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2003年12月18日,隨著
合徐高速公路北段建成通車,
安徽省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
截止2012年底,全省已建成高速公路3210公里,開始形成四縱八橫的高速公路網。
2018年12月20日,
滁淮高速、
廣寧高速建成通車,安徽省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又添163公里,達到了4836公里。
隨著安徽省經濟的快速發展、上位規劃的調整、產業結構的轉變,運輸需求與運輸能力之間呈現發展不平衡趨勢,這對安徽省現有高速公路網的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臨新的規劃調整與發展現狀,為了充分發揮安徽省高速公路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作用,保障十八大“兩個百年目標”和“三個強省”、“美好安徽”等戰略的實施,指導安徽省高速公路今後一段時間的發展,安徽省交通運輸廳組織開展了《安徽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6-2030年)》的編制工作。
到2020年,安徽省高速公路總里程將達到5200公里,實現市市快速到達,
縣縣通高速。
到2030年,安徽省高速公路總里程將達到7484公里,最終形成“五縱九橫”高速公路網。
阜周高速公路
阜陽至
周集高速公路(
阜周高速公路)全長83.57公里,是國家規劃的
濟南至
廣州公路和我省“四縱八橫”高速公路網中“西縱”的重要組成部分。路線北起
亳州市利辛縣鞏店鎮,與亳阜、界阜蚌高速公路交匯,南至
六安市霍邱縣馮井鎮,接周六高速公路。項目在阜陽四十鋪與
合淮阜高速公路相通。阜周高速全長62.3公里。全線為
平原微丘區
高速公路,全封閉、全立交,雙向四車道瀝青混凝土路面高速公路,路基寬28米,路面寬23.5米。設計時速120公里。設有阜陽東(李窪)、袁寨、四十鋪、南照集4處互通立交。
六潛高速公路
六潛高速公路是安徽省“十五”和“861”行動計畫重點工程,起於六安市,終於
潛山縣,全線穿越
大別山,是安徽省穿越大別山腹地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全長150.13公里,估算總投資92億元,2006年6月29日正式開工建設,2009年12月通車。設計為全封閉、全立交、全部控制出入,雙向4車道,設計行車速度為每小時80至100公里。全線有三分之二處在山嶺
重丘區,全線橋隧總長度達57.1公里。
六潛高速經過
六安市裕安區、
霍山縣、
岳西縣等三個縣區的11個鄉鎮。它是國家重點公路規劃中的濟南——廣州公路的一段,建成後將直接連通連霍國道主幹線、
上海——
洛陽國家重點公路,上海——
武威國家重點公路、滬蓉國道主幹線、沿江高速公路、杭州——
蘭州國家重點公路,形成高速公路網的規模效益;同時也是安徽省公路主骨架規劃中的“西縱”(
亳州——阜陽——
六安——
安慶——
東至公路)的重要組成路段。
六潛高速的建設,對改善大別山區交通條件,提高安徽西部地區的綜合運輸能力,以及開發安徽省大別山區旅遊資源都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蚌淮高速公路
蚌埠至淮南高速公路(
蚌淮高速公路)起於
滁州市鳳陽縣劉府鎮,與京台高速合徐南段相交於西泉街樞紐,終於
淮南田家庵區曹庵鎮,接合淮阜高速於曹庵樞紐。路線途經
滁州、
淮南兩市,全長41.369公里,設計行車速度120公里/小時。全線設官塘服務區1處,淮南東和官塘收費站2處。工程於2009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2012年8月建成通車。
蚌淮高速是我省規劃高速公路網“四縱八橫”的第二縱(蚌埠—黃山並行線)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連線
京台高速合徐南段與合淮阜高速公路。項目的建成通車能夠有效緩解京台高速合徐南段、國道206的交通壓力,同時連通合肥、淮南、
滁州、蚌埠等城市,成為
蚌埠至合肥的第二條快速通道,對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績黃高速公路
績黃高速公路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網規劃
揚州至
績溪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接G56
杭瑞高速徽杭段。績黃高速公路於2008年開工建設,2011年12月建成,2012年1月16日開通並試運營。績黃高速北起績溪華陽鎮汪莊,經溪馬、孔靈、汪村、佛嶺腳至終點
歙縣呈村降,接
徽杭高速公路,全長24.62公里。全線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路基寬26米,採用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全線設績溪、臨溪、呈村降三處互通立交和
華陽服務區,總投資約17億元。績溪至黃山(歙縣呈村降)高速公路是安徽省高速公路規劃網中揚州至績溪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工程的建設,對完善皖南地區高速公路網,加快沿線旅遊資源開發,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作用。
周六高速公路
周六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35濟南至廣州高速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網“四縱八橫”中的“縱四”即亳州~阜陽~六安~安慶~東至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周六高速公路全長91.452公里,為雙向四車道瀝青混凝土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2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28米,於2012年1月20日全線貫通。該項目北起六安市霍邱縣馮井鎮,接阜周高速公路,向南經白廟、馬店、
河口、長集、羅集、徐集,終於六安市裕安區城南鎮二天門,接六潛高速公路,全線設馬店、長集、羅集、徐集、二天門等5座互通立交,特大橋、大橋10座,中小橋20座,分離式立交28座。
周六高速公路連通了阜周、合淮阜、合六葉、六潛、高界五條高速公路,
天津、
山東、
河南等地區均可通過這條高速前往
江西、
湖北、
浙江、
福建、
廣東等地,形成了高速路網規模效益,對於增強安徽省西部地區公路運輸能力、改善交通運輸環境以及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大大提高六安區域內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務水平,對促進沿線地區資源開發及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合寧高速公路
滬陝高速公路合寧段
合寧高速公路(G40
滬陝高速公路合寧段)起自安徽省合肥西郊大蜀山,終於蘇皖交界的周莊,全長約133.43公里,為G40滬陝高速公路、G42滬蓉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合寧高速公路於1986年10月動工,1991年通車(其中大蜀山至龍塘段於1995年通車),合寧高速公路是安徽交通史上第一條高速公路。合寧高速公路在1991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成為省會合肥通往外地的唯一通道,被民眾稱之為“救命路”。1993年榮獲交通部頒發的“全國十大公路工程”稱號,1996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徽十大重點工程”。全線設有肥東、文集、大墅及吳莊服務區以及吳莊、
全椒、大墅、
肥東、龍塘、包河大道、金寨路、大蜀山收費站。合寧高速公路現已成為安徽交通
大動脈。
合安高速公路
合安高速公路(國高網編號G4212)全長174.1公里,於2002年9月底通車。合安高速公路北起
合肥繞城高速南環段的小西沖樞紐,南接
安慶長江大橋後再與沿江高速公路相接,其中小西沖樞紐至馬堰樞紐段為G3京台高速公路的共用段,鴿子墩樞紐至安慶長江大橋段為G50滬渝高速公路的共用段。合安高速公路目前有濱湖新區、嚴店、舒城、
廬江、
桐城、
懷寧、安慶北、
安慶、大橋、安慶南收費所和豐樂、陳埠、香鋪、大龍山
服務區。合安高速公路是華東地區與華中、華北、華南地區聯繫的主要陸路通道,也是安徽省南北向的重要幹線公路。合安高速公路在國家公路網中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對於國民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蕪合高速公路
G5011
蕪合高速公路(原合巢蕪高速公路)是安徽省“八五”期間交通基礎設施重點建設項目,是安徽省通往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重要幹線公路。合巢蕪高速公路起自肥東隴西立交樞紐,接合寧、合徐南、合肥繞城高速,終止於和縣雍鎮,接蕪湖長江大橋,全長99公里。蕪合高速公路於1992年12月開工建設,前兩期工程於1995年12月竣工,三期工程蕪湖長江大橋北岸公路接線於2000年9月通車。合巢蕪高速公路全線有特大橋1座,隧道2座,設有雍鎮、
蕪湖北、含山、
巢湖、柘皋、王鐵收費站和福山服務區。
合六葉高速
合六葉高速公路全長163.3公里,於2004年3月開工建設,2007年11月28日正式通車。合六葉高速公路東起合肥市肥東縣路口,經長豐縣
雙墩鎮、肥西縣高
劉鎮、六安市金安區城北鄉、裕安區徐集鄉、霍邱縣姚李鄉止於葉集區境內,設計時速120公里。其中肥東路口~肥西長崗41.077公里;長崗~六安~葉集122.238公里。合六葉高速將“省會經濟圈中”合肥與六安兩市的距離拉近到56公里;合六葉高速打通了合肥至武漢、西安的高速公路連線,構成與滬漢蓉、寧西鐵路大通道互補的交通運輸通道。無論對合肥還是對皖西地區,合六葉高速公路的建成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合六葉高速公路是安徽省“四縱八橫”公路主骨架規劃中的“一橫”(即南京至合肥至葉集)的重要路段,和已建成通車的合寧高速、合徐高速、合安高速公路相連線,形成西部與華東地區快速通道,並且與在建的合淮阜、阜陽至六安至潛山、六安至武漢高速公路相連線,共同構成皖西高速公路骨架。
黃塔桃高速
黃塔桃高速公路項目是國家高速公路幹線網中北京至台北高速公路和杭州至瑞麗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安徽“四縱八橫”高速公路規劃網的重要一節,它北與合銅黃高速公路順接,向南分別接黃山至
衢州和黃山至
婺源高速公路,東接已建成的
徽杭高速公路,西接
黃祁高速公路。路線全長50.01公里。黃塔桃高速公路於2008年12月26日全線通車。
合銅黃高速
合銅黃高速公路地處安徽省中南部,北接運營中的合安、合寧高速公路,南連
徽杭高速公路,是安徽省“十五”重點公路建設項目,總長370公里,雙向四車道。沿線分別輻射銅陵、池州、九華山風景區、太平湖風景區、黃山風景區等地市以及旅遊風景聖地。合銅黃高速的通車運營縮短了合肥至“兩山一湖”旅遊景區的行程時間,旅遊往返更為方便快捷;為銅陵等地向江北地區的交通輻射搭建了捷徑,提高了運輸吞吐能力,有力的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伴隨著安徽省“兩點一線”(合肥、黃山兩起點,皖江一線)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以及“兩山一湖”(
黃山、九華山、
太平湖)為龍頭的旅遊業的發展,合銅黃高速將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界阜蚌高速
?>
界阜蚌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7918計畫中南(京)—洛(陽)高速公路中的一段,是東部地區通往西部地區的主幹道。該路為全封閉、全立交、平原微丘區高速公路,全長187.17公里,分三期進行建設,全線於2004年10月10日通車運營。
界阜蚌高速公路是我省連線河南漯河—
蚌埠—南京經濟區域幹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路的建成對加快大西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帶動皖北地區經濟外運,增強與其沿海發達城市的聯繫,完善皖北路網布局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蕪宣高速公路
蕪宣高速公路起於蕪湖市二環北路及
蕪湖長江大橋南岸接線端,終於宣城市南環高速公路接口處,總長56.683公里;按平原微丘四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建設,全封閉、全立交,設計行車速度100公里/小時,全線採用瀝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
砼路面,與
宣廣高速公路相連,與蕪馬高速公路相交。1998年12月開工建設,2003年10月建成通車。蕪宣高速公路是安徽省“九五”重點工程,是我省重點建設的省際快速通道合肥至杭州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皖東南地區通往沿海地區快速通道。
沿江高速
滬渝高速沿江段
沿江高速公路全長161公里,向東與南京相連,向西與武漢、九江相接,在長江兩岸與已建成通車的合寧高速公路、合界高速公路共同構築兩條快速通道,隨著2008年6月29日沿江高速中段即銅陵至池州段53.3公里正式通車,與先期建設通車的沿江高速西段和東段,共同串起
皖江城市群的高速“項鍊”,從而大大縮短了安慶、
池州地區與
長三角的時空距離。
合肥繞城高速
合肥繞城高速公路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周邊,全線呈環狀,總長約105公里,由四條不同時期通車的路段組成,其中,南環段42公里由1995年11月建成通車的合寧高速(龍塘至隴西立交為1991年4月通車)組成,為雙向八車道;東環段5公里由2001年6月建成通車的合徐高速組成,為雙向四車道;北環段41公里由
2007年11月建成通車的合六葉高速組成,西環段14公里由
2008年11月建成通車的合淮阜高速組成,該兩段均為雙向六車道。
合肥繞城高速公路的建成不僅串連起了合肥周邊3個縣和新橋機場、高鐵南站及濱湖新區、高新區、經開區,還向外連線了合肥-南京、合肥-
蕪湖、合肥-徐州、合肥-銅陵、
合肥-
安慶、合肥-
六安、合肥-阜陽等多條高速公路及數條主要國、省道,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外向公路主脈,縮短了城際空間,提高了物流速度。這既有效提升了合肥原有公路交通網,也對改善合肥市交通狀況和拉動合肥市經濟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黃祁高速公路
黃祁高速公路起於黃山市休寧縣長嶺樞紐互通,東接徽杭
高速公路,南與黃(山)塔(嶺)桃(源)高速公路相接,北與湯(口)屯(溪)高速公路相接。終點向西延伸後可與濟南至廣州(安景)高速公路相接。途經黃山市屯溪區、休寧縣、
黟縣、祁門縣,止於皖贛兩省交界良禾口,全長102.98公里。全線採用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共有2處服務區,6座互通立交,14座主線隧道。黃山至祁門高速公路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四縱八橫”中的“第八橫”,是杭州至武漢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交通部規劃的“7918”國家高速公路網杭州至瑞麗公路路網的加密。該路段的建設將極大地改善皖南地區的交通狀況,為皖南地區加快融入“長三角”經濟圈提供了基礎條件。
阜新高速公路
阜陽至新蔡高速公路
安徽段(
阜新高速公路)是位於
G36南洛高速、
G40滬陝高速兩條國家高速公路之間的又一條東西向高速公路通道,東接
合淮阜高速公路,西聯河南省新蔡至化莊高速公路,全線經過阜陽市穎州區、阜南縣、臨泉縣境內,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網規劃 “四縱八橫”中“第四橫”(
南京-
駐馬店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合淮阜高速公路向河南省方向的延續。路段全長68.048公里,總投資約24.44億元,主線采 用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全線設6處互通立交:
阜陽南、三塔集、宋集、老集、柴集、王店孜,其中柴集、王店孜2處預留;服務區2處。該路段的建成,對加強
豫皖兩省和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經濟聯繫,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