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祠堂

家族祠堂

祠堂又稱宗祠,祠室,家廟,是古儒家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 它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聖殿,也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象徵與標誌。家族祠堂,更是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文化的延伸。宗族觀念在人們的頭腦里根深蒂固,宗法家庭制度是舊中國社會的基礎。修繕祠堂不僅是對中國歷史遺蹟的補救,而且也是對家族祖先長輩的緬懷和尊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家族祠堂
  • 外文名:祠堂
  • 別名:宗祠 祠室 家廟
  • 年代:明代
  • 意義:祭祀 緬懷 孝敬祖先
  • 布局:三進 四進
詞目釋義,祠堂來源,宗祠歷史,祠堂修繕,祠堂故事,祠堂文化,典型祠堂,常州祠堂,誠敬堂,吳氏著存堂,王氏宗祠,張氏宗祠,馮氏宗祠,趙氏宗祠,鄭氏宗祠,建築布局,

詞目釋義

家族祠堂,為舊時宗族制度的產物,在大小城鎮,凡大家族都設祠堂,以供奉祖先和進行議事,由族長主持。祠堂的建制並無明文規定,規模也有大有小,一般正廳為供奉和議事場所。講究的祠堂多利用木雕、磚 雕、石雕等作為建築裝飾。
家族祠堂家族祠堂
祠堂一般採用軸線對稱的布局。明《魯班經》卷一記載:“凡造祠宇為之家廟,前三門(山門),次東西走馬廊,又次之大所,此之後明樓,茶亭,亭之後即寢堂。”浙江祠堂的院落空間均為三進或四進建築構成,即大門、儀門、享堂、寢堂,有些祠堂還在後部設定庭園。不少祠堂中都附設有戲台,標誌著祠堂作為公共建築的性質得到加強。享堂是祠堂的正廳,它又稱祭堂,是舉行祭祀儀式或宗族議事之所,因此一般在建築群中是規模最大、用材最考究、裝飾最華麗的建築;寢堂為安放祖先神位或紀念對象之所,在建築的後部均設有神龕。設計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藝術創造力。
祠堂,又稱宗祠,祠室,家廟,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聖殿。中國悠久歷史的象徵與標誌。放眼中國,每一個角落都有它的身影。細看常州這片悠久的吳文化聖地,更是不難發覺其深厚的祠堂文化

祠堂來源

宗法家庭制度是舊中國社會的基礎,宗族觀念在人們的頭腦里根深蒂固。舊社會,磁器口人具有濃厚的宗族觀念,都要認本家歸屬於某一宗族。同一宗族一般都有供奉祖先的宗詞,也叫祠堂,祠堂內供有祖先的牌位。宗祠還要定期集會和祭祖,祭祖一般在清明節舉行,俗稱辦“清明會”。祭祖禮儀十分隆重莊嚴,並要辦酒席。祭祀完畢後,族長還要當眾處理族中的公共事務和救濟事宜等,如有違犯族規的人,也要在這時處罰。
族長是本姓家族的尊長,往往也是有聲望有勢力的人,權力極大,負責聚集家族,解決家族內的糾紛,舉辦家族內公共事宜和救濟事業,施行家族法規等。祠堂一般有產業,由族長掌握,收入用於祭祖辦會和救濟等。磁器口最有名的是孫家祠堂和江家祠堂。解放後,族權被取消,磁器口人的宗族觀念逐漸消失。

宗祠歷史

中國古代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最能體現這種等級差距的是對祖先的祭祀上。宗祠是宗家血脈所系,也是宗家盛衰的標誌。因此歷代帝王將相都將宗祠看作國家權利的象徵,統治人民的支柱。所以建造宗祠是皇室的特權。祠堂的出現,與家廟,神廟有極大的聯繫。中國最大的家廟當屬皇帝家的太廟,其次是各諸侯,王公的宗廟,這是按照《周禮》的規定,一級一級下來,到了士大夫,還有資格建家廟,普通庶民就沒資格建家廟,只能路祭。民間的祠堂是從西漢開始出現並逐漸興起的,漢代祠堂是建築在墓前的祭祀場所,祠堂多為石質,又稱石室。此後數代由於等級制度的禁錮,有資格擁有宗祠的人依然寥寥無幾。中國允許民間建立宗祠始於1536年,明代嘉靖皇帝允許民間“聯宗立廟”詔令的頒布,民間建立宗祠終於獲得了合法的地位。從此,宗祠與家譜一起成為家族最重要的象徵。

祠堂修繕

新中國成立後,祠堂的祭祀功能消失了,大都被改作學校、倉庫、工廠等。到上世紀末,常州的祠堂已所剩無幾。古代的一些祠堂更是由於戰亂,抗日,文革等原因,變成殘垣斷壁,蒿草叢生。
從本世紀初,常州的許多有識之士認識到保護修繕祠堂的緊迫性,於去年9月28日發起並成立了常州祠堂文化研究會,到目前為止已經開展了兩次祠堂文化學術研討會,對家譜修繕的熱潮中,重修宗祠也在這股熱潮中也應時而生,他們紛紛自籌資金,堅持修舊如舊的原則,開始修復祠堂。研究會正在彙編關於常州本土祠堂文化的書籍,修繕祠堂的善舉自古有之。
最先發軔的是武進禮嘉的孫覿後人。孫覿北宋大觀三年進士,翰林學士,後來官至吏部尚書、戶部尚書,人稱兩部尚書。2003年孫覿後人開始重修宗祠,當時思想還不十分解放,顧慮影響,將它改稱“紀念堂”,只是因為宗祠已少掉了一部分,略顯侷促。緊隨其後的是橫林趙氏宗祠的重修,《趙氏宗譜》的主編趙祖興是一位熱心人,他奔走呼號要重修趙氏宗祠。趙氏宗祠是文化名人趙翼、趙元任的祖祠,趙翼曾在祠內主修趙氏宗譜,明朝的石柱礎依然可見。宗祠修成三大三進,保持了明代建築的風格。祠內還保存明清石碑和墓志銘多塊,有古井一口。自此,新一波宗祠重修迅速熱遍常武地區:2004年潞城大樹下村王氏宗祠動工,樟村陸氏宗祠啟動修復,很快橫林丁氏宗祠、橫林梅里張氏宗祠、中沙禮嘉王氏宗祠、橫林余巷馮氏宗祠、芙蓉奚氏宗祠、遙觀孫氏宗祠,以及三河口闞氏宗祠、橫山橋陳氏宗祠、雪堰殷氏宗祠等也都在原祠的基礎上修了小祠堂或紀念館。常州宗祠的重修都遵循了“修舊如舊”的原則,還原了以歷史風貌。這一大批宗祠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以江南宗祠特有的娟秀婉約的水鄉風格溫潤著江南人的心靈。
細細數來,常武地區重修的宗祠已有10多家:從最早的橫林趙氏宗祠,到潞城的三槐堂王氏宗祠禮嘉王氏宗祠、丁堰樟村陸氏宗祠、橫林梅里張氏宗祠、紅梅白氏宗祠(在運河邊)、芙蓉奚氏宗祠和岳氏宗祠等都在這一波修繕熱中重新煥發出青春。有不少都已在最近被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而市區的瞿氏宗祠作為瞿秋白故居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在,那些修復的祠堂,多是延續了以前的風格,在工料上和以前的能銜接起來,木架結構予以保留,更換其中糟朽的材料,但仍是木材,但是也有的修復,沒有按照老規矩來,把木架改成了鋼筋水泥結構,原本按照老法做的話,因為保留了舊時的材料和工藝,僅僅是修復,還能被評為文保單位,但是一用鋼筋水泥,那就再也評不成文保單位,只是外觀比平常建築好看而已,在修復祠堂時,我建議應考慮到與傳統的銜接和時代的連線,儘量採取和原來工藝和舊式材料,少用新材料,如果是新修的祠堂,或者是原來的早就毀滅的,在另外的地方建的祠堂,那也要在外觀上起碼延續常州祠堂的整體風格,可用新式材料和工藝,但要讓人一看便知是祠堂而非是別的建築。
修繕祠堂不僅是對中國歷史遺蹟的補救,而且也是對家族祖先長輩的緬懷和尊敬。因此上致機關政府,下到平民百姓都有責任和義務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曾經擔任過武進區湖塘鎮龍潭村村委書記的徐漢法一揮手回響者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僅用了一年時間,便將占地面積達2600平方米,建築面積728平方米在常武地區也是數一數二的宗祠就豎起來了,本來他們只是想把多年未修的家譜重修一下,但是宗祠還保留著,經歷了歲月滄桑風霜雪雨的磨勵,已經衰敗破落,看在眼裡的徐漢法便下定決心將祠堂修復一新。

祠堂故事

禮嘉王氏宗祠建造在“風水”極佳的魚池村,它始建於明崇禎年間。這裡的王氏族人是北宋宰相王旦(王文正公)一脈的後裔,而王旦的父親王祜(王晉公)曾是北宋初年的兵部侍郎。當初他曾“手植三槐於庭,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大文豪蘇東坡收入《古文觀止》的名篇“三槐堂銘”說的就是這件事。以後,王氏子孫不論遷徙何處,如建宗祠就都取名“三槐堂”。1860年太平天國農民軍進入魚池村看到如此巍峨的宗祠也沒忍心燒毀,1937年12月常州淪陷,日本侵略軍對如此威嚴的宗祠也感到畏懼,沒敢炸毀宗祠。抗戰時期,江南大儒錢振煌攜全家在此避難。芙蓉岳家塘是岳飛後裔的聚居地,岳氏宗祠至今基本保存完好,只要重修就能恢復原貌,上世紀四十年代,日本鬼子曾抓了40多名農民關在祠堂內,他們把農民吊在樑上。下面用火烤,逼他們供出新四軍。後來農民在祠堂後牆打了一個洞,40位農民得以逃脫。日本鬼子惱羞成怒在祠堂西邊殺害了三位村民以報復。民族仇恨依然記在岳家塘百姓的心中。1958年大躍進時,有一位鄉幹部要把祖宗牌位扔出去,剛扔了幾塊,一陣風吹過嘴立即歪了。鄉親們私下裡都說,祖宗顯靈,懲罰惡人。這種說法,當然不足為信,現在看來大約是冷風引起面癱。
陸氏宗祠在丁堰,2004年修復時發現了一百年前的磚刻“陸氏宗祠”四字,書法古樸可愛,陸氏始遷祖為北宋晉陵陸元光,蘇東坡臨終前他一直陪伴在病榻前,陸元光曾贈給蘇東坡一副懶板,蘇東坡病逝在懶板上,並刻有66個字的銘文(由常州人蒼梧太守胡德輝寫),陸氏後人陸林深準備按圖複製,送給即將修復的蘇東坡紀念館。懶板實為一種躺椅式長榻,近代才女陸小曼就出於該祠。2005年,當泰國著名企業家丁文志先生得知自己的先祖為常州雙桂坊北宋兄弟進士丁寶臣丁宗臣之後裔,激動地徹夜難眠,2006年3月,當丁文志看到《丁氏宗譜》更是激動不已,後來丁文志率泰國丁氏宗親會到常州尋根,當他走進橫林丁氏宗祠,老人不禁熱淚縱橫,他虔誠地焚香禱祝,行跪拜禮。回到泰國後,丁文志先生大力促進泰國和常州兩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已成為一段美談。
常州的祠堂群大都保留了它原來的風貌,一般都有原來的石抱鼓和門墩石,有的還有石獅,許多精美的磚雕木雕和石刻,圖案內容則有花卉蟲鳥,八仙過海等。門窗月梁有精美的圖案且刀法細膩,刻工圓潤,是典型的江南風格,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常州的宗祠還拓展了它對功能,成為農具一些過去物品的陳列館,趙氏宗祠收藏有許多即將消失的農業用具和生活用品,如石磨、油燈盞、耥耙、舂米的石臼、蠶匾、罱河泥的泥夾等,儼然是一個農具博物館。而橫林馮氏宗祠保存的人工壓水救火洋龍等器物也讓人耳目一新。
今天,祠堂已成為人們追思先祖艱辛創業,發思古之幽情的旅遊資源。許多有識之士也提出,常州應充分利用這一筆祖先留下的豐厚歷史文化遺產,如可以辟出一塊地讓一些因建設需要而要拆遷的宗祠易地重建,相對集中形成新的旅遊資源。

祠堂文化

常州著名文史專家、常州祠堂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吳之光說,祠堂有五大功能:一是尊祖敬宗,紀念祖先的場所,發揚祖先的愛國主義,艱苦創業的精神;二是尋根問祖,接待來訪,聯絡宗親的場所,加強民族團結,發揚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三是道德教育的基地,通過祠堂文化內涵,匾額、楹聯、碑記,以及族規家訓,如愛國、孝悌、敬業、誠信、友善,勤勞、儉樸等道德風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貧濟困,禮讓寬容等,發揚文明道德、和諧友好新風尚;四是陳列書畫,閱讀書報,增進知識,聯絡感情,增進宗親鄰里情誼,喝茶聊天休閒,發揚農村文化活動場所的作用;五是民俗文化、民間收藏的陳列館,收藏陳列舊宗譜、舊碑記、舊石器、舊家具、舊農具,是新舊歷史教育的重要場所。因此修繕祠堂的工作刻不容緩。

典型祠堂

常州祠堂

據常州地方史志記載,常武地區原有1100座以上的大小祠堂,大都建於明清時期,僅禮嘉地區就有32座。翻閱民國十九年(1930年)武進縣第一區(城區)地圖,上面還有不少祠堂,在椿桂坊地區,從東往西,就有“馬宗祠”,“惲義莊”,“左宗祠”,與椿桂坊相連的東下塘一帶,就有“劉宗祠”(現尚存),“吳宗祠”,整個城區不下於40餘處。
家族祠堂
在常州歷史上,並沒有最高規格的祠堂形式太廟,如果硬要說有的話,那就是"齊梁"兩朝帝王家的太廟,他們都是常州人,雖然建都在現在的南京,但畢竟與常州有所淵源,只是這種淵源已經遠離了這個時代,只是成為一些人的談資。在古代,能有家廟的不是一般家族,而到了現代,所謂家廟的含義已經發生變化,在一些人的眼裡,家廟就是佛堂的代名詞,實際上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家廟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前就存在,佛堂並不能代表家廟,電影看得多了,電影中家廟往往就是佛堂,我們可不能就這樣理解家廟。
南宋陸游的名詩"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已經成為一種意象,縈繞在每位國人的心中,但是大家知道家祭嗎?國人每年清明時節都要家祭,浸透了國人對祖先的追思之情,陸游所在的家族是大家族,有專門的祠堂,他們的家祭,實際上上已經是祠堂祭祀,但是普通民眾還是只能路祭。與普通民眾不同,在進士制度出現以前,中國的科舉制度尚為門閥士族所把持,如唐代的明經科,在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只有貴族,士族才有家廟,早先的家廟,並沒有多少佛教因素,不像宋代之後,尤其是晚清時節的家廟那樣,佛像代替了祖先排位成為廟裡的主要角色,東漢到南朝時期,甚至到唐朝中期,士族與庶族出身的官員,在朝堂上時有鬥爭,在政治待遇上更是判若雲泥,雖然很多最高統治者想突出皇權壓制士族,但最晚到唐末黃巢起義,軍閥混戰,五季之亂,中國北方的士族才真正淪落下去,連同他們的家族文化,成為歷史塵埃,反而是南方,尚保留了相當多的傳統文化色彩,因為許多世家大族,都南渡到長江以南,有的經過數次遷徙,有的甚至到了廣東一帶的半山區,在那裡生根發芽,現在廣東,福建等地的祠堂比我們江浙一帶的更加富麗堂皇,綜觀江南一帶現存的祠堂,包括我們常州的祠堂,都比較樸素,即使雕樑畫棟,也沒有廣東福建安徽那樣的普遍豪華,我想這是在這些地方,地家族勢力能控制,或至少能極大影響到地方官府的統治有關,而在我們江南一帶,家族勢力固然強大,但還沒有能影響到一個縣乃至一個地區的政治發展,這就是造成江南一帶祠堂較為樸素的重要原因,常州武進地區並不象華南一些地區的祠堂那么奢華,它很樸素,就像這座城市一樣地低調,雖然受到徽州建築的影響頗深,但並沒有徽州建築那樣的繁複。
在家廟的形制與規模上,士族庶族也不同,雖然傳統意義上的士族到唐晚期已經不存在,但在民間,以科舉,武備,經商等因素造就的新的大家族,卻又慢慢形成了新的地方勢力,常州的大多數祠堂,都是在嘉靖之後才建立的,在這之前,只有官員,世代大族才有資格立祠堂,到明代嘉靖"許民間皆聯宗立廟",實際上,嘉靖帝是在爭取民心,正德帝死後無嗣,嘉靖以正德堂弟身份入繼帝位,由於他是旁支,起先在朝堂上並沒有真正的權威,後來他數次與太后和正德舊臣進行鬥爭,要給自己的生父興獻王以皇帝的稱號,以"大禮議"為突破口,貶了一批官員,才為自己的生父爭取到了廟號和帝號,他允許民間聯宗立廟,是有政治目的的,同時也可看作是明代經濟發展後普通家族爭取政治地位的一種象徵,明清時期的祠堂,在功能上延續了以前的"家廟",但和家廟只為貴族,士族,官員所開放不同的是,它的基礎更為廣泛,實際上是"皇權不下鄉"時期地方基層權力機關之一,而且是基層權力機構中和普通百姓關係最密切的,一般來說,明清時期的祠堂,所紀念的先輩,往往有附會之嫌疑,如伍姓會認伍子胥為遠祖,姓李的則認李耳(老子)為始祖,這種認法很不可靠,就像明代錦衣衛首領陸炳就認唐代名臣陸贄為祖先,並在杭州建陸宣公祠,而為人恥笑,這裡的原因很多,一是元代建立後對漢人的壓制,很多人連名字都沒有,只有以一到九的排列,元末的幾個起義領袖實際上最早都沒名字,如朱元璋叫"朱重八",張士誠叫"張九四",這種情況下,民間對祖先的紀念,就很不容易,加上戰亂等因素,譜牒散失很多。當然有的家族是歷代譜系傳承有序,被認為是可靠的,如《毗陵鳴珂巷陳氏宗譜》中列舉的隋末陳果仁(即常州人熟知的武烈大帝),還有明代尚書白昂,他在常武地區是著名人物,他的家族遷居到常州已有千年歷史,而以他最為著名,現在在大運河與采菱港的交匯處,仍保存有他的祠堂,名"白氏宗祠",也稱"白尚書祠",如今我市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祠堂,當屬城西瞿氏宗祠,其由瞿秋白的叔祖父瞿賡甫於清光緒年間,任湖北布政使時捐款建成,面積1025平方米,占地一畝多,有東西兩院,西院原存放祖先牌位,東院為秋白一家居處。1985年修復,建矍秋白紀念館,對外開放。以瞿秋白通知故居聞名於世,雖然其中已不供奉瞿氏祖先的牌位,但整個祠堂的格局仍在,且是嚴格按照原貌修復的,在常武地區,堪稱典範。現在常州規模最大的祠堂,按照性質來分,有兩座,一就是瞿秋白同志故居,即舊時的城西瞿氏宗祠。一是禮嘉周陳王氏宗祠,又名"三槐堂"的,在武進區禮嘉鎮禮嘉村魚池上,該宗祠占地面積為826.68平方米(不包括387.86平方米的宗祠廣場),其中建築面積662.8平方米,原有東西五楹、前後五進,現存東西五楹、前後四進。規模確實比一般家族的祠堂要大得多。而瞿氏宗祠現在已改成秋白同志故居,那么禮嘉周陳王氏宗祠當然是常武地區最大的宗祠了。
關於家族祠堂,據本市一些文史專家估計,在常武地區,有過1600多座祠堂,其中大部分為家族祠堂,據統計原來的禮嘉鄉有宗祠32處,原來的禮嘉鄉,現在禮嘉鎮的一部分,當年武進有六十六個鄉鎮,一個鄉就有這么多,其它鄉可想而知,查閱《武進縣地名錄》,有不少村莊的得名來自於祠堂的堂號,不少村莊名號後面的備註欄里有村上以前有幾座祠堂的記載,更有村直接命名為"祠堂村",當然時移勢易,能夠保存到現在的,已經很少了,前段時間,筆者去看原新安鄉奚家的祠堂,1949年以後相當長一段時期,這裡作為村辦廠,後來廠搬出,原貌尚存,還保留有一塊清代所立的白石碑,記載了奚姓祠堂建設的過程,這座祠堂還算保護得好的,更多的祠堂已經消失在建設的浪潮中。翻閱民國十九年(1930年)武進縣第一區(城區)地圖,上面還有相當多的祠堂,在椿桂坊地區,從東往西,就有"馬宗祠","惲義莊","左宗祠",與椿桂坊相連的東下塘一帶,就有"劉宗祠"(現在還在),"吳宗祠",整個城區不下於四十餘處,隨著戰亂等因素,留存到現在的,已經不多了,城區宗祠較少保留的一個原因是,城市人對宗族觀念的淡漠,比農村要快,城市人口的遷徙也較多,舊時城區各大姓聚族而居的習慣,已隨城市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老城區改造而漸漸消失,城區的宗祠,在解放以來,被改作他用的也較多,如瞿氏宗祠就曾改為公費醫療所。

誠敬堂

江南第一祠王家大祠堂—誠敬堂(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富田鎮王家村,始建於明朝中期,祠堂長82.3米,寬44.3米,總面積為3645.89平米,是江西省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古祠堂,有“江南第一祠”的美譽,在全國範圍內極為罕見。
祠堂建築構思奇特。座東朝西,俯瞰呈“丁”字形,與對面呈“人”字形的照壁相對應,暗寓王姓“人丁興旺”;誠敬堂的門樓風格特異。底層為門廊,俗稱“拴馬廊”,整座門樓全靠兩根立柱支撐,頂層為喜鵲聚巢閣;祠堂的整個布局猶如一座城堡,除大門外,另有6道小側門,縱身分為五個層次:門廊、前廳、天井、正廳和後廳,而且祠堂的平面設計成縱階梯形,寓含了步步高升的意思;後廳的門是一個完整的圓形,且圓形的下方剛好與中廳牆壁的缺口底端相切,就像是太陽從地平線升起一般,寓意“日”,這恰好與祠堂後面的“月光台”交相輝映,每年舉行祭祖慶典時,旺盛的香火將後廳映襯得紅彤彤的,又因祠堂是座東朝西的,遠處看來,仿佛一輪紅日從東邊冉冉升起,充滿了朝氣和活力;整座祠堂共有五口天井。後廳兩口,中間的院子是一個大的天井,兩邊的耳房也各有一口,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形成一個品字,這也是祖先希望子孫後代做人有品行,讀書有品味,做官有品階。木料銜接都用木榫。
全棟祠堂的木料構件數以千計,所有木料銜接部位都用木榫,沒用一顆鐵釘,特別是正廳的穹頂和門樓的鵲閣,這樣高難度的建築不用一顆鐵釘,實在是匪夷所思,令人嘆為觀止,這也是評為國保單位的主要原因。2006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吳氏著存堂

吳氏著存堂--河隴(賀隴)吳氏著存堂大宗祠,也稱賀隴老祠。位於廣東潮陽河隴村老寨內中街巷頭,坐東北向西南。肇建於清嘉慶年間,以上寨老爺宮來龍入首,跌宕起伏,盡尾而結,後埕為生化腦,後溝水環抱繞過面前,前掘“水門仔”風水池,溪邊溪水逆朝有情,誠為美地。 整體建築為三進旁門磚瓦木結構“臥獅”造型,前中後脊俱飛火星檐,三山略去,設倒反照壁,內設正殿正龕,拜亭,灰崗岩石旗桿夾多座,雕欄畫棟,氣象萬千。嵌瓷、木雕、石雕泥金等特色工藝隨處可見。吳氏著存堂不設旁龕,正龕供賀隴(河隴)吳氏一世天元公,二世玉昆公、玉崗公牌位。“破四舊”時期廢棄,2005年重修。一年一祭,祀日為每年農曆十月二十。

王氏宗祠

禮嘉王氏宗祠堪稱常州東南第一祠。它建立在“風水”極佳的魚池村,它建立於明崇禎年間。王氏宗祠的面積為826.68平方米,建築面積662.8平方米,氣勢恢宏,美輪美奐。據《周陳王氏宗譜》記載,王氏宗祠原為五楹四進,現為四進,系經典的歇山式徽派建築。宗祠東西兩側有兩個碧水蕩漾的池塘。每進的東西牆都是馬頭牆,且房屋一進比一進高,寓意芝麻開花節節高,在第一進與第二進之間有廊棚連線,即使在雨天也能參觀祠堂,第三第四進之間是一個寬暢的天井,可以搭台唱戲,東西都有長廊。王氏宗祠前三進的屋脊上塑有精美的雕塑,第一進為麒麟送子,第二進為雙龍戲珠,第三進為吉祥如意,走進王氏宗祠仿佛進入一座藝術殿堂。王氏宗祠還準備建牌坊,同時種三棵代表王氏堂號的槐樹。

張氏宗祠

橫林張氏宗祠原建於康熙年間,歷史上就有“常州城東第一祠”之稱,這次修復祠堂屋面用琉璃筒瓦,顯得莊嚴肅穆,氣勢不凡,祠堂共有三進和一個碑廊,張氏宗祠還有太湖石堆成的景點,有雙井,還種了金桂和梅花,花木扶蘇,芳香四溢。張氏是唐朝名相,大詩人張九齡兄弟的後裔,歷代名人輩出,張氏宗祠的碑廊刻有張氏世系圖,歷代譜序,張氏歷代名人介紹等,張氏宗祠僅書法遒勁的匾額就有27塊,還有四副抱柱對聯,一走進祠堂你就會感到它濃厚的文化氣息。

馮氏宗祠

橫林馮氏宗祠堂名為“追遠堂”為余巷馮氏五房長房建造在東巷門外的“馮氏分祠”,占地約300平方米。現已修舊如舊,恢復原貌。余巷馮氏原有祠堂三處:一是族人共有的“馮氏宗祠”即“倫正堂”,坐落在余巷的中央,現在是余巷菜場;一是五房長房建造在東巷門外的的“馮氏分祠”即“追遠堂”,另有“願學堂”即“竹坡宮祠”,在原余巷國小北側。“追遠堂”的主體建築格局前後共三進,每進三開間。頭進左右左右兩側分別是廚房和護祠人員居室,二進為寬敞明亮的正廳,三進莊嚴肅穆,供奉祖先的牌位。二、三進之間,有穿堂相連。正廳和穿堂,匾額高懸,金碧輝煌。追遠堂的主體建築極具特色,二進與三進之間的穿廊式聯結方式為追遠堂所獨有。大門上方的明清戲文木雕幸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用石灰掩蓋才得以保存至今。門前的抱鼓石埋在田裡40年後終又重見天日。

趙氏宗祠

趙氏宗祠在橫林,是文化名人趙翼、趙元任的祖祠,趙翼曾在祠內主修趙氏宗譜,明朝的石柱礎依然可見,祠內還保存明清石碑和墓志銘多塊,有古井一口,趙氏宗祠還收藏有許多即將消失的農業用具和生活用品,如石磨、油燈盞、耥耙、舂米的石臼、蠶匾、罱河泥的泥夾等,儼然是一個農具 博物館。

鄭氏宗祠

浦江縣鄭宅鄭氏宗祠,即以“孝義治家”和“一間尚義,九世同居”聞名的鄭氏義門,該祠始建於元初,後多次擴建、復建,現存建築為清代後期遺物,前後五進建築,記憶體元代以來的碑石、牌匾以及數株蒼勁的古柏。湖州南潯劉氏家廟,是清代晚期湖州南潯巨富劉鏞家族的祠堂,始建於光緒十四年(1888),二十三年(1897)落成。位於劉氏私家園林小蓮莊之內,坐北朝南,主要建築有照壁、石牌坊門廳、過廳、正廳、馨德堂、騎馬樓等。照壁呈八字形,由基座、壁身、壁檐三部分組成,壁身用水磨方磚斜角鋪裝,檐下施青磚磨製斗拱。照壁工藝精緻,造型簡潔;牌坊有兩座,在照壁與門廳之間,相對而立,左為“樂善好施”坊,是光緒皇帝為嘉獎劉鏞長子劉安瀾捐資賑濟湖北水災賜建的;右作“欽旌節孝”坊,是為旌表劉安瀾妻邱氏興建的。兩坊皆為四柱三間五樓,高8·5米,坊上雕刻有雙龍戲珠、鶴鹿同春、三星高照劉海戲蟾及龍、鳳、獅子、麒麟、蝙蝠、花草等吉祥圖案。門廳和過廳均三開間硬山頂建築;正廳面闊三進間,進深十五檁,軒廊、草架結構,空間較大。正廳前側左右各有廂房,中間是寬敞的院落天井;坐落於後院的馨德堂,為“祭畢暇余之所”,平日是懸掛劉氏先祖畫像的地方,為二層樓屋。
浦江鄭宅鄭義門宗祠內的碑亭浦江鄭宅鄭義門宗祠內的碑亭

建築布局

永嘉張氏宗祠永嘉張氏宗祠
還有其他一些著名的祠堂,如衢縣的籃氏宗祠和吳氏宗祠、嵊州市華堂王氏宗祠玉山公祠永嘉縣永嘉郡祠孝思祠、諸暨市邊村邊氏宗祠和斯宅華國公別墅(宗祠)、永康市徐震二公祠磐安縣蔡氏宗祠、常山縣樊氏宗祠、慶元縣舉水吳氏宗祠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