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0年3月,
習近平總書記來寧波考察模具產業園區和模具重點企業,體現了黨中央對工業基礎產業的關心和重視。工業基礎是工業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的根本體現,也是推進制造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關鍵基礎件產業是工業基礎產業之一,推動關鍵基礎件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的重中之重,是適應新時代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選擇。經過多年的發展,寧波市關鍵基礎件產業已形成一定比較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培育了一批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集聚了一批產業園區和特色小鎮。
為進一步提升工業基礎能力,打造寧波市關鍵核心基礎件科創高地,明確今後一個時期內關鍵基礎件產業發展的重點和方向,加快產業集聚,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依據《工業強基工程實施指南》、《寧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關於實施“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工程的意見》、《寧波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等檔案精神編制本規劃,實施期限為2021年至2025年。
現狀基礎
(一)產業規模穩步增長。2020年,全市關鍵基礎件產業擁有規上工業企業960家,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958.8億元,同比增長3.8%,高於規上工業3.94個百分點;實現營業收入956.5億元,同比增長4.4%;實現利潤總額87.0億元,同比增長11.5%。“十三五”期間,新增規上企業174家,產值規模是2015年末的1.34倍,年均增長6.1%。重點細分領域形成比較優勢,其中模具、緊固件、液壓件和氣動件銷售額占全國市場份額的比重分別達21%、20%、20%和33%左右,榮獲“中國模具之都”、“中國緊固件之都”、“中國氣動元件之鄉”等稱號。
(二)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十三五”以來,寧波市關鍵基礎件產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和產學研合作,產業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創新成果不斷湧現。2020年,完成規上企業研發經費投入33.1億元,同比增長7.6%,研發經費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3.45%,高於規上工業水平1.3個百分點。2018-2020年期間,30餘個科技項目獲得寧波市級“科技創新2025”立項,18個項目列入國家工業強基工程重點產品、工藝“一條龍”套用計畫。截至2020年,成功創建國家級氣動產品檢測實驗室、浙江省電驅動創新中心等一批行業創新平台,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2家、省級企業研究院17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146家、院士工作站12家、省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3家。引進培育建設了浙江大學(寧波)氣動產業技術研究中心等一批大院大所和中模雲等一批行業網際網路雲平台,進一步夯實關鍵基礎件產業技術基礎。
(三)企業實力逐步增強。近年來,全市關鍵基礎件企業以創新引領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做精做專細分市場。截至2020年,擁有產值超20億元企業2家,超10億元企業9家,超億元企業204家;已培育東睦新材料等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6家、菲仕電機等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家,日月重工等上市企業8家,臻至機械等中國重點骨幹模具企業34家;東睦新材料和環馳軸承入選全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
(四)產業集聚特色鮮明。按照專業化、特色化、集群化發展思路,引導地方聚焦主導產業和優勢領域,最佳化產業空間布局,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明顯、優勢突出的產業集聚區。北侖區形成了分工合理、配套健全、協作緊密的高檔壓鑄模具產業鏈,產量占全國總量的50%以上。鎮海區形成了以九龍湖鎮為核心的緊固件區域發展格局,產量約占全國的6.7%。慈谿市依託慈興集團、環馳軸承等龍頭企業,在全國微小型深溝軸承生產和出口市場獨占鰲頭。另外,還培育形成了奉化氣動產業園等一批專業園和特色小鎮,有效整合產業資源,園區特色化、專業化發展成效明顯。
“十三五”以來,寧波關鍵基礎件產業發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面對錯綜複雜的全球經濟貿易新形勢,與世界工業強國相比,與我國步入新發展階段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儘管產品全國市場占比較高,但多數為中低端產品,為工業母機、醫療器械、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配套不多,產品附加值和技術水平相對不高;二是企業規模偏小,平均產值不到1億元,產值20億以上的企業僅有2家,缺乏領航型企業;三是高端材料、專用加工檢測試驗設備以及相關設計分析檢測軟體對外依存度較高;四是專業技術人員穩定性不高,人才儲備不足。
總體要求
指導思想
以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八八戰略”再深化,以滿足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新興領域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創新驅動、整機牽引、重點突破”,聚焦模具、軸承等重點細分領域,全力推進提升創新能力、培育企業主體、加快數字賦能、推動綠色發展、強化品牌質量等任務,打造全國關鍵核心基礎件科創高地,建設國內一流的關鍵基礎件產業集群,推動全市工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躍上新台階。
基本原則
創新驅動,推動集群高端化。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開展關鍵基礎件產業重點細分領域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前沿技術攻關,不斷開發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充分利用智慧型製造、物聯網、工業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推動關鍵基礎件產業技術變革和最佳化升級。
聯動發展,推動集群協同化。瞄準整機和系統發展新趨勢,積極探索產需合作新模式,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推動整機與關鍵基礎件企業的緊密結合、良性互動,促進集群企業間的技術、模式、組織創新與產業基礎能力協同共進、跨界融合。
包容共享,推動集群開放化。充分挖掘內循環市場優勢,立足長三角,輻射全國,營造統一開放、有序競爭的良好市場環境。加快高質量“走出去”,積極開拓歐洲及東協等優質市場和新興市場,加強產業全球布局與集群國際交流合作,主動嵌入全球創新鏈、產業鏈、和價值鏈。
主要目標
到2025年,寧波市關鍵基礎件產業規上工業產值達1300億元,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力爭高端模具產業集群入圍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名單,打造全國關鍵核心基礎件科創高地,為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
——科創策源能力明顯增強。企業研發投入持續增加,研發經費占營業收入比重高於規上工業1個百分點,突破關鍵瓶頸技術30項,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培育市級以上創新中心2家,初步建成關鍵核心基礎件科創高地,關鍵核心技術自我保障和供給能力明顯提升。
——企業主體實力不斷提升。聚焦“大優強”企業培育,累計培育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產值超百億企業2家,新增上市企業5家。
——集群發展生態更加完善。重點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品牌效應不斷顯現,上下游企業、機構協同發展,產業集群生態圈進一步完善,集群綜合競爭力逐步增強。
發展重點
重點領域
1.模具。圍繞高端模具材料製備、模具成型加工和大型複雜模具設計等重點領域,聚焦模具鋼改性、模具熱處理工藝及精加工、大型高精度複雜模具設計及製備、微米級多穴精密注塑模具研發設計、模具非球面型腔超精密加工、智慧型化壓鑄模具控制關鍵技術、3D金屬列印技術在模具製造中的套用、模具表面高光技術、巨型一體成型精密壓鑄模具模架高品質高效率工藝研發等新技術新工藝,推進模具製造智慧型化。重點發展金屬模、衝壓模、鑄造模、塑膠模等長壽命、高可靠性精密模具產品和高效精密智慧型模具。到2025年,力爭實現規上工業產值300億元,初步建成國內有較強影響力的高端模具產業鏈和國家高端模具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2.電機。聚焦伺服電機、永磁電機、磁懸浮電機、電機驅動控制器、電機關鍵結構件等重點領域,實施機器人用集成永磁力矩電機及伺服驅動研究與開發、模組化永磁電機及其驅動控制、3D列印大尺寸磁性電機、高穩定性高空無人機電機、超高速磁懸浮電機製備、超高速電機控制器產業化、智慧型直線驅動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高性能馬達關鍵技術研發、納米級定位的大推力音圈電機及其驅動器、新能源汽車用高功率密度電機及其驅動控制系統、風電變槳電機驅動一體技術等一批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提升電機全產業鏈技術創新能力。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用高功率密度高效電機、納米晶軟磁高效驅動電機、機器人用集成永磁力矩電機、多自由度電機及其驅動控制、高穩定性高空無人機電機、納米級定位的大推力音圈電機、模組化永磁電機及3D列印大尺寸磁性電機等特種專用電機、微特電機,大功率交流伺服電機及控制系統,微型齒輪電機等。到2025年,力爭實現規上工業產值300億元。
3.液氣密。聚焦關鍵液壓動力元件、執行元件、液壓閥、數字液壓控制等重點發展領域,開展無油螺桿壓縮機主機與真空泵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適用於氣液或混合多項介質壓縮泵用多流道進口單向閥製備技術、高性能柱塞泵關鍵技術、氣液兩相增壓輸送裝置與長行程油缸關鍵技術、往復泵臥式閥組的雙作用液力端可同步輸送氣液的過濾器製備技術、帶位置閉環的雙減壓閥驅動比例多路閥關鍵技術、電磁鐵導磁套耐油壓疲勞測試技術、液壓閥用電磁忒極靴設計、數字液壓閥製備技術、數字液壓馬達製備技術等技術研發,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瞄準氣動件小型化、智慧型化、安全化、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發展趨勢,重點推進電-氣壓力/流量比例閥、閥島、精密壓縮空氣過濾裝置、真空發生器集成單元關鍵技術及產業化,壓電比例、電氣比例/伺服控制技術研究等方向的技術攻關。聚焦高分子密封件、陶瓷密封件、極端環境密封件等領域發展需求,重點推進轎車密封結構設計技術、高端車用密封條自動化智慧型化製造技術、環氧樹脂封裝材料製備技術、矽膠封裝材料製備技術、高耐候性能結構複合密封形-性一體化成形關鍵技術及產業化、動密封陶瓷材料與構件關鍵技術及產業化、耐乾摩水封技術、特高壓陶瓷閥芯製備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一批原創性成果。重點發展智慧型高壓大流量液壓元件、液壓系統和高性能泵閥,系列化的氣動閥、真空發生器集成單元和智慧型氣動元件系統,高耐候、無摩擦、真空高導熱密封件等產品。到2025年,力爭實現規上工業產值300億元。
4.軸承。圍繞高速高精輕量化軸承、工業機器人軸承、新能源汽車軸承等重點產業領域,突破超高速微型球軸承研發及產業化、微小型高溫球軸承研發及產業化、超精密軸承研發、高精度調心滾子軸承生產工藝及產業化、低噪音軸承研發、工業機器人減速器軸承研發、長壽命高精度低噪音深溝球軸承垂直化生產工藝及最佳化、乘用車高密封性球軸承設計製造與測試、汽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用軸承設計與測試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重點鼓勵發展機器人用軸承、大功率風電機組軸承、盾構機軸承、大型運輸機軸承、重載直升機軸承、長壽命高精度高可靠性汽車軸承及軸承單元、高速動車組軸箱軸承、新型城市軌道交通軸承、大型薄板冷熱連軋設備軸承、大型施工機械軸承、超精密級醫療器械主軸軸承、高檔數控工具機主軸軸承、高速度長壽命紡織設備軸承等高速精密重載軸承、各種主機專用軸承、高速微型球軸承、高密封軸承、高溫球軸承以及其他新型微小軸承。到2025年,力爭實現規上工業產值200億元。
5.緊固件。圍繞高強度緊固件材料成型與加工、高性能緊固件結構設計與最佳化等產業發展方向,推進高強度/智慧型緊固件製備技術、超大規格耐蝕緊固件的精密加工與環保防腐關鍵技術、六角螺栓自動熱鍛技術、14.9級高強度螺栓製備技術、金屬塑性成型技術、臥式翻板貌技術、耐高溫防鬆動緊固件設計與製造技術、緊固系統結構及工藝設計軟體技術、緊固性能檢測及智慧型工藝裝備技術等關鍵技術突破。重點發展汽車發動機緊固件、風力發電配套大規格高強度緊固件、核電專用緊固件、飛機專用緊固件和軌道交通扣件等高強度緊固件。到2025年,力爭實現規上工業產值100億元。
6.鑄鍛件。圍繞鑄鍛件大尺寸、高精度、成分均勻、結構複雜的產業發展需求,突破免熱處理一體壓鑄超大車身結構件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大塊非晶合金連鑄技術、電動式揚聲器T鐵冷鍛塑性成型技術、黃銅閥體鍛造防開裂工藝技術、錫青銅閥門熱鍛技術、高速精密溫/熱傲鍛成形技術、冷傲機閉環數字控制技術、提高鑄件疲勞強度技術、鋁合金電磁鑄造技術、新型熱鍛銅合金材料製備技術、非真空連續鑄造大卷重銅銘錯合金技術、大規格合金鑄錠凝固過程均勻性調控技術、熱變形過程中組織與加工性能調控技術、合金帶材連續高溫固溶處理及成套時效熱處理技術、大型高韌性低溫球墨鑄鐵件關鍵技術、大型厚斷面球墨鑄鐵件組織性能控制關鍵技術、百噸級球墨鑄鐵件生產關鍵技術、大型節能耐高壓多油缸體鑄件關鍵技術、大型薄壁複雜內腔球磨鑄鐵件成型、複雜內腔發動機缸體成型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保障精密鑄鍛件上下游全鏈條安全可控。重點發展核電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鍛件、大型混流式水輪機組鑄件、核級泵(閥)鍛件、大功率柴油機曲軸鍛件、船用大型鑄鍛件、大型風電裝備葉片鑄鍛件、燃氣輪機葉片鑄鍛件等特種專用鑄鍛件以及精密液壓鑄鍛件、精密薄壁球墨鑄鐵件、高強韌鋁合金新型壓鑄鍛件等其他特種鑄鍛件。到2025年,力爭實現規上工業產值100億元。
7.傳動件。重點突破齒輪精密加工、諧波新齒形加工、旋轉分度加工、連續分度加工、剮齒加工、硬齒面強制珩磨等關鍵共性技術,攻克機器人變形餘弦齒輪關節減速器設計製造技術等前沿技術,推動高速精密重載人字齒行星製造技術等關鍵技術產業化套用。重點發展機器人及智慧型裝備用高速精密減速器、大型礦山和冶金裝備用高性能行星齒輪傳動系統、大兆瓦級半直驅海上風電齒輪箱、特大兆瓦級燃機發電齒輪箱、大噸位礦用自卸車電動輪成套裝置、動車組齒輪傳動系統、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安全閥用彈簧、高速列車用高性能合金鋼製動盤、核電循環水泵齒輪箱、艦船用大型齒輪傳動裝置等專用精密傳動裝置和高精特齒輪、高精度小模數齒輪、精密機械傳動結構和絲槓組驅動等。到2025年,力爭實現規上工業產值50億元。
8.粉末冶金件。聚焦高精度汽車粉末冶金零件;大型客機(高速列車、船舶)制動用高性能粉末冶金剎車片、粉末冶金含油軸承、鋁合金粉末冶金凸輪軸承蓋等重點領域發展需求,突破熔體霧化分散控制技術、感應等離子球化粉體製備的能量耦合控制技術、特種粉體輸送速率精度和輸送均勻性控制技術等關鍵技術及產業化套用。重點發展高精度汽車粉末冶金零件、大型客機(高速列車、船舶)制動用高性能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及剎車片、高強度自潤滑粉末冶金摩擦副、粉末注射成型件等。到2025年,力爭實現規上工業產值30億元。
空間布局
堅持“強化基礎、彰顯特色、主攻高端、推動集聚”的發展思路,重點打造4個百億級關鍵基礎件特色產業園區,聯動發展各個專業園、小微產業園和特色小鎮,合理引導關鍵基礎件產業重點細分領域在若干個特色產業園集聚發展,建設具有國內外競爭優勢、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協同、生態環境優良、多區域聯動發展的關鍵基礎件產業集群。
1.打造四個百億級特色產業園
靈峰現代產業園(北侖):按照特色產業集聚、業態錯位互補的思路,重點發展壓鑄模、壓鑄機等優勢產業,加快“動態雲腦”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卡奧斯COSMOPlat“海模智雲”等數位化賦能項目和浙江省模具產業大腦建設,積極拓展智慧型裝備及服務、高端汽配零部件等上下游配套領域,形成分工合理、配套健全、協作緊密的高端模具產業鏈。力爭到2025年,基本建成百億級特色產業園、全國模具產業數位化轉型先行區和全球高端汽配模具全產業鏈創新高地。
精密核心部件產業園(慈谿):進一步發揮行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加快建設航天密封技術軍民融合協同創新中心,重點發展高速精密重載軸承、航天航空用高可靠性密封件等主導產業,推動軸承向高速、精密方向發展,密封件向高可靠性方向發展,形成“軸承鋼材料—軸承污染防治技術—軸承自動化生產技術—高端軸承”產業鏈和高端密封件產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基本建成百億級特色產業園,打造成為自主研發水平高、製造技術先進、基礎件與整機協同發展的關鍵基礎件生產與套用基地。
氣動產業園(奉化):全面實施“品牌發展、創新發展、集群發展”戰略,以氣動產業為先導,融合工業機器人、新材料、高端精密機械、汽車智慧型裝備等產業,加快建設國家氣動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浙江大學(寧波)氣動產業研究中心等平台,持續提升氣動產業創新能力和產品附加值。力爭到2025年,基本建成百億級特色產業園、打造全國氣動產業科創高地。
關鍵基礎件產業園(鄞州):發揮日月重工、東睦新材料等龍頭企業作用,突破一批關鍵瓶頸技術,重點發展高精度汽車粉末冶金零件、高強度粉末冶金件、精密減壓鑄鍛件、風電用特種鍛鑄件,建設以鑄鍛件和粉末冶金為特色的國內知名關鍵基礎件產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基本建成百億級特色產業園,打造成為高端精密鑄鍛件生產研發基地和特色產業集群。
2.多個關鍵基礎件專業園聯動發展
聚焦高壓液壓件、高性能泵閥、特種電機等重點領域,按照“產業協調互動、要素集約利用、功能配套完善、整體特色突出、生態環境和諧”的原則,統籌最佳化關鍵基礎件產業布局,培育發展關鍵基礎件專業園(鎮海)、航空產業園(寧海)等多個關鍵基礎件專業園、小微園或特色小鎮,鼓勵其做大做專做精做強主導產業,完善專業化產業服務,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鍊耦合發展,實現各區縣(市)關鍵基礎件產業錯位發展、有序競爭、彰顯優勢。
主要任務
(一)強化技術創新,實現並跑領跑
加強核心技術精準攻關。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與智慧型網聯汽車、智慧型製造裝備、高性能醫療器械、電力裝備等發展機遇,聚集模具、軸承、液壓件、氣動件、密封件、緊固件等重點細分領域,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繼續深入實施關鍵基礎件重大科技專項,積極開展重點領域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前沿技術的攻關,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問題,保障產業鏈、供應鏈重點領域安全可控。建立完善關鍵核心基礎件技術動態排摸機制,疊代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三色圖”管理模式,完善指南凝練和發布機制,分級分類開展技術攻關。探索組建創新聯合體攻關模式,推動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合,產學研用協同開展攻關,取得一批填補空白、引領未來的標誌性成果。到2025年,力爭突破30項關鍵基礎件瓶頸技術。
加快布局高能級研發平台。發揮浙大(寧波)氣動產業技術中心等高能級創新平台技術輻射作用,加快謀劃建設寧波航空核心基礎件產業研究院、寧波模具新材料及先進技術研究院、數位化設計與製造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台,夯實產業高質量發展技術支撐。加快推動菲仕省級電驅動技術創新中心建設運營,聚焦高端模具、精密軸承等重點領域,支持企業建設創新中心。支持寧波大學等高校院所及相關產業技術研究院提升研發創新能力,強化績效導向、分類管理,完善“研發、轉化、孵化、人才培養”發展模式。到2025年,力爭新增市級以上創新載體平台2個。
浙江省電驅動創新中心(在建):將圍繞電機電工材料性能、永磁電機設計及工藝、智慧型驅動與精密控制、電機測試及標準化四大方向,重點致力於先進電機系統的材料基礎研究、高能效電機的設計、先進控制技術、驅動系統一體化集成製造技術及工程套用驗證,開展行業共性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和產業化套用。 模具新材料與技術創新中心(在建):依託行業龍頭企業,圍繞特大型高精、超高速衝壓、超薄、超強和微細型零件成型減壓模具技術研發、智慧型化模具設計技術以及基礎零部件和配套件領域,高檔模具的部件等領域開展聯合攻關,擺脫進口依賴局面。 軸承高性能創新中心(謀劃):聚焦高性能軸承鋼、耐腐蝕材料等基礎材料開發、冶煉技術特別是碳化物的控制,熱處理滲碳、淬火等晶體組織結構,波紋度、凸形控制、粗糙度控制,高精度磨削加工的設備、高精度的檢測儀器及測試裝備等方向實現重點突破。 |
推進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企業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快布局建設各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企業重點實驗室、企業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後工作站等研發機構,積極爭創國家級、省級企業研發平台。完善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制度,落實製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100%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稅收政策。到2025年,力爭新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家,規上企業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高於規上工業1個百分點。
(二)強化企業引培,夯實發展基礎
實施優質企業培育計畫。依託日月重工、震裕科技等關鍵優勢產業和龍頭企業,開展大集團、大企業提升行動,通過強化技術創新、加快兼併重組、延伸產業鏈、提升公共服務、實施智慧型化改造等措施,培育一批綜合實力強、具有全球核心競爭力的領軍企業,鼓勵企業積極在全球布局研發設計中心,最佳化生產網路和供應鏈體系,有效對接和利用全球資源。做精做專東睦新材料、合力模具、菲仕技術等單項冠軍、隱形冠軍或小巨人企業,繼續培育一批單項冠軍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鼓勵其圍繞整機需求,聚焦細分產品市場,專注發展核心業務,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發展道路,鞏固提升集群核心競爭實力。深入實施鏈主企業培育計畫,支持具備產業鏈整合能力的鏈主型企業瞄準關鍵環節和核心技術,開展供應鏈梳理,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提升產業集群整體發展能級。到2025年,力爭培育產值超百億元企業2家、超50億元企業3家;累計培育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1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
實施上市企業培育計畫。建設關鍵基礎件產業上市輔導專業服務團隊,組織“科創板上市培育”和“創業板對接服務”等專項活動,根據企業個性需求,有針對性開展輔導培訓服務。發揮銀行、天使投資等金融機構作用,重點支持關鍵基礎件“小巨人”企業、創新型初創企業發展壯大。到2025年,力爭新增上市企業5家。
加大企業招商引資力度。聚焦關鍵基礎件重點領域和產業鏈薄弱環節,依託產業促進機構、專業招商機構及第三方中介服務機構,瞄準一批國際國內行業領先企業、重大產業平台和科研院所,建立“客商庫”。充分利用寧波周、工博會、浙洽會、海洽會、智博會、中東歐博覽會等國內外各種重大專業展會和經貿洽談活動,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動態推進一批關鍵基礎件重大項目建設。
(三)強化產品套用,增強發展後勁
推動產品高端化升級。以未來汽車、航空航天、深海裝備、醫療裝備等新一代整機需求為牽引,聚焦模具、軸承、電機等重點領域,打造標誌性產業鏈。鼓勵產業鏈共同體企業、產業鏈鏈主企業或行業龍頭企業,聯合上下游企業和科研院所,以國產化、高端化、品牌化、智慧型化為方向,加快推進關鍵件產品在高端領域規模化套用。
依託華朔科技等產業鏈共同體企業、產業鏈鏈主企業及龍頭企業,圍繞標誌性企業、項目、技術、平台和活動等“五個一批”重點任務,進一步做大做強模具鋼、熱處理及精加工、標準件及非標件製造、模具加工製造等環節,補齊模具設計分析、模具相關軟體開發、模具加工檢測裝備製造、模型測繪及模具檢測服務等環節短板,延伸模具套用及售後服務鏈。力爭到2025年,全市模具產業發展躍上新台階,培育形成全國有影響力的高端模具標誌性產業鏈,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鏈條緊密協作高效。 |
加快自主創新產品套用示範。積極參與國家“四基”產業鏈一條龍培育計畫,橫向構建產品套用配套鏈,縱向構建關鍵技術創新鏈,促進整機裝備與“四基”產品同步開發,實現產業化套用。鼓勵企業積極申報自主創新產品、首台套產品和優質產品,疊代發布重點自主創新產品、裝備首台套清單,鼓勵在全市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基礎設施中套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實現進口替代的關鍵基礎件新產品(技術),加快創新成果場景套用和產業化套用示範。
推進重點領域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圍繞軸承、緊固件、密封件、氣動件、液壓件等重點優勢領域,大力支持企業積極參與軍品研發生產,承接軍工技術產業化,實現“民企參軍”“軍技民用”,為國防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四)強化數字賦能,鞏固競爭實力
深入推進智慧型化改造。加快貫徹落實實施寧波地方智慧型製造標準,分層級推進關鍵基礎件企業智慧型化改造提升擴面,支持量大面廣的規下企業開展“機器換人”行動,鼓勵規上企業建設數字車間、智慧型工廠、未來工廠。依託靈峰現代產業園等工業園區,以北侖模具省級產業集群新智造試點為引領,遴選排摸關鍵基礎件產業新智造群體項目計畫庫。強化意寧液壓等市級未來工廠及東力傳動等智慧型化成套裝備生產線標桿示範帶動作用,進一步推動關鍵基礎件企業的智慧型化轉型。到2025年,力爭實現規上企業智慧型化全覆蓋,裝備數控化率突破80%以上。
深化5G+工業網際網路賦能。重點支持骨幹企業與藍卓、創元等網際網路信息技術企業、基礎電信運營商開展深度合作,加快建設眾模雲、聚軒軸管通平台等一批關鍵基礎件行業級、企業級網際網路平台。鼓勵加快開發一批面向關鍵基礎件產業的工業類、企業專用類、行業通用類、基礎共性類APP。推動大中型企業使用成熟的雲存儲、雲桌面、雲設計、雲管理、雲系統等套用服務,實現管理“上雲”和業務“上雲”,降低企業信息系統構建成本,快速形成信息化能力。到2025年,實現關鍵基礎件規上企業工業網際網路套用全覆蓋。
打造關鍵基礎件產業大腦。加快推進浙江省模具、軸承、氣動產業大腦建設,建立跨領域套用場景,促進產業鏈、供應鏈、人才鏈、創新鏈、資金鍊融合發展。依託產業大腦和寧波一體化智慧型平台,深度挖掘產業大數據價值,推動政府側、企業側數據匯聚、有序互動和融合套用,實現政府數據、產業數據、企業數據互聯共享。
(五)強化綠色製造,推動產業治理
推廣綠色低碳製造模式。打造關鍵基礎件產業“四綠”標桿,圍繞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實施綠色製造工程。以靈峰現代工業園等特色產業園為重點,推進綠色園區示範創建工作。鼓勵模具、電機等產業按照全生命周期,在產品設計開發階段系統考慮原材料選用的資源消耗及環境影響,提供物流金融、維修保養、回收報廢等服務,實現產品對資源消耗最低化、生態環境影響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推進數字賦能提升,鼓勵企業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實施動態監測、控制和最佳化管理,提升企業能源管理、環境治理、生產管理數位化和精細化水平。
實施產業大整治大提升行動。遵循全市開發區(園區)“一盤棋”統籌運轉,落實“一園一業”精準培育,按照“重點發展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的原則,開展關鍵基礎件產業集聚區整治,引導企業在關鍵基礎件特色產業園集聚。加快關鍵基礎件小微企業園整合提升,開展污染防治、安全生產、落後產能淘汰、節能降耗監察、無證無照經營等專項整治工作,支持第三方機構通過市場化手段建設運營關鍵基礎件小微專業園,加強園區前期規劃研究和後期資源整合、管理服務提升、園區品牌建設等工作,鼓勵引導周邊關鍵基礎件小微企業入園。
創新產業集群培育模式。聚焦重點細分領域,依託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和諮詢機構等,建設寧波關鍵基礎件產業集群促進機構,積極探索產業培育發展新模式。加快寧波中模模具產業集群促進中心建設,充分發揮產業集群網路化組織體系的核心節點作用,積極申報創建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擴大集群知名度和影響力。
(六)強化品牌質量,加快提質升級
實施集群品牌建設工程。進一步擴大寧波“中國模具之都”、“中國緊固件之都”、“中國氣動元件之鄉”等區域品牌影響力。支持以重點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區為載體,積極創建特色產業集群區域品牌。鼓勵企業爭創“品字標浙江製造”、“浙江製造精品”等國家級、省級知名品牌,培育形成一批特色顯著、競爭力強的國內外知名關鍵基礎件品牌。加大對品牌、商標的保護力度,充分運用各類新媒體,在品牌的數據利用、生產製造、個性定製、精準行銷等領域,塑造品牌新型傳播機制。鼓勵行業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爭創各級政府質量獎。
強化專利布局和智慧財產權保護。重點圍繞模具、軸承、電機、液氣密等優勢領域,支持企業開發基礎型、原創型、高價值的核心專利產品,積極申請國際、國家發明專利,構建高價值專利組合。依託國家海外智慧財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寧波分中心,完善關鍵基礎件產業海外智慧財產權風險預警和專利糾紛應對機制。依託產業促進中心和第三方機構,積極探索關鍵基礎件產業智慧財產權“快保護”機制、開展“保險+維權+服務”商標保護模式先行先試,積極推廣套用“商標專用權保險”。
深化產業標準化戰略。充分發揮全國模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北侖壓鑄模分技術委員會等技術標準平台作用,鼓勵企業和標準化組織緊密合作開展關鍵基礎件產業新製造標準體系建設,搭建標準試驗驗證平台,提升在標準方面的話語權。支持龍頭企業牽頭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重點在高端模具、高速精密重載軸承、高壓液壓件及高性能泵閥和特種電機等方面取得突破,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產品標準對接。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完善關鍵基礎件產業發展協同推進機制,在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框架內,統籌協調關鍵基礎件產業集群培育工作,協調解決集群發展重大問題,制定集群發展工作計畫,指導集群發展促進機構規範運作,形成縱向聯動、橫向協同推進合力。建立關鍵基礎件產業集群統計監測體系和考核制度。成立關鍵基礎件產業集群發展專家小組和支撐機構,持續提供高質量決策建議。
(二)加大政策支持
加快研究出台專業軟體集中採購、共享使用補貼專項政策。加強與社會資本合作,探索設立寧波“四基”產業發展基金。進一步落實國家、省和市關於關鍵基礎件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圍繞集群發展目標,整合最佳化現有各項政策扶持渠道和方式,在關鍵技術攻關、創新載體建設、產業鏈建設以及集群促進機構運營管理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三)夯實要素保障
持續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強化對關鍵基礎件企業用地和用能指標保障,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重大項目給予重點支持。拓寬多元化融資渠道,支持企業通過證券市場融資,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用於關鍵基礎件行業的新產品,構建覆蓋產業發展全過程的市場化融資體系。聚焦關鍵基礎件產業重點領域和產業鏈關鍵環節,引導人才申報甬江引才工程等國家、省、市引才工程,多途徑、多形式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加快引進海外工程師,加大對高精尖缺海外工程師的支持力度。鼓勵本地高等院校設立關鍵基礎件相關專業,加強關鍵基礎件研發設計創新人才培養。鼓勵開展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訓基地,加大對技能人才在崗培訓和繼續教育力度。弘揚工匠精神,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利用自身資源建立培訓中心、技師工作站、技能大師工作室。
(四)加強宣傳引導
積極宣傳發展基礎工業、關鍵基礎件產業,培育公眾對提升全市工業基礎能力和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意義的支持態度。通過組織國際高峰論壇、博覽會、對接會、新聞媒體報導等多種渠道,大力宣傳關鍵基礎件示範套用、示範項目建設、小微特色示範園建設等實施成效和典型經驗,塑造和維護關鍵基礎件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形象,在全市積極營造關注、支持、參與關鍵基礎件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