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現代物流發展的實施意見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現代物流發展的實施意見》是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檔案,發布日期是2017年10月11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現代物流發展的實施意見
  • 發布字號:晉政辦發〔2017〕131號
  • 發布日期:2017年10月11日
  • 發布機構: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檔案全文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辦、廳、局:
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複合型服務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對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增強產業發展活力、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為加快山西經濟轉型升級,發揮現代物流對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的支撐和帶動作用,根據《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國發〔2014〕4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入實施“網際網路+流通”行動計畫的意見》(國辦發〔2016〕24號)及《山西省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5-2020年)》(晉政辦發〔2015〕53號)等檔案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經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切實發揮現代物流對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的基礎性支撐和戰略性引領作用。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結構為核心,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為重點,以實現物流助力經濟發展、動能轉換為目標,立足山西、面向全國、著眼國際,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厚植競爭優勢,努力“完善一張網路,實現兩個融合,完成三大突破”,把現代物流業打造成為山西省產業轉型升級的催化劑、產業融合的粘合劑、經濟騰飛的助推器。
(二)發展目標。
1.完善一張網路。
到2020年,全省物流綜合網路體系構建完成,基礎物流節點和通道與物流信息中樞和指揮中樞融合為一張網路,並成為聚集物流資源、對接國家物流網路的重要基礎。基礎設施網路顯著改善,鐵路、公路、航空、管道、光纖通信、電力管廊等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覆蓋空間大、通達程度深、惠及面廣的綜合物流通道體系建設完成。全省物流節點最佳化布局建設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形成西進東出、南北貫通、連線周邊、通達全國的物流通道網路與層級明確、分工合理的節點網路。物流信息化網路全面覆蓋,完成全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設與整合,實現數據信息互通共享,構建物流智慧型信息系統和指揮中樞。
2.實現兩個融合。
(1)物流業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通過物流業進一步發揮山西資源大省優勢,延伸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等產業鏈條,創造新的經濟成長點,進一步發展農產品、醫藥、快銷品等生活物流,藉助現代物流和跨境電商快速發展的契機,實現現代物流與各類產業的深度融合,切實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整體物流成本。
(2)物流業與綜改試驗區建設深度融合,發揮引領和支撐作用。積極推行“傳統專業市場+網際網路+高效物流”模式,改造傳統商貿物流行業,鼓勵“退城入園”,成為轉型綜改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轉型綜改提供動力支撐。
3.完成三大突破。
(1)物流業轉型升級基本完成。藉助山西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機,完成物流領域結構性需求調整,實現物流供給由傳統資源型、單一化服務向多元化、高端化、高效化轉變。存量資源進一步升級最佳化,增量資源投入方式進一步創新,基本實現物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區域性國際物流樞紐基本建成。以轉型綜改試驗區為依託,提升我省物流業發展定位,建成具有國際水準的物流設施和國際化的物流運營團隊,以中鼎物流園為中心,將鐵路、公路、航空、港口的功能進行最佳化疊加,建成山西現代國際物流核心區。物流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產業集聚效應進一步凸顯,示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使我省成為國家南北大通道樞紐、京津冀發展的戰略支撐、中部崛起的重要支點、區域性國際現代物流樞紐。
(3)體制機制改革實質推進。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解決物流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問題,打造體制暢通、政令統一的現代物流管理體系。
二、重點任務
(一)最佳化物流基礎網路布局。
1.構建內暢外聯的物流通道。
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主動對接“一帶一路”等國家發展戰略。充分利用鐵路路網優勢,適當增容擴能,向西新建鐵路對接蘭新線,向東連通出海線路,打通東西向鐵路運輸大通道。中歐、中亞班列開行常態化,使山西成為絲綢之路通道上重要的貨物流通樞紐。培育籌建山西航空集團,積極開闢國際航線,發展國際航空貨運業務,建設以太原武宿國際機場為中心的空中物流通道,為走出國門、引入外資創造條件。
完善區域物流主通道,積極融入京津冀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中原經濟區。以鐵路、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等為主體,構建服務品質高、運行速度快的綜合交通骨幹網路。深化與中部省份和周邊區域合作,開行特需班列、國內貨機航線,推進資源型產品、特色農產品、大型裝備出省,打造區域物流聯動發展新格局。
疏通省內物流輔通道,形成內暢外聯物流新格局。以公路通道為主,發揮“三縱十二橫十二環”高速公路網的骨幹作用和國道、省道、縣道公路網的輔助作用,藉助鐵路的運能優勢,配合各設區市生產力布局,溝通物流業密集區,構建功能齊全、集聚輻射能力強的物流通道網路。
2.最佳化布局物流節點。
統籌規劃和推進全省物流園區建設。本著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的原則,以已開發國家物流設施建設為標桿,以國內先進園區為示範,高質量建設多級物流節點體系。強化物流園區引領作用,在晉南、晉中、晉北、晉東南、呂梁培育打造示範物流園區。依託中鼎物流園、太原傳化公路港、晉北國際物流園、晉南物流園、大同空港物流園等,著力完善設施、豐富功能,力爭建成兩家國家級示範物流園區及一批省級示範物流園區,在用地指標、土地價格、專項基金等方面給予專項支持,發揮其在業務模式、先進技術、信息系統、集約節約利用土地、政策環境、服務水平、部門協同、誠信體系、跨境電商、增值業務、綠色環保、公共管理等方面的引領示範作用。對先期規劃建設不合理、功能不明確、投資長期不到位的物流園區,進行統一再規劃,重在完善功能、提高運行效率、實現最佳化升級。
3.建立健全城鄉物流配送體系。
加快城市配送體系建設。優先在太原、大同、臨汾、運城等地規劃建設示範性快遞專業類物流園區。建設貨物轉運集散中心,發展共同配送,推動傳統鐵路貨場和公路配貨站向現代配送中心轉型。推進城市配送車輛接卸平台建設,推廣貨櫃運輸、帶盤運輸。引導清潔能源汽車在城市配送中的套用,支持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設備建設。
加強對現有大型商超和新建商場樓宇的物流評價,配套規劃貨車地下停車場。推進城市共同配送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快遞公司聯合運輸、樓宇小區共同配送新模式。有關部門要加強協同,解決城市配送車輛“進城難、通行難、停車難、裝卸難”問題。
完善農村物流末端配送網點。推進農村物流網點多站合一,實施“快遞下鄉”工程,加強村郵站、益農信息社等郵政終端設施建設。建立山西省農村物流企業聯盟,推動物流企業、電商企業、郵政快遞企業和供銷合作社等深度合作,推動縣級倉儲配送中心、農村物流快遞公共取送點建設,完善縣、鄉(村)二級物流配送網路,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
(二)建設智慧物流信息網路體系。
1.重點推進物流信息化。
推動物流信息技術套用,實現物流企業管理信息化、業務辦理信息化、業務互通信息化,推進智慧型車路協同試點示範,提升區域路網協同管理水平。提高行業信息化水平,鼓勵物流企業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北斗導航、地理信息系統等信息技術,創新經營和服務模式,最佳化資源配置,提高物流效率。加強物流信息技術套用與信息互聯共享,建設太原物聯網產業基地,開展先進物流信息技術套用示範。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務,加大對山西道路交通實時路況信息播報系統和車貨匹配信息系統的研發力度,為貨物運輸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通道和服務。
推進物流信息整合,構建物流信息平台。認真做好物流信息平台建設的需求分析,對接企業、政府、社會需求,分層次分專業按照統一技術路線建設信息模組,形成集數據採集、信息互聯、政府監管於一體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務系統。政府部門要率先實現信息共享。採取政府投資、企業運營、盈利共享的運營模式,依託行業龍頭企業,完善山西商品電子交易系統,在煤炭、冷鏈、糧食、醫藥、鋼材等專業物流領域,形成區域性、行業性的商品交易和物流信息平台。充分發揮中鼎智慧物流雲平台、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電商平台等的作用,推進鐵路、公路、民航、郵政、海關、檢驗檢疫、中小企業等信息資源集成整合,鼓勵區域間和行業內的物流平台信息共享。建設物流大數據中心和產業孵化基地,大力提升供應鏈的整體組織能力和運作水平。
2.推進物流標準化。
設施標準化。在重點物流園區和骨幹物流企業中率先推進物流設施標準化建設,包括物流建築標準化、區內布局標準化、道路標準化、標誌標準化等,打造一批物流設施標準化示範工程,並逐步在全省推廣。
設備標準化。引導物流企業推廣套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托盤,在冷鏈、醫藥等重點領域率先開展托盤共用。推進車型標準化,積極發展規範化、廂式化、專業化的公路貨運車輛。
信息標準化。創建統一的物流信息體系,提供高效、便捷、準確、先進的標準化動態信息和技術服務。
服務標準化。樹立標準化服務理念,引進現代管理技術,實現業務產品化、產品服務化、服務標準化,積極推動我省物流服務標準化工作。
綠色物流標準化。完善物流設施節能環保標準,推廣節能型綠色倉儲和運輸工具,鼓勵太陽能和其他清潔能源在物流業的套用。
3.推進物流技術裝備現代化。
發展先進載運工具。嚴格執行GB1589—2016標準,規範對汽車、掛車、汽車列車的分類管理,大力推動專用運輸貨車、多軸重載大型車輛、中置軸掛車、多軸汽車列車和城市配送新能源車輛發展。推進鐵路專用罐車、貨櫃專用平車等專業鐵路貨運車輛的製造與套用,建設太原、大同、運城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基地,積極發展鐵路特種車、專用貨車以及高鐵等運輸技術裝備,適應重載、快捷、貨櫃和特種運輸需要。引入全貨機,實現專業化航空運輸。加快發展多式聯運裝備,結合鐵路物流中心建設,統籌改造公路貨運站點與鐵路站點,完善軌道門吊、正面吊等貨櫃作業設施設備,大力推動公鐵聯運裝備體系建設。鼓勵發展專業化物流裝備,推廣套用具有短程通信、電子標識、高精度定位、自動監測、自動駕駛等功能的智慧型運輸裝備和自動裝卸機具。推廣使用集裝單元、自動分揀、立體倉庫等先進裝備。推動大型化、專業化運輸設備的研發和套用。
4.推進物流智慧型化。
根據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最佳化自決策、精準控制自執行的要求,加快建設山西省智慧物流信息服務公共平台。推廣物流APP套用,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供應鏈金融線上融資服務。促進信息共享,實現對物流園區貨物、車輛、裝卸機具、倉儲設施的實時跟蹤、智慧型配貨、協同調度,提高貨物裝卸、分揀、轉運的自動化水平。加快全省智慧型立體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全面推廣ETC/MTC套用。推動物流企業技術裝備升級改造,通過財政補貼、稅費減免,引導物流企業套用電子標識、無線射頻識別、電子數據交換、可視化、移動信息服務、導航集成系統等關鍵技術和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鼓勵、支持物流技術和裝備創新研發,特別是物流機器人等技術的研發和套用。通過政策傾斜,培育和引進一批先進高新技術企業。
(三)增強現代物流服務能力。
1.發展多式聯運。
推行通用型設施設備,實現多式聯運裝備互通。以鐵路物流升級規劃建設為契機,提高聯運設施設備的通用性。以提高貨物運輸集裝化和運載單元標準化為重點,積極發展大宗貨物和特種貨物多式聯運。新建、改建與鐵路、民航貨運站場直通銜接的道路,留足貨物集散空間,提高通行能力和集散效率。支持太原武宿國際機場改擴建工作,機場周邊規劃足夠的空港物流用地,安排跨境物流集散項目。推廣甩掛運輸,提高運輸效率。做到鐵公、鐵空、鐵水兼顧,推廣轉運、集裝、裝卸搬運等設備共用。
開發多式聯運信息系統,促進多式聯運高效運行。加強與國內外知名網際網路企業合作,大力開發集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多式聯運信息系統,推廣套用多式聯運電子單證,強化信息共享和電子單證交換功能,提升多式聯運業務水平。建立多式聯運線上解決機制,快速解決糾紛。
加強協作,完善多式聯運規則體系,實現互聯互通。最佳化運輸方式的供給結構,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在運輸成本、運輸效率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提高鐵路運輸在大宗貨物長距離運輸市場的占比。創新多式聯運組織方式,打破運輸方式間的聯通壁壘,推進各種運輸服務無縫銜接。制定完善統一的多式聯運規則和多式聯運經營人管理制度,探索實施“一單制”聯運服務模式。在多式聯運重要物流節點設立快速換裝中心,建立多種運輸方式自由換裝、各種貨物類型自由集散的綜合服務樞紐,套用智慧型化監管手段,加強企業聯合,提高貨物流轉速度。
2.培育引領性物流企業。
加快培育本土物流龍頭企業。作為全省重點工程,做強一批以太原鐵路局、山西能源交通投資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專業性強、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本土品牌物流企業集團。通過宣傳引導、企業培訓、環境改善、政策扶持等,著力培育龍頭企業,提高規模經濟水平和產業集中度,實現省內5A級物流企業增長。
推動中小物流企業聯盟。鼓勵現有運輸、倉儲、貨代、聯運、快遞企業的功能整合和服務延伸,鼓勵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併、聯合、合資等多種形式進行資產重組。支持大型物流企業通過增資擴股、加盟連鎖和委託管理等方式對中小物流企業進行兼併、重組和託管。通過規模化經營提高物流服務一體化、網路化水平,加快物流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提升。
引進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圍繞農產品、煤炭、鋼鐵、醫藥、電子信息、電子商務等重點領域,結合特大項目和產業集群需求招商引資,積極引進大型知名第三方物流企業,鼓勵本地物流企業與其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支持國內外快遞企業在山西落戶,促進企業間業務互補和資源共享,全面提升物流企業競爭力。
3.拓展金融物流服務。
推進金融物流服務體系建設。支持物流企業與金融機構聯合,開展倉單質押、融通倉、動產質押融資、供應鏈金融、線上供應鏈金融等服務,盤活製造型企業的原材料、半成品和產成品資產,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依託中鼎智慧物流雲平台、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等大型電商交易平台,積極探索煤炭開採、洗選配、貿易、運輸過程中的供應鏈融資,維持煤炭行業平穩運行。落實“網際網路+”戰略,搭建安全、高效的線上支付平台,開展線上支付、跨境支付、移動支付等業務,促進資金高效周轉。鼓勵物流企業與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全面合作,探索、開發、套用各種金融產品,滿足不同層次物流企業的投融資需求。
4.建設物流誠信體系。
強化政府職能。發揮政府的引導、帶動作用,積極推進物流政策落地,兌現招商承諾,做好誠信示範。推進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加強物流行業與公安、工商、交通運輸、保險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建立物流從業單位和從業人員信用信息檔案,定期發布嚴重失信“黑名單”,依託信用記錄建立企業分類監管制度,在中鼎物流園率先開展專業物流領域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程。開展最佳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最佳化經營環境,降低信用成本。出台相關政策規定,規範交易行為,減少企業間相互拖欠行為,助推低成本融資,打擊龐氏騙局、高利貸、電信詐欺等。
突出行業引領。發揮物流聯合會、協會、商會等行業組織的作用,建立以行政管理信息共享、社會化綜合信用評價、第三方專業信用服務為核心的山西省物流徵信平台,將物流徵信工作納入山西省誠信體系重點支持。
構建誠信獎懲機制。加強對我省物流信用服務機構的培育和監管,發動社會各界共同構建守信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強化企業誠信制度建設,積極推動形成行業誠信文化。
學習借鑑相關省市經驗,探索政府為本地企業購買保險,承諾本地企業誠信安全,通過保險公司及時賠付,規避不誠信事件風險。
(四)推動專業物流發展。
1.資源型產品物流。
發展以煤炭、焦炭等為主的資源型產品物流。加快完善煤炭輸送通道,整合鐵路、公路物流資源,推進戰略裝車點等配套設施建設,加強北、中、南三大煤炭外運通道建設,進一步完善煤炭鐵路集運系統。依託太原鐵路局、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和同煤集團、陽煤集團等重點企業現有物流資源,大力推動在煤炭主產地、市場集散地、交通樞紐地建設煤炭集散、中轉儲配中心和煤炭交收庫、煤炭超市,提供優質的交易、交收服務。加快推進煤炭洗選配加工、煉焦等技術與設施升級。逐步建立完善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區域煤焦銷售網路,最佳化我省煤炭物流大通道。
推進天然氣(煤層氣)管道運輸。完善“三縱十一橫”管網布局,結合全省“11265”煤層氣產業開發布局,構建“一核一圈多環”管格線局,進一步推進太原外環管網、長治—臨汾和保德—原平兩橫管線、11個設區市環城輸(儲)氣管網建設,形成覆蓋全省的大燃氣網。開展煤層氣高效安全儲運關鍵技術研發,實現管道輸送壓力、流量、溫度等參數的實時監測和快速預警。
推進煤炭工業綠色物流工程,進行煤炭工業流程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研發和引進先進生產運輸設備,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實現黑色煤炭綠色發展。
2.製造業物流。
推進制造業與物流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與我省裝備製造、冶金建材、新能源、新材料、煤化工、節能環保等重點產業集群配套的現代物流業,全流程推動裝備製造、鋼鐵、冷鏈、建材、化工等專業化物流業態發展。積極出台政策,推動製造業與物流業融合,加快實施一批融合發展的示範工程和重點項目。引導物流企業向現代化轉變發展,提高適應製造企業需要的倉配運一體化服務能力,重點發展製造業供應鏈物流,引導郵政快遞企業與製造企業深度融合發展,嵌入製造業供應鏈,滿足流程對接、服務定製等個性化需求;鼓勵和引導製造企業與物流企業在信息共享、標準對接、業務聯動上深化合作,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開創“兩業”共贏發展的新局面。
推動產業集聚。加強我省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綜合保稅區等製造業集聚區內物流基礎設施和信息平台建設,實現共享共用,加快健全區內物流共享服務體系,引導製造企業與物流企業開展物流業務外包合作,擴大物流需求,大力推動符合集成整合、委託外包條件的物流資產和業務社會化運作,不斷提升製造業集聚區物流服務能力和水平。
3.農產品物流。
推進農產品物流基地建設。圍繞我省具有比較優勢的小雜糧、乾鮮果、反季節蔬菜、牛羊肉等農產品資源,依託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具有集中採購和跨區域配送能力的農產品物流集散中心、綜合性加工配送中心,重點建設加工配送、交易展示、冷鏈倉儲、信息平台、檢驗檢測、廢棄物處理等基礎設施。開展流通創新基地建設工作,重點圍繞農產品上行,建立預防和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工作機制,探索具有山西特色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創新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模式,探索建立公益性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投資保障、運營管理和政府監管等長效機制,採取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加快大晉中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綜合示範區等跨區域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
支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依託我省豐富的農產品資源,支持一批鮮活農產品現代冷鏈物流中心建設,包括中央廚房流通中心、社區移動超市配送中心、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農產品物聯網信息中心、農產品流通加工中心等。推進產地預冷、初加工、冷藏保鮮、冷鏈運輸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封閉式交接貨通道、月台、貨架等設施標準化改造,加大符合環保要求的冷鏈裝備投入,配置冷藏汽車、鐵路冷藏車輛等運輸工具,配備冷藏櫃、冷藏箱等設備。廣泛採用物聯網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加快推進冷鏈物流設施設備信息化改造,建設產業鏈全流程質量監控和追溯系統,形成功能完善、管理規範、標準健全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網路體系。
推動糧食物流發展。鼓勵大型糧食經營和加工企業兼併重組、股份制改造,形成集糧食收購、儲存、中轉、加工等功能於一體的大型糧食物流企業。完善糧食收儲企業、加工企業、物流企業的散糧接發設施建設,支持標準化散糧(麵粉)運輸工具示範,引導和形成散糧運輸社會化服務。大力推廣“四散”技術套用,建設省級糧食物流中心、省內區域性散糧物流節點等“四散化”基礎設施,提升糧食接卸及分撥能力。依託“一帶一路”倡議,推動糧食跨境物流的銜接與合作,推進糧食運輸網路建設,進一步最佳化糧食物流節點布局,形成聯通西北的糧食物流通道。
4.醫藥物流。
加快藥品流通行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推動醫藥物流專業化發展,拓寬服務範圍,建設藥品供應鏈體系。依託國藥集團山西有限公司、山西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山西康美徠醫藥有限公司等大型醫藥物流企業,以太原為中心,以全省物流配送網路體系為支撐,打造覆蓋全省、輻射周邊的醫藥現代物流配送體系。鼓勵藥品連鎖企業採用統一採購、統一配送、統一質量管理、統一服務規範、統一聯網信息管理、統一品牌標識等方式,促進藥品規範化連鎖經營,形成區域輻射範圍合理、網路健全、手段先進、配送及時的醫藥物流服務能力。建設符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令第28號)要求的醫藥物流服務平台。
加強省級醫藥採購制度標準化建設,保障低價藥品和急救藥品供應。實行基本藥物省級集中網上公開招標,統一採購配送。推行基本藥物配送企業動態分級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相對集中、競爭有序的基本藥物配送秩序。
5.電商物流。
培育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電商平台。依託我省乾鮮果、小雜糧、陳醋、白酒等產品優勢,打造專注於垂直細分領域、產品個性突出、附加值高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鼓勵支持各設區市及開發區依託區位、產業優勢,培育具有明顯地域特徵和產業特色的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充分發揮中鼎物流園、太原武宿綜合保稅區和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侯馬經濟開發區、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電子商務園區等功能優勢,推進電商集聚化發展。依託我省資源型產品優勢,建設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台。
構建電商物流服務網路,支持建立電商“雲倉”。支持電子商務企業在我省物流節點網上合理規劃布局物流基礎設施,在重要物流節點加快整合現有資源、推進新型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形成層級合理、規模適當、需求匹配的電商物流倉儲配送網路,支持建立電商“雲倉”。
支持快遞業發展。引導快遞企業在我省設定區域性快件處理中心,建設太原跨境電商轉運中心。實施快遞“上鐵上機”工程,優先籌劃普速鐵路快運班列運輸,鼓勵發展高鐵快遞。推廣集裝化設備,積極推行使用快件自動裝卸設備,建設快件處理、信息、安檢等綜合性設施平台。加快大型快遞分揀中心建設。支持快遞企業通過第三方機構設定快遞公共服務站。到2020年,各設區市要建成至少1個快遞物流園區。鼓勵在政府機關、高等院校、居民小區等人員密集區域集中設定智慧型快件箱。引導快遞企業加快建設農村快遞服務網點,與農村經營服務場所合作,建設快遞便民服務站。
6.商貿物流。
構建現代商貿物流體系。依託太原全國性商貿物流節點城市的優勢,推進商貿設施與物流設施配套建設,完善商貿集聚街區和大型批發市場物流服務功能,建設一批集展示交易、現代倉儲、加工配送、電子商務、信息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商貿物流中心,構建布局合理、層次分明、主業突出、功能完善、相互補充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強化遷移整合、改造升級、特色打造,加快傳統批發市場向與物流、電子商務、商品會展等有機融合的現代市場轉型。開展傳統交易市場信息化建設、經營業態創新、產業鏈條延伸、集聚集約發展等升級改造試點。
提升商貿物流專業化水平。支持大型連鎖商貿企業建設、改造物流配送中心,發展統一配送,提高集中配送率和配送精細化水平。積極推進城鄉雙向配送網路建設,鼓勵城市配送組織模式創新,加強社區末端配送設施建設。探索“網訂店取(送)”等創新模式,在快速消費品、生鮮食品、藥品、家用電器等領域開展共同配送。鼓勵大型連鎖企業發展電商業務,面向社會開放自有配送中心,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
7.應急物流。
加強應急物流網路建設。完善應急物流體系建設,建立平急結合的應急物流網路。合理規劃布局救災物資儲備庫,以民政救災物資儲備庫、國家物資儲備庫為骨幹,認證一批商貿、生產、物流企業為應急物流成員單位,保證在緊急事件出現後,拿得出物資、拉得出隊伍。完善救災物資儲備庫的倉儲條件、設施和功能,實現救災物資發放全過程管理。建設布局合理、功能完備、規模適度、反應迅速、保障有力、分級管理的省、市、縣、鄉四級救災物資儲備網路。加快太原、大同、呂梁、長治、臨汾等應急調峰儲氣設施群建設,實施煤層氣、天然氣、煤制天然氣等多氣源建設。加強迂迴通道、通用航空等應急設施建設,積極儲備可替代運輸方式能力。
創新應急物流調控機制。健全市場應急供應管理制度和協調機制。完善突發事件市場應急保供預案,根據突發事件對市場影響的範圍和程度,綜合運用信息引導、企業採購、跨區域調運、生產能力儲備、進口組織、限量供應、依法徵用等方式,建立基本生活必需品應急供應保障機制。
完善全省應急儲備體系。建立中央儲備與地方儲備、政府儲備與商業儲備相結合的商品應急儲備體系。推廣商業儲備模式,推進商業儲備市場化和儲備主體多元化,做好肉類及冬春蔬菜儲備。探索動態儲備模式,建立儲備商品定期檢查檢驗制度,實現平急結合。對應急保供重點聯繫企業實施動態管理,合理規劃設定應急商品集散地和投放網點。
8.保稅物流。
加快全省保稅物流體系建設。推進保稅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貿易投資便利化環境。建立和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減少投資限制。推動落實免稅減稅、保稅退稅等政策,實行國際貿易單一視窗制度,提高通關效率。推動金融創新,率先在人民幣跨境使用、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跨國公司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等方面創造條件,先行先試,為省內外企業進出口業務提供本外幣一體化跨境金融服務及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業務。推動建設國際大宗商品期貨交割和實貨交易中心、跨境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國際進口商品交易展示分銷中心、國際採購與配送中心和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中心,推動保稅服務與現代物流接軌。
建設開放口岸體系,依託口岸發展外向型經濟。重點建設太原鐵路口岸,同步建設大同、運城(臨汾)、長治(晉城)陸路口岸副中心。擴大航空口岸開放,發展臨空經濟產業,形成以太原、大同、運城航空口岸“南北一線”為主軸,五台山、長治、臨汾、呂梁支線機場航空口岸為支撐的口岸開發格局。加強與國內口岸的對接和戰略聯動,吸收自貿區可複製、可推廣經驗。加快電子口岸平台建設,整合相關部門職能,推動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提高通關效率。
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保稅監管場所建設。充分發揮方略保稅物流中心保稅倉儲與保稅物流的帶動作用,促進臨汾市開放型經濟發展。加速太原武宿綜合保稅區、山花椰菜保稅物流中心的開發利用。鼓勵符合條件的設區市及進出口企業申建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保稅倉庫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城。
9.綠色物流。
啟動集裝單元化推廣專項行動,以標準化促進綠色化。大力推行綠色採購、綠色流通加工和綠色包裝管理等綠色物流運作模式,實現物流低碳化運作。大力發展綠色運輸,推廣甩掛運輸、多式聯運、共同配送等先進運輸組織方式。大力推進貨運信息平台開發套用,通過車貨匹配減少返空、迂迴運輸。推廣綠色載運工具,加大淘汰黃標車力度,鼓勵採用低能耗、低排放的運輸工具,推廣新能源電動貨車。
大力發展綠色倉儲。完善倉儲設施節能環保標準,推廣支持節能型綠色倉儲設施,推行現代化儲存保養技術,鼓勵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利用。
(五)提升供應鏈集成創新能力。
1.著力提升供應鏈服務能力。
物流企業要適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需求,加快與其他產業的融合進度。在煤炭、焦化、冶金、電力等傳統支柱產業實現“六型”轉變的進程中,做好原材料、產成品、廢棄物等物料的運輸、倉儲、流通加工等物流基本服務保障,最佳化重塑業務流程。培育一批現代化、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在高端裝備製造、食品醫藥、現代農業等新興領域,提供高質量的市場交易、貿易代理、金融物流、報關報驗等物流增值服務,建成面向生產企業的供應鏈一體化物流服務體系。推動各產業、各環節由單兵突進式發展向與物流業相互滲透、共同促進的融合式發展轉變,與物流企業深入協作,在產品結構、形態、包裝等領域合作開發設計,降低全供應鏈運作成本。支持企業物流部門轉變為物流企業,開展社會化物流服務。支持生產企業與物流企業以市場化方式組建產業聯盟,共建目標、共享信息、共擔風險,提高市場生存能力。
2.帶動產業鏈延伸。
圍繞“依託供應鏈、延伸產業鏈、創造價值鏈”的目標,發揮物流業在創新設計、拓展通道、市場行銷等領域的帶動作用,推動產業鏈延伸。對煤炭、不鏽鋼、鋁等重工業產品物流鏈進行最佳化改造,提高資源就地轉化率和產品附加值,降低用電成本,降低原材料、能源和中間產品物流成本,把輸出原料變為輸出材料、產品、服務。推進軌道交通裝備、煤化工裝備、智慧型裝備等高端裝備製造產品生產銷售服務,從原材料、配套件採購到零部件加工到下游銷售,制定一體化、個性化、全方位的物流服務方案,延伸加工裝配和產品市場服務鏈條。促進物流企業與生產企業、商貿企業供需信息的高效匹配,推動鐵路與物流園區、物流企業的物流信息互聯互通,助力生產企業供應鏈效率提升,使實體經濟產生直接獲得感。
3.集聚各類資源。
藉助太原、晉中在全省物流發展中心建設中的領先地位,打造產業集聚、業態豐富、功能完善的物流與商貿集聚區。發揮陽泉、呂梁在資源型產品物流、電子商務物流、農產品物流等方面優勢,建設煤炭深加工產品的集散、儲配中心和特色農產品現貨交易市場。發揮臨汾、運城緊鄰同蒲、太焦、侯月、侯閻線等鐵路線路以及京昆、二廣、青蘭等高速公路軸線的區位優勢,吸引晉陝豫黃河金三角產業聚集。整合服務資源,吸引金融、保險、結算、電商、跨境貿易、大數據、雲計算等高端服務業聚集,為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保障。聚集產業資源,尤其是重點新興行業資源,為加快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策源地創造條件。
三、政策措施
(一)統籌規劃,綜合協調。
加快推進現代物流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各層級綜合協調機制。建立山西省現代物流工作廳際聯席會議制度,由省經信委和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國土資源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廳、省商務廳、省煤炭廳、省地稅局、省金融辦、省公安廳交管局、省通信管理局、省郵政管理局、省民航機場管理局、省國稅局、太原鐵路局、太原海關和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等部門參加,綜合組織協調相關法規規章制定、交通管理、口岸驗放、海關、檢驗檢疫、重大項目建設等事宜,系統解決現代物流發展中的系列問題,地區物流項目納入當地政府重點工程,納入政府年度考核。將物流規劃納入城鄉規劃,統籌實施城市建設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商業網點規劃、商貿物流規劃、電商物流規劃、物流園區規劃、管網建設規劃、交通運輸規劃、郵政業發展規劃等。編制保稅、冷鏈、汽車、醫藥物流樞紐、信息平台等專項規劃。做好現有物流園區的相關配套工作,發揮存量資源的最大效能。
(二)簡政放權,放寬準入。
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最佳化行業行政審批流程。清理、歸併、精簡物流領域各類行政審批和許可項目。進一步降低行業準入門檻,實行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加快推行“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先照後證”和承諾制,依法取消不必要的前置審批,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簡化連鎖經營證照辦理程式,推進企業名稱核准、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落實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推進“一站式作業”改革,構建互通互聯、“一站式”的通關驗放模式。落實物流政務信息和行業企業基本信息的公開或開放查詢(保密信息除外)。省級統計公報要做到行業全面、指標完整、數據準確、經濟發展類數據齊全。
(三)最佳化行業政策環境。
推動政策體系改革,構建和諧發展環境。全面清理和取消妨礙公平競爭、設定行政壁壘、排斥外地產品和服務進入本地市場的規定,建立健全統一的市場準入和檢驗檢測標準體系,建立統一開放、公平競爭、規範有序的現代物流市場體系,引導不同地區分工協作、錯位發展,打破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
保障物流建設用地,健全土地利用制度。完善和落實支持物流業發展的土地政策,依法供應物流用地,積極支持利用工業企業舊廠房、倉庫和存量土地資源建設物流設施或提供物流服務,涉及原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或租賃的,應按規定辦理土地有償使用手續。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時,充分考慮並統籌保障物流業發展的合理用地需求。最佳化物流業用地空間布局,合理確定用地規模。
完善物流領域稅費政策,依法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完善物流領域稅費政策,積極落實營改增政策,通過無車承運人試點探索交通運輸業進項稅額應抵盡抵實現方法,進一步消除重複徵稅。對符合條件的物流企業自有的(包括自用和出租)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減按所屬土地等級適用稅額標準的50%計征城鎮土地使用稅,降低城市建設配套費、文物勘探費、道路通行費水平。探索階段性減免煤炭過路費或減半徵收政策。
規範物流領域收費行為,降低物流領域收費水平。督促港口、鐵路、航空等運輸企業嚴格落實明碼標價制度,實行進出口環節收費目錄清單制。嚴格落實涉路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基準、一事不再罰和罰款收繳分離制度,在當地政府網站公示貨車年度處罰情況。調整完善收費公路政策,科學合理確定車輛通行標準,逐步取消二級公路收費。
加大重點物流領域財政支持力度,落實財稅優惠政策。確保物流業用電、用水、用氣價格與工業同價。各級財政專項資金要將符合條件的快遞企業和快遞業發展項目納入預算內重點公益性、基礎性設施建設支持範圍。參照國家相關政策,出台省級多式聯運、甩掛運輸試點企業支持政策。
完善財政金融支持政策,拓寬物流企業投融資渠道。支持設立現代物流專項基金,為優質物流項目提供資金支持,重點扶持公益性、公共性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鼓勵民間資本進入物流領域,鼓勵山西籍企業家回鄉投資興業,吸引資金回晉。探索建立利用市場機制籌集資金和合理使用存量資產的新機制。支持符合條件的物流企業掛牌上市和併購重組,引導物流企業綜合運用債券、私募基金、資產證券化、股權眾籌等多種融資工具開展直接融資。
(四)強化物流市場監管。
全面開展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執法機構,提升監管執法效能。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實行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和物價“四合一”綜合執法,處理好放寬監管和經濟安全的關係。
完善物流市場監督管理體系,建立統一開放、公平競爭、規範有序的現代物流市場體系。加強物流服務質量滿意度監測,開展安全、誠信、優質服務創建活動,完善物流信用評價、公示、披露、監督、申訴、覆核、獎懲等制度。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推動建立跨地區跨部門執法協作機制。鼓勵企業整合資源、加強協作,提高物流市場集中度和集約化運作水平,減少低水平無序競爭。
(五)加強行業安全監管。
構建食用農產品、食品、藥品、農業生產資料、特種設備、危險品等重要商品生產、銷售、儲存、運輸、使用全過程信息化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嚴格執行煙花爆竹產品流向登記制度,進一步強化民用爆炸物品流向登記管理。建立健全物流基礎設施保護管理法規制度,尤其是對糧油、危化品等重要商品配套設施的保護。
最佳化貨運車輛通行管控。嚴格執行相關政策規定,對企業從事生活必需品、藥品、鮮活農產品和冷藏保鮮產品配送,以及使用節能與新能源車輛配送的,優先給予通行便利。嚴格執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建立分車型的貨車通行制度,探索放寬清潔城市配送車輛在中心城區通行的限制。在配送車輛作業區域周邊科學確定停靠卸貨區域,解決通行難、停靠難、裝卸難的問題。明確公路超限治理處罰標準,合理控制執法中的自由裁量。制定快遞服務車輛通行管理辦法,解決快遞服務“最後一公里”通行難問題。
加強對物流車輛和設施設備的檢驗檢測,確保車輛安全性符合國家規定、設施設備處於良好狀態。危險貨物運輸要強化企業經理人安全管理職責和車輛動態監控。加大安全生產經費投入,及時排查整改安全隱患。公路、鐵路、民航、郵政等管理部門要進一步規範貨物承運、收寄流程,進一步落實貨物安全檢查責任,採取嚴格的貨物安全檢查措施,推廣使用X光機安檢設備等技術手段,加強對貨櫃、貨運物品和寄遞物品的探測查驗,提高對違禁品和危險品的發現能力。
提升安全監管水平,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建立健全物流安全監管信息共享機制,加強物流運行監測、安全監管等大數據平台建設,提高物流運行監測、預測預警、公共服務能力。加大安全宣傳教育力度,曝光違法違規託運和夾帶違禁品、危險品的典型案件和查處結果,增強公眾守法意識。
(六)支持跨國物流發展。
組織有關部門實地考察,研究目的國的需求、法律、政策、文化等,為我省企業“走出去”提供指導,引入國外企業來晉投資建業。支持一批國際貨運代理公司和供應鏈管理公司“走出去”,積極深化外匯管理、口岸驗放、監督檢查、審批程式、金融支撐、機場管理、收費等改革。
(七)完善行業統計工作。
構建科學的現代物流統計體系,加強物流行業統計工作。建立完善我省物流統計工作制度和網上直報系統。強化物流統計隊伍建設,落實統計工作經費,完善物流業統計評價指標體系,指導企業建立規範的物流統計台賬。加強統計信息預測分析,圍繞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深化數據挖掘分析,提高物流統計服務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加強物流業發展考評工作,對列入國家及我省重點支持的物流項目實行動態跟蹤和績效考評。
(八)強化物流人才培養。
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建設,完善人才培育、引進和使用機制。實施山西省物流人才計畫,先期培養500名左右高端物流人才。通過跨省合作,與經濟發達地區、重點院校共建山西物流職業教育體系。積極支持一批重點物流企業與高、中等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共建物流研究院、實驗室、實訓基地。在相關職業院校配套建設省級物流重點專業、物流技術研發實驗室和物流實訓基地。建立創新型人才激勵制度,吸引國際國內一流物流人才來晉發展。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加大物流人才培訓力度,完善在職人員培訓體系,定期聘請國際國內專家開展指導教學,鼓勵開展出國培訓、對口參觀學習等,積極培養物流業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創新人才扶持獎勵政策,將符合補助標準的物流從業人員納入財政補助、財政獎勵範圍。
(九)推進行業協會建設。
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做好推進物流業發展的基礎工作。積極引導物流行業協會在調查研究、技術推廣、標準制訂和宣傳推廣、信息統計、諮詢服務、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理論研究、國際合作等方面開展工作,監督工作效果,定期發布指導意見。強化物流行業協會職能,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做好行業服務、協調、自律,積極推動行業規範和誠信體系建設,推進物流業健康發展。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10月11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