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政治精神之演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
-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7月1日
- 開本:16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平裝: 38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206040221
條形碼: 9787206040221, 978720604022101
尺寸: 23.8 x 16.8 x 2.2 cm
重量: 621 g
作者簡介
陳紅太(字初陽)男,漢族,1956年11月生,黑龍江省海倫縣人。東北師範大學歷史學學士、碩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曾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導,中外政治制度學科帶頭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現為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導、重點學科帶頭人、所長助理。近年來主要致力於黨的執政建設、地方政府創新和基層民主政治研究。是2005年中國政府發布的《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起草組的主要成員。目前正在主持中國社科院“中國地方政府職能建設的區域差異研究”重大課題,主持並完成了“中國地方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創新案例”的國情調研重大課題和重點課題,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的理論和實證研究”重大課題。主要專著有:《當代中國政府體系》,《中國政府體系與政治:概念、總結與探索》,《中國刑律儒家化的標準問題研究》。代表性學術論文:《從黨政關係的歷史變遷看中國政治體制變革的階段特徵》,《中國政治文明的個性特徵與獨特貢獻》,《“有效執政”與“有序參與”: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特色》,《中國經濟奇蹟的密碼在政治領域》,《中國政治發展可能面臨的危機與對策》等。
內容簡介
《中國政治精神之演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傳統政治文化與社會穩定》基礎性研究的最終成果,主要討論從孔子到王夫之這段歷史時期中國政治哲學核心理念的演進過程。之所以選擇了孔子、孟子、老子、莊子、苟子、韓非子、董仲舒、朱熹、王守仁、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顏元的政治哲學核心理念作為基本研究對象,是因為這些思想家的核心政治理念代表了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的基本面貌、內在品質和演進過程,也基本體現了中國傳統社會對於政治價值的追求、經驗抽象和知識概括,是中國傳統政治精神在思想層面的集中體現。《中國政治精神之演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之所以把孫中山的政治哲學思想也納入研究對象,是因為在孫中山思想中,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政治精神的躍動。孫中山的“天下為公”的政治追求,除了他接受的現代的政治形式外,其基本精神核心,我個人認為仍然是很傳統的,不過這種傳統已深深地打上了走向世界的開放社會的時代烙印。
目錄
第一章 孔子的“為國以禮”與“仁”
一、“為國以禮”的背景、意義與實質
(一)周禮的瓦解和禮的政治功能的凸顯
(二)克己復禮與對周禮的捍衛
(三)禮的損益的主要體現
二、仁的傳承、實質與期待
(一)孔子之前或同時代人對“仁”概念的使用
(二)孔子對“仁”觀念的傳承和發展
(三)對孔子仁的結構和實質的探討
(四)對孔子仁的實質的再認識
(五)孔子對待刑殺的態度
(六)仁的實現與對仁的期待
第二章 孟子的“人性”、“內聖外王”與“士人”
一、人性本善及其內涵
(一)心本善與心、性、天的關係
(二)仁、義、禮、智的含義
二、內聖外王及士人的責任
(一)關於“得天下”的邏輯思考:內聖外王與仁政
(二)士的責任與人格
三、孟子對孔子儒學的發展
(一)確立了儒學形上理念,解決了關於人的善性的來源問題
(二)積極回應社會變革,確定了儒學“內聖外王”的政治實踐路徑
(三)對士人責任和人格的規範,為儒學的踐行確定了實踐主體
第三章 老子的“道”說與聖人無為
一、老子的認知方式與“道”、“德”的含義
(一)老子對事物存在方式的獨特認知
(二)道的存在及其屬性一
(三)“德”的含義及含“德”之物
二、聖人無為的“太上”政治
(一)“太上”的政治理想與“道法自然”
(二)聖人無為的論證及實踐要求
第四章 莊子對老子哲學及無為政治的發展
一、“是非之辯”的批判與夢中覺醒
(一)人的認知的不同層次、多維性與是非之辯
(二)“名物局限”、事物的“然與可”和夢中覺醒
二、“真人”、“虛己游世”及實踐原則
(一)“真人”的抽象與真人的典範
(二)“虛己游世”的實踐原則
三、為君之道,為臣之道
(一)君主安道不知治天下的無治政治
(二)“心齋法”與“以鳥養養鳥”的事君原則
四、“道”為何物?得道之法
(一)“道”為何物?
(二)“得道”的四個範例
五、對莊子評價的討論
第五章 荀子的人論、禮與君子之治
一、天人、化性與明心
(一)“明於天人之分”
(二)人性本惡與人的“知性”
(三)“仁義之統”抑或“禮義之統”
二、明分、重法和君子之治
(一)“明分使群”的“至平”社會理想
(二)重法與“義刑”、“義殺”
(三)君子、“治人”與聖王的關係
三、荀子對儒學政治精神的貢獻
(一)宋以降儒者對荀子非難的辨析
(二)“明心論”和“以禮統法”是對孔子儒學的重大發展
(三)苟子儒學與魯儒學思想的異同
第六章 韓非子對人情的透視與法勢權術
一、人情的實質與“利害場”
(一)人情“趨利避害”,“自為心”
(二)人情因時而易,“世異則事異”
二、論法勢權術
(一)人治與法治
(二)人設之勢與權術
第七章 董仲舒對儒家的改造和天人學說
一、天的概念與天人類一
(一)“天人類一”與“天人感應”
(二)天志仁,天道義
二“天立王以為民”,“屈民而伸君”
(一)天之立王以善民
(二)伸君、順命、明教、立制
三、關於“三綱五常”和“德主刑輔”
(一)貴陽而賤陰,任德不任刑
(二)五行規範與設官施政
四、如何評價董仲舒的學說性質
五、董仲舒思想與荀子思想的異同
六、董仲舒政治哲學思想的評價
(一)整合社會意識信仰,滿足社會道統重建的需要
(二)整合社會制度規範,滿足社會政統的重建或王權合法性重建的需要
(三)整合社會治世精要,實現了治道的重建
第八章 朱熹的理學與君心論
一、“理”的含義與“理一分殊”
(一)“理”的含義與“氣”的關係
(二)“理一分殊”與理氣同異的研究
二、心性諸概念與“正君心”政治大本說
(一)心性諸概念的含義及相互關係
(二)“正君心”為天下事之大根本說
第九章 王守仁的“心即理”與“致良知”
一、對朱熹理學的反省與批判
(一)對朱熹晚年和中年思想加以區別
(二)“心即理”與“知行合一”
二、“良知”的含義與“致良知”
(一)良知的含義
(二)致知格物
(三)明德、親民、愛物
第十章 李贄對世間價值的重新評價與“至人之治”
一、“物即性”與“真即善”的哲學
(一)“清淨本原”就是“山河大地”
(二)童心即真心論
二、重新評價世間的一切價值
(一)儒學經典是“因病發藥,隨時處方”
(二)“是非無定”的是非觀
(三)“善與人同”的善惡觀
(四)“私者人之心也”的義利觀
(五)“庶人非下,侯王非高”的貴賤觀
(六)“道之在人”的道統觀
三、“至人之治”的政治理論
第十一章 黃宗羲的“以天下萬民為事”與“行天下之法”
一、“以天下萬民為事”的政治觀
(一)“天下為主,君為客”
(二)“臣之與君,名異而實同”
(三)“天下之法”與“一家之法”
(四)“萬民憂樂”的治亂觀
(五)“仁義功用”,由仁義行
(六)“工商皆本”
二、行“天下之法”的匡世理論
(一)恢復宰相制度
(二)學校論政
(三)實行寬取嚴用的取士制度
(四)設方鎮以去封建與郡縣之弊
第十二章 顧炎武的“分權眾治”與“名治”
一、對君主專制的批判
二、實行“寓封建之意於郡縣之中”的政體
三、實行“正人心、厚風俗”的名治
(一)亡國與亡天下
(二)“以名為治”的幾項內容
第十三章 王夫之對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的批判總結與重構
一、對張載氣-元論哲學的註解與發展
(一)從“太虛即氣”到“太虛一實”
(二)從“一物兩體”到“一體兩用”
(三)“天地之化日新”與“太極即道”
二、對儒家政治哲學核心理念的總結與發展
(一)理氣、道器與道德
(二)天道與人道
(三)理勢史觀
(四)人性與理欲
(五)公私與義利
三、重構以“仁義”為本、“政教”為用的儒家政治哲學
(一)“仁義”的含義,“政”與“教”及其關係
(二)關於公天下、分統而治和進賢
第十四章 顏元的“恢復儒學正傳”與“法三代”
一、“以習行經濟為事”的儒學正傳
(一)重新詮釋儒學正傳
(二)程、朱理學與堯、舜、周、孔之道“判然兩途”
(三)正其誼以謀其利,明其道而計其功
二、為治“法三代”
(一)行井田、均土地
(二)復封建、強天下
(三)建學校、重征舉
第十五章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及對儒學政治精神的繼承
一、舊三民主義與新三民主義
(一)舊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
(二)新三民主義的基本內容
二、以黨治國及黨義征服
三、對孫中山政治思想的評析
(一)超階級的民族立場
(二)順應時代潮流的博大兼容精神
(三)孫中山政治思想的某些局限性
四、孫中山對儒學政治精神的傳承
(一)要用民族精神救國
(二)“堯舜禹湯文武”是對人民負責的
(三)用“三民主義”征服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