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於明代官府菜中的一道名菜,一道經典菜餚,含十分高的營養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寬汁過油肉
- 主要食材:瘦豬肉
- 輔料:木耳(水發好)、冬筍
- 配料:醬油、醋、鹽、黃瓜片、味素
主料,特點,做法,引做法一,引做法二,營養價值,食用指南,引注意事項,引合理烹飪,
主料
特點
色澤金黃,香酥軟嫩,油而不膩。
過油肉是山西傳統名菜之一,它不但作為菜餚在筵席中和配吃其他主食時經常出現,亦可作為麵食的澆頭(比一般菜餚過油肉汁多),深受民眾歡迎。特別是太原、榆次、太谷、祁縣等地的鄉間農民進城素有“一般過油肉,兩碗白皮面,滴點香酸醋,賽過小神仙”的吃麵習慣。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這種食俗有所改變,但這仍然是一種傳統吃法,仍不失其獨特風味。
做法
引做法一
【主料】
【輔料】
食油40克(實耗),雞蛋半個,濕淀40克,蔥、姜蒜、木耳(水發好)、冬筍、醬油、醋、鹽、黃瓜片、味素、紹酒各少許。
【製法】
1.將豬肉頂紋切成銅錢厚的小薄片,用蛋液、濕澱粉拌勻。蔥切成馬蹄片,姜切成末,蒜切片,木耳撕成小片,冬筍、黃瓜分別切片。
。用手勺潷住瓢沿,傾瓢潷盡油,然後投入蔥、蒜、姜、木耳、黃瓜片,烹入少許酸醋,翻瓢後再加入醬油、鹽、味素及紹酒,最後淋入少許明油,盛入小碗(或湯盤)內即成。
引做法二
1、野生黑木耳涼水泡發(可加入少許澱粉利於雜質沉澱,儘量泡發2小時以上,以使木耳舒展,口感脆嫩。);
2、豬裡脊肉切成2CM大小,薄厚均勻的肉片,打入一枚雞蛋,加入兩茶匙澱粉,用筷子攪拌至粘稠後備用;
3、鍋熱油(平時炒菜油的3倍),待油溫達到八成熱時下肉片炸,並用筷子撥散,待變成圖示中那樣金黃色時便可以盛出,控油備用;
4、蒜苔和泡發好的黑木耳洗淨,切段和小塊,瀝乾水後入油鍋翻炒,調入鹽、十三香、鮮蔬精(雞精),翻炒均勻後倒入過油的肉片,烹入老抽上色,繼續大火翻炒3分鐘後淋入極少的醋;
5、倒入少許清水或高湯,再酌情調入適量鹽,大火收汁後即可出鍋。
2、豬裡脊肉切成2CM大小,薄厚均勻的肉片,打入一枚雞蛋,加入兩茶匙澱粉,用筷子攪拌至粘稠後備用;
3、鍋熱油(平時炒菜油的3倍),待油溫達到八成熱時下肉片炸,並用筷子撥散,待變成圖示中那樣金黃色時便可以盛出,控油備用;
4、蒜苔和泡發好的黑木耳洗淨,切段和小塊,瀝乾水後入油鍋翻炒,調入鹽、十三香、鮮蔬精(雞精),翻炒均勻後倒入過油的肉片,烹入老抽上色,繼續大火翻炒3分鐘後淋入極少的醋;
5、倒入少許清水或高湯,再酌情調入適量鹽,大火收汁後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