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西路

峽西路

“峽西路”即“峽路”,北宋初期,由西川路析置,路治夔州(今奉節)。峽路曾為川峽盆地一級行政區,定製“至道十五路”之一,鹹平四年(1001),峽路分為“夔州路、梓州路”兩路。夔州路治所仍為夔州,梓州路治所為三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峽路
  • 外文名:Xia Lu
  • 朝代:北宋
  • 來歷:北宋初期地方一級行政區
  • 年份:公元973年—公元1001年
“峽路”政區變遷:,定製十五路:,

“峽路”政區變遷:

乾德三年(965),北宋滅後蜀,改“節度使司政區”為“轉運使司政區”,川峽地區初置置成都府“西川路”。
開寶六年(973),分成都“西川路”,置奉節“峽路”(《長編》卷14),四川盆地遂分為兩大政區。
太平興國二年(977),再分“西川路”,在廣元利州置“東川路”,漢中興元府隨之改隸廣元東川路。
太平興國七年(982),東川路併入西川路,則廣元利州、漢中興元府重新歸隸成都西川路。川峽地區復為“成都西川路、奉節峽路”兩大政區。同時,西川路的梓州(今三台)、果州(今南充)、普州(今安岳)、榮州(今榮縣),以及荊湖路的黔州(今彭水),改隸奉節夔州路。此時“峽路”政區大致與北周隋朝時期的奉節信州總管府轄區近似。
淳化五年(994),再降成都府為益州,仍治成都縣。
至道三年(997),天下定製十五路:“一曰京東路,二曰京西路,三曰河北路,四曰河東路,五曰陝西路,六曰淮南路,七曰江南路,八曰荊湖南路,九曰荊湖北路,十曰兩浙路,十一曰福建路,十二曰西川路,十三曰峽路,十四曰廣南東路,十五曰廣南西路。”(《長編》卷42)。其中,川峽地區循舊制,仍置“成都西川路、奉節峽路”。
鹹平四年(1001),分成都西川路增置廣元利州路;分奉節峽路增置三台梓州路。
《宋會要》載:“成都西川路更名成都益州路,原西川路轉運使馬亮轉任益州路轉運使;增置廣元利州路,原西川路轉運副使張志言出任利州路轉運使”。“奉節峽路更名奉節夔州路,原奉節峽路轉運使丁謂轉任夔州路轉運使;增置三台梓州路,原奉節峽路轉運副使李防出任梓州路轉運使”。
黔州改隸“荊湖路”。
歷史上,夔州(今奉節)長期控遏三峽水道和井鹽,另立“峽路”之後,致“峽鹽悉趨荊南,西川民乏食”,西川人民基本生存食鹽也無法保證了!所以,太平興國元年(976)十二月,宋太宗才急“命西川轉運使申文緯遙兼峽路峽路轉運副使韓可玭兼西川路”(《長編》卷17)。

定製十五路:

據《長編》載:至道三年(997),天下定製十五路:“一曰京東路,二曰京西路,三曰河北路,四曰河東路,五曰陝西路,六曰淮南路,七曰江南路,八曰荊湖南路,九曰荊湖北路,十曰兩浙路,十一曰福建路,十二曰西川路,十三曰峽路,十四曰廣南東路,十五曰廣南西路。”。其中,川峽地區循舊制,仍置【成都西川路】、【奉節峽路
鹹平四年(1001),分【成都西川路】為“成都益州路、廣元利州路”;分【奉節峽路為“三台梓州路、奉節夔州路”。四路均以各自治所地命名。即:
夔州路(治夔州,今重慶奉節);即“川東”。
益州路(治益州,今四川成都);即“川西”。
梓州路(治梓州,今四川三台),南宋初期,才遷治今四川瀘州;即“川南”。
利州路(治利州,今四川廣元),北宋末期,才遷治今陝西漢中;即“川北”。
川峽四路中,唯“成都益州路、奉節夔州路”為原有的兩大舊路,其行政治所轉運司(漕司)也較固定。後分置的“利州路、梓州路”兩路,行政治司則變換繁雜。尤其宋蒙戰事之後,利州路轄區和軍政中心的變遷更是頻繁。
北宋初,之所以得名“利州路”而非“興元府路”,就是因該路行政治所轉運司(漕司)一直設在廣元利州,而非漢中興元府。《輿地紀勝》卷183:“皇佑三年(1051),提、轉不許同在一州,故憲居興元,而漕居利州”。可知此時的利州路漕司還在廣元利州,則漢中興元府仍隸屬廣元利州路!北宋後期,西北戰事緊迫,只因軍政合制需要,利漕才隨之前移漢中興元禦敵,固路名仍沿用舊名未改。建炎南渡後,“利州路”更是東西分治達九次之多,軍政治司實際變化無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