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前》是2019年06月中西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含夷。
《孔子之前》是2019年06月中西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含夷。
《孔子之前》是2019年06月中西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含夷。內容簡介本書是《孔子之前:中國經典誕生的研究》台灣繁體本的大陸簡體本,收錄八篇專論,通過古文字新證與歷代注釋細讀等多元方式,探討《周易》、《尚書》、《詩經》...
《孔子之前後》是1975年先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石泉。內容簡介 這本書的內容原來是程石泉先生在"中華民國孔孟學會"的講稿。因為"哲學與文化"徵文,經一再擴充,成為四萬多言的書。作者簡介 程石泉(1909-2005),當代著名學者,易學研究名家。1915年考取江蘇省立第八師範學校,三年後考取南京第三中山大學(...
《儒家墮落圖:孔子和他之前的時代》是2011年世界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在禮樂制度基礎上發展而成的禮樂文化,蘊含了最早的人文思想和即便放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輝的普世價值理念。作者簡介 狼心蒼蒼,1967年生,山東濟南人。1989年參咖工作,先後做過工人、技術員、銷售等。內容簡介 禮樂制度,世界上第一套融合了民主...
《孔子》是2019年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牛頓編輯團隊。內容簡介 孔子出生於春秋末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之前,只有貴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他開創私人講學的先河,使人人有受教育的機會。孔子的思想貫穿了我國幾千年的文化發展,被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
到現在為止已知最小輩是“欽”字輩。因此,不少孔孟後人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輩分大小。在此之前,孔子家譜非常繁蕪,這個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簡化,又經皇帝提倡,使得中國其它大家族譜系的也開始效仿這種方法。由於孔氏譜系的完善,有時孔姓人也會遇到了一些小小的不便之處。如若按孔氏家規規定,同姓同宗晚輩見到長輩一定...
《孔子年譜》·五卷(直隸總督采進本)清朝楊方晃撰,方晃字東陽,號鶴巢,磁州人。是書中三卷為年譜,以天、地、人分紀之。其前一卷曰《卷首》,末一卷曰《卷尾》。中間於《史記世家》歷聘紀年、《闕里舊志》諸書頗有糾正。然注太冗瑣,又參以評語,皆乖體例。至《卷首》本《祖庭廣記》作《麟吐玉書圖...
《原儒:從帝堯到孔子》,是2023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儒賓。內容簡介 “原儒”指的是自堯舜以下直至孔子的聖賢及其儒思。儒門雖自孔始,儒思卻其來有自,還原儒學以孔子的面貌問世之前的原初形態,把握儒學在前孔子時代的起源與性質,有助於我們理解上古中國文化價值的蛻變邏輯。該書從神話...
第一章 孔子的“為國以禮”與“仁”一、“為國以禮”的背景、意義與實質 (一)周禮的瓦解和禮的政治功能的凸顯 (二)克己復禮與對周禮的捍衛 (三)禮的損益的主要體現 二、仁的傳承、實質與期待 (一)孔子之前或同時代人對“仁”概念的使用 (二)孔子對“仁”觀念的傳承和發展 (三)對孔子仁的結構和實質...
賈誼評價周公: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曾受業...
六經,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始見於《莊子.天運篇》。《國語·楚語上》的記載,楚莊王曾就教育太子箴之事諮詢過申叔時(申公),申叔時的答論中就有:“教之《詩》”、“教之《禮》”、“教之《樂》”和“教之《春秋》”。這說明在孔子之前,《春秋》、《詩》、《禮》和《樂》,都...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
孟子對孔子的易學思想不僅繼承而且有所發展。“孔子好《易》之前所講的‘人道’,是沒有會通天地之道的禮義說教。《易傳》所講‘人道’,是指會通了天地人三才之後所體悟的人道。”孔子在其易經哲學中創立了仁、義範疇。孔子講仁、孟子講義。仁義是一對矛盾,義是對仁的節制。這是孟子大罵墨子”兼愛【泛愛(仁...
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交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至戰國時期,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至漢武帝時,推行“罷黜百家,尊崇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統治階級思想正統,統治中國思想、文化兩千餘年。漢語辭彙 bǎi jiā zhēng ...
孔子關於美善關係的觀點。在儒家美學中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孔子之前的看法 中國美學對於美善關係的看法,經歷了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最初,中國美學是從味、聲、色給人的感官愉快而提出“美”的問題。許多人都明確肯定“美”與味、聲、色分不開。同時,很早就有人指出,如果不加節制地去追求這種美的享受,就會產生...
古代哲學範疇。本意為顛。基本釋義 《說文》:“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大。”中國古代哲學家或用以表示自然之天,或用以表示至上神,或用以表示義理之天。是自然之天還是有意志之天,反映出兩種不同的世界觀,在中國哲學史上有過長期的爭論。孔子之前理解 相傳在夏、殷時代,天已被描繪成有意志有人格的最...
據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考釋,甲骨文的儒,象人沐浴濡身之形。上古原始宗教舉行祭禮之前,司禮者必齋戒沐浴,以示誠敬。不僅證明了胡適的儒最早是殷商教士,是宗教神職人員的論點,也為儒教(非儒學)是宗教找到了證據。李澤厚也認為儒家是巫師演化而來的。孔子自己曾經說過,“吾與史、巫同塗而殊歸也”。但同時,...
墨子曾經從師與儒者,學習孔子之術,稱道堯舜大禹,學習《詩》、《書》、《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後來逐漸對儒家繁瑣禮樂感到厭煩,最終舍掉了儒學,形成自己的墨家學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階級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對立的最大一個學派,並列“顯學”。墨子一生的活動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廣收弟子,積極...
夫禮者,禁於將然之前,而法者,禁於已然之後,故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又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可知孔子之教顯然是:以刑法治國,畢竟不如德教治國盡美盡善。漢儒家之主張,未嘗不是。第二,直欲以禮代律,以春秋斷事。《...
孔子之前,《詩》《書》《禮》《樂》已備。學校教授,即此四種。孔子教人,亦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又曰:“《詩》《書》執禮,皆雅言也。可見《詩》《書》《禮》《樂》,乃周代通行之課本。至於《春秋》,國史秘密,非可分布,《易》為卜筮之書,事異恆常,非當務之急,故...
其中後兩種已經不存。公羊傳和穀梁傳成書於西漢初年,用當時通行的隸書所寫,稱為今文。左傳有兩種,一種出於孔子舊居的牆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型寫的,稱為古文;一種是從戰國時期的荀卿流傳下來的。“春秋三傳”的側重是有區別的。《穀梁》《公羊》兩傳側重闡發《春秋》中的”微言大義”,《左傳》...
孔子“老而好易”,為易作傳(《易傳》),用李學勤先生的話說就是:“孔子晚年對《周易》十分愛好,而且自己撰成了《易傳》(至少其中一部分)。”孟子對孔子的易學思想不僅繼承而且有所發展。“孔子好《易》之前所講的‘人道’,是沒有會通天地之道的禮義說教。《易傳》所講‘人道’,是指會通了天地人三才...
孔子曾經試圖改變卿大於公的局面,但是在三桓強大的實力面前,無法成功,最終被趕出魯國。魯國末年,三桓強盛而公室微弱如同小侯。“三桓勝,魯如小侯,卑於三桓之家。”三桓歷史 桓公橫死 桓公三年,迎娶齊侯之女。桓公六年,生太子同。桓公十八年春,與夫人姜氏到齊國。而姜氏與齊襄公私通。桓公知道後,譴責姜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