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都概況
寧都歷史悠久,是中原先民南遷的早期居住地和集散中心,是贛閩粵客家民系的重要發祥地,屬純客家縣,被譽為客家祖地;寧都人文薈萃,湧現了清代聞名全國的
散文家魏禧、清代江西
山水畫始祖羅牧等名人大家。
自宋至清,中榜進士132人,其中狀元2人、探花1人,居贛南之首,被譽為文鄉詩國;寧都革命熱土,是中央蘇區前期的政治軍事中心,是中央蘇區五次反“圍剿”戰爭的指揮中心、主要戰場、鞏固後方,爆發了震驚中外的
“寧都起義”,成立了
少共國際師,被譽為蘇區搖籃;寧都資源豐富,有耕地80多萬畝,年產糧食8億斤以上,占贛南總產的五分之一,是國家首批
商品糧基地縣,被譽為贛南糧倉;寧都生態優美,縣內主幹河
梅江河是
贛江流域最長、面積最大支流,592.02
平方公里國土面積納入贛江源頭保護區範圍,是實至名歸的贛江源頭。
行政區劃
寧都位於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東北部,地處北緯26。05'18″至27°08'13″,東經115°40'20″至116°17'15″之間。東與石城、
廣昌縣交界,南與
瑞金市、
于都縣為鄰,西與興國、
永豐縣相連,北與樂安、宜黃、南豐3縣接壤。其南北長117.2公里,東西寬61公里,總面積4053.16平方公里,縣城距省會
南昌324公里,至贛州市162公里。改革開放以來,通過交通人的奮發拼搏,該縣初步形成了一個以
高速公路和國、省道為骨架,縣鄉公路為依託,鄉鎮駐地及較大集鎮為結點,鄉村公路為環繞,輻射到每個行政村、
自然村的四通八達公路網路。
寧都縣轄12個鎮12個鄉。即:梅江鎮、石上鎮、東山壩鎮、洛口鎮、黃陂鎮、小布鎮、長勝鎮、黃石鎮、田頭鎮、固村鎮、賴村鎮、青塘鎮、安福鄉、東韶鄉、肖田鄉、釣峰鄉、大沽鄉、蔡江鄉、會同鄉、湛田鄉、對坊鄉、竹笮鄉、固厚鄉、田埠鄉、全縣有299個行政村,總人口為80萬,全縣除漢族外,主要少數民族有畲族、壯族、苗族、回族。
政府職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寧都縣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職權:
(一)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議,以及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規定行政措施,發布決定和命令;
(二)領導所屬各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工作;
(三)改變或者撤銷所屬各工作部門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下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命令;
(四)依照法律的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
(五)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預算,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環境和資源保護、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監察、計畫生育等行政工作;
(六)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民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
(七)保護各種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八)保障少數民族的權利和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幫助本行政區域內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依照憲法和法律實行區域自治,幫助各少數民族發展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建設事業;
(九)保障憲法和法律賦予婦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項權利;
(十)辦理上級國家行政機關交辦的其他事項。
政府領導
縣長
何國傑
副縣長
邱小林:中共寧都縣委常委、寧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陶奎堂:中共寧都縣委副書記、寧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掛職)
陳何鎧:中共寧都縣委副書記、寧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掛職),水利部工程建設司基本建設處處長
張巨華:寧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掛職)
張愛榮:寧都縣政府副縣長
黃天民:寧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公安局局長
黃勇鵬:寧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楊飛:寧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掛職)
劉文丙:寧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王勇亮:寧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張根生:寧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賴曉輝:寧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王楠:寧都縣政府副縣長(掛職)
政府部門
寧都縣自然資源局
【說明】:寧都縣人民政府設定工作部門26個。其中,辦公室掛金融工作辦公室、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外事辦公室牌子;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掛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工作辦公室牌子;財政局掛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牌子;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掛人民防空辦公室牌子;扶貧辦公室掛革命老根據地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