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陵,古稱禹穴,是大禹的葬地。它背靠會稽山,前臨禹池,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東南稽山門外會稽山麓,距紹興城區3公里。
大禹是上古時代一位治水英雄,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開國之君,被後人尊為“立國之祖”。明太祖洪武年間,大禹陵即被欽定為全國該祭的36座王陵之一。
1995年,浙江省和紹興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行公祭典禮,恢復祭禹傳統。1996年,大禹陵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大禹陵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列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6年,大禹祭典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禹陵
- 外文名:Great Yu Mausoleum
- 被國務院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所在地區:中國華東
- 地理位置: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東南稽山
- 開放時間:8:00-17:00
- 主要建築:禹陵、禹祠、禹廟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建設沿革
建築格局
文物遺存
主要建築
附屬建築
享殿 是古代帝王陵墓地面建築的主體部分,明代嘉靖初年,紹興知府南大吉邀請學者對大禹陵的位置進行了考證,立“大禹陵”碑,並在碑後建享殿三間,至清代光緒年間傾圮。2007年11月紹興市文物局對大禹陵享殿復建,重建後的享殿與現存禹廟大殿的建築風格一致,同為清代官式。鋼筋混凝土結構,五開間,重檐歇山頂。正殿設神龕,供奉“華夏聖祖大禹之神位”。神位正前方按“太牢”之禮,陳設了43件祭器。兩側牆面配以大禹“治水”、“立國”的大型彩繪,濃縮體現了大禹一生的豐功偉績。另有配殿兩座,主要陳列歷代的告祭碑文和重建大禹陵享殿碑記。 |
大禹陵碑 大禹陵碑是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紹興知府南大吉所立,選址依據是閩人鄭善夫考證禹穴之所在,在廟南可數十步許。整塊碑高4.05米,寬1.9米。“大禹陵”三個大字由南大吉題寫。1956年秋,碑石被大颱風折成兩段,1961年10月重立此碑時,在“禹”字之下,“陵”字之上斷裂處,用鋼筋和沙漿聯接。在碑上建一亭,是1979年根據明代的原貌而重建,飛檐翹角,氣宇軒昂,亭南有禹穴辯碑和禹穴碑,系前人考辨夏禹墓穴所在而立。《禹穴辨》一文為清代“浙派”篆刻創始人、“西泠八家”之一的丁敬所作。 |
龍槓 龍槓,位於入口處的大禹陵牌坊前一橫臥的青銅柱子,名龍槓。龍槓兩側各有一柱,名拴馬樁。凡進入陵區拜謁者,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須在此下馬、下轎,步行入內,以示對大禹的尊崇。龍槓上有“宿禹之域,禮禹之區”的銘文。 | |
鹹若古亭 鹹若古亭建於宋孝宗隆興二年(公元1164年),“鹹若”二字,出自《尚書·皋陶謨》,鹹若古亭由石構建築,為八角重檐石亭,上刻“鹹若古亭”四字,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了。又稱奏樂亭、奏樂亭,是古時候祭祀大禹時樂師奏樂的地方。 |
大禹銅像 大禹銅像建在石帆山頂上。大禹銅像高21米,重118噸,建成於2001年,是大禹治水時親躬勞作的形象,手持木耜,腳踏巨舟,氣勢雄偉,屹立在石帆山頂。為了便於人們登山瞻仰,又修築了4級台階步行山道。 | |
禹井 在禹祠的左側有一井,名曰“禹井”,相傳為禹所鑿。有亭名“禹井亭”,其楹聯繫孫其峰先生補書,聯云:“德澤被萬方,軌範昭百代”,意為中華大地的人民都得到了大禹的恩惠,他為民忘私,不屈不撓的種種美好品德是人們的楷模,光照後世。 | |
禹穴 大禹的葬處被稱為“禹穴”。在大禹陵有兩處“禹穴”:一為大禹陵碑後側;一為窆石所在地。“禹穴”從窆石所在地改為大禹陵碑後側是嘉靖三年。廊下壁間嵌有清代毛奇齡《禹穴辯》和昝尉林所書“禹穴”碑。在紹興有“禹穴”2處,一在宛委山,傳為禹得黃帝書處,一即於此,乃禹葬處,即今大禹陵碑後側。 |
文物價值
文物保護
歷史文化
公祭活動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會稽,祭大禹”。