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後晉天福八年至開運三年(契丹會同六年至九年,943—947年),契丹軍數次南下,攻滅後晉的戰爭。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後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這樣後晉的主力...
契丹滅後晉戰爭,契丹攻晉馬家口、陽城失敗後,不甘罷休,晉則恃強而伺機反攻。開運三年(946),契丹以欲取故予之計,派趙延壽詐降,誘晉出兵。晉出帝石重貴不察真偽...
黃花谷之戰來源 編輯 五代晉漢之交,後蜀乘契丹滅後晉,中原無主大亂之機,奪占了關中秦、成、階(今甘肅秦安西北、成縣、武都東南)、鳳(今陝西鳳縣東北)四州。...
高模翰,(?-959) ,一名高松,渤海忽汗城(今黑龍江寧安)人。遼朝大將。高模翰本是渤海人,契丹滅渤海之後,他逃到高麗,還娶了高麗公主為妻,後因犯罪逃回契丹,為遼...
宋琪(917~996年),字俶寶(一作叔寶),幽州薊縣(今北京大興區)人,北宋宰相。契丹會同四年(941年),進士及第。契丹滅後晉之戰,進入中原,歷仕後漢、後周、北宋...
契丹滅後晉之際,後蜀又得秦、成、階、鳳四州,擁有前蜀的故地。孟昶統治後期,君臣奢縱無度。乾德三年(965年),為宋所滅。唐末,楊行密據淮南二十八州,天復...
遼大同元年(947)二月,原後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以遼滅後晉,中原無主,於太原即皇帝位,不改晉國號,以當年為天福十二年。六月,改國號為漢,史稱後漢。劉知遠(895—...
五代後晉開運二年(契丹會同八年,945年)至三年陽城、滹沱之戰五代後漢乾祐元年至二年(948—949年)河中之戰五代後漢乾祐三年(950年)至四年正月郭威滅後漢...
五代後周顯德二年(後蜀廣政十八年,955年),後周西征後蜀,收復秦川及隴東高原廣大地區的作戰。五代晉漢之交,後蜀乘契丹滅後晉,中原無主大亂之機,奪占了關中...
唐景思(?~957),秦州(今甘肅天水)人,五代著名將領,參與高平之戰。...後晉開運末年(946),契丹滅後晉,以唐景思為亳州防禦使。後漢初年(947),改任...
直至朱溫篡唐的時間段,五代十國則是在唐朝滅亡後至北宋滅北漢以前的地方政權...947年:契丹滅後晉,並改國號為遼,劉知遠稱帝建後漢,魏州之戰討杜重威使其投降...
高防(905—963),字修己,并州壽陽人。五代、北宋時期官員,高防最初跟隨後晉重臣張從恩,隨之在各地任職。契丹滅後晉,張從恩降敵,高防與之決裂,歸附後漢。因...
後漢(947年—950年),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族建立的中原王朝,都城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後唐覆滅後,石敬瑭建立後晉,任命劉知遠為河東節度使。公元947年,契丹滅...
公元946年——契丹滅後晉公元947年——契丹改國號為遼;劉知遠稱帝,建立後漢。...公元1685~1686年——雅克薩之戰公元1681~1796年——康乾盛世時期...
開運三年(947年)十二月,遼滅後晉,侯益率領手下僚屬到京師開封拜見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當面陳說自己沒有參加後晉策劃北伐契丹的謀略,耶律德光授侯益為鳳翔軍節度使...
第三節契丹滅後唐與滅後晉第四節後漢開國及討關西三叛第五節後周代後漢恢復大統一第五篇 宋元時期戰爭第一章宋南征北抗之戰第一節北宋平定南北諸割據國...
第二節 不同區系文化撞擊和黃帝、蚩尤之戰傳說 第三節 濱海平原的全新世海侵...第四節 石敬瑭割燕、雲和契丹滅後晉 第五節 漢族人民的反契丹鬥爭和後周奪...
契丹滅後晉後晉開運三年(946)、契丹會同九年七月,後晉樞密使李崧、馮玉得契丹盧龍節度使趙延壽有意回歸中原的訊息,深信不疑,命天雄軍節度使杜(重)威致書趙延壽,...
後漢軍在七里坡之戰大敗,隱帝劉承祐在出逃途中為郭允明所殺。郭威帶兵入京,...在契丹滅後晉的時候,郭威和史弘肇等人勸說劉知遠稱帝,因而成為後漢的開國功臣。...
五代時的馮道,後唐、後晉時歷任宰相;契丹滅後晉,又附契丹任太傅;後漢時任...三年,經崤底之戰,大破赤眉軍。又擊破延岑等割據武裝,平定關中。四年,擊敗...
947年――耶律德光進軍開封,契丹滅後晉。1356年――波西米亞國王,盧森堡的查理...這是敵後第一個由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性質的抗日民主政權。會議經民主選舉成立...
後唐末帝清泰三年(936年),石敬唐滅後唐建立後晉,縣地屬後晉。後晉出帝開運三年(946年),契丹滅後晉,第二年,雄武軍節度使何建斬契丹使者,以秦、成、階三...
無錫之戰後唐二事伶人敬新磨四民之中,農民最苦契丹滅後晉荊南、南漢二事“高無賴”“生地獄”澶州兵變論馮道劉仁贍依軍法斬子參考資料 1. 資治通鑑選評 ....
其後,柴榮命宰相李谷與王彥超等率軍進攻南唐,發起了第一次淮南之戰。十二月,...4. 注:契丹滅後晉後改國號為遼,為示統一,詞條中一概稱作契丹。 5.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