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21—2025年)

《梅州市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21—2025年)》是梅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1年7月2日頒發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州市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21—2025年)
  • 頒布時間:2021年7月2日
印發信息,全文,內容解讀,

印發信息

梅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梅州市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府直屬和中央、省屬駐梅各單位:
《梅州市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21—2025年)》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反映。
梅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7月2日

全文

梅州市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21—2025年)
  一、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範圍
  (一)產業集群定義。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是指機動車輛及其車身的各種零配件製造。在《中國汽車工業產品規範化目錄》分類中,汽車零部件分為動力系統、底盤系統、車身系統、電子電氣系統、通用件、新能源汽車專用部件等六大類。其中:動力系統分為機體組、潤滑、供排氣、驅動裝置、冷卻、點火、離合器、變速器8類子系統,產品細分196個類別;底盤系統分為燃油供給、制動、轉向、懸架、傳動、行走6類子系統,產品細分146個類別;車身系統分為車身面板、保險槓及防護裝置、車門及開閉件、艙體、內外飾、儀錶板總成、後視鏡、座椅、玻璃窗及清洗裝置、空調子系統、照明子系統、安全帶及安全氣囊子系統12類子系統,產品細分280個類別;電子電氣系統分為娛樂設備、智慧型控制系統、感測器、電器件3類子系統,產品細分141個類別;通用件分為隨車通用件、通用零部件、管件、襯套及密封件、金屬成型部件、塑膠成型部件、表面處理組件、上游材料與設備8類,產品細分91個類別;新能源汽車專用部件分為動力電池子系統、電機子系統、專有控制及執行系統3類,產品細分56個類別。
  (二)梅州主導產品。
  從產品類別來看,梅州市汽車零部件集群主要產品涉及底盤零部件類、電子電氣零部件類、車身零部件類、動力零部件類、新能源汽車專用部件類以及通用件類等汽車零部件主要門類。按照發展階段劃分主要包括以下產品,一是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產品,如汽車起動機、發電機、齒輪、車軸、制動鼓、新能源鋰電池用銅箔等;二是有一定競爭潛力的產品,如汽車傳動帶、輪胎、汽車音響等;三是原有的傳統性產品,如離合器、輪轂等;四是新引進培育的高端產品,如智慧型汽車玻璃、新能源汽車用磁性元件、汽車彈簧等。
  (三)材料工藝。
  從材料來看,梅州市汽車零部件主要涉及金屬類零部件和電子電氣類零部件,金屬類零部件產品涉及的工藝主要有鑄造、鍛造、機械加工、衝壓等,電子電器類零部件產品涉及的零部件主要有機械裝配、電氣安裝等。集群部分金屬類零部件產品生產製造工藝能耗較大,發展綠色製造工藝將是集群培育的重要著力點。
  二、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一)全球汽車零部件產業格局發生深刻變革。
  隨著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技術與汽車產業加快融合,汽車產品正加快向電動化、智慧型化、網聯化、輕量化方向發展。傳統企業和新興企業競合交融發展,價值鏈、供應鏈、創新鏈正發生深刻變化。新能源車企代表特斯拉市值超過5000億美金,已遠超大眾、福特、豐田等傳統車企,我國比亞迪、蔚來、小鵬等新興新能源與智慧型化車企發展勢頭迅猛,全球汽車產業生態正在重塑。在此背景下,傳統的汽車車身結構件、電子電器、飾件系統、發動機及配件等汽車零部件供給也面臨著深刻的結構性變革。汽車零部件企業唯有保持領先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穩定性,才能夠進入整車企業的全球採購體系,從而更好地融入全球汽車產業鏈。
  (二)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仍有較大增長潛力。
  2011年至2017年期間,受益於國內經濟持續增長、國家產業政策支持以及全球化零部件採購力度提升等多重利好,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已經成功融入世界零部件採購體系,行業銷售收入由2011年的1.98萬億元增至2017年的3.88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速達到11.89%,逐步形成了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東北地區、華中地區及西南地區等六大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2018年以來,受中美貿易摩擦、國內巨觀經濟增速下降、國六政策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滑坡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保持在低位運行,2019年汽車零部件產業工業總產值約4萬億元。但長期來看,在我國人均汽車保有量相對已開發國家仍處於較低水平、中國經濟保持長期向好趨勢不變、汽車報廢帶來的新車購置需求保持良好增長趨勢等背景下,在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趨勢下,未來我國汽車產量仍有較大增長潛力,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三)廣東培育發展汽車產業集群帶來新機遇。
  廣東汽車產業主要集中在汽車整車製造業和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業兩大行業。2020年前三季度,廣東省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完成工業總產值2613.70億元,占廣東省汽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45.9%。從區域分布看,廣東省汽車產業主要集中分布在珠三角核心區。前三季度,珠三角核心區完成增加值1265.77億元,占全省汽車產業的比重高達97.5%,僅廣州一市占全省的比重就高達64.5%,產業高度集聚。2020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提出培育發展汽車產業集群等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到2025年,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培育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汽車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廣東省的汽車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的政策紅利和發展契機,以珠三角地區為主要集聚地的廣東省汽車產業鏈向周邊地區延伸,特別是向具備要素成本優勢的粵東西北地區進行產業轉移。
  三、梅州汽車零部件產業基礎及存在的問題
  (一)產業基礎。
  ⒈產業發展初具規模。汽車零部件產業是梅州市的傳統優勢產業之一,零部件生產始於1954年,是廣東省較早生產零部件的地區。近年來,梅州市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布局和“1+1+9”工作部署,積極實施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戰略,高度重視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在全國汽車行業不景氣的大背景下,2020年,全市汽車零部件規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約27.19億元,比“十二五”期末16.15億元比增68.35%,共有汽車零部件從業人員數量約6300人,規模排名在全省第12位(前十一位為廣州、佛山、深圳、東莞、惠州、中山、肇慶、江門、珠海、清遠、汕頭)。
  ⒉骨幹企業不斷發展。近年來,梅州市部分汽車零部件骨幹企業不斷發展,BPW(梅州)車軸有限公司通過中外合資、技術改造生產經營各規格型號的“BPW”品牌車軸和車軸關聯部件,產品品牌、質量、技術、研發及服務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是國內同行的標桿,是廣東省製造業500強企業,2020年產值19.87億元,同比增長39.4%車軸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18%,拉動與BPW(梅州)車軸有限公司相關配套輪轂生產、配件、模具等上游13家企業共同發展;廣汽零部件產業園自2016年啟動建設以來,已有梅州廣汽汽車彈簧、梅州廣汽華德、廣東安聞、梅州宏原等9個項目建成投產;雅瑪西新能源抓住新能源汽車發展機遇,所研發生產的磁性器件產品已進入全球頂級電動汽車製造商供應鏈;豐順縣培英電聲有限公司由最初生產揚聲器的五金配件,已逐步發展成為一家專業的汽車音響和用品的研發及生產企業。
  ⒊集聚效應初步顯現。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梅州市區位條件改善和高素質低成本的勞動力優勢和廣州對口幫扶工作啟動以來,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園對接產業轉移打造廣汽零部件產業園,一批廣汽產業鏈相關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進駐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由廣汽集團與廣梅園共建的廣汽零部件產業園發展迅速,產業園採取“3+3+3+X”的項目引進模式,帶動了廣州宏原、河北安聞等一批廣汽產業鏈相關企業進駐,進一步夯實了我市汽車零部件發展基礎。規劃落地企業有廣汽彈簧、廣汽華德為代表的乘用車汽車零部件企業15家,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超40億元,目前已有廣汽汽車彈簧、梅州廣汽華德、梅州宏原、廣東安聞等企業投產。2020年,廣汽與聖戈班合資建設的梅州聖戈班高端汽車玻璃項目正式簽約入駐,目前生產項目已動工建設,預計建成後可實現年產值約12億元。BPW(梅州)車軸有限公司利用自身配套優勢,帶動梅州五指石科技有限公司、梅州洪裕汽車配件製造有限公司、梅州市福德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等一批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的發展;同時依託德國BPW公司雄厚的資金實力和技術資源優勢,在原有基礎上擴展車軸配件生產和出口業務,加大力度吸引德國BPW公司把更多的車軸配件生產業務轉移至梅州市,使公司成為德國BPW公司的車軸和車軸配件生產基地之一;公司在做大做強車軸產品的同時,通過各種渠道引進車軸上游生產廠家來梅投資辦廠,形成輪轂—車軸—掛車整車生產的產業鏈,為梅州市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⒋創新能力穩步提升。通過加大科技投入,搭建各類創新平台,梅州市汽車零部件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得到了明顯提升,品牌效應初步顯現。目前,我市汽車零部件行業擁有BPW(梅州)車軸有限公司、廣東井得電機有限公司等9家高新技術企業,已認定汽車零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台共10個,其中廣東省汽車起動機及驅動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4個創新平台獲得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梅州市專用車及零部件自動化生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6個創新平台獲得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BPW(梅州)還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豐順培英電聲公司目前擁有自主品牌商標數60多項,其中境外註冊商標5項;專利70多項。
  (二)發展短板和劣勢。
  ⒈產業規模小且分散。目前梅州市汽車零部件產值過億的企業有5家,多數企業在汽車零部件行業中屬“小微”企業,尚未形成較強支撐和拉動作用,且現有零部件企業分散在掛車、乘用車、客車、專用車等多個細分領域,企業之間關聯度較小,多數細分領域沒有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全市僅有掛車零部件生產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鏈(鑄造零部件—車軸—整車),但也存在生產規模較小,未形成整車廠帶動配套企業等問題。由於缺乏一批帶動力強的零部件龍頭企業,梅州市中小零部件企業不得不在國內外兩個市場內為各個層次的部件或者整車企業進行配套,導致大部分產品不能形成系列,通用化程度較低。
  ⒉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梅州汽車零部件產業中小企業多、產能小、利潤低,科技投入少,產品開發能力差、技術含量低,產品多集中在價值鏈中低端,且以傳統汽車、柴油車、專用車零部件為主,如勞動密集型等鑄造類配件產品。隨著下游相關產業競爭加劇和上游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梅州市目前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為主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競爭力逐步走弱,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面對當前汽車產業智慧型化、電動化發展浪潮,企業在新產品方面研發投入不足,產品結構調整步伐較慢。
  ⒊要素支撐能力較弱。一方面由於梅州市現有汽車零部件企業中傳統鑄造機械類企業較多,其對土地、用電、環境等要素承載能力要求較高。近年來,由於產業政策和節能環保政策的變化,汽車零部件產業招商引資和企業增資擴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制約了產業進一步集聚。另一方面,由於梅州市經濟與專業教育基礎較為薄弱,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尚待完善,汽車零部件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相對滯後,高層次領軍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嚴重缺乏,且梅州汽車零部件產業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還存在普通工人供給不足,用工成本相對較高等方面問題,都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四、主要發展目標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國發〔2021〕3號)精神,圍繞建設廣東省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重要零部件產業基地的總體目標,以融入廣東省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建設為主線,以提升傳統汽車零部件發展質量為核心方向,以培育新能源智慧型網聯汽車配套零部件為突破重點,依託廣汽零部件產業園等特色“園中園”,持續深化穗梅產業共建。力爭到2025年,梅州市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整體規模實現躍升,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治理模式更加完善,對外開放合作更加深入,關鍵零部件產品品質水平和品牌影響力大幅提升,一批高端零部件產品進入國內乃至國際主流汽車主機廠供應鏈,構建形成特色突出、分工合理、配套完善的先進制造業體系。
  ——集群規模快速增長。汽車零部件工業總產值力爭達到100億元以上。其中,乘用車零部件總產值產值達到50億元以上,掛車等專用車零部件總產值達到35億元以上,新能源“三電”類專用零部件總產值達到15億以上。超20億元的企業達到1家以上,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達到4家以上,產值超1億元的企業達到15家以上,部分主導產品在全國占據較大市場份額或有顯著的行業影響力。
  ——創新能力明顯提升。新增省級以上創新載體2—3個,力爭培育1個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1個。在智慧型、綠色汽車零部件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與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標準化組織等合作更加緊,產業創新能力從“引進、跟隨”為主逐步向“內生、並行”轉變。
  ——治理模式更加完善。探索形成政府引導、企業自治的集群治理模式,土地、能源、人才、資本等要素配置更加高效,培育形成1個產業集群發展促進機構,推動集群上下游企業間業務協作、資源交換更加密切。
  ——開放合作更加深化。融入廣東省汽車戰略支柱產業集群建設更加深入,新增進入廣汽、比亞迪等汽車主機廠一級/二級供應商體系高端產品數量不少於10個,積極參與全國乃至全球汽車製造業產業鏈分工與合作,“引進來”和“走出去”能力顯著增強,新增簽約/投產項目不少於15個。
  五、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引育,提升產業發展能級
  依託梅州市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現有基礎,緊抓全球汽車產業智慧型化、綠色化發展的機遇,瞄準掛車等特色專用車零部件、智慧型乘用車零部件、新能源“三電”零部件三大重點發展領域,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重點抓好增資擴產、最佳化調整、招商引資等一批總投資約50億元的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汽車零部件產業建鏈、補鏈、強鏈、延鏈,不斷提升汽車零部件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一)推進優質企業增資擴產。
  聚焦掛車車軸、輪轂、精密鑄件、軸用制動蹄鐵、軸用制動蹄片等在行業內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競爭力的產品,通過推進企業增產擴產進一步提升優勢產品的產能和品質。規劃期內擬依託BPW(梅州)車軸有限公司建設BPW第八期車軸擴產和轉型升級項目,包括車軸配件電泳塗裝生產線技改,26.5萬根車軸擴產項目,10萬根盤式車軸項目以及10萬根空氣懸掛車軸擴產及技改;依託梅州市福德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建設汽車輪轂項目,項目採用節能環保的全自動化生產線混砂系統及自動清理系統,可形成年產200萬套汽車輪轂的生產能力;依託雄輝實業有限公司建設精密鑄件新建廠區項目,項目計畫購進4套節能環保熔煉設備,2條國內先進鑄造生產線;依託梅縣慶達實業有限公司建設軸用制動蹄鐵,軸用制動蹄片增資擴產項目,依託梅州市捷松科技有限公司建設汽車設備、塑膠製品項目。
  (二)加快傳統領域最佳化調整。
  緊密圍繞產業發展新趨勢和新要求,通過推動現有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產品結構調整,提升生產過程綠色製造水平,提升產品性能及品質水平,回響市場對新產品的需求,加快企業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拓展企業生存空間。規劃期內擬依託卡萊(梅州)橡膠製品有限公司建設輪胎生產線節能環保綜合技術改造項目,提高設備運行穩定性和節能減排水平;依託廣東鴻榮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焊接機器人生產線設備技術改造項目,通過購置先進的焊接機器人設備提升產品的焊接產能,進而提高生產產能和產品品質;依託梅州偉友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建設挖掘機配件智慧型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通過購置生產設備組成專業生產挖掘機配件的智慧型生產線,預計提升生產效率10%;依託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設1.5萬噸新能源動力電池用高性能銅箔技術改造項目;依託豐順縣培英電聲有限公司建設汽車音響生產基地項目,產品包括各種車船影音產品、GPS導航儀等;依託洪裕汽車配件製造有限公司建設汽車零部件新產品工藝提升技術改造項目,項目可改進汽車零部件生產造型速度及鋼材熔煉速度。
  (三)瞄準重點領域招商引資。
  圍繞梅州市汽車零部件產業重點發展方向,緊抓產業轉移機遇,通過開展建鏈補鏈強鏈行動,大力培育和引進相關知名企業,推動梅州市汽車零部件高端化發展。規劃期內依託梅州廣汽汽車彈簧有限公司建設廣汽汽車彈簧生產項目,生產懸架彈簧、穩定桿、懸架彈簧鋼絲等產品,達產後產值超5億元,遠期拓展延伸為10億元產值規模;依託法國聖戈班和廣汽集團建設聖戈班梅州高端汽車玻璃生產項目,建成後達到年產能450萬片智慧型玻璃,三期目標產值可達11.8億元;依託梅州宏原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建設汽車座椅面套及內飾件開發生產項目;依託廣東華悅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建設華悅汽車零部件生產項目,主要生產鎖具及其配件、設計、模具、塑膠製品、五金製品;依託廣東安聞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建設安聞汽車零部件研發設計和生產項目,主要生產汽車座椅安全帶感測器、座椅腰部支撐系統、座椅加熱器、座椅通風系統、汽車座椅線束;依託廣東歐富來新材料製造有限責任公司建設年產40萬件套汽車配件智慧型自動化生產線項目;依託恆裕燊五金製品(五華)有限公司建設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慧型機器手、機器人RV減速機、家用電器、通訊設備生產及銷售項目。
  六、加快開展功能區域建設,實現集聚集約發展
  牢牢把握廣東省培育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的機遇,深化穗梅產業共建,充分發揮梅州市政策扶持、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等要素優勢,結合產業布局現狀,加快產業集聚,通過構建以高新區為龍頭帶動,以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平遠縣、豐順縣、五華縣為重要支撐的“一核心、多基地”聯動發展的產業空間布局,持續不斷吸引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球範圍內技術、資本等要素向梅州轉移。
  (一)廣汽乘用車零部件產業基地。
  充分發揮廣汽集團對上游零部件配套企業的牽引作用,依託廣汽集團“優先配套”幫扶政策,繼續推進廣汽零部件產業園做大做強,大力打造乘用車配套零部件產業“核心”集聚發展區。全力做好 “3+3+3+X”項目規劃中已落地的廣汽彈簧、廣汽華德、廣東安聞、聖戈班等重點項目的服務保障工作,確保項目有力有序推進。加快推動廣汽更多優質零部件配套項目向廣汽零部件產業園轉移。強化梅州現有橡膠製品、汽車電子等零部件企業同廣汽零部件產業園的合作交流,加快推動汽車音響等相關製造企業滿足廣汽主機廠QCD要求,培育更多企業進入廣汽配套體系。充分利用產業園“X”空間重點布局新能源智慧型網聯等新興汽車業態零部件項目,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加快融入大灣區汽車產業發展鏈條,積極對接大灣區比亞迪、東風日產、一汽大眾、北汽、小鵬汽車等整機廠,以及德賽西威、大洋電機、中興智慧型等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制定重點發展目錄和引進企業目錄,實施精準靶向招商,大力吸引電子電氣零部件類、車身零部件類企業來梅州投資建設製造基地、研發中心。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完善和創新體系建設,吸引汽車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物流等生產性服務企業入駐,打造梅州市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高地。到2025年,力爭形成“2+10”的園區企業布局,即實現不少於2個10億元產值規模和10個1億元產值規模項目入園,園區總產值不低於40億元,將廣汽零部件產業園打造成為廣汽集團重要的傳統汽車及智慧型網聯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配套基地。
  (二)掛車零部件產業集聚帶。
  依託梅縣區白渡、城東工業帶為主,在梅縣區打造掛車產業鏈零部件產業基地,梅江區、平遠縣等擁有較強金屬加工產業基礎的片區形成產業配套集聚帶。組織梳理分析梅州掛車零部件產業鏈薄弱及缺失環節,緊密結合梅州地區產業發展基礎,開展“補鏈、強鏈”專項行動。重點進一步提升BPW亞洲研發中心研發水平,推動在梅州市設立車軸類零部件檢測基地,提升掛車產業鏈上游相關配套產品的整合能力,帶動梅州洪裕、福德等一批本土配套企業提升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並吸引車軸配套產業鏈企業加速向梅州市集聚,加快實現上游制動鼓、輪轂等主要零部件梅州本地配套,產品進一步向“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滲透。在此基礎上,抓住國內半掛車市場容量增長和產業向大城市外圍轉移的機遇,充分利用高端車軸產品競爭優勢集聚車身、物流等相關配套資源推動車軸產業鏈向下游延伸。同時適時培育和引進掛車輪胎、牽引銷、支腿等其他掛車用零配件產品,推動廣東昊龍、平遠鑫榮達等企業大力發展掛車製造。鼓勵和支持廣東昊龍著力打造掛車整車生產基地,創建自主知名品牌,在現有產品基礎上,研發掛車新型產品進入國家產品目錄公告,掛車產品輻射閩粵贛等周邊地區。
  (三)新能源“三電”零部件培育區。
  依託梅縣區、興寧市、五華縣、豐順縣等區域現有基礎,圍繞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等“三電”核心零部件開展布局,將梅州市打造成為省內重要的新能源“三電”關鍵材料及配套元部件產業基地。在電池方向,優先發展高性能鋰電銅箔,並積極延伸動力電池產業鏈條謀劃發展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動力電池關鍵配套材料。加快推進嘉元科技年產1.5萬噸新能源動力電池用高性能銅箔技術改造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動工建設,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依託嘉元科技、超華科技等現有龍頭企業,積極整合上下遊資源,搶占國內動力電池快速增長的銅箔市場需求,支持企業加大研發力度,鞏固6μm高性能極薄鋰電銅箔的技術優勢,進一步圍繞4.5μm鋰電銅箔規模量產、銅箔輕量化等未來發展方向,提前做好技術儲備,增強產業發展後勁,爭取引進國內高性能鋰電生產企業,布局延長產業鏈條。在電機、電控方向,重點支持傳統電機向新能源汽車電機轉型,積極發展磁性元件、電源模組、發動機電子控制模組零部件等。支持雲山汽車以專用車研發為方向,推動新能源整車製造特色發展。在項目引進方面,重點關注珠三角地區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如廣汽、小鵬、比亞迪等整車製造企業,大洋電機、比克電池、貝特瑞、億緯鋰能、泰坦新動力等新能源“三電”企業。引導井得電機、廣汽強華等電機生產企業開展技術攻關和多外合作,加快研發適用於新能源汽車的電機產品。支持雅瑪西新能源汽車用磁性元件項目持續擴大投資規模,加大與世界一流新能源汽車企業合作範圍和力度。
  七、持續加強核心技術創新,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堅持把提升集群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增強集群核心競爭力的中心環節,加快構建以企業為創新主體、市場需求為導向、灣區政產學研協同聯動的集群創新體系,面向集群重點發展方向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提升創新平台服務能力,抓好集群各類人才引育工作,增強自主發展動力。
  (一)完善創新體系建設。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龍頭企業積極創建各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台。支持BPW亞洲研發中心進一步建設,打造高端車軸綜合研究開發平台、車軸及其零部件檢測公共服務平台,鼓勵以BPW亞洲研發中心為核心,聯合掛車產業鏈上下游骨幹企業組建掛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鼓勵聖戈班等新落地重點企業增強在梅州市的研發力量。積極對接廣東省級製造創新中心工程,依託本地龍頭企業,積極引進珠三角相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廣汽等重點企業的創新資源,謀劃培育1家汽車零部件領域的製造業創新中心,將其打造成為梅州市汽車零部件集群關鍵共性技術的攻關中心和區域創新發展的重要陣地。
  (二)加強核心技術攻關。
  以梅州汽車零部件產業智慧型化、高端化、電動化轉型升級需求為導向,以車身關鍵結構件、動力電池關鍵材料、智慧型汽車電子等為重點,依託創新載體,定期研究和發布梅州汽車零部件產業技術創新路線圖,明確近、中、遠期目標。以企業為主體,聯合本地和廣州、深圳等高校及科研機構承接或組織實施一批省級關鍵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專項、重大工程,協同攻關共性關鍵技術與工程化、產業化瓶頸。加強新能源動力電池、汽車智慧型化零部件技術的研發,支持汽車零部件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關聯技術的融合和套用。
  (三)提升支撐平台服務能力。
  積極引導集群內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上下游配套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技術服務機構組建汽車零部件產業聯盟(促進會),逐漸培育和構建涵蓋龍頭企業、產業配套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技術服務機構等在內的產業技術創新生態圈。通過聯盟(促進會),有效整合集群內外創新資源,實現技術成果共享、檢測認證互認、協同發展,推進技術標準、測試評價、基礎設施、國際合作等產業支撐平台建設,完善零部件技術標準體系,形成支撐產業發展的系統化服務能力。
  (四)抓好集群各類人才引育。
  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組織汽車零部件產業人才供需對接、互動交流等專業特色活動,重點引進汽車零部件領域緊缺型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實用型人才和科研創新團隊。最佳化人才交流機制,推動本地汽車零部件企業和研究機構同省內、特別是珠三角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開展雙向、多層次的人才交流學習活動,並建立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關係。完善職業院校與企業合作機制,發揮校企合作中的雙主體作用,支持本地職業院校與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共建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完善頂崗實習、生產實訓、員工培訓等校企合作方式,為企業培養專業技能人才。
  八、大力推進智慧型綠色製造,重塑產業發展形態
  梅州汽車零部件集群的發展堅持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原則,加快對已有項目的智慧型化綠色化技術改造,提高製造過程節能減排水平,高標準、高起點推進新建項目建設,嚴格杜絕新上排放一類污染物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廢水的項目,以智慧型、網聯、綠色為方向重塑梅州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形態。
  (一)推進企業智慧型化改造升級。
  支持汽車零部件企業開展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升級。緊扣關鍵工序智慧型化、關鍵崗位機器人替代、生產過程智慧型最佳化控制、供應鏈最佳化,加快高端數控工具機、工業機器人、增材製造裝備、智慧型感測與控制裝備、智慧型檢測與裝配裝備、智慧型物流與倉儲裝備等關鍵技術裝備在生產過程的集成套用,加強產品數據管理(PDM)、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CAPP)、製造執行系統(MES)、企業資源計畫(ERP)等核心工業軟體的推廣套用,努力培育離散型智慧型製造、流程型智慧型製造等智慧型製造新模式。推動建設“無人車間”及“數字工廠”,加速企業智慧型化升級進程,降本增效、提升企業競爭力。開展汽車行業智慧型製造諮詢診斷活動,推動相關試點示範項目入圍升級智慧型製造試點示範項目。
  (二)實施“網際網路+製造業”戰略。
  依託廣東省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對接一批具備汽車零部件智慧型製造與工業網際網路整體解決方案供應能力的專業平台商和服務商,推動集群企業開展數位化行銷,鼓勵通過直播或短視頻方式,向主機廠展示生產工藝流程,促進產品品牌形象塑造。支持集群企業基於上雲線上數據的分析診斷與精準核算,針對性開展自動化改造和生產設備改造等。鼓勵圍繞特定行業領域生產操作標準化、少人化等需求,運用工業網際網路新技術將裝備與特定行業的工藝、材料、管理特性需求等進行集成創新,打造特定行業系統集成裝備,推動集群納入廣東省特色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試點。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與布局,完善工業網際網路二級節點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網際網路,在行業內推廣標識解析創新套用。
  (三)加快綠色改造升級。
  全力推進車軸、輪轂、電機等機械類汽車零部件企業生產過程的綠色改造,推廣套用清潔高效鑄造、鍛壓、焊接、表面處理、餘熱余壓回收、水循環利用、重金屬污染減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廢渣資源化、脫硫脫硝除塵等清潔生產技術,鼓勵企業採用高效綠色先進生產裝備改造傳統製造流程,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和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技術升級,助力汽車零部件再製造發展。發揮廣汽零部件產業園的示範帶頭作用,打造綠色示範園區,帶動園區內汽車零部件綠色產品、綠色工廠和綠色供應鏈條全面發展。
  (四)生態環境保護與安全生產。
  立足生態功能區定位,引導資源開發、產業項目生態環境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空間。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嚴格環保執法,確保集群企業達標排放,嚴防重金屬、固體廢物污染。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生態環境保護、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提高安全生產水平。
  九、保障措施
  培育創建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機遇與挑戰並存。需要強化領導,加強協同,調動各部門、各單位積極性,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形成政策合力,有計畫有步驟推進集群培育發展任務。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協同工作機制。
  各級政府職能部門要充分認識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的重大意義,在市製造業及園區重大項目建設總指揮部統領下,將推進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作為推動特色產業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加強組織領導,積極會同相關部門健全工作機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加快推進本規劃發展目標和重點工作的實施方案,加強地方發展與本規劃的銜接,各級各部門各負其責推進和督促各項工作落實,構建職責清晰、協調有序的責任體系。成立集群發展促進機構,承擔產業集群溝通交流、國際合作、協同管理等工作任務,形成上下聯動、各有側重、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完善政策體系,合力支持集群發展。
  加強政策規劃引導,進一步完善支持集群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爭取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產業共建、廣梅對口幫扶等國家、省、市對梅州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在稅收、用地、用電、環保、融資等方面的優惠支持政策,推動集群建設項目納入省重點建設項目計畫。促進科技金融產業融合發展,充分運用市政策性融資增信平台為科技信貸增信服務,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汽車零部件產業企業信貸支持,開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等金融產品創新。統籌資金支持汽車零部件產業重大投資項目引進、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持續落實創業券創新券等現行有效的科技創新財政激勵政策,加強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落實,鼓勵企業建立研發管理制度,擴大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企業的覆蓋面,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發改、工信、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對納入市重點建設項目計畫的項目在項目立項、規劃、用地、環評報批等方面提供服務,優先保障重點項目用地。
  (三)加強宣傳推廣,形成產業集群品牌。
  加大對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的輿論宣傳力度,總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培育典型案例。通過各類媒體宣傳汽車零部件重大項目建設、產業發展、套用示範等工作成效。推動國家和省級媒體宣傳報導,進一步展示梅州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的最新動態,營造推動汽車零部件產業提升集群水平的良好氛圍。組織集群成員對外聯合宣傳、聯合參展、對外考察,舉辦招商引資對接會及高層論壇,提升集群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內容解讀

《梅州市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21—2025年)》解讀
一、制定背景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戰略和市委七屆七次、八次、九次全會精神,加快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系。依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粵府函〔2020〕82號)、《廣東省培育汽車製造產業集群行動計畫(2019-2025)》和《梅州市實施五年實體經濟大振興 加快構建“5311”綠色產業體系實施方案(2019—2023)》等檔案精神,結合當前實際情況,我市制定了《梅州市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21—2025年)》。
  二、主要發展目標
  (一)集群規模快速增長。汽車零部件工業總產值力爭達到100億元以上。其中,乘用車零部件總產值達到50億元以上,掛車等專用車零部件總產值達到35億元以上,新能源“三電”類專用零部件總產值達到15億以上。超20億元的企業達到1家以上,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達到4家以上,產值超1億元的企業達到15家以上,部分主導產品在全國占據較大市場份額或有顯著的行業影響力。
  (二)創新能力明顯提升。新增省級以上創新載體2—3個,力爭培育1個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1個。在智慧型、綠色汽車零部件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與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標準化組織等合作更加緊,產業創新能力從“引進、跟隨”為主逐步向“內生、並行”轉變。
  (三)治理模式更加完善。探索形成政府引導、企業自治的集群治理模式,土地、能源、人才、資本等要素配置更加高效,培育形成1個產業集群發展促進機構,推動集群上下游企業間業務協作、資源交換更加密切。
  (四)開放合作更加深化。融入廣東省汽車戰略支柱產業集群建設更加深入,新增進入廣汽、比亞迪等汽車主機廠一級/二級供應商體系高端產品數量不少於10個,積極參與全國乃至全球汽車製造業產業鏈分工與合作,“引進來”和“走出去”能力顯著增強,新增簽約/投產項目不少於15個。
  《發展規劃》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在市製造業及園區重大項目建設總指揮部統領下,將推進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作為推動特色產業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各有側重、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要完善政策體系,積極爭取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產業共建、廣梅對口幫扶等國家、省、市對梅州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在稅收、用地、用電、環保、融資等方面的優惠支持政策,推動集群建設項目納入省重點建設項目計畫。要加強宣傳推廣,總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培育典型案例,推動國家和省級媒體宣傳報導,進一步展示梅州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的最新動態,營造推動汽車零部件產業提升集群水平的良好氛圍。
  
梅州市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21—2025年)
修改意見匯總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