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7年,中國的農曆紀年為丁酉年,所處年代為五代十國。在為皇帝為石敬瑭,年號為後晉天福二年、南唐升元元年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937年
- 外文名:937A.D.
- 農曆:丁酉年
- 時代:五代十國
- 年號:後晉天福二年
- 在位皇帝:石敬瑭
- 大事:吳封徐知誥為齊王,南唐建立
紀年,大事,吳冊徐知誥為齊王,吳與契丹修好,後晉三鎮連叛,閩復通中原,後蜀改元廣政,段氏大理建國,記載,
紀年
吳越天福二年
閩通文二年
于闐同慶二十六年
馬楚天福二年
南唐升元元年
大事
吳冊徐知誥為齊王
吳執政徐知誥早有代吳之意,吳太和五年(933),就曾聽謀主宋齊丘之策欲遷吳王都金陵,為吳王所罷。為謀禪代,徐知誥於太和六年幽吳臨川王楊濛於和州。至吳天祚元年(935)十月,吳加徐知誥尚父、太師、大丞相、天下兵馬大元帥,進封齊王,以升、潤、宣、池、歙、常、江、饒、信、海十州之地為齊國。幾乎相當於吳國一半的版圖。次年正月,徐知誥即建元帥府,設官職。十一月,吳又詔其置百官。以金陵(今江蘇南京)為西都。天祚三年正月,徐知誥建齊國,立宗廟、社稷,改金陵府為江寧府,牙城稱宮城,廳堂稱殿,百官多如天子之制,設騎兵八軍,步兵九軍,如國中之國。二月吳正式冊命其為齊國王。三月,徐知誥改名徐誥,以示與養父徐溫諸子相區別。其取吳而代之而步步實現,距正式禪代已為時不遠。
吳與契丹修好
後晉三鎮連叛
天雄節度使范延光原為後唐之臣,率本鎮軍馬援晉安寨,及唐援軍潰於團柏(今山西祁縣東南),還歸本鎮,上表降於後晉。但一直在籌劃反晉,後晉天福二年(937)初,范延光召集屬下王刺史集魏州。後晉高祖石敬瑭本欲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因范延光已露反晉跡象,遂採納桑維翰之謀,假託洛陽漕運不便,東巡汴州(今河南開封),以備魏州萬一有變,大軍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亂。另一面為穩住范延光,後晉於五月封其為臨清郡王。六月,范延光起兵反晉,率二萬步騎沿黃河西至黎陽(今河南濬縣北),後晉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昭信節度使白奉進此時正以一千五百騎兵,駐於黃河南岸的白馬津(今河南滑縣東),以防備范延光渡黃河;侍衛都軍使楊光遠則率一萬步騎屯於滑州(今河南濬縣東),杜重威屯兵於衛州(今河南汲縣),昭義節度使高行周駐兵於相州(今河南安陽),成三面包圍之勢。二十六日,以楊光遠為魏府四面都部署,張從賓為副。石敬瑭命洛陽巡檢使張從賓發數千河南府兵攻范延光。張從賓反被范延光策反,殺石敬瑭之子河陽節度使石重信,又領兵入洛陽;殺東都留守石重義等,取內庫錢賞軍,進軍汜水關(今河南滎陽西北),逼進汴州,後晉以奉國都指揮使侯益率五千禁軍會同杜重威討之。此時,後晉右武衛上將軍婁繼英、右衛大將軍尹暉及溫延浚兄弟均為范延光策反,後溫氏兄弟受范延光之命取許州(今河南許州),不成,欲殺婁繼英自明,為張從賓所殺。後晉屯於滑州白馬的白奉進則因與滑州節帥符彥饒發生磨擦,被符彥饒所殺,滑州亂軍為盧順密,馬萬等平定,符彥饒被執送大梁處斬。七月,范延光、張從賓、符彥饒魏、孟、滑三鎮相繼反叛,原對范延光所形成的包圍已經失效,後晉朝野震動,重以楊光遠為魏府行營都招討使、兼知行府事,以高行周為河南尹、東都留守,以杜重威為昭義節度使、、充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以侯益為河陽節度使。范延光部下孫銳、馮暉在六明鎮為楊光遠所敗,損失三千人。杜重威。侯益與張從賓戰於汜水關,全殲張從賓所率萬餘人,攻克汜水,張從賓則在逃跑途中淹死於黃河。後晉族誅張從賓及其同黨。范延光見大勢巳去,歸罪於勸己起兵的孫銳,上表待罪,石敬瑭未允。至天福三年(938)七月,楊光遠圍廣晉府(即魏州)已一年,城中糧盡,馮暉自城中出降,石敬瑭也因晉軍師老民疲,先後派朱憲、劉處讓入城,準范延光不死,移大鎮,九月,范延光以二人入質,降後晉,晉以范延光為天平節度使,賜鐵券。赦協從之人。以楊光遠為天雄節度使。
閩復通中原
後蜀改元廣政
段氏大理建國
後晉天福元年(936)十二月末,大義寧通海節度使段思平會合黑爨、松爨三十七蠻部,自石城(今雲南曲靖北)攻大理,大義寧帝楊乾貞兵敗出逃。天福二年,段思平建國大理,建元文德,後改元神武,均不知起訖。以大理為都城,董迦羅為相國,高方為岳侯,分治成紀(今雲南永勝)、巨橋(今雲南晉寧)景地,免除東方三十七蠻部徭役。文德三年赦楊乾貞罪,廢為僧人。段思平(894——944),其祖先為武威(今甘肅武威)人。世代為蒙氏南詔將領。唐玄宗時,南詔閣邏鳳大敗唐軍,段氏因功封為清子官。段思平後晉開運元年卒,廟號太祖。段氏大理傳至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為高氏所廢。兩年後段氏復位,史稱後理國,至宋淳佑十二年(1253)為元
記載
(1)春,正月,乙卯,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乙卯(初二),出現日食。
(2)後晉高祖石敬瑭下詔,任用前北面招收指揮使安重榮為成德節度使,任用秘瓊為齊州防禦使。派遣引進使王景崇去給秘瓊講明利害。安重榮與契丹將領趙思溫相偕來到鎮州,秘瓊不敢拒絕接受命令。丙辰(初三),安重榮上奏稱已經視事。王景崇是邢州人。
(3)契丹把幽州做為南京。
(6)戊寅,以李崧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充樞密使,桑維翰兼樞密使。時晉新得天下,藩鎮多未服從;或雖服從,反仄不安。兵火之餘,府庫殫竭,民間困窮,而契丹徵求無厭。維翰勸帝推誠棄怨以撫藩鎮,卑辭厚禮以奉契丹,訓卒繕兵以修武備,務農桑以實倉稟,通商賈以豐貨財。數年之間,中國稍安。
(6)戊寅(二十五日),高祖任用李崧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充樞密使,高祖任用桑維翰兼樞密使。當時,後晉新得天下,藩鎮大多還沒有服從;或者雖然服從,但是還反覆不安定。戰爭焚掠之餘,官家府庫中的金帛財物已經支用淨盡,民間生活困難貧窮,而契丹又徵調索求沒完沒了。桑維翰勸說晉高祖要誠心誠意、放棄前怨,來安撫各地藩鎮;用謙卑的言詞和豐厚的獻禮,來結好於契丹;訓練士卒、修繕兵器,來完善武備力量;勤務農桑生產,來充實倉儲;通暢商賈貿易,來交流豐富財貨。幾年之間,中國就會稍見安定。
(7)吳太子璉納齊王知誥女為妃。
徐知誥開始修建太廟、社稷祭壇、更改金陵為江寧府,牙城稱作宮城,府中的廳堂稱為殿;委任左、右司馬宋齊丘和徐為左、右丞相,馬步判官周宗、內樞判官黟縣人周廷玉為內樞使。其餘百官,都和吳國的制度一樣。置建騎兵八個軍,步兵九個軍。
(9)戊子,吳主使宜陽王如西都,冊命齊王;王受冊,赦境內。冊王妃曰王后。
(10)吳越王元之弟順化節度使、同平章事元獲罪於元,廢為庶人。
(11)契丹主自上黨過雲州,大同節度使沙彥出迎,契丹主留之,不使還鎮。節度判官吳巒在城中,謂其眾曰:“吾屬禮義之俗,安可臣於夷狄乎!”眾推巒領州事,閉城不受契丹之命,契丹攻之,不克。應州馬軍都指揮使金城郭崇威亦恥臣契丹,挺身南歸。
契丹主經過新州,命令威塞節度使翟璋收集犒勞軍隊的錢十萬緡。以前,契丹主耶律德光的父親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機強盛,室韋、奚、都成為他的屬地而為其役使。奚王去諸苦於契丹的貪求和虐待。帶領他的屬眾向西遷徙到媯州,依附於劉仁恭父子,號稱西奚。去諸死後,他的兒子掃剌繼立。後唐莊宗討滅劉守光時,賜給掃剌姓李,名紹威。李紹威娶了契丹逐不魯的姐姐。逐不魯得罪了契丹,投奔李紹威,李紹威接納了他;契丹發怒,攻打他,沒有攻下來。李紹威死後,子拽剌繼立。等到契丹主耶律德光從上黨北歸時,拽剌迎接並投降於他,當時逐不魯也死了,契丹主耶律德光說:“你實在是沒有罪過的,掃剌、逐不魯有負於我。”便令人把二人的屍骨挖掘出來,磨碎後加以散揚。各處奚人畏懼契丹的暴虐,很多都叛離逃走。契丹主慰勞翟璋說:“我一定找人替代你的職務,讓你回到南朝。”己亥(十六日),翟璋上表後晉朝廷,請求召他回朝。沒有多久,契丹派遣翟璋領兵去討伐叛變的奚人,進攻雲州,有功勞,便把他留下,不讓他回去,最後翟璋鬱郁而死。
張礪自契丹逃歸,為追騎所獲,契丹主責之曰:“何故舍我去?”對曰:“臣華人,飲食衣服皆不與此同,生不如死,願早就戮。”契丹主顧通事高彥英曰:“吾常戒汝善遇此人,何故使之失所而亡去?若失之,安可復得邪!”笞彥英而謝礪。礪事契丹主甚忠直,遇事輒言,無所隱避,契丹主甚重之。
翰林學士張礪從契丹逃歸南方,被追趕的契丹騎兵抓獲,契丹主責備他說:“你為什麼離我而去?”張礪回答說:“我是中原人,飲食、衣服都同此地不一樣,活著還不如死了,我願意您早日把我殺了。”契丹主對著翻譯高彥英說:“我常常告誡你要優厚地對待這個人,你為什麼讓他流離失所而逃走?如果失去他,還能到哪裡去獲得這樣的人!”便笞打高彥英而向張礪道歉。張礪侍奉契丹主很是忠心和直率,遇到問題往往進言,沒有什麼隱藏和躲避的,契丹主很器重他。
(12)初,吳越王少子元,數有軍功,賜之兵仗。及吳越王元立,元為土客馬步軍都指揮使兼中書令,恃恩驕橫,增置兵仗至數千,國人多附之。元忌之,使人諷請輸兵仗,出判溫州,元不從。銅官廟吏告元遣親信禱神,求主吳越江山;又為蠟丸從水竇出入,與兄元謀議。三月,戊午,元遣使者召元宴宮中,既至,左右稱元有刃墜於懷袖,即格殺之;並殺元。元欲按諸將吏與元、元交通者,其子仁俊諫曰:“昔光武克王郎,曹公破袁紹,皆焚其書疏以安反側,今宜效之。”元從之。
(12)以前,吳越王錢的小兒子錢元,多次建立軍功,錢賜給他護從用的兵仗。等到吳越王錢元繼立後,錢元被任命為土客馬步軍都指揮使兼中書令。他依恃恩寵而驕傲蠻橫,增設兵仗達數千人,國中的人常常依附他。錢元猜忌他,讓人去勸錢元自己請求捐獻兵仗,出朝去判理溫州,錢元不乾。銅官廟的司管官員告發錢元派親信去向神祈禱,求神讓他做吳越江山的君主;又告發他製作蠟丸從水洞流進流出,與他哥哥錢元密謀策劃。三月,戊午(初五),錢元派使者召喚錢元到宮中赴宴,到達後,宮中左右的人聲稱錢元身上有刀墜掛在懷袖裡邊,就把他捉拿殺了;同時殺了錢元。錢元還要查究將吏中與錢元、錢元有交往溝通的人。他的兒子錢仁俊勸諫他說:“昔日東漢光武帝打敗王莽,三國時曹操破了袁紹,都把他們的往來書信燒了,用以平息出現反叛和傾覆,現在,我們也應該效法他們。”錢元聽從了這個意見。
(13)或得唐潞王膂及髀骨獻之,庚申,詔以王禮葬於徽陵南。
(13)有人得到後唐潞王李從珂自焚後的脊骨和髖骨,拿來進獻,庚申(初七),後晉高祖下詔,用王禮葬於徽陵之南。
(14)帝遣使詣蜀告即位,且敘姻好;蜀主復書,用敵國禮。
(15)范延光聚卒繕兵,悉召巡內刺史集魏州,將作亂。會帝謀徙都大梁,桑維翰曰:“大梁北控燕、趙,南通江、淮,水陸都會,資用富饒。今延光反形已露,大梁距魏不過十驛,彼若有變,大軍尋至,所謂疾雷不及掩耳也。”丙寅,下詔,托以洛陽漕運有闕,東巡汴州。
(15)范延光聚集兵馬、修理兵器,把他管轄下的刺史全部召集到魏州,將要作亂造反。適逢後晉高祖打算遷都到大梁,桑維翰說:“大梁北控燕、趙,南通江、淮,是水陸兩路都會,物資和財用都很富饒。現在范延光的謀反跡象已經顯露出來,大梁距離魏州不過十個驛站那么遠,他那邊如果發生變故,大軍很快就可過來,真是像俗話所說的‘迅雷不及掩耳’一樣啊!”丙寅(十三日),下詔,託言洛陽漕運不足,東巡汴州。
(17)庚辰(二十七日),後晉高祖從洛陽出發東巡,留下前朔方節度使張
從賓為東都巡檢使。
(18)漢主以疾愈,大赦。
(18)南漢主劉龔因為生病痊癒,實行大赦。
(20)夏,四月,丙戌,帝至汴州;丁亥,大赦。
(20)夏季,四月,丙戌(初四),後晉高祖到達汴州;丁亥(初五),實行大赦。
(23)閩主作紫微宮,飾以水晶,土木之盛倍於寶皇宮。又遣使散詣諸州,伺人隱慝。
(23)閩主王修建紫微宮,用水晶做裝飾,土木工程的盛大,加倍於寶皇宮。又派出使者分散到所轄各州,暗中偵查人們所隱匿的事情。
(24)五月,吳徐誥用宋齊丘策,欲結契丹以取中國,遣使以美女、珍玩泛海修好,契丹主亦遣使報之。
(25)丙辰,敕權署汴州牙城曰大寧宮。
(26)壬申,進范延光爵臨清郡王,用來安撫他的心意。
(26)壬申(二十一日),後晉朝廷進爵范延光為臨清郡王,用來安撫他的心意。
(27)追尊四代孝妣為帝後。己卯,詔太社所藏唐室罪人首聽親舊收葬。初,武衛上將軍婁繼英嘗事梁均王,為內諸司使,至是,諸其首而葬之。
(27)後晉高祖追尊四代父母為皇帝和皇后。己卯(二十八日),下詔,太廟所藏唐室罪人的首級聽由其親屬故舊加以收葬。當初,武衛上將軍婁繼英曾經臣事後梁均王朱友,任內諸司使,到這時,請求收殮均王的首級以便埋葬。
(28)六月,吳諸道副都統徐景遷卒。
(28)六月,吳國諸道副都統徐景遷去世。
(29)范延光向來把軍府的政事委任給元隨左都押牙孫銳辦理,孫銳依恃恩寵而獨斷專橫,符文奏章有不如意的當著范延光的面便把它撕碎了。適逢范延光患病已十多天,孫銳暗中召喚澶州刺史馮暉,同他合謀逼迫范延光造反;范延光也思念術士張生的話,便依從了他們。
甲午,六宅使張言奉使魏州還,言延光反狀;義成節度使符彥饒奏延光遣兵渡河,焚草市;詔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昭信節度使白奉進將千五百騎屯白馬津以備之。奉進,雲州人也。丁酉,以東都巡檢使張從賓為魏府西南面者部署。戊戌,遣侍衛都軍使楊光遠將步騎一萬屯滑州。己亥。遣護聖都指揮使杜重威將兵屯衛州。重威,朔州人也,尚帝妹樂平長公主。范延光以馮暉為都部署,孫銳為兵馬都監,將步騎二萬循河西抵黎陽口。辛丑,楊光遠奏引兵逾胡梁渡。
甲午(十三日),六宅使張言奉晉高祖之命出使魏州回朝,奏言范延光造反的情況;義成節度使符彥饒奏報范延光派兵渡過黃河,焚燒了以草屋為居的滑州城外市里;下詔命令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昭信節度使白奉進率領一千五百騎兵屯駐白馬津,用來加強防備。白奉進是雲州人。丁酉(十六日),任命東都巡檢使張從賓為魏府西南面都部署。戊戌(十七日),遣派侍衛都軍使楊光
遠統領步兵、騎兵一萬人屯駐滑州。己亥(十八日),遣派護聖都指揮使杜重威統兵屯駐衛州。杜重威是朔州人,娶的妻子是晉高祖的妹妹樂平長公主。范延光任用馮暉為都部署,孫銳為兵馬都監,統領步兵、騎兵二萬人,沿著黃河西岸到達黎陽口。辛丑(二十日),楊光遠奏報:率兵過了胡梁渡。
(33)詔張從賓發河南兵數千人擊范延光。延光使人誘從賓,從賓遂與之同反,殺皇子河陽節度使重信,使上將軍張繼祚知河陽留後。繼祚,全義之子也。從賓又引兵入洛陽,殺皇子權東都留守重義,以東都副留守、都巡檢使張延播知河南府事,從軍。取內庫錢帛以賞部兵;留守判官李遐不與,兵眾殺之。從賓引兵扼汜水關,將逼汴州。詔奉國都指揮使侯益帥禁兵五千會杜重威討張從賓;又詔宣徽使劉處讓自黎陽分兵討之。時羽檄縱橫,從官在大梁者無不懼,獨桑維翰從容指畫軍事,神色自若,接對賓客,不改常度,眾心差安。
(33)後晉高祖下詔,命令張從賓派數千河南兵出擊范延光。范延光讓人去誘勸張從賓,張從賓便同范延光一起造反,殺了任河陽節度使的皇子石重信,讓上將軍張繼祚主持河陽留後的事務,張繼祚是張全義的兒子。張從賓又率領兵馬進入洛陽,殺了暫時代理東都留守的皇子石重又,任用東都副留守、都巡檢使張延播主持河南府事務,跟隨軍隊行動。又調取內庫的錢帛用來犒賞部兵;留守判官李遐不給,兵眾把他殺了。張從賓帶兵扼守汜水關,將要逼近汴州。後晉高祖下詔奉國都指揮使侯益率領五千禁兵會合杜重威去征討張從賓;又詔宣徽使劉處讓從黎陽分兵討伐他。當時,軍書往來紛繁,隨從晉高祖在大梁的官員沒有不煩擾驚恐的,只有桑維翰從容指揮軍事,神色自若,接待應對賓客不改正常規範,眾人見了心裡略覺平靜。
(34)方士言於閩主,雲有白龍夜見螺峰;閩主作白龍寺。時百役繁興,用度不足,閩主謂吏部侍郎、判三司侯官蔡守蒙曰:“聞有司除官皆受賂,有諸?”對曰:“浮議無足信也。”閩主曰:“朕知之久矣,今以委卿,擇賢而授,不肖及罔冒者勿拒,第令納賂,籍而獻之。”守蒙素廉,以為不可;閩主怒,守蒙懼而從之。自是除官但以貨多少為差。閩主又以空名堂牒使醫工陳究賣官於外,專務聚斂,無有盈厭。又詔民有隱年者杖背,隱口者死,逃亡者族。果菜雞豚,皆重征之。
(34)有方士對閩主王言稱,有條白龍夜間出現在螺峰,閩主便興建了白龍寺。當時,各種勞役接連不斷,資金用度很不充足,閩主對吏部侍郎、判三司侯官人蔡守蒙說:“聽說有關部門委任官員都接受賄賂,有這樣的事嗎?”回答說:“流言蜚語不足為信。”閩主說:“朕知道此事已經很久了,現在把授官任職的事情,委託給你辦理,要選擇授給賢能的人,不稱職和假冒頂替的人也不要拒絕,只是讓他們納賄,立籍造冊而加以舉薦。”蔡守蒙素稱廉潔,認為不能這樣辦;閩主發怒,蔡守蒙害怕,便依從了。從此任用官員就憑納錢多少來分差等。閩主又讓醫工陳究用空白不填名姓的委任牒文在外面賣官,專門從事搜刮民財,沒有滿足,貪得無厭。又下詔民間如有隱瞞年齡者用刑杖笞背,隱瞞人口者處死,逃亡者誅殺全族。果、菜、雞、豬,都徵收重稅。
(35)秋季,七月,張從賓攻打汜水,殺巡檢使宋廷浩。後晉高祖穿著軍裝,整備輕騎,準備奔向晉陽避躲。桑維翰叩頭苦苦諫阻說:“賊兵的鋒芒雖然強盛,其勢不能持久,請少等待一下,不可輕率動移。”後晉高祖這才留止未動。
(36)范延光遣使以蠟丸招誘失職者,右武衛上將軍婁繼英、右衛大將軍尹暉在梁,溫韜之子延浚、延沼、延袞居許州,皆應之。延光令延浚兄弟取許州,聚徒已及千人。繼英、暉事泄,皆出走。壬子,敕以延光奸謀,誣污忠良,自今獲延光諜人,賞獲者,殺諜人,禁蠟書,勿以聞。暉將奔吳,為人所殺。繼英奔許州,依溫氏。忠武節度使萇眾簡盛為之備,延浚等不得發,欲殺斷英以自明,延沼止之,遂同奔張從賓。繼英知其謀,勸從賓執三溫,皆斬之。
(36)范延光派遣使者用蠟丸密書招誘失職的人,右武衛上將軍婁繼英、右衛大將軍尹暉在大梁,溫韜的兒子溫延浚、延沼、延兗居留在許州,都回響范延光而造反。范延光命令溫延浚兄弟奪取許州,聚集徒眾已達千人。婁繼英、尹暉因為事情泄露,都逃走了。壬子(初二),晉高祖下敕書,認為范延光施用奸謀,誣陷玷污忠良,從今以後,抓獲范延光的間諜,獎賞抓獲的人,殺死間諜,焚燒蠟書,不必上報。尹暉將要投奔吳國,被人所殺。婁繼英投奔許州,依附了溫氏兄弟。忠武節度使萇從簡以重兵防備他們,溫延浚等不敢發作,想殺了婁繼英以表白自己,溫延沼阻止了他,便一同投奔了張從賓。婁繼英知道了他們的陰謀,勸張從賓捉獲溫家三兄弟,都把他們殺了。
(37)白奉進在滑州,軍士有夜掠者,捕之,獲五人,其三隸奉進,其二隸符彥饒,奉進皆斬之;彥饒以其不先白己,甚怒。明日,奉進從數騎詣彥饒謝,彥饒曰:“軍中各有部分,奈何取滑州軍士並斬之,殊無客主之義乎!”奉進曰:“軍士犯法,何有彼我!”仆已引咎謝公,而公怒不解,豈非欲與延光同反邪!”拂衣而起,彥饒不留;帳下甲士大噪,擒奉進,殺之。從騎走出,大呼於外,諸軍爭擐甲操兵,喧噪不可禁止。奉國左廂都指揮使馬萬惶惑不知所為,帥步兵欲從亂,遇右廂都指揮使盧順密帥部兵出營,厲聲謂萬曰:“符公擅殺白公,必與魏城通謀。此去行宮才二百里,吾輩及軍士家屬皆在大梁,奈何不思報國,乃欲助亂,自救族滅乎!今日當共擒符公,送天子,立大功。軍士從命者賞,違命者誅,勿復疑也!”萬所部兵尚有呼躍者,順密殺數人,眾莫敢動。萬不得已從之,與奉國都虞侯方太等共攻牙城,執彥饒,令太部送大梁。甲寅,敕斬彥饒於班荊館,其兄弟皆不問。
(37)白奉進在滑州,有軍士在夜間進行搶掠的,便捕捉他們,抓獲了五個人,其中三個是白奉進的下屬,兩個是符彥饒的下屬,白奉進把他們都殺了;符彥饒因為他沒有先告訴自己,非常惱怒。第二天,白奉進帶著幾個隨從騎兵來拜見符彥饒表示道歉。符彥饒說:“軍中各有分屬,為什麼抓了滑州的軍士一起殺了,連一點主人和客人的名份都不顧了!”白奉進說:“軍士犯了法,怎能分你和我!我已經承擔責任來向您道歉,而您還是發怒不止,這豈不成了想與范延光共同造反嗎!”一甩袖子起身要走,符彥饒不挽留;帳下甲兵大為喧鬧,捉住白奉進,把他殺了。白奉進的隨從騎兵走出營帳,在外邊大聲呼喊,各方軍隊爭著穿鎧甲、手執武器,吵嚷之聲不能禁止。奉國左廂都指揮使馬萬惶惑不知怎么辦,率領步兵想跟著暴亂,正好遇上右廂都指揮使盧順密率領本部人馬出營,厲聲對馬萬說:“符公擅自殺了白公,必定與魏城通謀。這裡離天子行宮才二百里,我們這些人和軍士的家屬都在大梁,為什麼不思報效國家,反而要幫助亂兵,自取滅族嗎!現在我們應當共同捉拿符公,送交天子,立大功。軍士服從命令的獎賞,違背命令的誅殺,不要再有什麼疑慮!”馬萬所部士兵還有呼喊跳躍的,盧順密殺了幾人,眾人就不敢亂動了。馬萬不得已跟從著他,與奉國都虞候方太等共同攻打牙城,抓住符彥饒,命令方太送往大梁。甲寅(初四),後晉高祖敕令在班荊館斬殺了符彥饒,對於他的兄弟們都沒有究問。
楊光遠自白皋引兵趣滑州,士卒聞滑州亂,欲推光遠為主。光遠曰:“天子豈汝輩販弄之物!晉陽之降出於窮迫,今若改圖,真反賊也。”其下乃不敢言。時魏、孟、滑三鎮繼叛,人情大震,帝問計於劉知遠,對曰:“帝者之興,自有天命。陛下昔在晉陽,糧不支五日,俄成大業。今天下已定,內有勁兵,北結強虜,鼠輩何能為乎!願陛下撫將相以恩,臣請戢士卒以威;恩威兼著,京邑自安,本根深固,則枝葉不傷矣。”知遠乃嚴設科禁,宿衛諸軍無敢犯者。有軍士盜紙錢一幞,主者擒之,左右請釋之,知遠曰:“吾誅其情,不計其直。”竟殺之。由是眾皆畏服。
楊光遠從白皋領兵向滑州進軍,士卒聽說滑州動亂,想推舉楊光遠為君主。楊光遠說:“天子豈是你們這等人所玩弄的物體!當年我在晉陽的投降是出於窮迫無奈,現在如果改變圖謀,那就真是反賊了。”他的部下才不敢再說。當時,魏、孟、滑三鎮相繼叛變,人情大為震動,後晉高祖向劉知遠詢問怎么辦,回答說:“帝王的興起,自有天命。陛下當年在晉陽,糧食不足支持五天,轉眼成就了大業。現在,天下已經平定,內有強盛的兵力,向北團結強大的胡虜,這些反叛的鼠輩能夠乾出什麼來呢!願陛下用恩德來安撫將相,我替您收斂士卒的威風,恩威兼施,京都自然會安定,樹幹和樹根深固了,那么枝條和葉就不會受傷了。”劉知遠便嚴格建立科罰禁犯的條令,宿衛京城的諸軍沒有敢違犯的。有個軍士偷盜紙錢一幞,被其主人抓獲,左右的人請求放了他,劉知遠說:“我是按事情的情況來誅殺他的,不計較它的多少。”居然把他殺了,從此眾軍士都畏服。
乙卯,以楊光遠為魏府行營都招討使、兼知行府事,以昭義節度使高行周為河南尹、東京留守,以杜重威為昭義節度使、充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以侯益為河陽節度使。帝以滑州奏事皆馬萬為首,擢萬為義成節度使。丙辰,以盧順密為果州團練使,方太為趙州刺史;既而知皆順密之功也,更以順密為昭義留後。
乙卯(初五),後晉高祖任命楊光遠為魏府行營都招討使、兼理行府事務,任用昭義節度使高行周為河南尹、東京留守,任用杜重威為昭義節度使、充當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任用侯益為河陽節度使。後晉高祖因為滑州奏事都以馬萬為首,便提升馬萬為義成節度使。丙辰(初六),任用盧順密為果州團練使,方太為趙州刺史;不久得知平定滑州都是盧順密的功績,便改任盧順密為昭義留後。
杜重威、侯益引兵至汜水,遇張從賓眾萬餘人,與戰,俘斬殆盡,遂克汜水。從賓走,乘馬渡河,溺死;獲其黨張延播、繼祚、婁繼英,送大梁,斬之,滅其族。史館修撰李濤上言,張全義有再造洛邑之功,乞免其族,乃止誅繼祚妻子。濤,回之族曾孫也。
杜重威、侯益領兵到達汜水,遇到張從賓的兵眾一萬多人,同他們交戰,幾乎全部俘獲斬盡,便攻克了汜水。張從賓逃走,乘馬渡河,結果被淹死了;俘獲他的黨羽張延播、張繼祚、婁繼英,押送到大梁,把他們殺了,誅滅了他的家族。史館修撰李濤上書奏言,張繼祚的父親張全義有再造洛陽的功勞,請求赦免他的族人,便只誅殺了張繼祚的妻子。李濤是李回的族曾孫
(38)詔東都留守司百官悉赴行在。
(38)後晉高祖下詔:東都留守司的百官全部遷赴行在。
(39)楊光遠奏知博州張暉舉城降。
(39)楊光遠奏報,主管博州事務的張暉帶領全城投降。
(40)安州威和指揮使王暉聽說范延光作亂,殺了安遠節度使周,自己統領軍府,打算等待范延光勝利就依附他,如果他敗了就渡過長江投奔吳國。後晉高祖派遣右領軍上將軍李金全帶領一千騎兵到安州去巡視檢查,答應赦免王暉的罪,並任用他為唐州刺史。
(42)吳同平章事王令謀如金陵勸徐誥受禪,誥讓不受。
(42)吳國同平章事王令謀到金陵勸徐誥接受吳主的禪讓,繼位當皇帝,徐誥辭讓不接受。
(43)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從進恐王暉奔吳,遣行軍司馬張將兵會復州兵於要路邀之。暉大掠安州,將奔吳,部將胡進殺之。八月,癸巳,以狀聞。李金全至安州,將士之預於亂者數百人,金全說諭,悉遣詣闕,既而聞指揮使武彥和等數十人挾賄甚多,伏兵於野,執而斬之。彥和且死,呼曰:“王暉首惡,天子猶赦之;我輩脅從,何罪乎!”帝雖知金全之情,掩而不問。
(43)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從進擔心王暉投奔吳國,派行軍司馬張領兵會合復州兵在衝要路上阻擋他。王暉在安州大肆搶掠後將要投奔吳國,部將胡進殺了他。八月,癸巳(十三日),把情況報告了朝廷。李金全到達安州,將士中有幾百人參預動亂,李金全諭告他們,都讓他們到京城去闕門詣見等待發落;接著,聽說指揮使武彥和等數十人挾帶行賄的財物很多,便在野外埋伏士兵把他們捉住殺了。武彥和臨死前高聲喊著說:“王暉是首惡,天子還把他赦免了,我們這些人都是脅從的,有什麼罪!”後晉高祖雖然知道李金全的情況,把事情掩蓋起來,不加究問。
(44)吳歷陽公知吳將亡,甲午,殺守衛軍使王宏;宏子勒兵攻,射殺之。以德勝節度使周本吳之勛舊,引二騎詣廬州,欲依之。本聞至,將見之,其子弘祚固諫,本怒曰:“我家郎君來,何為不使我見!”弘祚合扉不聽本出,使人執於外,送江都。徐誥遣使稱詔殺於採石,追廢為悖逆庶人,絕屬籍。侍衛軍使郭殺妻子於和州,誥歸罪於,貶池州。
(44)吳國歷陽楊公知道吳國快要敗亡了,甲午(十四日),殺了守衛他的軍使王宏;王宏的兒子帶領兵卒攻擊楊,楊射殺了他。因為德勝節度使周本是吳國有功勳的舊臣,便帶領兩個騎兵來到廬州,想依託於他。周本聽說楊來了,將要會見他,他的兒子周弘祚堅決勸阻,周本發怒說:“我家的少主來了,為什麼不讓我見他!”周弘祚關上門不讓周本出去,並讓人在外邊把楊抓起來,送往江都。徐誥派使者稱吳主下詔,在採石殺了楊,並把他追廢為“悖逆庶人”,滅絕了楊氏屬籍。侍衛軍使郭在和州把楊的妻子殺了,徐誥歸罪於郭,把他貶移到池州。
(45)乙巳,赦張從賓、符彥饒、王暉之黨,未伏誅者不問。
梁、唐以來,士民奉使及俘掠在契丹者,悉遣使贖還其家。
(46)吳司徒、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內樞使、忠武節度使王令謀老病無齒,或勸之致仕,令謀曰:“齊王大事未畢,吾何敢自安!”疾亟,力勸徐誥受禪。是月,吳主下詔,禪位於齊。李德誠復詣金陵帥百官勸進,宋齊丘不署表。九月,癸丑,令謀卒。
(46)吳國司徒、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內樞使、忠武節度使王令謀年老有病,連牙齒都沒有了,有人勸他退休,王令謀說:“齊王的大事還沒完成,我怎么敢自圖安逸!”病得快死了,還極力勸說徐誥接受吳主讓位。就在這個月裡,吳主楊溥下詔書,把帝位禪讓給齊王徐誥。李德誠再次到金陵率領百官勸進,宋齊丘不在勸進表上署名。九月,癸丑(初四),王令謀去世。
(47)甲寅,以李金全為安遠節度使。
(47)甲寅(初五),後晉高祖任用李金全為安遠節度使。
(48)婁繼英未及葬梁均王而誅死,詔梁故臣右衛上將軍安崇阮與王故妃郭氏葬之。
(48)婁繼英沒有來得及安葬後梁鈞王朱友就被殺死,後晉高祖下詔後梁舊臣右衛上將軍安崇阮與均王舊妃郭氏把他安葬了。
(49)丙寅,吳主命江夏王奉璽綬於齊。冬,十月,甲申,齊王誥即皇帝位於金陵,大赦,改元升元,國號唐。追尊太祖武王曰武皇帝。乙酉,遣右丞相奉冊詣吳主,稱受禪老臣誥謹拜稽首上皇帝尊號曰高尚思玄弘古讓皇,宮室、乘輿、服御皆如故,宗廟、正朔、徽章、服色悉從吳制。丁亥,立徐知證為江王,徐知諤為饒王。以吳太子璉領平盧節度使、兼中書令,封弘農公。
(49)丙寅(十七日),吳主楊溥命江夏王楊奉獻皇帝的國璽和綬帶給齊王。冬季,十月,甲申(初五),齊王徐誥在金陵即皇帝位,實行大赦,改年號為升元,國號唐。追尊他的父親太祖武王徐溫稱武皇帝。乙酉(初六),遣派右丞相徐奉送上尊號的冊文去進詣吳主楊溥,稱言受禪老臣誥謹拜稽首上皇帝尊號為高尚思玄弘古讓皇,宮室、乘輿、服御都照舊,宗廟、正朔、徽章、服色都仍按吳國制度。丁亥(初八),冊立徐知證為江王,徐知諤為饒王。任用吳太子楊璉領職平盧節度使、兼中書令,封為弘農公。
唐主宴群臣於天泉閣,李德誠曰:“陛下應天順人,惟宋丘兵不樂。”因出齊丘止德誠勸進書,唐主執書不視,曰:“子嵩三十年舊交,必不相負。”齊丘頓首謝。
南唐國主徐誥在天泉閣宴請群臣,李德誠奏稱:“陛下應天順人,只有宋齊丘不愉快。”因而把宋齊丘阻止李德誠勸進的信拿出來作為證明,南唐主拿著這封信而不看,並說:“子嵩是我三十年的老朋友,必定不會負我。”宋齊丘頓首拜謝。
丁酉,加宋齊丘大司徒。齊丘雖為左丞相,不預政事,心慍懟,聞制詞雲“布衣之交”,抗聲曰:“臣為布衣時,陛下為刺史;今日為天子,可以不用老臣矣。”還家請罪,唐主手詔謝之,亦不改命。久之,齊丘不知所出,乃更上書請遷讓皇於他州,及斥遠吳太子璉,絕其婚;唐主不從。
丁酉(十八日),南唐主加授宋齊丘為大司徒。宋齊丘雖然任左丞相,但不能參預政事,心裡怨怒,聽說南唐主所作詞中稱是“布衣之交”,便抗辯說:“我當老百姓時,陛下是刺史,現在當了天子,可以不用老臣了。”回家請求治罪,南唐主手詔向他致謝,但也不再改變授官命令。時間長了,宋齊丘不知怎么辦為好,便上書建議把讓皇行移到其他州府,並疏遠吳太子楊璉,斷絕與他的婚姻;南唐主沒有聽從他的意見。
(50)閩主命其弟威武節度使繼恭上表告嗣位於晉,且請置邸於都下。
(50)閩主王命令他的弟弟威武節度使王繼恭向後晉朝廷上表報告他繼承了閩國的君位,並且請求在閩國都建置府邸。
(51)十一月,乙卯,唐吳王景通更名。
(51)十一月,乙卯(初六),南唐吳王徐景通改名為。
唐主賜楊璉妃號永興公主;妃聞人呼公主則流涕而辭。
戊午,唐主立其子景遂為吉王,景達為壽陽公;以景遂為侍中、東都留守、江都尹,帥留司百官赴東都。
戊午(初九),南唐主立他的兒子徐景遂為吉王,徐景達為壽陽公;任命徐景遂為侍中、東都留守、江都尹,率領留司百官到東都去。
(52)戊辰,詔加吳越王元天下兵馬副元帥,進封吳越國王。
(52)戊辰(十九日),後晉高祖下詔,加任吳越王錢元為天下兵馬副元帥,進封為吳越國王。
(53)安遠節度使李金全以親吏胡漢筠為中門使,軍府事一以委之。漢筠貪猾殘忍,聚斂無厭。帝聞之,以廉吏賈仁沼代之,且召漢筠,欲授以他職,庶保全功臣。漢筠大懼,始勸金全以異謀。乙亥,金全表漢筠病,未任行。金全故人龐令圖屢諫曰:“仁沼忠義之士,以代漢筠,所益多矣。”漢筠夜遣壯士逾垣滅令圖之族,又毒仁沼,舌爛而卒。漢筠與推官張緯相結,以諂惑金全,金全愛之彌篤。
(53)安遠節度使李金全任用親信屬吏胡漢筠為中門使,軍府的事務全部委任他辦理。胡漢筠貪猾殘忍,搜刮貪求無厭。後晉高祖聽說後,便任用清廉官吏賈仁沼代替了他,並且召回胡漢筠,準備授給他其他官職,以求保全功臣。胡漢筠很害怕,開始勸李金全作叛離的打算。乙亥(二十六日),李金全上表說胡漢筠病了,沒有能受詔成行。李金全的老朋友龐令圖多次勸諫他說:“賈仁沼是忠義之士,用他來代替胡漢筠,會增加很多好處。”胡漢筠夜裡派遣強壯之人跳牆把龐令圖的族人都殺了,又去對賈仁沼用毒,賈仁沼舌頭爛掉而死。胡漢筠與推官張瑋相勾結,共同諂媚惑亂李金全,李金全寵愛他更加深厚了。
十二月,戊申,蜀大赦,改938年元曰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