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汽車零部件產業“強鏈工程”實施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 發布單位
  • 發布時間
(二)發展目標。
到 2025 年,我省汽車產量突破 430 萬輛,實現汽車製造業營業收入超 1.25 萬億元,零部件製造業營業收入超 5900 億元,“整零比”達到 1:0.9;汽車產業配套體系進一步完善,三大載體支撐作用顯著增強;產業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六大環節各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打造 2-3 個產值超 1000 億元的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園,培育 1 家營業收入超 500 億元、3-5 家超百億元的零部件企業集團、100 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汽車零部件企業,車規級國產晶片當年套用總量比例係數達到 20%。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不斷增強,為我省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提供核心支撐。
三、構建三大發展支撐載體
(一)統籌建設特色產業園區。
一是分級分類布局特色產業園區。充分發揮汽車整車企業引領作用,差異化布局 5 個左右省級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園區。支持廣州、深圳、佛山、肇慶圍繞整車企業一級供應商布局產業園區;引導珠海、汕頭、韶關、梅州、惠州、東莞、中山、江門、陽江、湛江、清遠等地市規劃布局汽車零部件二、三級供應商產業園區,構建零部件產業梯度發展格局。二是加強產業鏈培育招引。以整車需求為牽引,引導零部件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強化質量管理體系,打造細分領域的“配套專家”。大力支持零部件企業做大做強,推動整車企業優先培育發展近地化零部件供應商。
圍繞汽車零部件產業鏈圖譜開展精準招商,瞄準全球、全國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力爭引進頭部企業進駐產業園區,在廣州、深圳等地建立研發機構。系統梳理重點企業的需求,最佳化汽車產業發展的營商環境,提升配套基礎設施水平。三是建設零部件中轉倉。充分利用園區標準廠房,引進零部件供應商投資建設組裝車間,提升零部件供應能力。圍繞整車廠就近建設中轉倉,常態化動態儲備緊缺部件和物料,以快速應對突發事件導致的零部件供應短缺風險。
(二)打造產業協同創新平台。
一是建設研發創新平台。聚焦關鍵技術、核心材料、基礎工藝、關鍵零部件、工業軟體、製造裝備等短板弱項,加強研發攻關,提高關鍵共性技術供給能力。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鼓勵在汽車零部件企業中設立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發機構,在汽車領域培育若干省級實驗室,開展汽車關鍵核心零部件技術研究,前瞻性謀劃國家級科創平台。支持汽車零部件產業鏈上下游聯合攻關,建立健全由龍頭企業牽頭的產學研用金協同創新平台,形成有效創新攻關機制,發揮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技術承接套用作用,鼓勵規模以上企業參與製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創建。建設汽車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智慧財產權協同運營中心,集成推動關鍵技術領域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智慧財產權轉化運營、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和公共服務。
二是打造世界知名的國際汽車生態交流平台。支持舉辦世界智慧型汽車大會、全球汽車生態大會、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和智慧型網聯汽車 T9 峰會等國際展會,搭建世界汽車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合作交流平台,展示年度全球優秀的汽車技術、產品和套用成果,拓寬國際汽車產業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三是提升汽車零部件檢測能力。鼓勵行業組織完善公共服務平台,組建行業交流及跨界協作平台,支持汽車整車企業、自動駕駛頭部企業聯合搭建自動駕駛平台,提升對智慧型網聯汽車駕乘安全、網路安全、數據安全等方面的測試水平和缺陷評價水平,打造汽車全生命周期的檢測認證體系。四是構建汽車晶片套用驗證公共服務平台。聯合汽車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晶片企業、晶片分銷企業和標準化機構,構建“1 個綜合性平台+N 個驗證實驗室”公共服務體系,提升汽車晶片行業套用驗證服務能力。
(三)發揮基金投資引導作用。
一是探索設立省汽車產業發展基金。推動設立廣東省汽車產業發展基金,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支持關鍵核心汽車零部件企業擴大生產、引進優質企業和項目落戶。鼓勵各地市充分利用政府投資基金或根據汽車產業發展優勢及產業定位成立相關基金,支持核心零部件技術攻關及產業化。
二是強化資本聯動。加強省產業發展基金、省創新創業基金、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地市相關產業基金和社會資本合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放大效應,最佳化產業投資環境,共同支持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
三是加大融資支持力度。鼓勵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為汽車零部件項目提供中長期固定資產投資貸款和短期流動性貸款,對信用良好企業增加授信額度和給予貸款利率優惠。鼓勵支持優質企業掛牌上市,利用資本市場實現跨越式發展。
四、築牢六大關鍵環節基石
(一)做強做優動力總成。
一是提升混合動力系統套用比例。支持汽車鏈主企業發揮優勢,加快發展高性價比混合動力發動機,突破混合動力、怠速啟停、尾氣處理裝置等關鍵技術。加強大扭矩自動變速箱研發,提升效率和可靠性。引進高附加值傳統動力總成核心零部件供應商,重點發展發動機控制系統、催化器、變速箱軸、精密齒輪、發動機增壓器、廢氣再循環系統等,補齊產業鏈短板,保障供應鏈穩定。
二是加快發展電池電機電控。鼓勵動力電池上下游企業延伸合作領域,支持大型礦業公司、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及動力電池企業等提升鋰礦、磷礦等上游重要戰略資源保障水平。開展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膜電極、電池管理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支持動力電池企業擴產增效,引進培育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加快建設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加快推動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功率模組(IGBT、碳化矽)等核心部件發展,推進永磁電機及其控制器研發和產業化,完善電機電控產業鏈。加快發展動力總成等高價值零部件再製造,完善動力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和再資源化的循環利用體系。
三是建立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和材料研發製造體系。推動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建設,以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雲浮為重點建設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走廊。開展前瞻性布局,構建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突破電堆、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碳紙、空氣壓縮機、氫氣循環系統等燃料電池八大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提升產業鏈關鍵零部件研發產業化水平,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技術創新高地。
(二)夯實底盤系統基礎。
一是提升線控底盤集成化開發水平。加速線控底盤布局,促進線控底盤集成化、模組化設計,協同整車企業縮短研發周期、提高生產效率。開展基於底盤域控制器的一體化底盤控制技術研發,掌握輪轂電機智慧型驅動、全時四驅智慧型驅動、智慧型懸架控制與匹配等關鍵技術。
二是加快掌握智慧型制動系統核心技術。支持面向新能源汽車、智慧型網聯汽車的智慧型制動系統技術落地,提升電動助力器、液壓控制單元、電子手剎等關鍵零部件的配套供應保障水平。支持具備競爭優勢的自主零部件企業發展壯大,促進智慧型制動系統匹配技術不斷進步。
三是提高轉向系統配套能力。通過自主研發、招商引資等方式支持建設電動助力轉向系統項目,補齊產業鏈短板。支持線控轉向系統研發,提高總成製造的可靠性、一致性,支撐智慧型駕駛向高級別進階。
四是拓展大型底盤近地化配套資源。做大做強底盤彈簧、換擋器、制動器等領域生產企業,積極引入懸置、擺臂、燃油箱等大型底盤零部件供應商資源,降低產業鏈供應鏈物流成本,增強供應鏈抗風險能力。
(三)發展壯大智慧型網聯。
一是加快智慧型網聯汽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利用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優勢,培育引進高水平科研團隊,突破車規級高精度感測器、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智慧型座艙、高精度地圖與定位、智慧型作業系統等核心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二是加快發展汽車新型電子電氣架構。圍繞新型電子電氣架構,增強汽車電子相關技術、產品的跨車型適配性和跨產業通用性。聚焦電動轉向、電動制動、電動空調、智慧型充換電設備等配套產業,搶抓功能安全、域控制器算力、通訊架構升級等方面市場機遇,培育壯大域控制器、智慧型大燈、智慧型座艙、智慧型底盤、智慧型執行器等零部件產業。
三是開展汽車晶片套用推廣示範。加快提升汽車晶片供給能力,開展汽車晶片戰略儲備,探索建立汽車晶片金融保險保障機制,突破汽車晶片設計、製造、封裝等關鍵環節,提高自主晶片套用水平。
(四)提質增效車身系統。
一是推動車身輕量化發展。引導零部件行業與原材料等相關行業加強合作,協同開展高強鋼、高強韌壓鑄鋁合金、鋁合金超大型一體化壓鑄、半固態及粉末冶金成型等零部件產業化及批量套用研究,加快鎂合金、稀土鎂(鋁)合金套用,擴展高性能工程塑件、複合材料套用範圍。加強輕金屬/複合材料套用、鋼鋁混合結構車身成型及連線、整車輕量化仿真等技術攻關。
二是最佳化車身系統配套供應商布局。鼓勵車身系統產業向低污染、輕量化、易回收方向加速轉型,支持物流需求較大的零部件供應商近地配套供應,降低運輸成本。支持整車企業加大對周邊地區一級供應商的培育力度,吸引被動安全相關高價值零部件的國內外龍頭企業投資建設,推動上游二、三級供應商近地化布局。
三是推動數位化轉型。推進智慧型化、數位化技術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物流倉儲、經營管理、售後服務等關鍵環節的深度套用,著力提高零部件企業生產裝備的智慧型化水平,推動建立互聯協作的智慧型製造和供應保障體系。培育多層次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深化工業網際網路與汽車製造業的深度融合。
(五)創新突破工業軟體。
一是推進汽車工業軟體核心技術攻關。聚焦 CAD 領域三維造型引擎和約束求解、CAD 中間數據格式轉換等核心技術,以“五年可用,十年好用”為目標,充分調動用戶企業、工業軟體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積極性,加快提升汽車工業軟體的市場競爭力。
二是構建開放協同的國產工業軟體標準體系。結合汽車工業軟體全生命周期需求,推動工業軟體上下游企業融合,構建一體化開放式架構的工業軟體體系,完善數據表達和存儲格式等數據標準,打造工業軟體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支持工業軟體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國內標準的制訂和修訂,推動工業軟體產業在汽車產業市場競爭中贏得規則標準的話語權。
三是實施汽車工業軟體套用牽引。強化研用聯動和套用牽引,推進場景驅動和工程疊代,以汽車產業作為國產軟體套用的突破口,集中資源相互賦能、相互協同。制定汽車核心工業軟體試點套用產品清單,對具備試點套用條件的核心軟體產品予以支持。協調汽車產業與工業軟體企業開展對接,開放 CAD、部分領域 CAE、基礎軟體(作業系統、資料庫)等領域典型套用場景,以套用場景牽引實現工業軟體疊代最佳化。
(六)推動建設倉儲物流。
一是提高第三方倉儲物流服務比例。支持龍頭倉儲物流企業進入汽車供應鏈,開展供應鏈全程一體化服務,建立適合汽車產業發展的物流服務體系,打通物流運輸堵點痛點。
二是構建零部件區域配送中心。推動汽車物流企業在整車生產基地、零部件生產企業集聚區建設零部件區域配送中心,提高汽車零部件輻射能力和庫存準備,縮短配送時限,提高配送效率,提升整零配套能力。
三是推動汽車生產物流向柔性和精益方向發展。推進汽車物流企業數位化轉型,建立完善高效成熟的物流配送體系。加強供應鏈物流管理研究與教育,培育一批掌握物流技術並熟悉產業鏈業務複合型人才。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統籌協調。依託製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充分發揮《廣東省發展汽車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畫(2021—2025 年)》相關工作機制,堅持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產業空間布局,統籌謀劃全省汽車產業發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要工作,強化資源統籌和集聚,加強零部件供應保障,定期召開專題協調會,及時協調解決產業鏈建設中的突出問題,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強政策規劃引導,吸引全球百強、全國百強汽車零部件企業在粵建設研發生產基地。通過省級支持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建設、加快先進制造業項目投資建設等政策措施,支持零部件企業增資擴產及新引進項目落地建設。發揮省汽車產業發展基金、省創新創業基金等牽引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支持汽車零部件創新發展。探索建立汽車零部件“揭榜掛帥”機制,加大重點領域研發計畫、基礎與套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等對汽車零部件關鍵技術支持力度。鼓勵提升零部件近地化配套比例,對整車企業新增近地化採購零部件的,支持有條件地區對於新增採購金額部分予以適當獎勵。用好省級支持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研製與推廣套用獎勵專項資金,組織符合條件的項目申報中央財政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推動整零企業開展聯合示範套用。
(三)強化資源要素供給。
支持重大汽車零部件項目優先列入省重點建設項目計畫,對重點項目在立項、規劃布局、用地保障、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能耗指標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大戰略性產業集群專屬融資服務對汽車零部件產業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支持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區集約高效利用土地資源,提升投入強度和產出效應。
(四)支持人才隊伍建設。
建立重大項目與人才引進聯動機制,加大對汽車零部件領域“高精尖缺”人才的引進支持力度,落實國家和省有關人才政策,鼓勵各地在戶籍、住房保障、醫療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深化產教融合,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龍頭企業深入合作,加強新能源及智慧型網聯汽車領域相關學科建設,協同培養創新型人才。支持汽車企業聯合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採取定向委培、訂單培養、現代學徒制等方式,培養工程技術人才、技能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
(五)深化國內外交流合作。
支持廣州、深圳、佛山、肇慶等地和特色產業園,堅持與既有優勢結合、上下游產業結合、通用和專用結合、近期和遠期結合等原則,做好重點企業招商引資和培育壯大工作,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交流合作平台。加強與相關國際組織、標準化機構等交流合作,推動對接國際先進技術標準。推動建設汽車博物館、汽車主題公園、汽車營地、汽車文旅小鎮,舉辦汽車賽事等活動,打造具有嶺南特色的汽車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