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峪遺址

東海峪遺址

東海峪遺址位於山東省日照市經濟開發區北京路街道東海峪村,市區南郊,奎山正東,東距黃海1公里,地勢平坦。

東海峪遺址面積約8萬平方米,於1960年被發現,1973至1975年,山東省博物館、山東大學和地方相關部門對其進行三次發掘,發現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期和龍山文化時期的“三疊層”。為認識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間的相互關係提供了地層依據。該遺址房屋台基的出現、夯築技術的使用,也開啟了中國傳統的夯築台基式土木建築的先河。房屋建築出現“散水”設施,也說明先民已掌握了較為先進的防潮技術。

1977年,東海峪遺址被山東省革命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海峪遺址
  • 地理位置:山東省日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海峪村西北
  • 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
  • 所屬時代:新石器時代
  • 保護級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Ⅰ-113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1960年,東海峪遺址被發現。
東海峪遺址東海峪遺址
1973至1975年,山東省博物館、山東大學和地方相關部門對其進行了三次發掘,共發掘探方31個,面積近800平方米。

遺址特點

東海峪遺址文化層厚約1米—2米,文化內涵豐富。地層可分為三層,它們代表著三個不同的時期,由下而上分別為大汶口層、文化大汶口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層、龍山文化時層。
東海峪遺址立碑東海峪遺址立碑
從發掘情況看,下層厚約0.20米—0.30米,系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遺存;中層厚約0.2米—0.35米,系大汶口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層;上層文化層厚約0.5米—0.55米,系龍山文化層,分布範圍廣,是該遺址的主文化層。從調查、勘探情況看,遺址斷面顯示灰坑、房址分布密集,村西部高台地文化層較厚,東北部文化層更厚,約2.5米左右,西部、西南部文化層較薄。
遺址墓葬均為長方形土坑墓或長方形豎穴石槨墓,仰身直肢葬式;房屋均為建在夯土台基上的近方形地面式建築,牆基多為黃粘士夾石塊砌成,牆外有護坡。

文物遺存

“東海峪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和陶器等,其中出土的陶器
為最多。有代表性的陶器是鬹、鼎、豆、高柄杯等。遺址文化堆積1至2米,分上、中、下三層,下層出土的蛋殼黑陶鏤孔高柄杯、細頸袋足鬹、夾砂鼓腹罐等器物;中層出土的蛋殼黑陶鏤孔高柄杯、斛形杯、等腰三角形紋鼎足等器物,既是由下層同類器物演變發展而來,又是上層同類器物的祖型,具有從大汶口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性質;上層出土的陶鬹、蛋殼黑陶鏤孔高柄杯、陶豆、陶杯、陶罐、陶鼎等。
中國僅有的兩件完整的蛋殼黑陶鏤孔高柄杯均出土於“東海峪遺址,它是《92中國文物精華展》200件全國文物珍品之一。
2015年,東海峪遺址保護與展示工程項目立項及方案編報工作完成。

研究價值

東海峪遺址發現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期和龍山文化時期的“三疊層”。為認識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間的相互關係提供了地層依據。台基的出現、夯築技術的使用,都開啟了中國傳統的夯築台基式土木建築的先河,這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出土的樂器不僅對中國音樂史的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也反映出在新石器時代日照先民們對音樂藝術的深刻理解。
東海峪遺址出土文物透視圖東海峪遺址出土文物透視圖
東海峪遺址現已征地,這對研究中國古文化和中國古文化遺址的保護有著積極的意義。

保護措施

1977年,東海峪遺址被山東省革命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東海峪遺址位於山東省日照市經濟開發區北京路街道東海峪村,市區南郊,奎山正東,東距黃海1公里,地勢平坦。
東海峪遺址
  • 交通信息
從日照市出發經濰日高速、京滬高速到達東海峪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