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安慶長江公路大橋於2004年正式建成通車,為國家“十五”重點工程,總投資13.174億元。
安慶長江公路大橋是萬里長江上第35座變天塹為通途的橋樑,上距
九江大橋164公里,下距
銅陵長江大橋96公里。大橋全線按
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
該大橋建設創造了四項全國第一:從施工單位的選擇到首節鋼圍堰下水時間最短,僅用22天時間;從首節鋼圍堰下水到著岩封底時間最短,僅用80個工作日;鋼圍堰著岩精度最高(為1/660),超出設計規範的6.6倍;在全國同類大橋建設中,安全建設零事故記錄保持時間最久。
安慶長江公路大橋刷新了長江建橋史上鋼箱梁吊裝最快等多項紀錄。大橋主體工程由高架橋、立交橋、
引橋、引道、主橋等部分組成,全長5985.66米。主橋為五跨連續雙塔雙索麵鋼箱
斜拉橋梁,全長1040米。主跨長510米,列國內第七,世界第16位。主索塔呈倒“Y”形,高184米,為
鋼筋混凝土結構,橋面淨寬26米,橋下最小
通航淨空24米。大橋全線按
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橋樑標準建造並考慮到遠景六車道的運營要求。
背景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和長江上許多城市一樣,
安慶也有過百年建橋夢。
孫中山早於1912年在《建國方略》中就提出在安慶建設長江大橋的構想;1958年,在
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後,國家有關部門也曾有在安慶建橋的想法;1984年,安慶市建橋的計畫再次被提起,並首次編制了《
項目建議書》。
1992年,原國家計委對長江中下游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調研後作出決定,計畫在安徽建設3座長江大橋。安慶隨即成立了“大橋項目籌建指揮部”。然而,由於資金等問題,大橋又被“擱淺”。
安慶之所以如此看重這座橋,是緣於長期阻隔的困擾。歷史上的安慶,舟楫雲集,商貿繁華。但是,在二十世紀後半期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因江而興”的安慶開始凸現“因江而阻”的矛盾,日益成為偏居江北、
望江興嘆的“孤城”。
建設
1995年和1998年,安慶大橋籌建指揮部兩次向中央上報長江大橋
項目建議書。1999年12月,《項目建議書》被批覆。2001年7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隨著2001年7月《安慶長江公路大橋工程可行性報告》獲正式批准後,古城
安慶奏響了建設長江大橋的新樂章。大橋歷時3年,於2004年12月26日提前批准工期一年正式建成通車。
百年大計,質量為本。大橋建設者做了百餘次的論證與實驗,將中港二航局、
湖南路橋、
中鐵寶橋、西安方舟等建橋“王牌軍”招集麾下,高標準,嚴要求,協同作戰。
冬天,寒風刺骨,江上溫度更低。夏天,酷熱難耐,為在熱燙的鋼板上立足,焊工們穿著加厚勞保鞋還得墊上厚厚的木板……跨江、跨堤、跨湖、跨路作業,數千名大軍奮戰在6公里長的戰線上。
大橋開工之初,安慶市政府就在工程沿線發布通告,要求社會方方面面全力支持大橋建設。610萬安慶人民在各自的崗位上都在為大橋建設服務。池州市對這樣一個造福兩岸人民的工程在征地拆遷等諸多方面,同樣是一路綠燈。
大橋辦多次表示不鼓勵個人捐款,但還是有許多熱心的市民掏著貼身的口袋,為大橋建設盡一份心意。他們中有退休老兵羅中梁、退休老人蔣鎮航、打工農民陳金友、不留地址姓名的下崗女工……
心往一處使,同唱一首歌。一流的隊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環境,使得安慶長江大橋在質量、安全、速度等方面都取得了驕人的業績:鋼圍堰著岩精度、主橋鋼箱梁合龍精度和標高精度創全國第一,工期提前一年,安全事故零記錄。
通車
2004年12月26日下午1時28分,一輛車號為“皖HT1086”的紅色夏利計程車駛過安慶長江大橋收費站,成為大橋正式運營後上橋行駛的第一輛車。該車司機
董軍手裡揚著一號收費單,興奮地對記者說:“真是太幸運了!在大橋上賓士,有種穿越‘
時空隧道’的感覺!”
在大橋正式通車的當天,“大橋經濟”高層論壇就在安慶市拉開大幕;正式通車的第二天一早,
安慶幾大領導班子全員出動,趕赴南京市取經學習,表達了他們以橋興市、借橋發展的熱切願望與決心。
作用
安慶一直在打著“橋”牌。如大橋開發區幾乎是與大橋建設同步進行的;為策應大橋通車,安慶擴建了光彩大市場、棉花大市場、農副產品大市場等一批頗具規模的專業市場,奠定了形成區域性物流中心的良好基礎。
安慶市多數居民認為大橋通車會有利於改善投資環境,催生商機,激活商貿物流,促進旅遊及加工業的發展。
大橋南岸的池州市
東至縣大渡口鎮借東風發展“橋頭堡經濟”,已有15家企業在該鎮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安營紮寨。從長遠看,安慶市在南岸實施跨江擴張是勢在必然。
安慶長江大橋的建成,對於完善華東地區高速公路網路,構築安慶區域交通樞紐地位,打通中部地區向東和向南出海通道,加強皖南地區與
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
閩東南地區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聯繫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池州與安慶的經濟往來也將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