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路

唐宋舊有地理名,今四川盆地東部峽江一帶,北宋曾為一級行政區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峽路
  • 地點:四川盆地
  • 朝代:唐宋
  • 類別:行政區域
地理名,政區名,

地理名

唐宋時期,四川盆地東、中、西部曾分別舊稱“峽路、東川、西川”。
西川”特指以益州(治今四川成都)為中心的今川西平原及其周邊一帶;“峽路”特指以夔州(治今三峽奉節縣)為中心的今川江水道以及川東鄂西一帶;兩者之間的盆地丘陵地帶則為“東川”。
“東川”或併入西川、或歸入峽路,無常態。

政區名

北宋初期,川峽盆地曾以【峽路】名,置一級政區:
乾德三年(965),北宋滅後蜀,改“節度使司政區”為“轉運使司政區”,初置成都府“西川路”。
開寶六年(973),分“西川路”置“峽路”(非峽西路),川峽盆地遂分為東、西兩大政區。《長編》載:
①“峽路”治夔州(又名雲安郡,今三峽奉節縣),領“遂、合、渝、瀘、昌、開、達、渠、巴、蓬、資、戎、涪、忠、萬、夔、施十七州及廣安、梁山、雲安三軍” 。
②“西川路”治成都府(又名蜀郡,今四川成都市),領“黎、雅、眉、嘉、邛、蜀、成都府、彭、綿、漢、簡、梓(今三台)、陵、維、茂、榮、果、閬、龍、普、利(今廣元)、興、文、劍、興元府(今漢中)、壁、集、洋二十八州府及永安、懷安二軍”。
太平興國二年(977),再分“西川路”,在利州(今廣元)置“東川路”。川峽盆地並列為“成都西川路、廣元東川路、奉節峽路”三個政區。其中,梓州(今三台)隸屬成都西川路,而興元府(今漢中)則隸屬廣元東川路。太平興國七年(982),東川路重新併入西川路。
《長編》載:至道三年(997),天下定製十五路:“一曰京東路,二曰京西路,三曰河北路,四曰河東路,五曰陝西路,六曰淮南路,七曰江南路,八曰荊湖南路,九曰荊湖北路,十曰兩浙路,十一曰福建路,十二曰西川路,十三曰峽路,十四曰廣南東路,十五曰廣南西路。”。其中,川峽地區循舊制,仍置【成都西川路】【奉節峽路】兩路。
鹹平四年(1001),再分【成都西川路】為“成都益州路、廣元利州路”;分【奉節峽路】為“三台梓州路、奉節夔州路”,且“四路”政區統一以各自行政治司所在地命名。即:
益州路(治益州,今四川成都)
利州路(治利州,今四川廣元);北宋末期,才遷治陝西漢中
梓州路(治梓州,今四川三台);南宋初期,才遷治四川瀘州
夔州路(治夔州,今重慶奉節)
至此,原“川峽兩路”最終裂為“川峽四路”,合稱“四川”路,“四川”作為地理區劃由此得名!【奉節夔州路】因位於四川盆地之東,後逐漸演變今天地理上的“川東”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