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發信息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關於印發天津市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津交發〔2022〕108號
委機關有關處室、各有關單位、各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
《天津市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已經2022年第18次委黨委會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2022年6月1日
規劃全文
天津市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
目 錄
第一章 “十三五”發展回顧與總結 1
一、發展成就 1
第二章 存在問題與面臨形勢 10
一、存在問題 10
二、面臨形勢 11
第三章 “十四五”規劃發展目標 14
一、指導思想 14
二、基本原則 14
三、發展目標 15
第四章 “十四五”規劃重點任務 19
一、建設國際航空樞紐 19
二、建設區域鐵路樞紐 21
三、打造公交都市標桿城市 23
四、推進出行服務規範發展 24
五、提供便捷舒適的道路客運出行服務 26
六、構建集約高效的道路貨運服務 28
七、發展誠信優質的機動車服務 29
八、統籌智慧型化管理平台建設 31
九、提升道路運輸行業安全監管能力 32
十、提升道路運輸行業綠色發展能力 34
第五章 保障措施 35
一、加強黨的領導 35
二、推進市場開放 35
三、跟蹤規劃實施 36
天津市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
第一章 “十三五”發展回顧與總結
“十三五”以來,天津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果,客運服務協同發展,常規公交服務水平穩步提升,軌道交通網路已基本成型,計程車運營日趨規範,運輸服務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城市交通出行結構更加最佳化,交通行業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
“十三五”時期,全市交通運輸行業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戰略部署,以我市實現“一基地三區”定位、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建設經濟發達之都、創新創業之都、綠色宜居之都、魅力人文之都、和諧幸福之都為目標,發展理念不斷提升,服務保障能力不斷增強,行業轉型取得突破,安全、綠色、智慧成為發展的新追求,公眾獲得感和滿意度顯著提高,為“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再上新台階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發展成就
(一)基本建成區域航空樞紐
機場綜合保障能力穩步提升。國家發改委、民航局聯合印發了《推進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實施意見》,民航局批覆《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19年版)》和T3航站樓改擴建工程預可研,正在開展T3航站樓與京濱鐵路機場站一體化設計,即將啟動建設。完成西區飛行區改造並開放使用,滿足F類飛機起降需求。空域環境進一步改善,機場高峰小時容量由28架次提高至“31+1”架次。
區域航空樞紐功能顯著增強。航線網路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新增加密重慶、長沙、合肥等國內航線,新增東南亞、歐洲、中蒙俄走廊等國際航線,初步形成國內乾支結合、國際主要通航東北亞、東南亞以及歐洲的客運航線網路,累計開通客運航線270條、通航城市159個,分別較2015年增加87條、44個。機場輻射能力進一步提升,累計建成異地城市候機樓(廳)30座。創新“飛機+高鐵”“飛機+郵輪” 等服務模式,試點推出行李直掛服務。2019年旅客吞吐量達到2381.3萬人次,較2015年提高66.4%。2020年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大幅下降、下半年逐步恢復,全年仍完成旅客吞吐量1328.5萬人次。
航空物流中心建設有序推進。設立天津航空貨運發展辦公室,成立天津貨運航空有限公司。天津貨運航空新開西安、南昌、溫州3條貨運航線,順豐航空在津執行全貨機航線,累計開通貨運航線20條、貨運通航城市20個。新增水果、食用水生動物口岸功能,累計實現5項進境口岸功能,設立國際郵件互換局。2019年貨郵吞吐量為22.6萬噸,較2015年提高4.0%。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年仍完成貨郵吞吐量18.5萬噸。
“四型機場”建設取得初步成效。推進平安機場建設,2020年疫情期間充分發揮首都“護城河”作用,積極承接北京國際航班分流,天津濱海機場共保障國際航線客機1353架次、旅客吞吐量16.1萬人次;保障國際航線貨機1559架次、貨郵吞吐量7.3萬噸。推進綠色機場建設,天津濱海機場成為天津市碳排放交易試點。推進智慧機場建設,國內航班實現“無紙化通關”,上線運行“人證合一”和“人臉識別”系統,引入自助行李託運設備。推進人文機場建設,豐富“經津樂道”服務品牌內涵,2019年天津濱海機場ACI旅客滿意度達到4.98。
(二)“軌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推進
區域鐵路建設實現同圖同步。《京津冀地區城際鐵路網規劃》《京津冀核心區鐵路樞紐總圖規劃》獲批。成立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三地城際鐵路投融資和建設管理相關工作,形成區域鐵路建設新模式。開工建設京濱、京唐、津興鐵路,在建里程達到187公里,四條高鐵(京津、京滬、京濱、津興)通北京格局正在加快形成。積極開展津濰鐵路(京滬高鐵二通道)、津承城際鐵路前期工作。到2020年底,高速(城際)鐵路里程將達到310公里,基本形成“兩軸+十字”客運鐵路格局,初步實現京津雄0.5-1小時通達。
鐵路客運服務更加便捷惠民。京津冀同城優惠卡累計發行超過3萬張,實施京津城際延長線公交化運行,執行5.85折票價優惠。實施 “三站一場” 提升整治工程,實現天津站鐵路與捷運雙向安檢互認。成功開行我市首條市郊列車(津薊市郊列車),開行國內首條縣域始發、直達首都的城際快速列車(京薊城際列車)。
(三)城市公交服務水平穩步提升
獲評國家公交都市創建示範城市。經過5年公交都市創建,我市公共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公交線網體系不斷最佳化完善,中心城區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100%,194公里公交專用道網路體系基本形成,新能源公車輛占比達到80%。實現捷運和輕軌統一運營管理,運營調度系統顯著最佳化。2020年全市常規公交日均客運量173萬人次,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92.55萬人次,公共運輸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59.6%。
提升軌道交通服務質量。根據交通運輸部印發的《城市軌道交通服務質量評價管理辦法》,2019年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服務質量評價工作,為我市軌道交通服務質量提升指明了工作方向。實施節假日和工作日平峰票價優惠政策,發行一日票、三日票,打造“捷運文化下午茶”、“捷運文化藝術角”等文化空間,提升捷運吸引力。
持續最佳化公交運營線路。“十三五”期間,持續開展公交線網最佳化工作,公交行業新辟、最佳化、調整線路308條,其中新開線路141條,調整最佳化線路167條。積極推動公交軌道換乘一體化,43處公交捷運接駁站點統一更名,便於乘客識別。編制並正式發布《公交線網最佳化技術導則》,強化線網接駁與年度調整工作。
全面實現城鄉公交一體化。完善和推進濱海新區、武清區、寶坻區、薊州區、靜海區、寧河區公交服務均等化,累計開通68條至市區以及域內的公交線路。全市所有建制村全部實現“村村通客車”,為農村民眾提供公共出行服務。
提高巡遊車信息化管理能力。制定出台了《出租汽車車輛更新工作實施方案》,完成了3萬餘套信息化設備(包含智慧型終端、智慧型頂燈和計程計價設備)的安裝,實現了我市巡遊出租汽車信息化設備全覆蓋。具備電召調度、一鍵報警、星級顯示、軌跡查詢、視頻監控、執法取證等功能,提高了出租汽車行業信息化管理能力。
積極穩妥推進巡遊出租運價調整工作。2018年以來,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起草巡遊出租汽車運價調整方案,配合發改部門開展成本調查、聽證等相關工作。充分吸納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對低速等候費、夜間附加費等進行了最佳化完善。2019年12月1日零點,通過遠程和現場的調價方式,平穩順利完成全市3萬餘部巡遊計程車運價調整相關工作。
規範網約計程車管理。按照網約計程車(簡稱網約車)高品質、差異化的定位要求,出台《天津市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建立網約車監管平台,實現網約車審批許可全程網上辦理。
積極推進共享腳踏車秩序管理。自2017年2月起,網際網路租賃腳踏車企業陸續進入天津,運營初期車輛無序投放,秩序管理投入不足。後我市開展了投放份額招標,各屬地區政府跟進實施格線化監管,開展動態巡檢,及時對違規運營車輛進行扣押處罰,並依據《天津市腳踏車停放區域技術導則》,組織施劃腳踏車停放區,提升了共享腳踏車的服務品質和運維能力。截至2020年末天津市中心城區共享腳踏車投放備案總量為34萬輛,日均騎行總量82萬,日均騎行周轉率1.54次/輛。
推動行業政策落地實施。2019年經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了天津市公共汽車運營成本規制及配套辦法,形成“規制—補貼—運營—考核”的完整制度和管理規範,促進我市公交提升服務品質,保障公交可持續發展。先後制定出台了《天津市巡遊出租汽車車輛管理規定》《天津市巡遊出租汽車企業服務質量信譽考核辦法(試行)》等檔案,從車輛、企業、駕駛員三個方面加強巡遊出租汽車行業管理,規範企業經營行為,促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先後制定出台了《天津市網際網路租賃腳踏車管理暫行辦法》《天津市腳踏車停放區域技術導則》等檔案,從腳踏車、企業、騎行人三方面規範共享腳踏車行業行為,促進共享腳踏車健康發展。
(四)道路客運服務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客運行業規模不斷擴大。與2015年相比,全市道路客運企業由151家增長到211家,車輛總數由8509輛增長到8976輛,車輛總客位由33.7萬座增長到37.7萬座,全市班線數量達到311條,省際班線已輻射全國14省市,14個三級及以上客運站全部實現與京冀聯網售票。“十三五”時期,道路旅客運輸受到高鐵快速發展影響出現下降態勢。2019年,道路旅客運輸完成客運量1.2億人次、旅客周轉量78.67億人公里,較2015年分別下降14.15%和8.34%。2020年受疫情影響,道路旅客運輸完成客運量7926萬人次,較2019年下降35.1%。
客運發展活力不斷增強。京津冀毗鄰地區積極探索升級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工作,完成薊州至平谷省際班線公交化試點運營。“十三五”期間陸續開通天津濱海機場至北京八王墳、唐山、廊坊、大興機場的長途地面班線。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獲得較大提升,全市共3538個建制村通客車率達到100%,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AAA級以上的區達到100%。交通與旅遊進一步融合發展,截至2019年我市旅遊包車旅客運輸企業203戶,全市包車客運車輛總計8213部。
科技發展水平持續提高。全市“兩客一危”營運車輛衛星定位裝置入網率保持在100%,位於全國前列。2017年,京津冀道路客運聯網售票一體化平台建成啟動,推出聯網售票網站、APP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站際互售客戶端、自助售取票機等多元化售票服務,我市14個三級及以上客運站聯網售票覆蓋率達到100%。
(五)道路貨運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
道路貨運規模保持增長。與2015年相比,全市道路貨運經營業戶由2萬家增長到2.2萬家,車輛數由17萬輛縮減為12.3萬輛(不含總質量4.5噸以下普通貨車),車輛總載重噸位由108.82萬噸增長到139.32萬噸。貨物專用運輸車輛、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大型物件運輸車輛分別占比37%、7.55%、2.37%,貨運車輛向大型化、重型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先進運輸組織模式初見成效。14家企業開展甩掛運輸試點,20家企業開展無車承運人試點,2020年我市開展網路貨運的經營許可工作,批准網路貨運經營企業39家,整合社會車輛65萬餘部。
城市綠色配送取得積極進展。自2017年起,我市城市配送車輛實行統一標識、統一車型、統一平台管理、統一智慧型監控工作。推動開展集中配送和共同配送業務。2018年6月,我市成為經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商務部研究同意的22個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創建城市之一。
(六)機動車服務質量有效提升
機動車維修市場集中度略有提高。“十三五”時期,機動車維修行業雖然市場主體數量不斷縮減,但大型維修企業規模和總業務收入維持增長。“十三五”期間,一類、二類機動車維修企業占比從31.6%提高到33.6%。2019年,機動車維修完成業務量744萬輛次,較2015年增加47萬輛次,業務收入增長31%,達到110.6億元。
機動車維修信息化水平加快提升。建設了全國領先的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完成968戶企業在用系統調研,上傳數據量共381萬餘條。自2017年起,持續推廣“津城車大夫”公益品牌,為車主免費提供汽車養護和維修等諮詢服務。深入推進貨運車輛綜合性能檢驗和安全技術檢測 “兩檢合一”改革,2018年9月,我市貨運車輛檢測全面實現“一次上線、一次檢測、一次收費”和“交鑰匙工程”,全市統一檢驗檢測周期、實現結果互認,不再對機動車安全技術性能檢測項目實施檢驗並扣減相應收費。
第二章 存在問題與面臨形勢
一、存在問題
“十三五”期間本市綜合運輸服務取得顯著成效,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公共運輸出行吸引力仍需增強。根據“十三五”期間的常規公交與軌道的客流分析,由於網約車、共享腳踏車等新興出行方式的分流,公交場站掣肘線網布局,軌道交通沿線用地開發進度和強度與軌道交通建設不匹配,導致城市軌道交通客流強度偏低,常規公交吸引力不強。
綜合運輸服務品質有待提高。“十三五”期間綜合運輸服務能力明顯提升,但航空貨運集聚效應不明顯,貨郵吞吐量增長緩慢;道路貨運集中度、專業化水平不高,多式聯運、共同配送等新型運輸規模小等問題仍然存在。
運輸行業智慧型化監管手段亟待提升。在當前各行業信息化發展逐步加快的背景下,監管手段已不能滿足需求。公共運輸、出租汽車、客貨運輸等領域的數據採集、分析、使用仍有提升空間,信息資源綜合利用能力還需加強。
綠色發展面臨任務較為艱巨。交通領域作為“碳達峰”“碳中和”的重點推進領域,工作任務十分艱巨。作為基礎性、服務性行業,交通運輸行業的碳排放核算、綠色運輸裝備推廣、能耗結構轉變、清潔能源設施建設等工作的難度遠高於其他領域,需深入研究、長遠謀劃。
交通行業治理效能有待提升。“十三五”期間行業改革深入推進,行業治理能力明顯提升,但應對新形勢、新變化、突發事件的能力不強,還需加快行業相關法規體系、制度機制、標準規範建設,加快完善對於網約車、共享腳踏車、小微客車租賃等業態的監督管理,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到位。
二、面臨形勢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是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的重要機遇期,是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和實現城市轉型發展的關鍵攻堅期,是交通強國建設的全面起步期。交通運輸是基礎性、服務性、引導性、戰略性產業,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在“十四五”期間仍將大有作為。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是五中全會對十四五規劃的最新指導。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要求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慧型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建設。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網路,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路化,提高農村和邊境地區交通通達深度。
交通強國起步建設的要求。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起步期,要求加快建設高質量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根據我市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 的實施意見,以“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為目標,促使交通運輸行業由追求速度規模向更加注重質量效益轉變、由交通方式相對獨立發展向一體化融合發展轉變、由傳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實現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全國領先、運輸效率全球具有競爭力、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全國領先的交通強市,為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提供堅強支撐。
人民民眾多樣化出行需求愈加迫切。網路預約計程車、網際網路租賃腳踏車以及城市交通、道路客運的網際網路化發展,都為原有的服務與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道路運輸管理面臨如何推進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挑戰,迫切需要通過管理創新促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增加高質、快捷、差異化的客運服務供給,加快實現由傳統產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變,讓人民民眾共享更安全、更便捷、更經濟、更舒適的出行服務。
“網際網路+”引領行業轉型和深度融合。隨著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的套用,“網際網路+”與傳統道路運輸業有效滲透與融合,基於網際網路平台的便捷化道路運輸服務發展不斷推進,新產業、新業態孕育的新動能不斷壯大,為提高道路運輸資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道路運輸行業服務品質帶來了重要機遇。同時,信息技術的廣泛套用,也為提高管理精細化水平、促進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契機。
全面深化改革為解決行業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帶來機遇。“十四五”時期,圍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政府職能將進一步向加強市場監管、規範市場秩序、提供優質服務轉變,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信息化水平將不斷提高,也為破解道路運輸長期存在的供需結構、能力結構、資源配置方式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最佳化供給體系,提高供給質量帶來新的契機。
點擊參考連結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