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鎮(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下轄鎮)

小市鎮(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下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小市鎮位於本溪滿族自治縣西部,是本溪滿族自治縣縣政府所在地。東與田師傅鎮接壤。地貌特徵為“八山一水一分田”,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是一個具有滿族風情的小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小市鎮
  • 外文名稱:Xiaoshi Town
  • 別名:無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
  • 下轄地區:同江峪、城溝、上堡、下堡等
  • 政府駐地:鎮區以北
  • 電話區號:024
  • 郵政區碼:117100
  • 地理位置:位於太子河上游,東與桓仁滿族自治縣相臨,西與遼陽市接壤
  • 面積:562.24平方千米 
  • 人口:34126人(2017) 
  • 方言:東北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關門山國家森林公園,本溪水洞,天龍洞
  • 火車站:小市站
  • 車牌代碼:遼E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地形地貌,氣候特點,水文狀況,行政區劃,交通,經濟,工業,農業,旅遊,森林公園,本溪水洞,天龍古洞,

歷史沿革

約40萬年前,本溪滿族自治縣境內已發現有古人類居住,活動中心以本溪縣小市鎮山城子村南部廟後山為中心,在廟後山岩洞中,發現了人類文化遺物14件和古動物化石74種,在第五、第六層還出土了兩枚人牙和一段幼兒股骨化石,腫骨鹿和三門馬及76種動物化石,一顆完整的人牙化石及部分石器、骨器,並有炭粒、灰燼等。被稱為後山文化
戰國燕昭王時期之前,本溪縣為氏族政權,未納入中原勢力轄區。
戰國燕昭王時期,本溪縣隸屬於遼東郡襄平縣,開始納入中原勢力轄區。
公元前221年,秦朝統一中國後,將全國劃分36郡,本溪縣屬遼東郡襄平縣。
漢代,本溪縣屬幽州遼東郡襄平縣
三國時期,本溪縣屬幽州遼東郡襄平縣
西晉時期,本溪縣屬平州遼東郡(國)襄平縣。
東晉十六國時期,本溪縣屬平州遼東郡襄平縣。南北朝北魏時期,本溪縣逐漸被高句麗控制。
隋朝時期,本溪縣屬高句麗部族政權所轄。
公元668年(唐高宗總章元年),唐滅高句麗,收復遼東故地,置安東都護府,本溪縣屬河北道安東都護府遼城州都督府。
公元909年(遼太祖三年),契丹占據遼東,本溪縣屬契丹部族轄地;公元919年(遼大祖神冊四年),契丹修遼陽故城,改名為東平郡,本溪縣屬東平郡。
1125年(金大帝天會三年),金滅遼,繼而廢道置路,本溪縣屬東京路遼陽府
1287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在遼陽等處設定行中書省,翌年改東京路為遼陽路,本溪縣屬遼陽行省遼陽路。
1371年2月(明洪武四年〕,置遼東衛指揮使司,同年7月改置定遼都衛,1375年10月(明洪武八年)又改置遼東都指揮使司;1377年(明洪武十年)改所椿州縣為衛、所:1403年(明永樂元年)設定建州衛;1409年(明永樂六年)設定奴兒乾都指揮使司,本溪縣屬遼東都指揮使司東寧衛。
1644年(清順治元年),本溪縣屬於遼陽府; 1657年(清順治十四年)移府盛京(後改為奉天府),降遼陽府為遼陽縣;1664年(清康熙三年),升遼陽縣為遼陽州;至1906年本溪縣設治前,本溪縣分屬於奉天府遼陽州興京撫民廳、鳳凰廳三地。
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設本溪縣建置。
1914年(民國3年)本溪縣隸屬於奉天省東邊道
1928年(民國17年)張學良東北易幟後,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本溪仍屬之。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為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地,翌年3月,建立偽“滿洲國”,本溪縣隸屬於奉天省。
1945年“八·一五”日本帝國主義宣告無條件投降,本溪縣光復,復歸中華民國。
1948年本溪全境解放,本溪縣隸屬於安東省。1949年4月,本溪縣隸屬遼東省
1952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決定撤銷本溪縣,其原轄區亦併入本溪市。1953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決定,本溪市改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轄。1954年6月,國務院決定遼東省、遼西省合併成立遼寧省,本溪市改由遼寧省管轄。1956年5月國務院決定,重新設立本溪縣,由本溪市代管。1959年,本溪縣劃為本溪市管轄。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境內為長白山脈東南延續部分。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有大小山嶺達240多座。有若干喀斯特溶洞
太子河分支湯河貫穿全鎮

氣候特點

屬於中溫帶濕潤氣候區,季風和大陸性氣候特徵明顯。主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溫度適中,雨熱同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農林牧業的有利條件。

水文狀況

水系發達交錯,主要有有太子河。太子河是遼河水系的一條主要河流,源頭幹流分南北兩支,南太子河發源於東營坊鄉;北太子河發源於新賓縣平頂山鎮鴻雁溝,在南甸鎮城子村與南太子河匯合。太子河流域面積2547平方公里,境內河流全長173.2公里,河道比降5.6%。河水清澈,含沙量少(197.2克/立方米),年平均徑流量10.2億立方米,水產資源豐富,歷史上曾有航運之利。湯河,長50公里,是太子河最長的一條支流,流域面積408平方公里,河道比降6%,年平均徑流量1.7億立方米。湯河源出草河掌馬驥村碑家嶺南坡,在胡堡村西北與湯池子水匯合。湯河北入關門山水庫,下游流經小市鎮的香磨、張家堡等村,最後注入太子河細河,發源於鳳城白雲山麓,流經本溪滿族自治縣連山關鎮,向北流經本溪市南芬區,於橋頭鎮西入太子河。
小市鎮(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下轄鎮)
在小市鎮以北的上卜村,建有中日合作建成的觀音閣水庫

行政區劃

小市鎮鎮政府駐小市村,人口34126人(2017),面積562.24平方千米,轄10個社區居委會:溫泉、站前、西山、中心、文化、向陽、棉織、煤炭、小市、水庫;20個村委會:小市、賽梨寨、觀音閣、香磨、張家堡、謝家崴子、青石嶺、同江峪、城溝、上堡、下堡、達官寨、右寨子、陳英、朴家堡、東街、鹼廠堡子、山城子、磨石峪、柜子石、財峪。

交通

鐵路縱橫、公路交錯、四通八達。縱向鐵路有沈丹線(瀋陽--丹東)從本溪西南部由北向南穿過;橫向鐵路有溪田線(本溪--田師傅)從本溪中部由西向東到達田師傅鎮。主要公路有:瀋丹高速公路從本溪西南部由北向南穿過;304國道(丹東--霍林河)從本溪西南部由南向北穿過;本桓線(本溪--桓仁)從本溪西部由西向東穿過;鐵長線(鐵嶺--長甸)從本溪東部由北向南穿過;沈環線(瀋陽環線)從本溪西北部由北向南穿過;張莊線(張家堡--莊河)從本溪西南部由東向西穿過;小小線(小市--小塔子)從本溪中部小市鎮由東向西北穿過;小草線(小市--草河口)從本溪中部小市鎮向南穿過;聞名全國的八盤嶺隧道,就在本溪境內的本桓線上。沈丹、溪田鐵路在縣內站點12處。縣城小市距本溪市區40公里,距省會瀋陽100公里,距瀋陽桃仙國際機場85公里,距丹東東港200公里,距大連340公里,距營口港230公里。通訊發達,實現光纜程控,直通海內外。

經濟

2013年是本溪縣“十二五”進軍全國百強縣的攻堅克難之年。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指標是:國內生產總值要實現245億元,同比增長25.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要實現22億元,同比增長15.8%;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要完成160億元,同比增長33.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要實現50億元,同比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要實現13600元,同比增長15.3%。

工業

本溪滿族自治縣工業基礎雄厚,全縣有大中型工業企業38家,擁有固定資產22億元,形成了以採礦、冶金、化工、機電、建材、輕工等為主導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本溪北方曲軸有限公司是全國最大的曲軸專業生產廠之一,生產的鍛鋼和球鐵曲軸遠銷國內外;本溪氯鹼總廠生產的聚氯乙烯廣泛套用於化工、建材、輕工等行業;本溪冶煉廠生產的煉鋼脫氧劑銷往全國各大鋼鐵企業;本溪電纜集團生產的系列高強度鋁合金導線遠銷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農業

本溪經濟以工業為主,農業方面主要農作物有玉米、高粱、水稻、大豆、花生等。養蠶、養參、養鹿業很發達。山區盛產大葉芹、蕨菜等,暢銷日本等國。森林面積307.2萬畝,立木蓄積量達949萬立方米,主要樹種有紅松落葉松油松雲杉水曲柳等270多種。每年為國家輸送大量木材。2004年本溪市進行林業體制改革,農民承包分配林業用地,林下經濟蓬勃發展,已成為本溪縣農業產業的重要支柱。

旅遊

森林公園

關門山素有“東北小黃山”之稱。關門山一年四季五彩繽紛,景色各異。[1]關門山分本溪關門山森林公園關門山水庫風景區是兩個景區,相距十多公里。2001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區。關門山森林公園占地3517公頃,森林覆蓋率95%,園內植被保存完好,古樹名木眾多,風景秀麗,是一處集旅遊、觀光、避暑、度假、休閒於一體的森林旅遊景區,也是遼寧50佳景之一,關門山一年四季五彩繽紛,景色各異。春天,滿山滿嶺野杜鵑映山紅天女木蘭花,還有不知名的各種山花,彼謝此開,爛熳不輟。夏天,雲起雲落,雲霧變幻奇妙。秋天,“曉來誰染霜林醉”,這裡漫山楓葉,層林丹染,“霜葉紅於二月花”。冬天,這裡雖一如北國冰封雪飄,卻突然奇崛,欒回溝壑。關門山屬於中溫帶濕潤氣候區,氣候特點春天風和日麗,夏季稍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天冰封雪飄。全年平均氣溫為6℃~8℃,最熱月7月份的平均氣溫為24.3℃,夏季多雨;最冷月1月份的平均氣溫為零下14.3℃。全年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800-900毫米。

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位於遼寧省本溪市,由水洞溫泉寺湯溝關門山、鐵剎、廟後山6個就景區組成,沿太子河呈帶狀分布,總面積42.2平方公里。在本溪市東北35公里處,有碼頭,可同時停泊遊船40艘,泛舟可游水洞。本溪水洞被讚譽為“鐘乳奇峰景萬千,輕舟碧水詩畫間,鐘秀只應仙界有,人間獨一此洞天。本溪水洞位於位於遼寧省本溪市,由水洞、溫泉寺、湯溝、關門山、鐵剎山、廟後山六個景區組成,沿太子河呈帶狀分布,總面積四十四點七二平方公里。 風景名勝區以本溪水洞為主體,融山、水、洞、泉、湖、 古人類文化遺址於一體。 本溪水洞是數百萬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洞內深邃寬闊, 現開發地下暗河長三千米,水流終年不竭,清澈見底, 洞頂和岩壁鐘乳石發育較好,千姿百態,泛舟遊覽,使人流連忘返。 溫泉寺景區,泉水溫攝氏四十四度,日流量四百噸,有較高的醫療價值。廟後山古文化遺址, 是我國東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早期洞穴遺址,對研究遼東古人類分布、古代地理有重要價值。
小市鎮(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下轄鎮)
本溪地處遼東山區,這裡山高林密,是遼寧東部重要的水源涵養地,河流縱橫,本溪確實是"水之源"地。但"本溪"名稱的由來,還另有淵源。

天龍古洞

本溪縣天龍洞風景區距名揚四海的本溪水洞僅六公里,是通往素有“燕東勝境”美稱的旅遊勝地--關門山湯溝鐵剎山桓仁五女山的必經之路。經地質專家考察確認,天龍洞系本溪水洞的源頭。天龍洞全長一千一百延長米,三層洞上下相連,鐘乳倒垂,石筍林立,形成“龍鳳呈祥”、“金蟾吸水”等四十多處自然景觀天龍洞外新建了“空中飛渡、“水上晃橋等遊樂項目,驚而無險,富有樂趣。具有濃郁滿族風俗風情的農家小院,可同時接納百人食宿及開會,別具特色的滿族農家飯菜,令人一飽口福。”  本溪天龍洞風景區地處遼東山區,山清水秀,洞奇泉特,森林茂密,特產豐富。憑藉獨特的自然優勢,天龍洞風景區在發展特色旅遊的同時,啟用能工巧匠,利用核木,精心設計製作出獨特的五大系列、40多個品種的核木工藝品。  遼東大地峰巒疊嶂,洞奇谷幽,大自然揮神來之筆,勾勒出一幅幅奇妙的山水風情。他們鬼斧神工,鐘靈毓秀,納天地靈氣,沐雨露雪霜,站成了自然畫卷中一派永恆的魂靈。穿越歲月的河,唱響悠遠的歌。千年一嘆龍故鄉,青山綠水植根在心房。  一寨的古樸幽靜,滿池的清水碧波,整洞的神奇玄妙,充耳的笑語歡歌,這就是位地遼東大山腹地的本溪天龍洞風景區。背依天龍山,胸攬湯河,伸臂膀敞懷迎接八方遊人。天龍洞西連本溪水洞,南接關門山湯溝,東依鐵剎山五女山,處在六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中心地帶,交通便捷、風光秀美,真可謂“福地洞天”

經地質專家測定,天龍洞是本溪水洞的源頭,一條長六千米的地下暗河把天龍洞和本溪水洞首尾相接,形成獨特的地質地貌和自然奇觀。天龍洞洞長千米,洞分三層,洞內曲徑通幽,撲朔迷離,有“地下迷宮”之美稱。歷經百萬年而形成的喀斯特地貌。造化了千資百態的鐘乳石筍、石蓬、石花、石崎……。“定海神針”巍然屹立,鎮撫茫茫石海;“人間仙境”若隱若顯,恰是群仙乘風破浪歸;“金蟾吸水”仰視蒼穹,笑傲世間滄桑巨變。更叫人拍案叫絕的,則是堪稱“天下第一”的鐘乳石龍。天造地設,活龍活現的鐘乳石龍,全長6.6米,石龍寬達0.38米。龍角、龍眼、龍身、龍尾,栩栩如生,好似一條呼之欲出的飛龍。每隔九秒鐘,龍吐天漿,被當地百姓奉為“神水”。據專家介紹,鐘乳石龍的形成是非常罕見的地質現象,石崎幾百年才能長一厘米,這條石龍至少在此修行了幾萬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