一個分支。蜀國不只擁有單獨一個王朝,在秦滅蜀之前,蜀分別由蠶叢氏、柏灌氏、魚鳧氏、杜宇氏、開明氏諸族統領。開明五世之前,蜀國的都城建於廣都樊鄉(即今成都華陽)。到了開明九世建都於成都。開明十二世時“五丁力士”開闢了石牛道,打通了從蜀至秦的通道。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在位時秦國滅掉了蜀國,蜀地從此成為秦國的糧倉,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秦滅蜀後,蜀人殘部一支在王子安陽王帶領下輾轉南遷,最後到達交趾,在現今越南北部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並持續了五十年。
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了大量文物,文物的風格與同時期中原一帶的文化迥然不同,同時文物的精美也表明古代蜀人達到了相當發達的文明程度。

巴文化

在中國先秦時期位處中原西南面、四川盆地東部的一個國家。始於先夏時期,於夏初加入夏王朝,成為其中一個諸侯國,滅於戰國秦惠王時期。巴國的都城為江州,今重慶市渝中區。
巴國最早見於《山海經·海內經》記載:“西南有巴國。太葜生鹹鳥,鹹鳥生乘厘,乘厘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太葜即伏羲,後照為巴人始祖。
據《辭源》:“巴國,古國名,位於今重慶、湖北、四川、貴州一帶地方”。夏朝時(距今4100年~3600年)稱為“巴方”,商朝時(公元前16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中)稱為“巴奠(甸)”。巴奠(甸)向商朝年年納貢,歲歲服役。後來巴人不甘商朝的壓迫,於公元前11世紀,參與周武王伐紂。
西周初期分封了71個諸侯國,巴氏被封為子國,首領為姬姓宗族,子爵,因而叫巴子國,通常簡稱巴國。巴國的地域大致在重慶全境,北到陝南的漢水上游,大巴山北緣,東至襄陽,春秋時有所擴展。戰國初期迫於楚的勢力,巴國舉國從漢水流域南遷至長江幹流,先後在清江、川峽之間至重慶立國。
巴國遷徙巴國遷徙
古代巴人不但作戰勇猛頑強,以致被稱為“神兵”,而且能歌善舞,極其樂觀。他們曾在商、周、楚、秦等強大部族的包圍中經過不斷征戰,在荒莽的大巴山、秦嶺中,在極為艱難困苦的生活條件下,自強不息,世代繁衍。他們斬蛇蟒、射虎豹、獵牧捕魚、墾荒種田、興修水利、發展農業。這對重慶和川東地區,特別是大巴山一帶經濟文化的開發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戰國以前的巴文化,包括巴國文化和巴地文化兩部分。巴國文化是一種方國文明,巴地文化則是一種地緣文化。

重慶巴渝文化

巴地青銅器、陶器和文字系統“巴人圖語”的這些特點,構成了先秦的時期考古學上所謂的“巴文化”。實際上,這一“巴文化”的概念主要是物質的,如果將這一文化概念擴展到當時社會的物質和精神諸領域,並經與秦漢漢文化交融,傳承發展到隋唐以後,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是指以今重慶為中心,輻射川東、鄂西、湘西這一廣大地區內,從夏商直至明清時期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合。

四川巴渠文化

巴渠文化,一指達州市地處巴山渠水,上古屬巴地,距今上千年的古著《太平寰宇記》中就列有《巴渠風俗篇》;二指巴渠人民所創造的這一得天獨厚的文化,既具有鮮明的巴渠地域特色,又是中華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巴渠文化”是生活在州河、渠江流域的勞動人民,經歷了數千年社會的發展演繹創造出來的區域文明的結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