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營養不良

嬰幼兒營養不良是指攝食不足或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能量缺乏,不能維持正常代謝,迫使肌體消耗,出現體重減輕或不增,生長發育停滯,肌肉萎縮的病症,又稱蛋白能量不足性營養不良,多見於3歲以下的幼兒。屬中醫“疳症”範疇。

嬰幼兒營養不良的病因,嬰幼兒營養不良的病理變化,嬰幼兒營養不良的臨床表現,嬰幼兒營養不良的判斷方法,嬰幼兒營養不良的膳食營養治療,嬰幼兒營養不良診斷標準,用藥不慎小心營養不良,小兒營養不良 中醫巧治,推拿治療營養不良症,怎樣防治小兒營養不良,怎樣及時發現孩子營養不良,如何防治營養不良與消瘦,寶寶營養不良的特殊信號,身體信號能顯示營養不良,影響兒童營養的幾種危險情況,

嬰幼兒營養不良的病因

由於營養攝入不足,機體消化,吸收利用的功能不完善,動用體內的糖元,繼之消耗脂肪,蛋白質致負氮平衡,血漿蛋白,血糖,膽固醇均下降,基礎代謝僅為正常小兒的70%或更低。營養不良小兒的消化道運動及分泌功能減弱,體液細胞免疫功能低落。
長期飲食不當,熱量不足,人工餵養以糧穀類食物為主,質差量少,母乳不足,添加輔食不當,倉促斷奶,嬰兒不適應。消化系統疾病,先天畸形,唇裂,顎裂,幽門狹窄賁門鬆弛,哺餵困難,消化功能不健全,吸收不良,腸炎,痢疾,寄生蟲,肝炎等消化道感染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反覆發作的肺炎,結核等。還由於長期發熱,食欲不振,攝入減少,消耗多而導致營養不良。其它情況如早產,雙胎等均是營養不良的先天條件。較重的營養不良,為多種原因所致。

嬰幼兒營養不良的病理變化

由於營養攝入不足,機體消化,吸收利用的功能不完善,動用體內的糖元,繼之消耗脂肪,蛋白質致負氮平衡,血漿蛋白,血糖,膽固醇均下降,基礎代謝僅為正常小兒的70%或更低。營養不良小兒的消化道運動及分泌功能減弱,體液細胞免疫功能低落。其它如維生素A、D、B、E、鈣、鐵、鋅等的缺乏與營養不良並存。
總之,一、二度營養不良患兒主要表現為皮下脂肪減少,糖元儲備不足,肌肉萎縮。三度營養不良,可見腸壁變薄,黏膜皺褶消失,心肌纖維混濁腫脹,肝臟脂肪變性,淋巴組織,胸腺及內臟均萎縮。

嬰幼兒營養不良的臨床表現

一度營養不良:體重減少15~25%脂肪層變薄,肌肉不堅實。
二度營養不良:體重減少25~40%,身長低於正常。脂肪層消失,肋骨、脊柱突出,皮膚蒼白失去彈性,肌張力低下,不能站立,哭聲無力,運動功能發育遲緩,情緒不穩定,睡眠不安,食慾低下。
三度營養不良:體重減輕40%以上,身長低於正常,發育遲緩,骨齡低,脂肪層消失,頜顴骨突出,老人貌,皮膚蒼白乾燥,無彈性,生命體徵低弱,情緒不穩定,食慾低下,或消失。易腹瀉,嘔吐合併感染。

嬰幼兒營養不良的判斷方法

嬰兒的營養不良,首先體重的增長很慢。不過,有的寶寶吃得不少,攝取了很多營養,仍長得很瘦。但這種寶寶雖長得瘦,卻健康活潑。因此,判斷營養好壞的第二個依據是寶寶健康與否、精神好不好。如營養不良,則膚色灰暗無光澤,捏起來缺乏彈性,肌肉鬆弛,人呆呆的沒有一點精神等。大便也是腹瀉居多營養不良性腹瀉,同時還容易感冒或患其他疾病。

嬰幼兒營養不良的膳食營養治療

(1)一度營養不良兒由於消化生理功能與正常兒相近,治療開始應維持原餵養食物,不急於添加,以免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根據患兒情況一周后再增加熱卡與蛋白質食物。
(2)二度營養不良兒的消化能力較弱,待消化能力逐漸恢復,食慾好轉的過程中,逐步較快地增加蛋白質類食物。注意鹽的食量,防止水腫。
(3)三度營養不良兒的消化力很弱,並伴有其它合併症。應首先診斷原發病,待病情好轉,以極少量,多餐維持酸鹼平衡,然後逐漸調整膳食,補充蛋白質,使之逐步鞏固營養素的攝入。
(4)營養食物調整補充的辦法:首先應遵照循序漸進,逐步補充,不急不燥、耐心謹慎的原則,並堅持以下六個步驟。每一步驟均有熱能及三種主要營養素的用量,重量比,及適宜食用的食物。
一度營養不良患兒可從第三步開始:每日每公斤體重可攝入熱能120千卡,蛋白質3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23克。三種營養素的重量比為1:0.6:7.6。可採用的食物:半脫脂乳、蒸髮乳、配方乳、豆漿、米湯、稀米粥、代藕粉、魚泥湯等。情況穩定後轉入第四步,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入熱能140千卡,蛋白質3.5克,脂肪2.8克碳水化物25克。三種營養素的重量比1:0.8:7.2,可採用的食物,牛乳、代乳品、豆漿、魚泥、粥、糕、餅等。滿足需要可轉入第六步,每日每公斤體重熱能140~120千卡,蛋白質3.5克,脂肪3.5克,碳水化物14,其重量比1:1:4。食物可同第四步,但需增加量。進入第六步可以鞏固到正常飲食,患兒已恢復正常。
二度患兒要從第二步開始:熱能61千卡,蛋白質2.0克,脂肪1.0克,碳水化物11克,其重量比為1:0.5:5.5,可食食物:脫脂乳、蒸髮乳、配方代乳粉、豆漿、魚湯、米湯、稀麵糊等。約5~7天漸進到第三步。如此緩慢增加致第四第五步:熱能每日每公斤174千卡、蛋白質4.5克、脂肪7克、碳水化物24克、其重量比1:1.5:5.2。開始恢復健康,進入第六步鞏固治療。
三度患兒遞加食物進度應更緩慢。從第一步開始每日每公斤體重需熱能35千卡,蛋白質1.3克、脂肪0.4克、碳水化物6.5克、其重量比1:0.3:5。宜用食物:脫脂乳、蒸髮乳、配方乳、米湯、稀藕粉等。如出現消化不良可進而復退。按部就班,逐步充實,直至第六步止。總之,營養素的供給與增加,要由少到多,由簡到繁,切忌貪多求快求全而出現反覆。具體措施應視患兒食慾及消化情況而定,不宜統一硬性規定。
宜用食物已於上述每一步中予以分述。主要有:
蛋白質類食物:脫脂乳,蒸髮乳,配方乳,豆漿,雞蛋黃粉,魚粉,肉泥,肝泥等。
脂肪類:除以上食物中的脂肪之外,可適當添加植物油,人造黃油,奶油等,但只能少量添加。
碳水化物:米湯、小米湯、麵糊、藕粉、代藕粉、粥、爛飯、蛋糕、餅乾等。
維生素、無機鹽:可用鮮果汁、蔬菜汁補充。如患兒腹瀉,可從維生素製劑中補充。
總之對三度營養不良患兒的哺餵必須耐心。對嚴重消化紊亂的患兒,不宜任意使用飢餓療法

嬰幼兒營養不良診斷標準

1.有較長期的膳食攝入不足,餵養不當,消化系統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低出生體重史。
2.能量營養不良者以消瘦為特徵,蛋白質營養不良者以水腫為特徵,既有體重明顯下降又有水腫者為混合型。
3.臨床分為三度:
Ⅰ 度體重減低15%~25%,腹部皮褶厚度為0.8mm~0.4mm;
Ⅱ 度體重減低25%~40%,腹部皮褶厚度<0.4mm;
Ⅲ 度體重減低>40%,腹部皮褶消失。
4.常合併貧血、維生素A、B 族和C 缺乏及鋅缺乏;重者生長發育停滯,全身各臟器和免疫功能紊亂。

用藥不慎小心營養不良

有些藥物作用於腸道,阻礙食物消化吸收而導致脂肪性腹瀉、水鹽代謝紊亂等。如新黴素、氨基水楊酸鈉等可引起維生素B12吸收不良,從而導致巨細胞性貧血,新黴素還可使腸道內的脂肪和鉀、鈉、鈣、磷等元素的排除增加;四環素、阿斯匹林等可使維生素C從尿中排泄加速;長期服用磺胺藥及某些廣譜抗生素會抑制腸道內正常菌群的生長,而導致維生素K和B族維生素缺乏;石蠟油可影響胡蘿蔔素及維生素A、D、K的吸收;卡那黴素、多粘菌素、桿菌肽等可導致腸道吸收不良而發生腹瀉。
某些藥物長期使用可刺激胃腸壁上皮細胞,導致胃腸黏膜充血、水腫、糜爛、潰瘍及出血,出現缺鐵性貧血及維生素C、葉酸吸收障礙。如消炎痛,保泰松等解熱鎮痛藥可引起胃腸黏膜糜爛、淺表潰瘍而致出血;長期大量使用強的松等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促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引起胃腸道出血或使原患潰瘍症加重或出血;利血平、氯化鉀、胍乙啶等均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而發生胃貴瘍及出血。
一些藥物可損害肝細胞,阻礙肝臟代謝、合成、轉化等功能,影響營養物質在體內的代謝和利用,產生代謝性營養不良。如長期使用洋地黃容易導致肝臟積蓄藥物殘毒而慢性中毒;抗癲癇藥苯妥因鈉或苯巴比妥可破壞維生素D的生存代謝,干擾鈣的吸收利用而引起佝僂病或骨軟化症;四環素、腎上腺素及某些抗腫瘤藥物可抑制肝臟合成蛋白質的功能而引起脂肪肝;雷米封、利福平、丙咪嗪、異唑肼、呋喃坦啶等容易直接損害肝細胞,引起膽汁鬱積性黃疸。
此外,還有一些藥物干擾了機體內其他物質的合成,以及體內微量元素的動態平衡失調而產生營養不良症。如雙氫克尿塞能促進鉀、鎂、鋅的排泄而致缺乏症;抗酸藥氫氧化鋁、氫氧化鎂可與食物中的磷酸生成不能吸收的磷酸鹽,使一些長期服用這類抗酸藥的病人出現一種磷缺乏症,骨骼疼痛甚至發生軟骨化症。防範藥物性營養不良的根本措施在於合理用藥、安全用藥。有病一定要遵照醫囑,在使用某些藥的同時,適當補充相應的維生素及其他營養物質。還應密切觀察有無不良反應,必要時可減少、調換或停服藥物,切忌擅自加大用藥劑量和延長用藥時間。

小兒營養不良 中醫巧治

祖國醫學中的“疳症”說的就是這類疾病。這裡的“疳”有兩層含義:其一“疳者甘也”,是指小兒無節制地吃肥甘厚膩,損傷脾胃,形成疳症,說明它的病因;其二“疳者乾也”,是指氣液乾涸,形體羸瘦,說明它的症狀。
一般症狀
兒童營養不良最早出現的症狀是體重減輕,消瘦,皮下脂肪減少,皮膚毛髮乾澀、彈性小,面色焦黃,精神不振,活動減少,肌肉無力。輕度營養不良對孩子的早期身高沒有影響,長期尤其重度營養不良則可使孩子的身高增長遲緩。
小兒營養不良是怎樣形成的?
引起小兒疳症的主要原因是父母餵養不當或小兒挑食、偏食。
餵養不當主要是“太過”和“不及”。“太過”是指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饑飽無規律,過分食用肥膩的食物,過多地吃冷食,導致食積內停,形成疳症。
“不及”指母乳餵養不足;人工餵養調配不當,如牛奶或奶粉濃度太低,或以穀物(米粉、麥乳精)為主食,從而因長期蛋白質和脂肪不足而發生營養不良
小兒斷奶後或哺乳期間未能及時增加輔食;以及兔唇齶裂嬰幼兒腹瀉、腸吸收不良綜征等;急慢性傳染病;先天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如多產、早產、雙胎等都可引起疳症。
當然如今家庭條件改善,這種病的病因多為“太過”。
小兒疳症的家庭預防
因為疳症主要是餵養不當或挑食、偏食引起的,所以減少疳症的發生主要靠家庭預防,年輕父母應做到以下4點:
1.定期健康檢測:定期檢查孩子各項生長發育指標,如身高、體重、乳牙數目等,早期發現小兒在生長發育上的偏離,儘早加以矯治。
2.合理餵養:提倡母乳餵養,尤其對早產和低體重兒更為必要。不能母乳餵養要儘量採用牛奶及乳製品,以保證攝入足夠的熱能和優質蛋白質及脂肪。不應單獨依靠澱粉類為主食,因為它們缺乏優質蛋白質和必需胺基酸。按時添加輔食,保證必需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熱能。
3.積極防治疾病:積極預防治療各種傳染病及感染性急病,特別是肺炎、腹瀉,保證胃腸道正常消化吸收功能,腹瀉時不應該過分禁食或減少進食。腹瀉好轉即逐漸恢復正常飲食。
4.執行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證睡眠充足,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防止挑食、偏食,不要過多地吃零食。經常帶小兒到屋外,利用天然條件,呼吸新鮮空氣,多曬太陽,常開展戶外活動及體育鍛鍊,增強體質。
家庭自我治療
發現自己的孩子得了疳症後,除了上醫院進行治療外,為了幫助您的孩子快速康復,家庭長期自我治療是很有必要的。這裡介紹幾種療效顯著的中醫療法。
推拿療法——捏脊法:兩手沿著孩子的脊柱兩側由下而上連續捏提肌膚,從尾骨下端開始,直至低頭時頸後隆起最高處下方。孩子的肌膚嬌嫩,家長可預先在手上抹一些凡士林。每次捏脊3~6遍,每天或隔日一次,6次為一療程,可休息一周后再進行第二療程的治療。
食物療法:1.山楂山藥湯:山楂9克,山藥15克,白糖25克,煎湯代茶,每日一劑,連服1周。本方適用於脾虛疳積之症。
2.參芪鴿肉湯:乳鴿1隻,去雜毛及內臟,將黨參10克,黃芪15克,白朮9克打為粗末,布包後塞入鴿腹,隔水燉至爛熟,飲湯吃肉。3天燉服一劑,連服4~6劑。本方適用於氣血兩虛者。
3.石榴皮湯:取石榴皮30克,水煎,加糖適量調勻,代茶飲。
佩藥法——消疳香袋:中藥六月雪30克,研成細末,裝入布袋,經常佩在小兒胸腹部。1個月為一療程。
握藥法——取大黃9克、牽牛子2克、萊菔子10克。共研成粗末,用紗布包好後握在手中,嬰幼兒可用繃帶固定,15天一療程,每天2次,每次30分鐘。
1.保證居室空氣流通清潔,濕度溫度適宜。
2.改變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哺乳定時定量,飲食應易於消化,營養豐富,添加輔食掌握先稀後乾,先素後葷,先少後多的原則,合理餵養。
3.定時測量並記錄體重和身長,以檢驗治療效果。每周測量2次。

推拿治療營養不良症

點穴方法
1.用拇指推脾經、大腸、三關、六腑各100次。
2.用四手指羅紋面繞臍作順時針方向摩腹5分鐘,以臍周發熱為宜。
3.用食、中二指摩臍2分鐘。
4.用拇指點揉足三里2分鐘。
5.用兩手沿脊柱兩旁由下而上連續地捏拿患兒肌膚,兩手交替邊捏拿邊向上推進,自尾骶部開始,捏拿至枕頸部,反覆操作3~5遍。
上述方法每次反覆操作兩遍,每日兩次。

怎樣防治小兒營養不良

治療小兒營養不良,首先是調整飲食,輕、重度營養不良患兒,因消化能力尚好,可給予容易消化的食物,並供給大量維生素類,儘可能使糖、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符合3:2:1,每日每公斤體重供給熱量170~250焦耳。若消化與吸收良好,每隔兩三天酌情適當增加。其次是給患兒服各種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酶,幫助消化。口服維生素B1、B6與C等。中醫推拿捏脊療法也有一定療效。極重度營養不良者應住院治療。
預防嬰幼兒營養不良症,主要從新生兒開始進行科學餵養。嬰兒期儘量採取母乳餵養,特別是早產兒更應設法母乳餵養。母乳不足可採用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並按時添加輔助食品。為嬰幼兒制定科學生活制度,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進行合理的室外活動,鍛鍊身體。這樣,能促進食慾,有助於消化能力的提高。對患兒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應積極給予治療,消除病因後,營養不良的情況會得到改善。

怎樣及時發現孩子營養不良

父母們若能及時發現兒童營養不良,就可採取措施將營養不良扼制在“萌芽”狀態。最新研究表明,兒童早期營養不良有下列表現:
1、情緒變化:
當孩子情緒發生異常時,應警惕體內某些營養素缺乏。例如,兒童變得鬱鬱寡歡、反應遲鈍、表現麻木,說明體內缺乏蛋白質與鐵;若兒童憂心忡忡、驚恐不安、失眠健忘,表示體內B族維生素不足;如果情緒多變、愛發脾氣,這與甜食過多有關;若兒童固執任性、膽小怕事,則維生素A、B、C與鈣質攝取不足所致。
2、行為反常:
孩子不愛交行,行為孤僻,動作笨拙,多為體內缺乏維生素C結果;行為與年齡不相稱,較同齡孩子幼稚可笑,表明體內胺基酸攝入不足;夜間磨牙、手腳抽動、易驚醒,常是缺乏鈣質的一種信號;喜吃紙屑、煤渣、泥土等,多與缺乏鐵、鋅、錳等元素有關。
部分肥胖孩子是起因於挑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造成某些“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所致。這些“微量營養素”主要包括維生素B6、B12、尼克酸等以及鋅、鐵等元素,如果缺乏,體內的脂肪就不能正常代謝,於是便存積於腹部與皮下,孩子自然腹大腰圓,體重超標。
4、面部“蟲斑”:
民間認為,孩子臉上出現“蟲斑”是肚子裡有蛔蟲寄生的標誌,事實並非如此,這種以表淺性乾燥鱗屑性淺色斑為特徵的變化,實際上是一種皮膚病,謂之“單純糠疹”,源於維生素缺乏,同樣是營養不良的早期表現。
5、其它:
早期營養不良症狀還有噁心、嘔吐、厭食、便秘、腹瀉、睡眠減少、口唇乾裂、口腔炎皮炎、手腳抽搐、共濟失調、舞蹈樣動作、肌無力等。

如何防治營養不良與消瘦

食物供應不足的情況,我國已顯著改善,故現今營養不良和消瘦多為繼發性。厭食症為一個精神性疾病,其中一大部分為減肥欲求苗條者,由於方法不當及觀念上的偏差,對進食產生厭惡,久之成為無食慾或食慾顯著減退。
引起營養不良及消瘦的原因頗多,從進食、消化吸收不良、丟失過多致分解代謝加速等。在生長發育、妊娠、哺乳和老年期易發。
營養不良與消瘦的防治要點為:
(1)要有正確的攝食觀,減肥的方法、目標需得當;
(2)進食要講究科學,飲食結構要合理、全面和比例得當,營養的概念是全面、均衡和適當,偏廢也引起某些營養成分的不良;
(3)老年、妊娠、哺乳和生長發育期應適當加強營養,以求供求平衡;
(4)糾正影響營養不良的疾病,如消化吸收不良、分解代謝加速和蛋白質丟失性疾病;
(5)無器質性原因的神經性厭食是造成營養不良和消瘦的重要和常見原因,需要積極預防和治療。神經性厭食多見於有神經質傾向的女性,以中青年為主,大多為了追求“苗條”而不適當地限制飲食,久而久之,遂引起食慾明顯減退,進而造成營養不良及消瘦。應對廣大民眾進行合理營養的教育,保證每天必需的營養成分攝入。有心理障礙者可通過心理諮詢予以解決。食慾過度低下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適量胰島素注射以提高其食慾。

寶寶營養不良的特殊信號

人們通常把消瘦、發育遲緩乃至貧血、缺鈣等營養缺乏性疾病作為判斷寶寶營養不良的指標。這一方法法雖然可靠,但病情發展到這一步,寶寶的健康已經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只能“亡羊補牢”,這顯然不是上策。 
其實,寶寶營養狀況滑坡,往往在疾病出現之前,就已有種種信號出現了。父母若能及時發現這些信號,並採取相應措施,就可將營養不良扼制在“萌芽”狀態。專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以下信號特別值得父母們留心:
一、情緒變化。美國兒科醫生的大量調查研究資料顯示,當寶寶情緒不佳、發生異常變化時,應考慮體內某些營養素缺乏。
1、寶寶鬱鬱寡歡、反應遲鈍、表情麻木提示體內缺乏蛋白質與鐵質,應多給寶寶吃一點水產品、肉類、奶製品、畜禽血、蛋黃等高鐵、高蛋白質的食品。
2、寶寶憂心忡忡、驚恐不安、失眠健忘,表明體內B族維生素不足,此時補充一些豆類、動物肝、核桃仁、土豆等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大有益處。
3、寶寶情緒多變,愛發脾氣則與吃甜食過多有關,醫學上稱為“嗜糖性精神煩躁症”。除了減少甜食外,多安排點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也是必要的。
寶寶固執、膽小怕事,多因維生素A、B、C及鈣質攝取不足所致,所以應多吃一些動物肝、魚、蝦、奶類、蔬菜、水果等食物。
二、行為反常。營養不良也可引起寶寶行為反常,大體上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不愛交往、行為孤僻、動作笨拙,多為體內維生素C缺乏的結果。在食物中添加富含此類維生素的食物,如蕃茄、桔子、蘋果、白菜與萵苣等為最佳食療食物。這些食物所含豐富的酸類和維生素,可增強神經的信息傳遞功能,緩解或消除上述症狀。
1、行為與年齡不相稱,較同齡寶寶幼稚可笑,表明體內胺基酸不足,增加高蛋白食品如瘦肉、豆類、奶、蛋等勢在必行。
2、夜間磨牙、手腳抽動、易驚醒,常是缺乏鈣質的信號,應及時增加綠色蔬菜、奶製品、魚肉鬆、蝦皮等。
3、喜歡吃紙屑、泥土等異物,稱為“異食癖”。多與缺乏鐵、鋅、錳等微量元素有關。海帶、木耳、蘑菇等含鋅較多,禽肉及海產品中鋅、錳含量高,應是此類寶寶理想的“盤中餐”。
三、過度肥胖。以往常將肥胖籠統地視為營養過剩。最新研究表明,營養過剩僅是部分“胖墩兒”發福的原因。另外一部分胖寶寶則是起因於營養不良。具體說來就是因挑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造成某些“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所致。“微量營養素”不足導致體內的脂肪不能正常代謝為熱量散失,只得積存於腹部與皮下,寶寶自然就會體重超標。
因此,對於肥胖兒來說,除了減少高脂肪食物(如肉類)的攝取以及多運動外,還應增加食物品種,做到粗糧、細糧、葷素之間地合理搭配。

身體信號能顯示營養不良

嘴部信號
若發現口角發紅,長期乾裂,而且口唇和舌頭疼痛,可能是因營養不良而患上口角炎。多為缺乏鐵質和維生素B2、維生素B6造成的。
唇部信號
唇部開裂、唇線模糊是唇病的徵兆,說明缺乏維生素B2及維生素C。
舌部信號
若發現舌頭過於平滑、味蕾突起發紅或舌尖兩側發黃、發白,說明缺乏葉酸及鐵質。
鼻部信號
若鼻子兩邊發紅、油膩且脫皮,說明體內缺鋅。
指甲信號
指甲上有白點,表示缺鋅。指甲容易斷裂,說明缺鐵。缺鋅、缺鐵有時可能會同時出現。
頭髮信號
脫髮、髮絲易纏卷,說明缺乏維生素C和鐵質。而頭髮色澤變淺、變淡,是體內維生素B12偏低的信號。

影響兒童營養的幾種危險情況

在生活中有許多因素會影響兒童的營養和健康狀況。要使孩子營養充足,身體健康,就必須消除這些危險因素。這些因素有:
1.寄生蟲。寄生蟲會把孩子需要的營養奪走,造成營養不良。預防寄生蟲最重要的是注意飲食衛生。平時要做到飯前便後洗手,餐具要經常消毒,生吃的瓜果要洗淨削皮等。
2.偏食和挑食。偏食和挑食會使孩子得不到豐富和均衡的營養,造成營養不良和發育遲緩。糾正的方法在於家長的正確引導。
3.不良情緒。不只是孩子本人的情緒不好會影響營養與健康,家長的情緒不好也會間接地影響孩子。因為不良的情緒會導致腸胃功能的紊亂,從而使營養受損。家長應注意在吃飯前後不要訓斥孩子,為進餐創造一個良好的情緒氛圍。
4.不良生活習慣。包括起居、進餐無規律、不定時,暴飲暴食等。糾正的重點在於首先家長應以身作則,以良好的生活習慣影響孩子,其次應從平時一點一滴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這會使孩子受益終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