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政治,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郵電通信,資源環境,城市建設,交通運輸,綜述,港口,航空,鐵路,公路,歷史文化,綜述,民俗文化,藝術文化,旅遊景區,城市榮譽,著名人物,名優特產,
歷史沿革
唐、
宋屬
密州。宋
元祐二年(1087年)置日照鎮,屬莒縣,日照之名始於此。
1928年直屬於山東省政府。
1940年3月,日照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先後屬濱海行署、
濱海專署和三專署。
1985年3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日照縣改為日照市(縣級),屬臨沂行署。
1989年6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日照市升格為地級市。
1992年12月7日,國務院批准日照市設區帶縣,以原日照市行政區成立
東港區。
行政區劃
根據2017年7月政府官網顯示,日照市轄2區2縣,共有11個街道、40個鎮、4個鄉,市政府駐地東港區。
| | |
| 日照街道、香河街道、石臼街道、奎山街道、秦樓街道、北京路街道、臥龍山街道、兩城街道、河山鎮、濤雒鎮、西湖鎮、陳疃鎮、南湖鎮、三莊鎮、後村鎮。其中,奎山街道、北京路街道由日照經濟開發區代管,臥龍山街道、兩城街道由山海天旅遊度假區代管 | |
| 嵐山頭街道、安東衛街道、碑廓鎮、虎山鎮、巨峰鎮、高興鎮、黃墩鎮、中樓鎮、前三島鄉 | |
| 洪凝街道、街頭鎮、潮河鎮、許孟鎮、於里鎮、汪湖鎮、叩官鎮、中至鎮、高澤鎮、松柏鎮、石場鄉、戶部鄉 | |
| 城陽街道、招賢鎮、閻莊鎮、夏莊鎮、劉家官莊鎮、嶠山鎮、小店鎮、龍山鎮、東莞鎮、浮來山鎮、陵陽鎮、店子集鎮、長嶺鎮、安莊鎮、碁山鎮、洛河鎮、寨里河鎮、桑園鎮、果莊鎮、庫山鄉 | |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日照市位於東經118°25′~119°39′,北緯35°04′~36°04′之間,地處中國大陸沿海中部、山東半島東南部。東臨黃海,西接臨沂市,南與江蘇省連雲港市毗鄰,北與青島市、濰坊市接壤,隔海與日本、韓國相望。南北長約82公里,東西寬約90公里,總面積5358.5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日照市屬
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最高點為
五蓮縣境內
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點為東港區東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占總面積的17.5%,丘陵占57.2%,平原占25.3%。日照地處海濱,境內地貌類型多樣,有平原、山丘、水域、濕地、海洋等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日照市屬魯東丘陵,總的地勢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底,略向東南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間分布。境內河流縱橫,分別歸屬沭河、濰河,除濰河流入渤海外,其餘流入黃海。較大河流18條,總長461.4公里,流域面積5222.7平方公里。日照境內有大小山頭4358座。西部為泰沂山脈系,大多呈東南、西北走向;北部山脈多呈南北和西南、東北走向;中南部有7條互不銜接的山脈,走向各異;東部屬膠東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的有39座。
氣候
日照屬於
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非常潮濕,颱風登入頻繁。年均氣溫12.7℃,年均濕度72%,無霜期223天,年平均日照2533小時,年均降水量874毫米。空氣品質為國家二級標準。日照屬於東部季風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因其瀕臨沿海,受海洋影響顯著,相對同緯度其他內陸地區四季溫差較小,因此夏冬季氣溫適中。
水文
全市河流分屬
沭河水系、
濰河水系和東南沿海水系,較大河流有沭河、
傅疃河、
潮白河、
繡針河、濰河、巨峰河等。其中:沭河是日照市境內最大的河流,由沂水進入莒縣境內,縱貫莒縣南北,境內幹流長83.29公里;傅疃河是日照市最大獨流入海河道,境內幹流長60.72公里;濰河經莒縣、五蓮縣入牆夼水庫,境內幹流長47.5公里;繡針河是省際邊界河道,境內幹流長度24.42公里;潮白河是日照市與青島市邊界河道,境內幹流長41.83公里。
日照海岸位於黃海中部,岬灣相連,北起甜水河口,南到繡針河口,全長168.5公里,屬於比較平直的基岩沙礫質海岸。海岸線上有石臼灣、
佛手灣兩大天然港灣與
日照港、
嵐山港組成的
日照港群。近陸島嶼有
桃花島、出風島;遠有
平島、
達山島和車牛山島組成的“
前三島”,面積0.42平方公里。日照無天然湖泊,共有水庫595座,總庫容13億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庫3座,分別是日照、青峰嶺、小仕陽水庫;中型水庫10座,分別是馬陵、巨峰、嶠山、戶部嶺、長城嶺、石畝子、學莊、河西、小王疃、龍潭溝水庫。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日照市土地資源總量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為8025127.7畝,農用地6433271.4畝,建設用地1065614.3畝,未利用地526242.0畝。其中:耕地3461468.1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43.13%;園地739752.2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9.22%;林地1137295.4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14.17%;其他農用地1094755.7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13.64%;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866966.7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10.80%;交通運輸用地64935.9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0.81%;水利設施用地133711.7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1.67%;未利用土地為288414.1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3.60%;其他土地為237827.9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2.96%。
東港區1706589.1畝、
嵐山區1148760.5畝、
莒縣2924321.1畝、
五蓮縣2245457.0畝,莒縣面積最大,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36.44%,嵐山區面積最小,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14.31%。
生物資源
日照市共有野生動物207種,隸屬4綱26目11屬。其中兩棲綱7種,爬行綱15種,哺乳綱14種,鳥綱171種。現有野生鳥類中,有留鳥37種,候鳥134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有2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4種(
丹頂鶴、
大鴇、
金雕、
白鸛),國家二級保護的鳥類20種(
黃嘴白鷺、
大天鵝、
白額雁、
鴛鴦、
灰鶴等)。野生獸類中,以蒙古草兔及刺蝟分布較廣。
礦產資源
日照市橫跨膠南隆起、膠萊坳陷和沂沭斷裂帶三個Ⅲ級
構造單元,出露地層齊全,構造複雜,岩漿活動強烈,形成了較為豐富的非金屬、地下水、礦泉水等礦產資源。已發現56種礦產,分別為鐵、錳、銅、鉛、鋅、金、銀、稀土、鋯英石、
白雲岩、
石灰岩、
藍晶石、
紅柱石、鑄型用砂、煤、硫鐵礦、磷、鹽、
金紅石、
鉀長石、
蛇紋岩、
橄欖岩、
螢石、
重晶石、瓷石、高嶺土、耐火粘土、石棉、矽石、矽灰石、
滑石、石膏、磚瓦粘土、頁岩、大理岩、花崗石、
方解石、蛭石、膨潤土、
榴輝岩、玄武岩、沸石、水晶、
剛玉、園林石、坤山玉、莒翠綠、紫豆瓣、硯石、
海砂(河砂)、石墨、
矽化木、
金剛石、礦泉水、地下水。
人口
2019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308.2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6萬人。其中,城鎮居民人口143.98萬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1.00%,比上年末提高0.65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出生率11.53‰,人口死亡率5.75‰,人口自然增長率5.78‰。省內遷入5702人,省外遷入5151人。年末常住人口294.9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87萬人。
經濟
綜述
經山東省統計局首次統一核算並反饋,2019年日照市實現生產總值1949.3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7.77億元,增長0.3%;第二產業增加值831.88億元,增長8.7%;第三產業增加值949.73億元,增長7.2%。三次產業結構由9.3:43.1:47.6調整為8.6:42.7:48.7。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山東省統計局對2018年各市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進行了統一核算修訂。修訂後的2018年全市生產總值為1790.0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6.4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71.0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52.5億元。
2019年,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9.3:43.1:47.6調整為8.6:42.7:48.7,對經濟成長貢獻率分別為0.4%、52.7%和46.9%,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拉動GDP增長3.8、3.4個百分點。“四新”投資占比超過4成。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8.94%。先進鋼鐵製造快速發展,高端鋼材占比繼續提高。新興行業加快發展,其中,新能源新材料產值增長11.6%,高端化工產值增長6.0%。
雙招雙引成果豐碩。全市新落地招引項目252個,到位資金268.46億元。其中,計畫投資過億元項目211個。東華軟體、能鏈集團、上海通用重工等重大項目落戶日照。經濟園區“四上”企業達到710家,比上年淨增56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8%。
市場主體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年末,全市實有市場主體25.12萬戶,註冊資本(金)6504.6億元,分別增長17.0%、28.3%。市屬國有企業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和排頭兵。年末,16家市屬國有企業資產總額2706.81億元,增長14.6%;實現營業收入391.97億元,增長9.4%;實現利潤總額27.64億元,增長25.3%;上繳稅費22.89億元,增長10%;存量融資729.56億元,其中年內新增融資289.92億元;市屬國有企業重大項目年內完成投資168.73億元。
就業創業工作穩中有進。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03萬人,開展就業再就業培訓1.36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25%,低於控制目標1.25個百分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39億元,支持2174人自主創業。舉辦日照市第四屆創業大賽,縣級以上創業孵化平台26家,3個鄉鎮(街道)獲評省級創業型鄉鎮(街道)。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為企業減輕負擔6570萬元。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畫,引導扶持1420名大學生實現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96.2%。建成啟用首個市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並成功爭創省級產業園,58同城等26家企業已簽約入駐。
脫貧攻堅紮實推進。全年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45億元,鞏固提升7.62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成效,現有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穩定脫貧,蓮西區域扶貧經驗入選全省地方改革十大案例。進一步鞏固貧困人口收入支撐,全市614個產業扶貧項目累計實現收益8700萬元;扶貧小額信貸總額10.16億元、餘額7.32億元,累計實現貧困戶收益1.53億元,貸款總額和貧困戶獲貸率均居全省第一位。創新建立日照市脫貧監測和即時幫扶長效機制,深入實施健康扶貧、教育扶貧、危房改造和飲水安全攻堅行動,在全省率先實現市域範圍內住院費“一站式”即時結算。“低保助力脫貧攻堅行動”“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住院生活費補助制度”在全省發文推廣。
鄉村振興全面提速。實施新一輪“林水會戰”,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新增造林8066.7公頃、育苗2966.7公頃,整治重點河道58公里,建設水利工程56項。425個村實施飲水安全建設,農村規模化集中供水覆蓋率82%。海岸帶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展開,“廁所革命”紮實推進。創建全省首批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示範區3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3個、省級田園綜合體2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2個、市級田園綜合體10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0個。“五蓮山-白鷺灣園區片區綜合治理整體開發經驗”在全省推廣。
第一產業
2019年,農業生產基礎穩固。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96.27萬畝,糧食總產84.06萬噸,畝產428.31公斤。全年豬出欄156.02萬頭,羊出欄52.55萬隻,牛出欄4.74萬頭,活禽出欄13103.46萬隻。豬肉產量12.1萬噸,下降16.2%;禽肉產量17.11萬噸,增長54.9%。奶類產量4.84萬噸,增長67.2%。禽蛋產量11.63萬噸,增長11.1%。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80.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其中,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2.51億元,增長10.7%。
特色農業加快發展。構建以特色農業為基礎的“接二連三”全產業鏈,農業新型經營主體8400餘家,農業“新六產”帶動主體800餘家。全市省級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個、省級農產品企業產品品牌26個;市級區域公用品牌9個、市級農產品企業產業品牌63個。其中,日照綠茶入選首批中國農業品牌目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並躋身2019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區域品牌榜第51位,在茶類中排名第8位,實現歷史性突破。日照海通絲業高檔白長絲獲得國家首批首個“中國名牌”產品;五蓮國光蘋果、日照綠茶爭創為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有效期內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總數645個、新增72個。年末標準化生產基地82家、新增7家。
生產力水平繼續提升。全年農林水支出28.39億元,增長8.9%。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283.19萬千瓦,農用拖拉機16.21萬台。農機合作社233家,農機戶19.83萬戶,鄉村農機從業人員17.66萬人。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累計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登記和換證賦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2914個,完成率97.8%。在莒縣試點農村集體資產股權質押貸款,在嵐山區試點“三變改革、五大合作”。莒縣代表山東省通過了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第三方評估。
第二產業
2019年,“工業強市”戰略加快推進,圍繞“做大企業、做強產業、做好平台、做優環境”,聚焦聚力工業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提質增效,工業經濟呈現高質量發展良好態勢。
工業生產較快增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2755.52億元,實現增加值增長8.6%,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輕、重工業比例調整為21.9:78.1,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0%,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0.8%。產銷率99.8%,比上年提高3.7個百分點。山鋼一期二步熱試生產,日鋼第5條ESP生產線主體建成,鋼鐵產業產值達到1303.37億元。成功舉辦2019中國(日照)汽車產業高峰論壇,長城(威奕)汽車日照生產基地全面開工,中興汽車獲“商專乘轎”4項生產資質,整車項目正式投產,汽車製造業產值達到264.88億元。
經濟效益總體平穩。出台《日照市加快實施全市工業企業擴量提質三年行動計畫(2019—2021)》,推動企業提升管理水平,降本增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218.43億元,增長18.4%;實現利潤總額140.13億元,下降13.1%。規模以上工業每百元營業收入利潤4.41元,每百元營業收入成本90.88元。全市營業收入過億元企業198家,增長15.1%;實現營業收入2980.38億元,增長21.1%。
能源消費結構最佳化。全市全社會用電量253.53億千瓦時,增長11.4%。其中,工業用電量208.65億千瓦時,增長12.4%。全年完成供電量139.94億千瓦時,增長12.2%;售電量134.41億千瓦時,增長12.7%。全市規模以上工業能耗1941.12萬噸標準煤,增長11.3%。前六大高耗能行業能耗1818.76萬噸標準煤,增長9.3%,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能耗增速低兩個百分點。
建築企業實力增強。全市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462.81億元,增長19.6%。其中,完成建築工程產值442.24億元,增長19.7%;完成安裝工程產值15.52億元,增長30.5%;完成其他產值5.05億元,下降7.4%。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68.13億元,增長12.3%。共簽訂工程項目契約額844.13億元,比上年增加135.26億元,增長19.1%。其中,本年新簽契約額502.4億元,增長11.7%。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238.5萬平方米,增長4.5%;房屋建築竣工面積663.81萬平方米,增長4.4%。
第三產業
2019年,消費市場平穩運行。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0%。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零售額增長7.9%,鄉村零售額增長8.6%。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增長12.1%,商品零售增長7.6%。
新興消費潛力釋放。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實現零售額48.75億元,增長3.3%,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2.1倍。網路零售快速發展,全年實現網路零售額34.69億元,增長17.2%。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通過網路實現零售額7720萬元,增長4.3倍。傳統零售企業積極尋求轉型,加快線上線下融合,城市商業綜合體規模持續擴大,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
住餐市場企穩向好。全市雙招雙引和項目投資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希爾頓、喜來登、創元千禧等國際知名品牌酒店相繼引進運營,住宿餐飲產業向高端化拓展。舉辦夏季全國煤炭交易會、首屆日照茶葉博覽會、中國圍棋大會等會展活動,“會展經濟”拉動住宿餐飲市場增長。全市限額以上住宿業零售額增長9.4%,餐飲業零售額增長10.5%。
服務業成為主引擎。服務業實現增加值949.73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GDP)的48.7%,比重比第二產業高6個百分點;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46.9%。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5.2%。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44.6%,其中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71.6%。
旅遊富市動力強勁。深入實施“旅遊富市”戰略,聚力打造“旅遊之城”。“旅遊+”六大消費業態全面起勢,網紅行銷為旅遊賦能加油,海洋公園、東夷小鎮等高品質項目成為“網紅打卡地”,推出精品民宿“日照模式”,“中國音樂小金鐘—第七屆全國中國小管樂獨奏展演”等重大活動成功舉辦,“一機游日照”智慧旅遊服務平台上線試運行,“有一種生活叫日照”旅遊品牌榮登博鰲國際旅遊獎年度傳播口號榜單,日照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增長13%。年末共擁有A級景區64家,旅行社162家,星級酒店19家。國家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1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1個,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2個、省級旅遊強縣1個、旅遊強鄉鎮21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43個,國家級休閒漁業示範園4個、省級12個,國家級海洋牧場6處、省級10處。
港口改革深度融合。中外運“日照-青島”、中創“嵐山-青島”貨櫃外貿內支線開通運營。沿海港口新增泊位8個,新增通過能力2237萬噸。全市生產性泊位82個,年通過能力2.78億噸,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71個。全年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4.64億噸,增長5.9%。貨櫃吞吐量450.15萬標箱,增長12.1%。
交通運輸形勢穩定。全年鐵路、公路、水路、機場共完成客運量2902.62萬人次,增長4.2%;貨運量19993.94萬噸,增長10.0%。全年交通運輸投資134.8億元。年末通車裡程9605.06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71.14萬輛,比上年末增長9.6%,其中私人轎車42.44萬輛,增長9.6%。
政治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9年,科技創新成效明顯。全市高新技術企業219家、新增75家。337家企業加入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庫,增長130.8%。新認定市級技術創新中心19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9家;新備案院士工作站20家、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獲批省重大科技專項13項,支持資金3億元。山東省特鋼材料與裝備創新創業共同體獲省科技廳批覆。引進高端外國專家23名。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1項。承辦科技部第四屆中國創新挑戰賽,對接企業需求解決方案50餘項。徵集291個“創新種子”進入“創新苗圃”培育。成立山東黃海科技創新研究院。日照大學科技園獲批建設省級大學科技園。
品牌建設穩步發展。年末擁有中國名牌產品3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3個、準予使用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企業41家。新增泰山品質認證產品2個、山東名牌產品157個、山東省服務名牌45個。地理標誌商標34件,商標註冊總數24300件。全年商標申請10160件、商標註冊7410件,分別增長33.9%、69.8%。擁有國家質檢中心1家,省級質檢中心4家,省級計量站1家。
人才隊伍發展壯大。新招引高層次創業人才(團隊)44個、創新團隊71個、創新人才1018人。引進的人才和團隊帶頭人中,院士16人,人計畫專家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3人、泰山學者及泰山產業領軍人才21人。新增技能人才9544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523人。
教育事業
2019年,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全市共有基礎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092所,在校生48.7萬人,教職工3.96萬人。其中幼稚園692所,在園兒童10.75萬人,教職工1.15萬人;普通國小281所,在校生20.05萬人,教職工1.12萬人;普通國中82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24所),在校生9.66萬人,教職工0.98萬人;普通高中16所,在校生5.41萬人,教職工0.5萬人;特殊教育學校8 所,在校生1248人,教職工256人;中等職業學校共有13所(不含技工學校),在校生2.71萬人,教職工1852人。共有省、市屬高校(含技師學院1所)8所,在校生7.2萬人,教職工4609人。國小、國中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職業教育辦學能力提升,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躋身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30強,
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成為全國首批15所升格為本科層次職業學校之一;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3金、9銀、4銅,位列全省第2。
文化事業
2019年,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全市共有各類文化機構92處(包括文化站),其中影劇院2個、博物館4個、公共圖書館5個、文化館5個、美術館1個,加入城市電影院線的影院12家。擁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藝術表演場館1個;年末有鄉鎮綜合文化站54處、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8家,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1家。有廣播電視台3座,7套電視節目,5套廣播節目,全年廣播播出節目3.52萬小時,電視播出節目5.06萬小時。有轉播電台3座,廣播人口覆蓋率90%,電視人口覆蓋率87%。有線廣播電視用戶70.14萬戶。
公共文化服務不斷加強。成功舉辦“中國音樂小金鐘”第七屆全國中小學生管樂獨奏展演、2019山東國際文物保護裝備博覽會等文化活動。舉辦了2019中國(日照)元旦迎日祈福大典暨全省“好客山東賀年會”啟動儀式、“頌歌獻祖國、唱響新日照”大型民眾合唱藝術節等文化惠民活動。紅色電影《不老年華》被省委宣傳部推薦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觀看影片,電影《日照妮兒》《我的漢子女友》等在日照啟動,網路大電影《小鎮青年》、電視劇《王牌主播》拍攝完成。
醫療衛生
2019年,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年末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490處,其中,醫院62處,鄉鎮衛生院46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48處,疾病預防控制機構5處,衛生監督機構5處,婦幼保健機構5處,專科疾病防治機構7處,門診部、診所等616處。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共開放床位16904張,其中醫院、衛生院13702張。共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9819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7867人,註冊護士8594人。醫療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全年完成診療1852.48萬人次,出院病人56.35萬人次。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緊密型醫共體和城市醫聯體建設持續推進。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婦幼健康服務水平持續增強。
體育事業
體育運動蓬勃發展。成功申辦第25屆省運會,舉辦第24屆省運會腳踏車皮划艇比賽、國際太極拳大賽、中國(日照)國民休閒水上運動會、中國體操節、日照國際馬拉松和省第八屆全民健身運動會開閉幕式等重大賽事活動。創建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民眾體育工作經驗在全國推廣、體醫結合經驗在全省推廣。新建全民健身工程255處,成立2008個社區和村級體育總會,基本構建市、縣、鄉、村四級健身組織網路。開展各類民眾性賽事活動659項,吸引旅遊人數突破1300餘萬人次。“海濱山嶽行”體育旅遊線路榮獲“中國體育旅遊精品線路”、大青山國際太極拳大賽和山海24小時挑戰賽榮獲“中國體育旅遊精品賽事”、日照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榮獲“中國體育旅遊精品景區”。體育彩票銷售突破7億元,市場份額達到57.78%。
積極參加第24屆省運會,231名運動員參加15個大項的決賽,共獲青少年組金牌22.5枚、銀牌17枚、銅牌21枚和86個四至八名的成績,位列金牌榜第11名;省運會綜合金牌54.5枚,位列金牌榜第11名。
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能力穩步提升。大力實施全民參保,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74.2萬人、42.26萬人、28.77萬人、38.52萬人和31.63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長29206人、16533人、10457人、10285人和9786人。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139.09萬人、234.14萬人。全面取消社保待遇領取資格集中認證。順利完成2018年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工作,惠及21萬名退休人員。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由100元提高到118元。完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將全市職工全部納入長期護理保險覆蓋範圍。全面開展醫保單病種付費,將151個病種納入單病種結算範圍。協同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配合嵐山醫共體落地實施。繼續階段性降低工傷保險費率,按要求提高工傷保險待遇。建築業項目工傷保險參保率保持100%。
民眾生活保障水平進一步改善。企業職工月最低工資標準由1640元調整為1730元。城鄉低保標準和補助水平穩步提高。城市低保人數4600人,保障標準提高到550元/人/月,人均月補助358元,比上年提高20元。農村低保人數55502人,保障標準提高到395元/人/月,人均月補助257元,比上年提高36元,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
社會救助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全市救助管理站3處,流浪兒童救助保護中心1處。年末共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54個,收留撫養人數7880人。鄉鎮敬老院50個,總床位數達到6049張。農村特困人員供養基本生活標準6636元/人/年,照料護理標準全自理3480元/人/年,半護理5220元/人/年,全護理10440元/人/年。全年福利彩票發行額5.1億元。
平安日照建設深入推進。全市社會政治穩定、治安秩序持續平穩,全市接報違法犯罪警情下降4.3%,刑事立案下降16.2%,萬人發案率18.64起,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各類生產安全事故69起,死亡人數56人,分別下降6.8%和13.8%。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0.025人。
郵電通信
郵電通信業較快發展。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39.48億元,增長51.5%。郵政行業業務總量9.57億元,增長14.8%;實現業務收入5.45億元,增長16.6%。其中,快遞業務量3781.28萬件,增長17.8%;業務收入3.06億元,增長24.1%。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19.21萬戶,下降4.8%;行動電話用戶287.85萬戶(非沉默用戶),其中4G用戶197.96萬戶,增長20.5%。
資源環境
土地資源利用成效顯著。嚴守全市295.25萬畝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全年報備入庫補充耕地3.43萬畝,水田1723.35畝;實施增減掛鈎項目132個村,節餘掛鈎指標1.2萬畝,驗收完成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項目4個,復墾農用地953.08畝。保障發展用地需求,完成海匯新能源汽車、市文博中心等13個重點項目3894.74畝用地初、預審工作,上報省級批覆城市批次用地、單選項目和市批農轉用面積總計23019畝。加大土地供應力度,完成劃撥土地344宗18936畝,協定出讓土地134宗3999畝,公開出讓土地275宗14854畝,土地出讓價款160.03億元。全年啟動儲備項目41宗11862畝,完成收儲37宗10496畝。全年市域範圍內共辦理不動產登記42.77萬件,其中,發放不動產權證書、證明13.22萬本。
礦產資源開發質量效益雙提升。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發展理念,落實“生態立市”戰略要求。全市已發現礦種63種,其中已查明資源儲量的32種。全市礦山企業由210處整合壓減至90餘處,其中省級發證礦山11處,市級發證30處,縣級發證50餘處。加大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力度,推進礦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和耕地保護,做好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完成礦山恢復治理項目58個。
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顯著。市區環境空氣中四項主要污染物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濃度分別為42、79、12、35微克/立方米,分別下降6、8、4、1微克/立方米。全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4.79,比上年改善9.3%。市區全年空氣優良天數278天,增加14天,其中國控站點優良率為76.4%,提升0.4個百分點,空氣品質居全省第一方陣。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近岸海域水質達到或好於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點位數占100%。省控及以上重點河流斷面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濃度分別改善14.6%和4.4%。年末共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20個、省級生態鄉鎮41個、綠色學校145所、綠色社區85家、環境教育基地63個。
城市建設
城市載體功能增強。加快完善中心城區市政設施,城市建成區面積110.7平方公里。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0.35%,比上年末提高1.7個百分點。年末城市道路912.88公里,面積1908.08萬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市道路48條,全市(含五蓮縣、莒縣)排水管道總長度2824公里。全年城市自來水供水總量7890.89萬立方米。城市使用天然氣總戶數27.1萬戶,全年供應液化氣1.55萬噸,下降0.6%;供應天然氣總量2.85億立方,增長21%;年末用氣普及率99.8%。城市(含五蓮縣、莒縣)集中供熱面積2815萬平米,新增234萬平米,增長9.1%。全年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城市公園綠地面積1749.47公頃,其中公園面積1074公頃。市區現有動物園、公園33個。
年末全市(含縣)公共運輸運營車輛1620輛,其中清潔能源公車313輛,新能源公車786輛,年客運總量9237.7萬人次;出租汽車運營車輛1398輛,年客運量2702萬人次。全市擁有公共運輸汽車1836.30標台,每萬人6.27標台(含城鄉公交)。
2020年11月,被數字山東建設專項小組辦公室公布為2020年創建四星級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城市。
2021年2月,入選交通運輸部ETC智慧停車試點城市名單。
交通運輸
綜述
交通運輸業健康發展。全年完成地方公路客運量2487萬人次,增長1.4%;公路貨運量9403萬噸,增長9.6%。海上客運量47.60萬人次,下降15.5%;海上貨運量756.74萬噸,下降14.2%。鐵路傳送旅客量161.30萬人次,增長7.7%;鐵路貨運量7995.98萬噸,增長3.6%。機場客運量90.13萬人次,增長22.2%,提前7年達到設計能力;貨運量1448.69噸,增長41.1%。
港口
港口生產形勢良好。沿海港口新增泊位1個,新增通過能力1750萬噸。全市生產性泊位74個,年通過能力2.56億噸,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64個。全年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4.38億噸,增長8.9%,
日照港躍居全國沿海港口第7位。其中,外貿完成2.95億噸,增長5.6%;貨櫃吞吐量401.72萬標箱,增長24.1%。有六種貨物過千萬噸,其中金屬礦石17735萬噸,增長6.8%;石油及製品6874萬噸,增長5.1%;煤炭4816萬噸,增長19.6%;木材2486萬噸,增長13%;鋼鐵1412萬噸,增長42.8%;糧食1212萬噸,下降3.0%。
航空
日照山字河機場(Rizhao Shanzihe Airport,IATA:RIZ,ICAO:ZSRZ)簡稱日照機場;位於中國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後村鎮山字河,距離日照市中心19千米。機場已開通至北京(大興、首都)、上海(浦東)、大連、哈爾濱、廣州、廈門、深圳、西安、蘭州、鄭州、重慶、天津、瀋陽、成都、太原、海口、武漢、長沙、濟南、杭州、長春21個城市22個通航點的航班。2018年,機場旅客吞吐量90.12萬人次,同比增長22.2%;貨郵吞吐量0.14萬噸,同比增長41.1%;起降架次7.95萬架次,同比增長83.4%;分別位居中國第101、第99、第44位。
鐵路
2018年日照西站建成運營,
青鹽鐵路正式通車,2019年
魯南高鐵正式通車,我市正式跨入“高鐵時代”。鐵路傳送旅客量161.30萬人次,增長7.7%;鐵路貨運量7995.98萬噸,增長3.6%。
日照站將於2020年進行開工改造,項目涉及現有站房、廣場改造提升,其中包括新建日照站北廣場與站房、改擴建南廣場與站房、新建高架候車室、新建海曲路地下通道、煙臺路跨鐵路立交橋和威海路下穿鐵路隧道等項目,改造後的日照站將會作為
新菏兗日鐵路、
青鹽鐵路和
日蘭高速鐵路在日照地區的始發終到站繼續運營。
公路
截至目前,日照境內的高速公路有:日蘭高速、
瀋海高速、
濰日高速、
長深高速、日照石臼港區疏港高速、日照機場高速。2018年末全市通車裡程9233.2公里。其中,國道439.35公里,省道305.98公里,農村公路8487.90公里。按照等級分,高速公路214.58公里,一級公路400.22公里,二級公路1110.49公里,三級公路501.61公里,四級公路7006.33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64.88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0.47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1.08%。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59.50萬輛,增長10.8%。民用轎車保有量40.30萬輛,增長10.7%,其中私人轎車38.74萬輛,增長10.8%。
歷史文化
綜述
日照之名,始於元佑。祖曰:天台山有河上公丈人題字云:“雲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無,日照台前台後勝景台上有”,“日照”之名蓋出於此,謂之“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之地是也。
日照以“山海雄觀,魚鹽利饒,鐘靈毓秀,代多偉人”而著稱,文化底蘊豐厚。牛津大學出版的《世界史便覽》稱,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的日照兩城,是亞洲最早的城市。日照是“
龍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現已發現
兩城遺址、
陵陽河遺址、
丹土遺址、
東海峪遺址等“龍山文化”遺址近百處,其中1934年發現的兩城遺址是龍山文化的典型代表。
莒文化歷史悠久,底蘊豐富,陵陽河遺址發掘的原始陶文早於甲骨文1000多年,為中國文字始祖;莒文化曾與
齊文化、魯文化並稱山東三大文化。
日照黑陶已有五千年歷史,是華夏文明之瑰寶。1988年日照被文化部首批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與上海金山縣、陝西戶縣並稱中國三大農民畫鄉。
民俗文化
日照是中國遠古時期的太陽文化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陽文化起源地之一。歷來有太陽崇拜的習俗。據考證,《山海經》中記載的羲和祭祀太陽的湯谷和十日國就在日照地區。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上的天台山上仍然留有太陽神石、太陽神陵、大羿陵、老祖象、東方神龍、老母廟、石雞、石椅、石磨、日晷等與太陽崇拜有關的遺蹟。莒縣凌陽河出土的“日火山”和“日火”陶文以及陶器上出現的大量太陽紋,都充分證明日照地區東夷先民的太陽崇拜傳統。
《後漢書·方術列傳·趙彥》記載:莒有五陽之地:城陽,南武陽,開陽,陽都,安陽等地名,都是古莒國太陽崇拜的直接證據。莒縣博物館蘇兆慶先生在“夷人崇日與秦始皇東巡琅琊”一文中說:“特別是東夷民族對太陽神的崇拜更有其悠久歷史傳承,不少有關太陽來歷的神話故事廣為流傳於民間”,“主要崇拜太陽的少昊羲和族,居住在湯谷(亦稱暘谷)一帶,是太陽神賜福下民的聖地”。“用史跡和考古資料對這些古代神話進行印證,可能湯谷就在東海之濱的琅琊一帶。這裡的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已掌握了用日出方向判斷四時,並將這種原始曆法用於發展農業和航海事業”,“祭日活動,解放之初,莒地依然流行”。
日照有一個民俗節日叫太陽節。每年的農曆六月十九,農民把新收穫的麥子做成太陽形狀的餅,供奉太陽,感謝太陽給了大地陽光,讓農民獲得了豐收,據說後來這餅越做越大,厚的就叫鍋餅,薄的就叫煎餅,這就是山東大煎餅的來歷。1992年,日照人自己作詞譜曲,由著名歌唱家范淋淋演唱的《這是太陽升起的地方》獲得全國新歌比賽大獎,被中央電視台選項為每周一歌。
藝術文化
日照和上海金山、陝西戶縣,並稱中國“三大農民畫鄉”。日照農民畫,是日照民間傳統抹畫的繼承與發展,在全國民間繪畫藝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先後經歷了明清時期的孕育期、建國初期的雛型期、改革開放後的定型期以及新世紀的創新發展期。
明清時期,日照抹畫大量套用在器物、門帘、樓宇裝飾上。
新中國成立後,日照抹畫以新的內容、形式得到普及和發展。特別是“大躍進”時期,為了配合政府宣傳,農民在農閒時於大街小巷、船頭、炕頭、中堂處塗畫新時代生活內容的畫面,形成獨特風格,被稱為“農民的畫”。農民畫以生活氣息濃厚,色彩艷麗、線條粗壯、構圖飽滿,具有時代民風民俗為特點。
1988年,日照市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隨後,十餘次出國展出。
新世紀以來,日照農民畫作者進一步吸收日照抹畫、剪紙、年畫的特點,使日照農民畫的民俗生活特點更加突出,藝術形式更加質樸、率真、豐富。日照現代民間繪畫有著鮮明的特點:在色彩上,吸收了木版年畫和民間刺繡的用色特點,厚重而不混濁;對比強烈而不刺眼;色彩單純而不顯單調,給人以色彩豐富、明快、艷麗的感覺,在表現形式上吸取了剪紙和漢畫石刻的特點,使構圖飽滿、豐富,畫面滿而不塞、多而不亂,不講透視、不重比例,以意造形,以形抒情,使畫面洋溢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真摯的情感。
工藝刺繡品是日照市東港區的傳統工藝品。民間婦女的手工繡品,注重圖案、色澤、細密度的結合,表現圖案千姿百態,或龍鳳呈祥,或福祿壽禧……惟妙惟肖,成為婚嫁、童裝、鞋墊等日常用品不可缺少的飾物。隨著生活需求量的增大,繡品的需求日益增大,手工生產難以滿足需求,機繡、電腦刺繡應運而生,產品種類也由單一的家庭消費品轉變為賓館、大酒店理想的飾用合一用品。東港區現有工藝刺繡企業十餘處,個體(聯合體)加工戶1萬餘戶。東港繡品選料考究、繡工精細,圖案花紋布局合理,色彩豐富,自然景色濃,層次清晰,主體感強,為越來越多國內外人士所喜愛,飾品暢銷日、美、德、英、加等國家和地區。
旅遊景區
日照旅遊資源豐富,素以“藍天、碧海、金沙灘”聞名於世。近年來一直保持了一級大氣、一類海水、飲用水合格率100%的環境優勢;境內百公里的海岸線上有64公里的優質沙灘,被有關專家譽為“中國沿海僅存未被污染的黃金海岸”。這裡既有新開發的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公園、著名的魯南海濱國家森林公園、萬平口海濱旅遊區,還有號稱“奇秀不減雁盪”的五蓮山、“黃海小九寨”的九仙山、“江北第一竹”的竹洞天、莒縣的浮來山風景區等。
“旅遊富市”成效顯著。實施“旅遊富市”戰略,日照市被確定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首批創建單位”。全年新建、續健重點旅遊項目120個,建成30個,完成投資165億元。年內新增4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7個、2A級景區7個,新增旅行社7家。年末全市共擁有A級景區64家,旅行社155家,星級酒店20家,省級旅遊度假區2家;擁有省級旅遊強縣1個、強鄉鎮21個、特色村54個。擁有國家級休閒漁業示範園4個、省級12個、市級25個,國家級海洋牧場4處、省級9處,省級休閒垂釣示範基地4個、市級8個,精品露營地1處,滑雪場地3處,婚慶旅遊基地4處。
日照旅遊主要景點
城市榮譽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