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都起義一般指本詞條
寧都起義紀念館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中山路,成立於1975年,是江西紅色教育培訓基地。歷史沿革 為紀念國民革命軍第26路軍1931年12月14日在寧都起義加入紅軍,1975年寧都縣設立了寧都起義紀念館,與當時的寧都縣革命歷史紀念館合署辦公。19...
寧都起義部隊秋溪整編舊址位於橫江鎮秋溪村背屋,2006年11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築結構 舊址由賴氏家廟明煙堂和孔良公祠秩序堂兩座賴氏祠堂組成。明煙堂由賴氏源重公建於宋至和年間,坐南朝北,磚木結構,...
王省曾任湖北省農民運動特派員等職,是著名的江西寧都起義的策劃者和領導人之一。1932年,王省受中共中央派遣到河南開封組織領導、發動大規模的農民暴動,不幸被捕入獄,同年4月,王省在河南汝南英勇就義。人物生平 王省,1905年出生於...
寧都是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自創建的中央蘇區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蘇區搖籃”。是1-4次反圍剿的重要戰場、戰略決策地、堅強的後方基地之一。在這塊紅色土地上爆發了震撼中外的“寧都起義”,誕生了“紅五軍團”、少共國際師。
趙世新(1914年5月—2022年12月21日),出生在甘肅省康樂縣八松鄉新莊村馬家寨一戶貧寒農家,是寧都起義最後一位倖存者,四川國資系統、華西集團最後一位老紅軍。2022年12月21日6時47分,趙世新因病醫治無效在成都逝世,享年109歲。...
董用威,是作為寧都起義主要發起人之一董振堂在世的唯一兒子。原名董光楨,生於1924年,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曾就讀於西北工學院、北洋大學、華北大學。人物生平 1950年3月至1957年11月在中國人民大學擔任助教。1957年底舉家遷至河北...
李彩雲(1908—1937),甘肅臨洮人;1931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第五軍任團長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9月,被任命為紅四方面軍獨一師師長兼抗日救國軍第二路司令。後隨西路軍西征,任第五軍司令部訓練科長、...
季振同(1901—1934),河北滄縣人,1931年12月14日,季振同與趙博生、董振堂、黃中嶽等人一起發動寧都起義,率領 國民黨二十六路軍 官兵投奔紅軍,被改編為紅一方面軍第五軍團,中革軍委任命季振同為紅五軍團總指揮。1932年1月季振同...
盧子美(1898-1985),193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參加寧都起義和第四、第五次反“圍剿”鬥爭。紅軍長征途中參加四渡赤水和金沙江戰鬥,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十三軍九師二十七團團長、第一軍團第二師紅四團團長,後在戰鬥中與部隊...
董振堂(1895—1937),字紹仲,河北省邢台市新河縣人。1920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後投身於馮玉祥的西北軍,曾參加推翻賄選總統曹錕的北京政變和北伐戰爭。1931年12月14日,率兵舉行寧都起義。193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10...
李屏仁(1908~1937):江西武寧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後任紅五軍團三十七團團長。1935年10月,調任軍團作戰科科長。不久,又調任軍團參謀長。1936年11月,任西路軍第五軍參謀長。在指揮永昌戰鬥時身負重傷...
李梯青(1903年3月-1934年),中國革命人物,寧都起義領導人之一。個人簡介 號含英。出生:1903年3月生 籍貫:河北省成安縣賈莊村。人物概述 1920年秋入湖北講武學堂學習,畢業後留校任教。北伐軍攻克武漢後,他擁護北伐。1927年大...
聞述堯,河北省永清縣人。1931年12月“寧都起義”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征。曾任紅四方面軍無線電第6台隊長。建國後任遼寧省郵電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等職。1984年6月...
吳正卿,中共黨員,1912年出生於 河北省保定市。1931年12月14日江西 寧都起義後參加紅軍,先後任湘贛蘇 區紅軍新獨立師師部文書參謀、作戰 參謀、紅六軍團十七師四十九團二營 營長、團長、師長等職,多次參加了保 衛蘇區的鬥爭,為蘇區...
原為馮玉祥西北軍第2方面軍第5路軍,中原大戰後投奔蔣介石,改編為第26路軍,孫連仲任指揮官,轄騎兵第4師,第25、27師。1931年12月14日該路軍一部1.7萬人在寧都起義,加入紅軍,被編為紅五軍團。1937年7月12日該路軍奉命支援華北...
王秉璋(1914年1月14日~2005年9月25日),男,河南省安陽人。1930年初隨馮部入江西。1931年12月14日參加寧都起義,隨起義部隊編入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司令部...
黃鎮中(?-1949),生年、籍貫不詳,曾系紅軍連級幹部,後叛變革命。寧都起義中,曾任當地偽“靖衛團”分團長,抗戰爆發後,任國民黨軍獨立第33旅旅長。1938年1月15日晚,其率部包圍了新四軍駐瑞金辦事處,將正在當地組織召開會議的...
周駿鳴(1902-2003),河南省確山縣石滾河鄉焦老莊人。周駿鳴7歲上學讀10年孔孟書,1919年投筆從戎加入馮玉祥部西北軍,參加了北伐戰爭。1933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人物經歷 寧都起義參加紅軍 1931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加入中國工農紅軍,...
高永祥(1912-1945),甘肅靈台人。八路軍軍分區副司令員。1927年入西北軍孫連仲部當兵。1931年隨部參加寧都起義,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紅五軍團任連長、營長、團長等職。1934年隨中央紅軍參加長征。1936年...
魯瑞林(1912-1999),甘肅臨夏人。1931年11月參加寧都起義,加入中國工農紅軍,走上革命道路。1932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嚴圖閣 1903年出生,河南沈丘人。早年參加馮玉祥部國民軍第一軍,1931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秋,擔任湘鄂贛軍區司令員,領導堅持湘鄂贛邊艱苦的游擊戰爭。由於積勞成疾,身患重病,1936年6月於湖南平江黃金洞病逝...
蔣耀德(1901.9~1995.2),另一說出生日期為1910年。男,漢族,銀城街道南關村人。1931年12月 隨國民黨第26軍在江西寧都起義後,被編入紅一方面軍第五軍團。土地革命時期,曾任瑞金紅軍學校衛生所長,紅軍公路學校衛生科長。長征中...
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中央軍委主席朱德以及肖勁光等從瑞金來到石城,在秋溪羅雲山“西歸堂”召開緊急會議,研究部署二十六路軍起義後的整編事宜。 12月14日,寧都起義成功,晚上,起義軍向全軍發出《原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於寧都起義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