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論

大道論

大道論為元末,張三豐最偉之作品。所謂“道”,是就它統御並直接參與整個宇宙之內之外之中之綜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的功能作用所作的形容性定義。

基本介紹

  • 書名:大道論
  • 作者:張三豐
  • 譯者:無形
  • 類別:宗教經典
  • 定價:無
  • 出版社:古代書集
  • 出版時間:元代
內容簡介,作品鑑賞,作品目錄,上 篇1,上 篇2,中 篇1,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大道論
周固朴著
至道章
道者至虛至寂,真性真常,冠五氣而播三才,布一真而生萬象,離合無際,天地有宗,超出神明,靡該意象,無名無氏,有動有常,離四句六因,絕名言譬喻。《南華真經》云:在太虛之表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世有生滅,道無生滅,物有變異,道無變異。《易》曰:道者虛無之稱。以虛無而通於物,故稱曰道,無不通,無不由也。又道為母,德為子。《無惑寶經》云:道者通物,以無為義,德者不失,以有為功。《西升經》云:道深甚奧。又云:至道深妙,知者不言。當火水焚盪無遺,我大道真常不動;值天地綱紀嫦裂,我大道湛寂凝然。莊生考算數,而五載莫窮,推陰陽而十二年固
得,故曰至道。
至德章
道有通生之德,故云至德。聖人云:以通生故,字道;包含故,名大。又解:虛無者,妙本之體,非有物故;自然者,妙本之性,非造作故;道者,妙本之功用,故謂之通生之道。一虛無,二自然,三道,俱是妙本真性。上義立其法唯一原。夫散大朴而統御九圍,播元精而輪排萬象,始氣權敞,三才具分,四序肇興,五行迭旺,大哉。天地掌其覆載,日月職其照臨,風雨散滋,雲雷布鼓,人獸清濁,海岳高深,類聚群分,智凡殊稟。向道者登真證聖,背道者趨死沈生,鹹歸我大道通生之至德。莊生云:德者,得也。物得之以生,謂之德。德者道之用也,道者德之體也。通生萬象,造化有為有不為也,至德無為無不為也。《老君道記》云:通於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道也。天下至通也。萬物是所生,德是能生,無萬物之為所生,不能顯德之為能生。《太平經》云:德者正相德也,成者成濟也,不喪者不失也,具三上義。又德者,天地稟之,陰陽賴之,五行得以相生,四時得以綸緒,王侯理化,師友訓從,乃至聖人、真人、仙人、鬼神,異類動植,皆資至德之妙用也。謂以道有情有信也,可謂至德。
垂教章
上古無教,教自三皇五帝以來。教者,告也。有言、有理、有義、有授、有傳,言則宣,教則告。因言悟教,因教明理,理明則忘言,既有能教、所教,須有能師、所師。則有自然之教、神明之教,此二教無師資也。神明之教義,說則有據,理則無有。正真之教、三皇五帝之教、返俗之教、訓世之教,宜分權實,具斯五教,啟自一真。自然之教者,元氣之前,淳樸未散,杳冥寂爾,浩曠空洞,無師說法,無資受傳,無終無始,無義無言,元氣得之而變化,神明得之而造作,天地得之而覆載,日月得之而照臨,上古之君得而無為,無教之化也。神明之教者,朴散為神明,夫器莫大於天地,權莫大於神明,混元氣而周運,吋至道而裁成,整圓清而立天,制方濁而為地,溥靈通而化世界,軼和氣而成人倫。陰陽莫測其興亡,鬼神不知其變化。正真之教者,無上虛皇為師,元始天尊傳受,洎乎玄粹,秘於九天,正化敷於代聖,天上則天尊於三清眾天,大弘真乘,開導仙階;人問則伏羲受圖,軒轅受符,高辛受天經,夏禹受洛書,四聖稟其神明,五老現於河渚,故有三墳五典、常道之教。返俗之教者,玄元大聖,帝舜時理國理家,靈文真訣大布人間,金簡玉章廣弘天上,切欲令天上天下,還淳返樸,復契皇風。訓世之教者,夫子傷道德喪,闡仁義之教,化乎時俗,將禮智而救亂原,淳厚之風遠矣,華薄之風行矣。噫,教出聖人救世愍物之心,物心悟教則同聖心,聖心則權實雙亡,言詮俱泯,此際方契不言之教,意象固無存焉。
絕義章
大道謂修者曰:假設告喻,莫氏族我,無生處無氏姓一,故無族。莫名字我,約生長之德,字之日道,隱而不顯也,莫知其體性,故但字而不名也。莫尊卑我,處謙下,象地不尊也,為臣尊道貴德,不卑也。莫視聽我,非是色法故不可視,非是聲法故不可聽。莫毀譽我,無乖失故不可毀,無矜街故不可譽。莫利害我,無所欲故不可利,)物故不害。莫是非我,不徇俗與物反,無是;難諸過患,無非。莫逆順我,逆俗耳不順也,)天道不逆也。莫高下我,則地故下不高,法天故高不下。莫大小我,持秋毫而不大,符天地而不小。莫空有我,有用物情不空也,無為虛寂不有也。莫貴賤我,不矜功而待命,不貴;虞天地之先,不賤。莫智愚我,抱朴無智,含德無愚。莫先後我,無始故不先,無終故不後。莫靜亂我,眾德發,生不靜;類聚群分,不亂。莫得失我,外無一物,不得;內合真性,不失。莫愛憎我,無惡故不憎,無好故不愛。莫向背我,無形故不向,同道故不背。莫寵辱我,不矜功街德,不可寵;無驕逸慢息,不可辱。莫方圓我,無邊際,不可方隅;無形質,不可規圓。莫明暗我,若昧不明也,在上不繳;見小日明,在下不昧。莫新舊我,無初而不新,無末而不舊。莫進退我。不進著空,不退著有,不為上士而進,不為下士而退。修者如此,我亦如此,同無別也。道子來,道子來,余恐子執著譬喻法數,而失道性。恐眾生執教,滯教下義計有法,當情而在邊繳,愚者不知病息藥亡,得魚棄荃,執教滯言護喻,而失沖和真常也。
分別章
夫心情、識智、意智,皆從道妄立也。道外無心,心外無道,即心即道也。其情識智意知亦然。芟悟道之心,剪認道之識,松證道之智,除得道之智,蘿了道之意,則忘知、忘意、忘智、忘識、忘心,則自無求道、趣道、學道,斯得道矣。此則除修者執蹤邇也,是真得道,是真得一。若執道執一,去道遠矣。若忘道忘一,得道得一矣。三體既異,二生不同,有自體之體,道之本性也。有為體之體,道與萬象為依也。有仿象之體,如體道性修行,以至無為也。夫生有二,有能生之生,是道生萬物之生也;有從生之生,是萬物從道而生也。悟之者修,修而必得聖人也。迷之者不修,凡人也。不滯聖凡者悟,滯聖凡者迷。了迷悟而是空,達聖凡而俱泯。是以出色空、權實、言教、相待、形分、有無,真得道矣。道非言智,假言智而達自然。德非有為,·因有為而顯真用也。故啟乎二十四門,以閉其五戶,所謂澄照深靜門、道體虛極,湛然清泠,鑒物無私,隱奧玄應。天聖無心門、天地無私,覆載萬物,生長不失其時;聖人無私,化理黎庶,樂在清平。虛應貫通門、大道無心,貫通萬有,自然清靜,離有離無。如神不竭門、妙有清靜,應物無方,未曾暫休,如神之妙。深靜生長門、萬物自道而生成,資稟於自然之化。謙柔濟物門、修道之人柔弱,以德精持,濟物無倦。專一無知門、抱守沖和一氣,未解分別塵事。有無相資門、虛無假於形質,形質假於虛無,有用無因,故云相資。天地人物萬象,謂之形質,為有也,道用為無也。迷真逐境門、世人但貪俗學,執著有為,迷失真源,沉埋聲色。含容守固門、抱道坤和,寬裕雌靜;如嬰兒守固,若溪谷含容。形殘不曉門、矜巧街功,何異形殘,迷執暗中,故云不曉。四法同喻門、經雲修道之人,若涉)畏鄰似容,如冰潔冷閒默。不為王宰門、上古帝王淳化無私,天下來朝,帝王不矜街道德,執我能為。不彰權智門、帝王治國權法,不可示人。非人得權為矯詐,恣行殘害,自招殃禍。不矜器用門、古帝王無矜文耀武,不自尊高,體冥至道,心合無為。處中不尚門、不在無不在,有不居塵境,不去頑空,不求邊徹。探固根性門、深守本性,自得長生,神氣不荒,自無嗜欲。化理無撓門、治國刑法多,則民散,守一致,則民淳,散為亂本,淳為理原。故經雲烹鮮而不撓指物顯德門、動作有為,不如靜歸無事.;駟馬珪璧,不如大寶神器。從微積著門、新修至道,必見成功,久視長生,高升仙界。謙下成大門、理國卑下,萬民樂推,萬姓歸之,以成大業。修身寶德門、經雲慈悲、儉約、謙遜,為理身修德之源;貪毒諂諛,為招禍滅身之本,故以德為寶。巧匠無傷門、君王行刑,不如天道春夏秋冬之令,苦代天之殺,必慮過傷,天巧而不拙,故無誤焉。天道平普門。天道抑高而舉下,撫弱而遏強,禍淫而福謙,喊多而補少。閉五戶者,所謂智、仁、義、巧、利,防慎舍除等。
遠近章
聖欲立言顯理,故有性分。然聖言則稱實之言,凡言則涉妄,故有進退、疑次、殊異。道體則本無迷悟,悟無可悟,笑無可笑,進未必得,退未必失,不見三士,是真上士。有近知近,變迷成悟,親近修學。有知近不近,常說無為之教,不修無為之行,是知近而不近也。有近不知近,塵迷境惑,不悟真源,不知即塵而有妙極。遠不知遠,悟了深遠,不著深遠,深遠不當情,故不知遠。有遠而知遠,悟深遠,已知眾生有深遠性,而見身應化,演道利人,契約深遠。行而不到,雖久修習而上執行,執行當情,未造虛極。不知行,不悟教法,修行無導師指示。不知到,不知造極之門,無所趣入,故不知到。有不行到,不見已行,不見已到,而冥妙本,故不行到。到而自化。得到真寂,玄德內明,不教不言,而自淳化。
用道章
用道則約人,道用則約妙本。道忘,其德無為也。虛忘,造極也。德得,如得恩德也。人則仿道效德,契自然之用也。人生也,大道胤氣,至精授靈,三元凝神,五行結粹,既稟有精之質,元分無用之功,時小朴而無物敢拒,持大象而有形皆往。同道同德之人,柔弱固於嬰兒,處通妙於玄牝,不分心境,齊彼死生,與天地自然,順陰陽動靜也。上古用道之君,虛心利物,體道化民,職四辟而普周,掌六通而獨立,杜絕視聽,黜陸聰明,不束教滯言,不凝情著物,植三一之宗本,固生長於真原,剪四六之苗根,絕蔓衍於靈府,不矜大功之巧,豈務小成之辯。下經云:靜為天下正。《南華經》云:道者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不可受,可得不可見。故稀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襲氣母,黃帝得之以登雲天,顓頊得之以處玄宮,乃至維斗堪埋禺強彭祖,皆得道用道,而登聖果。是知聖人、神人、仙人、鬼神、天地、日月、星辰、萬物,若不得道用道,無以靈通輕舉,隱奧覆載,昭一臨生長者也。又道與天用令覆,與地令載,與日月令照臨。凡有用之物,皆道與之用也。又道與天名清,地名寧,谷名盈,物名生,故用與名,皆道之命也。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矣。
二學章
是知俗學為損,俗學執境滯士。不入真景,無益於道,故為損。真學為益,心冥至道,體入重玄,不三住心,為益也。或真學為損,漸修道行,而棄除染情嗜欲,故名為損,損情慾也。或俗學為益,因俗教漸入真教,得道悟真,從俗入真,故名為益。或自損而他益,自入玄境,得出世問,他見亦修,修之得道,故名他益。或他損而自益,見修者得道,亦勤修習,功行既滿,悟契玄玄,故名自益。有有歸無難,無有入無易,無為之教大益。修者存無而忘有,不若損益兩忘,有無齊泯,理須得宗,宗無功而內大明,可成大化。
二病章
夫於道也,有病無病,假設問修道之人有病無病。知空性不滯空性不病,不執空有,無病也。知空性滯空性病,空性當情,是病。不知空性病,執有空情,故是病也。知空性不修空病,有解無行,亦是病也。知空性修空不病,解行俱有,是以無病。不著空與修空無病等,一悟了空,二褊修空,修到不修,等其不著。於道病也。有其深淺,滯空之病與執有病,病深也;滯空著有,其病俱深。知空性不修空,其病淺也。若上根修空不著空,其病淺;中根修空執空,其病深。溺空滯寂而濟世,雖有執有。或悟空而不著空,而救世也,有二性。故不定不同,已執空性,中根也。
師資章
道經云: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夫為師有法可執,有行可則,可以道德禮樂四之大本,頂其君父師三之極尊。師有道、有德、有智、有仁,四善也。人有道則通正,有德則神清,有智則觀機,有仁則愍物,可謂師父也。為師則為長為君,進道則為真為仙也。豈唯教授之師,抑以邦家之寶。奇哉,善人者也。不善之人者,邪惑、迷亂、嗜欲、無慈,四不善也。不親正教而務異典,謂之邪惑。非斥至人而黨昏愚,謂之迷亂。耽恣五塵,符同六賊,謂之嗜欲。無安人恤物之心,有姜毒梟鴆之性,謂之無慈。可謂善人之資也。然可知教之廢興,悟學之難易,善安靖而樂友,不隱學而宗師,抱臨履之憂,服勤勞之苦,若造極達空,則遺愛兩忘,心境雙泯,不言之教,復何遠哉。自一氣二象之前,杳冥無物;分五太三才之後,聲教漸流。復朴還淳,樂在無為之化本,登真證聖,游仞至極之重玄。天尊傳道於群仙,老君開玄於萬國,運蒼生於壽域,致率土於福河。
或有問曰:自古帝王得道用道,自然耶,有宗師耶?余對曰:上三皇師,玄中大法師;中三皇師,有古先生;下三皇師,金闕帝君伏羲師郁華子,神農師大成子,祝融師廣壽子,黃帝師廣成子,顓頊師赤精子,帝譽師錄圖子,帝堯師務成子,帝舜師尹壽子,夏禹師真行子,殷湯師錫則子,周文王師燮邑子,武王師育成子,成王師務光子,康王師郭叔子,仲尼師老子。上至淳樸之代,下及澆漓之風,縱極九范來天,橫籠八極,三皇五帝,三王五霸以,若無聖人、真人、仙人,假宗師之規,藉至教而煉陶,無以去世登真也。又《廣義》云:老君將顯大教,布化萬方,乃曰道不可無師尊,教不可無宗主,老君乃師事太上玉晨大道君。又大道君與五億天主、億萬聖君,師元始天尊。且老君體大無邊,智大無邊,神力無邊,說教無邊,道貫無窮,壽命億劫,尚稟受宗師,證真利物,豈可世人不求尋師,依教修行,而希姓名署仙籍之中,拔九玄於三清之上者哉。
仁義章
五行者,人稟之為五常之性也,帝王之德也。仁性察木,伺春發生之德。禮性稟火,同夏長養之德。義性稟金,同秋肅殺之德。智性稟水,同冬伏藏之德。任此真常,深契羲農之化。體茲至道,自然仁義之風。抱和氣,含神·靈,以天陽地陰而成性質。質者形分也。昊子云:揚雄、斑固之儔,以道家輕仁義、薄禮智,而專任清虛者,蓋世儒不達玄聖之深旨也。仁者褊愛,義者裁非,澆季萌生,道之華薄。《天運》曰:古之至仁,假道於仁,托宿於義,同蓮廬而非久處,指芻狗無以再陳。上經云:大道廢,有仁義。又云:絕聖棄智。孔子問漁父:何謂真?漁父曰: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真者,內至誠也。孔子以仁義為教,禮樂化人,非真也。《莊子》云:至禮不人,至義不物,至智不謀,至仁無親,至信辟金。道隱小成,言隱浮偽。況道德為上,仁義為末。三軍五兵,德之末也。賞罰五刑,教之末也。禮法刑名,治之末也。锺鼓羽旎,樂之末也。績絰殺傷,一及之末也。傷世重末而輕本。若任情天性,人不失常,廢禮而志自恬和,止樂而心不淫蕩,除仁而愛憎泯,削義而是非忘,可虛心於淳古之風,抑銳思於末學之路,居性識之前為澆漓之首,擊道喪之後作素亂之源,致朱曠於駢拇枝指,墜曾史於疣贅之殃,得不殘朴罪工仁義責聖者乎。
失道章
妙本自然,體性虛無,固無得無喪,若約人則稟和氣,含道而成人也。當上古性純質樸,三皇五帝以來,失其素真,帝王有為、人民性革,道德喪後,仁義禮智權勢焉。且天地動靜者,天不動運,無以擠排日月星辰,五行四序覆育之德也。地不寧靜,無以厚載生長動植,萬物山川所依之德也。蓋稟大道,自然之化也。《易》云:太極生兩儀,兩儀生三才,三才生萬物。套用匠成茂養,道之用也。道存則生,道去則死。道不可離,可離非道。人生而靜口天地之性。性本清靜,若馳騁六塵,奔波三業,則靈台不樹,天光不明,失性而淪乎生死。為不善於顯明,人誅之;為不善於幽間,鬼誅之。失道矣。是故天失道,則有陽勃。地失道,則有陰泄。神失道,靈既休絕。谷失道,流注竭個。萬物失道,則無生長。天子失道,則失天下也。侯王失道,則失國也。人失道,則喪生也。道沖而用之,和氣沖虛,故為道用。沖和處中,無失沖和之性也。
心行章
夫心有四,所謂迷心、悟心、修心、證心。迷心有十,迷事、迷理、迷教、迷境、迷氣、迷身、迷神、迷仙、迷真、迷聖也。迷事者,謂於一切有為之事若善若惡,俱不能分別了達,而生顛倒滯惑之心,為無智慧用性而揀擇取捨,致有輪迴生死,不到真源。《西升經》云:道探甚奧,虛無之淵。《老子》云:淵乎似萬物之宗。迷理者,所謂於虛極妙體、自然實性上無所聞見,悟修證了等,故云迷理心也。迷教心者,聖人意欲令眾生反俗歸真,逆而成順,注云道尚無為,人尚有為,道本無情無欲,人尚有欲有情。謂不遇明師智友導引開心,啟發指示三乘玉清靈寶洞神之教法也。聖人教法妙義,縱遇不生愛樂,勤求修習,觀詮察理,求出離之心,存若亡。《老子》云:道法本自然。者能得,聞者能言。言者不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迷境心者有二,迷真境心,迷妄境心。真境則大道妙本自然之體性也,被妄隔真源、塵染斷絕也。上經云: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激。妄心者,則煩惱六根三業十不善行也,虛妄分別,馳逐有為也。經云: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西升經》云:積惡者惡氣至,積善者善氣至。積善神明輔成,天道猶佑於善人也。迷氣心者,人稟中和之氣,其氣有清有濁,稟清氣者智人,稟濁氣者愚人。《定觀經》云:延數千歲,名日仙人;鍊形為氣,名日真人;鍊氣成神,名日神人;煉神合道,名曰聖人。人迷元和正性,而不能養神愛氣也。故《廣義》曰:道者無也,形者有也,有故有逝,無故長存。世人修道,外固其形以寶其有,記憶體其神以宗其無,契無合道,以至長生。以形為陰魄也,以神為陽魂也。凡人有少陽氣在,不至於,有少陰氣在,不至於仙。陰氣既,即階仙品,仙者純陽也。陽氣滅即為鬼,鬼〔者〕陰氣也。經云: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陽氣內充,守一有德,有德必能有國,有國必能有道,有道必能理化,理化必能安民,民安則國安,國安自然泰平也。經云:愛民理國,能無為乎。迷身者,不知身中有氣、有神、有識,可煉仙行得仙果,煉真行得真果,煉聖行得聖果。《西升經》云:聖人常安,與天地俱安,而鬼神通;眾人皆安其所安,其所不安,即不安矣。又迷身者,身虛·萬物,至心之虛,而和氣歸善。養身者藏身於身而不出,藏人於人而不見,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知身為患本,故日迷身。迷神者,神者陰陽不測,妙用無方,隱顯變通,不可窮極,謂之神。在天曰神,在地曰祇,在人日鬼。眾生身內神識精靈,不能煉神合道,而登聖果。《莊子》云:萬物任自然,而各得其生。迷仙者,不修仙行。迷真者,不修真行。迷聖者,不修聖行。悟心者,悟道之心也。修心者,修道之心也。證心者,證道之心也。心絕緣慮,意絕妄想,智絕分別。是則真見無不見,邪見有不見;真聞無不聞,邪聞有不聞;真覺無不覺,邪覺有不覺;真知無不知,邪知有不知。若真邪雙泯,知覺兩忘,則達乎忘心忘境也。心境俱忘,冥合道矣。《內觀經》云:夫心者,非青非赤、非白非黃、非長非短、非圓非方,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止,放之則狂,清靜則生,濁躁則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人之難伏,惟在於心,所以教人修道即修心也,教人修心即修道也。心不可息,念道以息之。心不可見,因道以明之。善惡二趣,一切世法,因心而滅,因心而生。習道之士滅心則契道,世俗之士縱心則危身。心生則亂,心滅則理。所以天子制官僚、明法度、置刑賞、懸吉凶以勸人者,皆為心之難理也。無心者,令不有也。定心者,令不惑也。息心者,令不為也。制心者,令不亂也。正心者,令不邪也。冷心者,令不染也。虛心者,令不著也。明此七者,可與言道,可與言修心矣。
修道章
夫人有道,若谷之有響。道修之而必得,響聲之而必應。聲若急急,而響急應。喻上士勤修。聲若緩緩,而響緩應,喻中士進退。若絕乎聲,而響不應,喻下士不修。不修則道遠矣。是以聖人取其含愛之腹厚實,並自知自愛也;去彼妄視之眼華薄,及自見自貴也。谷之有響,比神之妙能而無窮竭也,亦喻長生久視。故云:穀神不死,是謂玄牝。勤道之士以陰煉陽,所為陰氣充塞,陽氣沉藏,和氣淪胥,祆邪來舍,致其衰老疾苦,死亡立至也。不若以陽煉陰,自老返嬰,自迷返悟,自邪返正,自無返有。要在乎尋師習學,順教修行,靜處山林,滋味玄默。初其正一,次入洞神,襲乎妙玄靈寶,捷乎洞真至粹,乃至吐納導引,屈伸萬行,階仙聖之極果矣。
保生章
和氣神識者,隨形而有生死,其神性實無生死。擊於形聚為生,形滅為死。《莊子》云: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出入無見其形,是之謂天門。有外養,有內養,內養者造生死之極致,外養者為品物之宗師。外養存人,內養存己,要契不生不死,非養大之才也。夫質生之物,氣散而一為死,氣聚而為生,然氣有聚散之異,神無生滅之別。是故因神而能用氣,因氣亦能資神,聚則同成,散而各運。《莊子.知北游篇》丞答舜曰:身非汝有,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天地之委順也。天地結氣而生一氣有上下委順爾。悟身、悟生、悟性命,則了知委形、委和、委順。是知天地氣聚而生,天地氣散而死,據氣聚散而有死生,假立分別也,而皆從無體。無體真常,故無生滅。今言保生者,御其情慾之生也。情慾若生,則壅塞真常之性。保生既爾,理國亦然。若廣用智謀,廣極疆土,廣聚貨財,廣崇宮室,逸情奢侈,恣巧多端,則失清靜真性。真性既失,真化不行,狂邪入心,自不能正,失權也。既失其權,佞諂是用,不唯忘保生之理,其國祚莫保久長之道也。若身無幻累,壽命遐遠,宗廟延洪,社稷永固。保生之人則保國也,修道之人則保生也。蓋由薄是非,去僑傲,戒嗜欲,忘名利,然後防禦五色攻劫於無色之色,五聲攻劫於無聲之聲,五味攻劫於無味之味。勿馳騁於六塵,勿奔波於三世,既耳目無所聞見,心絕思慮,氣通和暢,神不離形,形不離神,神形相守,長生仙行成矣,保生之道遂矣。達聲色之性空,悟形體之非有,神清志靜,德厚道·高,則不淪胥於生死遘隍,自到於重玄閩閩。《西升經》云:一及人不如哀身,一及身不如愛神,愛神不如含神,含神不如守真,守真長久長存也。又曰:神愛人,人不愛神,是以老君教人養神養氣,是謂保生之術。
理國章
理天下,理國祚,理家理身,非道德無以匡濟也。國以無為理則事簡,以有為理則事繁。事簡則心淳,事繁則民亂。心淳則國安,民亂則國危,去危就安,安靜為道。〔經雲〕: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又云: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法天則地,廣其覆載之功,而忘功忘形,不可以尊高輕於天下。經云: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又云:聖人不為大,故能成其大;為而不恃,功成不處;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然後以百姓為芻狗,理大國若烹小鮮,老君之嚴勖也。不尚賢,不貴寶,等觀庶物,謙下為基,不玩兵黷武,輕榣薄賦,不惑驕矜,無奢淫嗜欲。是知竊慎畿甸溺酒荒禽,役耕桑之黎庶,戒遠方奇珍異獸,勞水陸之疲民。是知不尚道德,其國不理也。以無理無化順天下,以有理有亂之萌生。《太平經》云:爰清爰靜,是知理道本始。天真皇人謂黃帝曰:未聞身理而國不理者。夫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胸腹之位猶宮室也,四肢之別猶郊境也,骨節之分猶百官也,神猶君也,氣猶民也。知理身則知理國矣。愛其民則安國,悟其氣則全身。亡者不可存,死者不可生,所以至人銷未起之患,理未病之疾。氣難養而易離,民難聚而易散,理之於無事之前,勿追於既逝之後。
二法章
龐細之二法也,神細而氣龐,氣細而形贏。煉行修真,求於至道,可鍊形同氣,鍊氣同神,煉神合道。修神而不修氣,氣滅形終。修氣不修其神,徒延齡而道遠矣。納氣煉心,沖融真粹,導引吐納,靜以太和,神氣通流,靈台瑩廓,丹景湛凝,凡形便回為真體,豈俟他生。況迷則是凡,悟則是聖,或可以小中大三乘輸其鷹細,或可以三清歷其龐細,或可以九天曆其龐細,或可以五氣歷其康細,或可以三才歷其贏細,或可以觀門歷其贏細,或可以根境識三分其龐細,或可魂魄分其廳細,或可有形為贏無形為細,或可道德為細仁義為廳。經云:大象無形。《西升經》云:天下柔弱,莫若於氣,氣莫柔於道。道,無為之體。氣,陰陽而成。道則包裹天地,貫通萬法。《南華經》云:包羅無外,妙入細微。
觀修章
觀則觀幻夢之身,修則修道德之行。忘身忘修,自入玄通之境。系形系行,淪乎死生之源。觀者,智也。以智觀理,理智冥合,自契中道。《本際經》云:具一切智,成無上道。以目視物謂之觀,以神懸鑒謂之觀,外桔萬象,內息眾綠,心修眾行謂之觀。修方入妙無,漸階聖行,修習之蹊徑也。《業報經》云:眾苦所惱,常為有身,生死輪迴,不能自出,以何方便,妄想得除。太上曰:妄想顛倒皆從心起,強生分別,繫念我身,觸境生迷,舉心皆妄,以此流浪,淪乎生死。但當定志觀身,盡皆虛假,既知虛假,妄想漸除,妄想既除,內外清靜。自悟其道,謂之忘身,既忘其身,幻累自滅。《莊子》曰:安時處順,一辰樂不入,此達人之忘身也。從凡至聖,莫越見、修、成、利四法也。見有二,一為值遇善友,與講真經,或自覽經教法進趣。二見者內見玄微,徐清徐靜,以至妙極。修者有三,一小乘、二中乘、三大乘。成者有三,仙果、真果、聖果。利者有三,即三果之人各各演教,誘導群品,利物濟時也。此四法出於無等等之法,入乎無等等之法,為利濟故有四。混歸妙體,唯一其一,非正觀,無以修證。
大道論竟

作品鑑賞

大道者,統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含陰陽動靜之機,具造化玄微之理,統無極,生太極。無極為無名,無名者,天地之始;太極為有名,有名者,萬物之母。因無名而有名,則天生、地生、人生、物生矣。今專以人生言之。父母未生以前,一片太虛,托諸於穆,此無極時也。無極為陰靜。陰靜陽亦靜也。父母施生之始,一片靈氣,投入胎中,此太極時也。太極為陽動,陽動陰亦動也。臼是而陰陽相推,剛柔相摩,八卦相盪,則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矣。故男女交媾之初,男精女血,混成一物,此即是人身之本也。嗣後而父精藏於腎,母血藏於心,心腎脈連,隨母呼吸,十月形全,脫離母腹。斯時也,性渾於無識,又以無極伏其神,命資於有生,復以太極育其氣。氣脈靜而內蘊元神,則曰真性;神思靜而中長元氣,則曰真命。渾渾淪淪,孩子之體,正所謂天性天命也。人能率此天性,以復其天命,此即可謂之道,又何修道之不可成道哉!奈何靈明日著,知覺日深,血氣滋養,歲漸長歲。則七情六慾。萬緒千端,晝夜無休息矣。心久動而神漸疲,精多耗而代益憊,生老迫而病死之患成,並且無所滋補,則瘵病頻生。而欲長有其身,難矣。觀此生死之道,人以為常,誠為可惜,然其疾病臨身,亦有求醫調治,望起沉疴,圖延歲月者,此時即有求生之心,又何益乎?予觀惡死之常情,即覓長生之妙術,辛苦數年。得聞仙道。仙道者,長生之道也,而世人多以異端日之。夫黃老所傳。亦正心修身、治國平天下之理也,而何詫為異端哉!人能修正身心,則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聖經曰,安而後能慮,富哉言乎!吾嘗論之矣。有如子房公之安居下邳,而後能用漢報韓;諸葛君之安臥南陽,而後能輔蜀伐魏;李鄴侯之安養衡山,而後能興唐滅虜;他若葛稚川之令勾漏、趙清源之刺嘉州、許真君之治旌陽,是皆道成住世,出仕安民者,彼其心不皆有君父仁義之心哉!孔子鄙隱、怪,孟子拒楊、墨。隱也者,乃讖緯說。封禪書之類,怪也者。乃微生高陳仲子之類,仙家不然也。長春朝對,皆仁民愛物之古,希夷歸山,懷耿介清高之致,何隱、怪之有哉!楊子為我。墨子薄親,仙家不爾也。三千功行,濟人利世為先資,二十四孝,吳猛丁蘭仙客,又何楊、墨之可同哉!孔曰求志,孟曰尚志,問為何志。曰仁義而已矣。仁屬木,木中藏火,大抵是化育光明之用,乃曰仁;義屬金,金中生水,大抵是裁製流通之用,乃日義。仙家汞鉛,即仁義之種子也。金木交並,水火交養,故嘗隱居求志,高尚其志,而後汞鉛生,丹道凝。志包仁義汞鉛,而兼金木水火之四象,求之尚之者,誠意為之,意土合而五行全。大道之事備矣。故孔、孟當日,只辟隱、怪、楊、墨,而未聞攘斥佛。老。唐、宋以來,乃有韓、朱二賢,力辟二氏,諸大儒和之,群小儒拾其唾餘,以求附尾,究竟辟著何處?反令世尊含笑,太上長嘆。小儒輩不過徒吹濫竽,未必有韓、朱之識見也。何以言之?韓、朱之辟二氏者,辟其非佛非老之流,非辟真學佛、老者也。不然《昌黎詩集》往來贈答,又何以極多二氏之人!如送張道士有詩,送大顛有詩。送惠師、靈師皆有詩。或以為借人發議,故於惠師雲吾疾游惰者,憐子愚且淳,於靈師亦云方將斂之道,且欲冠其顛,似譏之矣,然何以於張道士盡無貶詞,於大顛師全無消語?蓋此二師者,乃真仙真佛之徒。張仙尚書不用而歸真,顛佛以聰明般若而通禪,雖昌黎亦不能下手排之,肆口毀之也。且其家又生韓湘仙伯,雪擁藍關,蓋已知遠來者之非凡人也。朱子少年亦嘗出入二氏,蓋因不得其門而入,為二氏之匪徒所迷,故疑其虛無荒誕,空寂渺茫,回頭抵擄耳。迢其晚年學博,則又愛讀《參同契》,並雲,《參同》之書,本不為明《易》,蓋藉此以寓其進退行持之候耳。更與人書雲,近者道間不挾他書,始得熟玩《參同》,是更津津然以仙道為有味也。然則韓、朱二賢,特辟其非佛非老之流,非辟真學佛.老考也。否則前後一身,自相矛盾。則二賢亦可笑也。予也不才,竊嘗學覽百家,理綜三教,並知三教之同此一道也。
儒離此道不成儒,佛離此道不成佛,仙離此道不成仙,而仙家特稱為道門,是更以道自任也,復何言哉!平允論之曰:儒也者,行道濟時者也;佛也者,悟道覺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考也。各講各的妙處,合講合的好處,何必口舌是非哉!失道者,無非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而已矣。孔子隱諸罕言,仙家暢言之,喻言之。字樣多而道義微,故人不知耳。人由天地而育,亦由父母而生。順而用之。則鼻祖耳孫,嗣續而成,逆而用之,則真仙上聖。亦接蹬而出,同其理也。《悟真篇》雲,修身之事,不拘男女。此金丹大藥。雖愚昧野人,得之立登仙位。不拘貴賤賢愚、老衰少壯,只要素行陰德,仁慈悲憫,忠孝信誠。全於人道,仙道白然不遠也。又須洞曉陰陽,深參造化,察其真偽,得陰陽之正氣,覓鉛汞之真宗。方能換骨長生,居不夜之天,玩長春之景,與天地阿久,日月同明。此正大丈夫分內事也。至於旁門邪徑,御女采閱,服煉三黃,燒餌八石,是旁門無功也。又有以按摩導引,吐納阿隨,修服藥草,為養生之方者,雖能暫去其疾,難逃老衰命盡,而被達人恥笑也。伯端翁雲,閉息一法,若能忘機絕念,亦可入定出神。奈何精氣神屬陰。宅舍難固,不兔有遷徙之苦。更有進氣補血。名為抽添接命之本者,亦能避疾延年,保身健體,若欲服食養就胎仙,必不能也。其他旁門邪徑,乃實為苦道之異端也,何足道哉!或者謂人之生死,皆有數定,豈有違天數而逃死者,獨不思福自我求,命自我造,陰騭可以延年。學長生者,只要以陰功力體,金丹為用,則天數亦可逃也。伏維我太上道祖,列聖兩真,施好生之心,廣度人之願,宏開玄教,秘授仙方,名日金丹。原始嬰終,因此盡露天機,大泄元奧,其中行持妙用,三候三關,九琴九劍,藥材法器,火候符章。悉已敷衍全備,各宜詳究諸經,以還其性命之本。予論雖俗,義理最美,所謂真實不虛也。倘得者無所猜疑,庶可以行特下手,雖不遇明師好友,得遇此書。即如師友在前,自能頓悟無上也。較諸行世丹經,悉合一理,罔不洞徹。實屬苦海之慈航,指迷之智燭,雖曰行之惟艱,然勿畏難而苟安也。再有進箴者,身抱金丹之後,即宜高隱洞天,深藏福地,勿以黃白賣弄朝廷,為方士之先導,隱顯度世,以待天符,白日飛升。不露圭角,此方為無上上品真人。歷萬劫而不壞者也。後來同志。玩之鑑之。?
天地之間,至靈至貴者,人也;最忙最速者,時也;可大可久者,金丹也。惜人多溺於功名富貴場中,愛欲恩情之內,狼貪不已,蛾撲何休,一朝大限臨身,斯時悔之何及!惟其甘分待終,就死而已。誰知有長生不老之方,誰悟有金丹靈藥之妙,減可借哉!此金丹靈藥,非世間之所無有,非天上之不可得者,只在於同類中求之,乃生身固有之物也。簡而且易,至近非遙。余嘗有《金丹賦》記之,詞極朗魁,今追憶其中段雲,夫造金丹者,始則借乾坤為玄化,學造化於陰陽。識二八之相當,知坎離之互藏。候金氣之滿足,聽潮水之汪洋。繼則看鉛花於癸後,玩月夕於庚方。制刀圭於片晌,罷龍虎之戰場。喚金公而歸舍,配玉女而入房。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先儒曰:聖人不言易,以滋人之惑;亦未嘗言難,以阻人之進。若人用意追求,殷勤修煉,自必入聖超凡,長登壽域,永享無窮之樂也,豈小補哉!且人為功名富貴,亦有備極窮苫而後可成者。若以勞苦之心。易而為修煉之心,將見九還到手,萬劫存神,以比功名富貴,孰短孰長耶?仲尼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義日,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不仁不義,莫甚於狂貪妄想。胡氏曰:志於通則外物不足以累其身。《悟真》日,若會殺機明反覆,始知害里卻生恩。是知欲求還丹,必先絕欲。欲求絕欲,必勤殺機。勤於殺機者,刻刻有靈劍在手,外欲乍乘。急須就起殺機,勿容縱意,久久純熟,對境無心,即可行反本歸根之道。易曰:終日乾乾,反覆道也。反覆之道。得長生之果證也,人胡不勉而行之?萬物如草木之匯。猶能歸根反本。以歷歲時;人為萬物之靈。動至死地,是反不如草木也,能不愧乎?夫此反本歸禍之道,又非邪徑旁門之說也。世人以德行為先,陰功力本,察陰陽選化之機,求玄牝乾坤之妙,辨二八坎離之物。定金花水月之時,施降龍伏虎之成。明立命生身之處,其間致虛守靜,他主我賓日月交光,戊己為用,則丹成反掌矣。易曰:男女媾精。萬物化生。人有此身,亦因父母而得,倘無父母,身何有乎?故作金丹之通。與生身事同,但順則成人,逆則成仙,順逆之間,天地懸隔,只要逆用陰陽,自然成就,並非邪徑旁門也。茲余所論,大泄真機,皆列聖口傳心授之旨,人能照此下手行持,自能奪天地玄妙之功,窮鬼神不測之奧,誠金丹之口決也。除此之外,再無別傳。先賢云:聖人未生,道在天地;聖人已往。道著六經。予之末論,雖不敢與聖經相比,亦可為問道之正途,如撥雲霧而見青天。似剪荊棘而尋大路,坦然無礙,豁然有門。學者若能專心研究,自然默契仙緣,幸勿輕易視之也。萬金難換,百寶難求,勿示非人,尚其重之。
一陰一陽之謂道,修道者修此陰陽之道也。一陰一陽,一性一命而已矣。《中庸》雲,"修道之謂教"。三教聖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此道原於性、本於命。命猶令也,天以命而賜人以令也;性即理也,人以性而由天之理也。夫欲由其理,則外盡倫常者其理。內盡慎獨者其理。忠孝友恭,衷乎內也,然著其光輝,則在外也;喜怒哀樂,見於外也:然守其未發,則在內也。明朗朗天,活潑潑地,盡其性而內丹成矣。大欲全其令,則殷勤顧之者此令,依法用之者此令。存心養性,此顧命之勤勞也;集義生氣,此用令之法度也。鍊氣化神煉神還天。復其性兼復其命,而外丹就矣。吾願後之人修此正道,故直言之。修道以修身為大,然修身必先正心誠意,意誠心正,則物慾皆除,然後講立基之本,氣為使焉,神為主焉。學者下手之初,必須知一陽初動之候。真鉛始生之時,其氣迅速如電,而不能久居於先天,霎時而生癸水,頃刻而變經流,迨至生形化質,已屬後天而不可用矣。崑崙之上有玄門,其竅甚小,陰陽會合時,不許動搖,待其情性相感,自然彼我相通。凡有形質者,不能升入竅內,夫惟真氣橐龠,乃能進於竅內也,故聖人直指先天一傑,沖開此竅,又曰修行之徑路,可以續命延年,修真而全真,無來無去,不生不滅。今之愚人,聞說有用生陽之道者,卻行御女巧詐之本,正如披麻救火、飛蛾撲燈,貪其美色,胡肆縱橫,日則逞力多勞,夜則恣情縱慾,致使神昏傑敗。髓竭精枯,猶不醒悟,甘分待終。古之賢人不然,忠孝兩全,仁義博施,暗行方便,默積陰功,但以死生為念,不以名利關心,日則少慮無思,夜則清心寡欲,以此神全傑壯,髓滿精盈。每嘆凡軀,如石中之火。似水上之漚。未聞道者急求師。已聞道者急求藥,又能廣參博採,信受奉行,求先天之大藥,尋出世之丹方,忙忙下手速修,惟恐時不待人。失道者,豈是旁門小技,乃至人口傳心授,金液還丹之妙道也。非定息二乘之法,乃最上一乘之道,以有為入無為,以外藥修內藥。以已而求彼,以陰而配陽,以鉛而投汞,以傑而合神。無為者,非防危守城之方.溫養冰浴之事,乃得丹之後,脫胎神化之功也;有為者,非采戰提吸之術、九一動搖之法,乃安靜虛無之道,守雌不雄,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此即末得丹之前,煉己築基之事也。有為無為,體用之始終已見於此;內藥外藥,出處之法相又詳於彼。外藥者,在造化窟中而生;內藥者,在自己身中而產。內藥是精。外藥是傑,內藥養性,外藥立命,性命雙修,方合神仙之道。大修行人慾求先天外藥,必煉己以待陽生,用神傑煉成慧劍,采金水勻配柔剛。古人採藥進火,全憑此物。除七情之患,去五賊之害。若無煉己以去賊之患害,則不能常應常靜,魂魄焉能受制?情慾豈不相干?若要入室施功,臨爐下手。則外火雖動。而內符不應。只因剛柔末配,以此慧劍無鋒,群魔為害,心神不寧,慾念雜起:故乃逐境飄流,致使汞火飛揚,聖胎不結。如使煉己純熟。則心無雜念,體若太虛,一塵不染,萬慮皆空,心死則神活,體虛則氣運,方許求一陽之道、二候之功。還丹容易。煉己最難!憑慧劍剖破鴻氵蒙,舒匠手鑿開混沌。卻用陰陽顛倒之法,水火既濟之道,乃行地天交泰,使陽居下,火必照上,令陰在上,水能潤下,只要苦行忍辱。身心不動,己之性若住,彼之氣自回。人能如此,使得守雌不雄。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之效也。太極將判之間,靜以極而末至於動。陽初夏而未離乎陰,候此真先天寵降,以法追攝,送入黃庭之中。日運己汞,包固周密,汞氣漸多。鉛氣漸散,合丹於鼎。又須調停真息,周流六虛,至聲寂而意合,乃氣勻而脈住,丹始凝結。待聖胎氣足,十月功圓,脫胎神化,降生嬰兒,調之純熟。出入縱橫,往來無礙,不被群魔引誘,只待九轉功成,面壁之時,煉精則化傑,煉神則化虛,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此大丈夫功成名遂之時也。是道古人不傳於世,蓋緣愚人信之不篤,行之不勤,而且反生誹謗,是以秘而不傳。予自得遇至大以來,述此修身秘要,以警覺後學。同志者各加昭勉,共陟仙都

作品目錄

上 篇1

所謂“道”,是就它統御並直接參與整個宇宙之內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的功能作用所作的形容性定義。道,其中含有推移陰陽、變換動靜的樞紐,具有創造並演化即使是最細微事物的功用及永恆不變的法則與規律。它囊括著無始無終的無極,與由無極所生並且為一切事物發生的根本的太極。
無極是無法描述表達的,沒有想像中的任何定義可下,故不可立言。正由於無極不可立言,所以它是宇宙天地中一切可以立言的事物發生的根源、前奏。太極是可以描述表達的,有其獨特的定義,可以立言。正由於太極有了最初可以立言的特徵,所以,它就是宇宙萬物產生的母親。因無極才出現有極(註:這裡所說有極,不是指趨向末端的有極,而是指可以立言之極),因不可描述表達而轉為可以描述表達,因無定義而發生出可以定義,所以就有了天生、地生、人生、物生的現象。
現在專以人的生命現象來闡述一下無極與太極的情況: 一個人,當父母還未造就他的生命之前,他的生命就是虛空的。雖說是虛空的,然而也在虛空中存在。這時的存在,既不在父體,也不在母體,而是存在於廣大無際靜默淳和的宇宙自然本體的太虛狀態中,這個狀態,因其虛空而不可名狀,故稱為無極。無極的狀態因其沒有任何現象發生,是一種虛無靜寂,故按有無、動靜的相對概念稱為陰靜。但無極是一切有極發生的本體,故它也蘊含著未來的動與陽的出現,從這個意義上講,無極雖為陰靜,但這時陰靜也包涵了陽的靜。所以,在無極態中,陰靜陽也靜。
當父母施生命於一個人時,父心屬陽的真性集注於精,母心屬陰的真情集注於卵,精卵隨著真陽之性與真陰之情的交感,並藉助於性器官的摩合,而發生碰撞交合。就在精卵交合的瞬間,宇宙自然的靈氣,也即元氣,由無極態感而遂應,靜極生動,滲入精卵結合體之中,同時也促成了精卵的最佳結合。這時生命的原始胚胎就處於陰陽動靜相合的太極之狀。太極相對於無極的陰靜狀態,就是有了陽動。而在太極狀態下,有了陽動,那么相對的陰靜也就不是無極態下的寂靜,而是動中之靜。故而說,太極有了陽動,陰的靜也隨之而動。從此開始,陰與陽互依互根,循環運轉,屬陽的剛氣與屬陰的柔氣相互滲透交運,形成了類似自然界天、地、水、火、山、澤、風、雷之間物與候的八卦式周期性運化。由於父母交媾之時,父精母血的陰陽含量及其各自賦予的陰陽信息、能量、物質的基因條件不同,所以在生命孕肓過程中,乾陽偏盛就造就成男性,坤陰偏盛就造就成女性。所以,由此情況可以看出,男女交媾的當初,男女的精與卵混合成的獨特結構物,這就是肉體生命的根本、基礎。這以後,在胎兒發育的過程中,父精所負載的生命信息藏於腎,母卵所負載的生命信息藏於心,雖二者各分別所藏,但心與腎卻有脈相連,渾然一體,隨母之呼吸而將氣血營養鼓運周身,漸長漸大。到滿十個月,先天構造完善,便脫離母體生了出來。嬰幼兒時期,人的性是渾樸無識的,這是自然狀態。這一自然狀態可以認為是無極仍然潛伏於人的心神之中。嬰幼兒時期,人的命奠定在趨向生髮的基礎上,這仍是自然而然。這種自然而然現象可以認為是太極照常參與在生命造化之中,以發揮氣的養育作用。太極動而氣脈舒暢,但太極動中含無極之靜,故元神在氣中蘊養,這蘊而不動的元神就稱為真性;無極靜而心神安逸,但無極靜中含太極之動,故元氣在神的靜態中長養,這動而直養的元氣就稱為真命。既渾渾淪淪純真,又活活潑潑顯靈顯明,這是孩子全部身心的表現,正可以稱得上是天性天命。人如果能一直任這種生生不息的天性來表現,樂天努力才可事可天成。儘自己能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從而回復完成自己的天命,這就可稱得上達道而得道了。嬰孩就是道的體現,我們修道無非是模仿嬰孩的標準去做,並沒有複雜而神秘的別的法子,還有什麼修道而不可以成道的道理呢?

上 篇2

無奈當人步入成年,思維的反應靈敏度一天比一天提高,知覺辨識能力一天比一天加深,隨著生理髮育的逐漸旺盛與成熟,年齡一年比一年大——也正是這些因素,卻造成了人七情六慾的膨脹,私慾需求太多,使得腦筋考慮的事情就如一團亂麻,千緒萬端,日夜得不到休息。動腦即動心,心久久不得休息,人的神氣也就漸漸疲敗虧傷;傷神即傷精,精消耗過大,精的能源——氣也就供應不足而顯得空虛匱乏。這一情況,不但加速了人的衰老進程,也導致了疾病叢生,使死的隱患早早的促成。並且還因為這時已缺乏先天精氣神的補充,身體中這裡出現的疾病還未治好,那裡的疾病又發生了。身體這種每況愈下的局面已經難以挽回,而想長久的的維持住這個生命,那將是很難的。
我看這種本來以自然而生,卻又因人為因素而自找病死的反自然生死邏輯,人們大都漫不經心,習以為常了。這實在是太可惜了!然而,當人們真有疾病到了他身上,他們也是急忙的求醫問藥,希望早一天消除疾病,恢復健康,更希望活得長久一些。既然由人自造的疾病殘害著自己,當你有病又不可救藥的時候,這時你即是有求生的希望,又有何益呢?
因為我發現,人們自造疾病的時候,他們並不顧忌,而一旦死亡降臨到他們面前,人人都怕死。有鑒於怕死乃是人之常情,我就盡力地去尋求長生的妙術。經過了數年的辛苦,終於得到了仙道的真諦。
按:張三豐所謂“辛苦數年,得聞仙道”,乃指他六十七歲時入終南山遇火龍真人傳與至道,後數年和光同塵練己於塵世的階段。按此而論,作此《大道論》時,他尚未入武當修煉大丹,是聞道、知道而尚未得道之時也。此語也證實三豐先生前三十餘年週遊名山,確未得聞至道。

中 篇1

在我們生存的自然空間裡,最具智慧、最高級的那就是人;不停流動而且最快的那就是時間;可以成為最大並且最永久的,那就是修煉所成的金丹。頂可惜的是,人往往會沉溺於功名富貴的競爭場和享樂場之中,會深陷於性愛與親情以及恩仇的情感之中,對私慾幾乎像狼見食一樣貪婪無止,這種像飛蛾撲燈自找滅亡的人生行為到什麼時候能夠終止呢?有朝一日,死亡降臨到面前,到此時即使後悔也來不及了。惟有甘願接受命運的擺布,等待死亡的宣判而已。有誰去了解人世間還有長生不老之方,有誰去尋思天下還有金丹靈藥的奧妙?這實在太可惜了哇!
這種可使人長生不老的金丹靈藥,並非世上缺乏,也並非高在天上而不可得。只要在我們同類的人中,無論是你身中、我身中、他身中,隨時隨處都可找到。實際上,它就是造就和生養我們生命的固有的東西。說起來要找到它,那是太簡單又太容易,近的很,而根本並不遙遠。我以前存有許多首《金丹賦》,至今都能熟記。我可以追憶其中的一章,給大家說說:“夫造金丹者,始則,借乾坤為玄牝,學造化於陰陽。識二八之相當,知坎離之互藏。候金氣之滿足,聽水潮之汪洋。繼則,看鉛花於癸後,玩月夕於庚方。制刀圭於片響,罷龍虎之戰場。喚金公而歸舍,配玉女而入房。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前代儒家說:“修道一事,聖人們並不說它容易。因為說它太容易了,會引起人們的疑惑,一是懷疑聖人們未說實話,二是懶下功夫反以為仙術是騙局。但也從來沒有說它太難,以阻撓人們對它的修造。”如果人們能用心用意去追求它,殷勤地從事修煉,自然而且必然能夠超出一般凡俗而進入仙聖的領域。到那時就會攀登上一種永生不滅的生命境界,永久地享受沒有死亡、沒有煩惱、沒有一切矛盾的生命樂趣。這決不等同於一般養生健身小術對於人生命的微小補益啊!
我們並且可以看到,世上的人追求功名富貴,也會有無窮無盡的奔波勞苦,而後才會有所獲得。反過來講,如果我們將為追求功名富貴所付出的奔波勞苦轉移過來,成為修道的思想行為,可以說,那是很快就可以得道的。這後一種的獲得,可使人精神永存,不會因為任何劫難而受損失。以永恆不滅的生命與滿足一時享受的功名富貴相比較,誰算短暫,誰算長久呢?

作者簡介

張三豐,元﹑明著名道士,生辰時間跨越南宋、蒙元和明朝三個朝代(1247年到1458年)。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實(亦作“君寶”),號玄玄子,經考證得字子沖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生於蒙古帝國統治的遼東懿州(今遼寧省阜新市,位於阜新市與彰武縣交界處有其故居。)另有記載元定宗三年(1248年)生於遼東懿州望平縣(今黑山縣姜屯鎮)在蓮花湖畔亦有張真人故居。明成祖永樂年間大修武當山,專門為張三豐修建了“遇真宮”。明英宗天順三年(1459年)封其為“通微顯化真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