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簡介
由來
民盟吉林省委八年來不斷深入調研,共在全國兩會、吉林省兩會先後四次提出有關“東邊道”鐵路問題的提案、議案。所提建議既具有戰略眼光也具有現實意義,受到國家和省有關部門的重視,對推動“東邊道”鐵路項目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
1996年盟員葛雙平擔任吉林省地方鐵路管理局運輸處副處長期間,由於工作關係接觸並關注東北東邊道鐵路問題,在幾年內不斷對該問題進行了深入了解和調研,掌握了大量詳實情況和資料後,於2000年起草了《將東北東邊道鐵路建設納入“十五”計畫的議案》,經民盟吉林省委討論後,作為重點提案,由主委曾孝箴同志作為議案領銜人,經出席全國人大的30名吉林代表聯名簽署,提交到2001年3月召開的第九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
這是首個提交到全國人大關於該問題的議案。
該議案從五個方面闡述了將東北東邊道鐵路建設納入“十五”計畫的理由:一是建設東北東邊道鐵路對鞏固國防、加強邊防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二是建設東北東邊道鐵路對發展少數民族地區和邊境地區經濟、穩定安全團結的局面意義重大;三是建設東北東邊道鐵路符合我國西部大開發的方針政策;四是建設東北東邊道鐵路對發展長白山區以及
東北亞“
金三角”地區經濟,將起到巨大推動作用;五是建設東北東邊道鐵路的條件已經具備。最後提出,希望國家將東北東邊道鐵路納入國家鐵路建設計畫,或由國家與地方共同建設的意見。
該議案受到國家有關部委的重視。經東北三省和國家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建設東北東邊道鐵路終於納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中發[2003]11號),即“建設縱貫東北東部地區的鐵路工程,形成東北新的出海通道”。
該項目已列入鐵道部中長期鐵路發展規劃,已完成前期工作,開始分段實施建設。但是,2004年鐵道部與東北三省簽署東北東邊道鐵路建設協定時,新建鐵路段未含
琿春至
東寧段。
因此,在深入調研和分析基礎上,盟員葛雙平於2004年起草了《關於對東北東部鐵路通道北段(琿春-東寧)重作預可研的議案》,作為民盟吉林省委團體提案提交到民盟中央。建議受到重視並得到書面答覆。
三種方案
2005年民盟吉林省委常務副主委、省人大常委張釜在吉林省十屆人大第三次會議上提出要對“東邊道”鐵路的走向進行修改,並提交了《對東北東部鐵路通道北段(琿春-東寧)重作預可研的建議》的議案。其線路走向(主要是北段)一直存在著較大爭議。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案:
方案一:北起黑龍江省濱綏(哈爾濱一
綏芬河)鐵路的綏陽,經
東寧、
老黑山,吉林省的春化、
琿春、
圖們、和龍、
二道白河、
通化,遼寧省的
桓仁、寬甸、灌水、
鳳城,南至
丹東大
東港。全長1258.2km,有三段共499.6km斷頭路東寧—琿春218.8km,和龍一二道白河93.9km,通化一寬甸186.9km)。
方案二:北起黑龍江省扶遠縣,經友誼、
密山、雞西,接綏陽,其餘走向與方案一相同。全長2322km,既有鐵路1490km,待建鐵路共832km。
鐵道部第三勘測設計院,根據鐵道部的計畫於1997年編制的《牡丹江至大連(經丹東)鐵路東北東邊道可行性研究報告》,選取了上述方案三的走向,即走牡(丹江)圖(們)線不走綏(陽)琿(春)線的方案。
對於東北東邊道鐵路北段線路走向經
琿春至綏陽是否可行問題,該院在2001年編制的《新建鐵路東北東邊道琿春至綏陽段預可行性研究》中提出如果僅從琿春至綏陽段新建鐵路考慮,“本項目評價結論為不可行,在國民經濟投資計畫中應慎重決策”的經濟評價;但在研究結論補充說明中又提出“從東北東邊道整體上考慮,本項目國民經濟評價結論為可行,在國民經濟投資計畫中應儘快考慮予以實施”的意見。
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政府,2003年給國務院的《關於將東北東邊道鐵路納入國家鐵路“十五”建設計畫的請示》中,提出了上述方案一和方案二的走向,即走綏琿線的方案。
根據民盟有關專家多年深入大量的調查研究,我們認為按照上述方案一的線路走向,連通
東寧至
琿春段鐵路是最佳選擇;方案二可作為在方案一實施基礎上的長遠規劃;方案三不宜採用,要儘可能避免。
方案選擇理由
因此,就東邊道鐵路北段線路走向這個懸而未決的重要問題,建議應儘快重新進行更加深入的預可行性研究,提出更加科學的結論和決策依據。我們提出連通
東寧至
琿春段鐵路是最佳選擇的理由如下:
一、東邊道鐵路北段經琿春至綏陽段有可觀的貨運量
經有關單位和專家多次深入調查,未來在東邊道綏琿段的大宗貨物主要是煤炭、木材、糧食、礦產品及外貿加工企業的工業製成品。其運量預測如下:l、煤炭近期運量每年可達300~400萬噸。2、木材近期運量每年可達160~200萬噸。3、糧食近期運量每年可達20~30萬噸。4、石灰石近期運量每年可達40~60萬噸。5、其他貨物近期運量每年可達40~50萬噸。
二、東邊道寧琿段的建設投資大大低於
牡圖線的改造投資
三、東邊道鐵路走綏琿線可以更好地發揮
琿春在
圖們江地區開發中的重要作用,更有利於推動
東北亞地區的經濟合作
四、東邊道鐵路走綏琿線有利於完善東北東部鐵路網,有利於盤活現有鐵路資產和緩解既有鐵路運輸的壓力
五、東邊道鐵路走綏琿線具有重要的穩固邊疆,加強國防的戰略意義
六、東邊道鐵路走綏琿線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認為東邊道走綏琿線運量小、投資大、經濟效益不高是沒有根據的;走牡圖線的意見更是不可取的。東邊道北段走綏琿線無疑是最佳方案。
儘管鐵道部第三勘測設計院2001年編制過《新建鐵路東北東邊道
琿春至綏陽段預可行性研究》,但時至今日許多情況已發生很大變化,所以建議有關部門對於東北東部鐵路通道北段線路走向應儘快進行深入的調查,對琿春至
東寧段鐵路重作預可行性研究,提出更加科學的結論和決策依據,使東北東部鐵路通道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為
圖們江地區開發、為
東北亞各國加強經濟合作發揮最大作用。
省發改委的答覆是,我省和黑龍江省調查後認為:東邊道鐵路走行琿春、東寧段方案更為合理,省政府向鐵道部申請將東寧至琿春段納入東邊道鐵路建設。鐵道部已初步同意再次深入開展運量調查等項目可行性研究、論證工作。
2006年盟員葛雙平 就“東邊道”鐵路北段走向問題到
東寧實地調研,與東寧縣委書記陳殿運等有關同志深入探討了“東邊道”鐵路運量、投資、效益,及戰略意義等問題。調研後根據資料和計算分析,起草了《關於將東寧至
琿春段鐵路建設納入國家鐵路“十一五”建設計畫的議案》。由民盟吉林省委副主委、全國人大代表、東北師範大學教授黃百渠領銜提交到2007年3月召開的第十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
該《議案》主要從以下八個方面深入闡明理由:建設東琿(東寧至琿春)鐵路有利於帶動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建設東琿鐵路有利於
東北亞區域經濟的發展,建設東琿鐵路具有重要的國防意義,建設東琿鐵路對保障我國石油的戰略儲備具有重要意義,建設東琿鐵路有利於東邊道鐵路整體作用的發揮,建設東琿鐵路有利於區域優質資源的開發利用,建設東琿鐵路有利於對俄日朝韓等國的國際貿易與交流,建設東琿鐵路的財務評價結果可行。在充分論述的基礎上,建議將東琿鐵路建設納入國家鐵路“十一五”建設計畫,儘快予以實施。
鐵道部對此議案給予書面答覆,認為對
東寧至琿春鐵路“將在今後的路網規劃中進一步研究論證,待條件成熟後適時納入路網規劃,並按多元化投資、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組織實施。” 經過吉林省和鐵道部積極籌劃,東寧至琿春鐵路正式進入開工議程。2009年開始前期工作。
至此,經過十餘年不斷深入調研,跨度八年,四次建言,民盟吉林省委為“東邊道”鐵路納入國家鐵路建設“十五”計畫和建設其北段東寧至琿春鐵路所提出的主要意見全部得到落實。
鐵路概況
東北東部鐵路通道是從
牡丹江至大連,貫通東北三省東部地區的鐵路通道,需新建四段鐵路,即遼寧省的大連至
丹東段、灌水至
通化段和吉林省的白河至和龍段、
琿春至綏陽段,將已有的11條鐵路線(哈大、丹大、沈丹、鳳上、新
通化、梅集、鴨大、渾白、和龍、朝開、長圖)連通,形成沿
遼東半島東海岸中朝、中俄邊境的南北走向的鐵路通道。 沿線直接途經遼寧省大連市、丹東市、本溪市、吉林省的通化市、白山市、延吉市和黑龍江省的牡丹江市等7個地級市、15個縣(市);吸引人口達1600多萬人;沿線占地面積達14.4萬平方公里。 所輻射連線的鐵路線有18條之多;輻射的地區可達13個地級市;輻射的人口可達2700多萬人;輻射的土地面積可達20多萬平方公里。此路的建成將大大縮短東北東部地區至
丹東大
東港的出海鐵路運輸距離。以
牡丹江為起點,終點為丹東,通過此通道比經由哈大線鐵路的運距將減少98公里;以
圖們為起點,將減少278公里;以
通化為起點,運距將縮短306公里。 該鐵路建成後,有利於開發東北東部經濟,為沿線地區吸引外資提供契機,促進該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進一步溝通東部地區各城市的經濟聯繫;有利於地區的經濟合作;有利於丹東港的發展,為丹東港拓展貨源腹地;有利於加快東北東部地區開展中俄、中朝貿易的,拓寬該地區的進出口市場。
東北東部鐵路具有相當的經濟意義,通過新建3段鐵路,形成橫跨東北三省的一條新的鐵路通道,使東北路網布局更加合理。這條鐵路覆蓋的沿線地區資源豐富但過去交通不便,經濟發展相對滯後。‘東邊道’鐵路建設對於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對沿線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將提供重要的運力保證。” 東邊道”鐵路還具有十分特殊的戰略意義。
延邊州公安邊防支隊支隊長閆景寬說:“東邊道鐵路貫穿黑、吉、遼三省邊境地區,是我們東北邊境一條國防動脈,對於鞏固東北邊防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區域價值
創建東北鐵路運輸的新格局
“東邊道”建設就是將新建的沿中朝、中俄邊境南北走向的鐵路線路與東北地區既有的“三縱四橫”鐵路連線起來共同構成東北鐵路運輸“四縱四橫”的網路構架。打通“東邊道”鐵路,可把我國境內東北地區多處鐵路斷頭聯結起來,形成網狀結構,使現有資產盤活,形成於哈大鐵路平行、縱貫東北東部地區的第二條南北鐵路運輸通道,從而有利於改善東北以及其東部地區的運輸網路布局構建,緩解當下鐵路的客貨運量壓力。
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助航
遼寧省通過借鑑國內外各地沿海經濟區域開放、開發的成功經驗,抓住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全國海洋經濟開發的雙重機遇,構建了沿海“五點一線”區域經濟帶開發建設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遼寧沿海“五點一線”區域經濟帶開發,能夠推動沿海城市經濟協調發展。“東邊道”鐵路的建設與開發,能夠促進沿線城市經濟統籌發展,而這兩條經濟帶連線在一起,更好地發揮了東北地區對外開放門戶的作用,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東北最佳化開發主體功能區建設助航。
物流的有效利用
糧食物流東三省糧食資源豐富,黑龍江省每年經琿春通過汽車運輸出口的糧食達8萬多噸,吉林省出口糧食主要通過東港,每年可達糧食70萬噸。“東邊道”建成後,將形成一條黑糧南運的新通道,將三江平原經丹東港與東南部糧食主銷區相連。
木材物流近年來,俄羅斯的木材大量進口我國,經綏芬河口岸進口的木材以每年100萬噸速度遞增,這些木材的運輸大部分通過哈大線,三分之一的木材運往遼南和吉林東部,而“東邊道”的建設與使用,運輸木材每年可達160萬~200萬噸。
煤炭物流黑龍江省東寧縣煤炭儲量9億噸,遠景儲量14億噸,老黑山一帶現有40多個煤礦,年開採216萬噸,其中,黑龍江省當地使用50萬噸,其餘煤炭外運。目前,煤炭的運輸大多依靠汽車,但汽車運輸成本過高,難以大規模運輸,這也導致煤礦難以大規模開發,例如:坑口價40多元/噸主要銷往吉林中東部地區,汽車運輸成本高達80多元/噸。“東邊道”的開發與使用,將會使運輸成本降低一半。
外貿加工產品物流吉林省的開放地區較多,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則為重要開放地區,因本地外資企業已形成規模,開展加工貿易的產品大部分返銷國外,其中約1650個貨櫃由公路運至大連港出口歐洲,而“東邊道”建成後,這批貨櫃完全可以通過“東邊道”運至丹東港出口,降低了運輸路徑。
戰略影響
“東邊道”建設將完善區域交通網路
東北地區約70%的煤炭、森林等資源分布在東部,而外貿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哈大沿線地帶,鐵路貨流基本是由東西兩翼向中部集中,哈大線承擔主要的南北物流。目前,哈大線已經出現點、線能力不協調,樞紐能力嚴重不足的問題。自2001年,哈爾濱、長春及濱綏線上的牡丹江三個鐵路樞紐的能力利用率達90%以上。牡圖線是20世紀30年代建成的低標準單線鐵路,目前運輸能力利用率為85%,已超飽和運行,若對牡圖線進行改造,總投資將達28.25億元,遠超過東寧—琿春—圖們的“東邊道”新線投資。梅集線的梅河—通化段運量已達每年1280萬噸,也處於超飽和狀態。
隨著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貨運量還將繼續增加。“東邊道”建設可以形成集鐵路、公路、港口等為一體的綜合運輸通道,有效地緩解哈大線、京哈線的運輸壓力。
加快東北地區東部的資源開發
“東邊道”吸引範圍內有100多種可供開採的礦產資源,煤炭達149億噸,鐵礦石188億噸,還擁有金、銀、銅、鉛、石棉礦源和近10億立方米的木材及上百億斤商品糧。貫通“東邊道”後,這些資源即可得到較快地開發與運輸,促進牡丹江流域、圖們江流域、鴨綠江流域三大“經濟板塊”的形成。同時,“東邊道”將有效地連線三江平原、東北中部地區和我國沿海發達地區,整合我國東部地區與朝鮮半島、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跨國旅遊資源,促進旅遊業的迅速發展。
“東邊道”的貫通將促進接續產業的發展
“東邊道”所經區域資源豐富,以資源型城市較為集中,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發展接續產業的重點地區。由於該地區處於東北交通運輸網路的末梢,出海或進入沿海發達地區必須繞經哈大線和京哈線,從資源型產業向加工製造業轉移、發展接續產業面臨嚴重的交通制約。“東邊道”通車後,從綏芬河到丹東港的運距比繞道哈大線至大連港近356km,從延吉到丹東港的運距比繞道長大線至大連港近465km,從通化到丹東港的距離比繞道梅集線至大連港近508km。因此,“東邊道”建設的重要效應之一就在於打通了東部地區發展的運輸瓶頸。
加快東北對外開放、實施資源替代戰略的步伐
“東邊道”建設將誘發其向北延伸至黑龍江省撫遠縣,拓展至撫遠後,可減輕吉、黑二省出海貨流對俄、朝口岸的過分依賴,增強東北區的經濟安全。同時,東部地區也將完全形成“兩頭在外”的開放格局———南出黃渤海,北上俄羅斯,東進朝鮮、俄羅斯,西經歐亞大陸橋聯繫歐洲,充分利用東北亞等國際市場加快發展。東北地區作為經濟結構偏重、資源供給嚴重不足的地區,進一步的發展對外部資源依賴較強,資源進口替代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擁有豐富煤炭、石油、鐵礦石等資源的俄遠東和朝羅津———先鋒地區可作為資源供應腹地。這些資源也可便捷地進入我國內地,大大降低進口資源的成本。同時,還將撫遠、綏芬河、東寧、琿春、圈河、沙坨子、圖們、老虎哨、長白、古城裡、南平、三合、開山屯、臨江、集安、丹東等16個邊境口岸連線起來,構成功能整合的邊境口岸體系,吸引國際資源要素集聚,形成新的加工貿易經濟帶。
“東邊道”給大連保稅港發展帶來歷史性機遇
“東邊道”建設將使大連保稅港的經濟腹地範圍擴大到東北東部中朝、中俄邊境地區,輻射範圍涵蓋整個東北地區、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地區以及朝鮮北部地區。“東邊道”建設是完善東北地區鐵路網路布局,滿足區域物資運輸需要而實施的重點項目,不僅可以提高我國東北地區東西橫向鐵路的利用率和東北地區鐵路的整體運輸能力,還將最佳化整個東北亞的交通運輸網路格局,將極大地緩解大連保稅港建設東北亞航運中心的集疏運瓶頸問題,為港口今後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鐵路運輸保障。
修改線路設計
從莊河市發展和改革局獲悉:前陽至莊河段鐵路設計調整方案通過鐵道部評審,莊河至大連段鐵路也按同樣標準進行建設,建成后庄河到大連、
丹東將不會超過半小時。這是鐵道部在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適應莊河在北
黃海開發開放過程中戰略地位的改變,適時進行的調整。
按照設計方案,前陽至莊河段鐵路北起丹東前陽,南至大連莊河,正線全長165.3公里,是東北東部鐵路主線的一段。原設計方案為單線貨運鐵路,內燃機車牽引,時速120公里。隨著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戰略越來越受到國家重視,莊河在北黃海開發開放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原設計方案已不能適應發展需要。日前,鐵道部組織相關部門,對前陽至
莊河段鐵路調整設計方案進行評審論證,並予以通過。該段鐵路現調整為客貨混運高速電氣化鐵路,技術標準為I級雙線,速度目標值為200公里/小時,全線行駛動車組。貨站設在莊河市西部臨港區域,客站設在莊河市客流相對較密的市區北部。大連至莊河段鐵路的勘察、設計工作也依此標準進行。東北東部鐵路支線莊岫線已經完工。
丹大快速鐵路南起
大連北站,設計時速200公里,全程只需2個小時。沿途設18個火車站,包括廣寧寺、
登沙河、杏樹屯、
皮口、城子坦、
花園口、莊河西、莊河北、蘭店、青堆子、大孤山、北井子、東港北、丹東西,全長是292公里,丹大快速鐵路丹東段於2011年3月開工,大連段在2013年上半年開工,全線2016年12月建成通車。
意義
吹響提速振興的號角
建設東北東部鐵路,
丹東人民幾十年的夢想在2008年的冬天變成了現實。從1958年鐵路勘測設計部門對
通化至
桓仁段重新勘測設計,到2008年11月核量工作正式開始,50年裡,東北東部鐵路凝聚了全市人民的熱切盼望,更凝聚了歷屆市委、市政府的不懈努力。
2003年,黨中央、國務院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明確提出要打通東北東部地區“新的出海通道”,為這條鐵路的建設帶來了曙光。2004年9月16日,黑、吉、遼三省與鐵道部簽署了合作建設東北東部新的出海通道的協定,東北東部鐵路正式列入國家建設項目。2005年,鐵路勘測設計部門完成了該項目的設計工作,同時這一項目也被納入了國家鐵路“十一五”規劃。
東北東部鐵路在我市怎樣走向更有利於城市發展和社會進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 在鐵道部原來的設計方案中,該鐵路走向是穿過
丹東市城區的,如果按此設計方案修建,勢必給我市道路交通、城市建設等方面帶來不利影響。經過多方論證,我市提出建設金山灣至前陽的繞城鐵路,並列入東北東部鐵路通道項目之中的意見。同時,鑒於前陽至大
東港的疏港鐵路將成為重要的進出港的鐵路通道,力主前陽至大東港的疏港鐵路改造也納入東北東部鐵路通道項目之中。
2006年3月,鐵道部同意將我市提出的增加建設金山灣至前陽的繞城鐵路和改造前陽至東港疏港鐵路等內容納入東北東部鐵路通道項目進行研究。2006年5月16日,鐵道部東北東部鐵路通道可行性設計評審會在大連召開,會議通過了將金山灣至前陽36公里繞城鐵路、前陽至大東港12公里疏港鐵路及新建前陽站三項內容列入工程項目。2006年6月,鐵道部正式批准這些項目。2007年,設計部門完成了對鐵路的全面設計工作。2008年8月22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10月中旬,鐵道部通過了概算方案的審查。進入第四季度,國家拉動內需政策出台,東北東部鐵路建設項目納入國家重點支持的拉動內需計畫,為加速這條鐵路的開工建設創造了重大機遇和條件。
2012年9月26日上午,首列火車佩戴紅花駛出灌水站,沿著新建通(化)灌(水)鐵路駛向吉林省通化市方向。至此,全長1380公里、地處東北亞、緊鄰中朝中俄邊境的中國東北東部鐵路通道全線打通。
重大作用
首先,東北東部鐵路丹東段線路最長,投資最大。東北東部鐵路南起大連市,沿
遼東半島東海岸和中朝、中俄邊境,途經
莊河、
東港、丹東、寬甸、
桓仁,吉林省
通化、
白山、延吉,北到黑龍江省
綏芬河市,全長1258.2公里。其中需要新建的鐵路共有4段,新建4段鐵路投資約68.6億元,其中丹東段約34億元,占二分之一。不論從工程規模還是投資規模看,這條鐵路在丹東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中都是屈指可數的。而且兩年半的工程建設期間,將給丹東帶來巨大的就業和收入空間。
其次, 這條鐵路連線了東北東部13個城市和30多個縣,輻射城市人口近3000萬人。以往,黑龍江、吉林兩省東部地區通過港口出口的貨物,須經由哈大線到大連和
營口等港口,花費了大量資金,延長了運輸時間。東北東部鐵路建成後,通過此通道到
丹東,以圖門為起點,路徑減少278公里,以
通化為起點,運距將縮短306公里。
鶴崗、
佳木斯等東北地區的糧食、煤炭、木材、鋼鐵等貨物可通過這條鐵路經丹
東港以最短運距迅速出關,將大大降低運輸成本。
再次,圍繞鐵路沿線,將形成新的產業集群。黑、吉、遼三省東部地區一些新的工業項目圍繞鐵路開始建設,吸引更多的外來企業把目光盯在鐵路沿線區域。這條鐵路建成後,每年的貨物運輸能力將達到2000萬噸,相當於現在瀋丹線貨運能力的2.5倍。一大批新項目將圍繞新建鐵路甚至丹東港大
東港區而建,包括倉儲、物流、工業園區等。
業內人士表示,東北東部鐵路的建設,將在東部地區形成公路、鐵路並駕齊驅的交通大動脈,為東北東部地區人員往來、旅遊觀光創造方便快捷的條件。
東北東部鐵路給
丹東人民帶來了福音,果實來之不易。讓這條鐵路順利建設,如期完工,早一天讓全市人民享受建設發展的成果,是市委、市政府殫精竭慮思考的問題,也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期盼。為此,市領導多次強調,所有部門、各個單位一切工作要為鐵路建設讓路,涉及到工程建設的事要立即辦,不講條件、不講價錢,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確保完成任務。
毫無疑問,貫穿東北東部新的出海通道的建設,不啻吹響了提速
丹東全面振興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